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https://img.taocdn.com/s3/m/47f18f3f312b3169a451a48d.png)
尊敬的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是人音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瑶族舞曲》是一节欣赏课,课本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的内容有歌唱教学《美丽的家乡》、《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成的民乐合奏曲。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欢庆节日时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这节课也是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课,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学习,有助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2.感受音乐的情绪3.了解乐曲曲式结构4.通过声势练习,了解瑶族音乐的节奏特点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乐曲的曲式结构。
技能目标:通过分段欣赏《瑶族舞曲》这一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欣赏其他乐曲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声势练习,理解《瑶族舞曲》的节奏特点,进而领略瑶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情况:接触过其他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如:好一朵茉莉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南方飞来的小鸿雁的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等,了解了什么是五声调式,以及之前学习的《青春舞曲》,对于舞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对音乐情绪的表达与感知还有待提高。
本着课程标准,在研究教材之后确立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划分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不同乐段情绪变化。
二、教学设计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对于瑶族的习俗,乐器等加以介绍。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上册西南情韵瑶族舞曲人音版龚艳琼版PPT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上册西南情韵瑶族舞曲人音版龚艳琼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b2c5f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2.png)
《瑶族舞曲》
·请用心聆听,大胆展开丰富的想象。
·请捕捉四个主题
·关注主奏乐器以及音乐力度、速度和情绪 上的变化。复三部式ABA’
《瑶族舞曲》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
刘铁山 茅沅 曲 四川省纳溪中学校 龚艳琼
瑶族长鼓舞曲
刘铁山 曲
长鼓 咚咚 敲
木叶 声声 飘 ,
瑶 家 喜 庆 丰 收年
人人 乐陶 陶 。
你 看那 小 伙 舞 起了 腰 刀 笑 得 多 自 豪 ,
戴 银 镯 的 姑 娘 们 呀 围看 把 舞 跳 。
前奏+主题一2
刘铁山 茅沅 曲 四川省纳溪中学校 龚艳琼
低音提琴
听一听有没有我们课前熟悉的音乐, 同时思考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力度?
主题一一段
第一次 小提琴主奏 第二次 木管乐器主奏 第三次 弦乐器主奏
运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主题一音乐。
完整主题一
音乐主题二
《瑶族舞曲》
第一遍、第二遍、完整
速度、力度、情绪? 主奏乐器是什么? 你又联想到什么场景?
第二遍
音乐主题三、四
《瑶族舞曲》
3、 4、 重复 3 34
343
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体验
初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757eb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2.png)
《瑶族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瑶族舞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探究、创编的过程中,了解乐曲所呈现的内容,并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播放《瑶族长鼓舞》视频,并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瑶族)学生自由回答,老师介绍乐曲顺势引入新课《瑶族舞曲》。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播放乐曲提问:乐曲描绘一副怎样的画面?(作品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2)教师再次播放作品,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热烈的)2.深入了解(1)介绍乐曲背景(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2)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跟着乐曲自由律动,感受音乐画面。
(以低音乐器为主,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绘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3)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提问:大家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由小提琴奏出悠静委婉的主题,犹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三五成群的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轻轻敲击长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明亮的月光下,准备跳舞了,实在是太喜庆了!)(4)聆听第一部分第二主题,提问:这段音乐又出现了哪些乐器,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大管吹奏主旋律,姑娘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情绪逐渐高涨。
大家跳得更热闹更起劲了)(5)欣赏乐曲第二部分,学生跟音乐哼唱,进行对比欣赏:这部分有哪些变化呢?(第二部分的主题变成了三拍子,中速稍快,力度也相对弱了下来,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像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初三音乐(人音全国版)瑶族舞曲-3任务单
![初三音乐(人音全国版)瑶族舞曲-3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4630934cf61fb7360a4c65b4.png)
1.B段旋律的节拍是____拍。
【学习任务四】
1.《瑶族舞曲》的曲式结构是___________。
3.体验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情感表现的影响。
课前学习任务
对管弦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模唱及识读曲谱的能力。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主题a一共演奏了___遍,主奏乐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
1.与主题a较慢的速度比较起来,主题b的速度是________。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瑶族舞曲》
教科书
书名பைடு நூலகம் 音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感受瑶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并对其感兴趣,乐于体验并认识瑶族的音乐文化及
