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记录(垂体瘤)脑脊液漏

手术记录(垂体瘤)脑脊液漏

病人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以下操作在显微镜下进行:取右侧单鼻孔入路,在鼻中隔软骨与骨性部结合处电凝鼻中隔粘膜,并切开。向左侧推开,用鼻腔牵引器牵开。显露蝶窦前壁,钳去骨性鼻中隔,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向两侧剥离蝶窦粘膜,暴露鞍底。见鞍底骨质较硬,硬膜张力中等,电凝并“十”字形切开鞍底硬膜:可见垂体右侧肿瘤组织溢出,色偏黄,肿瘤大小约1 cm×1cm,质地软,血供中等。留取少量送检常规病理,环形刮匙逐步剔除肿瘤,术中见鞍隔塌陷,脑脊液流出,予以取患者左侧大腿外侧脂肪填塞鞍内,加用明胶海绵、生物蛋白胶封闭。创面妥善止血,鼻腔粘膜复位。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左大腿外侧予以缝合皮肤皮下。

术中麻醉满意,出血不多,未输血。标本送病检,患者送往麻醉复苏室。

脑脊液漏的护理

颈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持续脑脊液漏会阻碍切口愈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切口不愈合、感染甚至影响生命。因此护士细致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漏口愈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1病情观察 术后严格床头交接班,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脑脊膜刺激症状,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人体温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基础护理 ①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要安置病人于正确体位,避免脊柱扭曲。正确放置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向医生询问术中情况,查看手术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护理。②病人术后长期卧床,应注意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加强皮肤护理,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1]。③控制诱发因素。病人为适应术后卧床排便的需要,术前应练习床上大小便,嘱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骨质融合,增强抵抗力。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缓泻剂,给予富含粗纤维的食物[2]。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打喷嚏。术后绝对卧床,禁止做腰背肌、腹肌锻炼,勿使病人坐起或站立等使腹压骤然升高,致使脑脊液外漏出现或加重[3]。 3体位护理 体位是治疗脑脊液漏的重要方法,一旦确诊为脑脊液漏出,及时改变原来的平卧位为去枕平卧位或俯卧位,采取头低足高位,抬高床尾10°~30°,直至脑脊液漏愈合,在愈合前

禁止病人下床活动。拔出引流管后,切口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腹带加压包扎,局部沙袋压迫,有利于漏口愈合。 4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①术后引流管常压引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并检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反折脱落或堵塞,引流装置应低于引流部位,每日更换1次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更换时应夹紧引流管。翻身时妥善固定,防止牵拉。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做好记录。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血性液,一般引流量24 h不超过300 mL。术后1 d~5 d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6],应考虑脑脊液漏。必要时化验,以明确诊断。本组1例病人引流过程中出现轻度头痛、恶心等低颅压 症状,经减慢引流速度,抬高床尾后症状缓解。③脑脊液引流量明显减少后(每天<100 mL),拔出引流管,拔管后继续保持治疗体位2 d或3 d。经采取上述处理措施,本组2例病人在7 d~10 d漏口愈合。 2.5预防感染 ①遵医嘱应用敏感且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防止逆行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适当进行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随时观察切口及置管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现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防止感染。③经常更换床上被服,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 2.6心理护理 脑脊液漏病人由于活动受限、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大以及担心治疗效果,常表现出焦虑、烦躁,尤其是伤口漏的病人更加明显。对自己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极度的敏感、紧张,缺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漏的护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漏系指各种原因造成颅内外沟通, 脑脊液随脑搏动外溢的现象。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两种, 外伤性脑脊液漏约占90%。在脑脊液漏中, 鼻漏发生率约为80% , 耳漏约为20% , 且易自行闭合。 脑脊液漏的病理解剖基础是蛛网膜、硬膜破裂及颅骨缺损。 根据颅底骨折征象或明确的手术史, 发现自鼻腔或外耳道流清亮或血性液体, 大多脑脊液漏可予确诊。多数的脑脊液漏可以自行愈合, 不需确定脑脊液漏漏口的位置。但部分患者因漏液量少或迁延不愈, 往往需要采用相应手段去确诊并确定漏口位置, 进而施行手术治疗。类型: 脑脊液漏分为自发性、创伤性和术后脑脊液漏; 自发性脑脊液漏较为罕见,可能与颅底及硬脑膜畸形有关。 创伤性脑脊液漏好发于颅底骨折,前颅窝中颅窝骨折各有不同部位的脑脊液漏。 术后脑脊液漏,脑脊液伤口漏(皮漏),手术后脑膜修补不善所致。 急性期脑脊液漏(一周左右自行停止) 延迟性脑脊液漏(迁延不愈,时停时漏,导致颅内感染,反复发作性脑膜炎) 症状与体症 鼻漏: 急性期多见于前颅窝骨折熊猫眼/眼结膜下出血,伴有嗅觉丧失或减退,亦有伤及视神经、动眼神经

