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生态学复习资料
全球变化生态学 课后题

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我的答案:D得分:0.0分3【判断题】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已完成成绩:50.0分1【单选题】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我的答案:√得分:0.0分4【判断题】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我的答案:√得分:0.0分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全球变化导论复习资料考试题⽬类型:(1)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3)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4)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5)论述题(1题,16分)。
重点掌握的内容⼀、知识部分:1.地球系统由⼤⽓圈,⽔圈,岩⽯圈,冰冻圈和⽣物圈(包括⼈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星地球.它是由⼀系列相互作⽤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物理、化学和⽣物三⼤基本过程的相互作⽤以及⼈与地球的相互作⽤)联系起来的复杂的⾮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2.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作为整体的地球系统的运⾏机制、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然的和⼈为的),并预测未来变化的科学。
3.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以及发⽣在地球系统内的物理、化学和⽣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的⼀门新兴科学。
4.地球系统的三⼤循环:⽔循环、⽣物地球化学循环、固体地球物质循环。
5.地球系统三个⼦系统(1)物理⽓候系统——⼤⽓圈、⽔圈为主(决定地球表层⽔分、能量交换和分布,形成全球⽓候);(2)固体地球系统——岩⽯圈为主(决定地层⽣消及运动,形成地球海陆分布与地貌形态);(3)全球⽣态系统——⽣物、⽣命⽀持系统。
6.地球系统的三类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过程,这些过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7.物理⽓候系统包括:⼤⽓、海洋、冰雪、陆地表⾯和⽣物圈。
(太阳能是物理⽓候系统的驱动⼒。
)8.影响⽓候系统加热率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及地球轨道要素;地球⾏星反射率;太阳能在地球系统中滞留的时间。
9.温室⽓体:温室⽓体指的是⼤⽓中能吸收地⾯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些⽓体,如⽔蒸汽、⼆氧化碳、⼤部分制冷剂等。
(⽔汽、CO2、N2O、CH4、O3、氟氯烃等)10.⼤⽓环流包括:⼤⽓平均经圈环流、沃克环流、季风环流。
11.海洋环流包括:表层环流、深海环流(热盐环流)。
《全球变化生态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全球变化生态学》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 ()是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称为第一性生产或初级生产。
(1.0分)1.0分A元素循环积累的能量太阳辐射积累的能量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蒸腾作用积累的能量我的答案:C2当光合能力超过库对光合产物的利用能力时,碳水化合物会积累在()中。
(1.0分)1.0分A枝干根部叶片土壤我的答案:C3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
(1.0分)1.0分A湿度惰性气体云量太阳辐射的反射我的答案:C4海洋和港湾生境里的生物入侵的形式不包括()。
(1.0分)1.0分A压舱水水产、渔业和饵料物种及其相伴随的物种的引进运河的淤积由观赏性种类养殖业或放养增殖所致的物种释放我的答案:C5根据Penman分类系统,理论上最有确定可能蒸散的方法应涉及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1.0 分)1.0 分A辐射平衡空气温度C湿度土壤我的答案:D6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
(1.0 分)1.0 分A时间长度变化强度C影响范围造成后果我的答案:A7农业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1.0分)1.0分A二氧化硫和臭氧二氧化硫和氧化亚氮C甲烷和臭氧甲烷和氧化亚氮我的答案:D8大气圈在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包括()。
(1.0 分)1.0 分A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和记录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大气混合得相当不均匀和缓慢,它的成分变化能被用作指示全球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大气控制着气候,因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我的答案:C9磷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为()左右。
(1.0分)1.0分A10%Bk6%C3%D1%我的答案:D10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1.0分)1.0分A1220 亿1200 亿C220亿20亿我的答案:D11主要引起生物入侵的是()。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全球变化: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影响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变革,四个主要表现:1、地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2、地球是一个以变化为特征的行星3、人类正在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驱动力4、可持续发展观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1、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2、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发展地球系统科学。
3、改变人类的观念、促进应用基础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科学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地球系统为基础2、以发生在各种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为核心3、人类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力,也是全球变化影响的承受者主要科学问题变化:地球系统是怎样变化的?驱动力:地球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响应:地球系统对自然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响应的?后果:地球系统变化的结果对人类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是什么?预测:如何预测地球系统未来的变化?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①不同尺度的气候变率及其自然与人为原因辨识。
②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③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④全球变化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⑤全球变化的观测、监测和数据融合。
⑥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制和改进及全球变化的模拟与预测。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①不同尺度的气候变率及其自然与人为原因辨识。
②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③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④全球变化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⑤全球变化的观测、监测和数据融合。
⑥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制和改进及全球变化的模拟与预测。
