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炸药[1]

合集下载

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发展概述

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发展概述

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发展概述第一节工业炸药发展概述炸药是我国的重大发明之一。

早在汉代已开始利用硝石、硫磺和木炭制造黑火药,作为火工武器。

黑火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起了划时代的促进作用。

黑火药作为唯一的炸药时代,一直延续到1865年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发明胶质炸药,1867年瑞典制成了由硝酸铵、煤和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硝铵炸药为止,才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工业炸药时代,给以后发展硝铵炸药生产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硝化甘油炸药和铵油炸药同时得到发展。

欧美和日本等国,偏重于使用硝化甘油炸药,苏联和东欧各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着重发展硝铵类炸药。

我国解放以来,在工业炸药方面也保持发展硝铵类炸药。

近几年来,使用硝铵类炸药的量已占炸药总量的80%以上,其中以铵油炸药用量最大,后来在铵油炸药的基础上发展了铵沥蜡、铵松蜡等具有一定的防潮、防水硝铵类炸药。

20世纪60年代以后,铵油炸药在世界各国用量不断增加,如1960年,美国使用量占16%,1961年增加到60%;在露天矿山其用量高达90%以上。

地下矿开采中,1961年加拿大用量只占40%,1962年猛增到70%以上。

据统计,1968年美国所消耗的全部工业炸药中,铵油炸药占70%。

由于浆状炸药在爆炸性能方面不十分理想且成本较高,所以其用量的增加远不如铵油炸药。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各国研究和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含水炸药品种。

水胶炸药问世不久,美国阿特拉斯公司的布鲁母在1969年公布了乳化油炸药的第一个专利。

除美国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南斯拉夫等国相继有产品投放市场。

我国于1979年开始研制,到1981年,就研究出系列乳化炸药,并用于爆破工程。

现在乳化炸药已成为在有水爆破环境中的重要炸药品种。

从炸药生产、运输、使用,以及使用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方面综合衡量,铵油炸药和含水炸药已成为现代工业炸药的主体,生产工艺已机械化、连续化。

工业炸药PDF

工业炸药PDF
4.9 工业炸药
黑火药 铵油炸药 硝化甘油炸药 浆状炸药和水胶炸药 乳化炸药 重铵油炸药
黑火药
黑火药成分、性能及使用:
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黑色粉状和黑色粒状, 粒状药具有金属光泽,密度1.6~1.9g/cm3,表观密度0.8~1.0g/cm3,发 火点400℃(5秒),爆容280L/kg,爆热2500~3000kJ/kg,爆温2500K。
可以用雷管起爆;爆炸威力的实验值比较高,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其爆炸威力 不高;成本比浆状和水胶炸药低。
重铵油炸药
• 铵油炸药+乳化炸药 • 乳化炸药所占比例可以从0%~100%,随着乳化炸药所占比
例的增加,抗水性能增强。 • 铵油炸药和乳化炸各占50%时,密度最大,体积威力最强。
目前黑火药仍然大量被用于烟花爆竹、石材开采、起爆器材。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铵油炸药
铵油炸药(国外称ANFO),成分:硝酸铵 + 柴油 + 木粉(少量)。 种类:粉状铵油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铵油炸药主要特点: 铵油炸药是所有炸药中原料来源最广、生产工艺最简单、成本最低、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浆状炸药和水胶炸药
主要成分: (1)氧化剂水溶液(主要采用硝酸铵); (2)敏化剂; (3)黏胶剂。
乳化炸药
主要成分: 乳化炸药由氧化剂水溶液、燃料油、乳化剂和敏化剂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特点: 乳化炸药的密度可调,可以在水孔中使用;起爆敏感度比浆状和水胶炸药高,
安全性最好的工业炸药,也是目前工业炸药中用量最大的炸药。
硝化甘油炸药
主要成分: 硝化甘油炸药由硝化甘油、硝化棉、硝酸铵(或硝酸钾、硝酸钠)、