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由于突然咳嗽、用力引起颅内压力突然升高,脑膜破孔开裂,漏出液为清亮的脑脊液。病人坐起、低头时漏出液增加, 仰卧时液体流向鼻后孔而下咽,或积于蝶窦及其他副鼻窦腔内,病人自觉平卧时减少或停止。 耳漏 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 ,脑脊液流入鼓室,耳鼓膜有破裂时溢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向咽部甚至由鼻后孔返流到鼻腔形成鼻漏, 岩骨骨折后累及面神经及听神经,偶尔伤及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颞岩部骨折可见Battle氏征 伤口漏(皮漏) 术后脑膜修复欠妥或创口感染愈合不良而引起,造成大量脑脊液流失,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很易引起脑膜炎及脑炎。 治疗: 非手术治疗 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休息,使脑组织沉落在漏孔处,以利于贴附愈着; 清洁鼻腔、耳道,避免抠鼻、咳嗽、用力屏气。 保持大便通畅,限制液体入量; 给脑脊液分泌减少的药物; 腰穿引流; 积极抗感染。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体会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10-22T17:13:59.9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作者:李妮娜 [导读]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一区为了遏制手术引发的脊液渗漏状况,可为病人定制并实行专门的综合干预方案。 李妮娜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一区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采取综合干预为腰椎手术引起脑脊液渗漏的病人进行看护的成效。方法: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从科室中选择70例腰椎部位接受过手术医治的病人,这些病人在手术之后调养期间皆发生了脑脊液渗漏情况,将得到普通规范看护的35例病人划归对照组,而得到综合性干预的35例则划归综合组,在完成看护以后对病人的真实反馈进行收集同时检验脑脊液渗漏的控制情况。结果:针对病人的受术腰椎采取看护策略之后,脑脊液发生渗漏的状况大体上得到遏制,对照组经过护理得到的漏液控制有效比率是85.71%;综合组获得的有效比率是94.29%,所以综合组在本次控制脑脊液护理上得到的有效比率大幅超过对照组P<0.05,在反馈取得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对于本次看护的满意度仅77.14%,而综合组本组方面意度达到100%。结论:为了遏制手术引发的脊液渗漏状况,可为病人定制并实行专门的综合干预方案。 关键词:脑脊液漏症状;脊柱手术;护理策略 为了对采取综合干预为腰椎手术引起脑脊液渗漏的病人进行看护的成效进行研究,我们从近年科室医治的过腰椎手术病人中抽取70份发生脑脊液渗漏的病人档案,并凭借档案开展护理服务成效调查,本次调研得到的结果论证了帮助脑脊液渗漏病人定制并实行综合性干预的有效水平,详情整理如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从科室中选择70例子腰椎部位接受过手术医治的病人,这些病人在手术之后调养期间皆发生了脑脊液渗漏情况,将得到普通规范看护的35例病人划归对照组,在该组之中共有男性20例,女性15例,具体的年龄跨度是32.3-76.5岁,平均43.5岁;另外得到综合性干预的35例则划归综合组,在该组之中共有男性18例,女性17例,具体的年龄跨度是33.4-75.1岁,平均42.2岁。两组所接受的手术类别相近,并且年龄平均数以及那女划分无大幅差异P>0.05,所以具备研究价值。 1.2护理方式 按照护理服务的相关规范给对照组实施一般的脑脊液外渗护理,当病人出现渗漏情况时采取引流设备帮助病人实施积液引导操作,同时要防控感染问题;综合组方面,不仅要采取基本的引流操作,同时还需配合其他综合看护策略。 1.2.1对脑脊液的外渗状况进行监控:护士需要向参与手术的医师进行询问,并把手术期间出现过脑脊液外渗情况的病人登记下来,并调查手术过程发生的出血情况。采取心电设备对病人的心电波动进行监控,同时测试病人身体的呼吸频数、血压指数以及体温水平等数据。经常向病人询问是否感到头部眩晕、是否存在反胃情况。每日对创部的敷料进行检视,确定敷料没有出现异常的潮湿情况。在采取引流器械实施引流操作时,要对导出的积液进行检验,确定积液是否存在异常颜色,并检测积液的分量。假如在24小时中,引导出的积液超过1升同时液体之中存在红色则需马上只会医师。 1.2.2通过体位调整控制渗漏情况:当病人的脑脊液发生明显的外渗情况之后,护士应马上对病人进行体位姿势调整,让病人维持平躺并将双脚垫高同时让头部放低,假如病人无法维持这个体位,护士可以给病人翻转身体,令其维持俯卧。通过调适身体的姿势以及体位能够令腰脊部位承担的压力下降,防范脑脊液持续对外渗透。但在渗漏情况未能彻底遏制之前,不可让病人离开病床进行任何活动。 1.2.3通过引流装置为病人将对外渗出的脑脊液吸除。当病人的脑脊液发生外渗之后,的护士的需要只会医师,并辅助医师通过引流装置将渗出的脑脊液完全吸除,防范脑脊液在身体中积存。在进行吸出处理时,应该选择负压进行引导。通常如果护理得当,脑脊液的外渗情况可以在五至七日之内得到彻底控制,此时可以将引导设施移开。 1.2.4采取适宜的药品对感染进行防范。在常规情况中,护士可在医师的嘱咐之下,选择脑血屏障类具有抗炎效果的药品为病人进行感染防控,同时对于呼吸道结构以及消化系统也需要进行对应的感染防范策略。检查敷贴的情况,保证敷贴清创干净。 1.3评定方式 调查病人脑的脊液是否持续发生渗漏,如果在护理以后病人的脑脊液仍然存在严重的渗漏则属于护理无效,加入脑脊液发生的渗漏状况基本得到遏制,则为护理有效;假如在护理之下,漏液情况彻底停止,且手术部位复原则达到显效水平。同时对接受了本次护理的脑脊液渗漏病人开展访问,并收集病人的真实反馈。 1.4统计分析 以SPSS21.0为平台进行检验,若得到P<0.05的结果,即可对不同组数据所体现的差别进行证实,可判定研究结果具备研究意义。 2.结果 2.1看护之后脑脊液渗漏情况的控制水平 针对病人的受术腰椎采取看护策略之后,脑脊液发生渗漏的状况大体上得到遏制,但在具体控制漏液的成效上二组显然不同,对照组仅14例病人的漏液情况得到彻底遏制,并达到显效水平,达到有效水平的共16例,其他5例漏液状况未得到遏制,控制漏液的看护有效比率是85.71%;就综合组而言,总共20例的漏液情况得到彻底遏制,并达到显效水平;而控制漏液有效的病人有13例,只有2例护理以后漏液情况持续,控制漏液得到的看护有效比率是94.29%,所以综合组在本次控制脑脊液护理上得到的有效比率大幅超过对照组P<0.05,数据细节归纳如表1。 