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7. 简答题9. 案例分析题10.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区别是(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A.成员国之间关税和配额的废除B.共同关税与配额体系C.对生产要素流动限制政策的废除D.经济政策与制度的协调和统一正确答案:B解析: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

关税同盟的成员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贸易障碍之外,还采取共同对外的关税及贸易政策。

知识模块: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名词解释2.加工贸易[武汉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正确答案: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

按照所承接的业务特点不同,常见的加工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

涉及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服务外包[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正确答案: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涉及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4.信用证[南开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武汉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正确答案:《UCP600》第二条对信用证所下的定义是:信用证是指按任何安排,不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安排是不可撤销的,从而构成开证行承付相符交单的确定承诺。

简言之,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初级经济师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考试练习题真题模拟含答案分析

初级经济师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考试练习题真题模拟含答案分析

第 10 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1.【多选题】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

A:绝对优势理论 B:外贸依存理伦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E:比较优势理论正确答案: A C D E参考解析: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B 为干扰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ACDE。

2.【单选题】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称为()。

A:掠夺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C:隐蔽性倾销D:偶然性倾销正确答案: A参考解析:考查倾销的界定和反倾销措施分析。

掠夺性倾销是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

根据图表,BC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A。

3.【单选题】确认出口国企业的低价销售行为是否为倾销行为的关键是关于( )A:出口产品的规模大小B:出口产品的数量多少C:产品质量的认定D: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正确答案: D参考解析: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确认出口国企业低价销售行为是否为倾销行为的关键是关于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4.【多选题】政府鼓励增加出口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外贸企业职工工资B:反倾销C:实施出口配额D:出口退税E:出口信贷正确答案: E D参考解析:考查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目的。

政府对出口贸易的干预:出口补贴(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其中间接补贴包括出口信贷及出口退税。

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ABC 为干扰选项。

李左东《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圣才出品】

李左东《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3章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13.1 复习笔记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关贸总协定(GATT)的产生与发展关贸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称GATT)是指二战后美国从其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联合世界上二十三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的一个临时性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

GATT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应急协定一直延用至1994年底,共存在47年。

2.GATT的主要职能GATT的宗旨是通过促进自由贸易而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实际收入及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其存在的四十七年间,GATT的宗旨主要通过以下职能而达到:(1)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尽力消除各种贸易壁垒;(2)协调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关系,解决各种贸易纠纷;(3)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情况,制定国际贸易的新规章;(4)研究和促进缔约各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3.GATT的宗旨和基本原则(1)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方面,应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2)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是:①非歧视原则;②透明度原则;③自由贸易原则;④关税减让原则;⑤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⑥公平贸易原则;⑦磋商调解原则;⑧例外原则。

4.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GATT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谈判来完成的。

自1947年至1993年底,GATT 共主持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以第八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涉及范围最广、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影响最大。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

A、要素储备比例B、生产资源配置比例C、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D、两个国家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2、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A、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B、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C、同类产品的生产更具有相同的要素密集性D、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3、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4、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这是()理论的主要观点。

A、绝对优势B、赫克歇尔—俄林C、比较优势D、规模经济贸易5、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不包括()。

A、原产国标准B、进口国标准C、第三国标准D、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6、关于反倾销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倾销税是在正常海关税费之外,进口国主管机关对确认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附加税B、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C、反倾销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倾销产品的出口商D、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7、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称为()。

A、倾销B、反倾销C、出口退税D、出口信贷8、下列政府对进出口贸易干预的措施中,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有()。

A、出口信贷B、自愿出口限制C、歧视性公共采购D、卫生检疫标准9、关税壁垒政策是通过()来实现的。

A、技术标准B、自愿出口限制C、征收高额关税D、进口配额制10、下列政府政策措施中,能对进口贸易产生限制作用的是()。

A、设定卫生检验标准B、直接补贴C、出口信贷D、限制倾销11、政府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各项措施中,以现金形式弥补出口企业国际市场价格和本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差价的方式属于()。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圣才出品】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11章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11.1 复习笔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论是建立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基础上的国家试图寻求经济稳定增长的贸易保护理论。

一、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论1.凯恩斯贸易保护论的出发点凯恩斯贸易保护论的出发点是他认为如果对外贸易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很难成为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凯恩斯认为,政府不仅要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国内的经济,实现内部平衡,还要干预对外贸易,实现外部平衡,甚至使商品的出口大于进口,使进出口有利于国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维持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水平。

2.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论的主要观点(1)对重商主义大加赞扬凯恩斯赞扬重商主义是因为重商主义论及了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保护贸易增加国内就业,即重商主义所倡导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对促进一国出口的增加,弥补国内经济有效需求的不足,实现充分就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调一国贸易收支顺差与总需求的关系凯恩斯认为贸易收支会对一国投资与利率关系造成影响。

他主张在一个社会内,如果政府不能直接进行投资以提高总需求水平,那么在经济方面政府要关切国内利率的高低以及国际贸易差额。

用公式表示这种关系为:专注考研考证Y C I X M =++− (11.1)d f Y C I I −=+ (11.2)上式中,Y 表示国民收入水平,C 表示私人消费需求,I 表示私人投资需求,X 表示该国商品的出口额,M 表示该国商品的进口额,d I 表示国内的投资需求,f I 表示本国对国外的净投资额,该投资额f I X M =−,即是一国贸易收支差额,该差额的正数越大,该国的贸易收支顺差越多。

(3)一国投资水平与贸易收支的密切关系凯恩斯看到了贸易收支差额与国内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一国能够通过保护贸易实现贸易收支的顺差,就可以带来贵金属的流入,贵金属流入的越多,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就越多,货币供应量越大,该国的利息率水平越低。