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成就:1、建立了一批与全球变化研究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基地。
2、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研究力量3、初步构建了全球变化观(监)测网络框架4、发展了气候系统模式及其分量模式5、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学术成果未来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方向与任务。
1、全球变化的事实、过程和机理研究。
2、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
3、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研究。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全球化复习资第一章: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1.硬件条件2.社会需求(1)大气污染(2)温室效应(3)臭氧层被破坏(4)土地沙漠化(5)水的污染(6)海洋环境恶化(7)森林锐减:(8)物种濒危(9)垃圾成灾(10)人口增长过快一、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研究地球系统复杂的多重相互作用的机制,是目前全球变化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分析地球系统各种尺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3) 建立地球系统变化的预测理论方法。
(4) 提出全球资源和环境科学管理的方法。
三、全球变化科学内涵全球观点全球尺度,所有时间过程,人类的作用四、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主要意义1.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科学举措2.有利于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识,促进地球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发展3.推动世界科学进步第二章7、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1)气候系统与水文循环过程地球表面的能量收支平衡与温室效应,决定了气候系统的加热率。
影响因素有三: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强度、地球轨道要素;地球的行星反射率:云、冰雪、植被等;进入地球系统中的太阳能在其中滞留的时间:某些微量气体,其与温室效应相联系大气和海洋环流,水文循环与气候系统中的反馈过程水循环过程:控制地球温度和云层的形成、输送和消散,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气候过程:控制着陆、海表面和大气的相互关系,引起气候系统中一系列重要的反馈过程。
水汽反馈:总体为正云辐射反馈:可正可负冰雪圈反馈:大气热量平衡中的冷却作用,正反馈海洋的反馈:对大气运动和气候系统有重大影响(2)固体地球系统与岩石圈循环过程板块运动过程,陆上风化与侵蚀堆积过程,海洋沉积过程(3)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全球碳循环(4)人类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过程。
人类生态系统的构成(组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化自然生态系统、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根据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方式的不同,人类生态系统存在着三种类型:采集-狩猎系统、农业系统、工业城市系统。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全球变化是指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发生的长期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全球变化相关的重要概念和事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主题。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全球变暖是其中最明显的迹象之一。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8摄氏度。
这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变化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森林砍伐、土地开垦和过度捕捞等行为破坏了许多生物栖息地。
此外,全球变暖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而灭绝。
三、海洋酸化全球变化还导致了海洋酸化的加剧。
由于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进入大气中,一部分被吸收到海洋中,导致海水的酸碱度增加。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珊瑚礁、贝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它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环境教育等措施。
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实现全球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
五、国际合作全球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政府、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外,各国还可以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六、个人行动除了国际合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应对全球变化。
节约能源、减少废物、购买环保产品和参与环保活动等都是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
每个人的努力都是改变的一部分,共同努力可以为地球的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复习资料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及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及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全球变化》复习及参考

《全球变化》复习及参考一、名词解释全球变化: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全球尺度:是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大约相当于地球半径以上,或虽然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没有达到上述规模,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
全球变化的时间尺度:(5个时间段),几万年至几十亿年;几千年至几百年;几天至几个季度;几秒至几小时。
WCRP(全球气候研究计划):由国际气象组织与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主持,以武力气候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
I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由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主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全球变化,力求更好的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化得人类原因。
IGBP(国际地圈——生物计划):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联合会发起和组织的重大国际科学计划。
主要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子系统及其余物理气候子系统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
全球变化环境属性信息:根据来源与属性的不同,过去全球变化信息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观测记录,指借助于各种观测技术手段所获得的环境信息。
第二、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指由人类物质文化活动而形成的物质和文学的记录等。
第三、古环境感应体,指在过去某一时期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的各种自然体。
二、简答1、以中国文明进程(文明起源至今)为例,简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原始农业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②传统农业开发与农耕区扩展。
