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理论和功能,以正确熟悉人际关系的价值.2、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解读人际密码.3、了解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16-S18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人际关系的理论、功能和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教学难点:人际问题的调试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夏翠翠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教学过程〔一〕S16:人际关系概述1.案例引入宿舍那点事521宿舍有4名成员:佳琪、晶晶、木兰和小奇.佳琪的这3位室友各有特点:晶晶是幸运的宠儿,可谓才貌双全,骨子里的优越感无形中与人拉开了距离;木兰是文学青年一枚,人如其名,沉静大气;小奇那么性格直率,为人热情,爱八卦.开学初话剧社要招新,佳琪、晶晶、木兰、小奇都报名了,面试环节让大家即兴表演一个桥段,佳琪的感性和投入让她很快入戏,当场被录取;而木兰由于其出色的文笔被选到编剧部.不巧的是因录取名额有限,最后只能在晶晶和小奇中选一位留下,竟然还让两人写一段自我陈述来说明为什么录用自己.自以为成功在握的晶晶竟然落选了. 每次大家在宿舍谈论话剧社的事情,晶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慢慢好似形成了一种默契, 有晶晶在时,话剧社的话题就成为禁忌.有一天晶晶从外面回来,快走到门口就听见大家聊得很热闹,可是自己推门进去后,大家的谈话却戛然而止,好似有意回避自己似的, 不知道她们在背后会怎么想自己呢.从此,晶晶早出晚归,尽量少在宿舍呆.慢慢地, 晶晶成了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天晶晶在图书馆上网,无意闯到“人际交往〞主题的百度贴吧,看到了这样一篇“求助帖一一换还是不换〞,引发了她对于自己的思考.换还是不换?我想也许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合群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朋友很少. 进入大学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曾经很努力地要融入大家.开始我觉得还不错,觉得朋友就是要互相信任,因此我什么话都和室友分享,什么事情都和大家一起去做.可是渐渐我发现大家和我疏远了,她们有事也不叫上我,既然这样我也尽量躲着大家吧. 现在每当去教室上课时,其他人总是成群在一起,上体育课、去食堂、去逛街的时候也是,我总是形只影单.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沮丧,虽然我不喜欢热闹,但我也害怕孤单. 我很想换宿舍.我担忧的问题是:〔1〕新寝室的人不欢送我,我去了可能还是会被孤立;〔2〕如果我搬过去了,那将会和现在寝室的人彻底不和;〔3〕如果发生前面两种情况,那我会非常为难难堪,被现在寝室的人看笑话.我好怕,现在才大一,这种日子才刚开始.请各位网友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呢?踉帖1:找老师谈谈?好难办.踉帖2:其实吧,有些东西真的是自己感受得到、别人并不知道的,比方孤独感, 你孤独不孤独只有你自己感受得到.踉帖3:只看了一句话就不想看下去了.想问一下楼主,现在的寝室被孤立,去另一个寝室不被欢送……咱是不是应该在咱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咱是不是应该从根抓起?如果斩草不除根,以后会不会到任何一个寝室都会被孤立,都不会受欢送?教师注意根据案例总结,孤独或许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主题,但对亲密的渴望、心理归属感和情感的满足也是我们的本性需要.2.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开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四个层面分为人际关系作为个体心理过程的微观层面,是指个体的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层面,反映着人们对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人际关系作为信息传播的层面,是一种“沟通〞或“人际传播〞的构成过程.人际关系作为文化的精神层面,它从深层次反映了人的文化沉淀.(2)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匿名性,匿名性可以带来平安感,相对于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乐于向网络上遇到的陌生人进行自我暴露.•平等性,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个体可以突破现实中身份、地位的不平等的局限,在交往心态上都是平等的,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性.•多元性,大学生网上交往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多样性.•依赖性,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轻松很多,使得90后、00后大学生很容易对网络人际交往产生依赖性,可能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总结:虚拟网络交往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畴,人们也通过这样的网络人际交往获得了更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这显然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是现实人际交往和虚拟人际交往模式互补.3.人际关系的开展阶段社会心理学家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等人提出了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解释人际关系的开展过程.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阿特曼等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开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1)定向阶段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2)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 这时,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介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标准、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比拟正式.〔3〕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根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开展到情感交流的阶段,彼此有比拟深的情感介入,会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正式标准的限制,比拟放松,比拟自由,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能够坦率相告,没有多少拘束. 〔4〕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顺利进行,人们就有可能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广,相互关心也更多. 课堂思考佳琪的人际舒适圈今天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舒适圈的理论,并让大家思考自己的人际舒适圈有多大,并给大家留了课外作业一一画出你的人际舒适圈,并和身边的同学分享与交流.521宿舍的4位同学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佳琪画完了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圈里是她很熟悉的人,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好朋友,还有现在宿舍的同学.看到这些名字,她感到很亲切很温暖,但似乎自己的圈子还是很单一.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可不可以更大一些呢?朋友能带来心灵上的亲密感,可以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丰富.不是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大学不正是这样的广交朋友磨炼自己的好时期吗?晶晶的名字自然地跳到佳琪的脑海中.其实刚进这个宿舍的时候自己是最先熟悉晶晶的, 晶晶身上的那种自信和上进自己还是很欣赏的,话剧社招新的事情也许是她的自尊心太强了.晶晶这一段时间似乎都在躲着大家,大家毕竟要在一个宿舍过4年呢,这种状况能改善吗?还是和木兰、小文她们聊聊吧.与此同时,晶晶在图书馆也陷入了思考.一个人固然有一个人的精彩,可是自己何尝不知道“一份痛苦,两人承当,是半份痛苦;一份快乐,两人分享,是两份快乐〞的道理呢?舒适圈: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人的个人水平的表达,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自己的人际舒适圈的过程.