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1-11)
作业指导书--砂子试验

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试验用于测定砂料表观密度、饱和面表观密度及吸水率,供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和评定砂料质量。
2 、仪器设备1) 天平:称量1000g、感量0.5g 。
2) 容量瓶:1000mL 。
3) 烘箱:控制温度105℃±5℃。
4) 手提吹风机。
5) 5mm标准筛。
6) 饱和面干试模:金属制,上口直径38mm,下口直径89mm,高73mm。
另附铁制捣棒,直径25mm,质量340g,如图2.2.2所示。
7) 温度计、搪瓷盘、毛刷、吸水纸等。
3 、试验步骤3.1 砂样制备将砂料通过5mm筛,用四分法取样,并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质量恒定,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本节中所指的“砂样”均系按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砂料。
另有规定者除外。
3.2 干砂表观密度(1)称取砂样600g(G1)两份。
按下述步骤分别进行测试。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第五分站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HHSL/SC-2009 第1版第0 次修改(2)将砂样装入盛半瓶水的容量瓶中,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搅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量出瓶内水温,然后用移液管加水至容量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2。
(3)将瓶内的水和砂样全部倒出,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水至瓶颈刻度线处,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3。
3.3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1)称取砂样约1500g,装入搪瓷盘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2cm左右,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排出气泡。
静置24h后将水倒出,摊开砂样,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砂样,使砂样表面的水分均匀蒸发。
(2)将砂样粉两层装入饱和面干试模中,第一层装入试模高度的一半,一手按住试模不得错动,一手用捣棒自砂样表面高约1cm处自由落下,均匀插捣13次a ,第二层装满试模,再插捣13次。
刮平模口后,垂直将试模轻轻提起。
如砂样呈图2.2.3(a)的形状,说明砂样表面水多,应继续吹干,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试模提起后,砂样开始坍落呈图2.2.3(b)的形状,即为饱和面干状态。
清理作业指导书

5
不品返工(修)
1、切割不合格:(1)判断不合格位置,用红粉毛做上记号(圈住不合格区域)
(2)开启砂轮机,手握工件,将不合格位置对准砂轮机砂轮,轻轻磨削,注意不要磨至IJI件本体;
(3)返修后的工件重新检验,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
2、清沙不合格:(1)用榔头轻敲不合格处的结砂,直至将其敲掉,
(2)目测工件是否仍粘有结砂,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
2、首件检测合格后,以首件封样,目测加I标的工件是否合格;
3、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理,放入不合格品区
切割机
3
清沙
1、用铁榔头轻轻敲掉铸件上粘结的砂子,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使铸件变形而报废;
2、目测铸件表面和内腔是否还残留有成块的结砂;
3、将清理好砂子的铸件放入合格品区。
3磅铁榔头
4
触
搬运过程中,不允许直接碰到水及液体,防止铸件激冷。
砂轮机
3磅铁榔头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名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名
日期
批准
文件编号:
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连接器
发放部门
作业名称
清砂
产品代号
5AG-F3A11-1O
车间
铸造车间
工序名称
清理
工步号
工步名称
工步内容
设备工装
辅助材料
备注
1
检验
1、查看质量跟^卡,确认铸件是否为本产品,(跟踪卡上的标识是否为5AG-F3A11-10)
2
切割
1、用砂轮切割机切去浇冒口,浇冒口残留高度不大于0.6mm;
试验作业指导书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编号:受控状态:厦蓉高速格都段BJ2监理试验室试验作业指导书工程试验是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使工程试验工作有助于工程施工顺利进展的需要,根据ISO2002质量认证体系有关规定,结合我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一、现场常用材料取样规定(参照附后表)1、水泥以同厂、同品种、同标号、同批号生产的水泥,每批总量不超过200t为一取样单位,且从不同部位的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作为检验试样。
2、砂子以同一产地不超过200m3为一取样单位,且从五个以上不同部位共抽取15kg试样检验。
3、碎石(卵石)以同一产地不超过500m3为一取样单位,且从五个以上不同部位共抽取45kg试样检验。
4、建筑石料以同一产地、同一品岩石为一取样单位(每一样品代表石料数量应根据石质均匀程度具体确定),岩石试样应满足试验室内制取50×50×50mm试件12个要求。
5、钢筋应按截面尺寸、同一炉号、批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取三根取三段制作三个试样,每3根试样为一组,3根作为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3根作冷弯,3根作可焊性试验。
拉力、可焊性试件长度:10d0+150mm(2根)可焊试验长度;适宜二、砼的取样、试件制作砼取样的随机性是使所用抽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考虑到搅拌机拌制的砼拌合物,经过运输到达浇筑地点后,其砼的质量与离析程度有关,因此规定试样应在浇筑地点抽取。
1、在制试件前,检查试模(150×150×150cm)拧紧螺栓,并清刷干净。
在其内壁涂上一层机油或其它脱模剂,将抽的试样及时制作,捣试方法尽可能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试件成型后采用与构筑物或构件同条件养护,成型后覆盖表面,并随即放在构筑物后构件旁边,使它们保持相同的养护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及湿度),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
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检验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依据JGJ52—2006编制。
适合本公司对砂子的常检项目。
一、验收批本公司以汽车运输进厂,故以同产地、同规格和同一进场1000t为验收批,不足亦按一批论。
每批砂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
对于禁止使用海砂。
二、取样1、在堆料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2、除筛分析外,若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
当复验任何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按不合格品处理。
