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3篇)

合集下载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心得体会开头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读国学《论语》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

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

教师读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读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读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教师读论语读书心得篇3在暑假里,我一口气读了论语这本书,我觉得它里面所包含的道理实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读就懂,要你细细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阅读才能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比如: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

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克制自己。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就是明智的。

”“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意思是: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献,迅速而灵敏的学习。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领会和理解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孔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

我经常在饭后就拍拍屁股就走了,从来没有考虑过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经常在父母叫我去买东西的时候,推推拉拉,不肯去买,从来没想过父母会伤心;我经常在花钱的时候大手大脚,从来没考虑过父母挣钱很辛苦……。

自从读了论语后,我开始理解父母为了我们,去打工挣钱供我们上学,我们是否应该去好好学习,以此来报答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呢?我们现在还小,爸爸妈妈不是要我们去养他们,只要我们听话,爸爸妈妈就会觉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母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教师读论语读书心得篇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一大家都知道《论语》这本千古名书是孔圣人孔老夫子所写的。

但是不要以为,《论语》是千古名书,就高不可攀了。

其实,《论语》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像《论语》的最前几句话,“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它正适合我们。

第一句是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这正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只要你用心了,复习了,自己的心里是很高兴的。

后面一句是在讲“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我们的心里是很快乐的。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慧眼找出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这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就会有一个能和自己说说心里话的伙伴陪伴自己,人生才会快乐。

最后一句也就是讲“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就是君子。

”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不断结交新的朋友。

新朋友有时可能因不太了解你而误会你。

你没有生气,也没有怨恨,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作风。

在人们眼里如圣书一般的《论语》,其实在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记住,《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二《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步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亲身去品味《论语》那些古老的文字,还得亲身去体味孔子的箴言,亲自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优秀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汇总(三篇)

优秀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汇总(三篇)

优秀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汇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学习论语是非常必要的。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具有深厚的思想和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论语,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并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下面我将把这些心得体会汇总起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认为论语中的一大精髓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取得知识的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次,论语中强调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这告诉我们要学会向榜样学习,关注身边的优秀人才,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的修养。

同时,当我们遇到不贤的人或者是自己的不足之处时,要及时反思并进行内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论语中还强调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告诉我们,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要善于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从内心深处感到快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此外,论语中还提出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告诉我们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求知的态度。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开阔视野,积极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

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待人接物和教育的经典语录,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还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告诉我们要以仁义为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做一个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学习论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担负起培育学生的责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要以身作则,影响并教育学生。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不断努力和学习。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8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8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8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1我利用假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

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

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

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

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数学,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

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

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27篇)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27篇)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27篇)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1孔子是非常重视友情的,朋友在他心目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他关于“友情”、“朋友”的言论,在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不是志同道合,根本就不会在一起策划,就更谈不上交友了。

因此,有着相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志趣,才有可能成为朋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曾经说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他认为,朋友之间交往,还应当有利于培养提高彼此的道德素质。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交友不慎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何其多啊!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静下心来思索的机会越来越少,从而带来情绪上的浮躁,情感上的淡漠。

真正的友情、朋友,才显得如此珍贵。

我非常赞赏刘心武先生的说法:友不过三。

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的朋友不会超过三位。

检视自己,在芸芸众生中走过了几十年,其实真正能够称得上“朋友”二字的尚不足三位,人来人往,常不过是泛泛之交,过眼烟云。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学会珍惜,好好把握。

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实属不易,一定要认真交往,用心呵护这份友情。

如果缺少机缘,无缘相逢,也不必过于急躁,拥有一份宁静的心情不被打扰,也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世间事大多是不能够强求的。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感悟,用心寻觅,真正的友情一定在不远处微笑着等待我们。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2《论语》是一部古代教育学,中心思想是教育广大学子达到“仁、义、礼、智、信”。

其中有些论述对怎样做好教师也有很大的教义。

比如:一、教师的形象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我们可以理解为:作为教师要庄重严肃,否则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严,学生学东西也不牢固。

有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注意保持距离,和学生没大没小,无话不说,虽然一时受到学生的亲近,时间一长,学生就对他失去应有的敬畏,把他的话也视为儿戏,其教育力度就打打折折扣。

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认真的教态,学生就不敢轻视,老师对于自己的每项指令都说一不二,要求一丝不苟。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篇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君子不争》看到《论语》中的这句话,马上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说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

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子观点有相似之处。

孔子的观点是君子之人是坦荡荡的,光明磊落,他不与人一争雌雄,即便是争也要争在明处,或者是事业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好友。

君子之人不与人争高低,不与人为敌,待人以礼。

成为刎颈之交的廉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

君子不争利,若要争,也是以切磋技艺为主,射场上的竞技者,射场下的好朋友。

有时就是最严酷的战争,也要互派使者,约时间,约地点,约人员,约回合,不以暗箭伤人。

因此,君子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荡荡做人,人格至上,待人以礼。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乐适度》这则语录本来是孔子用来评价《关雎》的情感风格的,《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是爱情诗,是男子追求心仪中的女子,心怀喜悦,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渴盼,这是“乐”,但又思而不见,追而不谋面,充满痛苦,这是“哀”,但这首诗却恰当地处理了情感的度,乐但不过分,伤感但不感伤,这是一种中道思想。

