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第一章(5)
科学技术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大学
科学技术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____地区的其后特点和农事概况。
()参考答案:黄河中下游2.金代数学家____的《测海圆镜》是最早一部系统论述“天元术”的著作,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天元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李冶3.西晋地理学家裴秀主持编绘了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见于记载的历史地图集。
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中国古代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参考答案:《禹贡地域图》4.我国最早最系统的一部水道著作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_____。
( )参考答案:《水经注》5.以下哪几项属于元代著名发明家、农学家王祯的成就?()参考答案:转轮排字盘;编著《农书》;木刻活字6.宋元时期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宋元数学四大家包括___、____()参考答案:秦九韶;朱世杰7.东汉时期蔡伦用麻类、绳头、渔网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对发明和推广造纸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始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理性方式寻求万物本原的学者是。
()参考答案:泰勒斯2.四体液学说的提出者,制定了医生道德规范的是古希腊著名医学家_____。
()参考答案:希波克拉底3.《天文学大成》的作者是_____。
()参考答案:托勒密4.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流传至今的物理学著作有_____。
()参考答案:《平面图形的平衡或其重心》;《论浮体》5.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天文学等多个学科。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中世纪时期的自然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的自然哲学。
()参考答案:亚里士多德2.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学说中,主要包括____。
()参考答案:月上和月下世界的划分;质料和形式说;四因说3.经验主义强调自下而上,从经验观察出发,以下哪几位属于16-17世纪经验主义的代表哲学家?( )参考答案:洛克;培根4.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柯瓦雷提出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再次兴起,这是科学史上的几个经典命题之一。
科学技术史(1)
1、什么是近代科学?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2、进化论创立的历史意义(1)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和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2)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3)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4)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3、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的影响。
(1)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
(2)有助于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为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奠定了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标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3)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基础。
4、牛顿的贡献包括哪些。
(1)在数学上,发明微积分。
(2)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开辟了天文学的新纪元。
(3)力学中,系统总结三大运动规律,创造了万有引力。
(4)光学中,发现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5、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历史意义。
(1)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所谓“世俗”的运动和日月星辰那些属于神圣的“天堂”的运动统一在同一理论框架之中。
(3)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1)变异和遗传:达尔文发现了有些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一定遗传。
(2)自然选择:那些具有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有较大的生存机会,并繁殖后代,从而有利的变异可以逐代积累,不利变异被淘汰。
1.科学技术史第一章 绪论
二、科学技术史的内容
• 1.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史 • 最早的科学史 – 公元前4世纪欧得曼斯,古希腊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著有《算术 史》、《几何史》和《天文学史》,是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史家。 各学科的专门史: – 蒙塔克拉[法]:《数学史》(1758) – 埃斯特瓦[法]:《天文学史》(1755——1782) – 普利斯特列:《电学史》、《光学史》 – 贝克曼:《发明史》 – 阮元[清]:《畴人传》 • 综合性的科学史 – 惠威尔[英] (William Whewell, 1794-1866,一译休厄尔):《归纳 科学史》(1837)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专著。 – 科学史成为独立学科史从乔治•萨顿开始的。 • 2.科学技术社会史 • 3.科学技术思想史
——K· 波普尔[英]
一、什么是科学史
• 1.历史的概念 – 在最常见的用法中,它指人类的过去。而在专业性的用法中,它或是 指人类的过去,或是指对人类的过去的本质的探索。(历史I) – 同时,这一概念也还指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事件的说明和描述,也即由 人所写出的“历史”(历史II)。 2.科学的概念 • “科学”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 在一般的理解中,“科学”至少也有两层含义。 – 其一,是被看作关于自然的经验陈述和形式陈述的集合,是在时间中 某一给定时刻构成公认的科学知识的理论与数据,是典型的已完成的 产品 (科学I)。 – 在另一层含义中,科学是由科学家的活动或行为所构成的,也就是说, 它是作为人类的一类行动(科学II)。 3.科学史 •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科学。 – 科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子分支。 – 科学史在其作为一门学科这种意义上,基本上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
• 5.东西关系 – 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地位,反对“西方中心论”。 (李约瑟) – 对东方的成果也不能过分夸大。 – 要做历史的比较性的研究(如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以西方科技史为主。 • 6.科技关系 – 科学与技术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 从历史角度看,两者的传统也完全不同。“学者”传统与“工匠”传 统。 • 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密切。科学由一些有知识、有学 问、有身份的人所掌握,而技术则由一些无名的工匠传授。 – 但在20世纪后,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一体化。在讲述 时分开,同时必须看到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 7.专通关系 – 专史:学科、门类、国别、地域、学派、学说,等等。 – 通史: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图景。三条线索的合流(但不是专史 的拼盘,凑合,不求全面完整,但要有自己的完备的体系)。我 们将要学习的是通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张帅20094022004阅读方法:1.检索阅读2.分析阅读作业步骤:1.课本的各章节的简述2.读后感第一章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至四千多年前)一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二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石器的制造火的使用三从采集狩猎到原始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原始耕作技术动物的驯养四原始工艺技术制陶蚕丝的开始利用和原始纺织技术建筑交通工具五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天文学知识的萌芽数学知识的萌芽其它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的医和药六原始自然观第二章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一奴隶制度的出现和科学技术二青铜时代和青铜冶铸技术三农业生产技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开始形成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园艺、蚕桑和畜牧四手工业技术建筑纺织染色制陶技术的进步和原始瓷器的出现酿酒五初期的天文学和数学天文学数学六物候和地学知识的积累《夏小正》和物候知识有关气象、地形和地图的记述七初期的医药学巫和医德分化药物与汤液医疗工具与卫生保健八天命观与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天命观的形成阴阳、五行和八卦说第三章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一社会大变革与科学技术二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冶铁技术生铁、钢和铸铁柔化术的出现冶铁业的兴起与铁器的逐渐普及找矿经验和采矿技术三精耕细作传统的开始形成与生物学知识《吕氏春秋·上农》等篇所反映的精细耕作技术植物生态学和动植物分类学知识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灌溉工程运河工程和堤防工程五《考工记》——手工业救赎规范的总汇《考工记》的产生车辆的制造弓箭的制作钟、鼓和罄等乐器的制造练丝、染色和皮革加工技术城市和宫室的规划设计数学知识六《墨经》中的科学知识光学知识力学知识和时空观几何学知识及其它七天文学和数学的进步对行星和恒星观测的数量化天象观测的重要成果古四分历法算筹、筹算和十进位值制八地学著作的出现《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九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医药学的发展和名医扁鹊《黄帝内经》的整体观、脏腑经络说和阴阳五行论《黄帝内经》的防治思想、病因说及解剖学知识十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潮的兴起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天与地的相对关系问题宇宙本原和宇宙无限性问题第四章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一封建制度的巩固与科学技术二农业科学技术和水利工程牛耕法与新型农具代田法和区种法《氾胜之书》园艺、养马、蚕桑的发展水利工程三生产工具、兵器的铁器化和冶铁技术的成熟生产工具和兵器铁器化的完成冶铁新技术炒钢、百炼钢和铸铁脱碳钢技术四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和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历法体系的形成天文仪器和天象记录论天三家——盖天、浑天和宣夜说张衡及其成就五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的出现《九章算术》的内容简介《九章算术》的意义及其影响六地图测绘技术与疆域地理志马王堆出土的地图《汉书·地理志》的编纂气象知识七医药学体系的充实与提高《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成就八造纸术和漆器工艺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的革新漆器的发展与兴隆九建筑、交通及防治技术秦汉长城木结构与砖结构技术驰道与栈道水陆交通与船舶技术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纺织机械十学术思想和王充《论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影响古、今文经学派的对立及其影响王充及其《论衡》十一中外交通和科技文化交流海路交通陆路交通科技文化的交流第五章古代科技体系的充实和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二贾思勰和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贾思勰的农学思想《齐民要术》反映的北方干旱地区农业技术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三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岁差和大气消光现象太阳、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若干天文常数精度的提高星图与浑仪、浑象四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刘徽及其数学成就祖冲之及其科技成就五地学的新进展地记的编纂裴秀和制图六体郦道元和《水经注》关于植物找矿的认识六医药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王叔和与《脉经》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陶弘景和《神农本草经集注》药物炮灸葛洪和《肘后方》与迷信的斗争七炼丹术和化学炼丹术和化学的关系早期的炼丹著作炼丹术中的化学知识八制瓷、灌钢和建筑技术制瓷技术的成熟灌钢法和鼓风技术佛教建筑九机械制造的新成就马钧及其成就运输工具兵器和军事技术十自然观和宇宙论方面的论争玄学、道教、佛教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宇宙论的各学派第六章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一经济和科技文化繁荣的大帝国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兴盛南方水田整地技术农田水利和灌溉工具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农学著作三冶金和纺织技术大型铸件和炼银技术纺织机术四都市建设和桥梁工程长安城洛阳城木结构建筑和砖塔赵州安济桥五地理学的成就和大运河的开凿贾耽及其贡献李吉甫和《元和郡县图志》玄奘和《大唐西域记》对海陆变迁和潮汐的认识大运河的开凿和利用六算经的注释和数学的发展数学教育王孝通和《辑古算经》“十部算经”的注释二次内播法的创立实用算术的发展七天文学和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定期法的应用浑仪与浑象的改进一行及其成就天文常熟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八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造纸技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造纸技术九炼丹术和化学的发展炼丹术的发展炼丹设备矿石药物和化学药物十中医药学的进步医药机构与医药教育、法令巢元方和《诸病源侯论》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孙思邈《千金方》和王焘《外台密要》外科治疗藏医十一中外