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2.组成二氧化碳的大体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 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 D.臭氧、O3、氧化物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 B.大量利用塑料制品可不能造成污染C.缺钙能够致使贫血 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爱惜手腕 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化肥能增产,因此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蔗糖是食物中经常使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 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9.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致使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10.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够够辨别出来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 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A项,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项,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项,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项,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答案】A【解析】A项,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项,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 项,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项,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电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3.【答案】C【解析】A项,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B项,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C项,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故正确;D项,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故选C。
【考点】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4.【答案】A【解析】A项,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O,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C项,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项,检验2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项,检验二氧化碳,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A。
【考点】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5.【答案】D【解析】A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而不是蛋白质,故错误;B项,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其废弃物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错误;C项,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错误;D项,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正确。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2.(1分)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3.(1分)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固体B.检验O2C.检验H2的纯度D.检验CO2 5.(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1分)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1分)、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1分)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9.(1分)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10.(1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3分)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2);(3)。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Zn 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水制冰B .用粮食酿酒C .用干冰降雨D .用木材制桌椅 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 )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 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 )A .石墨、C 、金属B .酒精、25C H OH 、无机物 C .火碱、NaOH 、碱D .臭氧、3O 、氧化物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 .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 .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 .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 .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X 、Y 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 的溶解度比Y 的溶解度大B .2T ℃时,X 溶液的浓度比Y 溶液的浓度大C .在交点M 处,X 、Y 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 .将1T ℃时X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2T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122211C H O ,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混合物B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不属于糖类物质D .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8 9.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 .在稀释浓24H SO 时,将浓24H SO 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 .配制NaCl 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 .在CO 还原23Fe O 实验中,通入CO 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 10.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欲除去CaO 中混有的3CaCO ,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 .现有NaOH 、稀24H SO 、NaCl 、3FeCl 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 .欲除去3NaNO 溶液中混有32Cu(NO ),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后过滤D .欲除去2H 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 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24H SO ,后通入NaOH 溶液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 ;A .向试管中加固体B .检验2OC .检验2H 纯度D .检验2CO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12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12页)(2) ; (3) 。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2.(1分)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3.(1分)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固体B.检验O2C.检验H2的纯度D.检验CO25.(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1分)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1分)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1分)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9.(1分)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10.(1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3分)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2);(3).12.(3分)如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元素X的名称是;(2)该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13.(4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2分)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前后共有种分子;(2)电解水时极产生氧气.15.(2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R+CO2↑+H2O,请回答问题:(1)R的化学式为;(2)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16.(3分)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2)将打磨后的Al丝插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①、②.17.(5分)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色;(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8.(5分)根据下列图示,请回答问题:(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此反应的条件是;收集装置是(选一种填序号).19.(7分)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列信息:(1)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2)可燃冰开采难度大,如果气化后的甲烷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叫粗盐,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分成两组对此进行探究:Ⅰ组同学研究海底资源中的可燃冰,明确了两个问题:(1)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与、压强有关.Ⅱ组同学研究海水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做了两个实验:(1)模拟海水“晒盐”实验: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得到盐,这种结晶方法的原理是.(2)模拟粗盐除杂实验:【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CaCl2、Na2SO4杂质除掉【可选试剂】稀H2SO4、稀HCl、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程蒸发所得溶液同学们:除了可燃冰、食盐以外,你还能从化学学科角度再说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海洋资源吗?.五、计算题(6分)20.