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
湘科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第1课《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一、议一议
(1)关于二十四节气,我最想了解的是: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城市里不用种庄稼,二十四节气还有意义吗?
……
(2)你还想了解哪些?
二十四节气含义;二十四节气的命名;节气知识等等。
二、了解二十四节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要想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学会借助相关工具。
2.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雪
[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六、信息园地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认知自然、了解传统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经验分享:
我知道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通用版

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起源、划分及作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 通过观察、调查、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气与农业、气候、生活等方面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起源、划分及作用2. 节气与农业、气候、生活等方面的关系3. 观察植物、动物、气候等变化,记录节气特点4. 调查当地节气习俗,了解节气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节气知识讲解与观察实践1. 引入: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起源、划分及作用,让学生对节气有初步的了解。
2. 讲解:详细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农业意义及气候变化。
3. 观察: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气候等变化,记录节气特点。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农业实践活动,如种植、收割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第二课时:节气与生活调查1. 调查:让学生分组调查当地节气习俗,了解节气与生活的联系。
2. 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调查成果,讨论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节气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第三课时:节气环保教育1. 讲解:讲解节气与环保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节气对环保的重要性。
2.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节气环保理念,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3. 实践:让学生制定节气环保行动计划,并在生活中实施。
第四课时:总结与展示1.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回顾节气知识及实践成果。
2. 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节气知识竞赛、节气手抄报、节气摄影等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节气、热爱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调查、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和时间。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四个节气的名称和时间: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2. 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四个节气的名称和时间,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2.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节气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 准备实践活动的材料,如种子、土壤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节气:讲解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四个节气的名称、时间及特点。
3. 节气与天气:分析节气与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节气对天气的影响。
4. 节气与农业:讲解节气与农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究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7. 知识拓展:介绍其他节气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变化。
10.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气名称、时间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节气与天气、农业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对知识拓展内容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节气主题的实践活动,如种植、观测天气等。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辽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气的基本知识,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及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节气的基本概念: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和作用。
节气与自然现象:探讨不同节气与自然现象(如气候变化、动植物活动)的关系。
节气与生活习俗:分析节气对中国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节气的基本概念和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节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理解节气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十四节气图、相关书籍、多媒体课件。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的原因。
2. 节气知识讲解: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和作用。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当前节气(以活动当天的节气为准)的自然现象。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节气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5. 文化拓展:讲解节气与传统习俗的联系,如立春的春联、立夏的秤人等。
板书设计中心:二十四节气图。
四周:分别标注每个节气的名称、时间及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现象和习俗。
作业设计观察日记:学生记录下家中或学校周围环境在不同节气的具体变化。
手抄报:制作关于节气的手抄报,包括节气名称、时间、自然现象和习俗。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观察日记和手抄报,评估学生对节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改进方向: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更多互动和实践活动。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我国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2.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含义3. 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4. 跟随节气,探究自然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节气的规律,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球仪、节气卡片2. 学具:笔记本、水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短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引发兴趣。
2. 探究节气:讲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展及其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气,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农民等方式,深入了解该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 分享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跟着节气去探究2. 板书内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含义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跟随节气,探究自然规律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节气的理解。
2. 家庭作业:跟随一个节气,记录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拍照或绘画,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然而,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节气的深入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获更多。
《跟着节气去探究》(说课稿)-四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气的概念,及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立秋、白露、寒露三个节气的特点,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感知节气的变化,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立秋、白露、寒露三个节气的概念、特点和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如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感知节气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1. 了解中国传统节气的概念节气是指一年中节令的交替和气候的变化。