利率水平下降有助于鼓励私人增加投资金额,从而有利于有效需求水平的提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梁坚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梁坚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后习题答案——梁坚第一章相对供求模型、贸易三角形1.1.错;国际贸易是独立关税区而非国家之间的贸易;2.错;不同独立关税区之间,而且是商品而非限定货物;3.对;贸易的背后意味着国际分工和资源的世界范围配置;4.对;市场较小国家,分工的范围受到限制;分工的深入对国际市场依赖更深;5.错;商品包括货物、服务和技术、专利等等;6.错;一个国家可能有多个独立关税区;7.错;国际贸易总额由各独立关税区的出口值或者进口值加总而得;8.对;定义如此;9.错;贸易条件指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10.对;间接贸易中间包含转口贸易;11.错;转口贸易只是间接贸易的一个环节;12.错;转口贸易存在商品的二次所有权转移出口国与转口国之间,转口国与进口国之间,过境贸易不存在商品所有权出口国和过境国之间的转移;2.出口依存度=出口总值/GDP=12016/49928=%进口依存度=进口总值/GDP=10056/49928=%贸易依存度=贸易总值/GDP=22072/49928=%3.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主要出口品和主要进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都相对较高,数量极为庞大;主要出口品的大幅增加导致国际市场供给大幅增加,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下跌;主要进口品随着国内的需求的大幅增加,导致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进口价格上升;某种程度上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为一种不得已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也为影响相关商品的国际价格提供了基础;4.1.对;PPF曲线表示特定技术约束下的资源禀赋的最大产出能力;2.对;更加简单的表述为对应于机会成本的递增、递减和不变;3.对;规模报酬递减意味着边际成本递增,也就意味着机会成本递增;4.对;生产可能区域内任何一点,要么表示资源没有完全被使用,要么表示资源的使用效率过低资源被完全使用时;5.1.等收入曲线的斜率=-PX /PY=-10/2=-2;因为相应的方程为:Y=R/ PX- PX/ PYX2.最优生产点的条件是MRST= PX /PY=2; 最优点的单位机会成本等于MRST=2.6.边际替代率MRS表示横轴商品X替代纵轴表示商品Y的能力;当X商品的消费不断增加而Y 商品的消费不断减少时,前者的边际效用不断下降,后者的边际效用则不断上升;使用一种边际效用不断下降的商品去替代边际效用不断上升的商品进行消费,在保证消费的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一定是替代能力越来越差;7.1)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P X /P Y =-100/200=; 截距=M/ P Y =1000/200=5. 2) 最优点上,MRS= P X /P Y =.8.封闭经济中,由于没有贸易,消费来源于生产;所以最优消费点与最优生产点重合;9.10.贸易三角形为TAE.能够告诉我们以下信息:1)贸易条件2)贸易分工方向3)出口量4)进口量11.画图参照教材图1-6.1)按照题意,开始时两国之间没有贸易的可能;两国在所有产品的供求影响因素都相同,则相对供求曲线必定也相同;由此确定的产品相对价格也必定相同,不存在贸易的套利空间;2)出现技术进步一国,X商品的成本下降,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向右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此决定的X商品的相对价格必定低于另一国;所以该国将会专业化于X商品的生产,另一国将于专业化于另一种商品的生产;12.画图参照教材图1-7.1)中国大规模的基建将会使得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增加;表现为本国的出口商品的提供曲线右移,或者他国的铁矿石的提供曲线右移,最终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2)外国媒体的抹黑,将导致外国对于中国服装偏好的减弱、需求下降;表现为中国出口商品服装的提供曲线的右移,最终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条件恶化;第二章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比较优势1.1) LP CM =1/100=;LP AM =1/200=;LP CM > LP AM ,所以在手机生产上中国具有绝对优势;2) 单位劳动投入系数:αCM =100;αAM =200;αCM <αAM , 所以中国具有手机生产上的绝对优势;与1中的判断结果一致;3) C CA M =100/200=; C CA P =20000/10000=2;C CA M < C CA P , 所以中国在手机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或者说比较优势;4) LP CA M ==2; LP CA P =1/20000/1/10000=; LP CA M > LP CA P ,所以中国在手机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5) 两者的结论完全一致;6) C MP C =100/20000=; C MP C =200/10000=; C MP C < C MP A ,所以中国具有手机生产上的比较优势; 7) C PM C =20000/100=200; C PM A =10000/200=50;C PM A < C PM C ,所以美国具有飞机生产上的比较优势;8) 两者的结论一致;一国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上都是比较劣势;9) 三者的结论完全一致;2.1) 对; 2) 对; 3) 对; 4) 对;3.画图参考教材图2-1.1)比较优势理论表述:每个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国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社会福利水平都将得到提高;2)中国和朝鲜的比较优势阐述;3)中国和朝鲜的专业化分工方向分析;4)结合图形予以说明;5)结论;4.1)必要条件:两个国家在两个产业上的机会成本不相等;2)充分条件:贸易条件位于两国的机会成本之间;5.1)美国人的看法是错误的;构成商品成本的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即使是理论上限定于一种要素劳动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等于工资率与单位劳动投入系数之乘积,或者说等于工资率除以劳动生产率;中国人的工资低,但是未必会一定导致中国商品的低价格优势,理由在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也很低;2)中国人的说法也是错的;一个国家所产商品的价格优势受到该国相对工资率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受到该国相对劳动生产的影响;只要美国的相对高工资,没有高于其相对劳动生产率,就不会导致美国产品的高价格,从而不会影响其比较优势的形成和维持;第三章要素禀赋、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斯托帕尔-萨缪尔森定理1.1) 中国的劳动充裕度=TL/TK=4/20=; 越南的劳动充裕度=TL/TK=1=;中国的劳动充裕度小于越南的劳动充裕度,所以越南是一个劳动充裕国家,中国是一个资本充裕国家; 2) 在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下,中国的劳动的相对价格也就是相对工资率应该高于越南;2.1) 50150===KB LB LB ααρ; 02.0501===LB KB KB ααρ 2) 2001.020===LD LD LD ααρ; 005.0201.0===LD KD KD ααρ 3) 连衣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自行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 52001000===KC LC LC ααρ; 2.01000200===LC KC KC ααρ; KB KC ρρ ; 所以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自行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5) 自行车与连衣裙比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汽车比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结论是: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取决于和哪一种产品相对而言;3.1) 手机价格上升时,其使用的要素劳动和资本的价格都将上升;原因在于要素的需求是产品需求的派生需求;短期内,可以考虑手机的供给不变,手机价格上升可以看做是手机需求增加带来的结果;所以背后意味着对于劳动和资本的需求也上升,所以其价格会上升;2)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更大;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品,使用资本的比例相对更大,所以手机价格的上升以及其背后的手机需求的增加,对于资本的派生需求比对于劳动的派生需求的影响更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价格即资本收益率所受到的影响会更大;3)生产商将会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资本密集度会上升,劳动密集度会下降;4.