舒适圈,意思是所有人都活在一个无形的界线里,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总而言之,在界线内的我们感到很舒服.反之,当走出界线时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线内.这个界线内的局部就是一个“舒适圈〞.思考内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舒服圈〞在哪里?4、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1)满足本能的平安感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开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水平,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平安感.扩展阅读:恒河猴实验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开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 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 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到达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课堂提问:恒河猴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教师讲解: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 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平安感.〔2〕克服孤独建立亲密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开展他的亲密感,并 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开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人的爱的承诺,在这一阶 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 险.知识点: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实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 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简单理解大 概就是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拟稳定的人格.5、PAC 人际沟通分析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Parent 〔父母〕、Adult 〔成人〕、Child 〔儿童〕状态.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与人沟通会通过面部表情、说话音调、语句结构、 姿态行为等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有时候某一状态会成为限制我们人格的主体,使我们在人际 交往中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人格特点.〔1〕“父母〞状态 我们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 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批评的父母〔CP 〕:常常会表现出教育、批评、教训、限制的一面养育的父母〔NP 〕:常常会表现出温暖、关心、抚慰、鼓励的一面〔2〕“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蔼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自由的儿童越缩批评的父母 Critical Perent 案松、不负责任成人Adult诗人型.不现实(3)“儿童〞状态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冲动.顺从的儿童状态: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忧、焦虑和自罪自由的儿童状态:活泼、冲动、天真、自发行动、贪玩、富于表情、爱憎清楚等总结: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一成人反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的人.课堂练习: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我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分析自身的人际关系,请你思考“三个我〞分别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占据多大的百分比?讨论与分享: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二)S17: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案例引入剧里剧外话剧社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戏被推荐入选了学校元旦文艺汇演,马上就要在学校大礼堂公演了,据说这次入选的剧目由话剧社的知名编剧小娇亲自操刀撰写,话剧社精英历时一个月排练而成,可谓话剧社的重头大戏了.521宿舍的同学们充满对话剧的热情,虽然这次只是“打酱油〞的幕后效劳人员,但大家内心早就翘首以盼了.为了公演时的欣赏效果,这次剧目的彩排一直对外保密,只有剧社的骨干成员参加.佳琪也是从张帅那里得知内情,剧目叫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风景?,张帅还慷慨地给了佳琪4张门票.票一拿到宿舍,小奇和木兰兴奋地一人取了一张,佳琪自己留一张,还有一张票,晶晶还没回来.佳琪有一点犹豫, 晶晶会不会接受呢?要怎么给她呢……如期公演的话剧以校园生活和职场转换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同龄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青春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奋斗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友谊的曲折与美好、成长的失落和未来的憧憬深深打动了521宿舍全体成员的心.尤其是高潮局部几个朋友毕业别离在即,对酒当歌,手拉手唱起?干杯朋友?时,521的成员的内心也悄悄地被拉近了.2.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假设:他人的出现对我们而言有奖赏意义.人际奖赏包括直接奖赏:的是他人提供应我们的所有显而易见的愉悦,包括赞赏、认可、鼓励、喜爱、物质利益等.间接奖赏: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亲切、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人际吸引力主要包括个人吸引力和相互吸引力〔1〕个人吸引力•外貌,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 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才能,一般来说,人们比拟喜欢聪明能干的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表5-1所示的是主要研究结果.表5-1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质注:自上而下方向,品质受欢送的程度逐渐递减〔2〕相互吸引力•熟悉度,熟悉或交往频率高能增加喜欢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过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者不熟悉的12张照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者:第一组2 张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 次,第六组2张被试者从未看过.在被试者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要求所有被试者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越多,被选择排在前面的时机也越多.可见,简单的呈现确实会导致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确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 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互补性,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一个主动的支配型男性和一个被动的顺从型女性彼此间有吸引力.选择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相互满足需要.3.