常用的工业炸药

常用的工业炸药

常用的工业炸药1)TNT(三硝基甲苯)是一种烈性炸药,呈黄色粉末或鱼鳞片状,难溶于水,可用于水下爆破。

由于威力大,常用来做副起爆药。

爆炸后呈负氧平衡,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故不适用于地下工程爆破。

2)胶质炸药(硝化甘油炸药)是烈性炸药,色黄、可塑、威力大、密度大、抗水性强,可作副起爆炸药,也可用于水下和地下爆破工程。

它的冻结温度高达13.2℃,结冻后,敏感度高,安全性差。

随着硝铵类含水炸药的出现,该类炸药的使用日趋减少。

3)铵梯炸药其主要成分是硝酸铵加少量的TNT和木粉混合而成。

调整三种成份的百分比,可制成不同性能的铵梯炸药。

这种炸药敏感度低,使用安全;缺点是吸湿性强,易结块,使爆力和敏感度降低。

国产铵梯炸药有露天铵梯炸药、岩石铵梯炸药和煤矿铵梯炸药等主要品种。

工程爆破中,2号岩石铵梯炸药得到广泛运用,并作为我国药量计算的标准炸药。

其爆力为320mL,猛度为12mm,殉爆距离5cm。

临界直径为18~20mm,直径为32~35mm、处于最佳密度时的药卷爆速约3600m/s,贮存有效期为6个月。

4)铵油炸药铵油炸药主要成分是硝酸铵和柴油。

为减少结块,可加入木粉。

理论与实践表明,硝酸铵、柴油、木粉的配比以92:4:4最佳;但无木粉时,含油率以6%较好。

铵油炸药成本低、使用安全、易于生产,但威力和敏感度较低。

热加工拌和均匀的细粉状铵油炸药,可用8号雷管起爆;冷加工颗粒较粗、拌和较差的粗粉状铵油炸药需用中继药包始能起爆。

铵油炸药的有效贮存期仅为7~15天,一般在施工现场拌制。

5)浆状炸药以氧化剂的饱和水溶液、敏化剂及胶凝剂为基本成分的抗水硝铵类炸药。

含有水溶性胶凝剂的浆状炸药又叫水胶炸药。

具有抗水性强、密度高、爆炸威力较大、原料来源广和使用安全等优点,在露天有水深孔爆破中应用广泛。

6)乳化炸药是以氧化剂(主要是硝酸铵)水溶液与油类经乳化而成的油包水型乳胶体作爆炸基质,再添加少量敏化剂、稳定剂等添加剂而成的一种乳脂状炸药。

工业炸药品种讲解

工业炸药品种讲解

关于京城集团炸药选择情况的说明一、工业炸药简介工业炸药品种繁多,按组成特点可分为铵梯炸药、硝甘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油炸药、含水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和特种炸药(含铝炸药、液体炸药等)。

1、炸药的发展沿革黑火药是最早的工业炸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汉代(距今约2000多年)就开始使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作为火工武器。

到了宋代,黑火药技术才逐渐经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后来黑火药在矿业开采中获得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岩开采的效率。

因此,黑火药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被认为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工业革命的开始。

黑火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代工业炸药使用到19世纪中叶,延续达数百年之久。

硝化甘油发明以后,诺贝尔(Nobel)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硝化甘油溅到包装用的硅藻土里,发现硅藻土能吸收大约三倍于自身质量的硝化甘油。

于是他将75%硝化甘油和25%硅藻土混合物作为爆炸剂投放市场,这就是第一代代拿买特,后来用活性吸附剂硝化棉取代硅藻土制得爆胶,并掺入硝酸铵等氧化剂及其它添加剂,发展成一直沿用至今的胶质炸药。

由于胶质代拿买特容易起爆、传爆稳定和爆炸威力高等特点,它迅速取代了黑火药而获得广泛应用。

1867年瑞典工程师Ohlsson和Norrbein提出了硝酸铵和各种燃料制成的混合炸药专利,从而出现了硝铵炸药和代拿买特炸药相互竞争发展的局面。

至20世纪30年代硝铵炸药就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大量生产和使用,成为最主要的工业炸药和军用炸药之一。

我国也比较早地研制和生产硝甘炸药(代拿买特)和铵梯炸药(硝铵炸药),拥有性能优良的配方和工艺。

尤其是铵梯炸药,广泛应用于露天、井下、矿岩、能源、水利、建筑及爆炸加工等各行各业。

铵油炸药(ANFO)是一种硝酸铵和燃料油组成的爆炸性机械混合物。

它于20世纪中叶,由加拿大联合矿冶公司(Consolidated Mining and Smelting Co.)研究生产了普里尔多孔粒状硝酸铵以后,得到了极大发展。

2工业炸药(1)

2工业炸药(1)

国内部分重铵油炸药性能
国外重铵油炸药的主要性能
★铵松蜡与铵沥蜡炸药 铵松蜡炸药以硝酸铵、松香、石蜡为原 料(柴油1.5%); 铵沥蜡炸药以硝酸铵、沥青、石蜡为原 料, 二者均采用轮碾热混加工制备,有一定 抗水性能。

★第三节 含水硝铵类炸药


浆状炸药——抗水性强,密度高,爆炸威力较大,成 本低,在露天水孔爆破中有广泛应用。 水胶炸药——水胶炸药与浆状炸药的区别在于使用敏 化剂的不同,它采用水溶性甲胺硝酸盐作敏化剂,其 爆轰感度比浆状炸药高(引进美国杜邦公司)。 乳化炸药——乳化炸药是以无机含氧酸盐水溶液为分 散相,以不溶于水的可液化的碳质燃料为连续相,借 助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和敏化剂(包括敏化气泡)的敏 化作用而制成的一种油包水(W/O)型乳脂状混合炸 药。密度1.05~1.35g/cm3有乳白色、淡黄色、银灰色等 各种颜色的产品。
2、常用工业炸药分类
1)按炸药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1)硝铵类炸药——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的炸药,是 目前国内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大类混合炸药。 (2)硝化甘油类炸药——以硝化甘油或硝化甘油、硝 化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炸药。 (3)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炸药。主要是苯及其同系物 的硝基化合物,如TNT、黑索金等。 (4)其他工业炸药。指不属于以上三类的工业炸药。 例如黑火药和雷管起爆药等 2)按炸药组成分类: (1)单质炸药 (2)混合炸药
2、常用工业炸药分类
为工业炸药系列(属于猛炸药),主要有: ——铵梯炸药 ——铵油炸药 ——铵松蜡炸药 ——含水炸药 ——煤矿许用炸药 上述统称硝铵类炸药,其性能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硝酸 铵的性质。

二、工业炸药的基本组成

1、工业炸药的基本组成 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 还原剂:柴油、木粉 敏化剂:单质猛炸药 防水剂: 安定剂: 抗冻剂: 2、硝酸铵的性质