要素密集度用于表示一种产品生产中对于某种要素的依赖程度;该种产品属于特定要素的密集型产品与否,取决于与另一种产品相比较的结果;要素密集度会随着特定要素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意味着一种产品相对另一种产品是某种特定要素的密集型产品,则不管这种要素的价格如何变动,该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始终大于另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比如,甲产品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乙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当劳动的相对价格出现上升时,两种产品的劳动密集度都会出现下降,但是甲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总是高于乙产品的劳动密集度;5.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偏向一国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的性质;德国作为一个资本充裕国家,其相应的PPF曲线会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一端;缅甸作为一个劳动充裕国家,相应的PPF会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端;6.1)画图参照教材图3-3;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中国的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一般制造业产品和肯尼亚的充裕要素密集型的矿产品;2)要素禀赋理论陈述;3)中国资本充裕,肯尼亚矿资源充裕4)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肯尼亚的比较优势在于矿产品;5)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开展贸易,中国专业化于制造业,肯尼亚专业化于铜矿产业,两国的社会福利都会得到提升;7.1)画图参照教材图3-4;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中国的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越南的密集要素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2)要素禀赋理论陈述;3)中国资本充裕,越南劳动和农业资源充裕4)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南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5)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开展贸易,中国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南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业,两国的社会福利都会得到提升;8.S-S定理可以推论出,贸易会导致充裕要素的收入上升,却会导致稀缺要素的收入下降;1)农用地是美国的充裕要素,所以农场主会从贸易中受益;2)劳动是中国的充裕要素,大葱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所以种植大葱的农民会从贸易中受益;3)台湾的充裕要素在于高科技资本,所以作为高科技资本的所有者的代工工厂主人,会从贸易中受益;4)德国的充裕要素并非是高科技工人,所以贸易会对这种稀缺要素的收入产生负面的影响;9.1)要素价格均衡化定理陈述;2)贸易应该导致中国的产业工人工资应该与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3)现实是,除了最近两年,产业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大幅增加,与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差距巨大;4)工资没有均等化的原因在于,中国并没有满足S-S定理所要求的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国际贸易也没有完全自由化;第四章专用要素、生命周期、代表性需求1.1)椰子产业的名义日工资为50美元,粗布产业的日工资为20美元;2)椰子产业和粗布产业的真实日工资用椰子表示为50只椰子和20只椰子,用粗布表示为5米和2米;3)由于存在工资差异,椰子产业高于粗布产业,所以劳动可以充分流动,必然出现劳动流向椰子产业;4)名义工资,椰子产业将下降,粗布产业将上升,直到两者相等;真实工资,椰子产业将下降,粗布产业将上升;5)随着雇佣工人人数的增加,椰子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下降;名义工资和真实工资都将下降;原因在于边际收益递减;6)由于配套使用的资本钩刀的数量上升,导致劳动的生产率上升;边际产出增加,真是工资和名义工资都上升;2.1)岛国的名义工资将上升,实质工资将下降;椰子受出口的拉动,需求增加,价格上升;这将会导致对于要素劳动和钩刀的派生需求的增加;同时由于这个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的需求的增加特别明显,导致劳动的价格也就是工资率上升;真实工资由于由边际产出决定,随着椰子产业工资的提升,劳动会由粗布产业转移到椰子产业,边际产出下降;所以出现下降;2)钩刀是椰子产业的专用要素,由于椰子需求的拉动,其需求会上升,所以名义价格出现上升;真实收入等于边际产出,由于配套使用的劳动由粗布产业转入而提升;3)织布机是粗布产业的专用要素,受进口的挤压,粗布需求会下降,所以对于织布机的需求也会下降,最终导致其价格也就是织布机的名义收入下降;同时由于,配套使用的劳动部分转移到椰子产业而下降,边际产出下降,织布机的真实收入也会跟随者下降;3.1)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表述为:产品具有生命周期,在每一个阶段蜕变为不同性质的产品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该阶段拥有充裕要素吻合产品使用要素密集度的国家,拥有比较优势;2)美国、德国与中国分别是技术、资本和劳动的充裕国;3)在录音机的发明、成熟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时期,美国、德国和中国应该分别拥有该阶段的比较优势;4.1)要素禀赋理论表明:一国具有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的比较优势;2)生命周期表明:在产品周期的特定阶段,如果密集使用的要素吻合一国的充裕要素,则会导致该国拥有该阶段产品的比较优势;3)本质上两个理论都说明,一国的比较优势源自于该国充裕要素;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个理论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前者说明静态产品的要素禀赋导致的比较优势,后者说明动态产品的要素禀赋导致的比较优势;6.1)代表性需求理论可以表述为:一国的代表性需求能够培育一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该国在该产业上的比较优势;2)中国的在汽车产业上的需求为低端需求,也就是中国的主流需求为中低端汽车;所以中国最终会在中低端汽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德国在汽车产业上的代表性需求为高端需求,对于高质量的汽车存在庞大的需求;所以德国会在高端汽车的上升上具有比较优势;7.1)代表性需求理论可以表述为:一国的代表性需求能够培育一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该国在该产业上的比较优势;2)中国的人均收入较低,国人对于价格较低的低端手机存在庞大的需求;换言之,中国对于手机的代表性需求是低端手机;3)中国的庞大需求会培育起中国在低端手机上的巨大竞争力;4)所以,我们看到的山寨手机在世界市场上的巨大的比较优势和极强的竞争力;第五章规模经济、先发优势、干中学效果1.1)规模报酬不变;2)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3)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4)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加上外部规模经济;2.1)内部规模经济源自于企业产出量扩大导致的每一个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的下降;2)外部规模经济源自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导致的每一个企业能够享受到的外部共享效果,包括专业化市场、劳动池和技术溢出,以及其他的资源共享;3)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或者可以说处于集聚状态下众多企业的内部规模扩大导致产业规模扩大,有可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但是外部规模经济的产生并不依赖于内部规模经济存在与否;3.如果PPF模型中横轴和纵轴表示产品都具有规模经济,生产点位于PPF曲线的中间位置意味着两个产业的生产规模都不大,享受到的规模经济都不明显;由中间位置向任何一边移动,意味着其中一个产业的规模扩张,能够享受到该产业上的规模经济;所以PPF曲线呈现为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4.1)由于什么都相同,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代表性需求理论看来,法国和德国没有任何的比较优势也没有任何的比较劣势可言,所以不会存在贸易的机会;但是,基于对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由于两个国家分别专业化于一个产业上会享受到规模经济,会导致两个国家共同产出的扩大,所以存在贸易的可能;2)画图和分析参照教材图5-3以及相关的说明;5.画图和解析参照图5-4以及相关的说明;6.