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Word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

(完整word版)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科室 ______________年度 ______________******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目录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11.年度工作总结****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科室质控小组职责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在医务部、质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急诊科年度:2015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龚正华成员:朱建新,顾海萍,顾颖军质控员:顾颖军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015年度急诊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急诊诊治规范和流程的学习: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自查记录表

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自查记录表

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自查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医疗机构名称:科室名称:自查日期:自查人员:二、设备质量控制1. 设备完好性检查-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老化、松动等情况;- 检查设备的外观、电源线、控制面板等是否正常; - 检查设备的标识、警示标志是否清晰可见。

2. 设备校准检查- 检查设备的校准日期及有效期;- 检查设备的校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检查设备的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3. 辐射剂量监测- 检查辐射剂量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检查辐射剂量监测设备的校准记录;- 检查辐射剂量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异常。

三、质控操作流程1. 检查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 - 检查操作流程中是否存在疏漏或错误。

2. 检查操作记录的完整性- 检查操作记录是否详细、准确;- 检查操作记录是否符合质控要求。

3. 检查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 检查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 检查操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图像质量评估1. 检查图像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检查图像质量评估的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图像质量评估的记录是否完整。

2. 检查图像质量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检查图像质量改进措施的执行记录;- 检查图像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

五、辐射安全管理1. 检查辐射防护设施- 检查辐射防护设施的完好性;- 检查辐射防护设施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检查辐射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

2. 检查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检查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 检查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3. 检查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检查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 检查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六、自查结论与改进措施1. 自查结论- 根据自查情况,给出本次自查的结论。

2. 改进措施- 根据自查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七、自查记录1. 记录自查日期、自查人员、自查结论等信息;2. 记录每一项自查内容的具体情况;3. 记录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文本表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文本表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文本表范文范例学习指导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麻醉科年度:2013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质控员。

质控员负责填写《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word完美整理版范文范例学习指导2、科室制订每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3、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科室日常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周检查并记录一次(特殊情况及时记录)。

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月份医疗工作总结表》,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并完成《全年医疗工作总结表》的填写。

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一、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组长:方平(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副组长:陈霞(护士):代理护士长范文范例学习指导成员:黄祖容(麻醉医师)眭晓渊(麻醉医师)游帅(麻醉医师)唐秀利(护师)陈春蓉(护师)肖艳(护师)尹蕾(护师)职责:1、制定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诊疗规范、操作常规、职责、预案、流程。

2、督促检查各项制度、职责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整改。

3、针对科室院内感染控制、投诉、纠纷、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情况、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4、定期进行自查、评估分析及整改措施的效果评价。

二、具体分工及职责:组长方平(副主任医师):全面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及安全。

督促各小组成员职责落实情况,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质控会议,听取各质控小组的汇报,总结各小组质控存在的问题及效果评价,提出处理意见,确定整改措施,保证科室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副组长陈霞(护士):1、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表(中医科)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表(中医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中医科住院处年度: 2019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闫计涛主任成员;李伟诺,李伟然质控员:周淑肖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闫计涛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周淑肖: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9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工程是否完整;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通用)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通用)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临床、医技科室)科室: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操纵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操纵情况进行总结。

1、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4、科室质控员职责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内容6、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要求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8、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9、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10、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11、医疗质量主要指标月报表12、每季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分析记录13、专项检查整改记录 (合理用药、合理用血、病历及其它专项检查)14、各职能部门日常监管整改记录1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年度总结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每周、每月质控。

2、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活动应每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并总结 ,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 ,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

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医嘱、申请单、护理文件等) ,对核心医疗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完整word)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本

(完整word)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___________年度:___________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11、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科室主任负责填写,由各质控小组负责各种数据汇报.3、年初根据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下发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制订年度医疗质量控制计划。

4、落实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5、利用PDCA循环、缺陷管理等工具持续改进,达到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6、对各监管职能科室下发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整改通知,及时整改。

7、每月末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措施(含终末病历及运行病历),下次督察时,对上一次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交医务科审查。

