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风雅#幽玄——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日本传统美(一)
物哀
物哀もののあはれ(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mono no aware)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 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
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
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对“物哀”这个理念,及其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都有详尽的阐述。
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れ,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
「物の哀れ,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
优美、细腻、沉静、直观。
(《広辞源》)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
「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
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の哀れ”的: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
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
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
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
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
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摘要: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物哀”的体现越来越普遍。
其属于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情感理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里所说的“物哀”,指的是和自然景物进行接触时产生的抽象情感。
在日本的审美体系中,“物哀”主要包括了“物”、“情”、“意”三种,将其综合起来便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习惯。
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进行分析,能对其文化风俗、社会趋势产生极深的了解。
在本文中,笔者也深度分析了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而且剖析了其美学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日本;美学;文学作品;物哀;一、什么是“物哀”所谓“物哀”,指的是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系或思想,同时也是人除了自身之外的世界的一种反映。
人们通过观察外部世界,从而采用主观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物哀”在日本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更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物哀”作为一个日本词汇,代表了细腻深层的情感、思想,其包含面非常广阔,很难用一个词语来进行概括。
其中的“物”指的是实际、客观的物体,而“哀”则包含了主观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两者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概念。
最早所产生的“物哀”,来源于日本的古书《古语拾遗》。
其中将“物哀”作为一个形容词,展现出了对情感的表达,相当于中文里的“啊”。
在这个词中,“物”指的是世界上存在的客观事物,而“哀”则指的是一种思想、情感,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物哀”的思想,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包括了傍晚的残月,以及秋天散落的花瓣、傍晚的夕阳等等。
在作者们看来,容易消逝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尽管这些景色属于现实事物的体现,但却被赋予了主观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惋惜和哀愁,这就是“物哀”及其美学意义。
二、为什么会产生“物哀”(一)日本的地理环境原因日本的地理条件并不好,因为四面临海的缘故,频发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日本人形成了面对自然灾害的坚强意志和心理。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探究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探究谭培培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摘要:“物哀”是日本文化中十分突出的美学思想,在日本文学领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想要对“物哀”进行深入理解,除了要加强概念层面的认知以外,深入到其形成的环境中进行探知,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必要功课。
文章首先从“物哀”这一概念出发,指出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偏差,始于翻译。
而后进一步考察其内涵以及产生的环境,深入对“物哀”思想展开辨析,对于加强对这一思想的认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物哀;日本;文学“物哀”是贯穿于日本传统文学以及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在日本文学体系中,可以追溯到《古事记》,并且在对于日本文学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源氏物语》中,“物哀”一词同样有着极高的出现频率。
而在《源氏物语》之后,日本的文学大多都受到其影响,也因此进一步带动“物哀”不断深入人心。
“物哀”曾经在日本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但是中国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却并无一帆风顺。
“物哀”的思想,对于中国而言,首先是一个外来词,即其翻译文“物哀”本身,并不对应于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一个词,因此造成了对于这一思想理解偏差的出现。