3、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见下表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样品名称、取样的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三、样品的缩分砂采用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至相等的四份,取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四、砂的筛分析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仪器1.1、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 10.0mm、5.0mm、2.50mm、1.25mm、630um、315 um、160 u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
其产品质量要求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和《金属穿孔试验筛》GB/T6003.2的规定;1.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1.3、摇筛机;1.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1.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1.概述1.1为了确保砂石的检验工作能够准确、规范、高效的开展,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规定的砂石性能检测包括:砂料筛分析及细度模数、砂料表观密度、砂料表观密度(李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砂料堆积密度、砂料紧密密度及空隙率、砂料含泥量、砂料泥块含量、砂料吸水率、砂料坚固性、砂料压碎指标、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实验MB值)、砂贝壳含量、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筛分析)、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卵石或碎石吸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岩石抗压强度、卵石或碎石坚固性。
1.3本细则规定了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及步骤。
2.依据2.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2.3《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3.适用范围3.1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工程中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和碎石、卵石(除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性能检测。
4.砂试验方法及步骤4.1砂料筛分析、细度模数4.1.1试验步骤4.1.1.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1.1.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1.1.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4.1.1.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G=A×d1/2/200 (1)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A——筛孔面积,mm2;文件控制编号实施日期共16页第3页精确至1g。
型砂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铸钢型)

型砂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铸钢型)1目的为使铸钢型砂试验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铸钢用型砂、树脂砂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3.1选取原砂及混合料试样(标准方法,GB/T2684-1981)3.1.1散装的原砂的平均样品是在火车厢、船舱、汽车、砂库及砂堆中,从离边缘和表面200—300mm的各个角及中心部位,用取样器选取;袋装原砂的平均样品由同一批量的百分之一的袋中选取,不得少于三袋,其总重量不得少于5Kg;混合料试样在混砂机出砂口或造型前输送皮带上取样,应避免从砂堆表层取已失去部分水分的混合料,一次不得少于2Kg。
3.1.2选取样品必须注明样品的名称、产地和取样日期。
3.1.3检验所需的试样,由样品选取,试样的数量可根据检验项目而定,但不得少于1Kg。
3.1.4选取试样的方法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
3.1.5除了供测定含水量的试样外,其它检验用的试样都必需用3mm筛子筛过之后烘干,烘干的温度在140~160℃,将烘干后的试样在放在干燥器内,以备在进行检验。
3.1.6对有疑问的检验试样,检验后,剩余的样品应保存三个月,以备复检。
3.1.7混和料试样,按混制设备特点和工艺规定定期选取。
如混合料由皮带输送器输送,可以输送器上定期取样三份混匀,其数量。
3.2试验步骤3.2.1 水分含水量是表示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数。
3.2.1.1主要仪器:HG56卤素水份测定仪、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3.2.1.2快速法试验步骤试验时,称试样20±0.05g,放入卤素水份测定仪的砂盘中均匀铺平,自动计算烘干时间并显示水分含量。
3.2.2 含泥量含泥量是表示铸造用原砂及旧砂中所含有直径小于0.02mm颗粒部分的百分数。
3.2.2.1主要仪器与试剂:天平(感量0.01g)、搅拌机、洗砂杯、SXX-B虹吸式洗砂机、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的焦磷酸钠溶液(用化学纯Na4P2O7·10H2O配制)。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2.2砂和砂石地基施工作业指导书2.2.1 指导书概述砂和砂石地基一般铺设基础底部,采用砂和砂石分层填筑压实,作为地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变形量,同时砂石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地排出,能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
该指导书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石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2.2.2 作业内容:1. 基底清理;2. 分层铺筑砂石;3. 洒水;4. 分层夯实或碾压;5.找平验收2.2.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砂,碎石施工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方法见表2.2.3-1,施工允许偏差见表2.2.3-2表2.2.3-1 质量检验标准表2.2.3-2 砂石地基施工的允许偏差2.2.4 施工工艺流程图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2.4-1 图2.2.4-1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图2.2.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施工场地准备(1)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平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2) 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
