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厢记赏析期末考试答案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译文及赏析答案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译文及赏析答案《西厢记·长亭送别》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同学们肯定很好奇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了吧?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厢记·长亭送别》朝代:元朝|作者:王实甫(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最新2017最新版尔雅课程《西厢记》导读期末考试试卷资料
精品文档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西厢记》矛盾冲突的起因在老夫人方面是()。
(1.0 分)1.0 分 A、顽固的门阀观念 B、认为张生无所作为 C、女儿已有婚约 D、张生容貌较差我的答案:A2《西厢记》中对崔张的爱情和红娘的决定起了关键作用的情节是()。
(1.0 分)1.0 分 A、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传简》 B、《酬简》 C、《寺警》 D、《赖婚》我的答案:C3红娘是在()之后对张生的看法发生了极大改变。
(1.0 分)1.0 分 A、《请宴》 B、《寺警》 C、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赖婚》 D、《传简》我的答案:B4《六幻西厢》是()的本子。
(1.0 分)1.0 分 A、金圣叹 B、贾仲明 C、钟嗣成 D、闵寓五我的答案:D5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态度。
(1.0 分)1.0 分 A、批判 B、中立 C、无视 D、赞美我的答案:D6真正可以看出崔莺莺性格多面的情节是()。
(1.0 分)0.0 分 A、《拷红》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B、《哭宴》 C、《赖简》 D、《闹厢》我的答案:A7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1.0 分)1.0 分 A、骈俪中的景语 B、骈俪中的情语 C、骈俪中的诨语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D、骈俪中的诗语我的答案:D8“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变又从头”出自()。
(1.0 分)1.0 分 A、《逍遥乐》 B、《金菊香》 C、《集贤宾》 D、《黄莺儿赠燕》我的答案:C9与《王西厢》不同,《董西厢》中的张生是一个()的形象。
(1.0 分)1.0 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A、酸腐文人 B、才子 C、情场老手 D、柔弱书生我的答案:B10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
(1.0 分)1.0 分 A、蒙古时期 B、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统一时期 C、元末时期 D、战乱时期我的答案:D11金圣叹真正完成评点的书目除《西厢记》外,还有()。
2017年西厢记赏析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西厢记》赏析》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列关于故事的各版本中目前保留完整的是()。
(1.0分)1.0分•A、《知远诸宫调》••B、《天宝遗事诸宫调》••C、《雍熙乐府》••D、《西厢记诸宫调》•我的答案:D2金本《西厢记》中将莺莺许配给退兵之人的建议是()提出来的。
(1.0分)1.0分•A、生••B、老夫人••C、红娘••D、莺莺•我的答案:B3“罗敷”是古代()作品中的人物。
(1.0分)1.0分•A、杂剧••B、传奇••C、词赋••D、乐府•我的答案:D4《读莺莺传》是()的作品。
(1.0分)1.0分•A、王国维••B、寅恪••C、金岳霖••D、鲁迅•我的答案:B5相较于《莺莺传》,《董西厢》中的“惊人之笔”情节并不包括()。
(1.0分)1.0分•A、乱兵围困普救寺••B、赖婚••C、私下结合••D、一见钟情•我的答案:D6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1.0分)1.0分•A、骈俪中的景语••B、骈俪中的情语••C、骈俪中的诨语••D、骈俪中的诗语•我的答案:D7《董西厢》中的武戏在情节设置上是为了()。
(1.0分)1.0分•A、丰富情节•渲染气氛••C、烘托人物••D、突出的爱情•我的答案:B8《寺警》之后莺莺对生的感情是()。
(1.0分)1.0分•A、爱慕、感激••B、敬佩••C、爱慕、钦敬•仰慕•我的答案:C9元杂剧的黄金时代是在()。
(1.0分)1.0分•A、至治、泰定年间••B、致和、天顺年间••C、元贞、大德年间••D、至元、元贞年间•我的答案:C10“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是()的唱词。
(1.0分)1.0分•A、红娘••B、生••C、莺莺••D、老夫人•我的答案:B11与《王西厢》不同,《董西厢》中的生是一个()的形象。
(1.0分)1.0分•A、酸腐文人•才子••C、情场老手••D、柔弱书生•我的答案:B12下列版本的题目正名中提到“老夫人再次悔婚”的情节是()。
《西厢记》赏析 超星 2017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态度。
D、赞美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一般被认为写张生、崔莺莺爱情故事最早的文学作品是()的《莺莺传》。