工业炸药的分类

工业炸药的分类

(四)工业炸药——猛炸药
按组分可分为单质猛炸药和混合炸药。
梯恩梯
三硝基甲苯,主要用于军事炸药,民用炸药 禁止使用。
工程爆破中常用 的单质猛炸药
黑索金 特曲儿
高威力炸药,爆速8300m/s,成本高,只能用 它来做导爆索的药芯及雷管中的加强药。
主要用于军事炸药,也可作为工业雷管的加 强药
泰安
爆炸威力高,爆速8000-8200m/s,主要用于 雷管中的加强药和导爆索的药芯。
一、工业炸药分类
(四)工业炸药——猛炸药
工程爆破中常见的混合炸药主要为硝铵类炸药,分子式为:CaHbOcNd,无雷
管感度。
细粉状结晶
铵油炸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孔粒状
硝铵类炸药
浆状炸药 水胶炸药
成品包装炸药
乳化炸药
现场混装炸药
一、工业炸药分类
(四)工业炸药——猛炸药 铵油炸药
(1)分类:粉状铵油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2)主要组成成分:硝酸铵(氧化剂)、柴油(还原剂)、木粉
1.无水环境 2.露天大爆破 3.硬度低、完整性稍差 的岩石
1.抗水性好,不易结块 2.爆速高、起爆威力大
3.感度低,安全性好
1.装填效率低 2.生产效率低
1.小型露天或地下爆破 2.有水、无水环境均适 合
1.抗水性好 2.密度可调节范围较宽 3.感度低,安全性好 4.机械化程度高
1.大型露天或地下爆破 2.有水、无水环境均适 合
工业炸药的分类
爆破现场1
爆破现场2
一、工业炸药分类
(一)什么是工业炸药 工业炸药指用于矿山开采、交通、市政施工、水利建设、建材和爆炸加
工等领域的民用炸药。

工业炸药品种全解

工业炸药品种全解

关于京城集团炸药选择情况的说明一、工业炸药简介工业炸药品种繁多,按组成特点可分为铵梯炸药、硝甘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油炸药、含水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和特种炸药(含铝炸药、液体炸药等)。

1、炸药的发展沿革黑火药是最早的工业炸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汉代(距今约2000多年)就开始使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作为火工武器。

到了宋代,黑火药技术才逐渐经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后来黑火药在矿业开采中获得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岩开采的效率。

因此,黑火药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被认为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工业革命的开始。

黑火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代工业炸药使用到19世纪中叶,延续达数百年之久。

硝化甘油发明以后,诺贝尔(Nobel)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硝化甘油溅到包装用的硅藻土里,发现硅藻土能吸收大约三倍于自身质量的硝化甘油。

于是他将75%硝化甘油和25%硅藻土混合物作为爆炸剂投放市场,这就是第一代代拿买特,后来用活性吸附剂硝化棉取代硅藻土制得爆胶,并掺入硝酸铵等氧化剂及其它添加剂,发展成一直沿用至今的胶质炸药。

由于胶质代拿买特容易起爆、传爆稳定和爆炸威力高等特点,它迅速取代了黑火药而获得广泛应用。

1867年瑞典工程师Ohlsson和Norrbein提出了硝酸铵和各种燃料制成的混合炸药专利,从而出现了硝铵炸药和代拿买特炸药相互竞争发展的局面。

至20世纪30年代硝铵炸药就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大量生产和使用,成为最主要的工业炸药和军用炸药之一。

我国也比较早地研制和生产硝甘炸药(代拿买特)和铵梯炸药(硝铵炸药),拥有性能优良的配方和工艺。

尤其是铵梯炸药,广泛应用于露天、井下、矿岩、能源、水利、建筑及爆炸加工等各行各业。

铵油炸药(ANFO)是一种硝酸铵和燃料油组成的爆炸性机械混合物。

它于20世纪中叶,由加拿大联合矿冶公司(Consolidated Mining and Smelting Co.)研究生产了普里尔多孔粒状硝酸铵以后,得到了极大发展。

工业炸药1

工业炸药1

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

工业炸药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电、林业建筑、金属加工和控制爆破等各方面。

随着各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工业炸药品种和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工业炸药品种繁多,按组成特点可分为铵梯炸药、硝甘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油炸药、含水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和特种炸药(含铝炸药、液体炸药等)。

通常也按照使用场合分为岩石炸药、许用炸药和露天炸药等。

1.发展沿革黑火药是最早的工业炸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汉代(距今约2000多年)就开始使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作为火工武器。

到了宋代,黑火药技术才逐渐经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后来黑火药在矿业开采中获得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岩开采的效率。

因此,黑火药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被认为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工业革命的开始。

黑火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代工业炸药使用到19世纪中叶,延续达数百年之久。

硝化甘油发明以后,诺贝尔(Nobel)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硝化甘油溅到包装用的硅藻土里,发现硅藻土能吸收大约三倍于自身质量的硝化甘油。

于是他将75%硝化甘油和25%硅藻土混合物作为爆炸剂投放市场,这就是第一代代拿买特,后来用活性吸附剂硝化棉取代硅藻土制得爆胶,并掺入硝酸铵等氧化剂及其它添加剂,发展成一直沿用至今的胶质炸药。