2.2两组漏液病人对本次看护服务的反馈 对于本次护理,对照组方面表示满意、认可的病人为14例,对本次看护大体满意的有13例,认为护理水平有待加强的病人共13例,本组的反馈满意度仅77.14%;综合组在反馈时表示满意认可的病人为32例,认为基本满意的有3例,本组满意度达到100%。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6-09-05T15:51:26.2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作者:周凡[导读]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1%~9.37%。 周凡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大悟 432800)【摘要】目的:总结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方法,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同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1例)和腰部持续性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组(观察组,27例),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 者的平均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以便早期进行处理,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技术是治疗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脊液漏;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41-02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surge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ethod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oper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surge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2 to 2015 November were 48 cases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surgery clinical data, strengthen to the patient's illness observa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21 cases) and continuous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27 cases) were observe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the time of removal of the drainage tube and the healing time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surgery were observed to early treatment, lumbar subarachnoid space continuous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ffective method,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pinal surgery;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Continuous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Clinical efficacy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1%~9.37%[1],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出现脊膜假性囊肿和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对于防止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进一步总结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6.5±2.4)岁。手术部位:胸椎15例,胸腰段12例,腰椎9例,颈椎6例,颈胸段6例。所有患者均为脊柱后路手术,术中45例患者采用俯卧位,3例患者采用侧卧位。根据术后脑脊液漏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部位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观察 对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眼花等低颅压症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及引流液情况,若患者手术切口渗出较多,且为淡红色或黄色清亮液体,应考虑脑脊液漏发生的可能[2]。若患者术后24h后引流液量较大,且呈淡红色或清亮液体,日引流量超过100mL时应意识到脑脊液漏的发生。 1.3 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绝对卧床休息,取俯卧、头低体位,同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及营养成分,以维持脑脊液生成、减缓颅内压力下降,手术切口处加压,及时更换敷料,保留引流管通畅,并进行常规抗感染及抗炎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体位为侧卧位,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于L2-3椎间隙为进针点进行穿刺,当针进入到蛛网膜下腔的时候可见脑脊液流出,这时应将硬膜外的麻醉导管推送至腰椎管蛛网膜下腔,然后远处连接上引流袋进行引流。