(6分)将6.5g Zn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1分)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电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B.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故正确;D.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固体B.检验O2C.检验H2的纯度D.检验CO2【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验O2,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图中所示装置正确.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白色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A.根据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B.根据白色污染的成因来分析;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来分析.【解答】解:A.花生油中富含油脂而不是蛋白质,故错误;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其废弃物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错误;C.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错误;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6.(1分)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A.根据农药的作用来分析;B.根据使用农药的要求来分析;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肥效降低;D.根据硫酸铵显酸性来分析.【解答】解:A.农药对于杀灭病虫害、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故说法正确;B.合理施用农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说法正确;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肥效降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说法正确;D.长期施用硫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使用的量,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7.(1分)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2℃时,X、Y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浓度的大小无法确定,故B错误;C、在交点M处,X、Y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X、Y表示溶解度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故C正确;D、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1分)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常见的糖类物质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蔗糖的化学式可知,这是一种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错误;B.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由此可知,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蔗糖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故错误;D.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6×11)=1:8,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1分)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不能立刻用酒精灯加热,以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1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分析】A、根据盐酸会与碳酸钙、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首先检验出来,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剩余的两种物质滴入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硫酸,沉淀不溶解的是氯化钠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于硝酸钠也是杂质进行分析;D、根据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又会携带水蒸气,应该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分析.【解答】解:A、盐酸会与碳酸钙、氧化钙反应,除去杂质,也将主要物质除去,故A错误;B、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首先检验出来,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剩余的两种物质滴入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硫酸,沉淀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所以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故B正确;C、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于硝酸钠也是杂质,故C 错误;D、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又会携带水蒸气,应该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3分)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2);(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镁原子可表示为Mg.(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氯离子可表示为:Cl﹣.(3)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答案为:(1)Mg;(2)Cl﹣;(3)MgCl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3分)如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元素X的名称是;(2)该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元素X的核内质子数为8,为氧元素;(2)元素X的核内质子数为8,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3)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答案:(1)氧元素;(2)非金属;(3)﹣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4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考点】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pH能反映溶液的酸碱度;(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3)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4)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酸碱度则需要使用pH试纸进行测量,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pH=7时,溶液呈中性;故填:pH试纸;(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3)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活性炭.故填:活性炭;(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毒品中含有的分子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能找到毒品.故填:分子不断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生活的指导作用,难度不大,基础性强,注意掌握.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2分)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前后共有种分子;(2)电解水时极产生氧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1)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分子的种类;(2)根据电解水的试验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分子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前后共有3种分子;(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故答为:(1)3;(2)正.【点评】本题较为简单,根据分子的构成及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即可分析解答.15.(2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R+CO2↑+H2O,请回答问题:(1)R的化学式为;(2)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各数不变解答;(2)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解答.【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2R+H2O+CO2↑,反应前铜、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5、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3、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 分子中含有2个铜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铜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uO;(2)该反应为“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CuO;(2)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3分)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2)将打磨后的Al丝插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①、②.【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1)防锈的措施是由锈蚀的原理决定的,因此可以从锈蚀的原理得出防锈的措施;(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生成的.因此只要切断铁与水和氧气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防止铁生锈.因此防锈的措施可以是涂油、上油漆、搪瓷、烤蓝、镀锌、保持干燥等.故答案为:涂油(或喷油漆、搪瓷、烤蓝、镀锌、保持干燥等);(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铝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红色金属铜,。
