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合集下载

孟子·告子上读后感

孟子·告子上读后感

孟子·告子上读后感
《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书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孟子与告子之间的辩论,涉及人性、道德、仁义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孟子·告子上》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对人性的思考:孟子在与告子的辩论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而告子则主张“性无善无不善”。

这引发了我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发扬人性中的善良,抑制邪恶。

2. 仁义与道德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了仁义和道德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

这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遵循仁义之道,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3. 辩论与思考的价值:孟子与告子之间的辩论展示了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辩论的形式让我明白,通过积极的讨论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拓宽自己的思维,形成更全面的观点。

4. 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孟子·告子上》还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不仅为了自身的成长,更为了对社会的贡献。

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孟子·告子上》给我带来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仁义等方面的思考。

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循仁义之道,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同时,通过辩论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希望这些读后感对你有所启发,让你对《孟子·告子上》有更深入的理解。

孔孟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孔孟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语言文化-孔孟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任鹏程人性论是先秦儒家伦理学史上的重要话题%然而,孔子本人并没有明确谈及人性的善恶问题,他只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孔子之后,儒家人性论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孔子的弟子们开始把性之善恶作为重要问题展开讨论。

根据《孟子•告子上》记载,“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根据这段言论,我们以为,在孟子时期,除了性善论以外,已经存在至少三种有关人性善恶问题的观点。

一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

根据《孟子•告子上》载,告子曾以“湍水”为例子论证“性无善无不善”。

他以为,人性就像湍急的流水一般,就水流自身来说,水流本身没有向西或向东的固定流向,而人性亦是如此%在告子视域里,人性就是人生而具有的原始状态,它本身并无所谓的善恶之分。

这也就是说,告子更加强调和关注人的自然本性%甚至有些学者以为,告子是儒家的人物%比如,陆建华教授以为,“告子人性论合乎儒家立场”%(陆建华著:《先秦诸子礼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262-271页%)二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这派学说与告子的观点极为相近,但与告子略有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人性所表现出的善恶端绪%它以为,性可以表现为善,亦可以表现为不善%比如:“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反之“幽厉兴,则民好暴%”意思是说,文王与武王能够激发民众身上的善性,幽王与厉王能够激发民众身上的不善之性%这表明,性之或善或恶取决于外物之诱导,从人性的端绪来说,人性可善,亦可以恶%或者说,此派观点是从人的自然生命出;而关于人性本身的内涵,此派学人并没有做出具体界定%三是“有性善,有性不善”说%这派学说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该派观点以为,人性是有差异的,有的人性是善的,有的人性是不善的,不同的人所拥有的人性是不同的%比如:“以尧为君而有象”,存在尧那样的贤君,也存在象这样的坏人%又如:“以瞽/为父而有舜”,有坏的父亲瞽/,也有好的儿子舜%由此可见,君主性善不影响民众性恶,君主性恶不影响臣子性善,父亲性恶不影响儿子性善%或者说,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他们的人性之间没有关系%关于三的点,启为,它“离孔子原意最近,拿去解释性相近习相远的话,都可以说得通%”(梁启超著:《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36页%)我们认同这种观点%至少从《孟子》的记载来看,孔子之后,孟子之前,人性善恶议题就已经引发了儒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是他们普遍以为,从人性所展现出的端绪上来看,人性可善、亦可恶%或者说,人性含有善恶的潜质或资质%但是,这些观点都未对人性善恶的潜质做出属性识别,或者说,从人性的内涵来说,他们都以为性之善恶不固定,性本身是善恶未分的%这从侧面也说明,孔子之性本身是无所谓善与的%关于间儒家子对的,有一段文献%据王充《论衡•本性》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在王充看来,孔子的弟子们开始以“有善有恶”讨论人性善恶问题,但是学者们关于“有善有恶”的解读却略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派,第一派以周人世硕为代表,第二派以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为代表%就周说,为有的潜质,有的潜质,说可为,可为,取28-语言文化-决于后天的“养”。

孟子与是告子什么关系?人性是善还是食色本能?

孟子与是告子什么关系?人性是善还是食色本能?

