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方案设计
农垦甘蔗“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探讨
合 开发 事业,不断创新机制体制, 就一定能够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
践中做 出更大 的贡献 。
土 地 流 转 困难 。 发 展 甘 蔗 种 植 规模 经 营 必 须 将 土 地 集 中起 来 ,土
加快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步伐应采取对策
使 有 市 场 销 路 的 名优 特 农户 品种 养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连 成 片 ,提 高 了规
年 的 时 间 。然 而 ,绝 大 多数 的 农
民 处 于 社会 的 底 层 , 收 入 微 薄 ,经 济实 力较 差 , 甘 蔗 种 植 具 有 资 金 投 入 大、 收 益 较 低 、 风 险 较 高 等 不 利
率 为 目的 的 ,其 中, 农 业 劳 动 力 的 转 移 是 实现 规模 经 营 的 重 要 前 提 ; 农业 科 学 技术 的发 展 和 普 遍 推 广 应 用 是 规 模 经 营 的 物质 基 础 ;社 会 化 服 务 体 系 的建 立 是 规 模 经 营 的重 要 保 证条件 。
HO R DE N
E TE P IE N R RS C L UR U T E
营销文化
“ 公司 +基地 +农户”经营模式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 ,该模式紧密结合 了农场生产的 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是一种经营模式的机制创新。
农 垦甘 蔗 “ 司 +基 地 +农 户 " 公
首 先 , 多途 径 筹措 资 金 发 展 甘
其 次 ,积 极培 养新型 蔗农 。 第 一 , 开 发 整 合 资源 ,建 立 和 完 善 农 村 教 育 和 培 训 体 系 。 继续 全 面普 及和 巩 固农村 九 年制 义 务教 育 , 全 面 提 升青 少 年 的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 坚 决 杜绝 新 文 盲 的 产 生 ;建 立 健 全 农 场 成 人 教 育 网络 , 多层 次、 多 形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背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
然而,农业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联农带农模式得以出现。
在该模式下,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企业与农民的共赢。
方案实施1.组织培训企业联农带农模式建立的关键是农民的理念转变和技术提升。
企业应该组织培训班,面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业新品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开展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帮助农民提高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2.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资金保障,企业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资金扶持计划,推动农业企业和农民进行合理的投资和经营运作。
3.技术支持农民的技术实力有限,需要依靠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农业新技术、配套设备等。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培训、技术扶持等方式,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市场营销企业联农带农模式是在市场导向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企业应该通过营销手段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销售渠道,同时还要关注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实施效果1.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企业联农带农模式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该模式的实施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农产品产值和就业面,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企业联农带农模式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同时,企业还可以将城市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引入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结论企业联农带农模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它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同时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介绍
一、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企业、村集体和合作社合作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这种模式整合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村集体的规模化优势和农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就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介绍1. 企业的角色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资源。
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中,企业承担着引领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角色。
企业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基地,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规范生产流程,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化营销。
2. 村集体的作用村集体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土地、劳动力和规模化优势。
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中,村集体充当着农业生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村集体可以整合村民的土地资源,实施规模化种植、养殖和整合产销一体化,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3. 合作社的功能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作社可以整合农户的生产要素,提高商品统一加工和销售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的收益。
合作社还可以承担风险管理、技术培训和信息传递等职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4. 农户的地位农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中,农户是生产者和经营者。
农户通过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可以获得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
农户还可以参与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
三、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当地的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实践。
当地企业依托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与村集体合作设立农业生产基地,引进现代化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企业基地农户实施方案
企业基地农户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经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是指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企业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等支持,农户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共同参与生产经营,实现互利共赢。
二、实施方案。
1.确定合作模式,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实施需要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合作协议,明确生产经营的责任分工和利益分配,确保双方权益。
2.技术支持,企业基地应提供农户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3.资金支持,企业基地应向农户提供生产资金支持,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4.市场保障,企业基地应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保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户的收入。
5.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出台支持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相关政策,为企业基地和农户提供税收优惠、土地流转支持等政策支持。
6.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基地和农户的日常管理和指导,确保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
三、实施效果。