2017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A.汽油挥发 B .蜡烛燃烧 D.铁打生锈2.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O 2B. 2C3.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氮气 B .金刚石C .食物变质.4 D . HUC.水2017化学部分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12, O —16, S — 32,— 35.5 ,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2+ 2+ 2+ 2+ 2+溶、挥溶 溶 溶 微 不 不 不 — 3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溶、挥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2 4溶 溶 溶 溶 不 微 溶 溶 溶 微 2— 3溶、挥溶溶溶不不不——不说明:表中“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 “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一”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了选择题(共10分)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 的相应序号涂黑。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D.氯化钠K — 394.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儿加入北理石 B.读取液邃萍积C、h燃洒精灯D.检在装直的气密性5. 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Q)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B.由二种兀素组成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D.碳、氢、氧兀素的质量比为1: 2: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补铁能够预防骨质疏松B.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做调味品C.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D .氢氧化钠是袋装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7. 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B. 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 洒出的酒精正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8. 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2H22 = 22H 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 B .反应中H2S和Q的质量比为17: 16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B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 .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32'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非选择题(共40分)考生注请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作11. 回答下列问题。
吉林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电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B.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故正确;D.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验O2,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图中所示装置正确.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B.根据白色污染的成因来分析;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来分析.【解答】解:A.花生油中富含油脂而不是蛋白质,故错误;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其废弃物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错误;C.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错误;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来源学。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水制冰 B。
用粮食酿酒 C。
用干冰降雨 D。
用木材制桌椅答案:B解析:利用酒精的化学性质可以酿酒。
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电子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
石墨、C、金属 B。
酒精、C2H5OH、无机物C。
火碱、NaOH、碱 D。
臭氧、O3、氧化物答案:B解析:石墨是一种含碳的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酒精是一种有机物,不是无机物。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答案:无法判断解析:没有给出实验操作的内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 B。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
缺钙可以导致贫血 D。
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解析:缺乏铁、维生素B12或叶酸会导致贫血,缺钙不会。
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
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
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答案:D解析:化肥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作物生长。
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 B。
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
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
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交点M处是两种溶液的饱和溶液浓度相等的点。
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混合物 B。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不属于糖类物质 D。
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物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长春市的冬季,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从而形成雾凇景观,这一现象属于()A.汽化 B.升华 C.凝固 D.凝华【考点】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升凝华.【解答】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BC错误,D 正确;故选D.2.下列用电器中,没有用到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暖气B.电风扇C.电熨斗D.电饭锅【考点】HF: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分析】(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2)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利用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3)电流的磁效应:给绕在软铁心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心就产生磁场,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解答】解:ACD、电暖气、电熨斗、电饭锅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故ACD不符合题意;B、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筷子在水中“折断”B.透过玻璃砖看笔C.用放大镜看字母D.鸭子在水中的倒影【考点】A6:光的反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B、透过玻璃砖看笔,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与题意不符;C、用放大镜看字母时,字母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平静水面上鸭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擦燃火柴 B.炭火烤肉 C.用热水袋取暖 D.用冷毛巾降温【考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异同点.【解答】解:A、擦燃火柴时,克服摩擦做功,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炭火烤肉,内能发生了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冷毛巾降温,内能发生了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17年5月21日,在长春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当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员的()A.动能增大 B.惯性增大 C.所受重力增大 D.运动状态不变【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6K: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6L:惯性;76:重力.【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2)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3)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解答】解:A、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故A正确;B、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C、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故C错误;D、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所以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选A.6.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温度相同),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则()A.a的电阻小于b的电阻B.a的电阻等于b的电阻C.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D.无法判断a与b电阻的大小【考点】IA: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解答】解:要比较电阻大小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导体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因此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故选C.7.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境中,他对球做功的是()A.手拿球静止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C.将球举起 D.抛出后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考点】EA: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A、手拿球静止,有力,但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没有做功,故A错误;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有力,但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没有做功,故B 错误;C、将球举起,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故有力做功,故C正确;D、球飞出去,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有距离,但没有对球施加力,没有对球做功,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飞机机翼获得升力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C.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D.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据此分析四种情形.【解答】解:A、飞机的机翼呈现流线型,故飞机在运动时,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故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所以飞机能起飞,故A不符合题意;B、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桶内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C、当火车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受到的压强,人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故C不符合题意;D、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会形成向内的压强差,使船相撞,所以,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拉力大B.