8、每季度、每半年、每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目录科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2牟定县人民医院2012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计划牟定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牟定县人民医院开展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活动实施方案牟定县医院2012年度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构架图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结构及分工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职责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2012 年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2012 年度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2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2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3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3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2012 年第 1 季度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2012 年第 1 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32012 年第 1 季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2012 年第 2 季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4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4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5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5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6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6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2012 年上半年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42012 年上半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2012 年下半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7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7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8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8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9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9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2012 年第 3 季度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52012 年第 3 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 2012 年第 3 季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2012 年第 4 季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10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10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11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11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12 月份质量与安全工作监测12 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结果评价、分析与改进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一、科室主要业务指标分析与改进措施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改进四、院内感染管理与改进五、医疗安全管理与分析6。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记录表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记录表
1.引言
1.1 目的
1.2 背景
2.质量控制策略
2.1 策略制定
2.2 监测和评估
2.3 风险管理
3.组织质量控制工作
3.1 质量控制小组
3.2 质控部门职责
3.3 人员培训和意识
4.绩效指标设定与监测
4.1 指标制定
4.2 数据收集和分析
4.2.1 数据收集方法 4.2.2 数据分析工具
4.3 绩效监测和报告
5.质量评估与改进
5.1 审核与评估
5.2 质量改进计划
5.3 持续改进措施
6.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6.1 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6.2 合规要求与建议
6.3 法律责任与风险防控
7.附件
7.1 质控数据收集表格 7.3 法律法规相关文件附件:
1.质控数据收集表格
- 用于记录质量控制数据的表格,包括指标收集时间、数据结果等信息。

3.法律法规相关文件
-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副本,用于参考和解释相应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质量控制:通过规定标准和指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方法,以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的过程。

2.绩效指标:用来衡量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

3.风险管理:为了实现目标,识别、评估和应对与目标不一致的风险的过程。

4.审核与评估: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估,以检查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指标。

5.持续改进:不断寻找和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表(中医科)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表(中医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中医科住院处年度:2019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闫计涛主任成员;李伟诺,李伟然质控员:周淑肖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闫计涛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周淑肖: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9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工程是否完整;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

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

XXX医院
检验科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
督查部门:督查人员签名:
检查时间:被检查科室主任签名:
XXX医院
放射科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
督查部门:督查人员签名:检查时间:被检查科室主任签名:
XXX医院
超声科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
督查部门:督查人员签名:检查时间:被检查科室主任签名:
XXX医院
电生理科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
督查部门:督查人员签名:检查时间:被检查科室主任签名:
XXX医院
内镜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
督查部门:督查人员签名:检查时间:被检查科室主任签名:。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I.引言1.编制目的2.适用范围3.相关法律法规II.质量控制策略1.目标和期望2.质量指标定义和测量方法3.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III.质量控制流程1.数据收集和记录2.数据分析和评估3.制定改进方案4.实施和监控改进方案5.质量控制结果报告IV.质量控制指标1.患者安全指标a.医疗错误发生率b.抗菌药物使用率2.医疗服务质量指标a.门诊就诊时间b.住院平均住院日数3.医疗资源利用指标a.医疗设备利用率b.医疗耗材使用率V.数据收集和记录1.数据来源2.数据收集方法3.数据记录格式4.数据存储和保密VI.数据分析和评估1.数据统计和汇总2.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3.数据评估和解释VII.改进方案制定1.问题识别和分析2.改进目标和策略制定3.改进方案的评估和选择VIII.改进方案实施和监控1.实施改进方案的计划和执行2.监控改进方案的效果和遵循程度3.反馈和调整改进方案IX.质量控制结果报告1.报告内容和格式2.报告的目标受众和频率3.报告的传递和跟踪方式附件:1.质量控制数据表格2.改进方案制定表格3.改进方案实施和监控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监管机构:指负责监督和管理医疗质量的部门或组织。

2.医疗错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疏忽、过失或不当操作导致的医疗行为异常或结果不符合预期的情况。