古代中国,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忆,人们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有特定的名称和时间。
例如,立春、雨水、惊蛰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是与生俱来的一个概念,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的划分,更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2. 掌握立秋、白露、寒露三个节气的特点a.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表示夏天结束,秋天开始。
通常出现在公历的8月7日至8月23日之间。
此时,气温逐渐凉爽,天气转凉,虫媒传染病的危害逐渐减少。
b.白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表示气温下降,露水开始增多,白天日照短,夜晚温度较低。
通常出现在公历的9月7日至9月23日之间。
此时,白天渐次变短,万物开始凋零,它也标志着秋季进入气候共性的白天渐短、气候变冷等阶段。
c.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表示气温降至冷,非常寒冷且容易发生霜冻,新大陆北部的狩猎和渔业进入高峰期。
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0月8日至10月23日之间。
此时,天气十分寒冷,有时候可以出现霜冻,需要注意保暖。
3. 感知节气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气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感知节气的变化,包括观察、实验等。
a.观察法要求学生在立秋、白露、寒露三个节气期间,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比如气温、风向、云朵、阳光等方面的变化。
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反思和思考,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节气与自然界的关系。
b.实验法要求学生动手实验,通过模拟不同节气的气候和环境,探究不同条件下种植农作物的变化。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节气以及节气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节气的定义与分类节气的重要性和作用1.3 教学活动观看节气动画介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节气。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节气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总结:讲解节气的定义、分类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春天的节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春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认识节气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春季节气的特点春季节气的物候现象2.3 教学活动观看春天节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
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春天的节气特征和物候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节气特点和物候现象。
教师总结:讲解春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夏天的节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夏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认识节气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夏季节气的特点夏季节气的物候现象3.3 教学活动观看夏天节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
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夏天的节气特征和物候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节气特点和物候现象。
教师总结:讲解夏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秋天的节气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秋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认识节气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秋季节气的特点秋季节气的物候现象4.3 教学活动观看秋天节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
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秋天的节气特征和物候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节气特点和物候现象。
教师总结:讲解秋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冬天的节气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冬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4节气的基本知识,知道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的概念与划分2. 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3. 常见节气的特点和习俗4. 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节气的概念、划分及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2. 难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节气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节气歌曲,引导学生关注节气,激发学习兴趣。
2. 节气知识讲解:利用PPT,讲解节气的概念、划分及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节气的特点和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气。
4. 探究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探究活动。
5. 实践活动:学生按照设计的探究活动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节气概念与划分2. 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3. 常见节气特点和习俗4. 探究活动设计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气卡片,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习俗。
2. 观察家人在节气变化时的饮食起居,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跟着节气去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节气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践活动设计中,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家人的饮食起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节气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一、探究活动设计的重要性1. 探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4节气的名称、顺序和时间,知道节气与农事、天气的联系。
2.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的名称、顺序和时间2. 节气与农事、天气的联系3. 观察、记录和分析节气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24节气的名称、顺序和时间,了解节气与农事、天气的联系。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节气变化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地球仪、节气卡片2. 学具:笔记本、彩笔、记录卡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节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24节气的名称、顺序和时间。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地球仪观察节气与农事、天气的联系。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节气观察活动,记录节气变化,分析节气对生活的影响。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观察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节气名称、顺序和时间2. 节气与农事、天气的联系3. 观察、记录、分析节气变化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节气变化,记录在笔记本上。
2. 家长参与,共同探讨节气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节气变化,让学生了解节气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家长的参与,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观察节气变化1. 观察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观察节气变化,如肉眼观察、仪器测量等。
2.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节气标志物(如树叶、花卉等)、天气变化、气温变化等。
3. 观察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后续分析。
二、记录节气变化1. 记录工具:笔记本、记录卡、彩笔等。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知道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2. 通过探究节气,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节气1. 导入:讲解什么是节气,节气的重要性。
2. 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二课时:探究节气与农事活动1. 讲解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农事活动,了解不同节气进行的农事活动。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农事活动。
第三课时:节气与饮食文化1. 讲解节气与饮食的关系。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气对应的饮食习俗。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饮食习俗。
第四课时:节气与传统节日1. 讲解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2. 引导学生了解与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传统节日。