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印象、态度以及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的把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首因效应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和近因效应的小结: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在交往后期,就是双方已经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3〕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作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光环效应常使人犯“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利用光环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积极的评价.〔4〕自我暴露效应自我暴露是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比拟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自我暴露效应〞.通常人们对陌生人,对熟人和亲密朋友,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是明显不同的,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状况.当然,我们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如何,也可以通过我们能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的层次来了解.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我们在一种关系上卷入的程度也越深,与对方的关系也越好.〔5〕互惠效应互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觉得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心理学实验一位大学教授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所发生的事情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一一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寄来的节日贺卡,像雪片一样飞了回来,大局部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是谁,而是收到卡片就自动回了一张.这个实验规模虽小,却巧妙地证实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武器之一.在生活中,我们正是不知不觉地根据“互惠效应〞去行事的.除了以上人际效应外,还有投射效应、定势效应、刻板效应等人际效应,教师可以视情况补充.4.人际信任案例分享你什么时候有被世界温柔对待的感觉?来自网友的分享:初中时自行车忽然掉链,于是停下来折腾了很久,这时候一个学姐走到我面前问了我一句:“需要帮助么?〞从此,我就立志考上她所在的高中,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忘记了她的长相模糊了她的声音,但是我记得那身校服,然后两年之后我如愿了.教师通过以上案例传达出人际信任对人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引出以下课程内容〔1〕什么是人际信任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2〕如何提升人际信任水平①有选择性地自我暴露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这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出反响,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自我暴露的内容和程度也是要有选择性进行的,要看交往的对象而定.②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③对人对己老实守信注重自身诚信行为,老实守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外界的信任,是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对自己真实,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对他人的老实.④勇敢迈出信任的步伐无论是信任或被信任,都是需要勇气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值得信任的人和事,只要有信任,就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三〕S18: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案例引入独行侠小飞小飞是一名大二男生,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不被大家关注的普通学生,在一次心理课堂上却一下子让全班同学记住了他.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你的人际网络系统〞的课堂作业,并请同学们当场分享.小飞的分享尤其不同,他的人际网络系统里只放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在他看来,与人交往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做事效率会更高;生命有限,时间珍贵,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初看起来这个逻辑似乎也顺理成章.过不多久,小飞单独找到心理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原来班级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5个名额选4个,小飞已经两次落选了.好在小飞的自我反省意识还不错,大学是一个允许人犯错并且改正错误的地方.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不光是其实用价值,还包括精神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根据美国作家柯达的说法:“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 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就大了.〞2.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交往经验,有的大学生因性格内向或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等原因,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困扰表现为不敢交往、不愿交往和不善交往.〔1〕不敢交往在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人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只是每个人的反响程度不同.有一局部大学生在这方面反响特别强烈,由于害羞、自卑等心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心跳气喘、面红耳赤,两眼不敢正视对方;在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感到恐惧,不敢和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 严重的可导致社交恐惧症.〔2〕不愿交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人际关系良好的人,能为别人所接受、理解,也能用信任、 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他们不为一时的冲动所驱使, 不为暂时的困难而焦虑;虽怒而不失态,虽悲而不自毁,他们 的心境始终是豁达、开朗、稳定和乐观的,促进了身心的健康。
相反一个人如果缺少人际交往或人际关系紧张,喜怒哀乐 等情感无处交流,日久天长,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影响 身心健康,导致心理失调,甚至危害身体。
(四)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 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发生的关系, 即在一定社会关系制约下,人与人之间在交流、联系、活动中形成的心 理距离和心理关系。
认知
情感
行为
二、人际交往的功能 (一)实现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功能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能。人们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彼 此交流思想、知识、经验、情感等,这一切都是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就是 一个不断输出信息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人们在一天中除了睡 眠外的时间中,大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着相互间的交往与信息的交流。 很多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传递。