1.提高农户收入,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产出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2.促进农产品优质化,企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产品的优质化。
3.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4.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四、总结。
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公司助农策划书3篇
公司助农策划书3篇篇一公司助农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助力乡村振兴,共享美好生活”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公司决定开展助农活动,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活动目的1. 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强公司与农村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拓展市场渠道。
3. 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六、活动内容1. 农产品采购与销售公司将与当地农民合作,采购优质农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收入。
2. 农业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包括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将捐赠一定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修建、水利设施改善等,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
4. 农村文化活动组织农村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七、活动宣传1. 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包括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选择和宣传内容的策划。
2. 利用公司官网、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社会关注。
3. 邀请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提高活动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农产品采购费用:[X]元2. 农业技术培训费用:[X]元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X]元4. 农村文化活动费用:[X]元5. 宣传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活动效果评估1. 设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农产品销售情况、农民收入增加情况、农业技术培训效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村文化活动效果等方面。
十、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满足人们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同时,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需要被提高,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是一个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由企业和农民联合实施,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方案内容企业联农带农方案的核心是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关系。
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为农民提供销售渠道和市场保障。
具体内容包括:1. 产业支持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培训、技术指导等支持,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2. 资金支持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民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企业可以与农民合作,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实现共同发展。
3. 市场保障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市场保障,协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高销售渠道和收益水平。
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也可以协助农民进入市场,共同拓展市场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实施步骤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筛选合适农民企业需要在当地寻找合适和意愿参与该计划的农民,根据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经济实力进行筛选。
2. 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企业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3. 共同承担风险企业和农民需要共同承担投资和经营风险,实现利益共享。
4. 市场拓展和销售保障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或者协助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收益。
同时,企业需要提供销售保障,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
实施效果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从初期尝试到目前已经得到了不少的认可。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
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城市化也催生出城乡差距的扩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业部提倡“企业联农带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牵头与农户联合种植,实现对农业产业的有效整合。
本文将重点介绍企业联农带农的实施方案。
企业联农带农的特点和优势企业联农带农模式主要由企业和农户联合种植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产业的有效整合。
优势:1. 企业的加入带来市场化、规模化的经营,并且农业技术、营销经验得到提升。
2. 农户可以直接参与市场,降低了农民的风险,增加了收入来源。
3. 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关系坚实,互利共赢。
实施方案企业选择企业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对农产品的种植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市场营销服务。
农户合作企业与农户合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作农户应该为当地的农民,以便能够保证生产环节的协调和联系。
2. 选择农民应该从其农业技术和经验等方面考虑,优先考虑曾经合作过的农民。
3. 企业要给予农户合理的保障,如购买农民的种植产量,并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种植和养殖种植和养殖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种植要根据市场需求,根据市场价格合理安排种植比例和面积。
2. 种植要选择当地的适宜作物,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实现科学种植、安全生产。
3. 养殖要选择当地适宜的养殖品种,适当进行科学饲养,保证产品安全、健康。
市场营销和销售市场营销和销售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市场营销要将产品打造成特色系列产品,以做大品牌,增加竞争力。
2. 发挥商业渠道优势,加强储存和运输,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3. 增强销售能力,选择适合的渠道,以更好的推广产品的市场价值。
结论企业联农带农实施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更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企业应当在严格落实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注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帮扶村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
企业帮扶村民实施方案企业帮扶村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帮扶村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帮扶村民实施方案1按照丹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
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13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824户,3372人。
其中,享受低保134户456人,五保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精准扶贫户218户945人,贫困发生率为26.93%;劳动力人数1652人,其中外出务工458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92人,其中妇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11人。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1281.4小时,年均温度14.6—17.2摄氏度,无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1250mm左右。