“物哀”在日语中被表示为「もののあわれ」,在这之中「もの」翻译成汉语就是“物”,同时「あわれ」翻译成汉语就是“哀”,这种直接翻译固然在一定层面是有效的,但是也会带来理解领域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将这个思想理解成为关于“物”的“哀”。
但是如果深入到日本文学环境中,就会发现“物哀”的思想远远不至于表面的理解。
例如川端康成,曾经对于“物哀”的概念做出过明确的解释,即“物哀’中的‘物’指的是人类本身的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而‘物哀’中的‘哀’指的则是对于外部世界人类自身的一种主观情感表达,不仅限于哀伤的情感,更是一种对世界万物独特的审美”。
并且日本作家本居宣长在对《源氏物语》的注释书中也对“物哀”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解释,他认为“物哀”的思想更加注重在变化的世界中,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而不是对于某个物体对象的机械性的情感主张。
物哀
《雪国》:物哀从极致到扭曲
• 啊,银河!岛村也仰头叹了一声,仿佛自己的身体悠然飘 上了银河当中。银河的亮光显得很近,像是要把岛村托起 来似的。当年漫游各地的芭蕉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所看见的 银河,也许就像这样一条明亮的大河吧。茫茫的银河悬在 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 真是美得令人惊叹不已。岛村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 而从地面上映入了银河。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 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 明澈极了。而且,银河那无底的深邃,把岛村的视线吸引 过去了。
11/27/2014
11/27/2014
物哀的背景
• 江户时代,儒教受到幕府的保护、奖励,“劝善惩恶”的 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学者针对过去的平安时代的文学, 以这个概念为前提进行讨论,否定了这个理念,并创造了 新的视点——物哀。 • 日本列岛自古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留给人们 的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但日本多火山地震。多 少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一 切使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不稳定的。 • 佛教的传入(“人生虚幻,万物无常”)
11/27/2014
《源氏物语》:物哀的滥觞
• 由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所著的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 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 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 和权力斗争。源氏的爱情婚姻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 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 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一个有着恋母情结的花美男和一群御姐、萝莉的故事) • 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 出现“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紫式部将 “哀”(あはれ)之前加上了“物”(もの),这样就将 主客观合一了“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情感,两 者“物心合一“。物哀即是世情。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共5页文档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早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也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学地位的重要基石,作品中至始至终弥漫着一种哀伤,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学理念的物哀之美。
“物哀”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理念之一,出自《源氏物语》,但是真正提出“物哀”,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并作为一种文学理念进行推广的是江户时代学者本居宣长。
“物哀”中的“物”是认知的对象,是认知感知的主体,可以是人,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世相和人情世故。
“哀”是指认知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
物哀就是二者相互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
(《广辞苑》)1.少男少女朦胧恋情作品中“我”和小舞女微妙的朦胧的纯洁的感情最能使人感受到物哀之美。
二十岁的“我”和十四岁清纯美丽的小舞女,互相吸引、彼此爱慕。
“我”和小舞女之间萌发的这种纯洁无暇的爱意给人以愉悦之感。
我们相约翌日早晨八点从汤野出发。
……二楼的门窗全敞开着。
我无意之间走了上去,之间艺人们还睡在席铺上。
我惊慌失措,呆呆地站在廊道里。
舞女就躺在我脚跟前的那个卧铺上,她满脸绯红,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这副富有情趣的睡相使我魂牵梦绕。
”这段描写将情窦初开的纯情少男少女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面前那种毫无掩饰的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我”和小舞女之间的感情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
为了替飘泊中死去的婴儿作七,“我”倾囊相助,几乎没有了旅费,借口学校有事,提前离去。
“我”和舞女告别时:“无论我同她说什么,她只是双目直盯着那伸向大海的红堤,缄默不语。
每次我还没把话讲完,她就一个劲点头。
……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
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
……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
”这段描写体现了“我”和小舞女依依惜别的哀伤。
小舞女的缄默不语和对我欲说再见却强咽了回去,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与爱情无果的凄苦,增加了悲痛感人的气氛。