第五课时:节气与健康养生1. 讲解节气与健康养生的关系。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气的健康养生方法。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健康养生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节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说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2. 学生能理解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节气与农事活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健康养生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1. 课件、教案、学习单2. 视频资料:节气与自然现象、节气与农事活动等3. 参考书籍:关于节气、农事活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健康养生的资料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探究节气与自然现象(续)1. 讲解其他节气时的自然现象,如大寒、小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节气时的自然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跟着节气去探究——24 节气之谷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思辨中养成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养成关注节气、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增强对民族的自豪与认同感。
2.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2)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有趣有效的问题。
(3)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和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3.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基础上开脱自己多元的思维。
(2)学生用观察去了解和感受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1.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
2、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课前准备PPT 教学课件,A4 纸、卡纸、双面胶、录像机等四、课时 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活动导入师:(出示孩子们竖蛋的图片)同学们,我们这是在干嘛呢?生:春分竖蛋师:我们还进行过春分诵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节气呢?生;惊蛰,立春……谷雨……大雪……老师,我知道 24 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老师:你知道的真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指导农业的补充历法。
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我们的骄傲。
老师:(展示孩子播种的图片)前两天,我们去市场买种子。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选择这几天吗?生预设 1:因为是春天生预设 2:因为不中就长不出来了生预设 3:没有说话的……师:是呀,同学们,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之所以播种是因为谷雨来了……预设 4:因为到谷雨了……(二)知识讲授师:呀,你知道的真不少,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4个节气的基本知识,理解节气与自然、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的基本知识:节气的定义、节气的划分、节气歌等。
2. 节气与自然:节气与气候变化、节气与农事、节气与动植物生长等。
3. 节气与生活:节气与饮食、节气与保健、节气与民俗等。
4. 实践探究:观察节气变化、记录节气现象、制作节气手抄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节气的基本知识,了解节气与自然、生活的关系。
2.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节气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节气手抄报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节气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节气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节气的定义、划分等。
3. 探究:分组讨论节气与自然、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 实践:让学生观察节气变化,记录节气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5. 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节气的基本知识:节气的定义、节气的划分等。
2. 节气与自然:节气与气候变化、节气与农事等。
3. 节气与生活:节气与饮食、节气与保健等。
4. 实践探究:观察节气变化、记录节气现象等。
七、作业设计1. 制作节气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节气的理解。
2. 观察并记录下一个节气的变化,体会节气与生活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节气的基本知识,感受到了节气与自然、生活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知识,学会运用节气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的起源: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的位置划分节气的方法,以及节气的历史演变。
2. 节气的意义:解释节气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健康养生方面的作用。
3. 各个节气的特点:详细介绍每个节气的气候特征、自然现象以及民俗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节气的起源、意义和各个节气的特点。
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节气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查阅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节气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节气的起源、意义和各个节气的特点。
4. 讲解与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板书设计,展示各个节气的特点。
5. 实践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节气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跟着节气去探究1. 节气的起源2. 节气的意义3. 各个节气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节气知识,解释一下近期发生的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节气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导入新课:导入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
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节气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节气的概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辽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辽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自主获取节气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节气的变化,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的起源和发展2.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3. 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4. 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自主获取节气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笔记本、彩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调查表、实地考察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学生关注节气,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节气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3. 课堂讲解:讲解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举例说明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探究报告。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感受节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 成果展示: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分享节气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跟着节气去探究1. 节气的起源和发展2.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3. 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4. 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二十四节气图,标注各个节气的特点。
2. 写一篇关于节气的小论文,分享自己对节气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节气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
二、活动主题跟着节气去探究: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三、活动时间第一课时四、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五、活动内容1. 学习节气知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和特点。
2. 探究节气与自然的关系:观察和记录节气变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如天气、温度、植物生长等)的变化。
3. 节气生活实践:根据节气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体验节气生活的乐趣。