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
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
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0%。
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
森林覆盖率40%以上。
20xx年人均纯收入2712元。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
现有蓝莓20xx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枣子180亩;蛋鸡20xx0余只,林下养鸡120xx余只。
L公司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公司可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 培训,规范他们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
公司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户提供贷 款、担保等金融支持,缓解他们的资金压 力。
公司可以通过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 提供农业保险等方式,帮助农户规避市场 风险,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
05 经营模式案例分 析
成功案例一:XX公司与XX农户的合作
为应对国内日益严峻的环境问 题,绿色环保技术将成为农业 领域的发展重点。l公司应加大 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 度,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无人化、自动化技 术助力农业生产
随着无人化、自动化技术的不 断发展,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也将越来越广泛。l公司应积 极探索无人驾驶、自动化种植 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大规模采购和标准化生产,公司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拓展市场份额
与农户合作可以帮助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对农户的优势
01
02
03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公司为农户提供先进的生 产技术和设备,帮助农户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与公司的合作,农户 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和更稳定的收益。
04 经营模式挑战与 解决方案
面临的问题
农户参与度低
由于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话语权和参与度,导致他们对 公司的经营模式和产品需求缺乏了解,难以与公司形成紧 密的合作关系。
资金压力大
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由于缺乏 金融支持,资金压力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培训,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操 作不规范、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隆安县金穗农工贸公司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来源:2005-11-25自治区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隆安县金穗农工贸公司成立近十年来,坚持实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公司的壮大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
公司年产值达到3000 多万元,被公司租用土地的农户年实现收入16000 元。
其运作模式是:一是公司租用农户土地,农户收取地租,并被公司聘用为长期合同工。
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公司以平均每亩150 元的价格租用附近农民的荒地,并聘用被租用土地的农民为合同工,这样,即能让农民得到双份收益,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农户收取地租平均每年达到5500 元,合同民工年收入达9000 元左右,公司经营的土地面积扩大到13000 亩。
二是成立香蕉协会,构建利益共同体。
由公司牵头,把数百户分散的蕉农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生产、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同一商标品牌,统一组织协调销售。
这样,使蕉农的纯收入每亩增加520 元,香蕉产业化也得到不断提高,目前,公司及其周围的香蕉生产规模已达到10000 多亩。
三是培训农民工,促进公司与农户种植水平的共同提高。
公司定期开展生产技能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示范讲解,引导民工逐步转变生产观念,不断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几年来,接受培训民工达30000 多人次。
这些受训民工利用最新种植技术,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每亩提高效益80 元左右。
(县委办)天华牧业真正实现“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2005 年,五江天华科技有限公司真正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自2001年11月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采用国家“863” 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快速繁育安格斯纯种牛,公司迅速成为全国较大的胚胎移植中心。
2005年,公司投资9000 多万元,高标准规划,设计建成了年产500头纯种安格斯牛的种牛场及年屠宰分割10 万头肉牛的标准化生产线和在建年宰100万头牲猪生产线,天华牧业于2005年11月16日隆重开园,公司正朝着“舞农业龙头,富农村万家”的目标奋进。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方案设计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方案设计一、本文综合梳理前人研究的结果,综合认为在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时,必须需要从资金、物流、信息、人才和技术流四个主要方面“四大流”提供保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资金流分析:一方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必须需要产业上下游资金流的畅通和不断流动,应加大对模式各个环节的资金流向进行准备的把控,并能够准确预测出整个特色农业产业一定周期的资金需求总额和流转总额,并最终通过资金流的变化提前经济活动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方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不同阶段和不同农业作物即不同特色产业对所需资金不同。
尤其在早期,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投入和引进外资是整个生产模式主要来源。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变大以及真个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对资金需求逐渐变大,农户的融资能力以及公司的资金规模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建立充裕的资金保障。
因此,必须综合利用和合理规划政府的财政资金、公司或者农户的借贷资金和自有资金,为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扫除资金方面的障碍。
⑵物流分析: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将特色产产业化并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整体的产业链后必然要求物流满足其产品或者经营市场化过程。
⑶信息流分析: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特色产业化过程,农产品的培育、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都需要信息流。
由于农牧产品的季节性和短期易耗等特质,,信息流通在产品市场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挥着对整个产业运行的组织和调控的功能。
具体来说,流通信息把市场状况传递和反馈给“公司”及“农户”和市场消费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
肉牛养殖公司加农户模式的方案
肉牛养殖公司加农户模式的方案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肉牛养殖公司加农户模式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啊,这就好比是一场大合作,公司就像那经验丰富的老大哥,农户呢,就是充满干劲的小弟。
老大哥有资源、有技术、有市场渠道,小弟有场地、有劳动力,这一结合,那可不得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呀!公司可以给农户提供小牛犊,这小牛犊就像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农户们精心照料着,就像照顾自己的宝贝一样。
给它们吃好的,喝好的,让它们能茁壮成长。
等小牛犊长成了壮壮的肉牛,公司再统一收购,哇,这不是皆大欢喜嘛!而且呀,公司还会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呢!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在黑暗中给你点亮了一盏明灯。
