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题库)预测试题卷二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题库)预测试题卷二[单选题]1.课业及其进程是指()A.课表B.课(江南博哥)程C.教程D.学期参考答案:B[单选题]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热爱学生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C.热爱劳动D.热爱教育工作参考答案:A[单选题]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参考答案:C[单选题]5.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A.“全国学习网工程”B.“2016战略”C.“校校通工程”D.“人-机-路-网”工程参考答案:C[单选题]6.“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参考答案:C[单选题]7.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A.教育功能B.娱乐功能C.健体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健体功能。
因此,正确答案选D。
[单选题]8.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参考答案:B[单选题]9.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A[单选题]10.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2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二)得分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 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发现学习教学法B 探究—研讨法C 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 暗示教学法2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A 教学内容B 教学原则C 教学方法D 教学组织形式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A 系统性B 启发性C 思想性D 巩固性4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A 教学B 教学原则C 教学模式D 教学方式5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泰勒B 罗杰斯C 布卢姆D 布鲁纳6 课程的一般结构为【】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 知识—经验—活动7 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 课程是知识B 课程是计划C 课程是经验D 课程是活动8 蔡元培所倡导的美育是【】A 艺术美育B 哲学美育C 超美育D 社会美育9 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 智育等于教学B 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 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D 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10 德育要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德育个体性功能的【】A 文化功能B 生存功能C 发展功能D 享用功能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的是【】A 教育实验的热潮B 教育改革的实践C 素质教育运动D 教育的国际化走势12 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属【】A 解聘B 不聘C 续聘D 辞聘13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A 热爱教育事业B 热爱学生C 教书育人D 创新开拓14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 教育理论知识B 崇高的职业道德C 文化学科知识D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15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 顺序性B 个别差异性C 不平衡性D 阶段性16 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A 柏拉图B 洛克C 华生D 杜威17 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称之为【】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戌学制D 五四制18 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需要对组织的重要性,认为人际关系的协调对组织的工作有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是的观点【】A 科学管理学派B 官僚科层制C 行为分析理论D 系统权变理论19 “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D.教育的终身化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B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B.在职培训C.继续教育D.终身教育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D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B.兴趣选择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D.可观感强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C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
BB A.赞可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
A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
B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
D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D.整体性原则 采集者退散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6.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
14.书信联系、电话联系
15.主题班会
四、名词解释
1.“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全真试题试卷及答案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A.宫廷化教育B.平民化教育C.正规教育D.教育制度2.中国古代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A.“私塾”B.“太学”C.“私学”D.“乡学”3.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始于()A.《普通教育学》B.《民本主义与教育》C.《爱弥儿》D.《大教学论》4.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巴甫洛夫B.巴班斯基C.皮亚杰D.维果茨基5.中小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并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
这些规定指的是()A.学生的身份B.学生的法律地位C.学生的义务D.教师的义务6.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A.数量和质量B.规模和速度C.人才培养规格D.公平与效率7.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除了受教育权之外,还有()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权8.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A.授受关系B.平等关系C.促进关系D.交往关系9.有的人认为人的心灵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这种观点属于()A.白板说B.开放式教育C.发生认识论D.多因素作用论10.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旨在体现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的公约。
这个公约叫做()A.《学生权利公约》B.《学生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公约》D.《儿童保护公约》1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句话讲的是()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13.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则应由()A.教师负责B.学校负责C.家长负责D.学生自负1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以外,还有() A.发展性B.地域性C.基础性D.科学性1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
教育学试题大全带参考答案02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C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B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D.同事关系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主观能动性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B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7. 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B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主体论8.( C )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 A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 )A .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D.《新教育大纲》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14.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 A )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2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2)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C )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B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A )4.“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A )5.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C )6.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A )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 A )9.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10.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 D )11.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 A )12.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 A )13.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 C )14.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C )15.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D )。
《中学教育学》二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A.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B.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C.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D.形成实体化的教育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A.《理想国》B.《政治学》C.《爱弥尔》D.《大教学论》3.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需要的活动组织教学。