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3) 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2.材料准备(1)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级配应良好。
(2) 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3.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进场、检修、维护、试运转,并购置常用备件、耗材。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1.概述1.1为了确保砂石的检验工作能够准确、规范、高效的开展,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规定的砂石性能检测包括:砂料筛分析及细度模数、砂料表观密度、砂料表观密度(李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砂料堆积密度、砂料紧密密度及空隙率、砂料含泥量、砂料泥块含量、砂料吸水率、砂料坚固性、砂料压碎指标、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实验MB值)、砂贝壳含量、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筛分析)、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卵石或碎石吸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岩石抗压强度、卵石或碎石坚固性。
1.3本细则规定了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及步骤。
2.依据2.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2.3《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3.适用范围3.1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工程中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和碎石、卵石(除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性能检测。
4.砂试验方法及步骤4.1砂料筛分析、细度模数4.1.1试验步骤4.1.1.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1.1.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1.1.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4.1.1.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G=A×d1/2/200 (1)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A——筛孔面积,mm2;D——筛孔尺寸,mm。
11-1砂、石常规检验作业指导书

1.0来样验收、登记、编号: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具有代表性,每次试验都需有一定数量的取样;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下表所规定的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试样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1.1每项试验所需最少取样数量:2.0筛分析试验:2.1试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为设砼配合比时选择砂率作试验。
2.2仪器设备:2.2.1筛:包括孔径为10mm、5mm、2.5mm的园孔筛和孔径为1.25mm、0.6mm、0.315mm、0.16mm的方孔筛,以及筛底、筛盖各一只;2.2.2托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2.2.3摇筛机;2.2.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3试样制备:先将来样筛去大于10mm的颗粒,计算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并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烘干至恒重后备用。
2.4试验步骤2.5结果计算:2.5.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的百分率(至0.1%)。
2.5.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2.5.3按下列计算细度模数:(β2+β3+β4+β5+β6)-5β1υf= 100-β1式中:B1、B2、B3、B4、B5、B6分别为5、2.5、1.25、0.63、0.315、0.16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则应重新取样作试验。
根据0.63 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确定该批砂或该试样属于哪一区的砂,根据细度模数确定该批砂或该试样属于粗、中、细砂中的哪种。
如细度模数小于1.5,则应按BJG19—56《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以筛分试验为例,试样为250g,还需增加一个孔径为0.08mm的筛,并按下式计算平均粒径:∑aD=1/230.171a390 +++a01.37a211a1式中:a0,a1,a2,a3分别为0.08、0.16、0.315、0.63,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a0+a1+a2+a33.0含泥量试验:3.1试验目的:确定砂中的含泥量,以确定其适宜配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范围。
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砂子细度琪数1、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分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进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注:①试样为特细砂时,在筛分时增加0.080mm的方孔筛一只;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应先用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③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称取各筛筛倒插门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2、结果的计算: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的各筛上的分计筛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计算细度模数:U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5.00、2.50、1.25、0.630、0.315、0.160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
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数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三、含泥量试验1.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3(3)筛—孔径为0.080mm及1.25mm各一个(4)洗筛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2.试样制备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0g(m。
砂子物理检验作业指导书secret

1.目的:规范试验室物理检验岗位的检验操作方法.2。