脑脊液引流结束后关闭导管并观察2~3d,无复发者引流管方可拔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经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后平均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脊膜假性囊肿和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x-±s,d) 组别脑脊液漏消失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 2.8±0.8 3.9±1.1 15.2±2.0 对照组 4.7±1.6 5.8±1.5 19.3±2.5 P <0.05 <0.05 <0.05 3.讨论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3194383.html,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黄英燕 来源:《右江医学》2009年第05期 【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脊液漏;观察护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628-02 中图分类号:R 681.5047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69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约为2.3%~4.9%。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椎管条件、粘连等本身因素外,不适当的手术操作也是造成脑脊液漏的重要原因。发生脑脊液漏后,如处理不当往往可形成脑脊膜假性囊肿、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导致伤口感染不愈、蛛网膜炎或脑炎甚至死亡等[1]。我科2004年1月~ 2008年12月,共实行脊柱手 术205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5例,发生率为2.4%。由于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没有发生脑脊髓 膜炎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3例,女2例,年龄46~54.5岁,平均52.1岁,均发生于胸、腰椎段的手术,3例是发生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者,2例为腰椎爆裂型骨折并发硬脊膜损伤的患者。发现脑脊液漏的时间为术后2~3 d,4例采用保守疗法,1例给予硬脊膜重新修补后愈合。本组病例在发现脑脊液漏后,均在48~72 h拔管,然后采用加压包扎或封闭漏口、用沙袋压迫切口等措施,5位患者 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观察与护理 1.生命征的观察和环境的要求手术后遵医嘱给予去枕平卧6 h,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1次/h,并准确记录,直至平稳。观察病人有无头昏、头痛、腰痛、颈项强直等 症状,同时注意观察双下肢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术中误伤脊髓或麻醉意外。一般6 h后双下肢 尚不能动弹,甚至感觉也没有恢复者要及时报告医生,查找原因并作出必要的处理。病室要求安静,空气流通好,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嘈杂,使病人能很好地休息。 2.引流液的观察脊柱手术后,一般都放置引流管,这样有利于切口渗出物的引流,促进切口的愈合。护理上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天从近端往远端挤压引流管3~5次,密切观察和记录切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是否发生了脑脊液漏,主要是通过观察切口引流液来判断的。术后

胸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防治.

胸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手术合并硬脊膜破裂的处理及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硬脊膜破裂的处理及其9例脑脊液漏的治疗情况。结果行硬脊膜修补52例,并发脑脊液漏5例;未行硬脊膜修补12例,并发脑脊液漏1例;术中未见硬脊膜损伤而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9例脑脊液漏患者无1例行切口探查硬脊膜修补术,均经合理卧位、漏口缝合、取头低脚高位、局部加压等治疗痊愈。结论(1)硬脊膜破裂应积极修补。(2)合理的卧位、头低脚高位对脑脊液漏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关键词】脑脊液漏;胸椎;腰椎自1998年3月~2006年4月,笔者共行胸、腰椎手术975例,合并硬脊膜损伤68例,并发脑脊液漏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手术975例,其中男680例,女295例;年龄16~78岁,平均46岁;胸、腰椎原发性疾病42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555例;术中硬脊膜损伤64例,其中胸段8例,胸腰段22例,腰段34例;术中行硬脊膜修补52例,未行硬脊膜修补12例。 1.2 脑脊液漏的防治 1.2.1 硬脊膜损伤的处理(1)在手术侧的硬脊膜撕裂伤,特别是不宽的纵行撕裂易于修补,且不会形成索状压迫,均以05号无创伤缝线直接缝合。(2)硬脊膜较大的缺损直接缝合张力往往过大,易造成对马尾或脊髓的环形卡压,可切取腰背筋膜块缝合于缺损处,再以薄层带蒂骶棘肌瓣覆盖,简易缝合数针固定,以加速局部粘连。(3)椎管前方的硬脊膜破裂或缺损修补困难者可不修补,术后按脑积液漏“常规处理”(见1.2.2)。(4)严密的椎旁肌及腰背筋膜的缝合,防止骶棘肌与棘突、椎板之间遗留“茅屋顶”样死腔。(5)引流管经椎旁肌潜行一段距离后自切口旁健康皮肤戳孔引出,术后不使用负压,且应尽早拔除。 1.2.2 脑脊液漏的处理(1)常规处理:①合理的卧位:硬脊膜损伤部位在椎管前方者取仰卧位;损伤在后方者取俯卧位;系半椎板或开窗术者可取健则卧位。②头低脚高位:以减轻脑脊液对局部产生的压力。(2)局部处理:早期全层缝合漏口,厚敷料辅以弹力腰围局部加压固定。(3)全身治疗:①使用在脑脊液中浓度分布较高的的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②适当的营养支持。③病程较长者,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的防治。 1.3 结果行硬脊膜修补52例,并发脑脊液漏5例;未行硬脊膜修补12例,并发脑脊液漏1例;术中未见硬脊膜损伤而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均为椎体爆裂性骨折,有骨折块向椎体后方移位者;9例脑脊液漏均一期愈合,无1例行切口探查硬脊膜修补术。全部病例于缝合漏口当天脑脊液漏停止,8~12天漏口愈合拆线,脑脊液漏痊愈。无合并颅内感染者。随访3~8个月,无1例形成慢性脑脊液囊肿。 