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发展中外交往概况与朝鲜的交流与日本的交流与印度的交流与中亚、西亚各国的交流十二柳宗元、刘禹锡的自然观柳宗元的自然观刘禹锡的自然观十医药学的全面发展《经世证类备急草》等的修订金、元四大家和医药学流派的形成法医学著作《洗冤录》和解剖学知识针灸和外科医术十一瓷器和冶金的发展名闻中外的名窑瓷器冶金技术十二建筑与桥梁技术城市建设的变化《营造法式》反映的木构建筑技术砖塔建筑技术的发展辽代应县木塔元代木结构技术的新发展桥梁建造技术十三纺织技术薛景石与《梓人制造》水力大纺车纺织品及制造技术十四中外科技交流对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影响科学技术的中外交流十五张载和朱熹的自然观张载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朱熹的自然观第八章传统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上1368——十七世纪)一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二郑和下西洋和造船航海技术郑和远航的历史发展背景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横渡印度洋的宝贵记录三先进的冶金技术空前的生产规模采矿技术焦炭、活塞式风箱和机车的使用炒钢工艺的新成就灌钢法的发展古代钢铁技术体系综述最早的炼锌技术四黄河、大运河的治理和盐碱地的改造黄河的治理大运河的疏浚盐碱地的改造五“一岁数收”技术与新作物的改进“一岁数收”技术新作物的引进农学的新成就蚕桑的发展六建筑技术的普遍提高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明代的万里长城精巧的园林艺术兄弟民族建筑七商业数学与珠算商业数学的发展珠算的广泛应用八声学知识的新发展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建筑上的声学效应九传染病学和外科成就温病学说的创立人痘接种的发明外科总结性著作《外科正宗》十地方志的科学价值地方志著作大量增加珍贵的科学史料十一明末著名科学家及著作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的科学活动和《农政全书》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十二“理学”、“心学”的泛滥和启蒙思想的影响“理学”和“心学”的泛滥对“理学”、“心学”的批判及早期启蒙思想家影响第九章西方科学技术的开始传入(明清时期,下十七世纪——1840年)一没落中的封建社会二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及影响传教士来华的政治背景传入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三对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入的政策和态度对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入的政策对待传入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三种不同态度四康熙帝和清初全国地图的测绘康熙帝和自然科学清初全国地图的测绘五西方天文、数学知识传入后取得的成就《崇祯历书》和《数理精蕴》的编纂王锡阐和梅文鼎的成就六其它科技成就明、清瓷器赵学敏和《本草纲目拾遗》王清任和《医林改错》吴其睿和《植物名实考》七乾嘉学派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古典文献的考证脱离实际的学风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第十章近代的科学技术一近代中国的社会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和闭关自守政策的破产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前半叶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早期的改良主义思潮及影响二洋务运动和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大量传入洋务运动近代工厂矿山的建立科学技术书籍的编译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入著名数学家李善兰和近代数学知识的传入近代物理学知识的传入近代化学知识的传入和著名化学家徐寿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入1840年以来的地学进化论等生物学知识的传入四各种技术知识的传入铁路的兴建和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近代冶金技术的传入传入的其它各种工业技术五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六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和技术洋务运动的失败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学制的改革,留学生的派遣和学会的创立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结语一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三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问题四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第一章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社会)社会背景:原始社会,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
科学技术史Microsoft Word 文档
21世纪实用教材主编李吉成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科学技术史 (2)绪论 (2)第一讲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 (3)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3)(一)古代技术的发端 (3)(二)古代科学的萌芽 (4)二、古巴比伦的科学技术 (4)三、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4)四、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5)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6)第二讲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0)一、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10)(一)古希腊的科学 (10)(二)古希腊的技术 (11)二、古罗马的科学技术 (12)(一)古罗马的科学 (12)(二)古罗马的技术 (12)三、古代中、西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3)(一)古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3)(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3)第三讲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14)一、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14)(一)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的成长 (14)(二)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15)二、近代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 (15)(一)日心说的创立 (15)(二)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 (16)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17)(一)观察实验方法的确立和实验科学的兴起 (17)(二)牛顿对经典力学体系的构建 (18)(三)16~18世纪物理学的其他成就 (19)四、近代生物学、化学和数学的形成 (20)(一)血液循环的发现与植物分类体系的建立 (20)(二)科学化学的确立与燃烧的氧化理论 (21)(三)数学的发展 (22)五、第一次技术革命 (23)(一)蒸汽机的发明与技术革命的兴起 (23)(二)工业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24)六、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主要成绩 (24)科学技术史主讲杨莉教授主要参考书目1、王士舫、董自励主编,《科学技术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王鸿生著,《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密生主编,《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杨沛庭著,《科学技术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5、[英]W·C·丹皮尔,《科学是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绪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一、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客观规律2、研究内容:●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其内在规律;●研究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预测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二、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发展历程●古代:专门史●近代:兴起●20世纪初:独立的学科●内史外史三、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1、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3、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科学意识;4、优化知识结构第一讲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古代巴比伦的科学技术●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一)古代技术的发端1、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一个标志:打造石器旧石器时代:260 万年前开始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1 万年前开始石刀石斧石斧2、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二个标志:人工取火●利用天然火钻木取火或击石取火3、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三个标志:创造文字●结绳结记事●刻木为契●图画甲骨文中国汉字西亚腓尼基人的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西方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4、古代技术发端的意义●植物栽培技术;●动物驯养技术;●制陶技术;●冶金技术;●纺织技术;●建筑技术;●运输技术;❑一切技术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武器❑自然界最基本的东西:物质、能量和信息打造石器材料技术人工取火能源技术文字创造信息技术(二)古代科学的萌芽1、科学知识的起源●原始社会科学知识只能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产技术之中。
中国科技史资料
2020/6/30
旧
石
直立人期
器
时
代
早期智人期
2020/6/30
晚期智人期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猿人 大洞文化 金牛山人
大荔人 马坝人 丁村人
柳江人 河套人 下川文化 山顶洞人
约公元前170万年 约公元前80万—前50万年 约公元前50万—前20万年 约公元前30 万年 约公元前28 万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专业:科学技术史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 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
1、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 2、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3、从采集狩猎到原始农牧业
2
历史的发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石器 青铜器
铁器
各个历史时期
先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
隋唐时期(589~907)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2020/6/30
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
一、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
若以出土最早的云南元谋人化石为准,距今约170万年 ◆旧石器时代 (约170万年前):打制石器
猿人(直立人,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 古人(早期智人,如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 新人(晚期智人,如柳江人、山顶洞人、河套人、峙峪人等)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磨制 标志:磨制石器、农牧业、制陶术的发明等,后期还开始了金属的使用 代表性遗址:河姆渡文化(约7000年)、仰韶文化(约6000年), 另有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等。
科学技术史第一章
早期文明中数学、天文学和医学成就
01
数学
古代巴比伦人发展了六十进制计数法,古埃及人则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
并进行了土地测量和几何学研究。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
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概念。
02
天文学
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运动,逐渐形成了对宇宙的认识。
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而古巴比伦人则发展了占星术和
明清时期科技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在传统科技领域继续取得进步,如天文学、医学、农学等。同时,西方科学思想 也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新的影响。
04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 内容及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对思想观念解放作用
1 2 3
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 和尊严,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要点二
量子计算
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 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具有 理论上的超强计算能力和潜力。
要点三
生物信息学
一门交叉科学,它包含了生物信息的 获取、加工、存储、分配、分析、解 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综合运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 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 生物学意义。
03 中世纪时期科学技术缓慢 进步原因及表现
欧洲中世纪时期社会背景分析
宗教统治与思想禁锢
01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占据统治地位,对科学思想进行严格
控制,导致科学进步缓慢。
战争பைடு நூலகம்繁与社会动荡
02
欧洲各国之间战争不断,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状态,不利于科学
技术的稳定发展。
经济基础薄弱
03
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缓慢,缺乏推动科
科学技术史课程标准