由于胶质代拿买特容易起爆、传爆稳定和爆炸威力高等特点,它迅速取代了黑火药而获得广泛应用。

1867年瑞典工程师Ohlsson和Norrbein提出了硝酸铵和各种燃料制成的混合炸药专利,从而出现了硝铵炸药和代拿买特炸药相互竞争发展的局面。

至20世纪30年代硝铵炸药就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大量生产和使用,成为最主要的工业炸药和军用炸药之一。

我国也比较早地研制和生产硝甘炸药(代拿买特)和铵梯炸药(硝铵炸药),拥有性能优良的配方和工艺。

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工业炸药是一种爆炸性物质,主要用于采矿、土木工程和其他各种建设项目的爆破作业。

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 安全性:工业炸药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具有较低的危险性,不易引起意外爆炸。

这包括在制造、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炸药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外部因素(如摩擦、冲击、受热等)的影响而爆炸。

2. 能量性:工业炸药应具备足够的能量,能够在爆破作业中产生足够的爆破力,以破坏需要清除或改造的物体。

这包括炸药具有较高的爆速和爆力,以及较少的后效现象。

3. 可靠性:工业炸药应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应用场合下,都能稳定地发挥其爆破性能。

这包括在低温、高温、潮湿、干燥等各种气候条件下,以及在不同岩石和土壤中的爆破效果。

4. 环保性:工业炸药在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包括炸药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环保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爆破技术和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经济性:工业炸药应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以降低爆破作业的成
本。

这包括炸药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使用成本,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6. 环保性:工业炸药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人员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在使用炸药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爆炸和有毒气体的泄漏,以及在使用炸药后,应采取有效的清理和处置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炸药--烟火剂烟花爆竹和礼花

工业炸药--烟火剂烟花爆竹和礼花

工业炸药--烟火剂、烟花、爆竹和礼花一、烟火剂烟火剂在燃烧(或爆炸)时有光、热、烟及声响效能。

常用于军事上和工业、运输、农业、摄影上等。

在节日或举行庆典时烟火剂常被用作礼花、爆竹等。

烟火剂按其功用分为:(1)照明剂:如照明弹等用作夜间照明;(2)曳光剂:用途是为了看清枪、炮弹的飞行轨迹,并借此校准快速移动的射击目标;(3)信号剂:有白天和黑夜用信号弹(枪弹、榴弹等),用作远距离传递信号;(4)燃烧剂:做成燃烧弹,用于毁灭敌人的物质财富、攻击和防御器材,并可作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5)发烟剂:制成烟幕弹供掩护、伪装时用,以利进攻和后退。

烟火剂的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一些成分(可燃物)被氧化,另一成分(氧化剂)则同时被还原。

烟火剂通常为几种成分的机械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氧化剂和可燃剂以及一些具有专门用途的附加物,如火焰着色剂、啸声剂、钝感剂、胶合剂等。

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盐、氯酸盐、过氯酸盐和金属氧化物。

常用的可燃剂有铝、镁、铁、硫、木炭(硫或三硫化二锑)、烃类、糖类等。

钝化剂有树脂、石蜡、油类等用以降低药物的感度。

粘合剂,主要是稠化粘药物,使药物成型,增加其机械强度,通常有松香、虫胶、干性油、蓖麻油、石蜡、聚乙烯等。

火焰着色剂可为火焰获得一定亮度的各种颜色,如锶盐(红光);钡盐(绿光);钠盐(黄光);铜盐(蓝光);镁、铝、硫化锑(白色)等。

还可用调配方法得到各种颜色。

烟火剂的许多性能取决于各成分混合的均匀度。

对烟火剂的基本要求是:在使用时能得到最大的特种效应,能起到各种烟火剂所应起的效果。

如曳光弹在飞行中要具有优良的能见度,烟幕剂要在很短时间内尽可能形成看不透的持久烟幕。

所有烟火剂在贮存、运输和使用中均应安全且能长期贮存而效能不变。

制造烟火剂工艺应简单、安全。

感度尽可能低,具有极小的爆炸性和均匀的燃烧性,燃烧反应的生成物中不含毒性物质。

烟火剂成分来源广,价格低,不含稀有成分。

二、烟花、爆竹、礼花弹在我国传统节日和盛大庆典时,都要燃放品种繁多的节日焰火,烟花、爆竹及各种礼花弹,这些都是烟火剂制品。

常用工业炸药

常用工业炸药

常用工业炸药一、炸药的分类被称之为炸药的物质很多,炸药的分类方法也很多。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且较合理的分类法有两种,即按用途分为:起爆药、猛炸药、火药和烟火剂等四类。

按炸药的组成分为:单体炸药如梯恩梯、黑索金、奥克托金、太安、硝化甘油等和混合炸药。

常用工业炸药是指混合炸药,特别是以硝酸铵为主要氧化剂的炸药,是现代工业炸药的主体。

二、硝铵类混合炸药硝铵类炸药是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炸药。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规模发展铵油炸药和含水炸药的庞大成就,充分显示了这类炸药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直至今天,粉状硝铵炸药在国内外使用量仍占着很大比例,硝酸铵仍然作为混合工业炸药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氧化剂组分,原因是它具有一系列特别的技术经济优点:①硝酸铵(NH4NO3)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它在炸药的爆炸反应中可以全部转化为能有效作功的气体产物,这是其他硝酸盐和氯酸盐所不及的;②可以从空气中取原料,通过化学合成制得,因而不受原料来源的限制;③制造工艺可采纳大规模现代化生产方式,因而成本低;④除了吸湿性大外,它的大部分技术性能都较为理想,包括有优良的工艺性、较低的危险性和优良的爆炸反应性能。