4. 分享与交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得与同学、老师分享,共同探讨节气文化的魅力。
5. 动手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有关节气的手工艺品,如节气卡片、节气挂历等。
教案详细内容待补充。
六、活动准备1. 收集有关节气的资料,如书籍、网络文章等。
2. 准备记录节气变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工具。
3. 准备制作节气手工艺品的材料。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观察记录:学生分组观察节气变化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4. 生活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节气特点,合理安排生活,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
5. 分享交流:学生将所学所得与同学、老师分享,共同探讨节气文化的魅力。
6. 动手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有关节气的手工艺品。
7. 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手工艺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八、活动延伸1. 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节气变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记录并与家长分享。
3.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气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节气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观察、记录节气变化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
3. 学生根据节气特点合理安排生活的实际情况。
苏少版小学综合实践六下第1单元主题活动二《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共2课时)

苏少版小学综合实践六下第1单元主题活动二《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跟着节气去探究》是苏少版小学综合实践六下第1单元主题活动二的内容。
本课通过探究节气的起源、特点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节气的基本知识、节气的观察方法、节气的习俗等,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节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节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节气、深入了解节气习俗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节气的基本知识,掌握观察节气的方法,了解节气的习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会探究节气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节气的基本知识,观察节气的方法,节气习俗的了解。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节气,了解节气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节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节气相关知识,准备观察节气的方法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节气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哪些节气?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节气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节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节气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24节气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观察、实践、调查、访问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气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24节气的概念、顺序和作用。
2. 选择一个节气,进行观察、实践和探究。
4. 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24节气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实践和探究。
2. 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节气与季节、气候、农事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节气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调查表、访问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24节气的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节气与季节、气候、农事的关系。
2. 学习节气知识:(1)让学生自主学习节气卡片,了解节气的顺序和作用。
3. 实践与探究:(1)让学生选择一个节气,进行观察、实践和探究。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践、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3)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如上网查找资料、制作PPT等。
4. 分享与交流:(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组织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教师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24节气顺序图2. 节气与季节、气候、农事的关系3. 探究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关于节气的手抄报。
2. 写一篇关于节气探究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顺序及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1. 节气知识介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长辈等方式,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顺序及每个节气的特点。
2. 节气观察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如植物生长、气候变化等,记录每个节气的变化。
3. 节气文化探究:研究节气与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的关系,如清明祭祖、端午划龙舟等。
4. 节气环保行动: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三、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气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长辈等方式,了解所选节气的起源、顺序及特点。
2. 实践阶段: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记录每个节气的变化。
研究节气与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的关系,开展节气文化探究。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对节气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及表现。
3. 学生对节气文化、环保理念的理解和践行。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危险操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展示机会。
3. 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活动资源准备1. 图书资源:关于节气、自然、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2. 网络资源:节气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节气变化。
4.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学生记录节气变化,提供相关经验分享。
七、活动实施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节气,制定活动计划。
3. 实践活动:学生按照活动计划进行观察、实践,记录节气变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需要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以跟着节气去探究为主题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案主要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的方式,逐渐了解和掌握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2.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书籍、显微镜等;2. 教学工具:计时器、相机、实验器具等;3. 小学生绘画工具: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三、教学过程1. 春:花开的季节(1)介绍春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春季的现象,如草木绿化、花卉盛开等;(2)组织学生在校园里进行春季观察活动,拍摄春季美景,并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观察;(3)让学生在课堂上绘制他们观察到的春季画面,并鼓励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夏:酷暑的季节(1)介绍夏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夏季的现象,如高温、瓜果成熟等;(2)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夏季实地探索活动,让他们亲手采摘夏季水果,并进行观察和记录;(3)让学生进行夏季绘画创作,绘制他们在实地活动中观察到的夏季景象。
3. 秋:收获的季节(1)介绍秋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秋季的现象,如树叶变色、果实累累等;(2)组织学生进行秋季采摘活动,让他们亲身经历秋季的收获,并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3)让学生使用彩色纸、颜料等绘制秋季画面,展示他们在采摘活动中观察到的景象。
4. 冬:寒冷的季节(1)介绍冬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冬季的现象,如寒冷、雪花纷飞等;(2)组织学生进行冬季实地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触摸雪花、制作雪人等;(3)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雪花做手工创作,展示他们在实地活动中观察到的冬季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跟着节气去探究》制定活动计划