特点;
2.欣赏管弦乐《瑶族舞曲》,熟记各部分主题旋律并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8.《瑶族舞曲》初中音乐PPT课件
![8.《瑶族舞曲》初中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e2d16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d.png)
情绪
优美、委婉、轻盈
速度
中速
主题Ⅱ 粗犷热烈、欢快幽默
主题Ⅲ
抒情、安宁
稍快 稍慢
作品分析:
《瑶族舞曲》的音乐取材于我国瑶族民间歌舞——长 鼓励。长鼓励是一种以男女双人舞对舞的情势,舞姿既 柔柔顺转,又刚劲有力,仰俯摆动,左右旋转,饶有风 趣。作品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写了瑶族青年 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着艳服,打着长鼓,聚集在月光 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
第三部分(A):
•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由乐队全奏第一部分主题, 好似人们又纷纭加入舞蹈行列,欢跳、旋转、歌 唱,气氛非常热烈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 向高潮后结束。
作品结构
• 复三部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是三段体曲式的 复杂化,其中有一段本身就是由两段体或三段体 构成。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
《瑶族舞曲》
Hale Waihona Puke 我还记得,我还能唱• 歌唱美丽的故乡 • 苏木地伟 •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瑶族舞曲
• 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 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励 曲》,1955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 弦组曲。
• 乐曲生动地描画了瑶族人民欢庆节 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 特色,旋律优美动听。
引子
• 由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拨奏的 方法,模仿瑶族长鼓敲击的舞蹈节奏。把 人们引入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 ,使人联想到节日晚会即将开始。
第一部分(A):
• 第一主题共演奏三遍,用两个不同速度、不同情绪带再现 的单二部曲式(a+b)组成。第一遍由小提琴主奏,第二 遍由木管乐器主奏,第三编由弦乐器主奏,表现少女翩翩 起舞的形象,姑娘们都纷纭加入舞列。
初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3c4a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6.png)
教案:初中音乐《瑶族舞曲》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文化背景。
3. 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如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瑶族舞曲》,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重点:1. 感受《瑶族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2. 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1. 分析《瑶族舞曲》的曲式结构。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瑶族舞曲》音频、视频及图片。
2.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瑶族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民族特色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瑶族的舞蹈音乐,激发学生对《瑶族舞曲》的兴趣。
二、欣赏《瑶族舞曲》(15分钟)1. 播放《瑶族舞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力度等要素。
3. 分析《瑶族舞曲》的曲式结构,如A段、B段等。
三、深入了解瑶族舞曲(15分钟)1. 讲解瑶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欣赏音乐时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体验音乐的美感。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瑶族舞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演奏。
2.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感受瑶族舞曲的韵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邀请瑶族舞蹈演员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瑶族舞曲。
2. 组织学生参观瑶族村落,感受瑶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瑶族舞曲》,让学生了解了瑶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文化,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体验音乐的美感。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瑶族舞曲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瑶族文化的了解仍较浅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拓展。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40add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9.png)
瑶族舞曲一、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南情韵》中的一节欣赏课。
此曲是刘铁山和茅沅以瑶族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创编而成的管弦乐曲。
该作品生动地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和生活风貌。
全曲为复三部曲式,首部为C羽调式,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音乐情绪更加热烈欢快,表现了小伙子们热情奔放的舞姿。
中部为C宫调式,其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男女青年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再现部为C羽调式,是首部两个主题的再现,其主奏乐器的变换,打击乐的加入和速度的加快,使音乐的情绪达到高潮,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记忆,音乐情绪情感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本节课通过用音乐语言感受并体验《瑶族舞曲》的情绪和情感,通过参与节奏的编创活动,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音乐语言感受并体验《瑶族舞曲》的情绪和情感,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场景。
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知道民族音乐是现代音乐创作的源泉。
知识与技能:熟记《瑶族舞曲》主要段落的主题音乐,并辨别其主奏乐器的音色,能用《瑶族长鼓舞歌》的节奏元素参与节奏的编创活动,并将其用模仿长鼓的音色和声势动作参与a段主题旋律的体验和表演活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问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的教学活动,理解民歌的风格特点。