硝铵类炸药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硝酸铵。

为达到各种不同爆破目的和适应不同爆破条件的要求,通常加入一些敏化剂、可燃剂、疏松剂、消焰剂等。

这类炸药是我国爆破工程中用量最大,且价格低廉的一类炸药。

目前常用的有:铵梯炸药、铵油炸药、铵松蜡及煤矿炸药等。

(一)铵梯炸药铵梯炸药由硝酸铵、梯恩梯和木粉三种成分组成。

硝酸铵为氧化剂,梯恩梯为敏化剂兼还原剂,木粉也是还原剂并起松散和防止炸药结块的作用。

1.梯恩梯(TNT)梯恩梯有苦味和毒性,吸湿性很小,几乎不溶于水,可用于水中爆破。

它在常温下不会自行分解,180℃以上时才会显然分解。

梯恩梯作为可燃剂和敏化剂,它具有:(1)优良的爆炸性能,起爆力强,爆炸威力高,机械感度较低。

(2)优良的理化性能,在长期贮存中性能稳定,理化安定性好,但注意不要与碱接触和受阳光照耀。

第三章工业炸药

第三章工业炸药

铵油炸药
• 铵油炸药是一种无梯炸药(廉价炸药) 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是含粒状硝酸铵(94%)和轻柴油 (6%)的氧平衡混合物。为了减少炸药的结块现象, 可适量加入木粉作为疏松剂,和表面活性剂。
• 铵油炸药与铵梯炸药相比成分简单,原料来源充足,成 本低,制造使用安全,可自己制造,一般用于露天爆破。
• 感度低,起爆比较困难,吸潮及固结的趋势更为强烈。 • 性能及配比原则(硝酸铵粒度和含水量)
浆状炸药
• 浆状炸药是由硝酸铵的饱和水溶液与悬浮在溶液中的其 他固体成分颗粒所组成的浆状物。溶液是连续相,悬浮 的固体颗粒为分散相。
• 氧化剂水溶液:浆状炸药的氧化剂主要采用硝酸铵,有 时可加入少量硝酸钾或硝酸钠。
• 敏化剂:猛炸药(如梯恩梯、硝化甘油等);金属粉 (如铝粉、镁粉等);柴油等可燃物;发泡剂,如亚硝 酸钠等。
具有爆炸性的基团
• 某些金属化合物中金属与碳的键-M-C-,如草酸的重金 属盐,草酸银Ag2C2O4。
• 带有-NX2基团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对于有机化合物, 主要是研究带-NF2(二氟氨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 以上所列的基团可能使化合物具有爆炸性,但并非 所有含上述基团的化合物都具有爆炸性。一种化合物是 否具有爆炸性质是由整个分子的结构状况决定的,而不 是由某个基团决定的。例如,一硝基芳烃就没有爆炸性, 多碳烃的一硝基衍生物,以及高级脂肪醇的一硝酸脂都 没有爆炸性;重金属的叠氮化合物和草酸盐具有爆炸性, 但碱金属草酸盐就没有爆炸性。
本原料,经中和、还原(硫化钠)和重氮反应制成。 • 为黄色或黄褐色晶体,安定性好。 • 干燥的二硝基重氮酚,在75℃时开始分解,温度升至
170℃~175℃时爆炸。 • 二硝基重氮酚对撞击、摩擦的感度均比雷汞和氮化铝低,

1工业炸药

1工业炸药

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的炸药,包括有沼气和矿尘爆炸危险的
有毒气体量; 炮烟; • 第二类:准许在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 爆炸过程中是否有火焰。 的炸药,但不包括有沼气和矿尘爆炸危险的
矿山。
矿山。
岩石炸药
• 第三类:只准在露天爆破工程中的使用的炸
药。
露天炸药
二、工程爆破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1)具有较低的机械感度和适度的起爆感度,既能保 1、适当的感度; 证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由能保证 使用操作中方便顺利地起爆。 2、适当的威力; (2)爆炸性能好,具有足够的爆炸威力,以满足不同 3、适当的氧平衡; 矿岩的爆破需要。 4、适当的保质期; (3)组分配比应达到或接近零氧平衡,以保证爆炸后 有毒气体生成量少,同时炸药中应不含或少含有毒成 分。 (4)有适当的稳定贮存期,在规定的贮存期内,不应 变质失效。 (5)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6)加工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三、常用工业炸药—铵油炸药 ANFO
1、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NH4NO3,柴油、木粉。 柴油一般选用轻柴油,黏度小,易被NH4NO3吸 收,便于混合均匀,挥发性小,有利于安全生产 和保证产品质量。夏天一般用10号轻柴油,在低 温度下选用-10号,-20号柴油并保温,以防凝固。 为改善性能,可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加松香提高
工业炸药
一、炸药的分类 二、工程爆破对工业炸药的要求 三、常用工业炸药
四、其它工业炸药
五、炸药量的确定
六、工程爆破中炸药的选择
一、炸药的分类
• 用于军事目的炸药称为军用炸药。
• 用于经济建设中的炸药称为工业炸药。
威力大、保质 期长、对有毒 气体没有严格 要求TNT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工业炸药是一种用于爆炸能源释放的化学物质。