告诉你怎么养牛才能养得好,怎么预防疾病,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
这样一来,农户心里就有底啦,不会瞎捉摸,也不会走弯路。
农户们也得用心呀!不能马虎对待这些小牛犊。
要按时喂料,清理牛舍,多观察牛的状态。
这就跟照顾孩子似的,得细心、耐心。
你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可不行哦!这牛儿们可都眼巴巴等着你照顾呢。
再想想,这种模式多好呀!农户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只管把牛养好就行。
公司呢,也有了稳定的货源,不用到处去收牛。
这不是双赢是什么?咱就说,要是每个地方都能把这种模式搞好,那咱的肉牛产业不就蒸蒸日上啦?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农民的收入能增加,公司也能发展壮大。
这多棒呀!咱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肉牛,它们可都是宝贝呢!能给咱带来财富,带来希望。
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模式搞好,让咱的生活也跟着牛起来!咱中国这么大,这么多农民,要是都能参与到这个模式中来,那得是多大的力量呀!这前景,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肉牛养殖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创造美好的未来!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摘要:“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一方面改变了农户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了保障;同时使原来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发展。对“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该模式的运行方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关键词:“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产业化Abstract: The production model of “company + base + farmer” was based on a leading company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good financial condition. The base put the farmers together, and a contract combined the farmers and company finally. “company + base + farmer” model enabled farmers to achieve the “contract farming” production, so as to change the farmers'production way which had long been dependent on weather, greatly reduced the risk of 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d the income of farmers. By putting the farmers together, the model could expand production scale,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achie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reason for existence, 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is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made.Key words: “company + base + farmer” production model; contract farming; industrialization“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很好地将农产品的供给者(农户)与农产品的需求者(公司)联系起来,这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1.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季节、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而控制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生因素又是极其困难的,农业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农产品很难做到规模生产;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远离市场,而且农业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接受到市场信号的指导,信息的不完全往往导致私人决策者决策失误和生产者投资失误[1]。因此常常会发生收成好了,却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这就造成了“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虽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扩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农民无法得到产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实惠。1.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合约来进行安排,有效的合约安排造就有效的社会分工,有效的社会分工会产生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合约安排。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的理解,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创造一种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营的有效条件。而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农业产业的研究中,重点就是探讨农业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生产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能够给农户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有较强的能力抵御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农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日本的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它们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这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既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给农户带来切实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中国地少人多的国情,以及农村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客观实际[3]。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功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众多实践证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1.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产生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寻求一个更稳定和低风险的农业产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即龙头企业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就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这就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无疑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大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其次,该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集合多家农户进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在该模式中,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时,它会作为农户的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这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性。总而言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原本处于农业产业组织之中的弱势地位得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2.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资饲料厂,至今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和合资分公司,然后围绕畜、禽、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配套的种鸡场、养猪场以及多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由中方联营公司和农户签约,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药品和饲养技术,按预定的价格回收成鸡等方式,推动养鸡业的发展,带动饲料销售。