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普通班)化学试卷 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普)
命题人:
第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Mn-55 Pb-20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A.甲烷—2 B.烧碱—1 C.酒精—3 D.白磷—4
2.“摩尔”是()的单位
A. 质量
B. 体积
C. 物质的量
D.摩尔质量
3.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硫酸和水
4.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较大,不能透过滤纸
B.液态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5.物质的量相同的H
2O和NH
3
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个数
B.质量
C.体积
D.分子个数
6.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A.CaO+H
2O=Ca(OH)
2
B.Na+H
2
O=2NaOH+H
2
↑
C.2F
2+2H
2
O=4HF+O
2
↑D.Na
2
O
2
+2H
2
O=2NaOH+O
2
↑
7.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a (OH)
2 B. CaCl
2
C.H
2
SO
4
D.Cu
8.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 )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发皿④天平⑤烧杯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9.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乳浊液 D.悬浊液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uO B.Al
2O
3
C.Fe
2
O
3
D.SiO
2
11.在反应CuO + H
2=Cu +H
2
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40:1
B. 1:1
C. 1:40
D. 2:1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
2
O的质量为18g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
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g+、K+、NO
3-、Cl-B.Mg2+、Na+、SO
4
2-、Cl-
C.NH
4+、Mg2+、OH−、Cl− D Ba2+、Na+、CO
3
2−、SO
4
2−
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NaHCO
3 = Na++H++CO
3
2- B. Ba(OH)
2
=Ba2++2OH—
C. Al
2(SO
4
)
3
=2Al3++3SO
4
2- D. NaCl=Na++Cl—
15.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1mol·L—1 AlCl
3
溶液中浓度相等的是()
A. 3mol/L 的KCl溶液 B. 2.5mol/L的CaCl
2
溶液
C. 2.5mol/L的NaCl溶液 D. 2mol/L FeCl
3
溶液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加在铜片上: Cu+2H+ = Cu2+ +H
2
↑
B.氧化铁粉末溶于稀盐酸: Fe
2O
3
+ 6H+ = 2Fe3+ + 3H
2
O
C.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 H+ + OH- = H
2
O
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CO
32-+ 2H+ = CO
2
↑
17.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以下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其火焰焰色为黄色的是()
A.KCl溶液
B.NaCl溶液
C.CuCl
2溶液 D. FeCl
3
溶液
18.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淡黄色的固体 B.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C.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D.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19.下列混合物中,可选用过滤实验分离的是( )
A.固体和固体 B.固体和液体 C.液体和液体 D.液体和气体20.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 Zn+H
2SO
4
===ZnSO
4
+H
2
↑ B. 2KClO
3
2KCl+3O
2
↑
C. S+O
2SO
2
D. CH
4
+2O
2
CO
2
+2H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