它是军事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物质之一。

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储存性以及适应性等。

首先,工业炸药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它需要在正常条件下稳定存在,只有当在特定条件下引发才会发生爆炸。

在处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工业炸药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撞击和抗静电能力,以确保避免意外爆炸的发生。

此外,炸药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不受高温、火源等外界因素影响的能力,以免发生意外引发爆炸。

其次,工业炸药需要具备稳定性。

这意味着炸药应该能够在储存和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保持其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稳定。

稳定性的提高能够延长工业炸药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安全性。

当然,炸药的稳定性也应该尽量与所需的爆炸能量和释放速度相匹配,以满足各种任务的需求。

第三,工业炸药需要具备可控性。

这意味着炸药的爆炸能量和释放速度应该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要使用具有不同爆炸威力的炸药。

例如,在挖掘工程中使用的爆破剂和军事应用中使用的炮弹所使用的炸药应该有不同的能量表达。

可控性也涉及到炸药的稳定性和存储条件的要求。

第四,工业炸药需要具备较好的储存性。

这一要求主要是考虑到炸药的长期储存和使用。

炸药在储存过程中应该能够保持其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的不变。

储存条件应该符合特定的要求,例如储存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合理的储存方式,可以确保炸药长时间保存而不失去其爆炸特性和功效。

最后,工业炸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炸药应该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任务需求和使用环境。

例如,对于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工业炸药需要具备相应的耐高温或耐低温性能。

此外,针对不同爆炸环境,例如水中或在高压环境下,炸药也需要具备适应性。

综上所述,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储存性和适应性。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炸药才能够在军事、建筑、矿业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发挥其爆炸能量的作用。

在研发和生产工业炸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炸药的质量和性能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摘要:一、工业炸药概述二、工业炸药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2.特点三、工业炸药的应用领域四、工业炸药的安全使用与储存1.安全使用注意事项2.储存要求五、工业炸药的监管与标准1.监管政策2.标准规范正文:一、工业炸药概述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

工业炸药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利等领域。

二、工业炸药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根据成分和用途,工业炸药可分为以下几类:铵油炸药、岩石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固体炸药等。

2.特点工业炸药具有以下特点:1) 成本低廉:工业炸药制造简单,原材料易得,因此成本较低。

2) 制造简单:工业炸药的制造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3) 应用可靠:工业炸药具有较高的爆炸性能,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发挥稳定的作用。

三、工业炸药的应用领域工业炸药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利、建筑施工、军事工程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工业炸药发挥着重要的爆破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工业炸药的安全使用与储存1.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业炸药;2) 严格遵循炸药使用说明书;3) 确保爆炸现场安全,远离人员和财产安全;4)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安全使用知识。

2.储存要求1) 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2) 远离火源、热源、易燃易爆物品;3) 堆放整齐,防止倒置、摔撞;4) 储存量不超过规定限量。

五、工业炸药的监管与标准1.监管政策1) 国家对工业炸药的生产、销售、使用实行严格监管;2) 相关部门加强对工业炸药企业的安全检查,确保生产安全;3)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公共安全。

2.标准规范1) 工业炸药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2) 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3) 各类炸药使用者应熟悉并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安全使用。

工业炸药与军用炸药有什么区别?两者爆炸威力和适用范围有什么不同?

工业炸药与军用炸药有什么区别?两者爆炸威力和适用范围有什么不同?

工业炸药与军用炸药有什么区别?两者爆炸威力和适用范围有什么不同?展开全文区别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只不过要注意一点——“工业炸药”(民用炸药)用途非常非常的单一。

主要只是用于爆破。

“炸药”不就是用于爆破的吗?爆破只是炸药的一个很小的用途范围。

现在咱们在工地上或者矿山中看到的炸药大部分是这种膨化硝胺炸药。

它们的特性就是——能爆炸就可以了。

对爆轰速度爆炸能量其实并没有太特殊的要求,总之能响就行。

威力不够就多加点量。

而军用炸药则有各种实用上的环境和工况控制要求。

例如一枚导弹,如果也用这种膨化炸药行不行?当然可以了,只不过威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要达到设计的威力那么就得增加战斗部的装药量。

