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4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三新课

第二章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中央集权制度、编户制度、重农抑商政策。

2. 难点:

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辨证掌握。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一)刺史制度

l. 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东汉时,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后来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二)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

1.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 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三)察举制

1. 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汉武帝即位后,令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岁单人才,对象有吏有民,实际上包括才能之士和品德优秀之人。他还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沿途供给食宿。到京后,武帝亲自召见,被看中的,授予官职。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2. 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四)编户齐民

1.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

汉朝国家统一,人口众多。西汉人口最多时,近六千万,东汉末年,人口也达到五千六百多万。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这就是编户齐民制度。

2. 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 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2. 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农业的发展

1. 农业发展的原因

(1)两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央政权得到巩固,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得以实施,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两汉的统治者均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这一政策既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又对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和影响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治国政策。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发于战国商鞅变法,在秦将这一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大力推行,在实践上到西汉武帝时被推向高峰,并成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思想,驳斥了封建正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黄宗羲把过去重农抑商政策转变为农工商并重。

重农,即尚农,以农立国。原因是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了积极作用。

但与重农相联系的抑商政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①从农业和工商业的相互关系看,抑商政策过分夸大了农工商之间的矛盾,用极端的办法去遏制工商业的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②从商品货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思想和政策阻止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自然经济得以强化,并由此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的发展。③从政治强制手段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过多运用政治强制手段(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危害,导致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举步维艰。

2.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1)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

铁农具式样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都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播种机械耧车。在政府的提倡下;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开始出现。

(2)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

两汉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如六辅渠、白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西北则主要是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针对黄河泛滥,汉武帝、汉明帝等,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全国耕地面积扩大西汉时达八百多万顷。

(3)稻麦种植的推广。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带来益处。两汉时,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则以种植水稻为主。

(4)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等。

(5)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在两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学研究取得了可喜成就,著名的有《汜胜之书》及《四民月令》。农学研究的成果,反过来又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汜胜之书》由富有实践经验的农学家汜胜之撰写。汜胜之以关中为对象,细致地探索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总结出著名的区种法。《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书中还提到纺织、酿造、制药等手工业、副业生产。

(三)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1. 两汉手工业的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