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过关高分练(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6年,苏联驻美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分析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以及美国在全球的扩张行为,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这反映了()A.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B.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C.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D.美苏两国逐渐转向对抗解析:选D题干反映了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逐渐转向对抗,D项正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标志着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排除A项;二战后初期,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排除B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排除C项。
2.“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长度达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
”材料中“它”的建成()A.形成了朝鲜半岛的敌对状态B.标志着冷战开始C.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D.预示着世界局势紧张加剧解析:选D材料中论述的是柏林墙的修建,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说明世界局势紧张加剧,D项正确;A项是朝鲜战争,B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发表,C项是华约建立,均不符合题意。
3.如图记录了1962年曾轰动全球的某一历史事件。
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是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军事冲突的产物B.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C.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因此兴起不结盟运动D.美苏对峙一度使地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解析:选D材料图片反映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当时美苏对峙一度使地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故D项正确;当时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并未参与,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并未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 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进分析
三、世界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
• 1、冷战结束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 狂妄地宣称“历史的终结”,认为西方的“民主”、 “自由”价值观及其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至高 无上,应向全世界推广,并为此大搞对外“民主改造” 与干涉颠覆,假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将“新自由主义” 经济教条强加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到处祸国殃民。 •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地带 华尔街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声名狼藉。与此形 成鲜明对照,中、俄、印度等坚持独立自主选择符合本 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各 自的发展模式,世界发展模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四、国际关系行为体日趋多元化, 传统外交模式面临挑战
• 1、主权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角色,政府间 外交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国家主权至上 和不干涉内政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 2、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入演 进,不仅政府间国际组织继续蓬勃发展,国际非政 府组纨也大量涌现并日趋活跃,依托于国际互联网 的全球公民社会方兴未艾,各种国际行为体携手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已成大势所趋。 • 3、由此,主权国家的中心角色有所削弱,国家主 权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受到更多限制,国际关系行 为体更加多元化,传统外交模式面临挑战,面向社 会大众的公共外交日益突出。
• 结论: •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格局正加速演进,其发展主 线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与美国 的霸权不断削弱,发展中新兴大国的影响力与 “多强”的主动权日益增强。与此相适应,既有 的国际经济政治机制需加快调整改革,以增加 “多强”与新兴大国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 人们要求对七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等进行改革的呼声高涨。 • 国际政治机制中的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也面临类似 问题,扩大安理会甚至增加不具有否决权的新常 任理事国的呼声增多。
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
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化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力量的重新分配,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全球发展的影响。
一、世界政治格局变化1.1 多极化趋势加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际力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均衡。
多极化趋势加强了国际间的竞争,也使得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多元化。
1.2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地缘政治风险也在上升。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对全球政治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1.3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有所上升。
美国、欧洲等地的选举中,反全球化、反移民的政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使得全球政治格局更加复杂,也加大了国际合作与协调的难度。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2.1 新兴经济体崛起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
这些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2.2 全球产业链重构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重构。
各国间的产业竞争和合作更加激烈,产业链的布局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这有助于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但也给各国带来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2.3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趋势。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投入,以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
三、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3.1 影响全球政治稳定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等因素,对全球政治稳定构成了挑战。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
从古代的帝国兴衰到现代的民族国家崛起,从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到工业革命后的全球贸易,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而在当代,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多元。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重大的调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形成了冷战的局面。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西方世界占据主导地位;苏联则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内部的问题逐渐暴露。
经济结构的失衡、政治体制的僵化以及民族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这一重大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但与此同时,多极化的趋势也在逐渐显现。
欧洲通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欧盟的成立使得欧洲国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成为了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日本在战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崛起,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在经历了初期的动荡后,逐渐恢复元气,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依然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此外,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经济格局方面,全球化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通信手段的不断革新,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资本流动更加频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和成熟的市场体系。
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出口资源和劳动力等方式,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当今国际格局(政治结构)变迁
当今国际格局(政治结构)变迁当今国际格局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多重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日益密切,国际格局的变迁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当今国际格局的变迁。
首先是主要大国的崛起和地位的变化。
当今国际格局的最显著变化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
中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和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事务影响力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
印度也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逐渐崛起,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际力量。
俄罗斯也在经济和军事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复兴,重新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其次是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间联系的加强,传统的国际治理结构面临适应新形势的压力和挑战。
一些新兴大国要求在国际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改革和扩大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
一些新兴大国也通过建立新的国际机构和合作机制来推动国际事务的变革,例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合组织等。
再次是地区安全格局的调整。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安全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东亚地区的安全局势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以及朝鲜核问题等因素而变得更加紧张。
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对世界和地区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共同关注。