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生产奶制品协议,建立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国内一些加工企业争相模仿,出现了像四川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饲料生产企业[3]。2.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合约的成功必然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农户作为农业产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作为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的持续稳定生产、公司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都成为现实。农户在这个合约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技术服务,公司在这个合约中不仅使处于自己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得到了保证,并且降低了这个环节中的交易费用,使公司能够专心应对下游市场,扩大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与公司结合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基地充当两者的“中介”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场信息的优势提前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通过与基地签订合约的形式确定该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基地签订合约,也与农户签订合约。公司与基地以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公司在合约中会指明一个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低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也可能高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目的是当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幅度很大时,农户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对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最低保护价。在生产过程中,基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生产期间的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待农产品收获之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约,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公司对农产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与农户结合成一体。公司作为一个对市场信息时刻保持高灵敏度的生产单位,能够把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并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公司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规格等的需求,然后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户和基地手中,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公司作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带领农户与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公司通过农户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并最终创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基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中充当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这个合约安排的实施,基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地一方面与公司签订合同确定该年度农产品收购的数量和价格,另一方面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确保产量。基地的表现形式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又可以分为农民专业协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和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协会表现形式为农户一起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属于多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村级经济合作社表现形式为农户共同生产和经营,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农户进退自由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助性经济合作组织;贸工农一体化企业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扩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农业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为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的企业,一般属于法人机构[4]。本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第二种,这也是现实中存在最多的一种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基地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充当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断层,将农户与公司结合在一起,降低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了市场风险。其次,基地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多家农户集中进行生产,有利于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是该合约安排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有力保证,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利。农户是现代化农业最基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的职责是按照公司对农产品产量、质量、规格的要求进行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规模生产,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机械来部分代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一些农业生产环节中,至少在目前农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主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虽然”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有着很多内在优越性,给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合约安排,它仍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部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下面主要分析其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3.1信息不对称“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等同的[5],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为零,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以合约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合约存在着违约的风险。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公司在与基地的合约中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且每年农产品的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公司确定。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价格低于合约价格时,公司存在强烈的压低交易价格的动机,另外,公司也可以利用合约的不完全性,在合约制定时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去损害农户的利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基地和农户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发生。按照博弈理论,当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预见未来行为的结果时,如果预期的结果对己方不利,它就不会选择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地位去改变合约的某些条件,以使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6]。