画图和解析参照图5-5以及相关的说明;7.1)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一国由于有先发优势占有比较优势;2)比较优势带来的贸易对手国的需求,会导致出口国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得该国的内部规模经济发挥得更加明显;3)更加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会导致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4)这种循环影响不断进行下去,就实现了内部规模经济下的比较优势的自我强化;8.1)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一国由于有先发优势占有比较优势;2)比较优势带来的贸易对手国的需求,会导致出口国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得该国的外部规模经济发挥得更加明显;3)更加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导致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4)这种循环影响不断进行下去,就实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下的比较优势的自我强化;9.1)干中学效果指随着经时累积产量的增加而导致的产品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现象;源自于经时产出的增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动态的外部规模经济指由于产业规模动态扩大而导致的企业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3)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成本的跳跃式下降,表现为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移动;4)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产生的原因不同;前者在于不同批次产品的生产中累积的生产经验以及由此而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后者则在于产业规模扩大产生的共享效果的强化;10.我们可以把美国在飞机产业上的比较优势看作是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以及干中学效果共同存在情况下,先发优势型比较优势的自我强化的结果;11.画图参照教材图5-7;对于贸易的参与国,不但会带来产品品种的增加,而且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12.完全同质的产品,依然存在贸易的可能;处于不同的两国的两个垄断企业参与相互倾销会导致这种贸易的出现;这种贸易会导致两个国家的完全垄断的市场,转换为寡头垄断的市场,从而强化竞争,最终导致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带来福利的提升;13.第六章罗伯津斯基定理、恶性经济增长、出口导向型、进口导向型、荷兰病与去工业化1.1)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2)进口竞争偏向型经济增长;3)平衡型经济增长;4)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5)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6)中性技术进步;2.1)画图参照教材图6-2.2)罗勃津斯基定理:在产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种要素的禀赋量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品的铲除增加,却会导致费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产出减少;3)地理的变化,导致中国可耕土地的大幅增加;4)土地的增加将会导致密集使用土地的农产品的产出的增加,却会导致费密集使用土地要素的工业品的产出减少;3.分析参看教材节关于台湾经济的分析;4.1)画图参照教材图6-4.2)恶化性经济增长的定义;3)哥伦比亚是咖啡出口大国;4)哥伦比亚咖啡的大幅增产和大幅出口,一方面导致PPF曲线向着偏向咖啡产业的方向外移;另一方面,同时导致咖啡的国际相对价格的大幅下降;5)产出效应导致国家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效应导致国家福利的减少;后者超过前者,就导致了恶化性经济增长;5.1)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通过人为的市场保护措施,促进国内工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利用国产工业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以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2)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指通过贸易自由化等手段,促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不断积累资本和技术,最终促成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3)1980年代坚持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的亚洲和南美国家,大多属于农业、矿产品和劳动充裕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她们的比较优势在于农产品、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4)这些国家强行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大部分都遇到了无视自国比较优势,人为推动自己具有比较劣势产品的发展;这就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影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5)所以,这些国家在经历了多年的工业产品成本奇高、发展效率低下等问题以后,放弃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向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回归,本质上意味向着能够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发展道路的回归;6.1)罗勃津斯基定理:在产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种要素的禀赋量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品的铲除增加,却会导致费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产出减少;2)中东、非洲等资源富有国家,由于不断有新矿藏发现,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这些矿产品要素不断增加;3)在罗勃津斯基定理的作用下,密集使用矿产资源的油气、采矿产业的产出就会不断扩大,而制造业的生产要素被矿产部门夺走,生产相应出现萎缩;4)总之,中东、非洲等资源富国制造业不发达的现象,可以理解为罗勃津斯基定理起作用的结果;第七章劳动的国际流动、要素价格决定模型1.1)本质上,偷渡可以看作为一种短期的劳动移动;2)对于输入国家的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劳动的增加而其他要素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出将会递减,而其他要素的边际产出将会增加;由于偷渡者得到的工资会少于他们的生产价值;总的来说,输入国家的整体福利会增加;3)对于输出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劳动的减少而其他要素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出将会递增,而其他要素的边际产出将会减少;由于偷渡者得到的工资会多于他们放弃原来在国内从事工作的工资所得;总的来说,输出国家的整体福利会增加;4)全体而言,偷渡是一种世界劳动市场被政治人为分割情况下的要素市场的贸易,对于世界全体的福利具有一种增加的效应;2.1)画图参照教材图7-1.2)印度是一个劳动充裕而资本稀缺的国家;中东则是一些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3)作为劳动输入国的中东国家,由于与资本配套使用的劳动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将会导致资本家的收入增加;而作为劳动的要素所有者的中东工人,其边际产出会相应减少,所以工资会相应下降;但是在劳动相当稀缺的情况下,中东工人工资的下降应该不会太明显;4)作为劳动输出国的印度,理论上由于劳动的流出,劳动的边际产出会上升;而资本的配套使用要素减少,会导致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少,从而导致资本家的收入减少;但是如果原来失业较为严重,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5)现实中,由于印度人口众多而中东国家劳动极为稀缺,所以印度的劳工输出对于双方国家都存在极大的利益;3.画图和分析参照教材图7-2,以及相关的分析;中国作为一个穷国借款给富国美国的主要原因在于累积的庞大的贸易盈余客观导致的结果,并非刻意所为;从长期的角度而言, 过度追求顺差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4.1)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具有一种替代关系;原因在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背后,出口劳动;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背后,出口了资本;同理,进口也有着同样的倾向;2)如果实现了充分的自由贸易,则无需劳动的国际流动;世界各国的要素价格也会实现一种均等化的局面;。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1. 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immiserizing growth”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试卷4套含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试卷4套含答案