关于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探讨
2018-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关于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探讨王露(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99)摘要:“物哀”是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学观念,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识集中体现在自然之美、传统之美、色彩之美以及人性之美等四个方面。
有许多日本作家都深受“物哀”的影响,极为推崇自然之美和传统之美,善于挖掘色彩之美,追求人性之美。
文章深入探究了日本文学当中的“物哀”倾向,旨在为日后的日本文学研究提供相应的指导借鉴。
关键词:日本文学;物哀;倾向中图分类号:I31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7-0072-01一、引言作为日本文学的主流审美倾向,“物哀”情感成分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简而言之,“物哀”即人和人、人和世界之间构建起来的情感共鸣,形成一种人们共识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意识。
日本文学中“物哀”倾向的产生有针对性地接受了我国文学中的部分元素,并且进行了改良完善,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深入探讨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有助于全面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二、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内涵在日本文学的审美理念之中,“物哀”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其在日语中的表达为「物哀れ」,源自于日本平安时代的艺术感,散发着古典、忧伤以及追求自然的美感。
“物哀”的审美意识来源于道家以及佛教思想,崇尚追求自然之美、传统之美、色彩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日本复古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曾对紫式部的代表作品《源氏物语》给予了“物哀与幽玄”的高度评价之后,“物哀与幽玄”随后便被诸多学者视为文艺本质。
和歌诗人藤原俊成使用了诸多“物哀”手法编写了《千载和歌集》,随后茶道、小说、俳谐以及当代日本文学当中都开始普遍使用“物哀”的审美观。
“物哀”在日本文学史当中被定义为:不用言语表达,即便肉眼无法直视,也可以说它是人类可以感受到的美的世界,这便是“物哀”的深层内涵。
比方说看到了鲜花就想到了美,那是客观存在的美。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肖书文)
求 索/2006/3182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肖书文(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特点。
其一,它非仅是“感于物”而哀,而且是物本身的哀。
其二,它是无法解脱的、无望的哀,是在绝望中对哀情的摩挲玩味。
第三,这种哀情又是一切其他情绪感动的净化剂,超越所有世俗情感之上并使它们带上高洁的精神意味。
第四,这种精神层次又由于被束缚于物的无常和瞬间,所以它对人的精神的提升是有限的,带有无法预料的偶然性和眼前物象的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无比细腻和纤巧的特质。
川端康成曾将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溯源于平安朝的《源氏物语》。
据有人研究,在《源氏物语》中直接用“物哀”一词为13个,而用“哀”字达1044个,①形成了弥漫在整个《源氏物语》中的审美情调。
通常日本文学中最常见的审美意识也总是带给人一种感物伤情的哀愁,用“物哀”一语来概括也是极为恰当的。
不过,川端康成的这一说法也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解释。
由于《源氏物语》的时代正是唐代文学大量传入日本的时代,因此有人主张,“不应过高估计日本文学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可以认为,日本`物哀'文学思潮是直接受到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物感说'的深刻影响而出现的。
”②这样,“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独特的审美情调也就遭到了质疑。
但从直接的审美感觉来说,“物哀”又的确是日本文学的一个与众不同、甚至也区别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明显的特点。
如叶渭渠先生说:“中国文化、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影响是相对的,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如何理解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方面,“物哀”的审美意识在日本文学中所占据的分量和地位是非同一般的。
任何民族的文学都包含有一定程度的感物伤情的抒情性,但似乎都不像《源氏物语》中那样一直从头贯到尾,成为笼罩一切的基本情调。
日本文学中缺乏那种彻底放松的欢乐,即使有兴高采烈的时候,那背后也总有一层淡淡的哀愁。
物哀论文
物哀内容摘要: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主题之一,而且影响深远,它可以算是日本文学的代表性元素。
本文将通过对日本的音乐,诗歌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来进一步阐明物哀的含义。
首先是要明晰物哀的概念,本文将会对物哀的含义进行大致的观察,以便对后文的阐述做铺垫。
之后的部分,笔者将分别对日本的音乐,诗歌,文学作品进行剖析,解读其中表面上及隐含中的物哀。
最后,笔者将对于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做简单的概述,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物哀。
关键词物哀真性情爱地理环境一、物哀的含义所谓物哀,它包含这两个要素:一是"物",一是"哀"。
"物"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是物哀的对象,这就意味着物哀这个概念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不是主观虚构的产物,它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真性情。
"哀"表现的是悲哀与同情爱怜的结合,含有怜爱的意思,也就是"哀怜",所以有人把"物哀"译作"物哀怜" 哀表现的是主体(作者或人)的感受。
因此物哀强调的是"真性情","'物哀美'是一种感觉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的,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