③现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④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2、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全球变化的过程和驱动。
②全球环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③全球变化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
④全球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技术。
3、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哪些?①内部驱动作用:地核和地幔过程,板块构造运动。
②外部驱动作用:太阳驱动过程。
4、试简要说明全新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①海岸地区环境演变的影响与人类的适应。
②撒哈拉地区高牧业文化的兴衰。
③农业革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完整版)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第一节地球系统1、地球系统:可划分为地圈和生物圈,其中地圈包括物理气候系统(水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系统(岩石圈),生物圈又称全球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和生命系统。
人类由于主观能动性,在这3个系统之上构建了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气候系统:决定着地球表层水分和能量的交换和分布,形成全球气候固体地球系统:决定着地壳的生消及其运动,形成地球的海陆分布格局与各种地貌地形。
全球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群落与生态系统。
2、系统间的关系:物理气候系统、固体地球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分别调控着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固体地球物质循环3个循环子系统,并通过彼此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人类由于主观能动性,在这3个系统之上构建了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地球系统驱动力:①地球外部由太阳和其他外力所组成的;②地球内部的“发动机”,主要由放射性和内部深处的原生热所驱动。
第二节全球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1、全球变化:广义指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①全球观点与全球尺度(全球观点: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全球尺度:虽然过程或事件空间尺度有大有小,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②所有时间过程(包括所有时间范畴和所有时间尺度:全球变化的研究不仅揭示过去,更是认识现代以及未来的变化)③人类的作用(人类是全球变化的营力之一)3、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全球变化的驱动力和过程;②全球环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③全球变化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④全球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技术。
4、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①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适应全球变化为基础,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②深化对地地球系统的认识,促进地球科学发展;③改变人类的观念,促进应用基础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全球变化研究也关注全球变化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以及对策和政策评估研究,这些研究会促进有关决策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全球变化复习资料第⼀章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指由⾃然和认为因素引起的、影响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所谓地球系统,由位于地球表⾯的⼤⽓、陆地、海洋等⼦系统徐成,发⽣在它们之间的各种相互作⽤。
相互影响的物理、化学、⽣物与⼈类过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因⽽为地球上的⽣命提供了条件。
⼆、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1)全球变化研究是⼈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其所取得的科学认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背景和依据,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未来环境的变化有机结合,可持续性是⼈类适应全球变化的准则,⼈类对环境的适应必须符合可持续性。
(2)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基础,并且全球研究表现出强烈的学科交叉的特点,构成了新的学科⽣长点,对所有的传统地理科学学科都是机遇,也是挑战。
全球变化的兴起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改变⼈类的观念、促进应⽤基础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例如对资源的有限性的认识,必将促进⼈类⽣产和⼩费观念的变⾰,促进资源、环境、灾害等有关的应⽤基础学科的发展。
三、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1)以地球系统为基础将地球作为⼀个整体⽽不是孤⽴地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即从全球尺度进⾏研究。
(2)已发⽣在各种事件尺度上的动态变化为核⼼从100-109的时间尺度均可辨认出地球系统的变化,可以利⽤五个不同的时段来定义:①⼏百万年到⼏⼗亿年:地球结构的演变、⽣命的演化、与此有关的现代⼤⽓化学成分的演变均是由⼏百万年或⼏⼗亿年的尺度决定的。
②⼏千到⼏⼗万年(轨道及亚轨道周期尺度):⼿轨道参数周期性变化所驱动的全球⽓候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以及与此有关的⼤⽓成分、⼟壤发育、⽣物种类区域分布的响应变化。
③⼏⼗到⼏百年(年代与世纪尺度):这⼀尺度的中⼼课题是物理⽓候系统及其对⽣命有机体以及⽣物化学循环、⼤⽓化学成分变化、地表⼲燥度、海洋⽣物系统的变化,均是此时间尺度上的重要问题。
生态学: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重大节日
• 世界水日: 3月22日 •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 世界卫生日:4月7日 •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 国际无烟日:5月31日 •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近400年的气溶胶变化
42万年以来的二氧化碳变化
二氧化碳升高与变暖的关系
• 1177%50,年O以3 3来6%,。CO2增加了31%,CH4 151%,NO
土地利用及其覆盖的变化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
第二节 气候变化后果
• 雪被和冰川:北半球的冰雪覆盖量自1960年减 少了大约10%,山脉冰川在20世纪期间明显退 缩,北极的冰雪厚度在过去的40年间已经丧失 了近40%。
以上所述,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 北变暖最明显,尤其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6.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突变事件的历史演变与 未来预测。
7.我国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国民经 济影响的模式模拟研究。
8.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预 测。
9.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分异特点及其对世界各国 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10.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 策与技术问题。
1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内与国际对策研究
第四节 面对气候变化, 人类该如何做?