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在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公司才会选择合作,这就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从农户的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长远意识,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弃长期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当合约价格高p在基地“中介”组织的内部构架方面,由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农户进退自由的制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合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农户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一旦发现合约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马上就宣布退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这就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资产和成员的不稳定。这使得基地无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对农户的权力和义务,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当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基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在基地的人员管理方面,由于基地p 为了弥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优化安排,即在不改变该模式优势的同时,对该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4.1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杨小凯-博兰德”的专业化分工演进模型认为,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潜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的再增长率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提高是有可能的[7]。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专业化分工存在着进一步分工的潜力,当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时,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约安排更有利于产业的生产,在理论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工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这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4.2制度优化安排的具体体现方式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合约安排。当合作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时,或者说任意一方的违约成本都高于其违约收益时,任意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离合作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实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于是就会选择履约,此时,合约能够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中,应加强任意一方的违约成本,具体来讲,可以引入信誉度指标,公司可以给每家参与生产的农户的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某农户出现违约现象时,立即降低该农户的信誉度级别,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与之类似的措施,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代表农户给公司的行为进行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违约成本增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某个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变得激烈时,合约双方的违约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增强公司和农户的竞争意识也很重要。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构架。基地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针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内部构架和人员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农户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应当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关于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提供市场信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其次,作为农户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思想,科学合理地参与基地的相关工作。最后,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本身,一定要加强修炼自身的“内功”,花大力气完善组织的内部构架,建立健全合作社有关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会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培训制度[8]。同时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员管理,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在市场信息收集、技术培训、生产计划制定等诸多方面为广大农户服务,尽最大可能维护广大农户的利益,在广大农户中凸显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增强政府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作用。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外生力量对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运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具体来讲,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竞争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杜绝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强势一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压制弱势一方的行为发生。同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一体化经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使农户的收入得以增加。参考文献:[1] 王厚俊.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1-27.[2] 李孟刚,蒋志敏. 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16.[3] 黄汝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05-206.[4] 陈少强.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8.[5] 肖兴志,张嫚.产业经济学[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61-265.[6] 郭海红.“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217.[7] 徐金海.专业化分工与农业组织演进[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5-48.[8] 赵慧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运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23-124.。
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公司+基地+农户”的概念及基本运作方式概念: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龙头,重点围绕经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的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基本运作方式:龙头企业和分散的农户签订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技术服务和成品回购。
养殖——收购商——农副产品精加工——销售公司——超市、农副市场、个人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基地存在的必要性1、“公司+农户”概念、两者之间关系及优缺点概念: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两者之间的关系:(1)公司职能:给农户提供培训、编制种植计划、提供生产资金、技术力量及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收购以及其他服务。
要求: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大、高效率的管理、信息渠道广、形成规模、带动作用强。
(2)农户职能:生产,投资要求:接受培训,生产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产品。
