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合集下载
《芙蓉楼送辛渐》课件
秋冬时节的冷雨。 和江面连成一片。 指吴地。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秋冬时节的冷雨。 和江面连成一片。 指吴地。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天刚亮。
秋冬时节的冷雨。 和江面连成一片。 指吴地。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天刚亮。
楚地的山。
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fú róng
芙蓉楼① 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 平明③送客楚山④孤。
luò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⑤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
镇江北,下临长江。 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
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 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 纯洁的心。
fú róng
芙蓉楼① 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 平明③送客楚山④孤。
luò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⑤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
镇江北,下临长江。 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
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 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 纯洁的心。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
一片冰心⑤在玉壶。 纯洁的心。
知作者
王昌龄 (698— 756), 字少伯,京兆长安 (今陕西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 和送别诗居多。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
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任职,他 的朋友辛渐由润州渡江,北上洛阳,王昌龄 从江宁一直送他到润州,然后在芙蓉楼分手, 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时的春夜,繁星点点;而今的秋空,万里澄清。
萧条的江水,不辨东西;荒凉的湖畔,莫听歌钟。
寂寞的宿舍,夜深沉沉;孤独的旅人,不堪征程。
新月如钩,寥寥无几;远山如黛,脉脉含情。
芙蓉楼,夜泊秋湖,水满金波。
望长安,思君如满月。
身既死而又生,神遂夙所愿。
肯为新秋守,敝帷不弃远。
杨万里, 马上之病。
左迁至蓝关。
(王昌龄)【注释】:芙蓉楼:江苏常熟市的一座名楼,神仙桥西岸。
全楼8层,别致高雅,文人墨客历来钟情此楼。
辛渐:唐朝初年有名的进士,曾在中央任职,后改任宁波郡太守。
宿舍:旅店。
长安:唐朝都城。
杨万里:明代著名诗人。
马上之病:指得病时还在马上,形容病情严重。
左迁至蓝关:杨万里因触怒时政,被贬至蓝田县(关)。
【译文】:在古代的春夜里,星星点点;今天的秋空万里澄清。
滔滔江水滚滚向东,湖畔空荡荡凄迷。
夜深沉沉,旅店里寂寞难眠;孤独旅人,路途遥远难抵。
新月如钩,寥寥无几;远山如黛,脉脉含情。
登上芙蓉楼,夜泊秋湖上,水波金闪荡漾。
远望长安,思念心头如满月。
身既死而又生,神充满着当初的愿望。
他决意度过新秋,不弃远方孤零零的帷幕。
杨万里因得了“马上之病”被贬到了蓝关。
【鉴赏】:是唐代女诗人王昌龄所作,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这首诗以赠别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女诗人成熟的思想感情和出众的艺术修养,其表现手法、语言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全都表现出了唐代文学的特色和魅力。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 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 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 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从 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fú róng
芙蓉
luò
洛阳
lú
壶
词语解释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 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用自己喜欢的方 初
式自由读诗,把 读
古诗读正确、读 感
流利。
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 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 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 手,并作下此诗。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四年级语文下册
-.
课堂引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 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 也不例外。
古多初
以情
来自
美
读 的
话
感 题
就 是 最 永 恒
古 伤 离 别 ,
、离
最别
凄自知
离 别
作者简介
读出诗人要做一
个光明磊落人的 感
决心。
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fú róng
芙蓉
luò
洛阳
lú
壶
词语解释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 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用自己喜欢的方 初
式自由读诗,把 读
古诗读正确、读 感
流利。
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 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 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 手,并作下此诗。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四年级语文下册
-.