这种膨化炸药如果按TNT等效的化大约是0.3-0.6之间。

也就是说达到同等爆炸威力,如果用TNT炸药的话只需要膨化炸药的30%-60%。

战斗部省下来的重量换成导弹燃料不好吗?其实,目前很多导弹为了降低战斗部的重量已经根本不用单纯的TNT了转而使用黑索金和TNT的混合物。

等效爆炸威力是纯TNT的1.2-1.5倍。

而对于另外一些用途,例如聚能穿甲弹内的炸药。

又要强调成型爆炸时候的聚能效应,因此对爆轰波传递的速度就有了比较严格的要求。

爆轰的速度太快的话来不及“聚能”聚能穿甲弹就会自己炸开,因此又向黑索金里面加入钝化剂(一般是石蜡)来调节爆轰波的速度。

所以现在你看到很多聚能弹的剖面图会发现聚能弹的外壁并不厚。

但为啥就能炸出金属射流呢?这就是爆轰波的调整作用。

再例如鱼雷,鱼雷的炸药其实也是特制的“配方炸药”通常的情况下鱼雷的炸药中会参入铝粉。

现在参入的是纳米铝粉(通常铝粉直径50um)为什么这样做呢?铝是一种在剧烈氧化过程中会持续放出大量热量的金属。

它的放热量要比炸药放热量多得多,而且持续反应时间更长一些。

鱼雷在水中爆炸,如果不加铝粉的话炸药释放的热和爆轰波会被水吸收掉一部分,降低了应有的爆炸威力。

虽然水不可压缩对爆轰波有直接传递作用,但依旧会觉得浪费掉一定能量可惜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炸药[1]
4.1.4 乳状液的制备
4.1.4.1转相乳化法 (1)将乳化剂先溶于油中加热,在剧烈 搅拌下慢慢加入温水,加入的水开始以细 小的粒子分散在油中,是W/O型乳状液, 再继续加水,随着水的增加,乳状液变稠, 最后转相变成O/W型乳状液。
(2)将乳化剂直接加于水中,在剧烈搅 拌下将油加入,可直接得到O/W型乳状液, 若欲制得W/O型,则可继续加油直到发生 变型。
对于表面活性剂类的乳化剂,HLB值 (HLB值是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是有参考价值的。
工业炸药[1]
4.1.3.2 乳化剂与乳化作用
HLB范围
3~6 7~9 8~18 13~15 15~18
应用类型
W/O乳化剂 润湿剂 O/W乳化剂.3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界面张力
工业炸药[1]
4.1.5.2 乳状液的破坏
1.加热破乳
升温加速乳状液液珠的布朗运动使絮 凝速率加快,同时使界面粘度迅速降低, 使聚结速率加快,有利于膜的破裂。
2.高压电破乳 高压电场的破乳较复杂不能只看作扩
散双电层的破坏,在电场下液珠质点可排 成一行,呈珍珠项链式,当电压升到某一 值时,聚结过程在瞬间完成。
工业炸药[1]
微乳液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除了 O/W型和W/O型外,还有双连续型,O/W 型和W/O型结构已有实验证明是球形,双 连续型有各种模式。


工业炸药[1]
4.2 泡沫
4.2.1 泡沫液膜的特点 4.2.2 泡沫的稳定性 4.2.3 泡沫的破坏
工业炸药[1]
4.2 泡沫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作用
工业炸药[1]
4.1.2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4.1.2.1相体积 乳状液的分散相被称为内相,分散介
质被称为外相。
在1910年,Ostward根据立体几何的观 点提出“相体积理论”,他指出:如果分散 相均为大小一致的,根据液珠不变型的球型 立体几何计算,任何大小的球形最紧密堆积 的液珠体积只能占总体积的74.02%。
工业炸药[1]
4.1.6.2 农药乳剂 将杀虫药,灭菌剂制成O/W型乳剂使 用,不但药物用量少,而且能均匀地在植 物叶上铺展,提高杀虫、灭菌效率
4.1.6.3 沥青乳状液 沥青的黏度很大,不便于在室温下直 接用于铺路面。若用阳离子型乳化剂将其 制成O/W型乳状液,则表观黏度大大降低, 并改善了对砂石的润湿性。
为提高界面膜的机械强度有时使用混 合乳化剂,不同乳化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可 以使界面膜更坚固,乳状液更稳定。
工业炸药[1]
3.液滴双电层的排斥作用
乳状液的液珠上所带电荷的来源有: 电离、吸附以及液珠与介质之间的摩擦, 其主要来源是液珠表面上吸附了电离的 乳化剂离子。
在乳状液中,水的介电常数远比常见的 其它液体高。故O/W型乳状液中的油珠多数 是带负电的,而W/O型乳状液中的水珠则往 往带正电。反离子形成扩散双电层,热力学 电势及较厚的双电层使乳状液稳定。
工业炸药[1]
3. 温度的影响
有些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乳 化剂的乳状液,当温度升高时乳化剂分子 的亲水性变差,亲油性增强。在某一温度 时,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稳定的O/W 型乳状液将转变成为W/O型乳状液,这一 温度称为转型温度(简称PIT)。
工业炸药[1]
4. 电解质
大量电解质的加入可能使乳状液变型。 以油酸钠为乳化剂的苯在水中的乳状液为 例,加入0.5mol•dm-3NaCl时可变为W/O 型的。这是因为电解质浓度很大时,离子 型皂的离解度大大下降,亲水性也因此而 降低,甚至会以固体皂的形式析出,乳化 剂亲水亲油性质的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乳状 液的变型。
W/O型: 油剂青霉素注射液、原油等。
工业炸药[1]
W/O型和O/W型两类乳状液通常可用以下 几种方法鉴别:
1.稀释法
水加到O/W乳状液中,乳状液被稀 释;若水加到W/O型乳状液中,乳状液 变稠甚至被破坏。
如牛奶能被水稀释所以它是O/W型乳状液。
工业炸药[1]
2.染色法 将极微量的油溶性染料加到乳状液中, 若整个乳状液带有染料颜色的是W/O型乳 状液,如果只有液滴带色的是O/W型乳状 液。若用水溶性染料其结果恰好相反。
工业炸药[1]
4.1.7微乳状液
1950年,舒尔曼(Schulman)发现, 在由水、油和乳化剂所形成的乳状液中加 入第四种物质(乳化助剂),当用量适当 时可以形成一种外观透明均匀的液-液分 散体系,这就是微乳状液(或微乳液)。
定义: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 膜作用下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 低粘度的、透明的、均相的分散体系。
染色法微观示意图(以苏丹Ⅲ为例)
工业炸药[1]
3.电导法
通常O/W型乳状液有较好的导电性 能,而W/O型乳状液的导电性能却很差。 (但若乳状液中有离子型乳化剂,也有 较好导电性)。
4.滤纸润湿法 由于滤纸容易被水所润湿,将O/W型 乳状液滴在滤纸上后会立即辅展开来,而 在中心留下一滴油;如果不能立即辅展开 来,则为W/O,对于易在滤纸上铺展的油 如苯、环己烷等,不宜采用此法鉴别。
工业炸药[1]
4.2.1 泡沫液膜的特点
B部分为两个气 泡的交界处,界面是 平坦的,A是三个气 泡的交界处,界面时 弯曲的。
三个气泡的液膜分界面的示意图
由拉普拉斯公式可知,B处的压力比A 处高,所以B部分液体总是向A部分流动, 使液膜不断变薄,最终可能导致破裂。
工业炸药[1]
4.2.1 泡沫液膜的特点
工业炸药[1]
4.1.2.4聚结速度
乳化剂吸附在液滴的界面上,以后发展 成何种乳状液,则取决于两类液滴的聚结 速度:
(1)如果水滴的聚结速度远大于油滴的, 则形成O/W型乳状液;
(2)如果油滴的聚结速度远大于水滴的, 则形成W/O型乳状液;如果二者的聚结速 度相近,则相体积大者构成外相。
工业炸药[1]
容易被水润湿的固 体,如粘土、Al2O3 ,可形成O/W乳状 液。
油 水
工业炸药[1]
4.1.2.3乳化剂溶解度
容易被油润湿的炭黑、石墨粉等,可作 为W/O型乳状液的稳定剂。