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检验岗位.3.依据标准:GB/T14684《建筑用砂》;4。
试验仪器:试验用仪器应符合GB14684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并在鉴定有效期内。
5.职责按检验频次检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6。
取样方法与数量:6.1 从送样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6。
2试验样品用量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4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致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6。
3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做几项试验时,如能确保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7. 作业内容与方法7.1 颗粒级配7.1。
1试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为设砼配合比时选择砂率作试验。
7.1.2仪器设备:方孔筛;包括孔径为150μm、600μm、1。
18mm、2。
36mm、4.75 mm及9.5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筛盖各一只;托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摇筛机;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搪瓷盘、毛刷。
7.1。
3试样制备: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数量4。
4kg.先将来样筛去大于10mm的颗粒,计算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并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烘干至室温备用。
7.1.4试验条件试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5o C~30 o C;试验用筛应满足GB/T6003。
1和GB/T6003。
2中方空筛的规定。
7。
1。
5试验步骤a。
称取制备好的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ISO法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ISO法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胶砂强度检验1 成型操作及注意事项:1.1 胶砂搅拌(1)操作前应检查胶砂搅拌机叶片与锅壁的最近距离是否为 3 ±1mm。
当间隙不在3±1mm时,可调整叶片与叶片联接轴的螺丝。
(2)使用前,首先开空车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发现运转不正常,应及时调整。
(3)把袋装好的1350g标准砂加到自动加砂的容器里,把225ml 水加入锅中,再在锅中加入450g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4)降下搅拌锅,用胶皮刮具将粘附在叶片上的胶砂很快刮入锅内。
取下搅拌锅。
(5)使用标准砂前,应对每小包标准砂进行质量核对,如质量不在1350±5g范围内,则此包标准砂不能使用。
日常试验用水应用洁净的饮用水。
(6)成型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应用湿布将叶片和锅壁擦干净,试验后应将粘在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擦干净。
1.2 胶砂成型1.2.1 用振实台成型(1)定期检查试模的隔板、端板的有效尺寸是否在标准规定范围内,不在此范围内的不能继续使用,应更新。
(2)试模擦洗干净组装时,边缘两块隔板和端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均匀涂上薄层黄油,当组装好用固紧螺丝固紧时,一边固紧,一边用木锤锤击端板和隔板结合处,不仅使内壁各接触面互相垂直,而且要顶部平齐,然后用水平铲刀刮去三个格内被挤出来的黄油,以免成型试体的底侧面留下孔洞,最后均匀地刷上一薄层机油。
(3)将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模套壁与模型内壁应该重叠,超出内壁不应大于1mm。
(4)成型前首先开空车,观察振动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及时调整。
(5)将搅拌好的胶砂立即进行成型。
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
砂石试验作业指导书

砂石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号:HM-ZY/JZ-02版本:A/0分发号:1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用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和碎石、卵石的材料试验。
2试验前准备2.1材料2.1.1砂、石必须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取样、试验。
2.2试验设备2.2.1砂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5.0mm、2.5mm、1.25mm、630µm、315µm、160µm的方孔筛及筛底筛盖各一只,公称直径分别为1.25mm及80µm方孔筛各一只,筛框直径为300mm或200mm,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和《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的要求。
2.2.2石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0mm、80.0mm、63.0mm、50.0mm、40.0mm、31.5mm、25.0mm、20.0mm、16.0mm、10.0mm、5.00mm、2.50mm的方孔筛及筛底筛盖各一只,公称直径分别为1.25mm及80µm方孔筛各一只,筛框直径为300mm,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的要求。
2.2.3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或游标卡尺。
2.2.4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20kg,感量2g。
2.2.5摇筛机: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
2.2.6烘箱:温度控制范围(105±5℃)。
2.2.7浅盘和硬、软毛刷,10L瓷盘和水桶。
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3.1工艺流程3.1.1砂的筛分析试验取样→缩分→烘干→过筛→称量→套筛排序→筛分→逐级称量→计算3.1.2砂的含水率(标准法)取样→称量→烘干→复称→计算3.1.3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法)取样→缩分→烘干→称量→浸泡→套筛排序→筛洗→烘干→称量→计算3.1.4砂的泥块含量试验取样→缩分→烘干→过筛→称量→浸泡→筛洗→烘干→称量→计算3.1.5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取样→缩分→烘干→称量→套筛排序→筛分→逐级称量→计算3.1.6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取样→称量→烘干→复称→计算3.1.7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取样→缩分→烘干→称量→浸泡→套筛排序→筛洗→烘干→称量→计算3.1.8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试验取样→缩分→烘干→过筛→称量→浸泡→筛洗→烘干→称量→计算3.1.9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取样→缩分→称量→套筛排序→筛分→逐级逐粒鉴定→称量→计算3.2技术要求3.2.1砂、石必须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进行人工四分法缩分取样、各项试验。