以儿童中心著称的代表人物是( )A.捷克的夸美纽斯B.法国的卢梭C.德国的赫尔巴特D.美国的杜威4.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领导作风B.教风C.学风D.校风5.心理学家提出了儿童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 )A.教育理想B.教育观念C.教育理论D.教育思想7.未成年人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主要有( )A.人身权、受教育权B.身心健康权、人身权C.人身自由权、隐私权D.名誉权、人格尊严权8.注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的课程称为(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9.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教材的范围?( ) A.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B.参考书、活动指导书C.考试参考书D.视听材料10.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1.设置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 )A.适应性与参与性B.适应性与灵活性C.适应性与活动性D.适应性与差异性1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B.单一课和综合课C.技能课和技巧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3.以下哪一项不符合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A.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B.注意启发C.讲究语言艺术D.启发谈话1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5.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编班,称为(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客观分组D.主观分组1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 )A.谈话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讨论法17.我国古代荀子所持的“性恶论”观点是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个人本位论18.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带好学生、管好班级C.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D.管好班级、带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19.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C.十三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C.1987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没有效果的时期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根舍因 C.怀特海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二、多选题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库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2、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教材。
A.熟悉B.分析C.概括D.理解3、教育的经济功能受()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4、首次提出教师工作应该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而存在的法律是()。
A.《教师法》B.《义务教育法》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儿童权利公约》5、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6、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融合课程、广域课科、核心课程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7、通过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条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9、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
A.教学工作B.教育计划C.教育途径D.教育手段10、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1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教育学》第二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教育学》第二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泛智教育”的提倡者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C2、“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参考答案】:D【解析】:“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
3、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参考答案】:A【解析】: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参考答案】:D5、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的过程就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参考答案】:A7、教育学的任务在于()。
A、揭示教育的规律B、制定教育方针C、解决教育问题D、积累教育经验【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科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找到教育规律。
这样就可以用于指导教育工作。
所以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8、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教育漫话》【参考答案】:C9、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物质生活水平B、文化发展水平C、教育发展水平D、生产力水平【参考答案】:D10、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被称为()A、学校教育环境B、学校教育条件C、学校教育机构D、学校教育结构【参考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结构是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2011年中学教育学专项习题及答案2
2011年中学教育学专项习题及答案2(单项选择题)21.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A)。
A.双向作用B.指导作用C.重要作用D.决定作用22.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B )。
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2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D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DDCDB24.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2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B)。
A.隐私权B.人身权C.名誉权D.荣誉权26.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B)。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27.学校教育的基础是(B )。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28.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C)。
A.课外活动B.实践活动C.教学活动D.班主任工作29.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C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CDCAB30.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31.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B )。
A 、各学科教学B.政治课C 、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3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ABACC33.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A)。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南洋工学D.洋务学堂3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35.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C )。
A.加减评分法B.操行评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36.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C)。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ABBCDD.形成性评价37.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 B)。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中,关于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以下哪项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2.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A. 约翰·杜威B. 让-皮亚杰C. 班杰明·布鲁姆D. 杰罗姆·布鲁纳答案:D3.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学生在更有知识的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任务?A. 实际发展水平B. 潜在发展水平C. 认知发展水平D. 社会互动水平答案:B4.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A. 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B.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C.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D. 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A.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B. 忽视学生的个人需求C. 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D. 维持积极的课堂氛围答案:B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答案:观察学习2. 在教育评估中,________是指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和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的测量和评价。
答案:标准化测试3. 教育公平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答案:平等4. 教学设计中,________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
答案:教学计划5.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答案:情感价值观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主张人类智能不是单一的、线性的结构,而是多种智能的集合。
这些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5.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6.班级建设设计以()的制定为最重要。
A.班级舆论B.共同生活准则C.活动节律D.班级建设目标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8.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上。
A.教学思想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手段9.()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A.课外辅导B.布置作业C.检查作业D.课后练习10.()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12.()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计划D.教学目标13.教学过程的主体是()。
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1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B【要点】在校园文化中,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制度文化。