2、通过用《瑶族长鼓舞歌》的节奏元素参与节奏的编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合作精神,同时加深对维吾尔族典型节奏的感受与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准备教学重点:1.欣赏《瑶族舞曲》。
2.熟记《瑶族舞曲》主要段落的主题音乐,并辨别其主奏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能用《瑶族长鼓舞歌》的节奏元素参与节奏的编创活动和声势动作的表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上节课我们感受并体验了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的音乐魅力。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瑶族舞曲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瑶族舞曲](https://img.taocdn.com/s3/m/418a48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d.png)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瑶族舞曲》内容,强调《瑶族舞曲》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瑶族舞曲》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 瑶族音乐和舞蹈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瑶族文化。
2. 理解《瑶族舞曲》的旋律特点。
《瑶族舞曲》的旋律以五声音阶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生可能对五声音阶不熟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对比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五声音阶的特点。
3. 理解《瑶族舞曲》的和声特点。
《瑶族舞曲》的和声以民族和声为主,与西洋和声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对民族和声不熟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分析民族和声的构成和特点,让学生掌握民族和声的基本知识。
4. 学习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瑶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学生可能不熟悉这些动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观看视频、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5. 创作一段瑶族舞蹈。
学生可能对如何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提供舞蹈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创作出一段具有瑶族特色的舞蹈。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学生的聆听作业,指出他们在记录音乐特点和情感变化时的不足之处,给出改进建议。
2. 观看学生的舞蹈视频,评价他们的舞蹈表现力,给出改进建议,鼓励他们在舞蹈学习中继续努力。
3. 审阅学生的舞蹈创作,给出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4. 阅读学生的短文,评价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对瑶族音乐和舞蹈的理解,给出改进建议,鼓励他们在文化学习中继续努力。
人音版九上第三单元第3课时《瑶族舞曲》《赶摆路上》教案(共37张PPT)
![人音版九上第三单元第3课时《瑶族舞曲》《赶摆路上》教案(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e3d12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0.png)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瑶族舞曲》《赶摆路上》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在欣赏作品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欣赏能力。
对此,本课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了从不同角度欣赏同一段主题、根据音乐选择乐曲的主要节奏等音乐体验环节。
丰富的体验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创作于20 世纪的一首经典作品,无论管弦乐合奏还是民乐合奏的表现形式,都是听众喜爱的曲目之一。
在运用了瑶族长鼓舞的音乐素材,尤其是独特的模仿瑶族长鼓敲击的节奏,使乐曲既有舞蹈性又有稳定感,充分展现了瑶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管弦乐形式创作的“瑶族舞曲”,其优美的旋律形象地刻画了热烈的舞蹈场面,使该曲兼具西洋音乐特点同时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易使学生对瑶族人民美好生活产生无限的向往与遐想。
《赶摆路上》是《云南风情》组曲的第二部分,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傣家生活场景。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靠边境的弧形地带。
傣族音乐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等。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后,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音乐要素,能根据音乐要素的不同来感受音乐的变化,能够运用主要的音乐要素来分析音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5)教师播放A段音频(主题一和主题二)(6)教师播放主题c和主题d的音频,并讲述:两个主题节拍是3/4拍,速度中速稍快。
主题c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主题d的主奏乐器是小号和圆号。
主题c和主题d部分把人们带入一种自信、乐观、幸福的意境之中。
抒情、安宁的意境,不时带出点活泼、跳跃的色彩。
6、教师播放完整音频并讲授复三部曲式:由A、B、A三个部分组成,首尾呼应是复三部曲式的典型特征。
(5)完整欣赏A段并说一说两个主题的节拍和速度。
(6)完整欣赏两个主题然后回答:B乐段两个主题的节拍和速度怎样?主题c和主题d的主奏乐器各是什么?这段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完整欣赏全曲,写出各主题的顺序,并感受尾声的速度和情绪。
九年级音乐上册《瑶族舞曲》PPT课件
![九年级音乐上册《瑶族舞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59d1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c.png)
欣赏第二部分
聆听主题c和主题d的音响随着音乐击拍感受
和第一部分的主题相比主题。和主题d在节拍、节奏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节拍由学拍变为拍,节奏变得舒缓,速度变为中速 稍快。
主题c和主题d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 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情感? 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主题c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由小提琴演奏, 音乐婉转细腻,温柔平和,给人以亲切老动人的故事,音乐给 人以厚重的感觉。
第三部分(再现部)的主题与刚刚听过的哪一部 分的主题相似?它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第三部分是第部分的主题再现,其主奏乐器的变 换、打击乐的加人和速度的加快把音乐推向高潮, 并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把一个欢歌狂 舞的场面呈现在人们眼前。
瑶族长鼓典型节奏体验
《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 a 和 b
用缓呼缓吸的方法击拍学唱主题a, 用急吸急呼的方法学唱主题b。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情感 ?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它分为 几部分?