同学交往的作用可分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通过 同学间的交往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了自信心、自尊心和责任感,促进 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从消极方面来看,同学交往不当也容易产生消 极的群体行为和从众行为,也有的大学生只热衷于人际交往而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 习,导致交往行为的消极性。大学生应努力发扬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 用的产生。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要体现在教师的批评和表扬当中。 超出预期的主观容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
16
3.启发——教师在任何方而都应注意“度” 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
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掌 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 “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 达”的超限效应。
6
3.如何正确认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在人际交往当中,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现
象很常见。其中首因效应在陌生人首次见面当中易 于发生,而近因效应易于在熟人当中发生。
第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产生,均与个体 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
第三,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这两种 效应,也可以避免其带来的认知偏差。
受小要求的心理现象。 也就是说,门面效应(进尺得寸效应)指如果
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别人不易接受的要求,然后 再提出一个小的要求,那么人们接受小要求的可能 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 大得多。
30
一般认为,当小要求与大要求相继出现并无明 显联系时,“登门槛现象”的效应大;
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并紧跟着大要求 之后出现时,“门面效应”的效果更为明显。
9
◆内隐人格理论 我们常常认为一定的特质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
联,因此在我们的头脑中储存着一种由各种特质之 间联系所组成的认知结构,即“内隐人格理论”。
人们在根据内隐人格理论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 价时,常仅仅基于一个好的已知特质就期待一个人 具有许多正面的特质,反之也是如此。
内隐人格理论与人们的某种一致性倾向有关, 这种一致性的倾向是造成晕轮效应的主要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之人际交往 ppt课件
ppt课件
1
第六章 真诚面对你我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ppt课件
2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第三节 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ppt课件
39
3、真诚的原则
真诚待人通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 只有诚以待人,胸无城府,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收获真正 的友谊,没有人会喜欢虚情假意,多少夸夸其谈都会败下阵来。
ppt课件
40
4 、 宽容的原则
宽以待人,就是对别人的不是,不要求全责备,要宽恕、原谅 别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去足赤,人去完人”。交 往中,我们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只有宽以待人,才能扩大交往 空间,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
ppt课件
7
四十年过去了,赛尼已经在商界小有成就, 他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但是从未涉足过埃 及。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个梦想,但是作为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诚信的商人,他不能 去埃及,因为他已经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个 梦一起卖掉了。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不 住了,决定赎回那个梦想,他觉得只有那 样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于是他向法 院递交了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 的权利。
ppt课件
21
案 例(2)
一位与妻子离婚的丈夫说,离婚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她让我毫无 保留地把过去的一切都说清楚。为了让她放心,新婚之际,我作了彻 底的坦白。可是从那以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一个透明的空箱子, 毫无自我可言。越来越不自在,最后只好选择离婚。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 4 次课授课学时 2 教案完成时间:2011.9.10 章、节第四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内容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第四节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及人际交往技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重点与难点1、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人际交往的技巧;3、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游戏互动;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
第四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导入通过引言“戴尔•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
”导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了解自我)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自己的优缺好坏。
观察别人的言行,可以从中观照、了解自己。
在我们的交往活动中,有时候两方面的评价会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会因此而产生烦恼。
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调节两方面的评价,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2、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进程(了解他人)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团队协作和共赢的社会,早已没有达芬奇(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式的大家,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自我价值。
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没有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发展也无从谈起。
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是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
3、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实现价值)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我们掌握更多社会的信息,了解自己的生活和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心理讲座-人际交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投射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个体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投射 到其他人或物上,认为其他人或物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和 想法。这种心理现象可能导致误解和偏见。
刻板效应
总结词
刻板效应是指个体对某一群体或事物形成固定的看法,认为所有成员都具有相同的特点 和行为方式。
详细描述