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1-11)

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1页,共11页1.0目的对进厂细集料(河砂)的检验和试验项目,检验和试验方法,检测频次及结果处理作相应规定,确保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细集料(河砂)检验和试验的控制。
3.0细集料(河砂)检验和试验的标准要求(按JGJ52-2006)3.1 检验和试验项目1 外观检查:是否干净,是否有杂物。
2 物理性能检验:a 细度模数,b 含水率,c 含泥量,d 颗粒级配,e 氯离子含量,f 表观密度,g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h 泥块含量。
3.2 试样的采集对不同产地或不同规格的细集料分别采样。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3.3.2.1,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3.3.2.1 每一组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吸水率4000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5000含水率1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10000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2页,共11页3.3 样品的缩分1 用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的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2 对较少的砂样品(如作单项试验时)可采用较干的原砂样,但应经仔细拌匀后缩分。
3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试验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部分试验设备操作规程1.1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使用及操作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连续式标点机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洛式硬度计操作规程.................................................. - 4 -1.4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 4 -1.5 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 5 -1.6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 6 -1.7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 - 6 -1.8 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 - 7 -1.9 砂浆保水率测定仪操作规程............................................ - 7 -1.10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控制仪操作规程...................................... - 7 -1.11 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 8 -1.12 混凝土贯入阻力测定仪操作规程........................................ - 8 -1.13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 9 -1.14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操作规程...................................... - 9 -1.15 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 10 -1.16 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 10 -1.17 全自动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 11 -1.18 水泥标准养护箱操作规程............................................. - 11 -1.19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 - 11 -1.20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 12 -1.21 沸煮箱操作规程..................................................... - 12 -1.22 电热鼓风干燥箱使用与操作细则....................................... - 12 -1.23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 13 -1.24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 13 -1.25 电动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操作规程..................................... - 14 -1.26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 - 14 -1.27 石子压碎指标测定仪使用与操作规程................................... - 15 -第二部分试验设备校验规程2.1 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仪校验方法........................................ - 16 - 2.2 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16 - 2.3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16 - 2.4钢筋连续标点机自校规程………………………………………………………………- 16 - 2.5钢筋冷弯弯心校验方法…………………………………………………………………- 16 - 2.6击实仪校验方法…………………………………………………………………- 16 - 2.7密度测定器及标准砂校验方法…………………………………………………………- 16 - 2.8比重瓶校验方法…………………………………………………………………………- 16 - 2.9环刀校验方法…………………………………………………………………… - 16 - 2.10水泥透气比表面积仪校验方法…………………………………………………………- 16 - 2.11水泥砂浆稠度漏斗校验方法……………………………………………………………- 16 -2.12泥浆比重计校验方法……………………………………………………………………- 16 - 2.13泥浆含砂率计校验方法…………………………………………………………………- 16 - 2.14泥浆粘度计校验方法……………………………………………………………………- 16 - 2.15雷氏夹校验方法…………………………………………………………………………- 16 - 2.16水泥试模校验规程………………………………………………………………………- 16 - 2.17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16 - 2.18砂浆保水率测定仪校验方法……………………………………………………………- 16 - 2.19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16 - 2.20容量筒校验方法…………………………………………………………………- 16 - 2.21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16 -第三部分:检测试验方法实施细则3.1水泥细度试验实施细则............................................... - 55 - 3.