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https://img.taocdn.com/s3/m/0796426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2.png)
H2
H─H
O2
O─O
±
极性共价键(Nonpolar covalent bond ):成键原子的
电负性不相同,核间电子云密集区域偏向电负性较大 的一端,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
HCl H─Cl
+
-
键极性判断(Bond polarity judgment )
一般电负性差值General electronegativity △X =0
成的同型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键角 ——分子中同一原子形成两个化学键间的夹角。
键的极性 ——当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时(成键的两个原子为相同元
素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否则,为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Nonpolar covalent bond ):成 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核间电子云密集区域在 两核的中间位置,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氢键性质:
﹡ 非化学键,属于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力﹡ ﹡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X、Y原子的半径愈小、电负性愈大,形成的氢键愈强﹡
习题
一、选择题
1、CO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是( )
A、Π键、ơ键
B、Π键、配位健
C、ơ键、Π键、配位健 D、ơ键、配位健
2、N2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是( )
A、一个Π键、一个ơ键 B、一个ơ键
q.d
分子电偶极矩越大,分子的极性就越大;分子电偶极矩越 小,分子的极性就越小;分子电偶极矩为零的分子是非极性分 子。
2、分子的极化
+ -
+-
+
-
-+
-
+
+-
因为电场的作用,使分子变形产生偶极或增大偶极矩的现 象,就称为分子的极化。
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第一课时)-课件
![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9b009369eae009591bec69.png)
蛋白质与甲醛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而变性 失活。所以37%左右的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是 医学、畜牧业等常用的杀菌防腐试剂。 • 思考
✐ 为什么甲醛易溶于水? ✐ 甲醛是如何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的?
任务二 从分子结构认识甲醛的性质
• 为什么甲醛易溶于水?
δ-
原子 电负性
δ+
δ+
C
2.5
δ-
H
2.1
O
3.5
δ+
已知:甲醛分子的化学式为CH2O。
任务一 认识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判断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VESPR模型 2
结合原子个数
σ键电子对数 价层电
3
孤电子对数 子对数
4
…
a: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x: 结合原子个数; b: 结合原子最多接受电子数
任务一 认识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判断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VESPR模型
键长 键的 键能 强弱 键角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分子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
工程塑料 染色定型
胶粘剂
甲醛
皮革加工
电器元件 防腐剂
总结
原子
VSEPR模型
预测
空间结构
共价键
分子
类型 键参数 极性
解释
分子间的 范德华力
杂化轨道理论 作用力 氢键
物质
结构
σ键 π键
键长 键的 键能 强弱 键角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分子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1.共价键
2.键参数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第二节
共价键
1.共价键
2.键参数
✐ 为什么甲醛易溶于水? ✐ 甲醛是如何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的?
任务二 从分子结构认识甲醛的性质
• 为什么甲醛易溶于水?
δ-
原子 电负性
δ+
δ+
C
2.5
δ-
H
2.1
O
3.5
δ+
已知:甲醛分子的化学式为CH2O。
任务一 认识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判断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VESPR模型 2
结合原子个数
σ键电子对数 价层电
3
孤电子对数 子对数
4
…
a: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x: 结合原子个数; b: 结合原子最多接受电子数
任务一 认识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判断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 —— VESPR模型
键长 键的 键能 强弱 键角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分子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
工程塑料 染色定型
胶粘剂
甲醛
皮革加工
电器元件 防腐剂
总结
原子
VSEPR模型
预测
空间结构
共价键
分子
类型 键参数 极性
解释
分子间的 范德华力
杂化轨道理论 作用力 氢键
物质
结构
σ键 π键
键长 键的 键能 强弱 键角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分子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1.共价键
2.键参数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第二节
共价键
1.共价键
2.键参数
高三化学共价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三化学共价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683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1.png)
为何不也许有H3、H2Cl、Cl3 分子形成?
第5页
一、共价键
1、共价键含有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种未 成对电子,便可和几种自旋相反电子配对成键, 这就共价键“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 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 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第1页
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 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第2页
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离子键? 什么是共价键?
化学键: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强烈互相作用。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
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第3页
第4页
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 分子形成过程吗?
第6页
价键理论要点
1.电子配对原理
两原子各自提供1 个自旋方向相反 电子彼此配对。
2.最大重叠原理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 核间电子概率密度越大,形成共 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第7页
2、共价键形成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 子出现在核间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 因而能够形象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 架起一座带负电桥梁,把带正电两个原 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X
第12页
(2).π键形成
两个原子 互相靠近
电子云重叠
π键电子云
第13页
π键:“肩并肩”
pZ—pZ
镜像对称
形成π键电子称为 π电子。
ZZ X
第14页
价键轨道
由原子轨道互相重叠形成σ键和π键 总称价键轨道
第15页
小结
项
键
目
成键方向
σ键
第5页
一、共价键
1、共价键含有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种未 成对电子,便可和几种自旋相反电子配对成键, 这就共价键“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 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 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第1页
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 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第2页
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离子键? 什么是共价键?
