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平时作业讲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观》课程作业讲评(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向曙曦

一、名词解释

1.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送人郑樵的主张。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1)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

常见错误:同学回答此题时,容易将文化的广义和狭义混淆。

文化具有复杂的含义,以致许多文化研究者们感到无从下手。为了研究的便利,人们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文化。

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说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

2.简述汉语的特点。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汉语的特点。

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时,常常漏掉“语法方面”的分析。

(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常见错误:同学们作答时,常常未能结合成语举例分析。

(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

(2)数字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

(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三、论述题

1.请简要论述文化的特性。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文化的特性。

常见错误:同学们对“普遍性”的认识不全面。

(1)普遍性

人是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化产物,是人类长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2)时代性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进行的,因此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3)地域性

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自然就具有地域的特点。

(4)民族性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2.简要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常见错误:同学们未分析出文化对语言的作用。

(1)语言是文化的基石。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2)语言记录并保存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同社会有密切关系。

(3)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能够记录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作业讲评(2)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向曙曦

二、简答题

1.简述“三礼”的主要内容。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三礼”的主要内容

常见错误:同学们对《仪礼》的内容不够熟悉。

《周礼》、《仪礼》、《礼记》被后世合称为“三礼”。

《周礼》主要内容为周王室的管制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制度。

《仪礼》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冠、昏、丧、燕等礼仪制度。

《礼记》是对《仪礼》进行解释说明的儒家思想资料汇编,为战国至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所作,作者主要为孔子的学生,各篇形成时间不一。

三礼: 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2、仪礼、周礼、礼记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无疑也。

2.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哪些特点。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新兴佛教的特点。

常见错误:学生回答题目时,常常混淆各个不同时期的佛教特点。

(1)它逐渐成为抗拒伊斯兰教、稳定封建统治的支柱;

(2)权贵进入僧侣阶层,为后来全藏的“政教合一”体制奠定了基础。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3.简述全真教鼎盛期的表现。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全真教鼎盛期的表现。

常见错误:同学们对全真教的认识不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