2 讨论 2.1 必须重视硬脊膜损伤的处理和脑脊液漏的防治行胸、腰椎手术时损伤硬脊膜临床较为常见,特别是对病程迁延、经过非正规推拿、硬膜外封闭等保守治疗的病例,进行手术时尤易损伤硬脊膜。行椎管内肿瘤摘除手术时,往往须切除部分硬脊膜。此外,椎体的爆裂性骨折,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时亦常导致硬脊膜损伤。硬脊膜损伤处理不当可引起脑脊液漏,脑脊液漏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0:49:01.56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曲丽荣黄元玲[导读] 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1~9.37%,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严重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曲丽荣黄元玲 【摘要】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1~9.37%,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严重者可引起脊膜炎、椎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漏口愈合,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3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61-01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手术321例,其中男性201例,女性120例,年龄18~70岁,平均50岁,术后脑脊液漏8例。2例为重复手术,瘢痕组织与硬脊膜粘连严重,术中分离时发现硬脊膜破损;3例为腰椎间盘巨大突出,硬膜囊与椎板间隙很小,在用椎板钳咬椎板时不慎撕破硬膜囊,当即予以缝合修复,术后仍出现了脑脊液漏;其余3例术中未发现明确的硬脊膜破口,在术后根据切口渗出多及引流液性质和量诊断为脑脊液漏。 1.2治疗方法: 1.2.1抗感染,给予易通过血脑屏障的高效广谱抗菌素。 1.2.2降低颅内压,减少渗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补充氨基酸和白蛋白。 1.2.3切口如有隆起和波动感,必要时行切口皮下穿刺,如抽出淡血性或清亮液体,则提示是脑脊液漏。必要时加压包扎或加密缝合[1]。 1.2.4 引流液量连续两天少于50ml/d每天,先行夹闭引流管观察一天,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脑脊液渗出,无渗出后可拔管。 1.3结果:8例都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痊愈,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周拆线,无一例椎管内感染、伤口感染,2~4周出院。术后3~6个月复查,CT、MRI检查未发现假性硬脊膜膨出,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出院后12~24个月内随访无不良后遗症。 2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及时向手术医师询问术中情况,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术中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膜缝合情况,对有疑点病人重点观察,并床头交接班。 2.1一般观察观察患者面色,有无头痛、眩晕、恶心,抬头时头痛是否加重,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脊膜刺激症状。 2.2体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10~30°),并适时观察引流量,并据此及时调整床脚高度,可减轻疼痛,减少脑脊液漏[2]。 2.3切口护理: 2.3.1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隆起及波动感。 2.3.2预防切口感染,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仰卧,使切口局部潮湿不透气,切口渗出、渗液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3],加强切口周围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限制陪护,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 2.4 引流管护理: 2.4.1确诊脑脊液漏后,由负压改为正压引流,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2.4.2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做好护理记录。若引流液浑浊成絮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3辨别血性脑脊液的方法: a 将引流液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圆晕即为血性脑脊液[4]; b 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 c被脑脊液浸湿的纱布没有活动性出血浸湿干后变硬的现象。 2.4.4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扭曲变形或受压,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脱落。 2.5减少诱发因素避免受凉感冒、用力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压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禁止做腰背肌、腹背肌功能锻炼。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饮食,并忌服易产生肠胀气的食物,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骨质融合。 2.6心理护理:经常巡视病房,关心和安慰患者,配合医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并认真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和担心,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养病,配合医生治疗。 3讨论 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重在预防,只有防止术中硬脊膜破损,才能避免脑脊液漏的发生,治疗以非手术为主。