刻板效应是一种概括化的认知偏差,个体将某一群体或事物的特点固定化,认为所有成 员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和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现象可能导致偏见和歧视,影响人际关系的
使用尊重和友善的语言,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尊重对方的发言权,等 待对方表达完再回应。
确保信息被正确理解, 及时反馈和确认。
倾听技巧
01
02
03
04
保持专注
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说话,避 免分心或打断。
理解意图
深入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感, 而非仅关注表面信息。
回应与反馈
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给予反 馈,让对方知道你在倾听。
沟通原则
总结词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桥梁,是解决矛盾和消除误解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沟通意味着在交往中能够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同时倾听他人的 意见和反馈。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促进人际关系的 和谐发展。
03
人际交往的技巧
有效沟通技巧
有效沟通
言辞礼貌
避免打断
反馈与确认
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避免误解和歧义。
近因效应
总结词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一次接触的信息对个体印 象的影响,可能改变或增强原先的认知。
详细描述
与首因效应不同,近因效应强调最近一次接 触的信息对个体印象的影响。当个体最近一 次接触某人或某事时,他们可能会根据最新 的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认知。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呢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呢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呢1、首因效应第一次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很多时候我们还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
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掌握恰当的社交礼仪。
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可以利用这种效应,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过在社交活动中要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光具备首因效应是不行的,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即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
2、刻板效应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
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为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
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3、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
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
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不是孤岛-大学生人际交往
u 第三种距离:个人距离,范围大约在44~ 120厘米之间,这个距离通常是与朋友交谈
活链接在一起,虚拟网络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 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扩 展了我们的交往和接触面,我们也通过这个人 际交往的网络获得了更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这 显然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理想 的状态是现实和虚拟互补。
二、万有引力:交往中的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人究竟为什么喜欢别人或为别人所喜欢呢?社 会心理学家在人际吸引领域的研究,发现人际 吸引的条件主要在于熟悉度、相似性、互补性、 外貌、才能和人格品质等方面。
l 第四层次是专注地听(Attentive Listening): 某些沟通技巧的训练会强调“主动式”、“回 应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 即使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 说者的本意、真意,仍是值得怀疑。
l 第五层次是同理心的倾听(Empathic Listening):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
达·芬奇曾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 的运动来表现。姿势语是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 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体态语,主要包括坐 姿、站姿和行姿三种。
3.身体距离
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的远近,表示不同的 意义。不同的场合及熟悉程度有不同的距离标 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曾经针对人与人之 间的物理距离,做过调查研究,他发现我们之 间存在着四种类型的人际距离:
精通于使用网络的“90后”大学生身上被
贴得最多的标签就“自我”、“孤独”、“冷 漠”,但“90后”说:“其实我们自己从来不 这么认为。”身为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比有兄 弟姐妹的人更渴望友情、珍惜友情。他们喜欢 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而且喜欢有多种类型的伙 伴,他们更善于利于新媒体拓展人脉圈。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
3、晕轮效应和泛化印象
• 泛化印象:在人际认知中,往往会因为对方某个特点比较突出,从而将这特点泛化到其他方面,形 成一种夸大的印象。
• 晕轮效应: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的心理效应。
4、刻板印象和定势效应
•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共同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 一个个体现象,而是一个群体现象,所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
3、谈判
谈判的一个首要理念“双赢”。
谈判的原则: 目标坚定。 目标底线。 双赢沟通。 绝不动怒。 寻求一致。
4、电话礼仪
(1)自报姓名。 (2)接电话不要一心多用。 (3)当对方讲话时,要做出回应 。 (4)给对方留姓名和电话号码。 (5)在任何严肃或高雅的公众场所 ,要轻声讲电话。
• 课堂互动
3、人际沟通的具体类型
(1)谈话的技巧:
★进入正式谈话正题之前的“热身运动” ★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学会有效倾听 ★力避引起争论 ★引起共鸣
2、应聘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归结六大类。 (1)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如何? (2)为什么来求职? (3)你的特点、特长? (4)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 (5)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报酬? (6)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 人际冲突的特征:
(1)客观性: (2)自觉性: (3)对立性: (4)递增性:
二、人际冲突的过程
• 人际冲突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方式,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
五个阶段: (1)潜在阶段:
• 导致冲突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客观上双方在某种方面存在差异、矛盾,而且难以兼容,但双方还 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
★人际吸引: 在国外社会心理学中称为人际魅力,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 相互亲和的心理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八章 学会沟通 提高人际交往艺术
3.