乙的额外功少C.甲的拉力功率大D.乙的机械效率低【考点】7!: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F2: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FD:功率大小的比较.【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利用功率公式判断拉力做功功率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G物+G轮),由图知,n甲=2,n乙=3,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甲=(G物+G轮),F乙=(G物+G轮),所以F甲>F乙,故A正确;BD、因为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由W额=G轮h、W有用=G h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拉力做的总功相同,物因为η=,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BD错误;C、拉力做的总功相同,所用的时间相同,由P=可知,拉力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拉力F乙做功的功率,故C错.故选A.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将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I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I2,则()A.U1>U2B.U1=U2 C.I1<I2D.I1>I2【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右侧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一半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比较得出答案.【解答】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右侧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1=,电压表的示数:U1=I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一半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2=>,即I1<I2,故C正确、D错误;电压表的示数:U2=I2×,由I1<I2可得,I1×<I2×,即U1<U2,故AB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解答】解: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是发声体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声源;响度.12.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与定值电阻串联.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能发光;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不能发光(选填“仍能”或“不能”).【考点】HT: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分析】(1)各个元件首尾依次连接是串联;各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是并联;(2)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质.【解答】解:(1)由图知发光二极管与定值电阻首尾依次相连,是串联;(2)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能发光,把原发光二极管两脚对调后再接入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这现象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故答案为:串;不能.13.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2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芳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所以小芳和小芳的像之间的距离是2m.小芳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小芳的大小有关,跟小芳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小芳原理平面镜时,小芳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2;不变.14.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GE: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水的比热容大,和同样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从发动机吸收热量多;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放热的多少、质量、体积的大小都没有关系.【解答】解::汽车发动机是用水做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与温度变化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故答案为:大;不变.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灯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0;当开关断开时,灯仍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6V,则电路中故障是灯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电源两端电压为 6 V.【考点】IE: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分析】开关闭合时,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断路或短路,因为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灯泡短路或电阻断路;当开关断开时,灯仍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6V,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之间连接是连通的;据此判断故障的确切位置.【解答】解:开关闭合时,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断路或灯泡短路,因为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灯泡短路或电阻R断路;当开关断开时,灯仍不发光,但电压表示数为6V,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之间连接是连通的,说明电阻R没有断路,所以故障只能是灯泡L短路;开关断开时,电压表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为6V.故答案为:短路;6.1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同一高度,下端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在其正下方同一水平面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向甲、乙两个容器中缓慢注入水和盐水,当两个金属块各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且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 P乙,两个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水<P盐水.【考点】8P:浮力大小的计算;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8N:浮力产生的原因;8O: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的重力相等,根据F浮=G﹣F′可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关系,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可知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关系,根据p=可知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2)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同一高度,下端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两柱形金属块下表面到相同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从而得出容器内液体的深度;若盐水的深度较小,但盐水的密度较大,此时不能直接用p=ρgh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需在两金属块下表面处作一水平虚线,把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为上下两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然后分别比较这两部分压强的大小关系,最终可得两个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的重力相等,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由F浮=G﹣F′可知,两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相等,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F浮=F下﹣F上=F下﹣0=F下,即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相等,因相同柱形金属块的底面积相等,所以,由p=可知,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甲=p乙;(2)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同一高度,下端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两柱形金属块下表面到相同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因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浮力相等,所以,由F浮=ρ液gV排的变形式V排=可知,柱体金属块排开盐水的体积较小,其浸入盐水的深度较小,则盐水的深度较小,如图所示:因盐水的密度较大,而盐水的深度较小,所以,不能直接用p=ρgh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在两金属块下表面处作一水平虚线,把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为上下两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由(1)知p甲=p乙,即p水上=p盐水上﹣﹣﹣﹣﹣﹣﹣﹣﹣﹣﹣﹣①由前面分析可知,虚线以下的液体深度相等,且盐水密度较大,由p=ρgh可得,p水下<p盐﹣﹣﹣﹣﹣﹣﹣﹣﹣﹣﹣②水下则p水上+p水下<p盐水上+p盐水下,即p水<p盐水.故答案为:=;<.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7.一只电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V,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6.6×104J.求:(1)电水壶的额定功率;(2)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考点】J8: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J9: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分析】(1)知道电水壶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利用P=求其电功率,即额定功率;(2)知道正常工作电压,利用P=UI求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解答】解:(1)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P===1100W,因为电水壶正常工作,所以其额定功率:P额=P=1100W;(2)由P=UI可得,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5A.答:(1)电水壶的额定功率为1100W;(2)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5A.18.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N的木箱沿拉力的方向前进20m,木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2m2.