这就要求护士术中、术后配合好医生,早期发现。另外,护理人员应参加术前讨论,听取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实施治疗方案,做好术后护理。高质量的护理对脑脊液漏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达到满意疗效。参考文献 [1]徐菁,彭付红.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87-88 [2]陈平.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20-221 [3]金芳, 程凌燕, 尤佳, 等. 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38 [4]刘卫华,盖芸.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80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3,8(3):270作者单位: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403临床部软伤科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 1.脑脊液的定义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比重为1.005,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日产量约520ml。主要由血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 2.腰椎术后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是椎管内手术后并不少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术区感染、脑脊液囊肿、甚至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等。 2.1脑脊液漏形成的原因分析 腰椎手术发生脑脊液漏是硬脊膜损伤的结果,有学者统计脊柱手术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2.31%~9.37%。分析其原因如下:a)患者损伤较重,脊柱骨折尤其是爆裂骨折,骨折呈粉碎性,碎骨片或椎板碎块可以直接损伤硬脊膜。严重的椎管狭窄、黄韧带明显肥厚与硬膜囊粘黏、凸出钙化椎间盘与硬膜囊粘连等因素均可造成手术困难,引起硬膜撕裂,手术减压后局部挤压因素解除致脑脊液随硬脊膜破口流出。b)特殊性损伤,如硬脊膜腹侧损伤或硬膜损伤延伸至神经根腋下,由于硬膜腔内压力的存在,易造成活瓣式破口而形成脑脊液漏。C)医源性硬脊膜损伤是大部分脑脊液漏产生的主要原因,术者经验不足或手术操作不熟练、粗暴或对术中困难估计不足等均可造成硬膜损伤,导致脑脊液漏。因术野出血、视野不清,术中对已形成硬脊膜破损,未能完全缝合或未采取补救措施。d)术后患者体位不当或腹压骤然升高,硬膜囊内压力瞬间增大,脑脊液撑破撕裂变薄的硬脊膜或硬脊膜裂口重新裂开,致使脑脊液外漏。 2.2脑脊液漏的临床表现 伤时血性液体自鼻腔耳部流出,痕迹的中心呈红色而周边清澈,或鼻孔流出的无色液体干燥后成不结痂状,在低头用力,压迫颈静脉等情况下流量增加。脑脊液不断流失而引发头痛。或漏水较少,但晨起时发现枕边潮湿。也有仅表现为反复颅内细菌性感染,鼻漏并不明显。 2.3脑脊液漏的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确定是否为脑脊液鼻漏,依据葡萄糖定量分析,其含量需在1.7mmol/L 以上,排除机体泪液血液的污染即可确诊为脑脊液。耳鼻漏的排除除询问有无耳聋、耳闷、头晕等症状外,可行耳镜检查。 确定瘘孔位置:临床观察:漏液流量多而快时,瘘孔常较大,可能与爹蝶窦、颅底脑池相通。恒定由一侧鼻孔漏液者,瘘孔常在该侧。鼻内镜检查常用于脑脊液鼻漏的定位诊断,最多的脑脊液鼻漏可见清亮液体自某一位置流出或呈搏动性溢出,按压同侧颈内静脉有助于脑脊液鼻漏的定位诊断。另外影像学的检查方法:高分辨率CT或MRI脑池造影也有助于脑脊液漏的定位诊断。 诊断不困难,如流出的脑脊液少而血液较多时,常和单纯出血难以鉴别,这时可将流出的液体滴在吸水纸上或纱布上,如果很快看到血迹周围有一圈被水湿润的环形红晕,即可确定混有脑脊液。间断和少量的漏出应和变应性鼻炎或血管运动性鼻炎相鉴别。若耳鼓膜有破裂时溢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向咽部,甚至由鼻后孔反流至鼻腔再自鼻孔溢出。 2.4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放置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放置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06-16T16:34:55.6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作者:吴娟 [导读] 对患者实施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引流管的固定、心理护理、感染预防等有效护理,预后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655000 摘要:目的:总结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放置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科行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并放置腰大池引流管患者4例临床资料,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都不存在脑膜炎、伤口感染等情况;患者的脑脊液漏症状都消失,一般置管时间为3-7天,最长持续引流时间不超过10天,拔管后患者都不存在腰痛、呕吐等情况;不存在复发情况,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可有效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脑脊液漏;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脑脊液漏属于脊柱后路手术常见并发症,具有严重危害,脑脊液从切口流出可能会导致切口经久不愈,感染严重者导致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危害,始终是临床护理人员探究的重要课题[1]。因此需及时发现,早期做腰大池引流,通常情况下,此种并发症与硬脊膜损伤及破裂间有紧密联系。