欣赏第一部分
主题a和b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的主奏乐器 是什么?它们在节拍、节奏、速度以及所表达的情绪
情感和描绘的场景方面有哪些异同之处?
• 主题d出现了两次,主奏乐器是两只小号, 长笛声部做应答,在安宁和富有歌唱性的 旋律中,时而出现跳跃的节奏型,温情委 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好像 一对青年恋人边歌边舞,互诉爱慕之情, 共同品味着爱情的甜蜜,憧憬着美好的未 来。
分成4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当音乐中出现 a、b、c、d四个主题时,请选择这4个主题的 小组成员举手示意。请同学闭上眼睛随着音 响划拍哼唱熟悉的主题音乐,感受并体验乐 曲的节拍、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带 来的不同感受。
瑶族舞曲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欣赏 瑶族舞曲》【课件】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欣赏 瑶族舞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a8cec3b3567ec112d8a65.png)
引子
由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拨奏 的方法,模仿瑶族长鼓敲击的舞蹈节奏。把 人们引入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 使人联想到节日晚会即将开始。
第一部分(A):
• 第一主题共演奏三遍,用两个不同速度、不同情绪带再现 的单二部曲式(a+b)组成。第一遍由小提琴主奏,第二 遍由木管乐器主奏,第三编由弦乐器主奏,表现少女翩翩 起舞的形象,姑娘们都纷纷加入舞列。
瑶族舞曲
• 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 第二主题演奏了两遍,描写了一群小伙子闯入了姑娘的歌舞 入群。音乐热闹、欢腾、豪放。
• 第二部分
• 抒情、安宁的意境,不时带出点活泼、跳跃的色彩。
• 再现部分
• 是第一部分的减缩再现加上尾声,情绪比第一部分要热烈。 特别是尾声部分,速度加快,将情绪推向高潮。
乐曲
主题Ⅰ
九年级音乐上册 人音版
第三单元 西南情韵
《瑶族舞曲》
我还记得,我还能唱
• 歌唱美丽的家乡 • 苏木地伟 •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瑶族舞曲
• 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 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茅沅根据此曲 改编成管弦组曲。
•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 面,富分(A):
•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由乐队全奏第一部分主题, 好似人们又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欢跳、旋转、歌 唱,气氛非常热烈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 向高潮后结束。
作品结构
• 复三部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是三段体曲式的 复杂化,其中有一段本身就是由两段体或三段体 构成。
• 第二主题演奏两遍,由第一主题变化而来。用带再现的单 三部曲式构成(a+b+a),第一遍由大管主奏,第二遍由 木管组、圆号、小号主奏,旋律粗犷而热烈,好像一群小 伙子闯进姑娘们的歌舞人群。人们在舞蹈时热闹、活泼、 欢快的形象。
人教版音乐九下《瑶族舞曲》ppt课件
![人教版音乐九下《瑶族舞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7aef910242a8956bece4c5.png)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拓展延伸——走进瑶族话西南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 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 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 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 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音乐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成员, 你知道哪些?