孟子与是告子什么关系?人性是善还是食色本能?本文导读:孟子主张人高于禽兽,禽兽只有“食色”的本能,而人在“食色”的本能之上,还有更高层次的道德价值和追求,这个道德价值就是来源于四种“善端”、表现为“仁、义、礼、智”的四种道德。

而告子认为人性就是食色的本能,对此孟子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因为它直接动摇了性善论。

孟子必须与告子来一场辩论,彻底驳倒告子,以维护性善论的正当性。

孟子和告子共进行了四段辩论,每一次他都让告子先说,他就像一个武林宗师,看着对手“将招数使老”,然后找到漏洞,一击毙命。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说:“天生的资质称为性。

”孟子说:“天生的资质称为性,那就等于说白色的东西称为白吗?”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白羽毛之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有人白玉的白吗?”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狗性犹如牛性,牛性犹如人性?”告子认为人性是吃喝拉撒睡和生殖冲动,是人类生存本能。

孟子就拿“白色之白”来类比“生之谓性”,告子认为白色都是一样的,孟子马上反问,那么狗性、马性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吗?很显然,地球人都知道,人和狗、马是不同的,除非告子承认自己就是狗马。

告子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是狗马,告子先输了一城。

告子不服气,说不带这样的,重来。

告子发现孟子擅长打比方,干脆自己也打比方。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说:“人性好比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

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

孟子与告子的辩争及其思想关联

孟子与告子的辩争及其思想关联
的进 展 。
告பைடு நூலகம்子认 为 , 性 有 内 外 之 分 , 内 在 看 , 以 表 现 为 善 人 从 可
一 。
( “ 弟则 爱 之 ” , 可 以表 现 为 恶 ( 果 受 到 恶 劣 环 境 的 如 吾 )也 如 影 响 ) 从 外 在 看 , 是 如 此 。外 部 力 量 的 影 响 占有 绝 对 的 ; 亦
身, 使人 性 自然发 展 。这 两 方 面 并 不 矛盾 。孟 子 与 告 子在 内在 善 的发 扬 方 面 具 有 某 种 一 致 性 , 而在 对 外 在 恶 的
应 对措 施 上 出现 了分歧 。告 子 与 时 代 风 气 一 道 , 调 了恶 劣 环 境 的 决 定 性 力 量 ; 孟 子 看 重 的 是 个体 之 善 端 如 强 而 何 扩 张至 整 个 社 会政 治 结 构的 问题 , 是 孟 子 面对 当 时的 “ 道 ” 气所 做 的 反 抗 。 这 霸 风
张 瑞 利 江 渝
( 南大学 育才学 院文 新院 ,重庆 西 4 12 ) 0 5 4
[ 摘 要 ] 告 子 与孟 子 在 思 想 基 础 上 的根 本 分 歧 造 成 了他 们 那 场 关 于人 性 善 恶 的无 结 果 的 论 争 。 一 方 面 ,
告 子 认 为 应 尽 可 能避 免 外界 恶 劣 环 境 的 腐蚀 , 人 不 至 为 恶 ; 一 方 面 , 子 面对 这 场 王 霸 之 争 又 希 望 能 独 善 其 使 另 告
20 0 9年 第 5期 ( 第 1 期 ) 总 7 1
牡 丹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I OF M UDANJ ANG I COII EGE OF EDUC ATI ON
NO.5。 00 2 9

