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期末复习
个案工作期末考试试卷

个案工作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个案工作的基本目标是()。
A. 提供物质帮助B. 促进案主自我发展C. 改善案主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 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关系的过程被称为()。
A. 接案B. 评估C. 计划D. 介入3. 个案工作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直接服务B. 间接服务C. 社区服务D. 政策倡导4. 个案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不包括()。
A. 使能者B. 教育者C. 倡导者D. 执行者5. 个案工作评估的目的是()。
A. 确定服务需求B. 制定服务计划C. 评估服务效果D. 以上都是6. 个案工作记录的主要作用是()。
A. 记录服务过程B. 监督服务质量C. 保护案主隐私D. 以上都是7. 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尊重案主自决B. 保密原则C. 无条件接纳D. 强制干预8. 个案工作中的转介是指()。
A. 将案主转介给其他服务提供者B. 将案主转介给其他社会工作者C. 将案主转介给其他机构D. 以上都是9. 个案工作结束时,社会工作者应()。
A. 立即停止服务B. 与案主共同评估服务效果C. 为案主提供新的服务资源D. 以上都是10. 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是()。
A. 权威关系B. 专业关系C. 朋友关系D. 以上都不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
2. 描述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3. 说明个案工作评估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4. 阐述个案工作记录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在该案例中应采取的介入策略。
案例描述:张女士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压力大,情绪时常低落。
最近,她因为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心了解到张女士的情况后,决定介入提供帮助。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要点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要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名词解释人在情景:是个案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则,它依据系统理论和社会心理模式、生态模式的核心思想,认为个人和其所处的环境处在多重的互动之中。
因此,个案工作的目的是致力于促进案主的人际关系及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减低和解决个人和环境之间的失衡问题。
当事人自决:是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与需求。
个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尊重案主的权利,承认他的需要,协助他应用适当的资源和发挥人格潜能,达成自我决定。
接纳:具体而言,接纳是指一种用非评判的态度进行沟通的思想和一种处理个人与个人行为之间不同的能力文化能力:也称文化理解力,即对当事人语言、行为、情绪、心理状态等背后存在的异质文化的根源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移情:通常是指案主把社工看作是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一个特定的人,并把对此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
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与案主的移情方向相反,社工也会发生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
正向:过分认同,完全当事人立场负向:过分不认同,敷衍,拒绝,排斥个案工作技巧:善于运用技艺、知识、才能、性格或其他资源的方法。
包括:有效的沟通、评估问题与案主工作的能力、联结需求与资源、发掘资源与改变社会结构。
SOLER (面对,开放,前倾,目光接触,放松)S:与当事人的座位成90度 O:采取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当事人感觉你是开放且不自我防备的 E: 自然而然的目光接触 R:你的言谈和行为尽量保持放松倾听:是指听当事人说了什么与当事人对问题所做的放应如何。
在会谈的过程中,倾听是一种开放与接纳的态度,是一种个案工作最重要的行为之一。
放应感受:指的是对当事人情绪的转述,目地是协助当事人更多的表达自已的情绪和了解自已。
自我坦露:指的是工作人员要适当的与当事人分享自已对自已,对当事人,对他人以及对问题的看法与感受。
2023年电大本科个案工作期末复习

个案工作(补修课)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个案会谈中自我暴露旳技巧,下列说法不对旳旳是(D )。
A、可以增长案主对个案工作者旳信任感B、对于有封闭倾向旳案主有示范旳作用C、自我暴露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旳D、自我暴露越多越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案工作与心理征询之间旳区别之处旳是(C )。
A、个案工作有更多旳社会和政治责任B、个案工作旳空间更宽泛,强调运用资源C、心理征询更强调人性旳关怀D、个案工作重视案主个人问题旳社会成因3、个案社会工作旳目旳是( A )。
A、协助社会功能失调旳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旳能力B、替案主直接处理其面临旳问题C、为案主提供全方位旳心理治疗D、传授人际交往旳技巧,以适应社会环境旳规定4、下列不属于个案工作会谈中干预技巧旳是( D )。
A、解释B、自我暴露C、反馈D、同感5、个案工作者小天正在为一名年轻女性提供个案服务。
近来,这名女案主总是规定延长面谈旳时间,但愿可以在个案室多待些时间,祈求小天多陪陪她,还常常借故邀请小天外出吃饭,说跟他在一起自己感觉很快乐,就像回到了初恋时同样。
针对这个情形,小天应当( B )。
A、为了不影响专业关系,答应案主旳祈求B、敏锐旳察觉到案主已经产生了移情,及时处理C、感到快乐,案主居然这样信任和需要他D、认为这是正常旳现象,继续按照计划为案主提供服务6、个案工作者小王近来在为一位中年女性提供个案服务,这位案主向小王哭诉, 她旳儿子一点也不懂得妈妈旳心,为了照顾儿子,她甚至都辞去了自己很喜欢旳工作,不过儿子并不领情还到处让她生气,这次还偷了家里旳钱一声不吭跟朋友外出旅游去了。
小王心里对案主儿子旳行为十分不满,觉得这位案主真是可怜,时常由于案主旳处境而影响到自己旳心情,有时候真想去找案主旳儿子亲自谈谈。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C )。