具有浓厚的理想色 彩,比较纯洁、真 诚
2.
交往目的多样化
目录
任务一
什么是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
人际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
2
3
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
5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目录
任务二
3.孤独心理及其调适
1. 开放自我,多与外界交 流、沟通 2.克服自卑情绪,增强自信 3.充实自我,培养广泛的 兴趣、爱好 4.大胆交往不怕挫折,善于在 交往中、挫折中总结经验,吸 取教训,改进方法,提高交往 能力。
目录
任务二
二、不敢与人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及调适
1.害羞心理及其调适
1
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6. 不断总结自己
5. 找个倾诉对象
目录
3. 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
4. 友善地对待别人
任务二
三、不懂与人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及调适
要改变自我中心主义,必须坚持以下两点:
( 1) 学会宽容
( 2) 平等相处
目录
任务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
一、利用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3. 光环效应 4. 刻板效应 2. 近因效应
5. 投射效应
1. 首因效应
目录
任务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
一、利用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你爸爸和我爸爸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 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 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 被试者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问一个三口之家同样的问题,父母 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 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 外公。‛ 心理启示:成年人在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时不如孩子,就 是因为刻板效应在起作用。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 男性,以男性局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 方面的经验,也就不会受到刻板效应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 到了正确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2版 第8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 心灵的桥梁
8.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与问题
8.3.1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优先效 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 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都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洛钦斯提出的,在心理学范畴上两者正好 是相反的一对。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指的是在人 际交往中,人们对某人的某一种特性特别 欣赏或厌恶,从而影响了对他的其他品质 的认识和评价。
第8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 心灵的桥梁
主讲人:XXX
目录
8.1 人际关系概述 8.2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8.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与问题 8.4 人际交往的原则、技巧和人际关系的调节
小结
8.1.1 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在相互交往的 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 成的一种心理距离。人际关系 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其社 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个体头脑中已有的某些固定 化认识,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 这些固定化认识既有个体自己形成的,又 有从社会上长期流传和沿袭下来的习惯看 法、观念中得出的。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总是 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特征,亦即“由己推人”。
8.1.3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同学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 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 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 庭化的趋势,即大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与 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 的同学关系。
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交际圈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根据各自 兴趣、爱好、性格等的不同,结成一个 个或松散或紧密的交际圈。 (1)学习圈。 (2)爱好圈。 (3)社团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人际交往
• 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岁的儿子逛商场。琳 琅满目的商品让她目不暇接,几个小时过去 了,母亲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儿子似乎有 些不耐烦了,吵闹着想要离开这里。母亲呵 斥孩子不懂事,面前有这么多漂亮的东西还 不安静地呆着。过了一会儿,母亲俯身为儿 子系鞋带,惊奇地发现,从儿子的视角看出 去,根本看不见任何商品,只能看见一条条 不断晃动着的腿。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 • • • • 互悦效应 首因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投射作用(相似假定作用)
首因与近因效应
• 10 墙壁 • 11 狮子 火 雪 舞 啤12 蓝天 枫 氧 肥 • 菊 蜘 星 茄 蹈 酒13 机会 树 气 皂 花 蛛 • • 14 法国 • 15 排列 • 16 封面 • 17 背心 • 18 习惯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L/O/G/O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 • • • • 互悦效应 首因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投射作用(相似假定作用)
互悦效应:基本概念
• 指人际之间“喜爱引起喜爱”的心理规律。 一般来讲,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 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是另一个人是否喜欢 他。“喜欢他”和“被他喜欢”互为因果。 • 经验
L/O/G/O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群体管理
• 1+1+1=?