A、唐代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崔莺莺送张生玉璧,是希望他们的爱情不要中断,像玉一样牢固。()
我的答案:× 得分: 0.0分
2.5
1
【单选题】“调笑转踏”是()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
B、宋代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调笑转踏”是用()的语言形式来叙述故事。
D、诗歌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董解元的“解元”在古代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3
【判断题】自元代起一直未实现科举制度。()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元代杂剧不仅吸收了当时的说唱艺术,还有音乐艺术。()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1.4
1
【单选题】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
A、《西厢记》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
3
【单选题】“九儒十丐”的说法起源于()。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历史上的元代历经时间不到100年。()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6.1
1
【单选题】元杂剧每一本的题目正名大多是有()句。
南开大学 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2018.1) 大学语文考试形式:当堂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4、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传名著是《史记》。
5、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 )A.《诗经》B.《楚辞》C.《离骚》D.《乐府诗集》2.《诗经••卫风••氓》中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体现比兴手法的有( D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3.《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C )A.《周南》B.《卫风》C.《秦风》D.《郑风》4.《天狗》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作品,这个作品选自( A )A.《女神》B.《神曲》C.《燃烧的天空》D.《再别康桥》5.《兰亭集序》对生死的看法是( C )A.一死生B.齐彭殇C.死生亦大矣D.淡漠生死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风格特色有( ABC )A.质朴真率B.平淡自然C.自然之趣D.绚丽语言2. 下列作品属于“临川四梦”的有( AB )A.《紫钗记》B.《牡丹亭》C.《蝴蝶梦》D.《红楼梦》3. 柳永词对词体开拓的贡献有( ABC )A.大力提倡慢词,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B.变雅为俗,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市民化的生活情调;C.创造性的运用了白描和铺叙的手法;D.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4.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代表形式是( AC )A.志怪小说B.章回小说C.志人小说D.话本小说5. 下面哪项符合《兰亭集序》一文表达方式的特色( AB )A.前半部分叙集会之事时,便描述了一幅纯净、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
B.后半部分将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大自然之中,由有限之情及无限之宇宙。
古代名剧鉴赏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1.0分1.0分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1在唐代传奇《莺莺传》中,生是被动抛弃崔莺莺的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借妻》中古董在月城中过了一夜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学者普遍认为《东海黄公》是中国最早的戏曲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关汉卿一生写过100部戏剧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是《西厢记》的唱词。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十五贯》中熊友兰和苏戌娟最后都屈打成招,并被判杀头。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西厢记诸宫调》属于宋代诸宫调的作品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桃花扇》中香君和侯方域双双出家是因为看透红尘,从俗世中得到解脱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诸宫调”是起源明清时期的一种说唱文学。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0《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秋波”的意思是秋天的波浪。