2.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C【要点】人格尊严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C【要点】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必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是()。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B【要点】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5.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著作是()。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学记》B【要点】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理论阐述,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6.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教育学试题 (2)
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是从〔〕A. 教育作用对象上的分类B. 教育功能层次上的分类C. 教育功能性质与方向上的分类D. 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上的分类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阶级性B.生产性C.文化性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之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
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A.班级领导者B.行为示范者C.学习指导者D.心理辅导者4.启发之说源自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思想是由〔〕提出的。
A.孟子B.墨子C.荀子D.孔子5.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A. 弗兰西斯·培根B. 夸美纽斯C. 洛克D. 卢梭6.美国行为主义代表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这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7.在教学理论著作中,强调学科的根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 【普通教育学】B. 【大教学论】C. 【教育过程】D.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A.专门职业B.独立的社会职业C.非独立的社会职业D.非专门职业9.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A. 文化传统B. 受教育者的需求C. 生产力的水平D. 教育的规模10.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经验出发,这种观点是〔〕A.教师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C.个别指导课程D.师生互动课程11.规定了学科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
教育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根本要求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D.教材12.“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3.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4.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5.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6.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13.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14.“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二、填空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 )、制约( )。
3.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 )和教育( )。
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三、简答题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3.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5.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的理由而较执著地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这是一种( ) 。
A.认知失调B.功能固着C.态度定势D.情感障碍【答案】 C2、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A.教育目的B.行政管理C.教学业务D.后勤保障【答案】 C3、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A.教育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个案实验法【答案】 C4、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和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A.模象B.实物C.形象D.言语【答案】 B5、新生儿血中红细胞大量破坏,超过了白蛋白结合转运能力,引起血中胆红素增加,造成神经系统出现中毒反应的属于()。
A.梗阻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核黄疸D.肝癌所致黄疸E.溶血性黄疸【答案】 C6、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答案】 C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个性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答案】 D8、我国古代的学校大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走班制【答案】 A9、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A.皮亚杰B.班杜拉C.彼得·麦克费尔D.罗杰斯【答案】 C10、在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类中,行为问题管理属于()A.教学行为B.管理行为C.主教行为D.助教行为【答案】 B11、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答案】 A12、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和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A.模象B.实物C.形象D.言语【答案】 B13、被看作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D.教育的终身化1.C [解析]A和B两项是近代教育的特征,而D项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 )。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2.A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3.A [解析]内发论的定义是: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4.B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B),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5.B [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 )。
A.高等教育B.在职培训C.继续教育D.终身教育6.C [解析]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继续教育,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B.兴趣选择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D.可观感强7.D [解析]“网络教育”的特点有:“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跨年龄段教育和跨时空教育。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8.C [解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B )。
A.赞可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9.B [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10.A[解析]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
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B )。
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11.B[解析]试题编写基本流程如下:明确测验目标一设计测验双向明细表一确定题型和试题难度一命题。
命题是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12.D[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13.C[解析]德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
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环境的调节。
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管理模式14.A[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15.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 B)。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松散管理15.B[解析]所谓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3.传授一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4.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
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时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志,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他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成为合格或优质人才。
2.简述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
[参考答案]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有两个:(1)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
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
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由于电化教学具有上述的优异功能,因此,它能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简述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参考答案]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改变对身体有害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可以为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计划的完成。
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如何,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其体质。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参考答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
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这一转化活动的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例如使受教育者从感知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
教育自身的许多规律,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认识的结果,随着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丰富,逐渐深化。
这种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
如果不了解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
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
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分段,语言、文字、文法、修辞的教学内容,讲述、谈话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是在以前的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