这个评论的可贵之处是它告诉人们怎样去合理调控自己的情感。

人生在世,大喜大悲在所难免,庄子想通过“逍遥游”的方式告诉人们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只有摆脱功名利禄。

范仲淹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些思想都告诉我们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修炼自己,宠辱不惊,乐观旷达,恰到好处。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仁者安仁》孔子告诉人们应当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这是做人的目标,因为一个人如果不仁不智,他就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之中,不可以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他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会做出犯上作乱之事,会损害他人利益。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篇1《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篇2《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

教师《论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教师《论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教师《论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教师《论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教师《论语》读后感1我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话,是:”贤贤易色;是父母,能竭气力;是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务必为之学以。

“有一次,我到老家,和同学约好了,下午我去他家玩,我告诉奶奶:”三点的时候叫我,我要去朋友家玩,好吗?“奶奶说:”好的。

“到了三点我起来一看,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烤焦是的,到了四点,太阳还是那么大,我想5点再去吧,奶奶对我说:”赶快去把你的朋友要等急了。

你不是学过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正合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我说:”现在就去。

“我立马跑向他家。

如果你现在来到我的学校,还能听见琅琅上口的读书声,我们要讲古诗文诵读进行到底。

教师《论语》读后感2真正开始读《论语》是和儿子一起学习的时候。

在让儿子背完《三字经》后,我觉得应该让这个小子背些更加高级的东西,于是买了一本《论语》让他背。

而自己居然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读完才发现原来《论语》涵盖的范围比我想象得更广。

虽然其中某些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但确实有很多深刻的道理,并且还很实用,很接地气。

并不是仅仅让儿童有口无心地念着打瞌睡用的。

如果说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哪个部分,那就莫过是《以德报德》篇了。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我做一个好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个例子告诉我,就是要对别人好,即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别人。

那么如果别人对你不咋的呢?当然还是要对人好。

否则怎么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我国古来的圣贤和当代的英雄楷模莫不如此。

然而,我发现这样做很困难。

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才明白原来人是五花八门的。

好人固然多,坏人也不少。

对好人好,没有问题。

可是对坏人呢?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坏人,只是好贪些便宜,或多或少侵害了你的利益却以为理所当然的那类人。

难道我还要对这样的人好吗?难道真的要象基督一样,别人打了你左脸,你还要将你的右脸送过去吗?就像中国俗话说的:只许你不仁,不能我不义。

教师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教师论语读书心得(精选篇1)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

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教师论语读书心得(精选篇2)今年假期,我就有幸拜读了一下。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3篇_心得体会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3篇_心得体会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3篇《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循循善诱思想的老师,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一面镜子,下面是带来的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

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

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1 / 9读到这,我犹豫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孔子说:“天人合一”。

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通用15篇)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通用15篇)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通用15篇)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篇1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对于我,就像是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于丹教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亲切而温暖的孔夫子,让本以为莫测高深的《论语》变得通俗易懂。

每读一遍,总会有不同的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受益匪浅。

一、教师的“仁恕”“仁恕”是孔子儒家理论中最精髓的东西。

于丹教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恕,就是宽容的力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对于教师,就是要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爱学生,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业上的进步,知识的积累,身体的健康,更要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关心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

爱学生就要本着平等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他们足够的宽容与理解,体谅他们的烦恼与苦闷,肯定他们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尊重,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爱心,尊重他人的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天接触各种性格鲜明的学生。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过分的苛责或训斥,只会让学生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它远不及宽恕的力量那么恒久伟大。

学会了宽恕,我们才能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同时,宽恕别人才能让我们享受心灵的安宁。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训斥,多一些赞扬和鼓励;少一些歧视和误解,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二、寻找“快乐”于丹教授写到,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能力的。

一个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心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

孔夫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

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于内心相连,对此我深有同感。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

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仔细阅读、仔细品尝。

孔子的培训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贵重的遗产。

读后受益无穷。

下面是第一带来的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在读罢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南怀瑾先生对于《论语》独到的见解,在学习上,南怀瑾先生对人民关于《论语》以往的见解进行了论述,并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论述,墨守成规。

就例如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释,就匠心独运,很直接的披露了学习其实是“不亦苦乎”,孔子的这句话实际上重点在于“时习”,讲求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违心的高呼“学习万岁”。

对于我们所学的,南怀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谓的“圣贤书”,而是讲求书的实际效益,身处在当下,只有那些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才会奋力于古典的著作,我们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够生活的一种技艺,一项本事。