《科学技术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类型:限定选修课总学时:36 授课学时: 30 实践(实验)学时:6学分:2适用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
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课程基本理念《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具有史学和哲学性质的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
从事通过大量的史料生动地再现科技发展的历史,力求做到论从史出,以论带史,史论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该课程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课程教授的设计思路本课程要求教师对科学技术史有深入的见解,注重从文化视角分析科学技术,力图揭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具体目标1、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3、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科学技术的起源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的起源2、学技术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古代科技的发端和萌芽课时安排:2第一节古代技术的发端1、古代技术的发端的背景2、古代技术的特点第二节古代科学的萌芽1、古代科学萌芽的起因2、古代科学萌芽的背景第二章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2、分析文明古国科学技术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课时安排:2第一节古代巴比伦的科学技术1、古代巴比伦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巴比伦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二节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1、古代埃及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埃及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三节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1、古代印度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印度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2、总结古代中、西放科学技术的特点,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学重点:掌握了解古希腊罗马科学技术的成就课时安排:2第一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1、古希腊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2、古希腊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二节古罗马的科学技术3、古罗马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4、古罗马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三节古代中、西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1、古代东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2、古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第四章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历史背景2、初步认识近代科著名科学理论体系3、初步认识第一次技术革命教学重点:掌握近代科学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课时安排:2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1、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2、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近代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1、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2、哥白尼日心说的历史意义第三节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1、经典力学体系的内容2、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历史意义第四节近代生物学、化学和数学的形成1、近代生物学的形成2、近代化学的形成3、近代数学的形成第五节第一次技术革命1、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的过程2、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贡献第五章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发展2、了解第二次技术革命教学重点:掌握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课时安排:2第一节 19世纪的天文学和地质学1、19世纪的天文学2、19世纪的地质学第二节 19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1、19世纪的物理学2、19世纪的数学第三节 19世纪的生物学和化学1、19世纪的生物学2、19世纪的化学第四节第二次技术革命1、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的过程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贡献第六章近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启示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2、世纪科技中心转移的启示教学重点:通过讨论总结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对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的启示,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时安排:2。
科学技术史(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概略了解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和科学知识的起源,大体把握四大文明古国早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重点掌握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中国封建时代的实用科学技术。
比较中西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环境的异同,认识中国明代中期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 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2.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3.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4. 中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5.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本章要点第一节:原始时代的科学技术创造一、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二、原始技术创造的意义三、原始科学思想的萌芽1.1制造工具人猿揖别始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工具的演进方面,原始社会最主要的工具是石的器。
原始人制造工具经历了从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到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1.2火的使用完成从猿到人转换的另一个标志性的关键步骤是火的使用,这是人类诞生过程当中所征服和利用的第一种自然力。
原始人使用火经历了三个时期:偶然的利用天然火的时期、有意识地保存天然火种的时期和能动地人工取火的时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燧石相击生火、钻木取火。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最终把人从动物界分开。
1.3 农业技术与社会分工原始农业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导致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1.4 制陶技术制陶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二、原始技术创造的意义原始技术创造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体现了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原始科学思想的萌芽科学起源问题科学始于何时? 何地?缺少实物证据,对已有的实物证据也难以正确解释。
我们只能推断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观测和记录某些自然现象了。
但是他们是否想解释它们以及怎样解释它们,我们不得而知。
科学技术史(导论、第一章)
6.衡量标准不同:衡量科学的根本标准是真理性标准,即:看 看科学认识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而对技 术要评价优劣要看它是否对社会有益、是否带来经济效益。
5
7.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相对具有不 确定性,而技术工作往往具有较强计划性。
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功能
1.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三次飞跃
科学技术史
黄光耀
1
二、对技术的理解
1.技术具有功利性,它必然满足特定的功利需要。
2.技术具有科学性,符合科学的原理,它不断要创 新,要有创造性,是科学知识创造性的应用。
3.技术具有系统性,或大或小是一个系统,或者 是若干子系统的集成。 4.技术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符合社会的需求、 法规、道德和文明,同时它具有经济性,经济上 可行才有竞争力,否则这个技术是没用的。
3
5.技术要具有生态性,就是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6.技术要具有艺术性,符合文化和美学的要求。
三、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1.基本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从而 增加人类的知识、文化财富;技术的任务是要 有所发明、实现发明,从而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 并使人类生活得更好。 2.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科学致力于回答对象 “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注重于处置 “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21
公元前560年前后,当时的吕底亚国王克罗伊 斯在以弗斯(今土耳其境内)建造了阿蒂密斯神庙。 神庙规模庞大,巍峨壮观,长约110米,宽约73 米,有10级台阶,以127根19米高的石柱支撑顶部。 石柱的基座上有用金属制成的浮雕装饰,它们以 神话故事为题材,做工考究,形象逼真。
公元前356年,神庙被大火焚毁(纵火焚毁 阿蒂密斯神庙的是一个名叫埃罗斯特拉特的偏 执狂)。神庙前前后后共经历了七次重建。公 元262年,哥特人入侵以弗斯,将神庙中的财富 劫掠一空,然后付之一炬,把它彻底摧毁了。
科学技术史概论
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历程1、原始科学技术萌芽时期2、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时期科学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脱离、科学与技术相互分离、古希腊创立了古代科学的理论体系3、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时期脱离宗教神学、脱离哲学、技术开始与科学联姻(18世纪)《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梁启超、1900):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第二次科学革命,使科学冲破牛顿力学的束缚,科学观念又一次发生重大变革。
发展特点:(1)发展的不平衡(2)整体性(3)国际性(4)竞争性与互补性1、什么是科学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
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体系所转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的特点:(1)具有“一般生产力”即“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的性质。
2、具有客观性、规律性,而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
2、什么是技术(1)定义技术(techn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techne”(艺术、技巧)和“logos”(言词、说话),意为“完美的记忆和演讲”。
亚里士多德:技术是制作的智慧。
弗兰西斯•培根:提出把技术作为操作性学问来研究。
(17世纪)狄德罗【法】: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工艺、方法、制度)的体系。
(18世纪)(2)技术的特点物化性:无论是何种技术,都主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
多元性:技术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目的性:技术应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区别:任务方面:科学侧重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技术着重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
科学技术史(1)
加5日,1年=365日 印度:1年=360日,1年又分为12个月
天文观测:两河流域:区分了行星和恒星,并取得了行星
运行的精确数据,土星379.06日,木星398.96日,误差
仅为1%
古埃及还绘制了星图
.
12
3、数学:产生于生产、交换和天
文计算的需要;数学是比较早产生的。
1、采用了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乘法、倒数、平方、平方根、立方、立方根等 倒数一直计算到6019
代数方面: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一 元二次方程、特殊的一元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
几何方面:知道了半圆的圆周角,正方形的对角线
为边长的┌ 2倍,还计算了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
(2)畜耕的发明与运用 用牛、驴来耕地,有铜犁头
(3)农作物丰富
.
11
2、天文学: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 逐渐意识到掌握季节的重要,而季节变化 与天文现象是紧密相关的。于是便开始了有意识 地观察天文现象,最初的天文学就这样诞生了。
两河流域:月盈亏,“月”为29.5、30或29天 一年12个月,354天;一周7天,一天12 小时,
伦王宫的“空中花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
4、同时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
3
三、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
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也是科学技术成 为第一生产力发 展的需要;
.