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2)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3)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4)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商品化程度;(5)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和保护农民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节约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成本降低)缺点:(1)存在信息和履约方面的制度缺陷,从而使合约失败或者发生违约。
(2)缺乏与农民利益更紧密的结合。
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第一,一旦农业经营的利润不再丰厚,公司就会转向其他领域。
第二,利润分配不能使农户充分受益,真正的利润返还额在公司利润中只占一小部分。
第三,公司往往对风险进行传递而不是加以负担。
2、基地应运而生概念: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在全国或者地区农产品经济中占有较重地位并能长期稳定地向区内外提供大量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
如粮食、油料、糖料、蔬菜、牧业、渔业等各种生产基地。
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公司+基地+农户”的概念及基本运作方式概念: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龙头,重点围绕经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的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基本运作方式:龙头企业和分散的农户签订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技术服务和成品回购。
养殖——收购商——农副产品精加工——销售公司——超市、农副市场、个人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基地存在的必要性1、“公司+农户”概念、两者之间关系及优缺点概念: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两者之间的关系:(1)公司职能:给农户提供培训、编制种植计划、提供生产资金、技术力量及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收购以及其他服务。
要求: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大、高效率的管理、信息渠道广、形成规模、带动作用强。
(2)农户职能:生产,投资要求:接受培训,生产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产品。
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2)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3)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4)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商品化程度;(5)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和保护农民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节约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成本降低)缺点:(1)存在信息和履约方面的制度缺陷,从而使合约失败或者发生违约。
(2)缺乏与农民利益更紧密的结合。
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第一,一旦农业经营的利润不再丰厚,公司就会转向其他领域。
第二,利润分配不能使农户充分受益,真正的利润返还额在公司利润中只占一小部分。
第三,公司往往对风险进行传递而不是加以负担。
2、基地应运而生概念: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在全国或者地区农产品经济中占有较重地位并能长期稳定地向区内外提供大量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
如粮食、油料、糖料、蔬菜、牧业、渔业等各种生产基地。
浅析“公司+基地+农户”型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
实践证 明 ,推 广 以标准 规 范 的 “ 公司 +基地 + 农 户 ” 型 农 业 标 准 化推 广 模 式 ,可 以充 分发 挥 龙 45 强 化 服 务 能力 。动 员 各 方 面力 量 ,大 力 加 强 农村 信息化 基础 设施 建 设 ,促 进解 决好 信息 网络 基 础 设施 建 设 的 “ 最后 ~ 公 里 问题 ” 。切 实加 强 农 村 科技信 息服 务人 员 队伍 的培训 ,保 障农 村科技 信 息 服务 的质量 。加强农 民的科技 培训 ,不 断提 高农 民 使用信 息 的 自觉 性和 能 力 。支 持开 发推 广面 向农 民 和 农业 企业 的种养 加 销等 专项 技术 信息 资源 ,和成
要作用 , 已得 到各 级政府 和 社会各 界 的共识 。农 业 标准 化 是 指 以农 业 为对 象 的标 准 化 活 动 。 具体 来 说 ,是指 为 了有 关 各方面 的利 益 ,对农业 经 济 、技
性质 的合 同形式 ,规定 企业与农 户 的权利 和义 务[ 2 1 。 企业在 资金 、技 术 、加 工 、储运 、市 场信 息和销 售 渠 道等 方面 为农户 提 供服 务 ,保 证农 产 品的销 售和 农 户的相 对 高收益 ,农 户 负责按 合 同的标 准化要 求 种植 并交付 符 合合 同的农产 品 。 有 关 专 家 认 为 , “ 司 +基 地 +农 户 ” 型 农 公 业标准 化推 广模 式是 提 高农 民的整 体素质 ,增 强农
[ 农 业 图书情报 学刊 ,2 0 ,1 (1 :2 『 】. 0 6 8 1 ) 6—
民质 量意 识 ,提 高农 民组织化 程度 ,实 现农 业规模 化生产 ,使 我 国农产 品冲 破世 界 贸易组织 其他 贸 易
国 “ 色壁垒 ”的重要途 径之 一 。 绿
浅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一、“公司+基地+农户”的概念及基本运作方式概念: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龙头,重点围绕经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的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基本运作方式:龙头企业和分散的农户签订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技术服务和成品回购。
种植——收购商——农副产品精加工——销售公司——超市、农副市场、个人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基地存在的必要性1、“公司+农户”概念、两者之间关系及优缺点概念: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两者之间的关系:(1)公司职能:给农户提供培训、编制种植计划、提供生产资金、技术力量及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收购以及其他服务。
要求: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大、高效率的管理、信息渠道广、形成规模、带动作用强。
(2)农户职能:生产,投资要求:接受培训,生产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产品。
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2)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3)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4)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商品化程度;(5)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和保护农民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节约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成本降低)缺点:(1)存在信息和履约方面的制度缺陷,从而使合约失败或者发生违约。
(2)缺乏与农民利益更紧密的结合。
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第一,一旦农业经营的利润不再丰厚,公司就会转向其他领域。
第二,利润分配不能使农户充分受益,真正的利润返还额在公司利润中只占一小部分。
第三,公司往往对风险进行传递而不是加以负担。
2、基地应运而生概念: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在全国或者地区农产品经济中占有较重地位并能长期稳定地向区内外提供大量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
如粮食、油料、糖料、蔬菜、牧业、渔业等各种生产基地。
职能:基地是公司的代理方,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公司+农户”的组织缺陷,同时,基地是农户利益的代表,对于公司的违约行为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分摊诉讼成本也比较低。
公司+合作社+农户典型材料
“公司+合作社+农户”是一种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的收入。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的案例:
[公司名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主要经营[农产品名称]的种植和加工。
为了提高[农产品名称]的品质和产量,公司与当地的[合作社名称]合作社合作,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公司负责提供优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农产品名称]的品质和产量。
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并对农户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公司的要求。
农户则负责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保证[农产品名称]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这种经营模式,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谈判能力;农户可以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技术支持,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这种经营模式还可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方案设计