求:(1)拉力做的功;(2)木箱对地面的压强.【考点】EC:功的计算;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1)已知拉力50N,物体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0m,根据功的公式:W=Fs即可求解;(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知道受力面积,根据公式p=可求压强.【解答】解:(1)拉力做的功:W=Fs=50N×20m=1000J;(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G=200N,它对地面的压强是:p===1000Pa.答:(1)拉力做的功是1000J;(2)木箱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pa.四、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1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此可求得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90°﹣30°=6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0.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接入家庭电路.【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先判断开关与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再确定开关接灯泡的接线柱和接电源的火线还是零线,最后根据家庭电路的正确连接方法将灯泡和开关接入电路中.【解答】解:开关和灯泡应该串联连接,开关接灯泡顶部的接线柱,接电源的火线,确保开关断开时,灯泡不带电,灯泡的螺旋套接电源的零线.实物图如下:21.在图中画出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考点】6H:力的示意图.【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支持力的方向,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线作出支持力的示意图.【解答】解: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下边缘的中点上,方向竖直向上,过力的作用点,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F表示,如图所示:22.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1)水的沸点为98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2)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 a>m b.【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2)通过ab初温不相同,但到达沸腾的时间相同,根据Q=cm△t判断水的质量.【解答】解:(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图中所示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2)由图乙知a的初温比b的初温高,ab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低,根据Q=cm△t知,说明a的质量大.故答案为:(1)98;不变;(2)>.23.如图所示,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将导线ab、灵敏电流表用导线连接成闭合电路,让导线ab在磁场中左右(选填“上下”或“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考点】CU: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发电机.【解答】解:闭合开关后,使导线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电流表指针能发生偏转;如果上下运动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能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它人们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左右;电磁感应;机械.24.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时,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线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③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3)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成的像会比没有近视镜远离凸透镜,根据这个特点分析.【解答】解:(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好和2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线处,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要想让像仍然呈在光屏上,需要用凹透镜(近视镜),将光线发散,使像能再次呈。
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铁打生锈【答案】A【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SO2 C.KMnO4 D.H2SO4【答案】B【解析】A、O2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它不是氧化物;B、SO2是由S、O两种元素组成,所以它是氧化物;C、高锰酸钾(KMn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氧化物;D、H2SO4含有三种元素,所以它不是氧化物;故选B.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氮气 B.金刚石 C.水 D.氯化钠【答案】B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大理石 B.读取液体体积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D【解析】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5.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三种元素组成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答案】D【解析】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故正确;C.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故正确;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12):(16×6)=6:1:8≠1:2:1,故错误.故选D.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补铁能够预防骨质疏松B.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做调味品C.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里的异味D.氢氧化钠是袋装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答案】C【解析】A、补铁可以预防贫血,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故A说法错误;B、亚硝酸钠是有毒物质,不可代替食盐做调味品,故B说法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C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袋装食品中的干燥剂,故D说法错误;故选C.7.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洒出的酒精正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答案】A8.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AgS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答案】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32﹣【答案】C【解析】A.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不一定能做氮肥,例如硝酸,故错误;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就是中和反应,如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C.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正确;D.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含碳酸根离子,例如活泼金属也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错误;故选C.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解析】A、氧化铁不能和水反应,因此不能用氧化铁和水制取氢氧化铁,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时,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利用硝酸银溶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能够达到碳酸钙,但是氯化钙溶于水中,没有通过实验操作达到固体氯化钙,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0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的符号是;(2)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蔗糖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答案】(1)N (2)2OH﹣(3)H2O【解析】(1)氮元素的符号是:N;(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3)蔗糖溶液中溶剂是水,其化学式为:H2O.12.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硬水是指含有(选填“较多”或“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 )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3 )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组成的.【答案】(1)较多(2)过滤(3)氢元素和氧元素【解析】(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3.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 )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 2 )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3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答案】(1)HCl (2)吸水性(3)氢离子14.分析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氢原子的质子数为;( 2 ) Li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答案】(1)1 (2)Li2O (3)三【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2)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知,在形成化合物时,锂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故化合价表现为+1价,而氧元素为﹣2价,故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i2O;(3)由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15.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2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3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的质量.【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伸入燃着的木条(3)生成二氧化碳( 3 )实验三中,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因此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故填:生成二氧化碳.16.