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元曲《氏孤儿》中“氏孤儿”的身份是驸马。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为寻求真相,况钟亲临案发现场,他假扮算命人引娄阿鼠上钩,探得案情真相。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戏曲中音乐的元素一般可追溯到“优孟衣冠”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汉宫秋》中很多词都是对朝廷大官的赞扬()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5明代代戏曲家尤侗创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6《莺莺传》中崔莺莺住在东厢房。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7在徐克电影《青蛇》中,突出了法海的人性一面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8“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一句来源于戏曲家尤侗。
全国2017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解析_1
试题解析:
纳兰性德的词集名是《饮水词》,《茗柯词》作者张惠言,《弹指词》作者顾贞观,《忆云词》作者项鸿祚。
23、清代历史小说《隋唐演义》被鲁迅评为 A、“浮艳在肤,沉着不足”
B、“隽思妙语,时足解颐” C、“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D、“闾杂考辨,亦有灼见”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明朝前期散曲成就不高,影响最大的散曲家是朱有墩,他的散曲集是《诚斋乐府》。《江东白芋》是梁辰鱼的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是冯惟敏的散曲 集,《秋碧乐府》是陈铎。
17、明代民歌《挂枝儿》和《山歌》的编者是 A、凌漾初
B、冯梦龙 C、李开先 D、袁宏道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冯梦龙喜欢民歌,编辑整理了两部当代民歌专集《挂枝儿》和《山歌》。
试题解析:
1、简述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问题内容:
试题答案:1、风格平易流畅,委屈婉转。2、在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3、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评分参考:第三点1分,其他
小点各 2 分。
试题解析:
2、简述元代四大南戏之一《荆钗记》的艺术特色。
问题内容:
试题答案:1、情节结构精巧,戏剧性强,戏剧冲突层层展开,很适合舞台演 出。2、其曲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情文相生,通俗而动人。评分参考: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试题解析:
3、简述李渔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问题内容:
试题答案:1、最明显的特点是创新,不拘陈套。2、结构清晰,主线明确。3、不足之处在于过分追求奇巧,语言失之轻佻。评分参考:第三点 1 分,其他小
点各2分。
试题解析:
4、简述《红楼梦》的诗化色彩。
2017版尔雅课程《西厢记》导读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西厢记》矛盾冲突的起因在老夫人方面是()。
(分)分A、顽固的门阀观念B、认为张生无所作为C、女儿已有婚约D、张生容貌较差我的答案:A2《西厢记》中对崔张的爱情和红娘的决定起了关键作用的情节是()。
(分)分A、《传简》B、《酬简》C、《寺警》D、《赖婚》我的答案:C3红娘是在()之后对张生的看法发生了极大改变。
(分)分A、《请宴》B、《寺警》C、《赖婚》D、《传简》我的答案:B4《六幻西厢》是()的本子。
(分)分A、金圣叹B、贾仲明C、钟嗣成D、闵寓五我的答案:D5《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态度。
(分)分A、批判B、中立C、无视D、赞美我的答案:D6真正可以看出崔莺莺性格多面的情节是()。
(分)分A、《拷红》B、《哭宴》C、《赖简》D、《闹厢》我的答案:A7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分)分A、骈俪中的景语B、骈俪中的情语C、骈俪中的诨语D、骈俪中的诗语我的答案:D8“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变又从头”出自()。
(分)分A、《逍遥乐》B、《金菊香》C、D、《黄莺儿赠燕》我的答案:C9与《王西厢》不同,《董西厢》中的张生是一个()的形象。
(分)分A、酸腐文人B、才子C、情场老手D、柔弱书生我的答案:B10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
(分)分A、B、统一时期C、元末时期D、战乱时期我的答案:D11金圣叹真正完成评点的书目除《西厢记》外,还有()。
(分)分A、《离骚》B、《杜诗》C、《水浒传》D、我的答案:C12《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排序正确的是()。
(分)分A、围困普救寺——酬简——赖婚B、张生害相思——赖婚——围困普救寺C、赖婚——酬简——张生害相思D、围困普救寺——赖婚——酬简我的答案:D13“傻角儿”是()给张生起的外号。
(分)分A、老夫人B、C、红娘D、法聪我的答案:C14《西厢记》中的“五便三计”是()提出来的。
2017年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