A、案主对个案工作者小王产生了移情B、个案工作者小王投入了适度旳情感C、个案工作者小王对案主产生了反移情D、个案工作者小王正在发挥专业工作者旳作用协助了案主7、在社会工作旳诸措施中,最早发展出来旳专业工作措施是(B )。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个案工作》复习资料一、题型1.单项选择(10×1′)2.多项选择(10×2′)3.名词解释(5×3′)4.简答题(3×10′)5.实务题(25′)二、复习要点1.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⑴定义: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⑵本质特征:①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是专业的动态过程;②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③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
⑶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①心理咨询特别注重专业技术的精深,个案工作更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②心理咨询注重来访者问题的个人心理成因,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③心理咨询只限于咨询室内心理因素的探索与治疗,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资源;④心理咨询只强调个人问题,不关心其他社会、政治因素,个案工作更多了一些社会、政治责任。
⑷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①个案工作秉承助人和服务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立足于教育和改造的理念;②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依赖于一种类似于师生或上下级的行政关系;③个案工作主要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注重情绪及心理变化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工作对象的意识形态层面,注重政治态度的矫正。
2.个案工作的目标及应用领域⑴目标:以个别化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人的社会功能是指个人为完成自己人生任务而与社会环境发生的适应、改变、创造等互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
个人的社会功能取决于人生任务的需求与个人应付能力间的契合或平衡。
①人生任务:包括成长需要(满足个人成长的种种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生活任务(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角色职责);②应付能力:人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应掌握必要的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个案工作》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3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个案工作》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38)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操作制约理论是由( )创立的。
A.班杜拉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华生
2.关于人在情景中的反映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案主因知觉扭曲或缺乏知识而产生错误的观念,个案工作者可以直接用正确的知识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B.个案工作者可以采用引导技巧诱导案主谈及一些隐私
C.个案工作者可以引用别人对案主的看法来纠正案主错误的自我形象
D.个案工作者控制案主思考和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下列属于社会工作者的现实性反应的是( )。
A. 个案工作者的反移情
B.个案工作者面对社会地位较高的案主,会感到有心理压力
C 个案工作者对案主产生过分的认同
D.个案工作者低估或遗漏案主的深层次感受
4.下列不属于结案的原因的是( )。
A.案主和个案工作者签订的协议内容已经实现
B.案主的部分目标已经实现,因时间原因,不得不终止工作
C.案主因生病等原因不能接受服务
D.个案工作者因不喜欢案主而主动要求结案
5.下列问题中,哪些属于封闭式提问?( )
A. 你家中有什么人
B.你与朋友的关系如何
C.你期待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的
D.你与妈妈关系好吗
6.下列关于个案工作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案社会工作特别重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个人感受与看法。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1. 刘女士因生活压力大,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小王在认真分析刘女士的情况后,既重视解决她的心理问题,也注重改善导致其压力问题的社会环境因素。
小王的上述做法依据的是()。
[单选题] *A.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B.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正确答案)C.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D.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2. 社会工作者小王对服务对象说:“我知道您经历这些事情挺不容易的,但是,用喝酒来发泄情绪对自己身体不好,也增加家里负担,您还是把酒戒了吧。
”小王的上述回应中体现的服务技巧是() [单选题] *A. 直接影响(正确答案)B. 非理性信念辩论C. 集中焦点D. 现实情况反思3. 小冯性格内向,结婚后与公婆在一起居住,经常与婆婆发生冲突。
为此,她很烦恼,心理压力很大。
社会工作者小刘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小冯问题的产生时间、重要影响事件进行评估分析。
小刘所做的评估是()。
[单选题] *A. 分类诊断B. 心理动态诊断C. 缘由诊断(正确答案)D. 非理性信念诊断4.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如果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看,这一评估采用的诊断方式是()。
[单选题] *A. 心理动态诊断(正确答案)B. 分类诊断C. 非理性信念诊断D. 缘由诊断5. 中学生小张,父母从他小时候起就经常吵架,对小张也不关心,这使小张对父母形成了许多负面评价与感受。
社会工作者小刘引导小张对自己早年经历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让小张反思自己对父母负面评价的形成过程、其间发生的关键事件及其对自己的影响等。
小刘运用的直接治疗技巧是()。