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3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2)30℃时,KCl 饱和溶液中,KCl 和 H 2 O 的质量比为;(3)将200gKNO 3和 2g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90℃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答案】(1)KCl(2)37:100(3)KNO 3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 )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性;( 2 )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其化学式为;( 3 )向 Cu(NO 3)2、AgNO 3和 Mg(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答案】(1)导电(2)Al2O3(3)银和铜【解析】( 1 )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 )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3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锌>铜>银,向 Cu(NO 3)2、AgNO 3和 Mg(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锌粉,锌不能与Mg(NO 3)2反应,锌先与AgNO 3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Cu(NO 3)2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向滤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的硝酸铜完全发生了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银和铜.18.配制 50g 质量分数 6% 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托盘天平称量g 氯化钠固体;(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和玻璃棒;(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答案】(1)3 (2)烧杯(3)AB19.实验室利用 2KClO 3 2KCl+3O 2↑ 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1)根据实验要求和可供选择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 B 的名称是;②若制取 9.6gO2,至少需要 g 的 KClO 3完全分解;③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上图中的 B、C、E、F、H、K、M、O 和;④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瓶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瓶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2)制取下列气体时,可采用③中整套装置的是;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难溶于水的甲烷C.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答案】(1)①试管②24.5③N④cab(2)B④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瓶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瓶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故填:cab;(2)可采用③中整套装置制取气体,说明这种气体需要加热固体制取,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需加热,故错误.B.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难溶于水的甲烷,故正确.C.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故错误.故选B.20.工业上合成 NH 3的工艺流程可简化为:(1)工业上制取 N2时所用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是;(2)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CO+H2O CO2+H2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3)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降温分离出的 N 2、H 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答案】(1)空气(2)水(3)N2+3H22NH3(4)A(3)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故填:N2+3H22NH3.(4)将降温分离出的 N 2、H 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原料,不是为了防止氮气污染空气,这是因为氮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能污染空气.故填:A.21.鉴别(NH4)2 SO4、NH4 NO3、NaNO3三种无色溶液,随机编号为A、B、C,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A 中的溶质是;(2)B 与 Ba(NO 3)2溶液混合: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过滤,分别列出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答案】(1)NaNO3(2)①(NH4)2 SO4+Ba(NO 3)2=BaSO4↓+2NH4NO3②只有硝酸铵、硝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物、硝酸铵和硝酸钡的混合物22.化学试剂厂三个车间排放的废液中分别含有的溶质如下:(1)方案一,甲车间废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可分离回收Ba(OH )2和 Na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方案二,乙、丙两车间的废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可得到一种溶质为的中性溶液.(3)方案三,将三个车间的废液样品混合,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Cl,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设计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若只加入MgSO4溶液,能观察到明显现象B.若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后,再滴加石蕊溶液,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C.若加入过量的中性BaCl2溶液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4)方案四,按照下列方式将三个车间的废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假设能反应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且中间过程未过滤),最终只生成BaCO3沉淀和NaCl 溶液的是.【答案】(1)Na2CO3+Ba(OH)2═BaCO3↓+2NaOH(2)氯化钠(3)A(4)B【解析】(1)在方案一中,甲车间废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4)甲乙混合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在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钡,不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故A错误;B、甲丙混合生成了氯化钡,在加入碳酸钠时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故B符合题意;C、乙丙混合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再与甲混合时不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故D错误.11。
吉林省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水制冰B •用粮食酿酒C •用干冰降雨D •用木材制桌椅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电子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C .火碱、NaOH 碱D .臭氧、O 、氧化物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 .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 .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 X 、Y 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X 的溶解度比Y 的溶解度大B . t 2C 时,X 溶液的浓度比 Y 溶液的浓度大 C .在交点M 处,X 、Y 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 .将11C 时X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12C,溶质的质量分 数增大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 C 12H2O 1,F 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A .石墨、C 金属 B酒精、C 2H 5OH 无机物 A.向试管中加固怵 石灰水n.检验co’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 .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 .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溶解度/g带有火星 的木聲C.检验H 3纯度C •不属于糖类物质D •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9 •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 .在稀释浓H2SQ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 .配制NaCI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 .在CQ还原FezQ实验中,通入CQ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10.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 .欲除去CaQ中混有的CaCQ可加入过量的稀HCIB .现有NaQH稀H2SQ4 NaCI、FeCI s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 .欲除去NaNQ溶液中混有的Cu( NQ s) 2,可先加入过量的NaQH溶液,后过滤D .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I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Q,后通入NaQH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在横线(1) (2) ( 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2 .右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该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固体B.检验O2C.检验H2的纯度D.检验CO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9.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10.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2);(3).12.如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元素X的名称是;(2)该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前后共有种分子;(2)电解水时极产生氧气.15.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R+CO2↑+H2O,请回答问题:(1)R的化学式为;(2)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16.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2)将打磨后的Al丝插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①、②.17.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色;(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8.根据下列图示,请回答问题:(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此反应的条件是;收集装置是(选一种填序号).19.