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

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
与上述观点都不同的,是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基本主张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后天形成的。他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在当时,孟子的性善论,是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恶论的,告子主张,人性是无所谓道德上的善恶的。告子认为,人性的具体所指,无非是人的食欲和性欲,即“食色,性也”。而食欲和性欲是人生而固有、不学而能的自然本性,即所谓“生之谓性”。人性既然是人的自然本性,那么,它就和一切自然物一样,也就无所谓道德上的善恶了。为此,告子举例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这就是说,在告子看来,人性也就是人的自然欲望、自然需要,像水流一样,难道向东流就是善的、向西流就是恶的吗?很显然地,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是说不通的。
这就是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实际状况,市场经济也就是这样向发展着的。难道,对那些怀着利己动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我们能够轻易给他们扣上一顶“恶”的帽子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还有“好人”吗?这个社会经济事实告诉我们,离开人的利益,人性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然地,“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样的抽象理念,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唯物辩证法教导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人性善或者“人性恶”,必须与人追求利益的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正如人们追求权力不能说是“廉洁”或者“腐败”一样,而要看他是如何运用权力的了。
人性是什么?无非就是人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那些特性,而这些特性集中反映在人之所以作为人的需要、愿望、欲望等方面,而它们的实质就是人所自觉认识到的利益。所以,人性的核心内容是利益。当然,对于人来说,“利益”概念本身就不仅仅像告子说的,无非就是食欲和性欲而已,也不仅仅是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还有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如荣誉、交往、人格尊严等等。由此看来,人对利益的追求,这本身是没有道德上善恶性质区别的,因为它是一种客观行为。很显然,如果有人说,追求个人的利益,这就是一种“恶”,这就是“自私”,那样的话,人们一定会认为,这是违背常识的事情。

比较分析告子的仁内义外与孟子的仁义内在

比较分析告子的仁内义外与孟子的仁义内在

如何理解告子的仁内义外和孟子的仁义内在?在人性论的论域里,告子和孟子针对“仁内义外”的说法进行了辩论,从中可以看出告子与孟子二人对仁、义的看法并不相同。

告子所认同的“仁内义外”,他在说“仁”时,将仁理解为主观的爱悦之情,这是一种自然的内在的情感,而“爱”中最近的则是“爱亲”,即对亲人的爱这种情感。

告子以“爱”来理解“仁”,我的弟弟我爱,秦人的弟弟就不爱,这两种就是一个近一个远,告子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就没什么亲爱,这种爱和不爱是“以我为悦者也”,根据“我”与对象的关系而决定的,所以“仁”在“内”,即人的爱的情感是内在的。

告子理解“义”为“敬长”,长人、长马之长,这是外在的属性,因为“长”这个属性,于是敬长,这种敬长之心和行为是由外在的“长”这一事实判断而引起的,而不是“我”,义是一个事物宜不宜的判断,其依据在“我”之外,告子想说的是,在这个“义”的行为中,我完全是被动的,并不是这个行为的积极的依据。

而孟子主张仁义都在内,将仁义都看作是普遍的道德准则。

孟子对仁是内在的这一点并没有异议,但他对“仁”的看法与告子不同,他认为仁的内涵并非只有“亲亲”的自然情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即仁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其根源于恻隐之心,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由己推及他人,“爱有差等,施由亲始”。

而对于“义”,孟子与告子的理解有根本差异,敬长之情固然与“长”这个事实判断有关,但“义”的内涵却在于“敬长”之心而非“长”,义不是由外在客体引起的,义同样出自于内心,敬的情感并非是毫无内在依据的,而是由于人的内在道德准则的作用,“义”既是普遍客观之宜,又发端于人内在的情感生活,所以是“内”。

因此,仁义都属于内在的普遍的道德原则,仁义内在于人性。

由此可以看出,告子很简单地用范围来机械区别内外,仁的依据在“我”,所以仁在内,义的依据在“我”之外,所以义在外。

告子将人的情感(仁)与道德原则(义)区分开来,这与他对人性地看法相关。

关于人性的争论(2019修改版)

关于人性的争论(2019修改版)

…人类那些事的思考系列文章之一…关于人性的争论吴宗友(2013年原作,2019.8略为修改)人性理论是一切人类社会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人性问题被人们长久地争论着。

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战国中期人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道家的老子庄子也是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

周人世硕及西汉的扬雄等人,认为人性既善又恶,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

”这几种观点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基本形成,后代的思想家又加以发展。

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

一般认为,法国思想家卢梭属性善的观点;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属性恶的观点;欧洲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美国哲学家杜威属既善又恶或无善无恶的观点。

基督教的原罪说是性恶论的观点,因此性恶论在欧美有很大影响。

儒家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所以关于人性本善、本恶这两种观点在中国影响也最深。

中国作家李宗吾的《厚黑学》,把物理学的规律运用到心理学上,认为人性的善恶两种观点,是从不同角度考察人性产生的。

他画了以“我”为中心的圆,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母亲,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邻人,第五圈是本省人,第六圈是本国人,第七圈是外国人。