听乐曲片段《瑶族舞曲》这么美妙的音 乐来自哪个民族?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整体赏析——弦音管乐赏乐曲
首听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运用多媒体,结 合图像欣赏乐曲)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作者——茅沅
茅沅(1926-)原籍山东济南,生于北京,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自幼喜爱音 乐,1951年起从事音乐工作,成名作是与刘铁山 合作的《瑶族舞曲》(1952年首演)。其代表作 品还有歌剧《刘胡兰》(与陈紫等合作)、《南 海长城》、《王昭君》等,舞剧《宁死不屈》、 《敦煌的故事》,小提琴曲《新春乐》。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第三部分和尾声:(主题 a和主题 b)
我们一起听一下最后部分,看看有什么相 似或相同的地方? (明确: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 加进了热烈的打击乐器,速度越来越快, 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最后, 乐曲在强烈的演奏中推向高潮,在欢腾的 气氛中结束全曲)。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歌曲欣赏——声情并茂唱“瑶歌”
瑶族的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 瑶族是个能歌的民族。清代诗人屈 大均曾有“瑶俗曲调都具有 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色彩。
人音版(简谱)九年级上册音乐《瑶族舞曲》(一等奖课件)
![人音版(简谱)九年级上册音乐《瑶族舞曲》(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4426d2b0717fd5370cdc28.png)
瑶 家 喜 庆 丰 收年
人人 乐陶 陶 。
你 看那 小 伙 舞 起了 腰 刀 笑 得 多 自 豪 ,
戴 银 镯 的 姑 娘 们 呀 围看 把 舞 跳 。
瑶族舞曲
刘铁山 茅沅 曲
低音提琴
引子
第一部分
主题一
主题二
听辨你熟悉的旋律,注意它有没有发展与变化呢?
主题一完整重复了几次?请用手势示意。 每次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可以试着模仿演奏。
甘肃省礼县第四中学 林敏
瑶族长鼓舞曲
刘铁山 曲
l长ü 鼓 咚 咚 敲
木叶 声声 飘 ,
瑶 家 喜 庆 丰 收年
人人 乐陶 陶 。
你 看那 小 伙 舞 起了 腰 刀 笑 得 多 自 豪 ,
戴 银 镯 的 姑 娘 们 呀 围看 把 舞 跳 。
瑶族长鼓舞曲
刘铁山 曲
长鼓 咚咚 敲
木叶 声声 飘 ,
·关注主奏乐器以及音乐力度、速度和情绪 上的变化。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
合唱《瑶山夜歌》
舞蹈《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
指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提琴主奏 木管乐器主奏
弦乐器主奏
随
随主题一的音乐,模仿低音提琴的拨奏, 并唱一唱。
《瑶族舞曲》
音乐主题二
《瑶族舞曲》
音乐主题二
《瑶族舞曲》
音乐主题二
音乐主题三、四
《瑶族舞曲》
·请用心聆听,大胆展开丰富哼唱 奏鼓 主题二、三、四:声势动作表现
《第三单元 西南情韵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西南情韵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0c1fa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0.png)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乐曲的旋律及节奏,能够准确演奏瑶族舞曲。
2. 通过演奏,感受瑶族的文化特色和舞蹈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瑶族舞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奏。
2. 难点:理解瑶族的文化特色和舞蹈魅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瑶族舞曲的乐谱和伴奏音乐。
2. 准备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等)和音响设备。
3. 安排小组合作演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缘参与。
4. 提前向学生介绍瑶族的文化背景和舞蹈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乐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瑶族舞曲》的音乐,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族乐曲?2. 揭示课题,并介绍瑶族的相关知识。
3.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乐曲表现了瑶族人民怎样的生活场景?(二)新课学习基础性任务: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乐曲的情绪及体裁,并通过不同声部的旋律变化感知乐曲的结构。
进阶任务:学生分小提琴与大提琴两个声部再次聆听乐曲,从声部的配合中体会乐曲旋律的安排及各声部的特点。
通过班级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表现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乐曲为多段体结构,主要音乐材料是笙与管弦乐队演奏的旋律。
(三)合作探究1. 提问:这首乐曲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两个声部配合得很好,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2. 探究:乐曲的主题旋律在不同乐器上的出现有什么作用?3. 讨论并总结:主题旋律在不同乐器上的出现,使乐曲更加悦耳,更能引起听众的注意。
同时,也使听众感受到乐曲的民族风格和特点。
(四)教室小结简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寻找类似音乐进行欣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教室上所显现出来的共同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建议学生在下节课中通过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瑶族舞曲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瑶族舞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a258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6.png)
例题8:
题目:《瑶族舞曲》的演奏技巧有哪些?