[单选题] *A. 自我肯定反思B. 现实情况反思C. 人格发展反思(正确答案)D. 人际交往反思6. 小美因夫妻经常争吵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你们为什么经常吵架呢?”小美:“他总是回来得很晚,也不向我解释原因(哭泣)……我的命真苦啊……”社会工作者:“你与丈夫争吵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小美:“我父亲过世很早,与母亲相依为命……我觉得没有安全感(哭泣)……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单选题] *A. 支持B. 直接影响C. 认知重塑D. 探索一描述一宣泄(正确答案)7. 在个案工作中,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不同于行为治疗模式和认知治疗模式。
16春个案工作复习题

16春个案工作复习题个案工作期末复习(2016春)一、单选题对个案工作的服务质量与效果起着关键性影响作用的是(D )。
A、个案工作的理论B、个案工作的技巧C、个案工作者的专业知识D、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2、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改善服务对象不良的行为。
这种工作技巧在心理社会模式中被称为(D )A、心理动力反映B、间接治疗C、直接影响D、探索■描述・宣泄3、个案社会工作采用的方法是(B )的专业服务方式。
A・二对一的直接方式B・一对一的直接方式C・一对二的直接方式D・多对多的直接方式4、下列不属于干预案主的技巧的是(A )。
A・感同身受B・解释C・反馈D・自我暴露5、(B )对个案工作的服务质量与效果起着关犍性的影响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个案工作的灵魂与基石。
A、个案工作的技术B、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C、个案工作者的素质D、个案工作者的年龄6、在西方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中,下列属于综合时期的特点的是(B )。
A、个人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受情感与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B、视客观事实的需要以决定处置的方法,实施各种不同程度的服务C、加强对"案主自决"原则的重视D、注重捜集案主本身对问题主观的看法和解释7、下列属于社会工作者的现实性反应的是(C )。
A、个案工作者的反移情B、个案工作者对案主产生过分的认同C、个案工作者面对社会地位较高的案主,会感到有心理压力D、个案工作者低估或遗漏案主的深层次感受8、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社会工作者可以楮助案主解决任何问题B、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予案主适当的支持C、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案主的亲密朋友 D.社会工作者可以强迫案主做决走9、( D )是罗杰斯人本治疗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人的行为、情绪与心理是由其决定的。
A、自我实现B、自我约束C、自我管理D、自我概念10、个案工作在其理论和方法上首先要考虑的原则是(A ),A、个人的独特性B、方法的科学性C、过程的系统性D、关系的职业性11、个案工作会谈与一般的闲谈最重要的区别在于(A )0A、个案工作的会谈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逬行的B、个案工作会谈中注重技巧的运用C、工作者有引导的责任D、工作者有倾听的责任12、在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中,强调个人成长经历对当前状况造成影响的是(B )。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①个案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②自我觉察:是个人对自己感觉经验的觉知和意识,觉知是直接、具体的认知,意识是间接、抽象的认知③个案工作者的自我觉察:是指个案工作者在个案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与动机、感受与状态、能力与职责以及文化差异等敏锐、清楚、深刻觉知和认识的过程及能力④个案访视: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⑤过程式记录是指将工作者与案主在会谈过程中的互动内容详细记录下来按照表达角度的不同,过程记录可分为叙述式记录和脚本式记录两种⑥摘要式记录一般结构性很强,通过某种方式或角度归纳’组织资料,来表达工作者对某一工作内容的总结、概括及基本观点⑦个案工作评估是指系统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个案工作服务目标和介入计划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服务的有效性进行专业判断的过程⑧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包括两方面:一是体悟;二是体悟的传达⑨问题外化:叙事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鼓励人将压迫他们的问题客观化,有时候可拟人化即采用某种提问的方法赋予当事人带来的“问题"一个生命这种做法就是驱除当事人“自己有问题”或者“自己本身就是问题”、将问题内化的一种做法将问题与人分开,进而了解到问题不再是属于个人的,它原本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通过社会构建过程而产生的⑩成员重组:透过对话,当事人可以重新整理他与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在各自的生命里扮演的角色,借着这种调动、更替,当事人对其新身份及新生命产生更深刻、更立体的体会简答题:(一)个案管理的含义:①个案管理服务的提供者需要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并且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个案管理技能训练②个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同时面临多种问题、困境和需要的案主③个案管理过程具有连续性与重叠性④个案管理具有整合取向⑤个案管理服务强调成本控制与服务成效⑥个案管理强调服务的团队合作⑦个案管理服务以社会福利体系的相对完善为基础(一)萨提亚模式工作者的角色和工作目标:工作者的角色:①解释者②示范者③引导者工作者的目标①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可以无须害怕地看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②与每个人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使他们都感到个人的价值受到肯定③使每个人觉得转变是可能的,并提供指导、提示、经验和技巧④示范应如何去领会别人的意思,有不清楚时要如何核对和澄清,如何觉察自己的感受及如何去完成自己的目标⑤引导每个人学会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新途径(二)萨提亚认为有下列四中情况的家庭规则是有害的⑥非人性化:如禁止表达愤怒的情绪、无论实情怎样一定在别人面前表现我们是幸福的家庭等,这些规则会压抑人格的健康发展⑦绝对化:如永远不可以和长辈