他因此得出“距我越远,爱心越减,爱心与距离成反比例的规律”。

他指出孟子站在图的里面向外看去,见到是孩提爱母亲,稍长爱兄,再进则爱邻人,爱本省人,爱本国人,层层放大。

如果再放大,还可放至爱人类爱万物。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观。

荀子则是站在图的外边向里看,见了本国人就忘了外国人,见了本省人就忘了本国人,见了邻人就忘了本省人…层层缩小,最后只剩下一个“我”。

荀子说“妻子具而存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

”这就是荀子性恶观。

讨论和研究人性,目的是认识人性,解释人类的行为,并从中获得启迪。

告子、苟子与孟子的人性论辩之考察

告子、苟子与孟子的人性论辩之考察

孟子的性是和心关联 的,不是指那些对 外在追求满足的 建立呢 ?苟子认 为“ 善” 来 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群体的生活 习惯 。告 子 认 为 , 内是 自然 的流 露 , 而 外 是 礼 法 的 一种 规 定 , 秩序 的建构与确保 的需要。这是按照人 自己的需要设置的,
尊 敬 父 母 是 发 自于 内心 的 , 基 于 礼 法 的 规则 是一 种 被 动 的 ; 孟 是人为 的。荀子注意 到,人类与动物 不同而且得 以优异于动 子则认为, 礼法本 身和仁是没什么关系的, 正义的事是必须的 物 的地方是“ 人 能群” 。人类是个 以群 体性的方式生存与生活
而 梧 桊 乃 是 对杞 柳 的戕 贼 斧 凿 ,人 性 和 仁 义 是两 种 不 同的 东 性 的发 展 而 无 人 为 的 行 为 ( 伪) 加 以 引导 制约 , 必定 会造 成 社 西; 孟子 认 为 顺 性 而行 则成 仁 义 , 义 和 德 如 同顺 柳 树 的性 就 能 会 的混 乱 失 序 。 成为杯盘, 行 仁 义 之 事 即 是顺 性 的本 来 特 点 。 2 . 2 “ 明分 使 群 ” 的社 会 建构 观 念 1 . 2 ‘ ‘ 食 色之性” 和异 于“ 禽兽之性” 荀 子 既 以“ 天命” 之 情 性 为“ 恶” , 那么“ 善” 从 何 而来 , 由何
关键 词 告子 孟子 荀子 人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2 2 1 告 子 和 孟子 关 于 人 性 论 辩 之 考 察
1 . 1 “ 生之 谓 性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是 经过 教 化 的这 是苟 子 的基 本 判 断 , 生 而好 利 、 嫉 恶 …… 是对
告子的继承 ,本能性的欲求就是人之性。从人的本 能情欲来 孟子和告子都承认 “ 生之谓性” 的前提 , 但是告子将人性 说 , 人 生而 具 有 好 色 、 好声 、 好味、 好 利 的特 点 , 这些 特 征 属于 理解成为被动的存在物 , 是一件等着被J J H T的材料而 已, 而仁 生理本 能与先天情欲 , 很难说是恶 , 而且这些本能情欲也是社 义就是加工完成 的器物成 品。孟子的“ 生之谓性” 强调 的是那 会 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础。然而荀子认为,顺着这些就会产生 个能生长、 不断扩充的 “ 善端 ” 就像一个能长大的胚芽 。告子 坏的影 响, 因为 随顺情感的 自然流 向, 则必定要求欲望得到充 认为 , 人性犹如杞柳, 仁义就如栖桊 。 杞柳有 自己的生长规律 , 分的满足 , 而相对来说 ,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顺任这种天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

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

本文在探讨先秦时代其它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它做了一些评价。

关键词:性恶论孟子性善论一、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的周天子地位的不断下降,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身上。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人性论问题讨论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以各自的政治主张为基点,围绕着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形成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最早用较为抽象和概括的语言解释人性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个观点反映了人性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对人类认识史的伟大贡献。

但孔子没有对该观点展开讨论,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

这是因为讨论人性并不纯然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各自的政治学说、道德学说寻找来自人性的理论概括。

