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写作 的兴趣 。 具体的作 文教学 中, 在 笔 者 发现, 是因为借助了互 联网在资 源 就 方面 的极大优势, 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 程 中 资料可供参考了, 有 从而使 写作情 感 更加丰富了, 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 大 的提升。
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 从而树立更大
的自 信心。
于 信息技 术是很 多的学 生比较感兴趣 的教学方 式, 因此笔者会积极 发挥信息 技术 的优 势, 利用网络 资源鼓励学生 阅 读。 例如 , 向学生介绍一些 网站; 学 引导 生积极 与一些名家通 过网络 方式进 行
状, 叶澜教 授建 立 了 “ 新基 础教 育 ” 的
这 种活 力是师 生作 为 “ 参与者 个 性生
命价 值” 的重要体现。 “ 而 小组合 作” 的 学习方式 , 恰好可 以通过互动与合作精 神 , 信息技术 课堂的每一个 环节 “ 使 活
中, 师照本宣科 , 息技术课 纯粹 就 教 信 是软 件的使用说 明课 , 学生 学得死 , 很
tc rcntun 经验交流 e h@ ha dc l a e ii . e
把课堂还给学生 , 让课堂充满活力
马银娟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中 心小学
摘要: 叶澜教授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 “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对新世纪教育的挑战, 面 课堂的教学模式正
悄悄地发生着变 教师也正努力 化, 把课堂学 的主动权 交 给学生。 习 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学 、 主探 究 合作 习 自 越来越受到信 息 术的 堂 技 课
谈 话。 通过 互联 网的方式 , 学生会积 累 很多有益的写作资料, 这对 于学 生写作 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
简 而言 之 , 语 文教 学 中积 极 引 在 进 信 息技术 、 发挥 信 息技 术的强 大优
教学心得 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心得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教师的工作什么。
只有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工作重点,才能很好的做好工作。
那么,教师的工作是什么呢?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也就是说,教师是给学生讲授人生道理,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
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有启迪心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才是课堂的主题。
可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教放在首要位置,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
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热情洋溢的表演,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昏昏欲睡。
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教师辛辛苦苦的付出,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收获。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好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作为主题,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刚刚接到二年级语文的时候,首先,我会教学生学会查字典;接着,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注意这个字的读音、偏旁部首、字义、笔顺、容易写错的地方等等;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查字典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经过一周的训练,学生大部分都会自学生字了。
那么,在讲新课之前,我总会抽出一节时间让学生独立自学生字,然后,再指学生说说自己对生字的理解,集体点评。
这样坚持一学期之后,班级里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主动自学生字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改变。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教语文的呀,不能也让学生查字典啊?我想,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仅是查字典,而是教学中的每项活动都要放手给学生。
刚刚接触我们班的时候,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差,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好。
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的小动作不断,还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这时候,我就在讲课时加大对班级学生提问的次数,每节课每位学生都有一、二次的回答问题机会。
有时候是开火车认读生字,有时候是有侧重点的指名回答问题,有时候是小组比赛活动……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是学习的参与者,是班级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篇1[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能学会吗?”“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
“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
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金钥匙,教育方式也逐渐更新迭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班级的指导者和灵魂人物,而学生则是课堂的接受者和执行者。
教师授课,学生听课。
然而现在的教育趋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教育效果更佳。
把课堂还给学生意味着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通过讨论、互动、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考。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具体地探讨一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多元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PBL(基于问题的学习)、角色扮演、概念图解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合作学习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借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注重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在电脑上搜索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课题,学生们可以一起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最后,评价也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该重视课程评价,采用科学、公正、客观、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一个持续和发展的过程。
它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教育的大海中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梦想。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1“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
无疑“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下面我以我校数学老师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为例,发掘丁老师的课堂还给了学生什么?(1)还学生时间,尤其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交流的时间。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手;新课改后,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
要求教师营造出浓郁的课堂人文气氛,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在基本训练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画:3盘桃,每盘6个)教师没有越俎代庖,没有进行琐碎的提问:譬如有几盘桃?每盘几个?一共有几个?怎样连起来编出用乘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看图说话,自由发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宽松思维环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很快找出了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顺利编出了三道分别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且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或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一本写给教师的指导手册,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这本书强调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
过去,教师往往扮演着授课的主导者,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
而《把课堂还给学生》则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创造力。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意识到自己需要通过鼓励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发言,培养他们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唯一的话语权所有者,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