期末测试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限选一个答案)1.下面哪一项必须具备才会出现倾销?a. 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高于国外市场。

a.生产者在国内国外都面对充分的竞争。

b.国内和国外市场必须整合在一起。

c.国内和国外市场必须是分割的。

2.下面哪一项不正确?a.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运用战略贸易政策来增加其福利。

b.战略贸易政策可以提高世界总福利。

c.如果一个国家采用战略贸易政策,那么其它国家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报复。

d.通过运用战略贸易政策,一个国家可以以其它国家为代价来控制整个市场。

VERa. 是WTO极力赞同并且推荐的贸易政策。

b. 是进口国自愿实施的政策。

c. 其实和进口配额对市场造成同样程度的扭曲。

d. 比进口关税对市场形成的保护更为严重。

4. 产品周期理论a. 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永远不会改变。

b. 意味着一个技术劳力丰富的国家可能在新发明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 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永远是周期性的。

d. 意味着一个技术劳力丰富的国家在新发明的产品上能保持其比较优势。

在美国, 哪个政府机构决定是否针对其它国家实施超级301条例?a. 美国商务部。

b.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c. 美国贸易代表。

d.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6. 假设墨西哥的石油成本为每桶4美元,美国为每桶3美元、加拿大为每桶9美元。

假设加拿大每桶油征收关税2美元,加拿大的石油价格应为a. $3.00。

b. $4.00。

c. $5.00。

d. $9.00。

7. 下面哪个选项意味着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在参与国之间自由流动?a.自由贸易区b. 关税联盟c. 共同市场d.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假设空中客车和波音分别为欧共体和美国唯一的飞机制造商。

如果空中客车和波音都进行生产,那么空中客车和波音将损失5美元。

如果它们其中一家进行生产,而另一家不进行生产,那么生产的一家将获得100美元的利润,而不生产的一家利润为零。

如果它们都不生产,那么当然两家的利润都为零。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试一试】单项选择题: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B.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D.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B.下降C.不变D.变化方向不确定 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B.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D.国际贸易量 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 C.过境贸易D.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B.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A、2.A、3.B、4.D、5.A第一章国际分工【试一试】单项选择题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D.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3.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A.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B.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 C.垄断国际市场D.追求使用价值的增加参考答案: 1.A、2.B、3.B复习思考题1.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 3.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5.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简述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7.怎样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8.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成本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吗?即使进行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吗?两国还会实行自由贸易吗?参考答案:1-7题答案参考教材8.双方会发生贸易;贸易双方仍能获益;两国会实行自由贸易。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古典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圣才出品】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古典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10章古典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10.1 复习笔记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重商主义阶段、幼稚工业保护阶段、凯恩斯主义阶段和战略性政策阶段四个基本阶段。

这些阶段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各国经济利益的驱动。

本章中主要分析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和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一、重商主义与自由贸易1.重商主义的产生重商主义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

其观点是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国只有进行国际贸易才能够从其他国家获得贵金属,才能获取货币财富政府应该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

2.重商主义发展的阶段重商主义的发展有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两个历史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

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是贵金属,并且认为只有通过国际贸易,从外国获得的贵金属才算是增加了本国的财富,因此他们主张政府要干预对外贸易,对进口采取限制措施,少进口,甚至不进口,而对出口则需采取鼓励措施,从而保持贵金属的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这种保持贵金属差额出超的理论和政策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

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只要该国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总体上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就会增加。

晚期重商主义强调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实现商品贸易的顺差,从而使贵金属或货币财富流入。

晚期重商主义也被人专注考研考证们称为“贸易差额论”。

早期晚期重商主义都强调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国可以从对外贸易差额中获得货币财富。

3.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要求政府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一是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政府资助本国商人打进别国市场,甚至鼓励以比较低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二是主张政府设置高额的进口关税,甚至限制当时的货币形式──黄金或白银的自由输出。

4.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论者认为财富的源泉是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

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了发挥各自优势的国际分工,所以生产高效率使每个参加贸易的国家都获得了利益。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圣才出品】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13章区域经济一体化13.1 复习笔记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是各国所采取的选择性的贸易保护政策的一种比较合适的次佳选择。

一、小国的贸易保护理论现实中,贸易保护要能真正起到作用,需要本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商品销售市场,否则很难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次佳选择。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小国经济在完全自由的贸易下,小国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是较强,而正常的贸易关系常常因为外界的各种干扰而呈现不稳定的状态。

因此,稳定的外部市场就成了小国经济发展或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了获得相对稳定的外部市场环境,小国特别希望和与之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建立比较稳定的内部市场,当然这里的小国的“小”是相对而言的。

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身就会导致“一体化组织”的出现,以联合抗衡大国势力对本国经济的某种冲击或垄断。

2.大市场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家西多夫斯基和德纽认为,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打破一个国家在狭小的市场范围内陷入高利润率、高价格、市场狭窄、低资本周转率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出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激化竞争、提高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商品的价格,进而扩大对产品的需求,从而使一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远高于国内贸易,为避免在付出成本之后得不到相应的收益,各专注考研考证国都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出口品销售市场和进口品的来源市场。