" 可见,物哀是一种冷静的情感,而不是激烈的悲痛,两者是有区别的。
二、物哀的体现(一)表现在音乐上《如歌的行板》曾使托尔斯泰像幼儿似的号啕大哭;《二泉映月》使得小泽征尔泪流满面;《如歌》、《二泉》使人流泪可以理解——毕竟这两首属于哀曲。
可是像《意大利随想曲》、《拉德茨基进行曲》、《1812年序曲》这类乐曲毫不悲怆,甚至还带些雄壮,听众竟也潸然泪下,这又是何故?究其原因,原来旋律太美。
这实在令人困惑。
然而什么理论说过,旋律太美等于悲情(二)表现在诗歌著作上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年轻时,儿子在河边捉蜻蜓落水身亡。
浅论“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价值
浅论“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价值浅论“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引言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日本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而备受瞩目。
其中,一种被称为“物哀”美学的审美概念在日本电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追求生活细节、反映寂寞孤独、表达人间关系的审美方式,“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就“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展开讨论。
第一章: “物哀”美学的概念及特点“物哀”美学一词源于日语“mono no aware”,字面上意为“物之哀”。
它在日本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并通过电影艺术得以进一步展现和传达。
这种美学概念主要强调对事物的感知和共鸣,力求捕捉到生活中的瞬间美,以及由时光流逝、物质腐朽引发的寂寞与哀愁。
“物哀”美学的特点体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关注、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常感悟上。
日本电影常常以雅致的摄影技法和细腻的表演呈现出这种审美风格,使观众能够通过观影体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思。
第二章: “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表达在日本电影中,许多导演借助“物哀”美学的手法创造出了一系列经典作品。
例如,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以一户离异家庭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通过对人性的细腻描摹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的无常。
这部电影以其悲剧色彩和对生活中的细碎瞬间的把握而广受赞誉。
同样,黑泽明的《七武士》也是一部运用了“物哀”美学的经典之作。
该片通过荒凉的背景、孤独的人物形象和对人性的探索,深刻揭示了人类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和价值观的辛酸。
这部电影以其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反思,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第三章: “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价值“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首先,它强调对日常生活的关注,给予了观众对琐碎细节的重新认识,使人们对生活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
其次,它通过对寂寥孤寂的描绘和对孤独人性的揭示,使得观众能够从中受到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发现。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畴深厚地渗透在 日 本文学作品当中, 本文将 以《 源氏物语》 和《 伊豆的舞女》 为例来说明此概念 的影响。
关键词 “ 物哀” 《 源氏物语》 自 然美 的体悟 。 美观念的生命感和季节感。 “ ‘ 物哀 ’ 先于其他各种美的 自然 美是 日本 全部 文化 形 态之美 的原型 , 自然美 观 念 形 态而 存在 ,它 的形成 与发 展经 历 了一 个较 长 的历史 是 日本美学的基石 ,其美学范畴序列也是以 自 然美为 过程 , 属于 日 本固有的美范畴。 从‘ 记、 纪’ ( 即《 古事记》 逻辑起点的。最早 的诗歌集《 万叶集》 中就表现出了对 《 日 本书纪》 ) 时代开始 , 日 本文学就已产生了‘ 哀’ 的美 季节的情感反应及心理变化 , 并 由此把季节同人的青 理念 。 ” 翻 到 江户 时代 , 本 居宣 长在 《 源 氏物语 》 中描写 的 春、 爱情 、 生命等感受结合起来 , 相互 比喻和象征。 艺术 “ 哀” 的情感体验去发掘其 中的美学含义 , 并明确提出 中表 现 自然事 物 的色彩 和状 态 就是 表现 人 的思想 与情 总结“ 物哀” 的美 的理念 。本居宣长认为紫式部写出了 感。 这 种季 节感 和表 现“ 季题 ” 的艺术 要求 , 使 自然人情 人 生 种 种 真实 的情感 , 但是 “ 在人 的种 种情 感 上 , 只有 化、 人 与 自然互 渗 交融 , 也更 强 化 了 日本 人 对植 物 、 花 苦 闷 、 忧愁 、 悲哀——也 就是 一切 不 如意 的事 才 使人 感 树 的- -h i - 一枝 的敏锐 感受 。一 切事 物都 是 亲切 可爱 又 动最深 ” “ 悲哀只是 ‘ 哀’ 中的一种情绪 , 它不仅 限于悲 都是飘渺无常的, 这种纤细的敏锐感受通过 比喻 、 象征 哀的精神” “ 凡高兴 、 有趣 、 愉快 、 可笑等一切都可 以称 与联想的方式进入艺术创作之 中,就上升为艺术范畴 为 ‘ 哀” 。说物哀“ 就是善于体味事物的情趣 , 并感到 “ 物哀” 。此范畴强烈地渗透到了 日 本作家的文学创作 渗入心灵的事” 刚 , 从本居宣长的论述 中可以看出, 他所 中, 使得作品显示 出强烈的真切之情。 理解 的 “ 物哀 ” 这一 范 畴 更 主要 的 是指 “ 真情 ” , 即对 自 然及人生世相是以对生命 、生活的变化无常和对人生 种种情感 中最初 的真切情感之一。 因此 , 与其说 日 本人 “ 物哀 " 概念 的形成 日本民族对 自 然是有着很强烈 的感悟的 ,他们首 以自然物来象征或 比喻人情 ,不如说是 以人心的真情 揭示花之心 、 树之心、 寸草之心 , 而且特别以残 先对 自然美的定位在于 自然美和色彩美 ,他们 的审美 来体验 、 残雪 、 落花 、 枯枝 、 红 叶、 衰草来 表达对生命不可避 意识 的原型 就在 于 自然 美 和色彩美 。 树木 花草 从发 芽 、 月、 免地将要消逝的感伤情绪。 因为 , 这一切都是瞬间的存 成长以至开花结果的生命历程 ,使 日本人有了最初的 在 人生 中弥 足珍 贵 的就是真 诚 的情感 。所 以 , 如 以 生命轮回和变化 的感受 ;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 和风花 在 。 雪月 的瞬 时 即逝 ,则强 化 了生命 的短 暂无 常 的感 伤心 真 情为基 点 ,那 么 在悲哀 之 外 的其他 真情 实 感也 就可 哀” 。这里 的“ 哀” 指种 种人 生真 情 , 例 如喜 、 理。 他们往往从短小的诗歌形式中表现一定的季节感 , 以称之 为 “ 哀、 乐、 愁、 苦等等真切 的情感体验 。“ 物哀” 这一范 春 天最 美 的是 樱 花 ; 秋 天 最美 的是 晕月 、 残月 ; 冬 天最 怒 、 美的是薄雪、细雪 。在他们丰富而敏锐的审美体验之 畴 的内涵不 仅止 于 悲哀 ,而 且包 容人 生 中多种 的普遍 即“ 真情” 或“ 同情” 。 中, 对雪 、 月、 花都有数十种不同的细腻的描述。 在对生 的情感体验 ,