因此学习不在于书籍,而在于生活。

培训应当是传授真本事,而不是传授应试技巧,南怀瑾先生对于这点也有很深刻的见解。

他在论述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时,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实的问题,当一个同学必要老师的帮忙时,如写论文,便毕恭毕敬,夸张一点可谓是点头哈腰,结果毕业时,连影子也找不到,当然,这也可以看呈现在高校培训的一个失败,同学与老师之间不再是中学时的亲热,彼此互无交流,你可曾试想高校毕业后你能记住几个老师,乃至又有几个老师能知道你。

孔子培训门人是依据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我们如今的培训也应当符合当前的国情。

读《论语》,学习的是有用的方法,从中找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融会贯穿方能学有所成。

《论语别裁》就是期望我们能走出圣贤经典的误区,看到当下,把握将来。

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二: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宏大的培训家,在肯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宏大的培训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论语教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论语教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论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深入研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的真谛。

以下是我对《论语》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仁爱之心,关爱学生《论语》中提到:“仁者爱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备仁爱之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下是我对仁爱之心的几点体会:1.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爱。

2. 关心学生,关爱成长。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倾听,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 激发潜能,培养自信。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严谨治学,以身作则《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严谨治学,又要以身作则。

以下是我对严谨治学、以身作则的几点体会:1.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要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2. 严谨教学,注重实效。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效,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诚信为本,坚守道德《论语》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坚守诚信,以身作则。

以下是我对诚信为本、坚守道德的几点体会:1. 诚信教学,树立良好师德。

我们要诚实守信,遵守教育法规,坚守教育道德底线。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5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

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

《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

”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

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

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篇2)通过晨会我们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学习《论语》,特别是“学而之道”,我对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对己。

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用什么来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就是检讨过去,检讨走过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败的地方;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凡是往前看。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波。

我们经常忘记了在前进中停下自己的脚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弥足可贵的。

“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临睡之前,像过电影一样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远远不够的。

这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对于我们将来以更加优秀更加卓越的自我走向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

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呢?《论语》中有四个字可以解释:君子务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是说一个有作为的人,“务”则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本”就是根本,在这里指的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态度或根本立场。

也就是说,“君子务本”是指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

只有这样,人的思想方面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会随之定性。

反之,如果一个人连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尚未确定,其行为也就不可琢磨,摇摆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难成大事。

我们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处事立场,找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然后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价值实现中,应该怎样提高自我?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在《易经》中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一人人都想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

如何使自己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呢?《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每一个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满怀理想和憧憬,希望能有所作为,但在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

要使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工作并快乐着,必须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和自信心。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要勇敢挑起工作重担,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心态,把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经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

千万不要抱怨工作的劳动强度、收入的不公,产生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消极心理,从而丧失工作的信心,偏离人生的目标方向。

快乐工作,不能仅仅把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而要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当作生命和精神的需要来做。

这样才会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

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让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在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应调整好与同事,取长补短。

当然,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待工作,也需要把握好分寸。

在快乐工作的同时,更要快乐的学习,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

从书本上、社会中、工作中学习,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要把学好的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和收益。

人人都要面临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新要求、新环境和新岗位,必须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高效工作。

向领导、同事、老师及身边的人学习,要认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你学到的东西越多,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会感觉到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一起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学习,使自己使他人都成为快乐和幸福的人。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二一直以来不断在提醒自己要挤时间看看书,可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事牵绊,直到前些日子,才终于拿起了放在枕边的被搁置多时的《论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学工作需要谨言、慎行
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多进行教学思考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

而对于“谨言与慎行”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地重要。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实践,在整个团队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学习、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

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

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即“谨言”。

一个鼓励的眼、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为此,我将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我为人、为师之道,相信它能让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
在于丹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

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

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

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

其次,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用心的去了解、爱护学生。

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想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做一名教师永恒不变主旋律,就看你是如何用心去做课上和课下的“仁者”与“智者”。

应该说阅读本书自己的感触是比较深的,给我的启示也很多。

我想一本好书需反复研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精髓,有时间我将再次细心研读一番,希望与读过此书的朋友们可以一起来品味。

本期,我教高一语文,使用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这本教科书第4部分是“名著导读”,导读的内容是《论语》。

教师要求学生读《论语》,必须首先自己读《论语》。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我在网上浏览了有关孔子的一些专著,如《孔子评传》、《孔子智慧》等,并且找出了一本《论语通译》重新读了一遍。

《论语通译》是由徐志刚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对于我们读《论语》能够给以很大的帮助,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借助《论语通译》读《论语》,确实很方便。

我重点是了解《论语》中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并且将它与课改新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联系起来思考。

读过之后,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按照语文组教研活动安排,我在此作一些简单的交流。

孔子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无论在当时或后世,在国内或国外,都是影响最深最广的人物,是个言行一致、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术之先声。

他的思想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习惯的准则,构成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的社会风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东方国家,远及欧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后世流传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有些夸张,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和《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之大。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

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
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

初中教材中《论语十则》就是孔子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论述。

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

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

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

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

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

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

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

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