北京西城区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8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
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
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
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 5到7. 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万到20万元一吨。
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
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
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 S”形,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
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
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凿的年代依据,如款识。
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
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
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古典家具的文化价值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其设计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
西厢记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厢记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西厢记》的作者是:A. 王实甫B. 关汉卿C. 马致远D. 白朴2. 《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3. 《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初次相遇的地点是:A. 普救寺B. 长安城C. 洛阳城D. 汴梁城4. 在《西厢记》中,红娘的角色是:A. 崔莺莺的丫鬟B. 张生的仆人C. 老夫人的管家D. 张生的朋友5. 《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最终的结局是:A. 私奔成功B. 被老夫人发现并分开C. 张生考取功名后与崔莺莺成婚D. 崔莺莺被迫嫁给他人6. 《西厢记》中,张生被描述为:A. 英俊潇洒的书生B. 武艺高强的武士C. 富家子弟D. 贫苦的农民7. 《西厢记》中,红娘帮助张生和崔莺莺传递信息的方式是:A. 写信B. 口头传递C. 通过诗歌D. 暗号8. 《西厢记》中,老夫人最初反对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因是:A. 张生家境贫寒B. 崔莺莺已有婚约C. 张生性格轻浮D. 老夫人不喜欢张生9. 《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哪种爱情观?A. 门当户对B. 爱情至上C. 婚姻自由D. 父母之命10. 《西厢记》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A. 人物形象的塑造B. 故事情节的曲折C. 语言风格的优美D. 社会背景的反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崔莺莺,其父亲是_______。
12. 张生在《西厢记》中被描绘为一位_______。
13. 红娘在《西厢记》中扮演了_______的角色。
14. 《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初次相遇发生在_______。
15. 《西厢记》中,老夫人最初反对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
16. 《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最终以_______收场。
17. 《西厢记》中,红娘帮助张生和崔莺莺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_______。
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优秀范文五篇]
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410;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15日。
一、填空题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______的咏梅绝唱《山园小梅》中的名句。
林逋 2.宋代古文家______的史论名篇《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李存勖宠幸伶官误国的事例,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欧阳修 3.宋代词人______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
周邦彦4.宋末方回提出的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说中“一祖”指的是唐代诗人______。
杜甫 5.宋代最重要的“白体”诗人是______,《村行》是他近体诗的代表作。