• 国家和政府协作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京都议定书》 • 重大研究计划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计划(IHDP) 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全球变化: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 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下变化过程。
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全球变化对物种、生态系 统过程和整个地球复杂网络相互作用的科学。
2018下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2

2018下尔雅《全球变化⽣态学》22018下尔雅《全球变化⽣态学》2⼀、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降⽔量⾼且温度也⾼的地⽅⼀般会产⽣的植被是()。
A、荒漠B、针叶林C、落叶林D、热带⾬林2早期全球变化研究⼿段不包括()。
A、探讨单⼀因⼦B、探讨复合效应C、研究个体D、研究单⼀群落3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的是()。
A、⼩麦B、⽟⽶C、⽔稻D、⼤⾖4从理论上来讲,海⽔蒸发增加,在⼀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减少到达地⾯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部分温室效应。
A、湿度B、惰性⽓体C、云量D、太阳辐射的反射4为⼴⼤⽹友解决⽹络课问题的是()A、20932+B、02559C、扣扣D、百度5⼈类使⽤化⽯燃料等每年向⼤⽓净释放CO2约()Pg C。
A、1.8B、3.6C、5.4D、7.26全球变暖直接影响淡⽔⽣态系统的⽅式不包括()。
A、增加平均⽔温,延长⽣长季节B、增加夏季最⾼温C、冬季变暖以缩短冰冻期D、改变⽔、⽓和光等条件7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积⽐例⼤量升⾼的是()。
A、森林B、草原C、牧场D、农地8⼤⽓圈在化学元素的⽣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的作⽤不包括()。
A、⼤⽓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命的进化历史B、⼤⽓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和记录着⼈类活动对⼤⽓的影响C、⼤⽓混合得相当不均匀和缓慢,它的成分变化能被⽤作指⽰全球尺度的⽣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D、⼤⽓控制着⽓候,因⽽决定着⼈类的⽣存环境9⼀般来说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
A、100毫⽶等降⽔量线B、200毫⽶等降⽔量线C、400毫⽶等降⽔量线D、800毫⽶等降⽔量线10()主要发达国家再⽇本精度签订了温室⽓体排放控制条约《京都协定》。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11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能源驱动⼒,分别为()。
A、宇宙辐射能及⽣物内部能量转化B、宇宙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的能量C、太阳辐射能及⽣物内部能量转化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的能量12根据多样性阻抗假说,()的群落更容易被⼊侵。
福建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地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它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
2、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3、温室效应:水汽、CO2、CH4、O3、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对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太阳辐射近乎无阻挡,但部分地吸收地球表面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的再发射向地面传递能量,使地面温度上升,这一过程类似玻璃温室产生的作用,被称为温室效应。
4、地球轨道参数:地球轨道参数包括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这些地球的轨道参数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它们的变化均会导致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季节和地区分布的变化。
5、将今论古:根据现代环境过程所遵从的基本原理、基本关系等重建过去的环境。
6、以古论今:根据过去环境变化的规律来解释现代,预测未来。
7、新生代衰落: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
8、新仙女木事件:在11 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
9、冰期:冰期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10、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有一段相对温暖的时间,成为间冰期。
11、末次冰期最盛期LGM:大概在25-18kaBP,冰川扩张达到顶峰,这个时期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
它是第四纪期间全球环境寒冷阶段的代表。
12、中世纪暖期:在1000AD前后,欧洲的部分地区、北美和北大西洋等地区经历了一个较现代相对温暖的时期,即所谓的中世纪暖期。
13、特提斯海:特提斯海指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全球变化生态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A、拓宽知识面B、增强环保意识C、全球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全球气候变化目前最明显的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暖?√3.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C、万分之四4.5.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C、生物和环境6.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D、57.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8.“地球系统科学”在什么时间被提出?D、20世纪80年代9.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10.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D、德国人1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D、大气12.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13.20世纪后几十年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向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14.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15.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D、氩气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D、9月16日17.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1974年18.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19.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20.“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哪年决定的?C、1995年2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C、50000-700002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三分之二2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D、80%2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2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26.全球每年有50000平方千米-70000平方千米耕地变为沙漠。
√27.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D、三分之一28.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
B、南美洲北部29.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
A、2.8%30.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31.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32.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列世界第三?×33.生物种大灭绝的后果将给人类带来致命的威胁?√34.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35.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36.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
C、12年37.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在太空轨道上已经有超过7000个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废物碎块在高速运动。