经济运行中对大市场及其市场稳定性的追求,是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重要动力之一3.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理由选择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理由可分为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

(1)消极的观点是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还远没有实现,与其等待世界贸易的完全自由,还不如选择区域经济的联合。

(2)积极的观点是开展自由贸易总是要寻找到愿意实施自由贸易的国家,并且还是在地理上要相互临近的国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实行“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原则,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家概念的延续,国家政治主权的意义服从于国家经济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增强区域内部抗衡实力的、范围扩大了的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实体,排他性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NEW)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绪 论第2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第3章 国际贸易均衡第4章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第5章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第6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供给和需求第7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市场结构第8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第9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第10章 古典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第11章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第1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第13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14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与工业化第15章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第16章 国际贸易体系第1章 绪 论1国际贸易学的含义?答: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商品和服务跨国界流动的经济学分支科学,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学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机制研究:(1)国际贸易的纯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的纯理论研究三个基本问题:①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研究要回答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它产生的经济学基础是什么,或者说国际贸易产生的利益驱动力是什么;②国际贸易的结构。

国际贸易结构研究的是,在不同假定条件下商品和服务的跨国界流向和相互依存关系;③国际贸易的结果。

国际贸易的结果是研究国际贸易持续展开的效果。

(2)国际贸易政策机制研究国际贸易政策机制研究三个基本问题:①采取特定贸易政策的原因;②国际贸易政策的措施;③国际贸易政策的效果及其调整。

2国际贸易的特征是什么?答: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国际贸易的特征是:(1)国际贸易是跨国界的贸易现象在一国的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有一个统一的市场,本国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本国居民的经济福利最大化。

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对跨国界商品和服务流动的态度、管理制度安排和政策上有一定的差异,国际贸易是一种商品和服务流动存在主观或客观障碍的贸易。

(2)国际贸易是在不同的货币媒介下展开的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或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活动是在统一的货币媒介下展开的,不存在不同国家之间货币的汇率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2、国际价值3、自由贸易政策4、保护贸易政策5、贸易自由化6、比较优势7、要素密集度8、赫克歇尔—俄林定理9、里昂惕夫之谜二、判断题1.国际分工是国际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

()2.亚当.斯密主张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而大卫.李嘉图则主张按“绝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

()3.二战后,工业国和农业国间的分工仍居主导地位。

()4.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相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重商主义即追求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美、德等国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7.一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当其经济实力较强时,多倾向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当其经济实力下降时,又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8.保护关税理论对落后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李斯特没有注意到它消极一面。

()9.李斯特把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

()10.李斯特及其追随者主张行政干预,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实行超保护贸易。

()11.凯恩斯把反映生产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12.托马斯·孟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但必须保证贸易顺差。

()三、填空题1. 自由贸易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当代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2.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的,以及。

3. 重商主义在理论上只考察了流通领域,而没有进入到生产领域;在政策上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

4.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大体上包括:,,。

5. 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保护政策具有极大的和。

6._________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7.__________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库(带详解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库(带详解答案)

国贸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是(c)A、前者等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不能确定2、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由( B )创立。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凯恩斯D、托马斯·孟3、里昂惕夫之谜论说明了( C)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B、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实践的验证结果,比较优势论理论结论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D)A、规模经济论B、技术差距论C、人力资本说D、偏好相似论5、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是(C)A、自然资源要素的优势B、劳动力资源的优势C、资本优势D、技术优势6、世界贸易组织于(C)正式建立。

A、1993.12.15B、1994.4.15C、1995.1.1D、1996.1.17、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A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8.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 B)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等于9、按照商品价值总额征收关税的方法是(B)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选择税10、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 D)A、协议配额B、关税配额C、自主配额D、绝对配额11、国际贸易额是指(D )A、一国进出口额之和B、各国进出口额之和C、各国进口额之和D、各国出口额之和12、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故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

这种说法来自(D)A、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C、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D、赫-俄的要素禀赋论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 B )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7. 简答题8. 计算题9. 案例分析题10. 论述题简答题1.劳动力充裕的一国在资本一劳动力比变小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时。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会对该国福利造成什么影响?[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正确答案:(1)劳动力充裕的一国在资本一劳动力比变小的情况下,该国的对外贸易会转向主要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如果一国劳动力充裕,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该国应重点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据罗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因此,在该国资本一劳动力比变小的情况下,即劳动力增长速度高于资本增长速度时,那么该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能力会提高更快,从而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当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时,出口扩张型增长给大国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会小于小国,一部分经济增长的成果会被贸易条件变坏所抵消。

若贸易条件恶化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即该国福利不但没有因对外贸易规模扩大而增加,反而受到损害。

出口的贫困增长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现象,这种经济现象目前看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是沿着原有优势推进的,即如果该国原有优势在于生产某种产品,现在进一步扩大该种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该国的贸易条件由于扩大出口而恶化。

出口的贫困增长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它的出现需要许多相应的条件。

首先,出口国大多是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该国经济便会陷入困境。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版)全书客观题及主观题案例分析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版)全书客观题及主观题案例分析1

导论主观题及案例分析答案主观题答案1.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这段时间2.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研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国际贸易的成因、结构、数量及其利益分配,国际贸易体制政策等问题,以揭示其特点与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

3. 分为六个阶段(1)国际贸易是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产生的。

(2)真正意义上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是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准备时期发展起来的。

16世纪-18世纪,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规模。

(3)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交通和通讯联络的便利极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时期。

国际贸易仍在扩大,但是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中明显形成了大型垄断组织瓜分世界的局面。

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殖民地国家输出资本。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商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商品涌现。

发达国际继续在国际贸易中占统治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加强。

(6)进入21世纪,以知识、资金、技术为生产要素基础的国际分工促进了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和交易手段。

当代的国际贸易主要特点是:贸易投资一体化、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加强等等。

4.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要有一些必要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工具。