王禹偶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宋代词人______描写杭州的名作《望海潮》中的句子。
柳永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宋代诗人______的爱国名篇《书愤》中的句子。
陆游 8.宋代诗人______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其代表作之一。
杨万里 9.元代作家______的杂剧《倩女离魂》借张倩女的故事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她们现实中的压抑。
郑光祖 10.元代作家______的散曲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写天涯游子的孤独奔波,被周德清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11.白话短篇小说《______》通过兴哥和王三巧的爱情婚姻故事反映出一种新的爱情观念和道德观念。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12.明代四大奇书中的《______》是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金瓶梅13.明代作家______杂剧《狂鼓史》《女状元》《雌木兰》《翠乡梦》合称为《四声猿》。
2017最新版尔雅课程《西厢记》导读期末考试试卷
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西厢记》矛盾冲突的起因在老夫人方面是()。
(1.0 分) 1.0 分 A、 顽固的门阀观念 B、 认为张生无所作为 C、 女儿已有婚约 D、 张生容貌较差我的答案:A--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2 《西厢记》中对崔张的爱情和红娘的决定起了关键作 用的情节是()。
(1.0 分) 1.0 分 A、 《传简》 B、 《酬简》 C、 《寺警》 D、 《赖婚》我的答案:C 3--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红娘是在()之后对张生的看法发生了极大改变。
(1.0 分) 1.0 分 A、 《请宴》 B、 《寺警》 C、 《赖婚》 D、 《传简》我的答案:B 4 《六幻西厢》是()的本子。
(1.0 分) 1.0 分--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A、 金圣叹 B、 贾仲明 C、 钟嗣成 D、 闵寓五我的答案:D 5 《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态度。
(1.0 分) 1.0 分--学习资料分享---- A、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批判 B、中立 C、无视 D、赞美我的答案:D 6 真正可以看出崔莺莺性格多面的情节是()。
(1.0 分) 0.0 分 A、--学习资料分享----《拷红》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B、《哭宴》 C、《赖简》 D、《闹厢》我的答案:A 7 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 不包括()。
(1.0 分) 1.0 分 A、 骈俪中的景语--学习资料分享---- B、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骈俪中的情语 C、骈俪中的诨语 D、骈俪中的诗语我的答案:D 8 “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变又从头”出自()。
(1.0 分) 1.0 分 A、 《逍遥乐》 B、--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金菊香》 C、《集贤宾》 D、《黄莺儿赠燕》我的答案:C 9 与《王西厢》不同,《董西厢》中的张生是一个() 的形象。
《西厢记》赏析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西厢记》赏析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中国古代的戏曲动作很强调程式化。
()参考答案:对2.《六幻西厢》是()的本子。
参考答案:闵寓五3.其名六幻者,曰“剧幻”的是()。
参考答案:《王西厢》4.今人看到的元杂剧剧本大都是明人以后翻刻出来的。
()参考答案:对5.诸宫调这种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
()参考答案:错6.《西厢记诸宫调》的文本除有若干个套数组成的唱词,还穿插了()。
参考答案:叙述对话7.“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是出自()。
参考答案:《月上海棠》8.下列关于崔张故事的各版本中目前保留完整的是()。
参考答案:《西厢记诸宫调》9.宋杂剧是一种综合性戏曲。
()参考答案:对10.()被认为是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
参考答案:诸宫调11.老夫人之所以鼓励张生考取功名是因为她认可了崔张二人的婚事。
()参考答案:错12.《西厢记诸宫调》简称()。
参考答案:《董西厢》13.“长亭送别”对应的《西厢记》中折名是《哭宴》。
()参考答案:对14.《西厢记》中郑恒的结局是()。
参考答案:撞树自杀15.《董西厢》中,张生面对郑恒事件完全成了权衡利弊的人物。
()参考答案:对16.董解元的“解元”在古代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参考答案:对17.胡应麟的“精工巧丽,备极才情”是对()的评价。
参考答案:《西厢记诸宫调》18.突转的运用可以使戏剧的表现效果更加强烈。
()参考答案:对19.“调笑转踏”是()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
参考答案:宋代20.《董西厢》中红娘在“寺警”之后很明确的想要成全崔张的好事。
