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弹力教案苏科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弹力

课题8.1力弹力(2) 课型新授课、习题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弹力及弹性势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

【情感与态度】:

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塑料尺铁丝橡皮筋(共5组)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第1课时)二次备课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大家会鼓掌吗?请试一试。

师:若大家只用一只手,请鼓掌。

为什么听不到掌声呢?我们学习第八章以后大家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学生自学:

(任务一)认识什么是力: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上P44的内容,重点观察图8-1真的四幅图片,

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具体的用力实例说明:什么是力?有力的作用至少要几个物

体?请解释“孤掌难鸣”。

2.请指出P44中图8-1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除课本上的用力的实例外,请你再举出2-3个用力的实例,并指

出其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任务二)认识形变和弹力:

一。观察与实验:利用手边器材进行下列实验:手压气球;手压弹簧;手拉橡皮筋;手弯铁丝。并仔细观察气球、弹簧、橡皮筋、铁丝有何变化。

分析与思考:

1.力作用在物体上,可能会对这个物体产生什么效果?

2. 气球、弹簧、橡皮筋和铁丝的形变撤去外力后能不能恢复原状?

探究结果:叫弹性形变。

二、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观察与实验:利用手边器材按照课本P45活动8.1的要求进行实验,用大小不同得力压塑料尺和拉弹簧,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与思考:

1.对比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并完成P45活动8.1的中的填空。

由此可见: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

2. 当你的手压塑料尺时,弯曲的塑料尺对你的手有力的作用吗?当你的手拉弹簧时,伸长的弹簧对你的手有力的作用吗?

3.什么是弹力?哪些力属于弹力?

(任务三)认识弹簧测力计

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你手边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刻度盘,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 弹簧测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刻度盘上标的字母“N”表示什么意思?

3. 你手边的弹簧测力计的的量程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当堂练习:

补充习题P25-26页,1、2、3、4。

第二课时

复习:

1.力是什么?在马拉车的实例中,施力物体是什么?受力物体是什么?力的单位是什么?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自主学习:

(任务一)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阅读与思考:请你阅读课本P46的“信息快递”,然后完成“信息快递”上面的“议一议”内容。将你的观点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在在课本上的相应位置。

动手体验:

1.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观察并校正“0”点。

2.用手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体验并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和5N时,手的用力情况。

组内交流:在自己自主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由学科长组织本组成员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任务二)认识弹性势能:

观察与思考:仔细阅读课本P47的“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内容,特别是仔细观察其中的四幅图片,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除课本上的例子外,请你再举出两个具

有弹性势能的物体

【当堂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实验

室中常用 测量力的大小,它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2.李华同学使用一只如图8-1(a)的弹簧测力

计测力时,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得到:弹簧

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最大测量值

是_________。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手拉动秤钩如图8-1(b),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

3.关于力的理解,某同学有如下几个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物体也会发生力的作用

B.对于一个力,不可能只有受力的物体,没有施力的物体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作用时,只有其中一个物体受力,另一个物体可不受力

4.请同学们完成补充习题P26—27 T5-9

图8-1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