常用的工具:(1)用几何图形阐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及其影响,用数学公式或函数式说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2)要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

对复杂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理解是在联系实际中解决的。

(3)注重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

(4)把国际贸易问题置于一国(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相结合的系统平台上进行考察。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练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练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及答案1、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

AA、关税配额B、全球配额C、国别配额D、协议配额2、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BA、贸易顺差B、对外贸易量C、对外贸易额D、对外贸易商品结构3、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4、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都主或执行( A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超保护贸易政策D、管理贸易政策5、由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称为( C )。

A、出口信贷担保B、买方信贷C、卖方信贷D、长期信贷6、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美取的是( A )体系。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对外贸易 D.国际贸易7、以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商品倾销方式是( B )。

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长期性倾销D、社会性倾销8、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C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出口贸易9、一国的( A )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进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10、当一定时期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A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11、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 )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 B.外国贸易 C.商业贸易 D.海外贸易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13、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作为统计界限。

AA.关境B.国境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14、下面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是( A )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C.进出口总额D.货物贸易额15、倾销是出口商( C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计算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计算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计算题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分别生产两种商品X和Y。

他们的劳动力资源有限,因此必须在两种商品之间做出选择。

以下是两个国家生产商品X 和Y所需劳动时间的表格:商品X的生产所需劳动时间,商品Y的生产所需劳动时--------------,-----------------------,-----------------------国家A,6,4--------------,-----------------------,-----------------------国家B,3,51.分别计算国家A和国家B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时放弃生产另一种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国家A生产X的机会成本:4/6=0.67Y国家A生产Y的机会成本:6/4=1.5X国家B生产X的机会成本:5/3=1.67Y国家B生产Y的机会成本:3/5=0.6X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上的机会成本较低,相对于其他商品。

根据上述机会成本计算,可以得出:3. 计算 trade gains(贸易收益)。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决定进行贸易,互相交换他们的生产。

具体地,国家A专注于生产商品X,国家B专注于生产商品Y,并且他们进行特定比例的交换。

比如,国家A生产100个X,国家B生产100个Y,并且他们以1:1的比例交换。

这意味着国家A将给予国家B100个X,并且得到国家B给予的100个Y。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出贸易前后的产出和消费情况。

-贸易前:国家A生产100个X的机会成本是0.67Y*100=67Y;国家B 生产100个Y的机会成本是0.6X*100=60X。

所以,贸易前国家A的总机会成本是67Y+0X=67Y,国家B的总机会成本是0Y+60X=60X。

-贸易后:国家A生产100个X的机会成本仍然是67Y,因为他们专注于生产X;国家B生产100个Y的机会成本仍然是60X,因为他们专注于生产Y。

但是,国家A得到了100个Y,国家B得到了100个X,使得两国的总机会成本变得更低。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均衡)【圣才出品】

佟家栋《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均衡)【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3章国际贸易均衡3.1 复习笔记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1.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或价值。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连续增加某种产品生产时,伴随着该产品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量会不断增加。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生产资源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点的轨迹或这些点的连线。

如图3-1是中美两国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中美两国在小麦和布两种产品生产上都面临递增的机会成本。

图3-1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中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2.社会无差异曲线假设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保持一致,在理论上就可以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专注考研考证是指整个社会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远离原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标志着社会有较高的满足程度。

图3-2表示社会无差异曲线。

图3-2 两种产品消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上各组合点的切线斜率为该点的边际替代率,即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消费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消费量。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该国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如V点和W点,其满足程度一样。

而满足程度的提高可以向离原点更远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在图3-2中表现为向I I''、I I''''甚至向I I''''''移动。

3.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在封闭条件下,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是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可以推论,要使生产和消费同时达到均衡,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必须切于同一条相对价格线上。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加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加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通过进口控制,实行较高程度的保护,鼓励满足本国需求的生产,抑制出口,属于()类型的贸易战略。

A、强外向型经济B、中度外向型经济C、强内向型经济D、中度内向型经济2.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结果是: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3。

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A.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B.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

C.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4。

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A。

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

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

比较成本低的商品D。

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5。

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克歇尔 B。

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凯恩斯6。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 )A.趋于上升B.趋于下降C.保持不变D.升降不定7。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 )A。

高于其进口商品B.低于其进口商品C。

低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D.高于其进口替代商品8。

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是()A.土地密集型产品B。

资本密集型产品C。

技术密集型产品D。

劳动密集型产品9。

关税配额的含义是指( )A.对进口品既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不许进口),又要征收进口关税B.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征收低关税,对关税配额外的进口征收高关税C。

一国免税进口的数量限额,超过限额的进口要缴纳常规关税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优惠限额,超过限额的不能享受优惠待遇10。

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A.卖方负担B.买方负担C.承运人负担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A 、李嘉图 B、赫克歇尔 C、里昂惕夫 D、亚当.斯密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多国贸易D、双边贸易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A、欧元表示B、美元表示C、本国货币表示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B )A、3.3万亿美元B、 1.6万亿美元C、 1.7万亿美元D、 1.5万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A、无形商品贸易B、过境贸易C、总贸易体系D、国境贸易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C )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易货贸易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A、国际收支逆差B、国际收支顺差C、对外贸易逆差D、对外贸易顺差11、 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A、 2%B、 4%C、 10% D 、20%二、多选题1、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包括( BDE )A、直接贸易体系B、总贸易体系C、专门贸易体系D、货物贸易体系E、服务贸易体系2 、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有( ABC )A、矿物燃料B、动植物油脂C、饮料及烟类D、机械及运输设备E、塑料制品3、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行业包括的部门有( ABCE )A、通讯B、家电制造C、银行D、建筑E、交通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

A、社会生产力B、上层建筑C、资本流动D、自然条件2、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是( C )。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分工B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C 、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分工D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 D )。

A、 11—12 世纪B、 14—15世纪C、 16—18 世纪D、18—19 世纪4、社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为( A )。

A 、生产力增长 B、经济增长 C、信息的丰富 D、生产水平的地位5、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是( D )。