()参考答案:对21.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点是做到了极微。
()参考答案:对22.即使小姐对自己处处提防、隐瞒,红娘还是真心帮助崔张二人。
()参考答案:对23.“调笑转踏”是用()的语言形式来叙述故事。
参考答案:诗歌24.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参考答案:骈俪中的诗语25.传奇文是一种小说体裁。
古代名剧鉴赏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1.0分1.0分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1在唐代传奇《莺莺传》中,生是被动抛弃崔莺莺的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借妻》中古董在月城中过了一夜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学者普遍认为《东海黄公》是中国最早的戏曲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关汉卿一生写过100部戏剧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是《西厢记》的唱词。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十五贯》中熊友兰和苏戌娟最后都屈打成招,并被判杀头。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西厢记诸宫调》属于宋代诸宫调的作品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桃花扇》中香君和侯方域双双出家是因为看透红尘,从俗世中得到解脱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诸宫调”是起源明清时期的一种说唱文学。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0《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秋波”的意思是秋天的波浪。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元曲《氏孤儿》中“氏孤儿”的身份是驸马。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为寻求真相,况钟亲临案发现场,他假扮算命人引娄阿鼠上钩,探得案情真相。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戏曲中音乐的元素一般可追溯到“优孟衣冠”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汉宫秋》中很多词都是对朝廷大官的赞扬()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5明代代戏曲家尤侗创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6《莺莺传》中崔莺莺住在东厢房。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7在徐克电影《青蛇》中,突出了法海的人性一面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8“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一句来源于戏曲家尤侗。
三.赏析题(每题40分,共40分) 7.试结合《西厢记》“长
三.赏析题(每题40分,共40分) 7.试结合《西厢记》“长《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
《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
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惜别目送:【一煞】【收尾】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是怎样情景交融的?(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
“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书墨笔香经典阅读西厢记答案
书墨笔香经典阅读西厢记答案书墨笔香经典阅读西厢记:[秃厮儿]我只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
他两个今经月余只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圣药王]他(们)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
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夫人云:)这端事都是你这个贱人。
(红云:)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
(夫人云:)这贱人倒指下我来,怎么是我之过?(红云:)信者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许退军者,以女妻之。
张生非慕小姐颜色。
岂肯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其一端。
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也得治家不严之罪。
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
成就大事,(揉)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秀。
[幺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
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