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列信息:(1)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2)可燃冰开采难度大,如果气化后的甲烷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叫粗盐,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分成两组对此进行探究:Ⅰ组同学研究海底资源中的可燃冰,明确了两个问题:(1)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与、压强有关.Ⅱ组同学研究海水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做了两个实验:(1)模拟海水“晒盐”实验: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得到盐,这种结晶方法的原理是.(2)模拟粗盐除杂实验:【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CaCl2、Na2SO4杂质除掉【可选试剂】稀H2SO4、稀HCl、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实验】步骤过程现象实验解析第一步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过量溶液Na2CO3的目的是第二步有气泡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第三步蒸发所得溶液析出白色固体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反思与评价】浩瀚的海洋将为我们全人类贡献丰富的资源.同学们:除了可燃冰、食盐以外,你还能从化学学科角度再说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海洋资源吗?.五、计算题20.将6.5g Zn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考点】C9: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电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B.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故正确;D.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故选C.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固体B.检验O2C.检验H2的纯度D.检验CO2【考点】HM: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48:固体药品的取用;6F:氧气的检验和验满;6M: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验O2,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图中所示装置正确.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故选: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考点】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I6:白色污染与防治;I9: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A.根据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B.根据白色污染的成因来分析;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来分析.【解答】解:A.花生油中富含油脂而不是蛋白质,故错误;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其废弃物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错误;C.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错误;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考点】K6: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A.根据农药的作用来分析;B.根据使用农药的要求来分析;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肥效降低;D.根据硫酸铵显酸性来分析.【解答】解:A.农药对于杀灭病虫害、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故说法正确;B.合理施用农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说法正确;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肥效降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说法正确;D.长期施用硫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故说法错误.故选D.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R: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2℃时,X、Y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浓度的大小无法确定,故B错误;C、在交点M处,X、Y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X、Y表示溶解度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故C正确;D、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常见的糖类物质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蔗糖的化学式可知,这是一种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错误;B.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由此可知,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蔗糖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故错误;D.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6×11)=1:8,故正确;故选D.9.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E: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不能立刻用酒精灯加热,以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H:盐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分析】A、根据盐酸会与碳酸钙、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首先检验出来,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剩余的两种物质滴入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硫酸,沉淀不溶解的是氯化钠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于硝酸钠也是杂质进行分析;D、根据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又会携带水蒸气,应该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分析.【解答】解:A、盐酸会与碳酸钙、氧化钙反应,除去杂质,也将主要物质除去,故A错误;B、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首先检验出来,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剩余的两种物质滴入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硫酸,沉淀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所以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故B正确;C、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于硝酸钠也是杂质,故C 错误;D、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又会携带水蒸气,应该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Mg;(2)Cl﹣;(3)MgCl2.【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镁原子可表示为Mg.(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氯离子可表示为:Cl﹣.(3)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答案为:(1)Mg;(2)Cl﹣;(3)MgCl2.12.如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元素X的名称是氧元素;(2)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元素X的核内质子数为8,为氧元素;(2)元素X的核内质子数为8,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3)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答案:(1)氧元素;(2)非金属;(3)﹣2.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肥皂水;(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活性炭;(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考点】77:硬水与软水;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C6: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pH能反映溶液的酸碱度;(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3)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4)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酸碱度则需要使用pH试纸进行测量,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pH=7时,溶液呈中性;故填:pH试纸;(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3)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活性炭.故填:活性炭;(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毒品中含有的分子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能找到毒品.故填:分子不断运动.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前后共有3种分子;(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1)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分子的种类;(2)根据电解水的试验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分子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前后共有3种分子;(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故答为:(1)3;(2)正.15.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R+CO2↑+H2O,请回答问题:(1)R的化学式为Cu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FA: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各数不变解答;(2)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解答.【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CO32R+H2O+CO2↑,反应前铜、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5、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2铜、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3、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分子中含有2个铜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铜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uO;(2)该反应为“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CuO;(2)分解反应.16.