相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因此,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相信他们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考试与评分,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然而,《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发展。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作业、项目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学生将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这本书还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向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素质。
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及时调整和改进。
通过不断地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创造一个积极、有创造力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总之,读完《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对于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是主角,学生只是听众。
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有了更多的知识渠道和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教师的引领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因此,我们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走出课堂,将学习带到实践中。
例如,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问题,并对实际问题作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我们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再次,我们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手段,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件中植入视频、音频及动画等多媒体资源,通过展示、讲解、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可以进行网络直播、互动答疑等活动,在教学上具备极高的灵活性与交互性,有利于掌握和应用知识。
最后,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制定学习的目标,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制订学习计划,并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精益求精,让学生们更有能力、更有自信地走向未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正是针对当前和以前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忽视生命存在,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的情况下提出的。
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文关怀的旁落,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扭曲。
以往的教育漠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对人的批评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对人的生命和环境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把课堂还给学⽣》读后感《把课堂还给学⽣》读后感 当品味完⼀本著作后,⼤家对⼈⽣或者事物⼀定产⽣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把课堂还给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把课堂还给学⽣》读后感1 与⼀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徐⽼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教学⽅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成,再到巧⽤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时代变⾰课堂,显⽰着徐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读完之后,我⼼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命,是⼀种预设,更是⼀种精彩的⽣成。
作为⼀名历史⽼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命,⽤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5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信息,并进⾏精⼼引导。
要想让学⽣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就要让学⽣以主⼈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活成为师⽣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个个活泼泼的⽣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让深度学习真正发⽣,让学⽣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的⼈⽣;课堂是⼀种⽣命存在的⽅式,要道法⾃然,要⼤道⾄简,要⼤道归⼀……⼀句句,⼀字字,都荡涤着我的⼼灵,洁净着我的⼼灵。
⼀、真诚,发⾃内⼼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关系,⼀时应付却后患⽆穷,以诚相待,以⼼交⼈,真诚地评价学⽣,才能打动学⽣的内⼼,让学⽣感受到⽼师眼中有⾃⼰,从⽽进⼀步激发学⽣的激情。
⼆、始终抱有期望 众⼈皆知的⽪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是发展中的⼈,⼀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引起学⽣共鸣,并转化为学⽣的⾃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自控能力、意志力都相当薄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长时间维持有意注意是十分困难的,即便能够维持,效果也不如无意注意,大大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怎样才能让孩子“专注”课堂?关键在于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直接兴趣的调动和维持。
而适当调节学习的难度,把孩子们喜爱的形式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趣味、吸引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无意注意才能被充分调动,孩子们才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力能在不断转变化中得到持续地保持呢?一、精引巧导,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课文导入是一堂新课在孩子面前的第一次呈现,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准备阶段,它将影响孩子对整篇课文的学习兴趣。
因此,课文的导入应做到:“精”和“巧”,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吸引住他们的无意注意,从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迅速地投入学习过程。
“精”指的是精炼、简短。
导入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过渡阶段,花费太多时间必然喧宾夺主,让孩子的注意偏离。
“巧”即巧妙,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导入方法。
例如: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识字一《口耳目》一课的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他是谁?”(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在说话的画面)“大头儿子!”“听,他要对我们说什么?”(播放录音:小朋友,我的脸上有哪些器官?你们认识吗?)孩子们对这样的动画形象是不甚喜爱的,把它引入课堂,孩子们的孩子们的注意顿时被吸引,情绪高涨。
而面部的五官又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当然难不倒他们,于是老师话音未落,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手高高举起。
由脸上的五官引出本课生字“口、耳、目”,孩子们已不知不觉地跟随老师进入了课堂学习。
二、层见叠出,保持学生的专注力实验证明,教师长时间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从事课堂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的兴奋出现衰退。
因此,我们应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教学模式,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对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内容、方法、形式各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一环接一环地制造新的兴奋点,不断地激起孩子们求新、求知的欲望,维持和发展已经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这就会让课堂像磁石一样将孩子的注意牢牢吸引。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摘要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现代教学理念情境教学启发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个问题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每一位政治老师的面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出类型,拟定出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目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习惯,仍然不自觉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在根本上没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
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另外,我们应该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紧随着课程改革的脚步,历史与社会课题也一改以往的老面貌,开始焕发新颜。
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新)》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运用,为历史与社会课改创造了条件,也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指明了课改的方向。
课堂的改革,能否一步到位呢?其实,对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来讲,并非那么容易做到。