3.抗菌药物:指能够抵抗细菌感染的药物,常见的包括抗生素和抗药物等。

4.门诊就诊时间:指患者从挂号到诊疗结束的总时间。

5.住院平均住院日数: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平均天数。

6.医疗设备利用率:指医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频次和时长比例。

7.医疗耗材使用率:指医疗耗材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数量和比例。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内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内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内科住院住处年度: 2013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徐国莉主任成员;马骏副主任质控员:徐国莉主任(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徐国莉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马骏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3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表(中医科)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表(中医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中医科住院处年度:2019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1/12组长:闫计涛主任成员;李伟诺,李伟然质控员:周淑肖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闫计涛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周淑肖: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9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工程是否完整;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内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内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内一科年度: 2022 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操纵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操纵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陈文添主任成员;陈文威副主任质控员:陈文威副主任(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催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22 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允许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坚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预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 《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略,《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晰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 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允许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 72 小时内知情允许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允许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允许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殊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文本模板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文本模板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科室 ______________年度 ______________******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目录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11.年度工作总结****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科室检测的重点疾病重点手术肾脏内科重13 肾衰竭心血管重1 急性心梗手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重2 充血性心衰重15 高血压病(成人)消化内科重5 消化道出血重16 急性胰腺炎内分泌科重9.1 糖尿病短期并发症重9.2 糖尿病长期并发症重9.3为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无并发症呼吸内科重7 细菌性肺炎重8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神经内科重3.1 脑出血重3.2 脑梗死肿瘤内科重18 恶性肿瘤维持性化疗神经外科重4 颅脑外伤手8 颅脑手术骨科重6 累计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手1 髋.膝关节置换重9.3 糖尿病下肢截肢术手术3 胰腺切除手术普外科重10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5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重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手12 乳腺手术重16 急性胰腺炎手14 胃切除术重17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手15 直肠切除术手18.1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手18.5胃远端、近端切除术,全胃切除术手18.6 肝叶、半肝、肝段、肝肿物切除术手18.7 结肠、直肠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18.8 惠普尔氏术、胰体尾切除术乳腺外科重17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手18 乳腺手术手18.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留乳房术胸腺外科手4 食管切除术手13 肺切除术手18.3 全肺切除术,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手18.4 食管部份切除术、食管胃弓上、弓下吻合术妇科手9 子宫切除术手18.13 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手18.14 全子宫切除术手18.15 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产科手10 剖宫产手11 阴道分娩**********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序号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目标1 平均住院日≤12天2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3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4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5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符合率100%6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7 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8 住院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9 不良事件报告率≥95%10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1 治愈好转率≥90%12 麻醉死亡率≤10%13 药品和医疗器械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患者告知率100%14 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15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16 医嘱、处方合格率≥95%17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18 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20 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21 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22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23 用血适应证合格率100%24 输血前检测率、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25 术前准备制度落实,执行率100%26 手术标记执行率、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100%27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28 员工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29 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50%30 入组完成率≥70%31 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核准率100%32 出院小结规范100%33 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34 手术离体组织送检率100%35 符合条件的自体输血率不断提高,术中合理用血率≥95%36 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37 术后患者诊治效果随访率≥90%38 病历在 2 个工作日内归档达≥95%, 7 工作日达100%39 员工对岗位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知晓率100%科室质控小组职责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在医务部、质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一、医疗质量控制概述
1.1 背景介绍
在医疗服务中,医疗质量控制是保证患者安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旨在记录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过程与结果,为质量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1.2 质量控制目标
(详细列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的具体目标)
1.3 质量控制策略
(详细描述科室采用的质量控制策略,如临床路径管理、医疗关联感染控制等)
二、质量控制项目及指标
2.1 临床操作规范控制
(详细描述临床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包括手术操作规范、诊疗流程规范等)
2.2 医疗安全管理
(详细描述医疗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包括药品使用安全、输血安全等)
2.3 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控
(详细描述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控的方法和结果,如病例回顾、医疗差错报告分析等)
2.4 医疗质量风险管理
(详细描述医疗质量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等)
2.5 质量控制改进计划
(详细描述科室制定的质量控制改进计划,包括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等)
三、质量控制记录与报告
3.1 质量控制记录
(详细记录每次质量控制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观察结果等)
3.2 质量控制报告
(将每次质量控制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质量控制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改进建议等)
四、附件
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附件二、质量控制改进计划执行情况表
附件三、质量控制报告样本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列出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如“医疗差错”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失误或疏忽,导致医疗结果不符合预期的行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情同意
履行情况
检查
1、检查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情况(手术知情同意书、常规治疗同意书、治疗方案选择确认书等),项目是否填写完整;
2、重点检查非患者本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是否有患者的授权委托书或其他证明文书。
检查时间:质控医生签名:科主任签名: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记录表
科室:时间: 年 月 日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检查病历
住院号或处方号
存在问题
整改情况
首诊负责制
1、首程是否系首诊医师书写;
2、首程有无病情评估;
3、三日未确诊的有无科室讨论或会诊记录;
4、交接班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药品合理性
与用药合理性
1、科室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且有应急预
2、用药是否合理,指征是否明确
术前讨论制度
1、查二级以上手术的病历,看是否在术前进行了讨论。
2、开展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
及新开展的手术,是否报医务科审批。
3、术前讨论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三级医师
查房制度
1、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是否按规定时间查房,副主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是否在患者入院72小时内完成,查房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主治医师是否按规定时间查房,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是否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查房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住院医师是否按规定时间查房并书写病程记录,查房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入院诊断是否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
运行病历
书写检查
1、是否缺病史陈述者签名或日期;
2、是否存在新版《病历书写规范》规定的十九项丙级病历单项否决条款(具体条款内容见背面),是否存在丙级病历。3、检查报告单是否及时粘帖、标记内容
3主要治疗药物有无相应病程记录体现
抗菌药物
使用率
抗菌药物使用率与科室目标值比较是否达标:住院≤60百分比,急诊≤40百分比,门诊≤20百分比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否≤40DDD围手术期预防性 Nhomakorabea菌素使用
1、一类清洁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预防性抗菌素使用率是否≤30百分比
2、是否存在药物选择错误或使用时机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