一、本文综合梳理前人研究的结果,综合认为在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时,必须需要从资金、物流、信息、人才和技术流四个主要方面“四大流”提供保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资金流分析:一方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必须需要产业上下游资金流的畅通和不断流动,应加大对模式各个环节的资金流向进行准备的把控,并能够准确预测出整个特色农业产业一定周期的资金需求总额和流转总额,并最终通过资金流的变化提前经济活动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方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不同阶段和不同农业作物即不同特色产业对所需资金不同。
尤其在早期,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投入和引进外资是整个生产模式主要来源。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变大以及真个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对资金需求逐渐变大,农户的融资能力以及公司的资金规模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建立充裕的资金保障。
因此,必须综合利用和合理规划政府的财政资金、公司或者农户的借贷资金和自有资金,为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扫除资金方面的障碍。
⑵物流分析: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将特色产产业化
并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整体的产业链后必然要求物流满足其产品或者经营市场化过程。
⑶信息流分析: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特色产业化过程,农产品的培育、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都需要信息流。
由于农牧产品的季节性和短期易耗等特质,,信息流通在产品市场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挥着对整个产业运行的组织和调控的功能。
具体来说,流通信息把市场状况传递和反馈给“公司”及“农户”和市场消费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
从而引导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节着生产规模和资源配置;调整着商品结构,促使供求平衡。
从实际的流通过程来看,各种指令、计划、合同、数据、报表、凭证、广告、商情等信息流,是流通当事人活动的依据,具体地调节着商流过程和物流过程。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特色产产业化过程应抓紧信息流通建设。
注重整体与市场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善于利用各种信息预测市场未来走向,
制定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⑷人才和技术流分:特色农业产业化过程必须要大量储备和使用各种具备各种技能和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①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行业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要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
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要实行特殊政策,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使大批优秀拔
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②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经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
③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只有充足的、多层次的、系统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健康发展。
⑸原材料生产基础、驱动力动力和可持续互动体系分析:
第一、充分挖据和探测当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制定科学的开发和使用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确定形成地区规模较大的原材料生产基础。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第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最初动力来自于政府导向和支持的农业产业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而随着“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不断成熟,“公司”、“基地”、“农户”三者逐渐成熟,整个农业产业以及生产组织的模式的动力就逐渐演变为各自利益最大化驱动下的行为,这也正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长期发展的最根本驱动力。
而保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可持续发展则需兼顾“公司”、“基地”、“农户”获得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资源环境的可持续,不能影响到更长期即子后代利用当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二、主要框架及运行机制
第一部分、主要构架的推动力--即政府引导协调和支持作用。
在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涉及围广、需要政策、资金、资源、技术和各个部分利益集体间不断进行协调等等,“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实行和推广同样如此,为实现“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需要作为强大推动力的政府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管理将“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目标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并克服因为短期利益三者间的摩擦和纠纷,在整个特色产业中政府在招商引资、产业定位、对外宣传、税收优惠、法律保护给予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其为维持该模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第二部分、主要构架的核心--综合分析“公司”、“农户”和“基地”的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即“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中各自优
势互补之处。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优势之处是通过类似“虚拟的联盟”的方式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公司”、“基地”和“农户”三者间“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首当其中的主要是将三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对三者存在的不足相互弥补,共同追求利益最大化。
主要的形式“农户”“基地”和“公司”各自签订关于农产品的产销合同,通过合同等法律形式确定各自权责,“农户”专业生产将市场风险部分转移给“基地”和“公司”,“基地”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规定价格、数量和质量等扩大生产、提高技术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公司”按照订立的合同收购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最终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三部分、主要构架的终点—市场。
整个模式实现的最后目标是实现特色农产品其市场价值,即按照市场规律获得较合理的货币收益。
整个模式的优势也就是通过更为专业化的生产保证各部分利益的同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满足消费的需求。
而后通过市场反馈的信息和情况调整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不断提升产业升级。
⑵运行机制
主要运行机制: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构架为核心,宏观整体情形下,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获取和寻求资金、物流、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建立统筹目标机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信息反馈机制、风险预防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以“公司”“基地+”“农户”间“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主要运行机制见下图所示:上图只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抽象化的概述,鉴于各个贫困由于在地里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乃至于区域文化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按照上部分提出运行机制概况,逐步提出和完善具体的实施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