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涂油(或喷油漆、搪瓷、烤蓝、镀锌、保持干燥等);(2)将打磨后的Al丝插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①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②溶液由蓝色慢慢变成无色.【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85: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1)防锈的措施是由锈蚀的原理决定的,因此可以从锈蚀的原理得出防锈的措施;(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生成的.因此只要切断铁与水和氧气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防止铁生锈.因此防锈的措施可以是涂油、上油漆、搪瓷、烤蓝、镀锌、保持干燥等.故答案为:涂油(或喷油漆、搪瓷、烤蓝、镀锌、保持干燥等);(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铝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红色金属铜,同时溶液慢慢变成无色;故填: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慢慢变成无色.17.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酸(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考点】95:碱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X;(3)根据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1)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与酸碱指示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酸和某些盐反应,所以X应是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1)红;(2)酸,NaOH+HCl=NaCl+H2O;(3)氢氧根离子.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8.根据下列图示,请回答问题:(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此反应的条件是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收集装置是C(选一种填序号).【考点】6D:氧气的制取装置;6E:氧气的收集方法;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答】解:(1)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酒精灯;(2)B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故答案为;(1)酒精灯;(2)2H2O22H2O+O2↑;二氧化锰做催化剂;C.19.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列信息:。
吉林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不属于糖类物质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9.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10.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 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017化学部分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S —32,Cl —35.5,K —39
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H + NH 4+ K + Na + Ba 2+ Ca 2+ Mg 2+ Cu 2+ Fe 2+ Ag + OH - 溶、挥 溶 溶 溶 微 不 不 不 —
NO 3-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Cl -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SO 42- 溶 溶 溶 溶 不 微 溶 溶 溶 微 CO 32—
溶、挥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
—
不
说明:表中“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
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了。
选择题(共10分)
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蜡烛燃烧
C .食物变质
D .铁打生锈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SO 2
C .KMnO 4
D .H 2SO 4 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氮气
B .金刚石
C .水
D .氯化钠 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葡萄糖(C 6H 12O 6)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属于有机物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补铁能够预防骨质疏松
B .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做调味品
7.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
..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洒出的酒精正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8.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 = 2X+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AgS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32-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操作
A 制备Fe(OH)3将Fe2O3和H2O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
非选择题(共4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作答。
11.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的符号是;
(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3)蔗糖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
12.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硬水是指含有(选填“较多”或“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3)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组成的。
13.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
(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14.分析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原子的质子数为;
(2)Li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15.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的质量。
16.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KNO320.9 31.6 45.8 53.9 85.5 110 138 160 202
(1)KCl和KNO3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30℃时,KCl饱和溶液中,KCl和H2O的质量比为;
(3)将200gKNO3和2gKCl的混合物,投入到100g90℃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性;
(2)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其化学式为;
(3)向Cu(NO3)2、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
向滤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则滤渣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18.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g氯化钠固体;
(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和玻璃棒;
(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
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
19.实验室利用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1)根据实验要求和可供选择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B的名称是;
②若制取9.6gO2,至少需要g的KCl O3完全分解;
③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上图中的B、C、E、F、H、K、M、O和;
④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
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瓶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瓶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2)制取下列气体时,可采用③中整套装置的是;
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难溶于水的甲烷
C.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
20.工业上合成NH3的工艺流程可简化为:
(1)工业上制取N2时所用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是;
(2)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CO+H2O CO2+H2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3)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
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21.鉴别(NH3)2SO4、NH4NO3、NaNO3三种无色溶液,随机编号为A、B、C,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1)A中的溶质是;
(2)B与Ba(NO3)2溶液混合: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过滤,分别列出
....滤液中所含溶质
的所有可能情况。
22.化学试剂厂三个车间排放的废液中分别含有的溶质如下:
甲乙丙
Ba(OH)2、NaOH NaCl、Na2CO3HCl、NaCl
按照不同的方式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化学产品,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
(1)方案一,甲车间废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可分离回收Ba(OH)2和NaOH,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方案二,乙、丙两车间的废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可得到一种溶质为的中性溶液;(3)方案三,将三个车间的废液样品混合,过滤。
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Cl,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设计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若只加入MgSO4溶液,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B.若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后,再滴加石蕊溶液,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C.若加入过量的中性BaCl2溶液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4)(4)方案四,按照下列方式将三个车间的废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假设能反应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且中间过程未过滤),最终只生成BaCO3沉淀和NaCl溶液的是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