课堂引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 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 也不例外。
古多初
以情
来自
美
读 的
话
感 题
就 是 最 永 恒
古 伤 离 别 ,
、离
最别
凄自知
离 别
作者简介
读出诗人要做一
个光明磊落人的 感
决心。
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3.芙蓉楼送辛渐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股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诗四首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鉴赏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凄清的气氛。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 “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 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句 解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 阳人。 2如相问:如,如果。相问:问起(我),向某人打听(我)。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指人的品德美好 。心象冰一样晶莹剔透, 一样纯洁。 4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 等。在此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 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 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句 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 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股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诗四首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鉴赏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凄清的气氛。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 “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 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句 解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 阳人。 2如相问:如,如果。相问:问起(我),向某人打听(我)。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指人的品德美好 。心象冰一样晶莹剔透, 一样纯洁。 4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 等。在此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 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 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句 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1.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 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23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件
第二课时
《塞下曲》《墨梅》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 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它 是一首送别诗,今天,继续 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 学习《塞下曲》和《墨梅》
新课导入
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带感情朗读这两首古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字词乐园 单
( BCF )。(多选)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E.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F.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洁身自好
1.这首诗所讲的故事发生在 芙蓉楼 (地点),诗人
单.( dān
)是他那苍劲、沙哑的独特嗓音,就
足够吸引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 洛 阳芙 蓉玉 壶 大 雁砚 台乾 坤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平.明.送客楚山孤( A ) A.天刚亮。 B.平白。 C.公平严明。 2.欲将轻骑.逐( C ) A.骑车。 B.骑马。 C.骑兵。
3.单于夜遁.逃( B ) A.消失。 B.逃走。 C.带着盾牌。
香弥漫在天地间。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1.“朵朵花开淡墨痕”说明画上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
水点染而成的。(
)
√
2.《塞下曲》中,作者直接描写了战斗的场面,展示了
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图。
( ×)
3.《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
的离愁别绪。(
)
√
七、诗句分类:与《塞下曲》的题材相同的是( ADE ),与《芙蓉楼送辛渐》的题材相同的是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超越时空的情感
友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分别两地,情感依然深厚。
对未来的期望
对友人的期望
王昌龄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期望,希 望友人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自己的期望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 能够不断进步,与友人共同成长。
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体现了作 者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个人背景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心情复杂。他感慨人生短暂 ,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祝福。这种 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诗歌充满了真挚和深情。
05 总结
诗的价值
文学价值
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艺术,展现 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价值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背景,为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
美学价值
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对读者的启示
感悟人生
通过诗中对离别和友情的描绘,读者可以深 刻感悟人生的短暂和珍贵,珍惜当下,珍视 友情。
思考社会
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导读者思考社会 现实和人生处境,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理解。
提高审美
通过对诗歌的欣赏和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 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对文学艺术 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现代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芙蓉楼送辛渐课件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名利所动。
03
面对困境
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和凄凉之感,也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
挫折。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相信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启迪心灵
情感的真挚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真挚的情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 们都应该用心去呵护、去珍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象征
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使情感更 加含蓄、深沉。
通过象征来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和深 层含义,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语言质 朴、自然、有力。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美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以其精炼、 含蓄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 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含义,如“寒雨连 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 “寒”、“夜”、“雨”、“江”、 “吴”、“客”、“楚山”、“孤”, 这些词语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 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伤。
历史意义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 实,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 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 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2 解析诗词内容
诗词大意
总结词
描绘了作者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离别 的感伤。
详细描述
该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好友的深厚情感 。诗中通过描写雨夜、江水、孤帆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进一 步突出了离别的感伤之情。
生活的美好
虽然诗中表达的是离别的凄凉之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 节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人 生。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2. 它与其他送别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 看注释,仔细读诗歌,我们可以从诗中体
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
自由朗读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
情感?
凄凉 伤感
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 为什么要提到“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 在下雨的夜晚,更是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这也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朗
[唐]王昌龄
读 诗 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天刚蒙蒙亮,诗人和朋友就出门了。他们 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孤傲耸峙在 江心,它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孤独
即将分别,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 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 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②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读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 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 中的哪些词句又有了新的认识。
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
自由朗读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
情感?