关于物哀
“概念物哀”(物のあはれ、mononoaware)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 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先行研究)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
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
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对“物哀”这个理念,及其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都有详尽的阐述。
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
「物之哀,物哀,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
优美、细腻、沉静、直观。
(《广辞源》)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
「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
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阿波罗似的。
ものの哀れの例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之哀的: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
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
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
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
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
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论“物哀”
、
论“ 物”
汉语“ 物” 在《 新华 字 典》 中 的基本 解 释为 人 以 外的具体 的东西 , 如 物体 ; 内容 、 实质 ; 还指 自己以外 的人或跟 自己相对 的环 境 。但 是 “ 物哀 ” 之“ 物” 有 A己的具体所指 , 不 能通过 汉语 巾“ 物” 的 意思来 想 当然地理解 。本居 宣长 在 阐释“ 物哀 ” 时, 着 重解 释 的是 “ 哀” , 而对 “ 物” 的论 述 则不 成 系统 , 没有 特 意 说明, 只是根 据所 引文 献 随引随 释。其 他 日本 学 者 也是将分 析重点 放在 “ 哀” 上, 如 大西 克礼 的《 关 于 “ 哀” 》、 冈崎 义惠 的《 “ 哀” 的考察 》 《 作 为 日本 文 艺 根本 精神的“ 哀” 》 。叶渭渠在《日本文学 思潮 史》 中 简短 说到 : “ ‘ 物’ 可 以是 人 , 可 以是 自然 物 , 也可 以
说, “ 物哀 ” 之美 , 早 先 只是 潜存 于 日本 人 的文 化 中 ,
而 本 居 宣 长 提 出 的 这 一 美 学 概 念 和 运 用 这 一 概 念 所
做 的文学 批评提供 了一 种特殊 的显 形液 , 真正 使得
物 哀 之美 进 入 日本 人 的 精 神 之 中 。这 是 文 学 实 践 催 生了文学理论 , 而 文 学 理 论 又 提 升 了 文 学 实 践 的过
《 源 氏物语》 所描 写的那些 “ 万 事万物 ” , 也就是说本
居宣长所有论述 “ 物哀 ” 的起落 点都 在《 源 氏物 语》
( 扬 州 大学 , 江苏 扬州
摘 要 :从“ 物” 是什 么, “ 物” 的复 杂 内涵 , “ 物” 的 两个层 次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了“ 物” ; 接 着对“ 哀” 进 行词 源学考察 , 梳理“ 阿波礼 ” 的用例 , 分析 了“ 哀” 的两个层 次 ; 最后从 “ 物 哀” 悬置道 德判 断 , “ 物 哀”中的善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摘要:一、物哀的定义二、物哀在外国文学史中的应用1.希腊文学2.罗马文学3.文艺复兴时期4.18 世纪至20 世纪正文:物哀是一种描绘悲伤、哀愁、惋惜等情感的艺术手法,源自日本传统文学,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强调对世间万物生命短暂、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通过文字表达对这种无常命运的哀愁。
在外国文学史中,物哀的表现手法也屡见不鲜。
在古希腊文学中,悲剧作品就是物哀的典型体现。
著名的希腊悲剧作家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等,他们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无常,表现了生命中的苦难、哀愁和惋惜。
其中,《俄狄浦斯王》就是一个典型的物哀之作,俄狄浦斯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娶母,命运的无常和悲剧性令人唏嘘。
罗马文学也继承了希腊文学的悲剧传统,如诗人奥维德的作品《变形记》中,通过对诸多神话故事的叙述,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此外,古罗马的戏剧作品,如普劳图斯的《一坛黄金》和泰伦提乌斯的《婆母》等,也充满了物哀的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迎来了新的繁荣。
在此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物哀情感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如《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赛罗》等,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表达了生命中的悲伤、哀愁和惋惜。
此外,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拉伯雷的《巨人传》等作品,也通过描绘人物的冒险经历,展现了物哀情感。
在18 世纪至20 世纪的外国文学中,物哀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
如卢梭的《新爱洛伊丝》通过对人物爱情经历的描述,表达了物哀情感;歌德的《浮士德》通过浮士德的命运沉浮,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女人》以物哀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女人悲剧性的一生。
综上所述,物哀在外国文学史中的应用丰富多彩,通过对生命、命运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对悲伤、哀愁和惋惜的感慨。