思想家们为了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得不从理论上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企图通过这种探讨把本阶级、本阶层的道德意识规定为共同的人性,并以之为标准来衡量社会政治和人的活动的是非善恶。

孔孟之外,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1、性有善有恶论。

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王充《论衡-本性》篇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该观点认为人性中先验地存在着善和恶两种因素,善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善;恶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恶。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是与孟子同时的思想家,曾就人性问题与孟子展开激烈争论。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读完《孟子•告子上》,仿佛听完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是一场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无分善恶”,而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开场,告子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人性就像柳条一样,把柳条做成杯盘,它就是杯盘;把柳条编成箩筐,那它就是箩筐。

人性也一样,本来无所谓善恶,后天环境引导的不同,才造成的善恶的不同。

孟子反驳说:“你说把柳条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你能不改变柳条的性状把它变成杯盘或箩筐吗?把它做成别的样子,它本来的性状就没有了,它也就不是柳条了。

照你这样说人的天性被引导成了善和恶,不就破坏了人的天性了吗?”于是告子又换了一种说法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又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马上又反驳他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不管你再哪边开个口子,水总是往下流的。

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至于偶尔会出现人性不善的现象,也是形势逼迫所致,就像拿个桶往上泼水,水也会往上流,但这是形势索迫,而非水的天性可以往上流。

”告子被反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说,咱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天性,我认为天生的就是天性。

孟子说你这样说,天生的就叫天性,那么白的就叫做白是吗?告子说是,于是孟子举例说,白雪的白,白羽毛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同一个白是吗?告子仍硬着头皮说是。

孟子继续举例说,那狗的天性、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都是一种天性吗?告子抛出了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请问孟子先生对这个观点是否认同?孟子当然还是不认同,“你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是外因引起的呢,把证据拿来!”告子既然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准备的,“比如说有个人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但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里的;再比如有个人皮肤比我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并不是我觉得他白他才白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作者:王海燕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告子以杞柳与桮棬的关系论证人性不是仁义,孟子认为这是对仁义的损害;告子以水可以向东或西流论证人性无善无不善,孟子以水向下流论证人性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批评其来抓住人性的特殊性;告子以食色为人性内容,孟子则持反对观点。

关键词:孟子;告子;人性在百家争鸣中,孟子作为继儒家孔子之后的圣人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至此两人就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辩论。

一、杞柳和桮棬“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对告子的驳斥在逻辑上其实并不严密,但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手法所导致的理解上的困难掩饰了这一点。

告子以杞柳来比喻人性,都是在强调一点,即人性应该自然发展。

人性所具有的内在的、自然发挥作用的特征,就如同人性像杞柳般生长一样应该自然而然。

对于杞柳,强迫的结果都是不合乎人性的自然特性的。

这是告子的思想的一个方面。

告子将”仁”、“义”进行了内外的区分,这种分类不与他强调的自然的人性说法相矛盾。

告子要讲的话这就是将来荀子的结论,但是他没讲人性恶,人原本就有个人性,就相当于树有个木性,这个性也不能说善也不能说恶。

而孟子的反驳只是站在自己思想“人性善”的前提下,对告子人性自然发展做出批评,由于出发点不同,两人的争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水流和人性“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加载更多孔子■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

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

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

“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要真正成为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

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公都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善恶兼具论等。

从表面上看,各家所论似乎都有道理,因而两千余年迄无定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家都在说现象、举例子、打比方,缺乏逻辑的思辨,遂使这一哲学命题争论不休,永无终结。

孟子人性论遵循三大标准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提出系统人性理论的思想家。

综合《孟子》一书的相关论述,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也就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

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亦即《礼记》所说的“天命之谓性”。

这与孔子的人性观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的“善”,指的是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和荀⼦的⼈性论的⽐较孟⼦和荀⼦的⼈性论的⽐较中国思想史上,⼈性问题⼀直是思想家们研究的⼀个重要课题。

孟⼦和荀⼦都是继孔⼦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儒学⼤师,但两⼈的⼈性论却有很⼤差异。