一、活动分析
节气,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方法。
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为我国的五大发明。
谈论起节气,大家也是滔滔不绝。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可见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根据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五年级《跟着节气去探究》这一实践主题,让孩子们结合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长期坚持,认真做好记录,并尝试编制当地的自然日历,理解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
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1、让孩子们结合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认真做好记录,理解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
2、在活动中制定研究计划,分工明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3、通过活动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的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生根据二十四节气,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分工明确。
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会合作。
2、教学难点:小组的合作分工,合理制定研究计划。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主题(约8分钟)
1、激趣导入,活跃气氛。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吗那你们知道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吗(生答“二十四节气”)幻灯出示谜底。
>
师:节气,是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方法。
是汉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依然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是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情景;“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说的是关于惊蛰的节气。
更有谚语“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说的是立春这个节气天气特点预示一年农耕的收成;“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的是谷雨这个节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016年11月,它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你们想了解他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节气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学生举手发言,发言的同学可以给小组争取到一颗勇敢星。
2、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
(1)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
(幻灯出示二十四节气歌)生齐读节气歌。
(2)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二十四节气,老师特意做了一个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片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请同学们用你们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认真观察,结合生活实践说一说二十四节气有哪些特点(幻灯播放二十四节气视频)
(预设答案:天气的变化、气温的变化与节气有关系;节气的变化很有规律;每个节气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特点等等。
)学生举手发言,发言的同学可以给小组争取到一颗智慧星。
3、师生共同确立活动主题。
$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只是有关节气的一小部分特点,要想真正的了解它,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今天我们就围绕“节气”这个话题,进行一次综合实践研究活动,一起来制定一个实践计划,让我们一起跟着节气去探究。
(板书课题《跟着节气去探究》实践活动计划)
4、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老师特意制定了几个智慧锦囊送给大家,相信大家在出色的完成任务的同时,一定还会有不小的收获。
下面我就请出第一个智慧锦囊,(打开锦囊)哦,原来是告诉我们,“积极勇敢,大胆发言”啊!满满的正能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气,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了解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
(二)确立研究内容(约8分钟)
1、提出问题。
师:围绕“节气”这个主题,你最想研究关于节气的哪方面知识呢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关于节气的划分)(各个节气的特点)等等。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板书记录有价值的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全班交流。
出示研究的问题:节气的由来、节气的特点等等
3、师:这么多精彩的问题,我们怎么研究呢老师打开第二个锦囊,看看它会给我们提供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
(打开锦囊)“拨云见日,百里挑一”,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请各小组同学从众多的主题中,挑选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和最适合主题进行研究,看哪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最先确定好主题,要填写在任务单上,并把它写在专属你们的大苹果上挂在树上,我们一起期待它快点成熟。
最先完成任务的三个组,为了奖励他们团结合作,可以得到老师奖励的一颗星。
开始——(老师张贴知识树)
\
4、小组长汇报本组研究的主题。
老师请出第三个智慧锦囊“学会倾听,虚心学习”告诉同学,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汇报时,教师随机在知识树上张贴小组汇报研究的主题。
......
(三)制定活动计划(约10分钟)
1、师:同学们,中国有句名言说“兄弟同心,其力断金”相信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接下来,我们小组内同学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力,根据本小组感兴趣的研究的主题。
制定符合小组的实践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小组同学要团结一致,老师再给大家一个锦囊妙计“团结协作,互利共赢”
2、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活动小组,明确分工。
先指导各小组完成活动的初步计划,审定后再由组长根据自身小组的实际情况,与组员共同制定活动的详细计划,并填写《小组的活动计划表》。
(四)展示汇报(约8分钟)
1、师,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制定的计划。
看有哪些优点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认真倾听,看有哪些优点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也可以补充(分享交流,共同提高)
—
2、学生展示,组长上前讲解。
完善扩充知识树。
(组长:我们小组是——,我们研究的主题是——……).
3、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出建议
4、教师指导评价
5、小组修改、完善,确定小组研究方案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指导课中,教师一定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各组制定的活动计划,在相互交流中引起思维的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从而不断完善计划。
当然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意料之外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全程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
(五)活动评价和体会(约2分钟)
1、师:同学们,这次的研究计划的制定,你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去赶紧去付诸行动了吧,先不要着急,你认为哪个小组制定的计划最完善,给表现优秀的小组一颗星。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收获了什么
)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运用大家的智慧,而且还要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我希望接下来的活动过程依然是有条不紊,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小组团结协作,达到我们预期理想的成果。
五、活动反思
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在《跟着节气去探究》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生成性。
不论是在哪个阶段,都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
有的学生半路改变兴趣方向,提出加入别的小组;有的小组的活动开展屡屡受挫,不得要领;有的小组的展示形式简单单一……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及时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顺利的开展好活动。
当然,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次次的活动,我感到孩子们长大了,变得能干了。
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正逐步提高,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感到快乐。
总之,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们走过了一段探索之旅。
同时,我也感觉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激发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如何更好的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仍然值
得我去深思……
¥
附研究实践开题表
我们的研究实践(开题)
小组名称:班级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