凄凉 伤感
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 为什么要提到“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 在下雨的夜晚,更是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这也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朗
[唐]王昌龄
读 诗 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天刚蒙蒙亮,诗人和朋友就出门了。他们 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孤傲耸峙在 江心,它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孤独
即将分别,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 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 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②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读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 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 中的哪些词句又有了新的认识。
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芙蓉楼送辛渐》课件-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芙蓉楼送辛渐 自学提示:
[唐]王昌龄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请你读一读,画一画。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诗:
以诗会友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我们在书写“芙蓉”这两个字 时要注意什么呢?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 刚正不阿,为官清廉。
40岁左右,因遭到小人诬陷。 被贬千里之外的岭南。
平明送客楚山孤。 丹阳城北楚云深。
洛阳亲友如相问, 高楼送客不能醉,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寂寂寒江明月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 《梅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感谢聆听
洛阳亲友如相问, __________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共13张PPT)
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理解诗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本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译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
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江 苏 镇 江 芙 蓉 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别之情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诗人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 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 闻名。芙蓉楼位于唐代 润州(今江苏镇江), 镇江自古就有“天下第 一江山”之称。芙蓉楼 依山傍水,轩昂宽敞, 别致雅典,瑰丽无比, 是文人骚客登临品茶、 吟诗的胜地,登楼眺望, 远山近水,一览无遗。
王昌龄 (公元698-756年) 字少伯,汉族,京兆长安 (今西安)人,一说是山 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人。他的诗气势雄浑,格 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 的精神。 ,有“七绝圣 手”, “诗家天子王江宁” 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出塞》
三十岁左右,王昌龄自边塞建功立业归 来,高中进士,文武双全,深受皇帝器重, 可谓春风得意。可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时,唐玄宗罢免有名的贤相张九龄, 改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口蜜腹剑”的李 林甫接任宰相。这事本来和王昌龄没什么 牵连,但是王昌龄素来敬重张九龄,他又 是热血之人,于是仗义直言,为张九龄鸣 不平,一下子得罪皇帝和李林甫。被贬岭 南,刚遇赦免,又贬为江宁县丞,后又贬 为龙标尉。这首诗就是作于江宁县丞时。
运河 京城长安 东都洛阳
扬州
润州芙蓉楼 (江苏镇江)
江宁(南京)
长江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楼送辛渐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叛军围 困宋州。六十岁高龄的王昌龄离开龙标返 回家乡,途经亳州,劝亳州刺史闾丘晓出 兵救宋州,解救宋州百姓。可是刺史畏敌 怯战,反而杀害王昌龄,一代诗人冤死客乡, 可他为后世留下了近200首诗作。他坚守本 心,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性格为历代贤 者称颂。
王昌龄 (公元698-756年) 字少伯,汉族,京兆长安 (今西安)人,一说是山 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人。他的诗气势雄浑,格 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 的精神。 ,有“七绝圣 手”, “诗家天子王江宁” 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出塞》
三十岁左右,王昌龄自边塞建功立业归 来,高中进士,文武双全,深受皇帝器重, 可谓春风得意。可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时,唐玄宗罢免有名的贤相张九龄, 改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口蜜腹剑”的李 林甫接任宰相。这事本来和王昌龄没什么 牵连,但是王昌龄素来敬重张九龄,他又 是热血之人,于是仗义直言,为张九龄鸣 不平,一下子得罪皇帝和李林甫。被贬岭 南,刚遇赦免,又贬为江宁县丞,后又贬 为龙标尉。这首诗就是作于江宁县丞时。
运河 京城长安 东都洛阳
扬州
润州芙蓉楼 (江苏镇江)
江宁(南京)
长江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楼送辛渐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叛军围 困宋州。六十岁高龄的王昌龄离开龙标返 回家乡,途经亳州,劝亳州刺史闾丘晓出 兵救宋州,解救宋州百姓。可是刺史畏敌 怯战,反而杀害王昌龄,一代诗人冤死客乡, 可他为后世留下了近200首诗作。他坚守本 心,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性格为历代贤 者称颂。
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课件(共64张PPT)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批注:前两句诗通过描画寒雨萧瑟、楚山 孤立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孤独的
讲 课
心情。
文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像冰一样
讲
晶莹、纯洁的心。
课
文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批注:后两句诗人借“冰心”“玉壶”的 比喻来倾诉自己的内心,表达了自己坚取
讲
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节和坚贞
课
纯洁的情操。
文
6 课后题讲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默写的时候注意不 要写错字哦!