非洲地区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利比亚和索马里的动荡局势。
最后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经济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对疲弱,而新兴经济体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一些地区间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也在不断深化,例如欧洲的欧盟、美洲的北美自贸区等。
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冲刺复习必备课件 (共60张PPT)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欧洲联合的重要性,否则“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欧洲联合是可以改变欧洲衰落趋势的,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联合的关键,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欧洲联合是为了摆脱“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而非与美苏分 庭抗礼,故D项错误。
答案 A
找错点 19世纪晚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19世纪中后期越 来越多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体系;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 论坛而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
对点训练
3.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 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 三种力量。”其旨在强调 A.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 B.战后欧洲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C.欧洲联合的关键是政治上的联合 D.欧洲联合起来可与美苏分庭抗礼
答案 A
解析 1973年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所 以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实力与其经济发展不一致,最终不得不宣布美元 贬值,故A项正确; 货币“多元”指的是多种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而经济的多元化指的是多 极经济力量的发展,不具有一致性,故B项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故C项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美元占主导地位的解体,不是对金融市场有序 性的否定,故D项错误。
答案 D
抓题眼 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 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 它的“敌人”的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了“遏制”政策。
对点训练
1.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 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 歇尔计划”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与改变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与改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诸多演变与改变。
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走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全球化的深入加速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益加强,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些变化不仅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更增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全球化也加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环境的影响力,证明了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多极化和复杂性的增加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重大趋势。
多极化的存在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和民族认同的崛起,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
典型的例子是新兴国家崛起,比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他们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体系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各种交流和自由的推动,使得社会生活的变化越来越迅速,也令人自失节肥健身。
因此,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个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每一个国家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
这个系统会对每个国家的政治与经济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途径。
此外,随着不同国家之间联系和依存关系的日益紧密,国际社会对多边合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第四,人文因素的作用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不同文化和被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传统的影响下,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也不同。
了解每个国家的特点与文化的本质是我们认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更重要的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改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形势的趋势和变化,努力定位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题点: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
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
《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考点三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题点: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 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已经筹划好的如意 算盘,而且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的“圈套”之中。为此战后美国
() A.积极实施马歇尔计划 C.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这
反映出( )
A.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无益
B.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C.美国在对墨西哥进行资本扩张
D.美墨两国间的贸易效益悬殊
解析 依据材料“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 %,进口占进口总额
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共体” ①过程: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 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 年)。 ②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 ①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植;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 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朝鲜战争的机遇。 ②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①美国之外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重新 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回顾]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原因(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影响(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考点深化]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考题印证]1.(2019·天津高考·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引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这对于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造成这种演变的原因。
1. 冷战后的政治经济格局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苏两极对抗的局势消散,西方国家的经济力量迅速崛起。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蓬勃开展。
2.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崛起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些国家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对全球经济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多极化的趋势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开展。
除了传统的西方国家外,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话语权也逐渐得到提升。
国际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更加复杂。
4. 区域合作的兴起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开始加强区域合作。
例如,亚洲国家在经济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建议,如亚洲根底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建议。
这些合作建议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也有助于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5. 新的平安威胁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新的平安威胁也逐渐浮现。
恐怖主义、网络平安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对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各国为了应对这些威胁,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
6. 不稳定性的因素尽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演变,但仍存在一些不稳定性的因素。
贸易战、金融危机和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仍然对全球经济产生着负面影响。
这些不稳定因素可能对全球治理和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影响。
结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演变。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多极化的趋势、区域合作的兴起以及新的平安威胁都对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面对不稳定性的因素,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开展。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程和平原创 | 2010-02-06 16:58 | 收藏 | 投票关键字:世界经济特点演变当代政治格局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大国冷战后对外战略的调整。
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把握时代主题,认清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发展大势,尤为重要。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世界经济的形成2、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2)60年代到80年代(3)90年代以来二、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扩散和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和现象。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1)、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果为先导,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加深和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2)、生产、投资、贸易、金融真正成为世界性的。