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
待经官呵,玷辱家门。
罢罢!(1)红娘说夫人之过有两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两点。
①(不超过两个字);②(不超过8个字)(2)红娘主要是从三方面劝说老夫人的。
这三方面是:责之以过,晓之以利,动之以情。
找出原文中动之以情的一句唱词。
(3)老夫人不得不将女儿嫁给张生的原因是(不超过6个字):(4)简要概括红娘的性格(不超过10字)。
答案:(1)①失信②留张生于书院。
(2)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
(3)担心辱没家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赏析》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列关于崔张故事的各版本中目前保留完整的是()。
(1.0分)1.0 分∙A、《刘知远诸宫调》∙∙B、《天宝遗事诸宫调》∙∙C、《雍熙乐府》∙∙D、《西厢记诸宫调》∙我的答案:D2金本《西厢记》中将莺莺许配给退兵之人的建议是()提出来的。
(1.0分)1.0 分∙A、张生∙∙B、老夫人∙∙C、红娘∙∙D、莺莺∙我的答案:B3“罗敷”是古代()作品中的人物。
(1.0分)1.0 分∙A、杂剧∙∙B、传奇∙∙C、词赋∙∙D、乐府∙我的答案:D4《读莺莺传》是()的作品。
(1.0分)1.0 分∙A、王国维∙∙B、陈寅恪∙∙C、金岳霖∙∙D、鲁迅∙我的答案:B5相较于《莺莺传》,《董西厢》中的“惊人之笔”情节并不包括()。
(1.0分)1.0 分∙A、乱兵围困普救寺∙∙B、赖婚∙∙C、崔张私下结合∙∙D、崔张一见钟情∙我的答案:D6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1.0分)1.0 分∙A、骈俪中的景语∙∙B、骈俪中的情语∙∙C、骈俪中的诨语∙∙D、骈俪中的诗语∙我的答案:D7《董西厢》中的武戏在情节设置上是为了()。
(1.0分)1.0 分∙A、丰富情节∙∙B、渲染气氛∙∙C、烘托人物∙∙D、突出崔张的爱情∙我的答案:B8《寺警》之后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是()。
(1.0分)1.0 分∙A、爱慕、感激∙∙B、敬佩∙∙C、爱慕、钦敬∙∙D、仰慕∙我的答案:C9元杂剧的黄金时代是在()。
(1.0分)1.0 分∙A、至治、泰定年间∙∙B、致和、天顺年间∙∙C、元贞、大德年间∙至元、元贞年间∙我的答案:C10“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是()的唱词。
(1.0分)1.0 分∙A、红娘∙∙B、张生∙∙C、崔莺莺∙∙D、老夫人∙我的答案:B11与《王西厢》不同,《董西厢》中的张生是一个()的形象。
(1.0分)1.0 分酸腐文人∙∙B、才子∙∙C、情场老手∙∙D、柔弱书生∙我的答案:B12下列版本的题目正名中提到“老夫人再次悔婚”的情节是()。
(1.0分)1.0 分∙A、金圣叹本∙∙B、弘治本∙∙C、徐士范本∙∙D、王伯良本∙我的答案:D13《西厢记》涉及到的文本不包括()。
(1.0分)1.0 分∙A、乐府∙∙B、诗∙∙C、传奇文∙∙D、戏剧∙我的答案:A14“墙角联吟”是属于第一本第()折的情节。
(1.0分)1.0 分∙A、四∙∙B、三∙∙C、二∙∙D、一∙我的答案:A15下列关于《王西厢》语言特点,表述有误的是()。
(1.0分)1.0 分∙A、叠字运用得很成功∙∙B、人物语言的性格化∙∙C、典雅∙∙D、朴实∙我的答案:D16《请宴》一折的主唱者是()。
(1.0分)1.0 分∙A、红娘∙∙B、张生∙∙C、老夫人∙∙D、崔莺莺∙我的答案:A17《西厢记》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悬念情节是()。
(1.0分)1.0 分∙A、《寺警》∙∙B、《许婚》∙∙C、《赖婚》∙∙D、《闹简》∙我的答案:C18《西厢记》中有()组戏剧冲突的发展线索。
(1.0分)1.0 分∙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B19金圣叹本中的《西厢记》第二折题名是()。
(1.0分)1.0 分∙A、琴心∙∙B、酬韵∙∙C、借厢∙∙D、传简∙我的答案:C20《录鬼簿》的作者是()时期的人。
(1.0分)1.0 分∙A、元代∙∙B、金代∙∙C、明代∙∙D、清代∙我的答案:A21《王西厢》与《董西厢》中莺莺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1.0分)1.0 分∙A、写莺莺初见张生前者是羞婉而入,后者是回头顾盼∙∙B、前者写到莺莺与张生的私下结合,后者没有∙∙C、张生初见莺莺的地方前者是在她的闺房门口,后者则是在佛殿上∙∙D、前者表现莺莺的怀春之情,后者没有∙我的答案:D22“调笑转踏”是()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
(1.0分)1.0 分∙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我的答案:B23“琴心”这一事件的决策者是()。
(1.0分)1.0 分∙A、张生∙∙B、红娘∙∙C、莺莺∙∙D、杜确∙我的答案:B24《董西厢》中是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1.0分)1.0 分∙A、景物、生活场景∙∙B、人物动作∙∙C、景物、人物动作∙∙D、时间变化∙我的答案:C25《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排序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围困普救寺——酬简——赖婚∙∙B、张生害相思——赖婚——围困普救寺∙∙C、赖婚——酬简——张生害相思∙∙D、围困普救寺——赖婚——酬简∙我的答案:D26《王西厢》中红娘故意将张生的自我介绍说给莺莺,目的是()。
(1.0分)1.0 分∙A、引起莺莺的关注∙∙B、把张生介绍给莺莺∙∙C、告诫莺莺张生是个“傻角儿”∙∙D、为了试探莺莺∙我的答案:D27《殿前欢》中“老夫人谎到天来大”是()的唱词。
(1.0分)1.0 分∙A、张生∙∙B、崔莺莺∙∙C、红娘∙∙D、郑恒∙我的答案:B28莺莺通过红娘给张生回简,目的是()。