这⼀点⼀直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因此,本⽂也打算将孟⼦和荀⼦的⼈性论做⼀⽐较,并希望能从这两位⼤师的学说中发现具有启发性的⼈性思想。

⼀、孟⼦和荀⼦的⼈性论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性问题的是孔⼦,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性善恶。

到孟⼦时,各家各派的⼈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的“性⽆善⽆不善论”,世⼦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名⽒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的⼈性论为性善论。

孟⼦不赞同告⼦“⽣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的⾃然属性来定义“⼈性”,因为⾃然属性为⼈兽所共有,不⾜以表现⼈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

他说:“⼈之有道也,饱⾷、暖⾐、逸居⽽⽆教,则近于禽兽。

”(《孟⼦﹒滕⽂公上》)“⽆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孟⼦﹒公孙丑上》)他发挥了⼦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说,提出:“恻隐之⼼,⼈皆有之;羞恶之⼼,⼈皆有之;恭敬之⼼,⼈皆有之;是⾮之⼼,⼈皆有之。

恻隐之⼼,仁也;羞恶之⼼,义也;恭敬之⼼,礼也;是⾮之⼼,智也。

仁、义、礼、智,⾮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告⼦上》)当然,他不认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是说⼈⽣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

他说:“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是⾮之⼼,知之端也。

”(《孟⼦﹒公孙丑上》)对⼈⽣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后天的主观努⼒去培养它、扩充它。

孟⼦还把⼼、性、天贯通在⼀起,使其⼈性论具有神秘主义⾊彩。

他说:“尽其⼼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敢说话方面的小故事80字

孟子敢说话方面的小故事80字

孟子敢说话方面的小故事80字摘要:1.孟子简介2.孟子敢于说话的事例一:劝说齐宣王3.孟子敢于说话的事例二:辩论义利之辨4.孟子敢于说话的事例三:回应告子5.孟子敢于说话的意义正文:孟子,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敢于直言不讳的个性而著称。

他在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理论,提倡仁政、民本、性善等观点。

以下将介绍孟子敢于说话的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劝说齐宣王孟子曾劝说齐宣王实行仁政,关爱百姓。

他运用寓言手法,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说明诸侯国君应担负起仁爱的责任。

齐宣王听后感慨万分,表示愿意采纳孟子的建议,实行仁政。

故事二:辩论义利之辨孟子与告子辩论义利之辨,孟子主张义利可以兼得,而告子认为二者不能兼得。

孟子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比喻,说明在追求义利时,应以义为重。

这场辩论展现了孟子坚持正义、敢于直言的勇气。

故事三:回应告子孟子在面对告子的质疑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告子认为人性本恶,孟子则反驳道:“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仁爱之心。

”这表明孟子坚信人性本善,敢于与不同观点进行辩论。

孟子的敢于说话,不仅体现在他与各国君臣的交往中,还表现在他的学术思想上。

他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也应学习孟子敢于说话的精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孟子敢于说话的品质值得后人敬佩。

他不仅在思想上敢于坚持真理,还勇于与他人辩论,展现了一位正直、勇敢、富有智慧的哲学家形象。

孟子的敢于说话,不仅为他赢得了声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告孟之辩看告子的人性思想