物哀 名词解释
物哀名词解释
物哀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指代一种人们对于自然、生活或者社会现象中的悲伤、忧伤、失望或感伤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感受往往源于对于现实不完美、人类无法改变或控制的事物、事件或情况的认知与思考,有时也可以是对于过去或悲剧事件的回忆与反思。
物哀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人类对于人性、命运、世界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引发的。
作为一种情感,物哀給予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反思、感悟,并促使人们思考现状,思索未来,更加珍惜和尊重人生、世界和自然。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实用版】
目录
1.物哀的定义与起源
2.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体现
3.物哀在外国文学史中的影响
正文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观念,其含义是通过对物品的哀愁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物哀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平安时代,后被日本文学巨匠紫式部在她的作品《源氏物语》中发扬光大。
物哀不仅是日本文学的独特审美,同时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物品的拟人化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
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通过对主人公光源氏的生平描绘,以及他与众多女子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物哀的美学思想。
光源氏的生平充满了荣华与坎坷,他对每一位女子的关爱,以及女子们对他的依恋,都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哀愁。
这种通过对物品、环境的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的手法,使物哀成为日本文学的一种独特审美。
物哀在外国文学史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文学的瑰宝,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哀的美学观念传播到西方国家后,为西方作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视角。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作家通过物哀的手法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例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无名的女人》中,通过对主人公伊丽莎白·哈蒙德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哀愁。
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在《白鲸》中也运用了物哀的手法,通过对白鲸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综上所述,物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观念,不仅在日本文学中占
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电影《天气之子》看新海诚的“物哀”美学
从电影《天气之子》看新海诚的“物哀”美学从电影《天气之子》看新海诚的“物哀”美学近年来,新海诚成为了日本动画电影界备受瞩目的导演之一。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画面、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而在他的作品中,一种独特的美学元素被频繁提及,那就是“物哀”美学。
《天气之子》作为新海诚的最新作品,更是将这种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物哀”美学。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日本哲学家松下幸之助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参与的生态圈是一个共同的存在”。
也就是说,人与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
而在动画电影中,这种关系得到了特别的凸显。
在新海诚的作品中,物品,无论是人造的还是自然的,都被赋予了一种灵性和情感。
它们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成为了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正是这种对物品的关注和详尽的描绘,展现了“物哀”美学在电影中的表现。
《天气之子》作为一部科幻爱情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东京的天候异常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帆高的少年,他能够和天气产生神秘的联系,并通过祭招来改变天气。
电影的一开始,帆高就陷入了父亲去世、母亲离异、疏远父亲的情感困境中。
在人生的低谷时刻,帆高遇到了一个名叫陽菜的女孩,他们之间发展出一段深刻的情感纠葛。
在《天气之子》中,大量的自然元素被用来表现“物哀”美学。
比如,雨水被赋予了情感和指涉力。
电影的剧情中,雨水在改变和连接人们的命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雨水不仅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归属感,也代表着情感和救赎的力量。
另外,被陽菜使用的手表也是电影中的重要物品,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工具,更是一种陪伴和纪念的象征。
通过对这些物品的细节描绘,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表达。
除了物品,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也是“物哀”美学的重要体现。
在《天气之子》中,帆高和陽菜都经历了家庭问题和内心的痛苦,他们在遇到彼此之后,逐渐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电影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情感的载体,也是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而纷繁复杂,正是这种人物塑造让观众产生了对人和事的思考,进一步体现了“物哀”美学的内核。
日本美学四大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到底是什么意思?