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实施细则 ................... - 56 - 3.3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细则............................................... - 59 - 3.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实施细则................................... - 62 - 3.5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实施细则......................................... - 63 - 3.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实施细则....................................... - 65 - 3.7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稠度)试验实施细则............................. - 69 - 3.8.混凝土含气量试验实施细则.......................................... - 70 - 3.9 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实施细则................................... - 72 - 3.10砂浆配合比试验实施细则............................................ - 73 - 3.11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实施细则.................................... - 75 - 3. 12 砂浆拌和物工作性试验实施细则...................................... - 76 - 3. 13 砂子筛分析试验实施细则............................................ - 79 - 3. 14 砂子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 80 - 3. 15石子筛分析试验实施细则............................................ - 81 - 3. 16石子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 82 - 3.17 石子针片状含量试验实施细则........................................ - 84 - 3.18石子压碎指标试验实施细则.......................................... - 85 - 3.19钢筋室温拉伸试验实施细则.......................................... - 86 - 3.20 钢筋弯曲试验实施细则.............................................. - 88 - 3.21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 89 - 3.22 EDTA法测定水泥或石灰剂量标准曲线确定的实施细则.................. - 91 -第一部分试验设备操作规程1.1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使用及操作规程1.1.1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机各部分状态,在确认性能正常后,方可操作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1页,共11页1.0目的对进厂细集料(河砂)的检验和试验项目,检验和试验方法,检测频次及结果处理作相应规定,确保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细集料(河砂)检验和试验的控制。
3.0细集料(河砂)检验和试验的标准要求(按JGJ52-2006)3.1 检验和试验项目1 外观检查:是否干净,是否有杂物。
2 物理性能检验:a 细度模数,b 含水率,c 含泥量,d 颗粒级配,e 氯离子含量,f 表观密度,g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h 泥块含量。
3.2 试样的采集对不同产地或不同规格的细集料分别采样。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3.3.2.1,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3.3.2.1 每一组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吸水率4000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5000含水率1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10000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2页,共11页3.3 样品的缩分1 用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的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2 对较少的砂样品(如作单项试验时)可采用较干的原砂样,但应经仔细拌匀后缩分。
3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3.4 检验频次3.4.1每批砂进场时,由仓管员目测检查砂的外观质量和砂的颗粒级配情况。
3.4.2每周进行一次颗粒级配和含泥量检验。
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如对其它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3.4.3当使用新产源的砂时,应由供货单位送样到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按JGJ52-2006中规定的砂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
试验室则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
3.5 复检及不合格品评定当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测结果中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应从同一批砂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项目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砂为不合格品。
检验结果如按采购标准衡量被定为不合格品时,不得投入使用。
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3页,共11页3.6 筛分析试验——检验砂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3.6.1仪器设备(1)试验筛孔径为10.0、5.00、2.50 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mm、0.630mm、0.315mm、0.016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直径为300mm或200mm。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摇筛机(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6.2 试样的制备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0mm。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0mm的方孔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