以金融全球化为例,伴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空前活跃,瞬间内大量的资金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移。
全球外汇交易额的比率从1983年的10:1跃升到1995年的60:1,日交易额从1992年的8800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5万亿美元。
(3)、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并向世界各地扩散。
3、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1)、冷战结束为全球经济的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科技革命和全球竞争加剧促使各国加速进行结构调整;(2)、经济活动国际化,改革开放成为各国共识;(3)、发展中国家采用自己的发展模式促使经济获得发展,日益深入参与全球化。
(二)综合国力竞争加剧1、综合国力的概念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
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3.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 化而实现的。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答案 B
[备考导向]
全球视野下的马歇尔计划
(1)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因为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
转换 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
思维 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
视角
(2)美国通过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工具,也
便利美国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
3.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过程 ①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有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 的三大支柱。
(2)影响 ①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 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8.3
49.9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
答案 A
2.(2019·山东潍坊一模)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
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专题限时集训: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专题限时训练(十三)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武汉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受货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A.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扶植德国对抗苏联D.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据材料“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受货国”可知,主张加强同德国的经济联系,西方盟国主要目的在于冷战的需要,故A项错误;此举有利于化解法德之间的固有矛盾,但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扶植德国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这一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石家庄模拟)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
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
这种做法()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B.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C.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D.应对“滞胀”而采取的举措B[“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可知其目的是保证对国内劳动力就业不会产生冲击,故A项错误;根据“《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可知冷战背景是其很重要的一个参照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与苏联的对抗,故C项错误;“滞胀”经济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 3.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问美国,对时任总统里根表示,美日两国是命运共同体,日本列岛可以起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日本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政策。
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2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
栏目 索引
考点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2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知识主线
考点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期
核心考点
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后 (2)两个原因
至20世 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纪50年 ②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80年代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 末90年 的潮流。 代初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
得到尊重。
时期
核心考点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表现
20世纪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势力,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 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 的政治同盟关系。 ③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 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2.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比较 (1)性质不同 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 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 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 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 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 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板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2 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 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回顾]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原因(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影响(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考点深化]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考题印证]1.(2019·天津高考·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答案】A【解析】二战结束之后,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再结合题干中“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这体现出国家的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苏联开展军备竞赛仅是美国对付“冷战”的一种措施,不是其根本国策,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及美国就业人数的变化,不能推知军工订单解决了失业问题,排除C项;题干仅是提及了美国政府为了“冷战”需要,与一些国内大企业展开合作,没有提及该措施加剧了战争的危险,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回顾]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1)表现:欧洲走向联合道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结盟、中国崛起等。
(2)影响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九十年代)(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表现①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考点深化]1.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②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③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④法德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④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③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④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及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影响①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
③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考题印证]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
……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
”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
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
这说明(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
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项。
3.(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图1 图2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欧洲该区域集团组织是欧盟,成员国扩大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故①正确;欧盟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②正确;此时美苏对峙格局已经结束,故③错误;示意图反映出欧盟合作深入,从经济合作为主向经济政治合作的转变,故④错误,故④错误。
只有A项符合题意。
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回顾]1.形成(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响(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考点深化]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及特点(1)必要性: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2)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霸。
(3)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5)特点①加权投票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实行加权投票制度。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
②“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一固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2.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目的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世界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1.(2016·上海单科·29)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