答案:《瑶族舞曲》的演奏技巧包括对民族乐器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对音乐表现力和创作能力的展现。
例题9:
题目:《瑶族舞曲》的舞蹈动作有哪些?
(2)欣赏瑶族音乐作品:建议学生多听瑶族音乐作品,感受瑶族音乐的魅力,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3)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建议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4)尝试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利用音乐创作软件,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
(5)提升音乐表现力:建议学生学习音乐表演技巧,提升自己的音乐表现力,提高自己的音乐表演水平。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瑶族舞曲》的背景和特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瑶族舞曲》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瑶族舞曲》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4)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导向学习,通过模仿和创作,亲身体验音乐表演和创作的过程,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f87de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f.png)
《瑶族舞曲》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瑶族舞曲》”,通过学习瑶族舞蹈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瑶族音乐的特点和舞蹈风格,感受瑶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瑶族舞曲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模仿、练习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舞蹈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瑶族舞曲,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热爱,培养其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瑶族舞曲基本知识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掌握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评价学生舞蹈技能的掌握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瑶族音乐的认同感和热爱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瑶族舞曲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学生对瑶族音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瑶族舞曲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瑶族音乐文化的基本知识。
3. 欣赏舞蹈视频:播放瑶族舞曲的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舞蹈动作和表演风格,感受瑶族舞蹈的魅力。
4. 模仿练习:教师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学生模仿练习,逐步掌握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5.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练习,相互合作,互相学习,提高舞蹈表现力。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舞蹈技能掌握情况和情感态度表现。
同时,通过课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瑶族舞曲基本知识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瑶族舞曲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编,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要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情感态度表现等,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三单元 西南情韵 瑶族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西南情韵 瑶族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a705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3.png)
《瑶族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和演奏《瑶族舞曲》,深入了解瑶族文化,感受瑶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 练习基本的音乐技能,如节奏感、音准和乐器的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作业内容:1. 听写作业:学生需完整听一遍《瑶族舞曲》,并尝试用简短的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完成后,与同学交流分享,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乐器演奏作业:学生可以选择瑶族乐器(如铜鼓、芦笙等)进行演奏,熟悉并掌握瑶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如有困难,可参考教师提供的乐器演奏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3. 舞蹈表演作业:学生可根据《瑶族舞曲》的节奏和旋律,编排一段瑶族舞蹈并进行表演。
注意展现瑶族舞蹈的特色和美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给予指导。
4. 小组合作作业:学生可自愿组成小组,选择瑶族文化相关的主题,共同完成一份瑶族文化主题的PPT,内容可包括瑶族的历史、风俗、音乐、舞蹈等方面。
要求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积极沟通,共同完成高质量的PPT制作。
三、作业要求:1. 听写作业需认真聆听,准确记录感受,字数不少于500字。
2. 乐器演奏作业需熟练掌握基本技巧,能够流畅演奏。
3. 舞蹈表演作业需注意展现瑶族舞蹈的美感和特色,符合音乐节奏和旋律。
4. 小组合作作业需按时完成,PPT内容要符合主题,逻辑清晰,图文并茂。
5. 作业完成后,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可选择电子邮件、作业本或网络平台等方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听写感受、乐器演奏、舞蹈表演和PPT制作等方面。
2. 评价标准包括完成质量、创新性、合作精神等。
3. 对于优秀作业,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或加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可根据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d685d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f.png)
《瑶族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熟悉并理解《瑶族舞曲》的背景和内涵,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音乐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瑶族舞曲》的相关背景和内涵,了解瑶族文化和舞蹈风格。