争论、一定不要向别人求助”等这些条例因其不允许有例外,久而久之家庭成员变得十分僵化、固执,适应能力差,不能富有弹性地应变不同的情况⑧矛盾:如父母要求子女对他们诚实,却不能接受子女对他们的批评或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些矛盾的条例使家庭成员不知如何取舍而感到混乱和焦虑⑨过时的:如一定要听父母的话,这条规则在子女长大成人后仍然沿用,必然成为不合理的约束如果子女已经成家,这条规则更会成为婚姻关系的障碍(三)家庭结构治疗模式理论基础:⑪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⑫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⑬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⑭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⑮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⑯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四)个案工作的结案技巧:①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②专注的聆听是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巧③简明扼要,具体化④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接纳⑤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平衡不舒服感,以此增强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动机,这里包括将求助者的问题界定在一个能够解决的范围内等⑥工作者提供给求助者的服务也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早或过多地承诺,以避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五)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案主救助时的心理需求七大原则:个别化原则、接纳的原则、承认的原则、理解关怀的原则、非评判的原则、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保密性原则心理需求:①需要被视为独特的人,而非一个个案、一种类型或某类人②有表达内心感受的需求,包括负面、消极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恐惧、不安全感、怨恨、不平、敌意等③需要被视为一个有价值、有个人尊严的人;而不是一个依赖、软弱、失败或犯错的人④需要获得他人的关切、了解与回应⑤对个人的问题,希望能不受批评或指责⑥对自己生活的种种,有自我选择与决定的权利与机会,不愿被人催促、指挥或强迫行事只希望得到帮助,而不希望被支配⑦期望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隐私获得保密,不愿意让亲戚朋友及社区其他成员知道他的问题,更不愿因向机构求助而声誉受损(六)如何表达尊重①尊重案主,最低限度是工作者不能指责、嘲笑和贬抑案主②尊重表现为向案主表达身体的关心和心灵的关注③尊重表现为对案主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接纳④尊重也表现为对案主的温暖、关心与喜爱⑤尊重还表现在尊重案主的自决权上,不随意操纵案主(七)人道主义的基本价值①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不论其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政治党派或行为模式,均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②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的有机体人的行为可以研究,也可以控制③承认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应享有充分的自由④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个人与他人,社会相互依赖,个人与社会都有责任维护彼此的发展,社会应帮助个人排除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⑤人类需要不断努力,设法改进、重建社会,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的发生⑥人人具有尊严不论其年龄、性别、身份及生活环境如何其尊严都需得到尊重⑦人人具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力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每个人均享有生存权、工作权、健康权、教育权、居住权、休闲权、选举权、参政服公职权、接受迅速而公开的审判权等基本权力(八)伦理原则的优先次序:保护生命、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九)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③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⑥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十)个案访视的目的及意义:①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②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困难③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持④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十一)引领性技巧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的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的技巧①澄清: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梗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②对焦:是指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点,并顺气讨论③摘要 :是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十二)影响性技巧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和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①提供信息:是指工作和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点、技术等方面的信息②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的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其他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③建议:是指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④忠告:是指工作者向案主之处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⑤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十三)专业关系的含义:①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②专业关系式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③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④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⑤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⑥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务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个案工作期末考点