4
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
一、人类的起源及科学技术的萌芽
在科学技术史上,一般把世界上资本主义 产生(16世纪)以前称之为古代,包括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4、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
大约在8000——9000年前,制陶器的温度达到
科学技术史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复习提纲(一到七章)
科学技术史复习提纲绪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程、意义(P1-4)科学和技术的含义及发展过程;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内史和外史的区别第一章科学技术的起源(P5)第一节古代技术的发端(P5)三个标志: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创造文字(除此之外,其他的技术P7中部)(老师补充的十二项技术发明)古代技术发端的意义:(P7)第二节古代科学的萌芽(P8)科学知识的起源: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产技术之中;天文学、数学发展较早(P8)原始科学和宗教:原始崇拜的四种形式;科学与宗教的关系(P9-10)第二章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P11)第一节古代巴比伦历史变迁;数学、天文学;技术第二节古代埃及历史变迁;数学、天文学(最早的太阳历)、医学;技术;第三节古代印度历史变迁;天文学、数学(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准绳经》)、医学;技术第四节古代中国(P18)历史变迁;天文学、数学(《九章算术》);医药学、地学(《梦溪笔谈》);(P18-24)技术:农业(P24);纺织;瓷器制造;四大发明(马克思: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P27);建筑;水利工程;冶金(青铜冶炼);造船(P24-28)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P29)第一节古希腊(注意原子论P30;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P32、P39)社会历史背景与地理条件:(P29上方笔记)科学:自然哲学(发达的原因、起源于、P30恩格斯评价);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波罗尼)(P32);生物学和医学;技术(冶金、造船、建筑)(P34-35)第二节古罗马(P35)科学:自然哲学;天文学(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医学(盖伦P36);技术第三节古代中西科技发展特点(P38)西方: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运用理性探讨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方法的初步确立及应用;形式逻辑成就科学典范中国:创造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形成独特的使用科学体系;大一统的技术结构中西科技比较(见附表1)第四章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14世纪-18世纪,科学发现集中在16-18世纪)(P43)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P43)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资本主义成长(P44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航海探险、地理大发现(历史意义、科学价值)(P4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P45)第二节近代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P46)日心说的创立:托勒密地心说、宗教神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传播发展: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伽利略天文望远镜观测;布拉赫编制星表、天象观测方法;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三节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P50)观察实验方法的确立、实验科学的兴起:伽利略科学仪器和力学发现(P50-5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惠更斯向心力定律;牛顿成就、《原理》(经典物理学中的经典);发现万有引力的工作途径(P52笔记)16~18世纪其他成就:热学(伽利略、布莱克)、电磁学(吉尔伯特、克莱斯、格里凯、卡文迪许、库伦、高斯、富兰克林、伽伐尼、伏打)、光学(开普勒、斯涅耳、牛顿、巴塞林、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P53)第四节近代生物学、化学、数学的形成(P54-55)血液循环和植物分类体系:(维萨里、塞尔维特、布里斯、威廉哈维血液循环和《心血运动论》、胡克发现细胞、沃尔弗渐成论、林耐双名法)科学化学、燃烧氧化理论:波义尔《怀疑的化学家》、意义(P56);施塔尔燃素说拉瓦锡(近代化学奠基人)质量守恒定律、氧气发现(P56-57)数学发展: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数学分析的形成(P59)第五节第一次技术革命(P59)工业革命三个阶段: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热效率、机械传动);用机器制造机器意义:(P61-62)第五章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18世纪-19世纪)(P64)恩格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和定律、元素周期律、达尔文进化论第一节19世纪天文学、地质学(P64)天文观测技术进步:望远镜改进、天体照相术、光谱学技术天体演化理论:康德星云假说和《宇宙发展史概论》(P65);拉普拉斯星云说地质学:魏纳水成论、赫顿火成论、居维叶灾变论、赖尔渐变论(P66-68)第二节19世纪物理学、数学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研究:热质说(伽桑狄布莱克)与运动说(汤姆森、伦福德、戴维);能量守恒定律(迈尔医生P70、赫姆霍兹、焦耳);热力学二定律;统计力学的出现(P73中)经典电磁学理论建立:奥斯特、富兰克林、罗兰、安培、毕奥、萨法尔、法拉第、楞次、麦克斯韦《电学和磁学论》(P73-75)波动光学的建立:电磁波和光波是同一种波(P76)近代代数发展和非欧几何诞生:高次方程求解(拉格朗日、阿贝尔、伽罗华)、抽象代数学、数理逻辑;黎曼几何与欧式几何、罗氏几何的关系(P78)第三节19世纪生物学、化学(P78)细胞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施莱登、施旺;胡克、布朗等其他科学家(P78-79)进化论:拉马克学说依据和科学思想、观点和存在的问题、意义(P80);达尔文自然选择内容、提出依据、意义、《物种起源》(P80-81);孟德尔遗传定律原子论(道尔顿、盖吕萨克、阿伏伽德罗)有机化学(维勒合成尿素)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第四节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机的发明和电能的开发:直流、交流电机;电能相对于蒸汽动力的优势(P85)远程通讯技术的飞跃:电报、电话、无线电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呈现的两个特点(P87)第六章近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启示(P88)近代自然科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思辨、理性的传统,同时将实现投向实践,在发展科学事实、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观察实验的感性方法与假说推理的理性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论传统(P88)第一节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实验科学方法论的确立:古代-15世纪以前-中世纪末;科学实验与生产时间的不同特点;培根的归纳逻辑,笛卡尔的演绎法,伽利略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理想实验法(P90),牛顿的分析方法(P52 、P91)机械自然观的兴衰(产生、内容、评价、历史必然性、面临问题、衰落);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P92)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培根的格雷山姆学院、吉森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建立)第二节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及其启示(P94)转移:意大利(14—16世纪)→英国(16世纪后期—18世纪后期)→法国(18世纪后期—19世纪前期)→德国(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期)→美国启示:(P101)第三节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探析(P101)中国古代科技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封建制度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束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制约第七章物理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产生(P108)第一节科学革命的序幕(P108)“以太漂移”的零结果:(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惠更斯、麦克斯韦、布拉德雷、菲索、迈克尔逊、莫雷、菲兹杰热、洛伦兹)紫外灾难:黑体辐射成为研究热点(卢默尔、普林斯海姆、斯特藩、波尔兹曼、维恩、瑞利、金斯)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X射线(伦琴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启示:实验家的计较和理论家的头脑同样重要)、放射线(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电子(汤姆逊)第二节相对论的创立(P113)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1902年6月—1909年10月第一次高峰;1915—1917第二次高峰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狭义相对论理论框架(两个前提、得出的结论)(P116)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两个基本前提、时空和引力理论、爱因斯坦方程(P117)第三节量子理论(P118)量子论的诞生(P118):普朗克(黑体辐射能量频率分布的研究)、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和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能量不连续应用于固体原子振动)量子力学的建立(P121):波尔—海森伯途径,矩阵力学(海森伯、玻恩、约丹、狄拉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途径,波动力学(薛定谔波动方程、狄拉克方程、量子场论);路径积分(费曼图、路径积分理论)世纪之争(P123):哥本哈根学派(玻恩的波函数统计诠释、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波尔的互补性原理);爱因斯坦的EPR佯谬、薛定谔猫佯谬近代部分小结(P63笔记)附表1 古希腊和古中国文明的比较古希腊1.形式多样、开放,善于继承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形成了多学科的特点。