学习该曲目的基本节奏和旋律,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和和声技巧。
2. 音乐欣赏:学生需通过多次聆听《瑶族舞曲》,感受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尝试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
3. 乐曲表现:学生需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教室或家里的可利用条件进行音乐表现创作,比如尝试以瑶族舞蹈的舞蹈风格和特点为基础进行舞蹈编排,或者用打击乐器等道具进行伴奏。
4. 音乐创作:学生可尝试创作与《瑶族舞曲》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或和声,或者用文字表达对瑶族文化和该曲目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音乐知识学习:学生需在预习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下对《瑶族舞曲》的理解和感受,为后续的讨论和交流提供依据。
2. 音乐欣赏:学生需在多次聆听过程中做好听记,注意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乐曲表现:小组内的成员需互相协作,完成音乐表现创作任务。
要求表演形式多样、创意新颖,并能体现出瑶族舞蹈和音乐的特色。
同时,需注意表现技巧和表现力的提升。
4. 音乐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音乐或文字表达出来。
创作过程中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相互借鉴灵感和创意。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将综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欣赏能力、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将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将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人教版音乐九下《瑶族舞曲》ppt课件2
![人教版音乐九下《瑶族舞曲》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027371dfab069dc51220135.png)
作品分析: 《瑶族舞曲》的音乐取材于
我 国 瑶 族 民 间 歌 舞 —— 长 鼓 舞 。 长鼓舞是一种以男女双人舞对 舞的形式,舞姿既柔和婉转, 又刚劲有力,仰俯摆动,左右 旋转,饶有风趣。作品感情丰 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写了 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 身着盛装,打着长鼓,聚集在 月光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
瑶族舞曲
瑶族人口不足300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村 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
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与 汉、 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 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 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优美的 舞蹈,独特婚俗 。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 鼓身呈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中腰 细而实,两端粗而空,蒙以羊皮,通 体彩绘日月、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极 富民族风格。
瑶族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最 为著名。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双手 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右手拍击, 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乐器,又是 舞蹈道具。每年农历10月16日这天, 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
乐曲 情绪
主题Ⅰ 优美、委婉、轻盈
速度
中速
主题Ⅱ 粗犷热烈、欢快幽默
稍快
主题Ⅲ
抒情、安宁
稍慢
第一部分 旋律优美抒情。
一阵轻柔的鼓声,仿佛在夜幕
降临的时候,瑶族的青年男女们穿着 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 A, 主题音乐(姑娘们在长鼓的伴奏下翩 翩 起 舞 ) —— ( 音 乐 速 度 —— 稍 慢)—(情绪——幽静委婉)(姑娘 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音乐速 度——加快)——(情绪——欢快活 泼)(小伙们也情不自禁的围到了姑 娘们的身边)——(音乐速度——稍 快)——(情绪——热烈奔放)(姑 娘们向小伙们发出了热情的邀请,他 们在一起尽情的舞蹈)
西南情韵——瑶族舞曲 教案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西南情韵——瑶族舞曲 教案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ee66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2.png)
7.学生小结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的发展,教师补充: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分为整首曲子的第一部分,由高胡奏出悠静委婉的主题,犹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然后管子、笙和低音喉管吹奏主旋律,姑娘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情绪逐渐高涨。 主要描写美丽的瑶族姑娘婀娜多姿的舞步。音乐非常柔美轻缓,人们仿佛看到节日之夜长鼓奏响歌声轻起时,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之下。乐队的弦乐器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宛如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4.师:同学们听听主题一之前的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声音很小。很弱。师:对了,这一小段是瑶族舞曲的引子部分,之后的音乐都是由它发展来的。
5.展示主题二的旋律谱例,并播放主题二的音乐。教师讲解主题二的音乐情绪:热闹,欢腾的景象,男女老少集中到舞池中央尽情的舞蹈,这一段的音密集,中间部分大附点的拉长,使得旋律在快节奏中有一丝悠扬的意境,在一串密集的音符里做一个转折。引导学生在大附点的部分用挥手画圈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用长鼓为主题2伴奏
9.听一听音乐片段,分辨是哪一个音二部分。
10.播放《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视频。并显示每个主题的段落
11.引导学生总结本曲的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
12.老师与学生跟随音乐做舞蹈律动。
模拟篝火晚会景象,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随着欢快的音乐 一起走进欢乐的瑶家山寨,举起手中的长鼓,让我们载歌载舞,去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色和力度的结合
b主题
主奏乐器
(音色)
大管、 第一次 双簧管
拍子 速度 节奏
力度
2
中强 mf
4
全乐队演奏 第二次
快 板
强
密集 f
1.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些乐器又是如何演奏的呢?