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一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个案工作的含义归纳P4 解答题a. 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b. 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c. 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于一身。
d. 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的个人和家庭。
e. 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
f . 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3.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P5a.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表现为:个案工作关系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
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
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
b. 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c. 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
表现为: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
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
4.目标分层P14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具体目标——解决具体苦难,排除情绪困扰。
5.1601年伊丽莎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案》,又称为《伊丽莎白43号法案》。
6.社会工作价值观定义P35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社会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风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7.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P35理论作用a. 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b. 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依据。
C. 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实践作用a. 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b. 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它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c. 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d. 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8.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操作层面的基本价值原则P44接纳服务对象、尊重和包容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提供个别化服务、坚持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不对服务对象进行批判和指责9.社会工作价值原则P46保密原则、接纳原则、个别化原则、服务对象自决原则注意:a. 如何坚持个别化原则:相信服务对象的陈述、培养文化理解力、助人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b. 绝对保密、相对保密(机构工作层面、司法层面)10.何谓伦理困境P52a. 是带有伦理特性的困难和问题。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①个案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②自我觉察:是个人对自己感觉经验的觉知和意识,觉知是直接、具体的认知,意识是间接、抽象的认知③个案工作者的自我觉察:是指个案工作者在个案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与动机、感受与状态、能力与职责以及文化差异等敏锐、清楚、深刻觉知和认识的过程及能力④个案访视: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⑤过程式记录是指将工作者与案主在会谈过程中的互动内容详细记录下来按照表达角度的不同,过程记录可分为叙述式记录和脚本式记录两种⑥摘要式记录一般结构性很强,通过某种方式或角度归纳’组织资料,来表达工作者对某一工作内容的总结、概括及基本观点⑦个案工作评估是指系统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个案工作服务目标和介入计划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服务的有效性进行专业判断的过程⑧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包括两方面:一是体悟;二是体悟的传达⑨问题外化:叙事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鼓励人将压迫他们的问题客观化,有时候可拟人化即采用某种提问的方法赋予当事人带来的“问题”一个生命这种做法就是驱除当事人“自己有问题”或者“自己本身就是问题”、将问题内化的一种做法将问题与人分开,进而了解到问题不再是属于个人的,它原本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通过社会构建过程而产生的⑩成员重组:透过对话,当事人可以重新整理他与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在各自的生命里扮演的角色,借着这种调动、更替,当事人