科学技术史第一章(5)
阿拉伯人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有人把阿拉伯人建立的科学文化说成是无意中 造了一个“冷藏库”,在黑暗的中世纪保持和 维护了古代科学的巨大躯体。 在阿拉伯科学的许多方面,并非仅仅处于旁支 地位,而是在从希腊到阿拉伯、再到近代欧洲 这三大阶段中占据着第二段的高级位置。 阿拉伯人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于: 在时间上沟通了欧洲的古代与近代;在空间上 沟通了东方与西方
The Byzantine Empire,查士丁尼(483~565年)
一叶扁舟曾载着保罗和巴纳巴斯从亚洲 来到欧洲,带来了希望和仁慈。 但是另一个家伙也悄悄溜上了船。 它戴着神圣高洁的面纱。 但掩盖的嘴脸却是残忍和仇恨。 它的名字是:宗教的专横。
--摘自房龙《宽容》
亚里斯多德主义之前的基督教神学
欧洲学术的复兴——大翻译运动
查理曼帝国(加洛林王朝)时期,英国学者阿 尔昆(732-804)的启蒙工作 基督教重新夺回西班牙(1085),使西班牙的 托莱多成为翻译运动的中心之一 杰拉德(1114-1187),主持翻译托勒密的 《至大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盖 伦的著作 南意大利的西西里成为翻译运动的另一中心, 它与拜占廷的商务交往一直十分密切 1207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部被译成拉丁文
三、中世纪西方科学 技术的发展
(1)伟大的实验科学的
预言家罗吉尔· 培根 (2)大学的出现 (3)冲力理论的问世
中世纪大学 罗吉尔· 培根
罗吉尔·培根 Ronger Bacon 1214-1294
罗伯特·格罗塞特的学生罗吉尔·培根一直以来 被人们看成是改革自然科学的先驱、远远走在时 代的前面而得不到别人理解的人物。 他积极主张并且从事科学实验活动。认为观察和 实验才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方法。 他对经院哲学和教会权威的批判加速了经院哲学 的没落,但本人因为“异端思想”而被囚禁。 1266-1268年间发表《大著作》、《小著作》与 《第三著作》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第一部分古代科学第二部分东方和中世纪欧洲的科学第三部分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第四部分十八世纪的科学:民族科学传统的兴起第五部分十九世纪的科学:工业和学术变革的促进者第六部分二十世纪的科学:新领域和新动力第一章导言科学主要有两个历史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科学的传统中由于包含有实践的和理论的两个部分,它取得的成果也就具有技术和哲学两方面的意义第一部分古代科学第二章巴比伦和埃及文明时期的科学新石器时代的人则作出了最重要的革新,即定居的农业生产方式,时间也许最近也要在公元前6000年在公元前3000年的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在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就出现了最早的一些城市文明.苏美尔人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记的只是寺庙中仓库里物品进出的帐目.后来的计数制和图画文字都变得固定化了,关于数学,天文,医学,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文献也就开始出现了.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埃及人用天狼星的升起来调整他们的历法,这颗星在尼罗河泛滥期刚好在黎明之前升起来.公元前700年起,这种观测就被系统地记录下来.这就使他们对天文上的主要周期性现象(如行星的周期等)能计算出正确的平均值,对天文现象能作出准确的预测.青铜时代的文明从尼罗河流域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向外传播,一直包括从希腊大陆到伊朗北部的整个小亚细亚和中东的许多地方.第三章苏格拉底以前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四大元素由这种原始物质形成之后,就以土,水,气,火的次序分为四层.天以地球为中心把它一层层包围起来,"就象树皮一样",地球则稳坐在中心,"因为它和万物都是同等距离".高级动物则是由低级动物发展而来:"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的元素产生的.人开头就和另一种动物,即鱼一样."原子论者的宇宙论完全是机械的;万物都是预先决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是预先注定的".早期的希腊医学主要有三种趋向.第一种,可能是最早的,是供奉医神伊司古拉比司的神庙医学.第二种是意大利南部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医学.第三种是希波克拉底的比较实际的爱奥尼亚学派.第四章雅典的自然哲学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天体是神圣的和高贵的,他的运动是完全均匀的和圆周式的;柏拉图也发展了这种见解.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立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四面体,气微粒是八面体,水微粒是是二十四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立体是由正五面体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精英.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亚里士多德设想天体和地球有迥然不同的材料组成.一切处在月层下面的东西都是由四种地上元素土,水,气,火组成的.天体是由第五种而且更纯洁的元素"精英"组成的.天体是不朽和永恒的,它们的运动也是如此,因此是均速和圆周式的.第五章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古希腊科学在亚历山大里亚,古代名声最大的数学家雅典人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60)把几何学系统化了.亚历山大里亚的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萨摩斯人阿利斯塔克(约公元前310-230),则提出了可能是亚历山大里亚时期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就衰退了,这时医学也就到别处去安家落户,主要是小亚细亚大陆.亚里士多德曾经把地上生物分为三个类型:植物型,靠生殖灵魂表现出生长活动;动物型,靠感觉灵魂自己走动;人型,靠理性的灵魂表现出智力.第六章罗马和古代科学的衰退罗马人和希腊人一样,是直接由野蛮状态进入铁器时代文明的.天文学就开始披上神学的外衣了.早期的希腊人对化学不大感觉兴趣,可能是因为这门学科和手工艺有关,而希腊哲学家多数把从事手工艺看作是有失身份的事.罗马元老院的议员们禁止经商,而商人则服从社会上的贵贱准则,总想拥有农田当个奴隶主.第二部分东方和中世纪欧洲的科学第七章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古代中国人也没有发展一种科学方法,他们的哲学和技术直到近代仍然是脱节的.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安阳的考古发掘,表明当时中国人还处在青铜时代.汉族人现在通用的表意文字,当时是以象形文字书写出来的.当时还有一种六十进位的计数系统.在战国,秦,汉时期,人们提出了许多科学和哲学上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战国百家争鸣,百家中重要的有法家,名家和墨家,特别是道家和儒家.对军事技术的研究,也促使他们去探讨物理学,特别是光学,力学和防御工程的问题.道家的创始人据称是老子,认为人们应该反朴归真,抛弃文明社会而回复到太古的单纯而平等的社会生活.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在上古时代就进行天象观察.十七世纪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初到北京的时候,就认为中国天文学是在当时的四千年前就开始有了的.宋代和汉代一样,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测量方面,都是人才辈出.宋朝最出名的新儒家是朱熹(公元1131-1200).他认为在太初,宇宙只是在运动中的一团混沌的物质.这种运动是旋涡式的运动,而由于这种运动,重浊物质和清刚物质就分离开来,重浊者趋向宇宙大旋流的中心而成为地,清刚者则居于上而成为天.天有九重或九层,最外面的一层运转得非常快,而且如此"刚硬",所以就成为宇宙的外围,虽则在它的外面还存在有无限的空间.所有行星都为其外面的天重或天层的旋转运动所带动而在天上运行,不过它们也各自有其本身的运动.如太阳在天上只日行一度,而月亮则日行十三度有奇.这是因为日为君,月为臣,所以月行较快.第八章印度的科学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人们知道的还是不多的.人们只知道那时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民族,已有了一种象形文字和十进位计数法.古印度人的数学比他们的天文学较为杰出.这种数学继承了巴比伦的代数传统,而不是希腊的几何传统.古印度的炼金术和中国的一样,虽则也把炼金术包括在内,但看来首先是企图制成长生药.第九章穆斯林国家的科学和技术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许多阿拉伯人就已经接触到西方文化,所以古希腊科学后来就为穆斯林所吸收.伊斯兰教国家从中国得来而传给西方的技术之一是造纸术.