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温室备用。
3.6.3 试验步骤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m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2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到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3.6.4 筛分结果计算步骤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 计算累计筛余的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总和),精确至0.1%。
3 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4页,共11页1%。
4 按下列公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μf(精确至0.01)μf= (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式中: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0.630mm、0.315mm、0.016mm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 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5页,共11页3.7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3.7.1 仪器设备(1)电子秤—称量5kg,感量5g;(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3)漏斗或料勺;(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直尺、浅盘等。
3.7.2 试样制备先用公称直径5.00mm的筛子过筛。
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
放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捏碎。
3.7.3 试验步骤1 称量并记录容量筒的重量m1。
2 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起出容筒口。
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3 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四层装入容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25下,再装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办法颠实,二层装完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3.7.4 试验结果计算堆积密度(ρl)或紧密密度(ρc)的计算(精确至10kg/m3)ρl(ρc)=(m2 - m1)/v×1000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6页,共11页式中m1——容量筒的重量(kg);m2——容量筒和试样共重(kg);V ——容量筒容积(L)。
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3.7.5 空隙率计算空隙率(νl、νc)按下面两式计算(精确到1%)νl =(1-ρl /ρ)×100%νc =(1-ρc/ρ)×100%式中ρl ——砂的堆积密度(kg/m3);ρ——砂的表观密度(kg/m3);ρc——砂的紧密密度(kg/m3);νl ——堆积密度的空隙率;νc——紧密密度的空隙率。
3.7.5 容量筒的校正方法:以温度(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再用玻璃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地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 m2/- m1/式中:V——容量筒容积(L);m1/——容筒和玻璃板的重量(kg);m2/——容筒、玻璃板和水的重量(kg)。
作业指导书版号: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7页,共11页3.8 含水率3.8.1设备仪器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电子称—称量1000g,感量1g;容器—如浅盘器等。
3.8.2 试验步骤由样品中取各重约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重量的干燥容器(m1)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和容器的总重量(m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称其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3)。
3.8.3 砂的含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ωc=(m2- m3)/(m3- m1)×100%式中:m1——容器重量(g);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g);m3——烘干后试样与容器的总重(g);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作业指导书版号: 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8页,共11页3.9 含泥量试验3.9.1 设备仪器1)电子称:称量1000g,感量1g;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3)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0.080mm及1.25mm的方孔筛各一个;4)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3.9.2 试样的制备将样品在潮湿的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3.9.3 试验步骤1 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于砂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80mm的套筛中(1.25mm的筛置于上面)上,滤去0.08mm的颗粒,在整个试验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2 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将0.080mm的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的剩留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重量(m1)。
3.9.4 砂中含泥量应按下式计算:ωc=(m0-m1)/m0×100%式中m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重量(g);m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重量(g);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作业指导书版号: 1.0 标题:细骨料(河砂)检验和试验实施细则第9页,共11页3.10 泥块含量3.10.1 仪器设备(1)电子天平—1000g,感觉1g;称量5000g,感量5g;(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试验筛:孔径0.630mm及1.250mm各一个;(4)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3.10.2 试样的制备将样品在潮湿的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用公称直径1.25mm的方孔筛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