对其新身份及新生命产生更深刻、更立体的体会简答题:(一)个案管理的含义:①个案管理服务的提供者需要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并且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个案管理技能训练②个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同时面临多种问题、困境和需要的案主③个案管理过程具有连续性与重叠性④个案管理具有整合取向⑤个案管理服务强调成本控制与服务成效⑥个案管理强调服务的团队合作⑦个案管理服务以社会福利体系的相对完善为基础(一)萨提亚模式工作者的角色和工作目标:工作者的角色:①解释者②示范者③引导者工作者的目标①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可以无须害怕地看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②与每个人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使他们都感到个人的价值受到肯定③使每个人觉得转变是可能的,并提供指导、提示、经验和技巧④示范应如何去领会别人的意思,有不清楚时要如何核对和澄清,如何觉察自己的感受及如何去完成自己的目标⑤引导每个人学会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新途径(二)萨提亚认为有下列四中情况的家庭规则是有害的⑥非人性化:如禁止表达愤怒的情绪、无论实情怎样一定在别人面前表现我们是幸福的家庭等,这些规则会压抑人格的健康发展⑦绝对化:如永远不可以和长辈争论、一定不要向别人求助”等这些条例因其不允许有例外,久而久之家庭成员变得十分僵化、固执,适应能力差,不能富有弹性地应变不同的情况⑧矛盾:如父母要求子女对他们诚实,却不能接受子女对他们的批评或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些矛盾的条例使家庭成员不知如何取舍而感到混乱和焦虑⑨过时的:如一定要听父母的话,这条规则在子女长大成人后仍然沿用,必然成为不合理的约束如果子女已经成家,这条规则更会成为婚姻关系的障碍(三)家庭结构治疗模式理论基础:⑪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⑫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⑬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⑭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⑮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⑯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四)个案工作的结案技巧:①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②专注的聆听是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巧③简明扼要,具体化④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接纳⑤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平衡不舒服感,以此增强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动机,这里包括将求助者的问题界定在一个能够解决的范围内等⑥工作者提供给求助者的服务也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早或过多地承诺,以避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五)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案主救助时的心理需求七大原则:个别化原则、接纳的原则、承认的原则、理解关怀的原则、非评判的原则、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保密性原则心理需求:①需要被视为独特的人,而非一个个案、一种类型或某类人②有表达内心感受的需求,包括负面、消极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恐惧、不安全感、怨恨、不平、敌意等③需要被视为一个有价值、有个人尊严的人;而不是一个依赖、软弱、失败或犯错的人④需要获得他人的关切、了解与回应⑤对个人的问题,希望能不受批评或指责⑥对自己生活的种种,有自我选择与决定的权利与机会,不愿被人催促、指挥或强迫行事只希望得到帮助,而不希望被支配⑦期望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隐私获得保密,不愿意让亲戚朋友及社区其他成员知道他的问题,更不愿因向机构求助而声誉受损(六)如何表达尊重①尊重案主,最低限度是工作者不能指责、嘲笑和贬抑案主②尊重表现为向案主表达身体的关心和心灵的关注③尊重表现为对案主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接纳④尊重也表现为对案主的温暖、关心与喜爱⑤尊重还表现在尊重案主的自决权上,不随意操纵案主(七)人道主义的基本价值①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不论其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政治党派或行为模式,均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②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的有机体人的行为可以研究,也可以控制③承认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应享有充分的自由④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个人与他人,社会相互依赖,个人与社会都有责任维护彼此的发展,社会应帮助个人排除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⑤人类需要不断努力,设法改进、重建社会,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的发生⑥人人具有尊严不论其年龄、性别、身份及生活环境如何其尊严都需得到尊重⑦人人具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力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每个人均享有生存权、工作权、健康权、教育权、居住权、休闲权、选举权、参政服公职权、接受迅速而公开的审判权等基本权力(八)伦理原则的优先次序:保护生命、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九)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③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⑥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十)个案访视的目的及意义:①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②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困难③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持④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十一)引领性技巧