从告孟之辩看告子的人性思想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1年 期 01 第6
Junlo C ogigU i rt o c nead Tcnl ySc c ne di ) N . 0 ora f hnq n e i fSi c n eho g(oi Si csE i n o6 2 1 n v sy e o l a e t o 1
无 分 于上 下乎 ? 性之 善 也 . 水 之就 下也 无有 不 人 犹 人 善, 水无 有 不 下 。 今夫 水 , 搏而 跃 之 , 使过 颡 ; 而行 可 激
孟子 抓住 水 的另一 特 性— — “ 之就 下 ”将 告子 水 驳 倒 。在 这一 回合 的辩 论 中 . 子悄 然偷 换辩 论 的概 孟
时事 的需要 . 善意地 站在批判现实 的角度指引迷茫痛 苦
的人 们而绘 制 出一 幅兼具 独立精 神和赎 世精 神 的理 想 人格和性善论 。相 比之下 , 笔者认 为告 子的人性论更具
与恶 的 区别 。 就是 说 。 也 人性 会有 变 成善 的 可能 , 也有 变 成 恶 的可 能 。“ 性犹 湍 水也 . 诸东 方则 东 流 。 决 决诸 西 方 则 西 流 . 性 之无 分 于 善 不 善 也 . 水 之 无分 于 人 犹 东 西 也 。” 《 ( 孟子 . 子 章 句上》 人性 没有 善 恶之 分 . 告 )
上 面没有 任 何记 号 , 没有 任何 观 念 ” ] ; 二 , 种 与 [6 其 I6 3 这
生俱 来 的人性 , 受 到外 界 的影 响 之 后 . 表 现 出善 在 会
却 否认 人 的 自然本 能是 人性 的一 部分 . 把人 之 为人 的
本性 即人性 本 善 的道德 根 源建 立在 人与 生俱 来 的 内 心 之上 , 这便 使 性善 论获 得 了先 天 的当然 的成 立 。 在 上 古 时代 . 生 ” 本 与 “ ” “ 字 性 字通 用 . 子认 为 告 “ 生之 谓 性 ” 是 指 自然 之性 . 是说 人 与 生 俱来 的一 . 即 切 禀赋 。 包括 自然欲 望 。 都是 “ ” 内容 . 人 生来 就 性 的 把 具备 的本始 属性 称 为“ 性 ” 强 调人 所具 有 的声 色之 人

先秦诸子人性论

先秦诸子人性论

先秦诸子人性论之比较学丽(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性的讨论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

先秦关于人性的说发很多,归纳总结大致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战国初期世硕的“有善有恶论”、战国中期告子的“无善无恶论”、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以及战国中期荀子的“性恶论”。

1、世硕的“有善有恶论”战国初期,诸侯混战,战争频繁,礼乐崩坏,社会出现大动荡。

在这样的环境下,是说提出了“有善有恶论”。

他主张人生来就有善和恶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善和恶是天生就有的,与生俱来的。

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和恶两种不同本性,但要保持和发扬这两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

后天养之善性,则善性不断增长,后天养之恶性,则恶性不断增长。

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强调的是后天教化以及人自身的能动作用。

要求人们在“后天养之善性”的前提下,是人的善性不断发扬,而“避免养之恶性”。

它要求人们重视教育,重视是自身的调节发展,用这些来“扬善避恶”。

2、告子的“无善无恶论”战国中期,算是比较和平的时期,各国疲于战争,需要调整,但社会整体仍是不安定、不和谐的。

战国中期的告子,“提出了无善无恶论”。

他认为人性无善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与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不分善与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大概意思是:人性没有善于不善的分别,人性犹如急流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子,则水向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则水向西流。

人性无善恶之分,就好像水不分往东往西流一样。

告子的“无善无恶论”强调了生存环境是影响人性的决定性因素。

这种理论倡导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向善,对于当时的社会上层与下层都有一定的触动作用。

它要求社会安定平稳,给人以发展善性的空间而不应该是动荡不安。

这对于社会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孟子的“性善论”同样是战国中期,孟子提倡的是“性善论”。

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天赋的“善端”。

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特征。

孟告之辩的看法

孟告之辩的看法

孟告之辩的看法1. 孟告之辩啊,那可真是一场思想的激战!就好比两个高手过招,孟子和告子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比如说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他们争得那叫一个激烈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告子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多有意思啊!我觉得这场辩论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 孟告之辩真的是太精彩啦!就像一场精彩的球赛,双方你来我往。

像对仁义的理解,孟子说这是内在的,告子却觉得是外在的,这多有看头啊!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碰撞吗?我认为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3. 哎呀,孟告之辩可真是值得好好琢磨!好比一场智力的拔河比赛。

比如在“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这个问题上,两人的观点差异那么大,这不是很神奇吗?我觉得这展现了古代先哲们的智慧光芒。

4. 孟告之辩呀,那简直就是思想界的一场盛宴!像一场刺激的辩论赛。

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探讨,孟子和告子各执一词,这多让人好奇啊!难道你不想知道谁更有道理吗?我看这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推动。