()√38.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39.海平面上升现象与什么无关?B、臭氧层破坏40.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B、封闭系统41.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D、30000米4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C、开放系统43.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44.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上平均仅为5-8公里。
()√45.温带地区的对流圈高度为16-17km?×46.生物圈的厚度约为30km?√47.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
B、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48.土壤来源于()。
C、岩石49.盖亚假说中提出Gaia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D、微生物50.生物地球化学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51.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52.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到现在时间约38亿年?√53.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倍。
C、100054.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
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55.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D、2800年56.地球内部能量主要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的。
()√57.地球表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生物来源的。
()×58.生物大规模的灭绝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有5次?√59.全球生命系统全部活物质更新周期为几年?C、8年60.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远在地球半径以下61.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
C、一百多年62.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C、火山喷发63.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64.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65.认识全球变化规律不需要了解所有时间尺度上的过程?×66.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
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67.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68.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
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69.在时间坐标上环境演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中,平稳序列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70.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71.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后果包括环境和社会两方面?√<1>【单选题】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变化 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D、人口增长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2>【单选题】()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生物多样性变化 B、气候变化 C、人口增长 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3>【单选题】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 B、5.26 C、6.26 D、7.26 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4>【判断题】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其中中国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5>【判断题】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
()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6>【判断题】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1>【单选题】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多倍。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2>【单选题】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3>【单选题】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
A、澳大利亚 B、挪威 C、加拿大 D、俄罗斯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4>【判断题】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5>【判断题】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tru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6>【判断题】亚洲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一大排放源?参考答案:tru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1>【单选题】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
A、森林 B、草原 C、牧场 D、农地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2>【单选题】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土著物种的减少 B、外来种的减少 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 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3>【单选题】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A、北美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南亚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4>【判断题】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
()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5>【判断题】一般来说,外来物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土著物种。
()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6>【判断题】通常来讲,物种数越少,生态系统越稳定?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1>【单选题】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
A、时间长度 B、变化强度 C、影响范围 D、造成后果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2>【单选题】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的。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大幅度波动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3>【单选题】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摄氏度。
A、0.6 B、1.2 C、1.8 D、2.4 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4>【判断题】近40年中,相较于夏季平均气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较为明显。
()参考答案:tru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5>【判断题】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参考答案:tru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6>【判断题】一年中,白天比夜间升温高?参考答案:false——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1>【单选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2>【单选题】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
A、10-20毫米 B、10-20厘米 C、20-30毫米 D、20-30厘米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3>【单选题】全球云量观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