日本美学四大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到底是什么意思?相较于西方文学,东亚文学在如今的高校中,确实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
世界文学丰富多彩,你不提一下东亚文学,也不好,毕竟世界不等于西方。
但是确实东亚文学不那么受重视,于是大家心照不宣地,会稍微说一下,算是介绍过了吧。
如果在东亚文学里面挑一个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那恐怕就是日本文学了。
小小的太平洋岛国,涌现了大量文学大师,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其中不乏诺奖获得者。
令人好奇,日本文学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总的来说,日本文学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美学向度上。
日本的文学是纯净的文学,不掺杂质的,仅仅为了美而美。
美是那些汉字,假名组合在一起的首要,也是终极目的。
01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川端康成对于喜欢读日本文学的朋友来说,应该对“物哀”这两个字不觉得陌生。
值得一提的是,物哀中的这个“哀”,并不是伤感,更不是悲恸。
它仅仅是感叹,仅仅是日本人在看到生活中的事物,随口说出的一句话。
物哀是日本人对时间万物的感叹,感动。
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乃至一片樱花的凋谢,都是日本人感叹的对象。
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作品:《源氏物语》。
紫式部在其中将物哀的概念确定,可以说物哀之滥觞即《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写尽了事件美好之物,满开的樱花,彩色的画卷和不尽的流年。
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物哀”这一概念,是反政治的,不讲道德的,是不讲道理的。
光源氏一生,最不爱的就是他的妻子。
这样的一个人,在中国文学里面,是不可能成为主人公的。
但是,在以美为第一追求的日本文学中,光源氏的倾城一舞,将道德,政治统统排开,天地之间仅我一人。
“忧心长抱恨,未觉日月行。
忽尔岁华尽,我身亦将倾”,极尽物哀之美。
这是光划公子最后,阅尽繁华后,对世间的感叹,冷冷转身,给世人留下一个孤独又美丽的背影。
川端康成的作品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日本物哀之美的巅峰。
《雪国》帮助川端康成摘下诺贝尔奖的桂冠。
日本物哀论文开题报告
日本物哀论文开题报告日本物哀论文开题报告背景介绍:物哀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源自于日本文化中对于物品的情感化表达。
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对物品的功利性看待,而是将物品赋予了情感和灵魂。
日本人对于物品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使得物哀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
本论文将探讨日本物哀的起源、表达方式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物哀的起源1.1 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物品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这种观念使得日本人对于物品的态度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更加注重物品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价值。
1.2 宗教信仰的影响日本的宗教信仰,如神道教和佛教,也对物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道教中的神灵崇拜和佛教中的生死观念,使得人们对物品的珍视和怀念更加深刻。
第二部分:物哀的表达方式2.1 文学作品中的物哀日本文学中经常出现对于物品的描写和赋予情感的表达。
例如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中,通过猫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社会中的种种荒谬和无奈,表达了对于物品的无尽思考和感慨。
2.2 电影艺术中的物哀日本电影中常常以物品为媒介,表达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例如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通过一台摄像机的视角,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助。
2.3 设计与建筑中的物哀日本的设计和建筑注重细节和内涵,通过对于物品的精心设计和呈现,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物品的敬重。
例如日本的茶道和花道,将物品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第三部分:物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1 消费主义与物哀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盛行,人们对于物品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功利性层面。
然而,物哀的概念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物品的价值,从而减少浪费和过度消费。
3.2 环境保护与物哀物哀的概念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产生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对于物品的珍视和保护,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3.3 心灵抚慰与物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
物哀的概念提供了一种心灵抚慰的方式,通过对于物品的陪伴和体验,人们可以平复内心的不安和疲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哀篇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恒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公元794年),京师迁至京都,上一为平安朝。
自此,日本文学进入了一个足以彪炳千秋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日本国内政治安定,商贾兴盛,人民乐业,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为历代所无。
朝野上下均重文事,所以文学极为发达。
以《源氏物语》与《古今和歌集》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品,在这个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相继诞生了。