5. 孟告之辩真的太有魅力了!如同一场激烈的战斗。

像“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这样的辩论,多引人入胜啊!你说是不是?我觉得这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6. 哇塞,孟告之辩真不是一般的精彩!简直就是两颗智慧之星的碰撞。

在“生之谓性”的问题上,他们的分歧好大呀,这不是很有悬念吗?我认为这是思想史上璀璨的一章。

7. 孟告之辩啊,那是多么令人着迷!就像两个强者在争夺话语权。

像“仁内义外”的争论,多让人想一探究竟啊!你不这么觉得吗?我觉得这让我们对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8. 孟告之辩可真是不简单呐!好像两个巨人在角力。

比如对“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不同解读,多让人惊叹啊!我觉得这是思想的宝藏。

9. 孟告之辩真的是太神奇啦!就如同一场奇幻的冒险。

对于“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的看法,两人截然不同,这多有味道啊!我认为这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10. 孟告之辩呀,绝对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思想大餐!好比一场华丽的演出。

与孟子或其弟子有关的故事

与孟子或其弟子有关的故事

与孟子及其弟子有关的故事有以下几个:
1.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多次搬家。

这个故事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也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2. 孟子论仁: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只有具备仁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爱,认为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3. 齐桓公问政于孟子:齐桓公曾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了“以民为本”的主张,认为只有关注人民的福祉,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4. 孟子与公孙丑论浩然之气:孟子和他的弟子公孙丑讨论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他强调人应该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以坚持正义和真理。

5. 孟子与告子论人性:孟子和他的对手告子就人性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告子主张人性本无善恶之分,而孟子则坚信人性本善。

这场辩论深入探讨了人的本质和道德起源的问题。

以上是几个与孟子及其弟子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孟子的思想理念和人生态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读完《孟子•告子上》,仿佛听完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是一场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无分善恶”,而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开场,告子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人性就像柳条一样,把柳条做
成杯盘,它就是杯盘;把柳条编成箩筐,那它就是箩筐。

人性也一样,本来无
所谓善恶,后天环境引导的不同,才造成的善恶的不同。

孟子反驳说:“你说
把柳条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你能不改变柳条的性状把它变成杯盘或箩筐吗?把它做成别的样子,它本来的性状就没有了,它也就不是柳条了。

照你这
样说人的天性被引导成了善和恶,不就破坏了人的天性了吗?”
于是告子又换了一种说法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又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马上又反驳他说:“水流确实是
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不管你再哪边开个口子,水总
是往下流的。

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至于偶尔会出现人性不善的现象,也是形势逼迫所致,就像拿个桶往上泼水,
水也会往上流,但这是形势索迫,而非水的天性可以往上流。


告子被反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说,咱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天性,我认为天生的就是天性。

孟子说你这样说,天生的
就叫天性,那么白的就叫做白是吗?告子说是,于是孟子举例说,白雪的白,
白羽毛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同一个白是吗?告子仍硬着头皮说是。

孟子继续
举例说,那狗的天性、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都是一种天性吗?
告子抛出了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内
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请问孟子先生
对这个观点是否认同?孟子当然还是不认同,“你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
是外因引起的呢,把证据拿来!”告子既然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准备的,“比
如说有个人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但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
里的;再比如有个人皮肤比我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并
不是我觉得他白他才白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我爱我弟弟,是因为我心
里先知道他是我弟弟我才爱他的,如果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这是
由我决定爱谁的,所以说仁是生自内心的。

”对于这个观点孟子是这样反驳的:“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
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对于这一段我却不是很明白,孟
子说白马的白和人的白不同,不尊敬老马和不尊敬人中的长者不同,而不管是
秦国人烧的肉还是自己烧的肉都一样爱吃,我觉得这个观点跟告子的观点实际
上是一致的,为什么孟子把这个作为反驳告子的论点呢?
怪不得世人都说孟子好辩,这样看来孟子不但好辩,而且能辩,轻而易举
就把告子的观点给驳倒,而且是不管告子说什么立刻便将其反驳掉,甚至不管
自己是否认同,都先驳了再说。

其实,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或
者如告子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

即便是哲
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这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所以,孟子的看法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