弓弦乐器 拨奏 模拟瑶族长鼓的敲击节奏
2.尾声部分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打击乐器在尾声的高潮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全乐队特别是打击乐 加强力度渲染气氛的作用
对比音乐 拍子
节奏
速度
音色
力度 音乐情绪
引子
稀疏
慢板 弓弦乐器 弱p 悠扬柔美
2
4
尾声
密集
快板 全乐队特
强f 热烈欢快
(打击乐)
(高潮)
聆听c主题思考: c主题是什么拍子的?速度、力度与b主题有什么变化?
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 3/4、中速、较弱、抒情
B.C主题
主题 B主题 C主题
拍子
2 4 3 4
速度 快板
慢板
学会聆听、用心感受, 让音乐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
1=bE 2/4
暂停
××× |× ××|× ××| × ×× |× ××| × ×× |× ×× |× ×× |
摇手铃 跺脚 拍手 捻指
Thank you
管弦乐队舞台分布
西洋管弦乐队:
管弦乐队中使用 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 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组:
木
铜
弓
打
管
管
弦
击
乐
乐
乐
乐
器
器
器
器
组
组
组
组
两管一弦一打击
木管乐器组ຫໍສະໝຸດ 短笛单双簧
簧
管
管
长笛 大 管
铜管乐器组
小号
圆号
长号
大号
弦乐组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打击乐器组
瑶 族 风
情
长鼓
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是各 类型的长鼓。长鼓是将树干挖空,制 作成细腰形,两端蒙以兽皮.
瑶族民间舞蹈中,《长鼓舞》 最为著名。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 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右手 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乐 器,又是舞蹈道具。
b
1= E
瑶族长鼓舞曲
四个音乐主题
《瑶族舞曲》 聆听《瑶族舞曲》全曲,边听边注意老师对4个音乐主题的提示。
镲 定 音 鼓
大 鼓
三角铁
小 军 鼓
分乐段聆听体验
是什么影响了音乐情绪的变化?
引 子A
瑶族舞曲
B
尾 A’ 声
a主 题 b 主题 c主题 d主题 c主题 a主题 b主题
速度和节奏
速度和节奏的结合
主题音乐 速度
A主题
慢板
B主题
快板
节奏 稀疏 密集
情绪 抒情 欢快
b主题在这段音乐中共出现2次,每次出现时主奏乐器和力度方面有什么变化?
认真聆听全曲
思考:
1.认真听辨乐曲中反复再现的主题旋律,尝试为乐曲划分乐段? 2.《瑶族舞曲》的演奏形式及音乐情绪与《快乐的啰嗦》相同吗?
尝试为乐曲划分乐段?并说明为什么这么分?
2.《瑶族舞曲》的演奏形式及音乐情绪与《快乐的啰嗦》相同吗?
1、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通常称“交响 乐队”。它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 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乐曲。它是20世纪传入 我国的。
音乐教育教学公开课
课前欣赏
欢迎同学们 步入今天的音乐课
请判断这段音乐演奏形式是以下哪一种?是什么题材?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
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
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曲》,1955年茅沅 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乐 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 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