科学在西方哈里发王国的兴盛时期,恰好是在基督教徒侵入穆斯林西班牙之前不久.但在基督教徒所占领了的一些城市里,穆斯林科学仍旧很发达,因此当时西班牙就成了古代东方科学传入西方的一个主要通道.第十章中古欧洲的工艺和手工业传统从罗马陷落(公元455年)时起,到教皇西尔威斯特二世(公元999-1003)西方第一次学术复兴,这一段时间称之为欧洲的"黑暗时代",传统上都认为是欧洲文明史上比较贫乏的时期.这在自然哲学的领域内确是如此,但是在几个世纪里都出现了若干根本性的工艺革新,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优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物质基础.九世纪和十世纪时,北欧用马耕田的方法已经使用得相当有效了.十一世纪和十三世纪间,多余粮食和手工业产品的贸易发展特别显著,尤其是在欧洲北部,通过波罗的海和北海进行的商业交易在数量上和地中海可以抗衡. 火药于十三世纪首次在欧洲出现,第一次提到火药的是罗吉尔·培根在公元1249年写的一封信,那是在蒙古人侵入欧洲之后几年内.中世纪末期的印刷术和火器,与青铜时代末期发明字母和铸铁所产生的影响很相近.第十一章中世纪的学术传统中世纪的学术复兴是随着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间的其他许多重大发展而出现的.这些重大发展包括工艺和商业的扩大,营造教堂和建立大学.列奥纳多于公元1202年写的《计算书》,说明了穆斯林教数学的不同来源,偶尔也有关于我们自己的数学来源.学者和工匠以不同方式促进近代科学的产生.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一种新研究方法的兴起,即科学的方法;第二是一种理智上的变化,即产生一种对世界的新看法.第三部分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第十二章哥白尼的世界体系十五世纪观测天文学的复兴和航海技术有关系,也和旧儒略历的改革有关系,这个旧历法已经跟不上太阳年了.新世界体系把太阳放在宇宙的中心,并规定地球有三种运动,一种是在地轴上的周日自转运动,一种是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还有一种是用以解释二分岁差的地轴的回转运动.在哥白尼的体系里,地球和别的行星一样环绕太阳.哥白尼认为真正的假说或者定理必须能够做到下面两件事情:第一,它们必须能够"解释现象",就是说明天体所观测到的运动.第二,它们必须不能违背毕达哥拉斯关于天体运动是圆周的和均匀的论断.公元1609年发表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是:(一)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二)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九年后,他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即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离日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第十三章吉尔伯特,培根和实验方法吉尔伯特根据他所知道的磁力现象,建立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体系.根据他的磁石球实验,他设想整个地球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只是浮面上为一层水,岩石和泥土遮盖着.培根的科学方法观是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对科学方法上使用的数学和演绎法采取不信任态度第十四章伽利略与力学古代力学的推翻和近代力学的建立是由帕多瓦大学和比萨大学的伽利略·伽利莱(公元1564-1642)那样的人担当起来的.伽利略并不存在着惯性运动是直线的均速运动的观念.可能会证明太阳的引力把行星的天然直线运动弯曲为一个椭圆,因为他已经证明过地球引力把抛物体的惯性运动轨道弯成一条抛物线.第十五章笛卡儿: 数学方法和机械论哲学笛卡儿在数学技巧方面赢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发明了坐标几何学.笛卡儿认为 "给我运动和广延,我就能构造出世界."按照自然规律,原始混沌的物质必然会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样的世界.不管宇宙最初的形式如何,它必然会形成现在的式样,而且任何为物质和运动所组成的其他可能世界,也必然会形成我们现在这样的世界.第十六章科学革命和新教徒的改革公元1873年法国的一个植物学家阿尔方斯·德·堪多在他的《科学与科学家的历史》中指出,从巴黎科学院于公元1666年建立以来的两个世纪内,有九十二个外国人当选为该科学院的成员,就他们的宗教信仰而言,其中七十一个是新教,十六个是天主教,其余五个是不定的或者是犹太教.德·堪多把这些数字与法国之外的相应的宗教人口——一亿零七百万天主教徒和六千八百万新教徒——联系起来,说明在法国之外科学上很杰出而足以选入巴黎科学院的新教徒要比天主教徒大六倍以上.新教徒的革新者,尤其是加尔文教派和早期近代科学家,特别反对中世纪世界观的中心思想即等级观念;这个观念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是,宇宙间布满一连串等级不同的人和物,从处在世界边缘的上帝直到地上最不完善的实体,都是这样组成的,并假定自然界的等级具备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部分.第十七章万有引力论公元1679年,其他的科学家都已经找到向心力定律和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了.荷兰的惠更斯作了摆的运动实验和一般圆周运动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他在公元1673年推算出向心力定律.第十八章十七世纪的光学刻卜勒则奠定了近代实验光学的基础.刻卜勒看到光从已知光源以球面辐射出来,直觉地提出了光度随距离减弱的平方反比律.托勒密的折射定律大致上假定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种直接比例;刻卜勒研究了光线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的弯曲现象,指出托勒密的这条定律只适用于小于30°的角度.刻卜勒觉得介质的折射力和介质的密度成正比.公元1637年第一次被笛卡儿公诸于世,因为笛卡儿设想光由微粒形成并且走的是快速直线运动,现在他企图用这种微粒说来解释斯涅尔的定律和其他光学现象. 第十九章医学和血液循环的学说医学职业对近代科学发展可能有重要意义的另一特点,是在医学业务上工匠与学者之间有十分密切的接触,但在其他科目中这两者几乎是完全隔绝的 .血液循环学说以及人体心脏至上的学说因此成为十六世纪的一种新思潮的特殊应用.第二十章从炼金术到医学化学帕拉塞尔苏斯给炼金术下的定义是:把天然的原料转变成对人类有益的成品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所有化学工艺和生物化学工艺的定义.在医学上,帕拉塞尔苏斯摒弃了人体健康由四种组织体液所决定的观点,提出人体本质上是一个化学系统的学说.第二十一章近代初期的一些科学应用从十五世纪开始,葡萄牙人就已经到达西非海岸,所遵循的仍旧是中古世纪的沿海岸航线.在十七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中,英国的科学运动发展得更加互相配合和更有组织性了.第二十二章十七世纪的科学社团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早期,法国外省也成立了几个文学的和科学的组织,到了公元1760年时外省成立了约三十七个重要团体.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社团多在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的学会于公元1706年成立,波尔多的学会于公元1716年成立,图卢兹的学会于公元1746年成立,它们都和巴黎科学院有密切联系.第四部分十八世纪的科学:民族科学传统的兴起第二十三章十八世纪的科学应用瓦特的蒸汽机一问世就被采用了.那些炼铁厂的老板也同样采用,因为他们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原动机来开动鼓风机,为高炉提供风力.十八世纪的新纺织机和炼铁上的革新,在工艺上都是重要的发明,但是蒸汽机的发展,由于和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关系太密切了,恐怕是十九世纪以前最重要的一项科学应用.第二十四章十八世纪的科学背景十八世纪,那些曾经靠地理大发现得到好处的投机事业全都不行了.英国发生了一连串的危机,最后导致了公元1720年震动一时的南海公司的倒闭.在法国,西印度群岛的约翰·罗公司差不多在同时垮台,而荷兰在稍早一点时期也出现了一连串类似的商业崩溃.农业和工业则表现为另一种而且比较稳定的企业形式,在英国约在十八世纪中期这些方面的活动反而加快了.那些大都信奉国教的乡绅地主采用了引起农业革命的谷物轮种制和改进的牲畜饲养法,而在城市里地位相当卑贱的人们,其中以不信国教者的势力最大,则发动了工业革命.第二十五章天文学和十八世纪的牛顿哲学牛顿的朋友爱德蒙·哈雷,曾经把引力学说用在特殊问题的研究上,例如用来研究那个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彗星问题,但是在往后的几代里,天文学方面就很少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家.公元1734年贝克莱在一部叫做《分析家:或者向一个不信正教的数学家的进言》攻击了牛顿发明的微分学,而这个数学家就是哈雷.科学院为纪念牛顿在公元1734年第一次悬赏征文,而最后一次悬赏征求研究笛卡儿的论文则在公元1740年.由于丰特列尔的提倡,这种趋向后来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变得很是突出.第二十六章燃素说与化学革命燃素说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对金属的锻烧成碴现象提出一个类似的解释.卡文迪许是十八世纪后叶英国化学家中理论上最保守的一个,而且由于不能使自己适应在他的实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新化学,他在公元1785年前后就放弃了化学研究.第二十七章十八世纪机械物质世界的进步观第一种思想的流派起源于笛卡儿.他抽象地认为,一方面有物质和运动的机械世界,另一方面有包括人类灵魂在内的精神世界,这两都大体上是相互独立的,在人身上只是通过松果腺,两者才有所联系.植物是"为了永远要夺取地上的阳光和空气,并吸收土里的养料和水分"才发生变化的.这一具有经济学上放任主义气味的概念,后来为查理·达尔文所发展了,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中叶的英国大为流行,并取得成果.第二十八章进化和生物的巨大链条拉马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并研究了在十八世纪晚期占首要地位的许多问题,并把进步的概念以及关于人与其环境的关系等难题带进了生物学领域.人们把他描绘为十八世纪最后的法国哲学家,法国的思辨家之一,因为他关心的问题就是他们讨论的问题,并以同样思辩的方式思考这些问题.与拿破仑时代的新倾向相配合,拉马克的研究比起那些哲学家来,经验主义要略为多一点,他的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实际分类法在动物学系统里占有永久位置.他的进化学说从他立说时候起也有其支持者,不过拉马克主义在科学界永远属于少数人的意见.