正如《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报道中所说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这其实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如学校设施的配备陈旧,学生自身的素质,新课程理念接受程度与教师行为的转化等等。
其中新课程理念的接受程度与教师行为的转化是关键所在。
一种理念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更何况旧的教学理念早已根深蒂固。
如果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先转变,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就只会流于形式。
在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限制,课堂上更多的是“一言堂” “满堂灌”,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很少,评判的标准往往也比较单一死板。
这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被剥夺了。
新课程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自主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何为自主学习呢?《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解释是: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它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鲁迅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要“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些读书箴言,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那种教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只是有条理地把问题阐述给学生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的是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谈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摘要:叶澜教授在“新教育基础改革”的“四个还给”内容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一直扮演者法官,审判长,演讲家,主持着整个课堂,把持着整个教学,但惟独忘了考虑学生的感受。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会倾听鼓励表扬尊重培养叶澜教授在“新教育基础改革”的“四个还给”内容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一直扮演者法官,审判长,演讲家,主持着整个课堂,把持着整个教学,但惟独忘了考虑学生的感受。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本质性的特征,那课改就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那我们的课堂就更谈不上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
那如何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呢?笔者以一堂一年级下册语文杞老师的《棉花姑娘》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节课里老师叽里呱啦的讲个不停,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课堂仿佛成了老师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克制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在教师适时、适量的引导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例如杞老师的课堂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笔者耳目一新。
整堂课她都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参与学生的讨论,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课一开始,杞老师就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在课堂上弄懂的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书心得7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是徐洁老师在2017年九月的新书,里面共有九章,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基于评价的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一章章,一节节,一段段,一句句,一字字,无不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于是,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
下面浅谈一下感触最深的第三章---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挑战。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讲究教学方法。
我认为,当前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游戏教学法。
这是一种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最多、效果也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于游戏教学法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所以大部分教师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不仅是一种先进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教师致力的一个方向。
它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和“乐”的严格界定――教,必须是各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材料,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乐,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 1 -密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教学效果,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情境教学法。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下,学习汉语对于我们来说是简单、自然的。
而英语是外来语种,我们目前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学习它,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只有在课堂内形成一种语言环境,才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帮助。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当我们提到传统课堂,很多人的印象都是老师依据教学计划板书,学生则在座位上听讲、记笔记、做题目。
但是这样的课堂模式早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因为它过于单调、缺少趣味性,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认为他们是课堂的主人。
这是因为现代学生不再像早期的学生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更喜欢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由掌握知识。
其次,我们能够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一个有机动性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可以利用游戏、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个时候,老师将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讲解者,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和辅导者。
老师可以在互动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扩展思维,同时能够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如在线课堂、直播教育、教学游戏等,能够为学生提供灵活、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随时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这样的教育场景中,教师并不需要扮演一个统治者和掌控者的角色,而是可以以朋友和导师的形象出现,与学生在同等地位下互动交流。
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力,还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总的来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者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多元化、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掌握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收获,积极地展现自我价值。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一、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其重要性。
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理论篇:什么是“把课堂还给学生”?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概念。
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优势和意义。
2. 教学内容:解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含义。
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概念及其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效果。
三、实践篇: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自主学习,分享心得和经验。
四、实践篇: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合作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解释合作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激发学生对“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学内容:回顾“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展望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