– =3;>3; <3
• 1个皮匠 + 1个皮匠 + 1个皮匠 = ?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1个和尚 + 1个和尚 + 1个和尚 = ?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
建设性作用
1)冲突能激发人的潜能,促进竞争。 2)人际冲突能宣泄愤怒和敌意,避免过度累计负面情绪而导 致不可收拾、关系破裂的情况发生。
3)人际冲突能凸显双方的问题症结,促使双发努力寻求可能 的解决途径,增进对自我以及他人的了解。
4)人际冲突对个体的成长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4、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
目标冲突 认知冲突 情感冲突
个人距离 ——朋友等亲密关系所保持的距离
社交距离 ——社交场合需要保持的距离
3.6M以上
公共距离 ——演讲等公开场合所保持的 距离
2020/5/24
19
相似性吸引:
人们在态度、信仰、价值观、年龄、生活背景等等 方面的相似,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 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我们更有可能和那 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关系,并且,随着交往的推进, 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
2020/5/24
16
接近性吸引发挥作用的条挑战。
时间条件:这不仅关乎交往的次数和频率,还有 交往的时机。
空间条件:人们往往把喜欢的情感投向周围与自 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个体之间在空间上的邻近性, 是有利于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
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能增进人际吸引,这是因为环 境气氛对人际吸引的增强具有烘托作用。人们都有寻求心 境与环境统一的心理,美好的心境要求美好的环境,美好 的环境可以改变人们不好的心境。
相似性吸引的启示 1)寻求同类意识 2)使用同一策略 3)心理换位“共情”
*互补——相似性吸引的一朵奇葩
互补吸引,即个体有时会对那些同自己有着相反的特 点的人产生喜欢,或者说,会喜欢那些能补充自己的人格 特点的人。 互补因素对人际吸引而言是更为本质的因素, 是人际关系亲密持久的深层原因。互补性吸引一般较多发 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夫妻、恋人之间。
《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交往 (二)尊重他人 (三)真诚待人 (四)互助互利 (五)讲究信用 (六)宽容大度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一)学会赞赏别人 (二)得理也应让人 (三)对别人要主动热情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
(一)掌握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 (二)要注意和讲究交往的频率 (三)交往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当 (四)体态语言的恰当和行为的规范 (五)一定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室友关系
2013年4月16日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被同宿舍室友 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 2013年4月16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三学生小 蒋被室友小袁刺死,起因是小蒋没带钥匙。 2007年 中国矿业大学的常某,因为宿舍同学不理睬自己, 投毒杀人。 2004年 云南大学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发生口 角,将室友及相关同学杀害。
一对老夫妇,在他们结婚50年后,准备举行金婚纪念。就在这 天,在吃早饭时,老太太想:“50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 早晨吃面包卷时,我都把最好吃的面包卷的头让给他吃,今 天我给自己享受这个美味了。”于是她切下了带奶油的面包 卷的头给自己,把剩下的部分给丈夫。不料他丈夫很高兴, 吻了吻她的手说:“亲爱的,今天你给了我最大的享受。50 年来,我从没吃过面包卷的底部,那是我最爱吃的,我一直 想你一定是最喜欢吃那个。”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 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 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 忽视的。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 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 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 最后印象。
人际交往心理效应知识在提升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人际交往心理效应知识在提升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际交往心理效应知识在提升人际关系中的应用与原始社会相比,当今社会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交流沟通与人际关系。
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必须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沟通。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心里效应在影响着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也影响着别人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使我们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
因此正确运用心理学效应可以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
下面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的知识以及找到的资料谈谈几种心里效应的成因及应用:一、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我们会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至于后面的信息就显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
初次印象包括谈吐、相貌、服饰、举止、神态,对于感知者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它对感官的刺激也比较强烈,有一种新鲜感,这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第一笔抹上的色彩总是十分清晰、深刻一样。
因此,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一种直观的感觉,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不太可靠。
但首因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不可回避的,它决定交往是否延续,并影响今后的交往质量和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力求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比如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
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所谓“后摄”作用。
一般而言,熟人之间的交往近因效应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如某人平时表现很好,可一旦做了一件错事,就容易给别人留下很深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让
他将桌子上的杯子倒满白开水,然
后往里面放一勺盐,让他尝尝水的
味道如何,年轻人按照禅师说的一 尝,撇着嘴回答说:“好咸!”