A、自然条件B、市场规模C、社会制度D、生产力水平6、在国际分工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 B )。

A、自由竞争B、垄断C、合作互助D、自由贸易7、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 C )A、一战后B、20世纪初C、二战后D、19世纪中叶8、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

A、工业国与工业国的分工B、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C、农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D、工业国与矿业国的分工9、所谓贸易小国就是指( D )。

A、贸易绝对量很小的国家B、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C、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D、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出口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较小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一、单选题1、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C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2、按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B )提出的。

A、亚当.斯密B、李嘉图C、俄林D、托马斯•孟3、首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说的是( B )。

A、威尔士B、弗农C、波斯纳D、格鲁伯4、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通常是( C )。

A、劳动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5、需求偏好相似说是( D )提出的。

A、俄林B、弗农C、格鲁伯D、林德6、国别价值和( A )存在“比较差异”,是国际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A、国际价值B、国际市场价格C、国际生产价格D、贸易条件7、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 C )。

A、大卫·李嘉图B、俄林C、亚当·斯密D、李斯特8、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是根据( C )。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D、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9、认为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的是( C )。

A、里昂惕夫B、俄林C、萨缪尔逊D、大卫·李嘉图10、用国家间需求结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是( C )。

A、劳动熟练说B、人力资本说C、需求偏好相似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二、多选题1、主要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理论是( CE )。

A、比较成本说B、绝对成本说C、产业内贸易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E、需求偏好相似说2、下列对里昂惕夫之迷进行解释的学说是( ABCDE )。

A、劳动熟练说B、人力资本说C、技术差距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E、需求偏好相似说3、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 ADE )。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D、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E、绝对成本低的产品4、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有( ABC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俄林D、凯恩斯E、李斯特三、名词解释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里昂惕夫悖论3、公司内贸易4、产业内贸易四、简答题1.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哪些发展?第四章贸易条件理论一、单选题1 、能够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 B )。

A 、比较成本说 B、相互需求原理 C、绝对成本说 D、要素比例说2、下列哪位运用相互需求曲线来确定两国间进行贸易的贸易条件的均衡( C )。

A、李嘉图B、约翰.穆勒C、马歇尔D、里昂惕夫3、单因素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 D )。

A 、S=(Pm/Px).ZxB 、S= (Pm/Zx)PxC 、S= (Px/Zx). Pm D、 (Px/Pm) Zx4、如果对于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1表明( B )。

A、该国贸易条件改善B、该国贸易条件恶化C、该国贸易条件不变D、该国贸易条件发生变化,但不知道是改善还是恶化5、约翰.穆勒认为国家间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价是有什么决定的( C )。

A、两国间贸易联系程度B、两国间经济互补程度C、两国间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D、两国间商品的国别价格6、马歇尔在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时运用的是( B )。

A、相互需求法则B、相互需求曲线C、投入—产出曲线D、成本曲线、7、相互需求原理的提出者是( B )。

A、马斯洛B、约翰·穆勒C、马歇尔D、弗农8、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通常称作( B )。

A、指数贸易条件B、净贸易条件C、收入贸易条件D、双向因素贸易条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一、单选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学说是( B )。

A、自由贸易理论B、保护贸易理论C、重商主义理论D、超保护贸易理论2、战后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国家是( D )。

A、英国B、日本C、德国D、美国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属于( C )。

A、自由贸易理论B、保护贸易理论C、超保护贸易理论D、战略贸易理论4、贸易保护论的提出者是( A )。

A、汉米尔顿B、李斯特C、凯恩斯D、范特5、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 B )A、重金主义B、贸易差额论C、贸易自由化D、贸易自由论6、早期重商主义绝对禁止( C )A、货物外流B、资本外流C、货币外流D、资源外流7、李斯特认为对某一幼稚工业的保护时间( B )A、以20年为最高期限B、以30年为最高期限C、以50年为最高期限D、无限8、超保护贸易政策是( D )A、防御性地限制进口B、主动的限制进口C、积极的促进进口D、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9、新贸易保护理论兴起于20世纪的( C )A、30年代B、50年代C、 70年代D、 90年代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一、单选题1、征收关说的机构是( A )A、海关B、工商管理部门C、税务机构D、公安部门2、下列对于关境与国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关境等于国境B、关境大于国境C、关境小于国境D、关境有时大于国境,有时小于国境3、关说是一种( B )A、直接税B、间接税C、有偿税D、视具体情况而定4、关说的税收客体是( B )A、进出口商B、进出口货物C、出口国海关D、进口国海关5、属于滑动关税的是( D )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过境税D、差价税6、在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按下述哪种方式征收关税加强了关税的保护作用( A )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差价税二、多选题1、按关税的征税目的分类,关税可分为( AB )。

A、财政关税B、保护关税 C 、名义关税 D、有效关税 E、特惠税2、进口附加税的主要目的是( ABDE )。

A、应付国际收支危机B、维持进出口平衡C、扩大出口D、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E、对国外某个国家实行歧视和报复3、一国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是( ABE )。

A、保证本国生产B、增加财政收入C、应付国际收支危机D、防止外国商品倾销E、保证国内供应4、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则包括( BCDE )。

A、竞争需要标准B、加工标准C、增值标准D、直接运输规则E、原产地证明文件5、下列能起到促进出口作用的措施是( BCE )。

A、出口配额B、出口信贷C、出口补贴D、出口退税E、外汇倾销6、关税税率表包括( ABD )。

A、税号B、货物分类目录C、税额D、税率E、税则7、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完税价格标准大体包括( BCE )。

A 、FCA价 B、 FOB价 C 、CIF价 D 、FAS价 E 、法定价8、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 ADE )。

A、扩大该国商品出口B、扩大该国商品书进口C、使该国商品出口减少D、是该国进口减少E、改善贸易逆差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一、单选题1、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是( D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经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2、由经济发展水平较接近的国家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称作( D )。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垂直一体化D、水平一体化3、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组织是( B )A、水平一体化B、垂直一体化C、部门一体化D、全盘一体化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