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距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与距离

作者:叶楠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以审美与距离的关系为核心,从距离对审美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以及把握好距离的尺度追求和谐之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说明距离对审美的重要性,强调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追求和谐之美。

关键词:审美距离度和谐

当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欣赏某一客观对象时,主体与客体之间便产生一种介质,这种介质就是距离。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布洛认为:“许多审美观点和审美看法,可以在更基本的概念‘距离’上取得综合。”由此可见,距离是审美的前提条件,对审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距离究竟对审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审美的距离呢?

一、距离对审美的积极作用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布洛的“距离说”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当他运用这一物理学的术语来表达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特殊的审美关系时,则恰恰反应出了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在物理上和心理上的这两种“距离”的联系,认识到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只有保持合适的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纵观古今中外从审美的角度对距离的不同解释,无外乎以下几种:

1、空间距离。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要善于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距离太小,使主体离客体太近,就会造成主体对客体认识的误区。一是客体的各个部分互相遮挡,那么主体就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只有退到一定的距离,审美主体才能从全局把握住客体的整体风貌。另一个是感受美的角度发生了偏离,使审美主体看不到客体原来真实的面貌。当然,审美欣赏的空间距离也不能够太大,倘若超出了足以使主体进行审美欣赏的距离,那么主体就会感到对象模糊不清,人们就会放弃欣赏。比如要欣赏一尊雕塑,作为审美主体就应该注意调整与雕塑的实际距离,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如果离的太远,主体的眼前只可能是一堆泥土;如果离的太近,观者所看到的也只可能是模糊的一片。审美需要空间距离,就是因为美感的意义就是要使人们产生接近客体的欲望,创设一定的意境,没有距离也就没有接近。

2、时间距离。首先,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审视不可能瞬间完成,而有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审美主体在知识和情感方面的时间积累。另外,从审美客体的角度而言的,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不是一下子毫无保留地展现在

审美主体的眼前,而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吸引着主体的接近和参与。比如一部电影都会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作品总是通过情节的逐渐展开才将其深层次的内涵传递给观众,这就是时间间距赋予作品的魅力。审美欣赏中,审美主客体间的时间距离也不能太大或是太小。在审美主体感知的先后以及对象出现的先后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时间距离过小,就会减少主体全方位认识对象所需要的充足的时间,那么对象在主体的眼中就容易变形,看不到真实的面貌;如果时间距离过大,即欣赏对象各个部分所相隔的时间过长,主体就会因为遗忘而无法将审美对象整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无法产生审美感受了。

3、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任何艺术创作,任何美的产生,都来源于生活,“原生态”也成为了一个时尚的名词。可是,艺术与审美虽然源于生活,但绝不等同于生活。我们之所以追求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感受,将艺术称之为艺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距离感”。影视作品它明显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经过演员的演绎,夸大其中的一个“点”,赋予了其新的生命,从而使其高于生活,这就是距离的含义。音乐、舞蹈、相声、小品同样如此,正是这份距离才凸显了艺术的真谛。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距离才是“揭开审美奥秘的钥匙”。

4、心理距离。布洛提出了一种“心理距离说”的美感理论,他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着一份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即保持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我们借用朱光潜先生的关于“海上的雾”的分析来诠释“心理距离说”的主要观点:“乘船的人们在海上遇着大雾,是一件最不畅快的事。呼吸不灵便,路程被耽搁,固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的走动,以及船上的乘客们的喧嚷,时时让人觉的仿佛有大难临头似的,尤其使人心焦气闷。……但是换一个观点来看,海雾却是一种绝美的景致。你暂且不去想到它耽误了程期,不去想到实际上的不舒畅和危险,你姑且聚精会神地去看它这种现象,这幅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这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被它盖上一层面网,都出现梦境的依稀隐约,……你究竟在人间还是在天上,也有些犹豫不易决定。这不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么?”(《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这里讲了两种不同的感受,一种是受到现实需要的影响,于是便无法客观的进行欣赏;而另一种则是使心理与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置身事外,全神贯注的去欣赏美了。那么为什么感受会不同呢?就是因为“有了精神上的距离”。“心理距离”就是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对其所感知的事物应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自身主观愿望和情感的介入。有了距离,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吧。当然,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必须适度。心理距离过大,就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缺乏深入的认识,也就不可能进行审美活动;心理距离过小,就是主体只考虑客体的实际利害,就很难去注意那些超出了功利以外的美。

以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距离所做的不同的诠释,布洛认为:“是距离使得审美对象成为‘自身目的’”,“是距离把艺术提高超出个人利害的狭隘范围之外,而且授予艺术以‘基准’的性质”,“是距离提供了审美价值的一个特殊标准,以区别于实用的(功利的)、科学的或社会的(伦理的)价值”。可见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审美主体产生审美情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距离对审美的消极影响

审美主客体是产生美的根源,而距离只是中介。就是这中介,也往往在审美过程中与主客体发生矛盾,影响着正常的审美活动。

距离是审美的前提,那么距离的丧失也就意味着美感的消失。“零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过于接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趋向于零,主体就融入了客体之中,使其无法产生审美情趣,美就消失了。空间距离趋于零时,我们对美的对象的把握就是不全面的。雄伟壮观的珠穆朗玛闻名于世,可当你来到山脚下和它们近在咫尺时,便失去了那份神秘,展现在眼前的只有那暴露无疑的山石罢了。时间距离趋于零时,我们对美的对象的把握则不够深入,触及到的往往只是表象。俗话说“真理是时间的女儿”,可见丧失了时间距离,也就丧失了认清事物真谛的机会。心理距离趋于零时,即主体完全陷入了与客体的现实利害关系中,无暇顾及那些超越了功利的美的属性,也就不会产生美感了。布洛认为:“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由此可见,丧失距离,就等于丧失美感,这就是“距离的极限”。那么,有了距离,是不是就一定有美感呢?也不一定,距离太大,超出了审美主体接受的范围,同样没有美感。就好比将《红楼梦》的各个章节割裂开来逐字逐句地分析,而不追寻通篇的连贯性,也就无法体会这部巨作的精神实质,也就不懂其美的真谛,布洛称之为“超距”。审美欣赏的空间距离太大,就会使审美主体感到对象模糊不清;时间距离过大,就无法将对象还原为一个整体加以欣赏;心理距离过大,主体就会迫切想认识客体,无暇去领略它的美了。

由此可见,距离有时也会成为审美欣赏的阻碍,关键还是要掌握一定的分寸,“超距”和“差距”都会影响正常的审美活动,所以我们在进行审美欣赏时,就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

三、审美中的距离尺度——和谐之美

英国散文家杰拉尔德说:“一个人用显微镜看布,他看到的不再是布,而是不同的东西。一个人观察自己同样如此。事物只有将它置于同样的位置、适度的观察时,才能保留它们本来的特征。”在审美上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把握审美的尺度,没有恰当的距离,也就没有较为完整的审美。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的距离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审美必须摆脱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与欲念”,二是“审美必须有同情的了解,才能真正把握对象”。审美客体越是涉及审美主体的内心欲望,越是与主体和谐一致,就越可以引起主体的关注,这就是审美距离不能太远又不能太近。距离太远,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发生不了共鸣,距离太近,则容易使人以假乱真,把艺术与生活混同起来。

对于审美距离的把握,关键就在于这个“度”。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无论是空间上、时间上还是心理上,都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个恰当距离,也就是在追求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和谐,达到一种和谐的美。空间上,审美主体与对象的距离要求宜远则远、宜近则近,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