化学键: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强烈互相作用。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
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第3页
第4页
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 分子形成过程吗?
第6页
价键理论要点
1.电子配对原理
两原子各自提供1 个自旋方向相反 电子彼此配对。
2.最大重叠原理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 核间电子概率密度越大,形成共 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第7页
2、共价键形成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 子出现在核间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 因而能够形象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 架起一座带负电桥梁,把带正电两个原 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X
第12页
(2).π键形成
两个原子 互相靠近
电子云重叠
π键电子云
第13页
π键:“肩并肩”
pZ—pZ
镜像对称
形成π键电子称为 π电子。
ZZ X
第14页
价键轨道
由原子轨道互相重叠形成σ键和π键 总称价键轨道
第15页
小结
项
键
目
成键方向
σ键
(优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PPT课件
![(优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30f17a2f60ddccda38a0be.png)
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整齐 的排列在一起,并浸泡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
+
+
+
+
+
+
+
+
+
+
+
+
+
+
+
+
+
+
+
图:金属的电子海模型,带正电的球表示内层电子原 子核,周围的著色表示非定域电子构成的电子海
特点: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金属特性:
•导电性: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定向流动; •导热性:不断碰撞的自由电子可将热量交换和递; •延展性:金属可以在不破坏晶体结构,受力作用时整 层滑动。 •金属光泽: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并重新发射很宽波长范 围的光线,使金属不透明而具有金属光泽。
导体中存在导带,在电场作用下,导带中的电子很容易跃入导 带中的空分子轨道中去,从而导电。绝缘体和半导体中不存在导 带,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的是满带和空带之间的禁带的能量间 隔不同。一般绝缘体的能量间隔大,一般电子很难获得能量跃过禁 带;而一般半导体的能量间隔,在一定条件下,少数高能电子能跃 过禁带而导电。
(优质)化学键与分 子结构PPT课件
本章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有关
理论,了解化学键的成键本质。 重 点: 共价键的基本理论。 难 点: 分子轨道理论。
2.1 化学键的分类 2.2 共价键的成键理论 2.3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是物质能独立存在并保持其化学特性的 最小微粒,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迄今,人 们发现112种元素。正是由这些元素的原子构成 分子,从而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那么原子与原 子如何结合成分子;分子和分子又如何结合成宏 观物体?前者是化学键问题,后者是分子间力的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图:金属的电子海模型,带正电的球表示内层电子原 子核,周围的著色表示非定域电子构成的电子海
特点: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金属特性:
•导电性: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定向流动; •导热性:不断碰撞的自由电子可将热量交换和递; •延展性:金属可以在不破坏晶体结构,受力作用时整 层滑动。 •金属光泽: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并重新发射很宽波长范 围的光线,使金属不透明而具有金属光泽。
导体中存在导带,在电场作用下,导带中的电子很容易跃入导 带中的空分子轨道中去,从而导电。绝缘体和半导体中不存在导 带,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的是满带和空带之间的禁带的能量间 隔不同。一般绝缘体的能量间隔大,一般电子很难获得能量跃过禁 带;而一般半导体的能量间隔,在一定条件下,少数高能电子能跃 过禁带而导电。
(优质)化学键与分 子结构PPT课件
本章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有关
理论,了解化学键的成键本质。 重 点: 共价键的基本理论。 难 点: 分子轨道理论。
2.1 化学键的分类 2.2 共价键的成键理论 2.3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是物质能独立存在并保持其化学特性的 最小微粒,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迄今,人 们发现112种元素。正是由这些元素的原子构成 分子,从而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那么原子与原 子如何结合成分子;分子和分子又如何结合成宏 观物体?前者是化学键问题,后者是分子间力的 问题。
9-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9-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https://img.taocdn.com/s3/m/cec21bf3f61fb7360b4c650e.png)
VB法基本要点 法基本要点: 2. VB法基本要点: ( 1) 两个原子相互接近时 , 只有自旋方向 相 ) 两个原子相互接近时, 只有自旋方向相 的两个单电子可以相互配对成键。 反的两个单电子可以相互配对成键。 共价键的饱和性 饱和性: ( 2 ) 共价键的 饱和性 : 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 的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单电子数目。 的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单电子数目。 (3)共价键的方向性: 共价键的方向性: 方向性 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σ键和 键的比较 键和π键的比较 键和
σ键 定义 对称特点 存在方式 稳定性 头碰头 园柱形对称 单独存在于两个原子之间
π键 肩并肩 镜面反对称 伴随σ键而存在
σ键比π键轨道重叠程度大, 键轨道重叠程度大, 所以更稳定
正常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
正常共价键:由成键两原子各提供1 正常共价键:由成键两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配对 成键的, 等分子中的共价键。 成键的,如H2、O2、HCl等分子中的共价键。 等分子中的共价键 配位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是由成键两原子中 配位共价键: 的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电子对, 的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电子对,进入另一个原子的空 轨道共用而成键。 轨道共用而成键。
⑶、 sp3杂化 sp3等性杂化 2p 2s
激发
CH4
2s 2p
sp3杂化
sp3
等性sp 等性 3杂化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 3个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1个s + 3个p 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数:4个sp3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间夹角: 28’ 杂化轨道间夹角:1090 28 空间构型: 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2、诱导力 、
诱导力发生在极性分 子和非极性分子以及 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之间。永久 偶极和诱导偶极间的 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成__键__前__原__子__的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未__达__到__饱__和__状_ 态
5、共价分子及表示方法
(1)共价分子:原子之间全部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 (2)表示方法:电子式和结构式。 (3)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表示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
5.共价化合物:
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3、变化规律:一般说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 熔、沸点:I2>Br2>O、NH3、HF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 用,这种作用使它们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汽化,这种相互作用叫氢键。 讲解: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 键比化学键弱,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对物质的水溶性有 影响,如NH3极易溶于水,主要是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分子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 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思考:分子间作用力有什么特点,对物质的性质有什么样的影响?
2、特点: ①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 ②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 中; ③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远远小于化学键; 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 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且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同种非金属元素 不同种非金属元
的原子
素的原子
(3)类型
①酸(如HCl、H2SO4、HClO等); 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NO2、SO2等); ③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2S、H2O等); ④有机物(如CH4、C2H5OH、CCl4等)。
课堂练习
1、(双选)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D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课堂练习 2、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B )
课堂小结
键型 概念
特点
成键粒 子
成键条 件
离子键 带相反电荷离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间的 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
一般为活泼金属 和活泼非金属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不发 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向 吸引电子能力强
的原子
原子
思考: 观察下图,分析中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6.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1)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__易__失__去_电子也不__易__得__到_电子, 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2)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_C_-C__键__、C_=_C__键_或_C_≡_C__键_,可以彼 此结合形成_碳__链__,也可以连接形成_碳__环__。碳原子间连接方 式的多样性,是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一、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_共__用__电__子__对__所形成的强__烈__的相互作用。 2.形成过程: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__子__间_共用最外 层上的电子,形成共___用__电__子__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__原__子__核____的吸引。
3.构成微粒:__原__子____ 4.条件:_同__种__的__或__不__同__种__的__非__金__属__元__素_________;
5、共价分子及表示方法
(1)共价分子:原子之间全部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 (2)表示方法:电子式和结构式。 (3)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表示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
5.共价化合物:
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3、变化规律:一般说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 熔、沸点:I2>Br2>O、NH3、HF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 用,这种作用使它们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汽化,这种相互作用叫氢键。 讲解: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 键比化学键弱,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对物质的水溶性有 影响,如NH3极易溶于水,主要是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分子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 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思考:分子间作用力有什么特点,对物质的性质有什么样的影响?
2、特点: ①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 ②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 中; ③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远远小于化学键; 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 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且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同种非金属元素 不同种非金属元
的原子
素的原子
(3)类型
①酸(如HCl、H2SO4、HClO等); 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NO2、SO2等); ③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2S、H2O等); ④有机物(如CH4、C2H5OH、CCl4等)。
课堂练习
1、(双选)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D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课堂练习 2、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B )
课堂小结
键型 概念
特点
成键粒 子
成键条 件
离子键 带相反电荷离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间的 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
一般为活泼金属 和活泼非金属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不发 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向 吸引电子能力强
的原子
原子
思考: 观察下图,分析中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6.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1)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__易__失__去_电子也不__易__得__到_电子, 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2)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_C_-C__键__、C_=_C__键_或_C_≡_C__键_,可以彼 此结合形成_碳__链__,也可以连接形成_碳__环__。碳原子间连接方 式的多样性,是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一、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_共__用__电__子__对__所形成的强__烈__的相互作用。 2.形成过程: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__子__间_共用最外 层上的电子,形成共___用__电__子__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__原__子__核____的吸引。
3.构成微粒:__原__子____ 4.条件:_同__种__的__或__不__同__种__的__非__金__属__元__素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