禅师笑了笑,问他:“如果把 这勺盐放到大海里,结果会有什么 不同?” 年轻人回答说:“别说一勺盐 了,就是放入十勺盐,也不会有咸 味。”
禅师开导说:“你说得很对,如 果你能把心放宽,像大海那样宽阔容
1、积极的自我暗示
※ 励志视频
2、赞赏别人
有位画家,他把他心目中认为最美
的女人画出了,他赋予它最美的五官,
最美的脸蛋,他认为这个美人是无可挑
剔的。他把这幅画放到大街上,并在旁
边写了,请你把你认为最不好的地方圈
出来。
他原以为没人可以找出来,没想
到晚上拿回来的时候发现画上都是圈
圈,他非常沮丧,失落,后来有位老
人际交往中除了自我认知外, 对他人
的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人们在
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过程
中常受一些心理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这 样戒那样的偏差。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第一次形成
的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强烈影响。
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 总是最鲜明 最牢固的, 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 影响 着以后的交往。
纳一切,你就不会受到俗世的烦扰,
也就没有忧愁可言了。”
一、率先伸手,争取主动
二、自然微笑,沟通感情
三、放松情绪,树立信心 四、真诚相待,赢得真心
却对他哥说:“哥,你不要再四处妹继续说道:“佛印心里有佛,
所以他看谁都是佛。你心里有屎,所
以看谁都是屎。
5、投射效应。指以己度人, 把自己的感情,
意志, 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
一种认知障碍。 比如, 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 良的; 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 算计他。
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 字戒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 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 的过程。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包括: ※ 对自我的认知
※ 对他人的认知。
自我认知
①自己身体状态的认知( 如健康, 长 相等); ②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 如性格, 爱 好, 情感, 意向等);
③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如阶层, 是否被人接受等) 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际交往,协 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作用。
是指对某人或
某一类人产生
的一种比较固
定的,类化的
看法。
※ 由于刻板效应的作用, 人们在认识
某人时, 会先将他的一些特别的特征
归为某类成员, 再把属于这类成员所
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到他的身上。
※ 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 有一定的 合理性和可信度, 所以它可以简化人 们的认知过程, 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 判断, 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 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 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
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
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
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
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
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
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
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
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冷静地面对批评。
如果错了,迅速、真诚地承认;
如果是不公正的恶意的批评,最好的办
法是置之不理,为其苦恼伤心实在是不
值得。 无论如何,不可与人争吵,抬杠和辩解 只会使局势一团糟。
有一个年轻人生活条件很优越,
但整天愁眉不展、闷闷不乐,觉得
活得不顺心,与家人矛盾不断。一
天,他向一位禅师求教快乐之道。
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
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
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3、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人们
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 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 推论出其他品质的现象。
4、刻板效应。
者告诉他,你可以换个方式,把画放
到街上,并且写上,把你认为最美的
地方画圈圈,结果,那天晚上,拿回
来的时候,整幅画也是画满圈圈。
3、正确对待批评
当听到别人的批评,我们的第一个 反应常常是恼怒,进而为自己辩解,甚 至进行反击,结果不仅造成对自己进一 步的伤害,而且容易误会他人的好意或
是让他人的恶意得逞。
有一天,苏东坡去找佛印禅师聊 天。苏东坡对佛印说:“我最近学佛 很精进,你看我现在的坐姿如何?” 佛印赞叹道:“像一尊佛。”苏东坡 听了很高兴。佛印接着也问道:“那
你看我怎么样?”苏东坡为了压倒佛
印,就答道:“像一坨屎。”佛印听
了也笑笑。
苏东坡回去后很高兴,到处宣扬
他这回胜了佛印。苏小妹听了以后,
2、近因效应。 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
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
晰, 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
象。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
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 在与陌 生人交往时, 首因效应比较明显, 而 在与熟悉的人进行交往时, 近因效 应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