磨课是校领导提出的一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上个学期虽然听了几位老师的磨课,对磨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真正到了自己进行磨课的时候,心中还是感到有些忐忑。
好在有同事们的帮助,这次磨课总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
在这次磨课中,针对听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对策,修改教案,完善课堂语言、教态。
有时,我们为了想两个环节之间的连接而开动脑筋,有时我们为一个环节的设计而热烈讨论,有时我们为一个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而共思对策……在一次次的修改教案,一次次出现的课堂生成问题中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面将这次磨课的感受总结如下: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经是深入人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了。
但我考虑到本校学生的物理基础情况,在第一次上课时,基本采取了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没有让学生分组探究。
虽然圆满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知识落实也很到位。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太符合现在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
在刘校长提出分组探究教学的建议后,老师们一起探讨了没有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该怎样进行分组探究的教学情况。
第二次上课时,我进行了分组探究的尝试。
一个突出问题出现了,学生基础不太牢固,自主探究时用时太多,结果未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在课后的评课中,我一度想放弃分组探究的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太缺乏了。
但在各位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对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细讲的第一个实验改为复习实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探讨。
在第三次上课时,基本上将第一次课与第二次课的优点揉和在了一起,达到了预期的的效果。
这就使我认识到不管学生基础怎样,只要动动脑筋,把课堂还给学生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你。
二、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要想在课堂上在抓住所有的精彩点是不可能的。
要明确本课的重点是什么。
《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作者:张羽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08期信息时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了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控制者,因此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用,而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我认为,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中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
我们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其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 当前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发现很多时候在课上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在课前教师还会利用多媒体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仍未有明显提高,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中被动的管理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把学生置于一种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失去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
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熟悉教材内容,力图做到因“材”施教。
但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就等于忽视了教学研究的对象,做不到因“才”施教。
比如,在制作PPT课件时,我们很容易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方面的因素,如学生对要提出的问题是否感兴趣,准备的图片和设计的活动是否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等。
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如果课堂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利用再先进的信息技术,授课内容再新颖,也不会是成功的一堂课。
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构建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1.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在新课导入方面最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就像优美的乐章前奏一样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求知欲望。
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重庆育才中学杜东平重庆育才中学生活教育模式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生活教育模式而言,就是“生活大课堂”有效性的模式、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就新课程而言,国家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和学科选修课程在教室生活有效实施。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校园生活课程中有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在社会生活课堂实施。
开展家长学校,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在家庭生活课堂实施。
“四个课堂”中,笔者仅就“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谈点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
“小先生”教学模式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当小先生,促进学生思维,这里重点给予说明。
近年来,新课改极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一些学校却并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原因在哪儿?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对此,很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努力试行“小先生”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李老师通过反思,做了如下总结:(1)如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资料,学生完全能够自学语文。
(2)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可能比给学生更多的详尽的讲解重要得多。
至少,作为主讲的学生,他一定会在课前认真阅读课文,认真钻研课文,即便他们主要参阅教参,也会学会全面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3)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有序而有效的讨论,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尤其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4)作为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还要做好示范者。
教师的示范讲解,不但是对学生讲解的补充,更是对阅读研究课文,读出自己见解的一种有效的示范。
(5)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促成学生的回忆和反思。
李老师的方法是,让讲课的学生写“教后记”,让听课的学生写“听课感受”。
让他们自由地写,无拘无束地写,总结成败得失。
然后,组织学生用课内的时间进行宣读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能学会吗?”
“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
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
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
“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
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
对于艺术字工具栏上各个图标的功能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个个瞪大眼睛,小手不停地操作着,变化着艺术字的形状、颜色,领悟着计算机神奇的功能,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这次教学,学生始终处于在强烈的学习光趣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生动、形象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案例分析]
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信息技术是一门朝阳学科,它一兴起就在飞速地发展,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大胆改革,积极投身于教改中,具有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师不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互相学习,获取知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我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
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
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
“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