本次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科行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并放置腰大池引流管患者4例临床资料,现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科行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并放置腰大池引流管患者4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都是采用后路手术;均存在脑脊液漏情况,此并发症发生时间都出现于术后三天内。 1.2方法 1.2.1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等指标;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脑膜刺激症、呕吐、恶心等情况,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则应当立即告知医生,并且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此外,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和速度,正常的脑脊液为无色、无味、透明,否则认为异常。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约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每日引流量范围介于150mL-200mL,不超过300ml。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口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尽量避免引流管发生脱落、扭曲、受压等情况,并且叮嘱患者不可自行拔管[2]。 1.2.2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是脑脊液漏的有效护理方法。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后去枕平卧 6h,12h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头痛、肢体障碍等情况。倘若患者双侧瞳孔存在同时缩小或者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钝、意识不清等情况,则表示患者可能发生脑疝,护士应立即告知医生,而且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在脑脊液漏症状存在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及时调整体位,确保得到足够休息[3]。同时加强皮肤护理,每隔一段时间帮助患者翻身一次,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降低压疮发生率。 1.2.3引流管的固定 将管按照脊柱侧方向向患者头部方向于患者皮肤上进行固定,可通过胶布固定于上方,而且从肩侧伸出,接着将其固定在病床旁。这样一来,不仅可有效避免引流管发生曲折情况,而且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通常情况下,必须正确放置引流袋,保证其水平低于穿刺点15-20cm。若患者躁动或翻身,则极易导致引流管曲折、脱落,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检查引流管是否存在折叠、受压等情况。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先将引流管夹闭,避免脑脊液发生逆流情况。对于烦躁不安患者,护士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或约束,有效避免引流管被患者拔除。 1.2.4心理护理 出现此种并发症后,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加上过度担忧病情,因此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于此同时,护理中调整体位,舒适度比较低,患者不愿意配合护理。为此,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关心患者,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尽可能帮助患者的合理需求。此外,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脑脊液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脑脊液可以自行生成,配合治疗可实现痊愈[4]。这样一来,可缓解患者恐惧心理。 1.2.5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为患者布置舒适病房,病室内定时通风,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确保病床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必须按无菌技术换药,倾倒引流液、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护理人员必须确保置管部位的敷贴清洁干燥,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穿刺点有无渗漏等现象。严防颅内感染,严格控制置管引流的时间。观察病例是都存在疼痛、温度上升等情况,实时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是否存在呕吐、头疼、食欲下降等情况[5]。 1.2.6控制脑脊液压力 叮嘱患者不可进行腹肌及腰背肌的相关锻炼;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用药,以免发生用力排便的情况;注意保持卧床休息及保持心情愉悦,进而降低椎管内压力提高的发生率,有效避免脑脊液压力提高的情况。于此同时,护理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甘露醇,进而将脑脊液分泌量有效减少,进而减少漏出量。指导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补充所需的营养,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脑脊液漏时间、预后效果等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脑膜炎情况。 2.结果 经过治疗及护理,全部患者都不存在脑膜炎、伤口感染等情况;患者的脑脊液漏症状都消失,持续时间为3-7天。拔管后患者都不存在腰痛、呕吐等情况;不存在复发情况,未出现并发症。