工业炸药[1]
4.1.2.4聚结速度 1957年Davies提出了一个关于乳状液 类型的定量理论:
在乳化剂、油、水一起摇荡时,油相 与水相都破裂成液滴,形成图(a)与(b)中 左半边所示的情形。
4.1.3 乳状液的稳定性与乳化
4.1.3.1乳状液不稳定性的表现
工业炸药[1]
4.1.3.2 乳化剂与乳化作用
乳化作用(乳化):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的作用。
乳化剂一般可分为四大类:表面活性剂 类乳化剂、高分子类乳化剂、天然产物类乳 化剂以及固体粉末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是 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如肥皂、蛋白质、磷脂、 胆固醇等。
4.1.4.4界面复合物生成法
在油相中加入一种易溶于油的乳化剂, 在水相中加入一种易溶于水的乳化剂。当油 和水相互混合,并剧烈搅拌时,两种乳化剂 在界面上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工业炸药[1]
4.1.4.5轮流加液法 将水和油轮流加入乳化剂中,每次少 量加入。 制备某些食品乳状液就用此法。
工业炸药[1]
工业炸药[1]
5.电解质破乳 对于稀的乳状液,起稳定作用的是 扩散双电层,加入电解质可破坏双电层, 也能使乳状液聚沉
工业炸药[1]
4.1.6 乳状液的应用
4.1.6.1控制反应
许多放热反应,反应时温度急剧上升, 能促进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若将反应物制成乳状液后再反应,即可避免 上述缺点。因为反应物分散成小液滴后,在 每个液滴中反应物数量较少,产生热量也少, 并且乳状液对象界面面积大,散热快,容易 控制温度。高分子化学中常使用乳液聚合反 应,以制得较高质量的反应。
工业炸药[1]
4.1.4.2自然乳化分散法
把乳化剂加到油中,制成溶液直接投 入水中,可制成O/W型乳状液,有时需稍 加搅拌。
农药乳状液如敌敌畏乳剂就以此法制得。
工业炸药[1]
4.1.4.3瞬间成皂法
将脂肪酸溶于油中,碱溶于水中,然后 在剧烈搅拌下将两相混合,在混合瞬间界面 上形成了脂肪酸钠,这就是O/W型乳化剂。
4.1.1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 可分为
水包油,O/W,油分散在水中
两大类型
油包水,W/O,水分散在油中
O/W (水包油型)
W/O (油包水型)
工业炸药[1]
4.1.1乳状液的类型
在适当的乳化剂条件下,可形成O/W (水包油型)或W/O (油包水型)乳状液。
O/W型: 牛奶、鱼肝油乳剂、农药乳剂等;
工业炸药[1]
4.1.2.1相体积
若分散相相体积大于74.02%, 乳状液 就会变型。
如水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6~74.02%时 O/W型、W/O型两种乳状液都有形成的可 能性。若小于26%只能形成W/O型乳状液, 若大于74.02%只能形成O/W型乳状液。此 理论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工业炸药[1]
4.1.2.1相体积 一些乳状液的内相浓度可以超过0.74 很多,却并不发生变型。
例外:一价银肥皂,作为乳化剂形成W/O型乳状液
工业炸药[1]
4.1.2.2乳化剂分子构型
一价碱金属皂类,形 状是:


亲水端为大头, 作为乳化剂时,容易形
成O/w型乳状液。
二价碱金属皂类,极 性基团为:
亲水端为小头,作为乳 化剂,容易形成W/O型 乳状液
水 油
工业炸药[1]
4.1.2.3乳化剂溶解度
4.1 乳状液
4.1.1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以直径大 于100nm 的细小液滴(分散相)在另 一种互不相溶的 液体(分散介质)中 所形成的粗粒分散系。
如牛奶,含水石油,乳化农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