讲课 后题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 神品行。
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讲课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
之香与梅花的清香好像扑面而来。
·参考译文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花开淡墨痕。
讲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盛开的梅花都像是淡淡 的墨痕点染而成。
课
文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它不需要别人去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 清香气味充满在这天地之间。
回顾全诗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和清香,实际
chán
单于
多音字 dān shàn dān 单独、名单。 Shàn 姓氏。
会认字
dùn
逃遁 遁走
形近字 循(xún):遵循。
fú
róng
luò
hú
芙蓉洛壶
会
写
yàn
yàn
qián
kūn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 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 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 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 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 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作品赏析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 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 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 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 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 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 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 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 蓄蕴藉,余韵无穷。
作品赏析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 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 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 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 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 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 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受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 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 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 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 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 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 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作品赏析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 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 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 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 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 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 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 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 蓄蕴藉,余韵无穷。
作品赏析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 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 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 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 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 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 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受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 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活动五:五悟,结合资料知品质
阴霾的天气,远离的朋友,诗人勇敢地面 对一切。
临别之时,王昌龄乐观地对辛渐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名楼里的名诗、名句、名人,永远流传,意蕴悠长
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活动四:四解,想象画面解疑难
这诗原题共两首,还有一首 写了他前一天夜里在芙蓉楼为辛 渐饯别的情景: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究竟为何这一次的送别会让诗 人一连写下两首诗来抒发他内心的 感慨?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他两次考取了进士,然而, 官职仍旧未见升迁。开元二十八 年,他在官场受人排挤,被贬往 荒僻的岭南。赴任之时正遭非议, 又逢好友远行……
寂寂寒江明月心。
活动四:四解,想象画面解疑难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鲍照《代白头吟》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王维《清如玉壶冰》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李白《赠清章明府侄聿》
活动五:五悟,结合资料知品质
结
合知 资人 料论
世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 清廉,却屡遭奸佞诬陷。
——王昌龄《出塞》
爱国情怀
王昌龄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京 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经典诵读台
习作公告栏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活动五:五悟,结合资料知品质
阴霾的天气,远离的朋友,诗人勇敢地面 对一切。
临别之时,王昌龄乐观地对辛渐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名楼里的名诗、名句、名人,永远流传,意蕴悠长
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活动四:四解,想象画面解疑难
这诗原题共两首,还有一首 写了他前一天夜里在芙蓉楼为辛 渐饯别的情景: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究竟为何这一次的送别会让诗 人一连写下两首诗来抒发他内心的 感慨?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他两次考取了进士,然而, 官职仍旧未见升迁。开元二十八 年,他在官场受人排挤,被贬往 荒僻的岭南。赴任之时正遭非议, 又逢好友远行……
寂寂寒江明月心。
活动四:四解,想象画面解疑难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鲍照《代白头吟》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王维《清如玉壶冰》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李白《赠清章明府侄聿》
活动五:五悟,结合资料知品质
结
合知 资人 料论
世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 清廉,却屡遭奸佞诬陷。
——王昌龄《出塞》
爱国情怀
王昌龄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京 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经典诵读台
习作公告栏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字词:
芙 蓉 壶
拼音:fú 部首: 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拼音:róng 部首: 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拼音:hú 部首: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寒雨连江夜入吴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 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
平明送客楚山孤
译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 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本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 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 时的孤寂之情; 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 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 无穷。
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理解诗句的意思及作者表达的思 想感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
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 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 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 壶中一般。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 氛。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 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 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 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 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 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 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 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 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2、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 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 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5、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芙蓉楼送辛渐
龄
唐
王昌
江 苏 镇 江 芙 蓉 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 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 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 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 写下了玉 壶 。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
唐 王 昌 龄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王昌龄,字少伯,世称王 龙标,擅长七言绝句,盛唐 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 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 集》。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 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 精神。
【注释】
1.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 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 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 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 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 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 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 “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 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 离别之情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诗人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 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 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 的开阔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