第二十九章德国的自然哲学十八世纪后期德国自然科学家们发展了他们特殊的自然哲学,因为他们发现当时科学思想的主流是他们的口味不十分投合的机械论和唯物主义.德国诗人兼自然哲学家歌德(公元1749-1832)说过,当公元1770年霍尔巴赫发表了他的《自然体系》时,在德国就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人们感到这部著作的理论部分与其说是错误的,倒不如说是不得要领,它既不符合德国人的经验,也不符合他们的理想.德国自然哲学家们都有高度的思辨的头脑.把逻辑结构赋予谢林和奥肯的理论的黑格尔,非常藐视英国人用来形容科学实验器具的"哲学工具"这一名称.第三十章胚胎学:个体有机物的发育一个有机体靠它自身特殊的生命力而理想地预先形成,这种观念就意味着有机体胚胎的生长中应当可以在经验上观察到一个真正的肉体发育过程,亦即形体上的分化.这样一种涵义,即胚胎的渐成说,于公元1759年由一个德国人卡斯巴尔·弗里德里希·沃尔弗(公元1738-1794)提了出来 .第三十一章活的有机体的结构和机能自然分类法要求对所研究的生物的全部特征进行考察.但是,人们感到自然分类法由于把动植物放在它们天然科属的地位上,比采用多少有点牵强和专断范畴的人为分类法,在阐明有机体的相互关系上要清楚些.公元1830年达到顶点.在那一年,圣提雷尔在巴黎科学院提出他两个学生写的一篇论文,文章力图证明墨鱼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在形态和进化方面缺少的一环,理由是假如墨鱼被当作当中弯曲而头尾相接的话,它便表现出脊椎动物的轮廓来.第三十章细胞学说十八世纪转折期的德国自然哲学而兴趣的活力论思潮,导致这种分类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改变,有机体的细胞开始被认为是介于未组织化的生物物质层与未分化组织层之间一个居间的层次.第五部分十九世纪的科学:工业和学术变革的促进者第三十三章地质学的发展公元1780年出版一份大型的法国地质图.格塔尔没有看出地面上并列的岩石夹层,在地下是垂线层迭的,这或许是由于当时法国的开矿业还不十分发达,所以难以考察地壳的垂线切面.勒曼和富克泽尔把岩石的垂直系列看成是历史的递续现象,每一层都是在下一层的上面逐渐形成的.他们根据年代的远近,把岩石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不含有化石的原始岩层,它们构成山峦的核心;其次是第二层的沉积物,含有简单的海生物化石;最后是第三层的岩石,含有陆上动物和植物化石.第三十四章十九世纪时期的物种进化学说达尔文其实是第一个认为生物进化系列是由系谱树递传下来,并把这种想法彻底加以发挥的人;有关的动物种类从共同的亲体分支出去,有些种类已经灭亡,而别的种类则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留下活的后代.他从化石动物在地质上的连续性,草似出他的系谱递传树,并证明个体动物的胚胎发育往往大体上遵照化石遗骸所提揭示的种族进化发展的路线.动物和植物的地理分布事实支持了这样的进化系谱树.第三十五章十九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科学团体十九世纪早期创立了一些科学团体,使科学家的才能得以培养并发挥出来.法国。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古代机械工程史。
作者在大量文物考证和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历代机械的发明、应用及技术发展进行了翔实的记述和全面的评价,充分反映了祖国机械工程领域的辉煌成就。
本书共十章,首章是概述,其后八章把机械的分类和发展巧妙结合,最后一章介绍了西方机械的传入和影响,真正做到了结构有总有分,内容详略得当,记述准确流畅,还辅以大量的图片,不仅是机械工程和机械史的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权威参考,也是广大机械科技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启发性读物。
绪论第一节机械的含义和分类机械的含义:一般认为机械式机器与机构的总称,它的根本目的是完成预定的机械运动及未完成特定的运动,然后才是省力。
机械的三大特征:第一,它是许多构件的组合体;第二,其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第三,它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效的机械功。
凡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事机器,而仅具有第一、二特征的事机构。
一机械的古代涵义在中国,机械的定义最早见于《庄子》。
中国古代常用“机”指某种特定机械,以后泛指一般机械。
西方最先提出机械定义的事古罗马的建筑师味多维斯。
二机械分类刘仙洲将机械分为七类,即:简单机械、发动机或原动机、工作机、传动机、仪表、仅用发动机得机械、发电机与电动机。
按机械史的分期,可分为四类:远古工具;古代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
按其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第一章中国古代和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概述第一节远古工具和机械中国机械史的萌芽,是以旧石器的出现为标志的。
直到1万年前才进入精致工具阶段,发展速度加快。
这一阶段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但制作比以前精良,种类多,后期出现了一些简单机械。
第二节古代机械时期远古工具为机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机械萌芽。
如:陶轮、踞织机、石质的犁形器、独木舟、钻孔工具、远古钻木取火。
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
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第一章:古代科技的奇迹在远古的时候,人类并没有现代科技的便利,但他们却能创造出令我们惊叹的技术。
例如,古埃及人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这座宏伟的建筑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古希腊人发明了蒸汽机,尽管它的运作原理并不像现代蒸汽机那样高效,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机械装置。
第二章:中世纪的黑暗与启蒙在中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似乎停滞不前。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世界进行探索,并且发现了许多新的发明。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这对于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伽利略的天文学观察则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
第三章: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的诞生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之一。
在这个时期,机器代替了人力,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蒸汽机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第四章:电子时代的崛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灯的发明使得人们不再受限于白天,电视的问世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利。
而计算机的出现则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的世界,使得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高效。
第五章:现代科技的辉煌如今,科技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智能手机、无人机还是人工智能,它们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和网络安全的隐患。
结语: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塑造了我们的未来。
正是每一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才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进步。
让我们一起追随科技的脚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人登上历史舞台
622年,穆罕默德(570-632)走麦城,创立伊斯 兰(皈顺)教 630年回到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 642年,以圣战的名义,控制了整个西亚地区,此 后半个世纪,控制了地中海地岸(北非)和西班 牙 8世纪,东扩,征服了中亚,威胁中国 第一个王朝倭马亚朝(661-750),定都大马士 革,古称“白衣大食” 第二个王朝阿拔斯朝,定都巴格达,史称“黑衣 大食”
亚里斯多德的影响
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为中世纪的思想界展开 了一个新的世界:更富于理性、更科学、 与新柏拉图主义大有差别。 亚里斯多德的知识领域,无论在哲学方面 还是自然科学方面,都比当时所知道的宽 广得多。要吸收这些新材料并且使其合于 中世纪基督教的思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 工作,而且在从事这件工作时也不能没有 疑虑和恐惧。
希腊科学衰落的历史背景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 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对罗马进行了三天掠夺 公元476年日耳曼的雇佣军首领灭亡了西罗马帝 国。此后到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即位的300年里, 战争频仍、强盗横行、饥谨瘟疫猖獗,毫无秩 序,被称为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封闭雅典柏拉图学院 641年阿拉伯人攻陷了亚历山大城
一、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1、阿拉伯科学技术进步的政治经济背景 (1)公元七世纪形成统一国家 (2)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超越欧洲 (3)贸易和航海的发达
661AD
一、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2、阿拉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开明的文化政策 (2)发达的文化设施 (3)自由的学术交流