(1.0分)1.0 分∙A、试探红娘∙∙B、警告张生∙∙C、约会张生∙∙D、与红娘赌气∙我的答案:C29序文《恸哭古人》和《留赠后人》是()中的。
(1.0分)1.0 分∙A、萧腾鸿本∙∙B、弘治本∙∙C、刘龙田本∙∙D、金圣叹本∙我的答案:D30贯穿全剧的悬念设置不包括()。
(1.0分)1.0 分∙A、《赖婚》∙∙B、《酬简》∙∙C、《哭宴》∙∙D、《赖简》∙我的答案:D31现存最早的《西厢记》刊本是()。
(1.0分)1.0 分∙A、大德本∙∙B、闵齐伋本∙∙C、弘治本∙∙D、万历本∙我的答案:C32《王西厢》中表现红娘高尚的品格主要是通过她的()。
(1.0分)1.0 分∙A、行动∙∙B、语言∙∙C、衣着∙∙D、装束∙我的答案:A33红娘之所以想要真心帮崔张二人,原因是()。
(1.0分)1.0 分∙A、她看到了崔张二人之间的感情∙∙B、不满老夫人的赖婚∙∙C、看到张生在寺警中的所作所为∙∙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34《西厢记》中对崔张的爱情和红娘的决定起了关键作用的情节是()。
(1.0分)1.0 分∙A、《传简》∙∙B、《酬简》∙∙C、《寺警》∙∙D、《赖婚》∙我的答案:C35《西厢记》中的“五便三计”是()提出来的。
(1.0分)1.0 分∙A、张生∙∙B、老夫人∙∙C、崔莺莺∙∙D、法聪∙我的答案:C36其名六幻者,曰“剧幻”的是()。
(1.0分)1.0 分∙A、《莺莺传》∙∙B、《董西厢》∙∙C、《王西厢》∙∙D、《南西厢》∙我的答案:C37套曲《商调·集贤宾》一共收录()支曲子。
(1.0分)1.0 分∙A、5∙∙B、7∙∙C、9∙∙D、11∙我的答案:D38在《王西厢》的《赖婚》一折中,老夫人的态度是()。
(1.0分)1.0 分∙A、装糊涂∙∙B、模棱两可∙∙C、严厉拒绝∙∙D、委婉∙我的答案:C39《西厢记诸宫调》的文本除有若干个套数组成的唱词,还穿插了()。
(1.0分)1.0 分∙A、变文∙∙B、吟诵∙∙C、叙述对话∙∙D、曲牌∙我的答案:C40关于《王西厢》、《董西厢》异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董西厢》中老夫人是有主见的人∙∙B、《董西厢》中老夫人答应张生退兵之后将莺莺许配给他∙∙C、《王西厢》和《董西厢》中老夫人都提到了张生退兵后“继子为亲”∙∙D、《王西厢》中孙飞虎围困寺庙时莺莺主动提出解决办法∙我的答案:D41《西厢记》题目正名中提到“老夫人赖婚事”的是()。
(1.0分)1.0 分∙A、徐士范本∙∙B、王伯良本∙∙C、萧腾鸿本∙∙D、金圣叹本∙我的答案:D42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
(1.0分)1.0 分∙A、蒙古时期∙∙B、统一时期∙∙C、元末时期∙∙D、战乱时期∙我的答案:D43杂剧作为戏剧,成熟于()。
(1.0分)1.0 分∙A、唐代∙∙B、金代∙∙C、元代∙∙D、明代∙我的答案:C44《王西厢》中张生为接近“可喜娘”采用的计策不包括()。
(1.0分)1.0 分∙A、借厢∙∙B、酬韵∙∙C、闹斋∙∙D、赖简∙我的答案:D45一般认为元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1.0分)1.0 分∙A、元代的戏曲和杂剧∙∙B、元代的散曲和杂剧∙∙C、元代的散曲和诗词∙∙D、元代的诸宫调和戏剧∙我的答案:B46《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态度。
(1.0分)1.0 分∙A、批判∙∙B、中立∙∙C、无视∙∙D、赞美∙我的答案:D47贾仲明的吊曲《凌波仙》凭吊对象是()。
(1.0分)1.0 分∙A、钟嗣成∙∙B、关汉卿∙∙C、马致远∙∙D、王实甫∙我的答案:D48张生“弹琴明志”的做法是()出的主意。
(1.0分)1.0 分∙A、杜确∙∙B、红娘∙∙C、张生∙∙D、法聪∙我的答案:B49《西厢记》中()在后来是流传非常广泛的一个折子戏。
(1.0分)1.0 分∙A、《前候》∙∙B、《拷红》∙∙C、《后候》∙∙D、《赖婚》∙我的答案:B50《西厢记》中郑恒的结局是()。
(1.0分)1.0 分∙A、争艳成功∙∙B、弃走他乡∙∙C、撞树自杀∙∙D、与莺莺称为兄妹∙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董西厢》中红娘在“寺警”之后很明确的想要成全崔张的好事。
()(1.0分)1.0 分我的答案:√2“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是张生写给崔莺莺的诗句。
()(1.0分)1.0 分我的答案:×3完整保留下来的剧作《贩茶记》目前已被证实是王实甫的作品。
()(1.0分)1.0 分我的答案:×4《董西厢》中老夫人的“赖婚”态度是非常委婉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5《董西厢》中红娘对莺莺“行监坐守”的职责是很明确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6董解元的“解元”在古代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1.0分)1.0 分我的答案:√7老夫人之所以鼓励张生考取功名是因为她认可了崔张二人的婚事。
()(1.0分)1.0 分我的答案:×8“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
()(1.0分)1.0 分我的答案:×9老夫人听信郑恒的谎言,内心为张生的背弃感到失落和遗憾。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0通过对莺莺性格的比较,可以看出《董西厢》所表达的思想与《王西厢》不同。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1《传简》一折中红娘将张生写的小简直接交给了崔莺莺。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2《董西厢》与《莺莺传》相比,在情节、人物形象的描述上都有所创新。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3在《莺莺传》和《董西厢》中老夫人是一个极其次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