怎么解决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颈椎术中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因颈椎部位特殊,处理起来为困难,若处理不当,危险性更大,可造成术区感染、脑脊液囊肿、甚至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等,但文献系统报道很少。1996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共发生颈椎术后CSFL 20例,其中18例经手术切口旁持续硬膜外引流脑脊液,均获治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略) 1.2 处理方法 颈椎术后1~5 d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应考虑CSFL。对于引流管拔除后的切口渗液、局部肿胀,必要时应在脑脊液积留部位(波动感明显处)穿刺化验以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即应采取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平卧中立体位,同时交替侧卧位直至CSFL愈合,在愈合前禁止患者下床活动;避免咳嗽及用力屏气;软化大便;应用减少脑脊液分泌(醋氮酰胺)及利尿脱水药物;防治电解质紊乱,若患者出现低颅压症状,可每日补充平衡液1 000~1 500 ml;选用敏感且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或根据脑脊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效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确保引流管引流通畅并持续引流,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常压引流,若原先用负压吸引,应改为常压引流。对于拔管后切口仍有明显漏液,诊断为CSFL的患者,自手术切口旁健康皮肤处,用输血器重新置管引流。对每日引流量在100 ml以下,2~5 d就可以拔管;对漏液量没有减少,有增多趋势,或顽固性CSFL患者,继续引流以降低颅内压,使切口尽早愈合,待切口接近愈合或愈合后拔管。拔管之前可先行夹管,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出,若夹闭引流管后切口或引流管附近有脑脊液漏出,则不能拔管,需继续引流,最终待切口无漏液后拔管。缝合引流管口,适当加压包扎。18例患者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另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堵、压、缝、体位调节等办法。 2 结果 18例患者经一般处理及手术切口旁持续硬膜外引流,全部治愈,切口愈合,未并发椎管内及颅内感染、颈髓及神经根症状、脑脊液囊肿形成,无再次手术修补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5~5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复发。2例用传统方法处理的患者中,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术后形成颈后部巨大脑脊液囊肿,1例Arnold Chiari畸形术后发生椎管内及颅内感染。 3 讨论 3.1 颈椎术后出现CSFL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①颈椎骨折、脱位损伤硬脊膜; ②医源性因素:术者手术操作不当损伤硬脊膜;术前多次注射类固醇、髓核溶解术、术前放、化疗等;③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间盘脱出,二次手术硬膜外瘢痕形成,均能导致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咬除椎板及松解粘连时可能伤及硬脊膜;④颈椎肿瘤与硬脊膜粘连严重,颈椎管内硬膜下髓外肿瘤或髓内肿瘤,手术必须切开硬脊膜。所以,若术中发现或认为有可能发生CSFL,要仔细修补硬脊膜,多层严密缝合,并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

腰椎术后引流量的护理

腰椎术后引流量的护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腰椎术后患者引流液的观察要点 腰椎手术后负压引流不仅能减少手术积血,保持敷料干燥,降低切口感染率,而且便于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在引流过程中注意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及被患者压迫,引流瓶或者引流袋有无漏气等现象,并使引流瓶或引流袋相对固定,在进行翻身或者功能锻炼时注意接头有无松动滑脱,避免逆行感染,如果是玻璃瓶负压吸引应定时挤压引流管以防止小血管阻塞管道。 引流量的观察:在引流期间注意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流量的变化,一般术后48—72h引流量明显减少,如果24小时引流量<50ml,说明椎管内的渗出减少,也无活动性出血,则可拔除引流管。术后引流液应逐渐减少,如引流量突然减少,常提示引流不畅。 引流液颜色的观察:术后引流液颜色为暗红色血性液体,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病人出现头痛、头晕等低颅内压症状应考虑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是由于术中不慎损伤硬脊膜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而引起。脑脊液漏处理不当,可造成术区感染、脑脊液囊肿、甚至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等。其治疗原则:控制脑脊液漏、防止感染,保证切口愈合。 出现脑脊液漏后的护理: 1、出现脑脊液漏后,若原先用负压吸引,应改为常压引流。脑脊液引流量明显减少(小于每天100ml)或一周后,拔除引流管。如果引流管拔除后,术区敷料渗湿,且颜色很淡,提示伤口仍有脑脊液漏,应重新加压缝合包扎固定,直到无渗湿为止。于此同时注意切口局部有无波动感,以发现皮下脑脊液形成。 2、出现脑脊液漏时体位:去枕平卧位;仰卧位,头低足高;或者俯卧位。(可以适当的对患者采用俯卧位,应用腹带加压或者腰部术区沙袋加压的方法) 3、注意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注意观察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加大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应用。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现配现用,合理调整补液顺序。适当补充白蛋白或少量血浆、电解质,防治电解质紊乱;防止颅内压过低。 4、做好解释工作,平复病人心情。 5、在愈合前禁止下床活动。 6、避免咳嗽及用力屏气等加大腹压活动;注意软化大便,防止大便秘结,减少排便时用力腹压增加,进而增加颅压,不利漏口闭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