伴随着这些文学作品一起诞生的,是萦绕在日本传统文化灵魂深处的“物哀”精神。
所谓“物哀”,是日本文学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主体的哀感往往投射在客体的呈现之上,于是人和景物的宿命也就透过这种既纤细又颓废的描述层层交叠,紧密相系。
物哀是日本传统美学的源流,而物哀精神本身,又源自大和民族与生俱来的敏锐的“季节感”与纤细的洞察力。
雪,月,花,是日本文学历代以来咏叹不衰的主题。
见花而感聚散,窥月而叹无常。
如《古今和歌集》中在原平业的和歌:
“月非昔日的月,春非昔日的春,唯有我是昔日的我”
又如《万叶集》山部赤人歌:
“想送给朋友看的梅花,积了白雪,花也难以分辨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正是由于日本文学传统追求这种心物融合,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故而描景绘物,无不带着一缕柔和而纤巧的主观感情色调。
日本人擅长寻觅美感,哪怕是转瞬既逝的美,也能为他们敏感的捕捉到,进而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被无限的放大然而,不妨引用对日本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诗人白居易的名句:“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美的事物难以长久,这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世间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种生死一瞬的飘忽的生命感悟,折射到精神世界中,变成为一种永恒的,深刻的悲哀感。
日本文学的始祖《古事记》中记载,女神伊邪那美命被火灼伤,临终遗言:“以花祭我。
”后世的武士道兴起之时,大和民族对花的崇拜之情亦同时兴起。
樱花骤然开放有骤然凋谢,恰是人世无常死生难料的写照。
在敏感的日本人眼中,花与人的距离模糊了,对客体的悲悼与对主体自身的谓叹逐渐朦胧为一体。
这种朦胧的哀怜感伤之情逐渐侵润进文学与美学领域,乃至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基调之一,是名“物哀”。
平安王朝时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日记体文学,其中尤以贵族女子的日记最具代表特色。
试举《蜻蛉日记》为例,一种哀艳凄婉的悲哀之美贯穿于二十一年文字始终,女主人公对个人的境遇,情感的挽歌式的哀叹,以及内心矛盾的重重纠葛,无不带着低沉悲悯的悲剧调子。
在这种日本传统美学的影响下,川端康成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物哀的精神并将之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
”川端康成对物哀和美的理解形成了他的唯美主义格调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一个有着纤细的感知力的日本人,他易于被感动——他审视自然界的内在之美,敏锐的季节感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
一些小说甚至直接以季节作为章节标题,如《古都》的“春花”,“深秋的姐妹”,“冬天的花”。
《舞姬》的“冬的湖”。
《山音》的“冬樱”,“春种”,“秋鱼”等等。
游记散文中,这种季节感流露得更加明显:《夏,不忍池》中有一段很精致的文字:
“我听说夏天拂晓时分,一朵朵莲花会带着爽朗的劈啪声竞相绽放。
我早就想听听这种声音,然而时至今日我还没有机会与黎明时分漫步池畔。
不过,我记得学生时代每晚都会去纳凉,夏天夜间的官月桥上,纳凉的人成排的在那里逗留。
夜间那桥上很少没有风儿。
在我的记忆里,我只去过那里纳凉,觉得观月桥上是东京市内最凉快的地方。
每晚我身无分文的坐在桥上,眺望着不忍池南岸的广告桥。
”
又如《在茨木桥》:
“我觉得在荒无人烟的空寂的光悦寺的晚秋中,观赏山那边的~阵阵秋雨淅沥沥~。
诗仙堂的山茶花盛期刚过,不过与西沉的夕阳相呼应,脉搏相合拍,大树上开满了白花,实在的美,并且能观赏到日落时分的情景。
”
川端说:“当看到雪的美,看到月的美,也就是四时季节的美而有所省悟时,当自己由于那种美丽而获得幸福时,就会强烈地想起自己的知心朋友,但愿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自然的灵气神韵与人世间的情感纠结在一起,袅袅然相缠相绕,剪不断,理还乱,从而物我难分,物我一如。
自然之美,便升华为不朽的艺术。
川端的物哀精神之于人,所描述的客体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悲悯与哀怜。
做为一个腕下有灵笔下生花的文学家,他令无数读者被深深感动着——川端的物哀分解为两种:其一寄托于他笔下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是一种柔婉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感。
《伊豆的舞女》继承了平安时代文学幽雅而纤细的感受性,透过幽雅的美,反映内在的伤感,力求体现日本传统美中的柔弱一面。
《雪国》则更进一步,接触到了生活的最深层面,同时又深化了精神上的“余韵美”。
他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以及这种悲哀的余韵化,淡淡的几笔点染,一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的情感便深深地凸现于纸上。
另一种物哀精神,则向激扬壮烈的方向发展。
“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
”这种撕裂,可以被诠释成樱花式的悲壮,开得狂放,凋得惨烈。
《名人》就是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
他笔下的秀哉名人,为棋而生为棋而死,最终在新旧道德与新旧思想的冲突中酝酿成悲剧结局,此时的物哀,已演变成了日本式的壮烈。
追究川端康成的物哀精神的起源,时代所支配的美学观的问题便无可回避。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战后的日本,整个社会被卷进了一个困惑的旋涡,川端和同时代的人们一样,被旋涡裹挟着,陷入沉沦,陷入迷惘,陷入“长无绝兮终古”的悲哀。
于是,旧时代的挽歌声里,物哀之美与物哀之悲成为了某种宿命般的必然。
川端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但远不是一个有着坚韧灵魂的武士道精神的继承者。
1972年,他自杀辞世就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内心世界有如平安时代的贵族女子般纤细,乃至于柔弱,这一方面使他的感知力异常敏锐,另一方面也使得他脆弱不堪。
淡淡的意识流与淡淡的颓废,梦幻般得在川端的世界里展开成一片诗意而危险的阴翳。
生逢乱世,沧海横流,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孤独地徘徊在精神世界的一片虚空之中。
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时代,便是他仰望了一生,然而终究谣不可及的避世桃源。
也许,这才是川端康成的精神故乡。
古时的衣香鬓影弦管笙箫,辗转到今日,已成为一幅残破的画卷,如梦如幻,如泣如歌。
千年外的风雪深处,踟躇着一个为了式微的大和之美而痛哭出血泪的灵魂,他就是川端。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