2、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阿拉伯人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有人把阿拉伯人建立的科学文化说成是无意中 造了一个“冷藏库”,在黑暗的中世纪保持和 维护了古代科学的巨大躯体。 在阿拉伯科学的许多方面,并非仅仅处于旁支 地位,而是在从希腊到阿拉伯、再到近代欧洲 这三大阶段中占据着第二段的高级位置。 阿拉伯人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于: 在时间上沟通了欧洲的古代与近代;在空间上 沟通了东方与西方
3、阿拉伯科学阿拉伯科学反销西欧
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是阿拉伯文化向欧洲传播 的另一个重要窗口。 这里同君士坦丁堡有外交和商务上的关系,而 且还居住着一些阿拉伯人和希腊人。 在这些地方有不少著作从阿拉伯语和希腊语翻 译成拉丁语: 托勒密的《光学》、亚里斯多德的《动物学》、 《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等。
唐波尔教令
由于教派之间的冲突,托马斯·阿奎那倡 导的体系并没有立即被基督教世界接受。 在托马斯死后数年,即1277年,圣奥古斯 丁派反对托马斯主义的思想在巴黎主教艾 蒂安·唐波尔颁发的著名教令中鲜明地表 现出来。 该教令谴责了3219个哲学和科学的观点, 其中有20个是托马斯公开倡导的。
欧洲学术的复兴——培根
西班牙一度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的西班牙更 是阿拉伯与欧洲交流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地区。 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心:托莱多。该地在1085年 被基督徒从阿拉伯人手里夺回,但依然是东方 科学的立足之地。这里居住着许多翻译家,他 们在许多领域里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亚里斯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德和阿维森纳、 阿维罗伊以及其他阿拉伯天文学家与数学家的 著作,还有一大堆星占学和炼金术书籍,被介 绍给欧洲人。
希腊科学的致命弱点
无论人们可能会多么赞扬希腊科学,但他们必 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令人难过地缺乏这种后来 成为近代科学之根本的实验观点的东西,尽管 他们伟大的医生们本能地遵循了实验的方法, 但他们的哲学家们和自然的研究者们从来没有 正确地领会它。在医学之外,实验科学的的历 史是极短的,在阿拉伯的炼金术士、眼镜制造 者以及后来基督教的工匠和物理学家的影响下, 实验的精神非常缓慢地成长着。
第五节:古代阿拉伯与欧洲中世纪 的科学技术
一、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二、欧洲中世纪科学技术的窒息状态及 其复苏 三、中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对基督教和中世纪的评价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医学方面的主要 成就 2. 认识阿拉伯人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其在科学技术史 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3. 了解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科学文化的影响, 正确认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4. 把握欧洲中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 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
罗伯特·格罗塞特 Robert Grosseteste 1170-1253
在介绍和传播亚里斯多德主义过程中, 出力最大、影响最深的应数罗伯特·格 罗塞特。 牛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林肯郡主教。 邀请希腊人到英国,输入希腊书籍。为 研究希腊辩护。
假设-演绎法
罗伯特·格罗塞特论证了把自然科学建立在数 学上的必要性。 他还引人注目地在近代自然科学还没有产生之 前,就提出了一种合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假 设-演绎推理方法: 在经验基础上提出假设,然后对由此推出的结 论用经验证实或证伪。 他明确地表述了证伪原则:如果从一个假设中 导出的结论与经验不符,则该假设应该被摒弃。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AD)仿照亚里斯多德的逻 辑学和科学创造了一个介于基督教教 义和亚里斯多德主义之间的体系。 主要包含在他的两大著作《神学大全》 和《箴俗哲学大全》中。
地球中心说
托马斯·阿奎那吸收了托勒密的天文学。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仅仅把它当作假设。 然而托马斯的这一警惕被人忽略了,地 球中心说竟成了托马斯派哲学的一部分。
圣保罗把基督教当作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加以宣传。 在基督教成长并传播开来的时候,与希 腊哲学发生了接触, 早期教会神父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希 腊哲学与基督教义结合起来。
圣奥古斯丁354-430AD
对基督教思想影响最深远最长久的一位。 摩尼(Mani,216.4.14-约274)教徒 新柏拉图派基督教徒 把柏拉图哲学与保罗《使徒行传》的学说 结合起来,形成了基督教对知识的第一次 大综合的基础。 新柏拉图主义和早期基督教神学同时成长, 相互作用。
二、欧洲中世纪科学 技术的窒息状态 及其复苏
1. 基督教对希腊文 明的扫荡 2. 基督教会的思想统 治和对它的反抗
中世纪
原指古代文化衰落(五世纪)到意大利 文艺复兴(十五世纪)之间漫长的一千 年。 后来专指“黑暗时期”以后、文艺复兴 以前的约四百年时间。 从科学史角度来看,在这段时期内,人 类从希腊科学文明和罗马统治的高峰跌 落,再沿着现代知识的斜坡挣扎向上。
发现亚里斯多德
在新柏拉图主义时代,人们也知道亚里斯 多德的名字:一位逻辑学家。 约1200到1225年间,亚里斯多德的全集被 发现,他的许多经典著作——《形而上 学》、《物理学》、《论灵魂》等被翻译 成了拉丁文。 与其他希腊著作一样,亚里斯多德的著作 起也是从阿拉伯文译出,后来才从希腊文 直接译出。
2.1 发现隐藏起来并且被忘记的希腊知识的宝藏 开始:注重医学和物理学著作的翻译, 很快转向了天文学、数学和哲学著作: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托勒密的《至大论》 (Almagest,现所用书名就是阿拉伯人定下的) 希腊文化并不是阿拉伯文化汲取的唯一源泉。
2、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2.2 阿拉伯人还借取了印度人的成就。有两项印 度人的数学成就经过阿拉伯人的转达而被现代 科学吸收: 1)位值制和0、1、2、3、4、5、6、7、8、9这 十个符号。由于阿拉伯人的转述,印度人发明 的这十个数字结果被称做阿拉伯数字。 2)用正弦作弧的计量单位,而不象希腊人那样 用弦作弧的计量单位。
2、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2.3 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内取得的 成就,无疑使阿拉伯科学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科学 的主流。 从现在还通用的科学术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阿拉伯 科学的一些遗迹: 化学名词:碱(alkali)、酒精(alcohol)、 糖(sugar); 天文名词天鹅座β (albireo)、天鹰座α (altair)、金牛座α (aldebaran)。
The Byzantine Empire,查士丁尼(483~565年)
一叶扁舟曾载着保罗和巴纳巴斯从亚洲 来到欧洲,带来了希望和仁慈。 但是另一个家伙也悄悄溜上了船。 它戴着神圣高洁的面纱。 但掩盖的嘴脸却是残忍和仇恨。 它的名字是:宗斯多德主义之前的基督教神学
3、阿拉伯科学阿拉伯科学反销西欧
经历了黑暗的西欧在一些地方重新建立起了秩 序,人们渴求知识的热情高涨起来。 这时阿拉伯人继承和创造的知识再次显示了其 特殊的历史地位。 阿拉伯人建立的环绕地中海的庞大帝国,使得 他们与欧洲有多条接触和交流的途径。 东边的叙利亚过去是连接希腊和阿拉伯的纽带, 这时又成为拉丁世界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取希腊 知识的主要窗口之一。
欧洲学术的复兴——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化:把理性用于神 学 亚里士多德三次被禁:1210、1219、1230 大阿尔伯特(约1193-1280),西方基督 教世界第一个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作出全面 的综合解释的人 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协调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托马斯·阿奎那 对亚里斯多德主义的改造
3、阿拉伯科学阿拉伯科学反销西欧
阿拉伯知识通过前述各条途径流向欧洲 的各个主要城市,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 了阿拉伯学术的研究中心。 这时阿拉伯语被公认为学术研究的经典 语言,凡用阿拉伯语写成的著作都被认 为是权威的。 一些学术界的精英人物都从事阿拉伯学 术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工作。
3、阿拉伯科学阿拉伯科学反销西欧
中世纪在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
1,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从经验上获得 知识 2,希腊人建立了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和力 的理性基础 3,至今最不为所了解的阶段。这就是中 世纪——许多世纪黑暗之中的摸索。巨 大的努力花费在解决一些虚假的问题, 主要是把希腊哲学的结果同各种宗教的
教义调和起来。就他们的主要目标而言, 这一些努力自然是毫无结果的,但他们 却带来了许多附带的结果。主要的结果 就是实验精神的酝酿。 4,近代科学的阶段。 ——乔治· 萨顿
真正大胆的努力
人们已经深信教会作为天启的接受者与解 释者,在学术上是至高无上的。 因此要接受新发现的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以 及这些著作里包含的科学的和准科学的知 识,并且把这些知识与基督教的教义调和 起来,在学术上需要真正大胆的努力。 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吸收亚里斯多德主义 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教皇都禁 止大学研究亚里斯多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