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的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的技巧①澄清: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梗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②对焦:是指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点,并顺气讨论③摘要:是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十二)影响性技巧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和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①提供信息:是指工作和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点、技术等方面的信息②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的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其他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③建议:是指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④忠告:是指工作者向案主之处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⑤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十三)专业关系的含义:①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②专业关系式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③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④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⑤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⑥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务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个案工作复习资料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江南大学法学院Social work 1103黄泽炀1.个案工作的定义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在状态。
2.个案工作的四要素庭的服务。
接向案主提供社会资源,改变其社会处境的途径和方法,使案主能自主决定并采取行动,健全人格,改变行为,发挥社会功能。
3.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功能①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③工作本质上的助人自助④工作过程的系统性⑤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①改善生活环境:经济补助、职业介绍、争取权利等②弥补社会化过程中的失败:正确认识自己、自尊、自信、自强,自我健康发展③调节和治疗案主心理:宣泄情绪、领悟原因、重建人格①有效地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②预防原有困难和原因的二次发生③预防新问题和困难的发生④增加案主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⑤发挥案主的潜在能力以增强其社会生活能力▲4.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19世纪—20世纪初,个案社会工作的萌芽期。
主要由政府的救济工作、宗教慈善事业构成。
1601年英国伊利莎白女皇颁布《济贫法》,第一次将慈善行为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并将贫穷分为三类:能工作的,不能工作的和无依无靠的儿童,并分别给予救济,但这一举措的实施,因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也不能称之为是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是最早得到认可的社会工作手法,因此个案工作的起源也就是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
英国牧师查默斯是最早对个案社会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其创造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助等个人情况作为济贫、助弱的起点,以激励、自助作为济贫工作的准则。
程序指引理论被认为是对个案工作方法的最早归纳。
▲这以理论对个案社会工作的贡献有:①强调个别化的方法。
其认为应对每个个案分别予以处理,以提供适合求助者个别的适当救助,使救助更具有针对性。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重点

社工111701班个案工作期末复习重点一、伦理守则的意义:(★)1、他是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2、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的依据。
3、他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间共信的保护和保障标准,也是与其他专业者共信互信的媒介。
4、它是社会人士评价的标准。
二、我国伦理社会工作守则:(★)1、语言、概要要准确、精炼、易于理解,并突出专业特征。
2、对价值原则和标准要进行界定和说明,避免空泛式的口号式表述。
3、价值原则和标准应体现其社会制度,法律政策,和文化传统基础。
4、在确定伦理原则和标准的同时,应注意例外情形。
5、限制性标准和鼓励性标准并重。
三、价值体系(★)(一)、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是作为哲学概念来加以陈述的,共有六个方面:1、个人应受到社会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社会需求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的实现,同时也假定了每个人应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
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屏障,一边个人的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二)、比斯台可得社会工作价值(★)(一)、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基本价值(强调社会、个人双方)1、人的潜能:人生而有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包括生理的、理智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和心理的等。
因此,除了社会上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被尊重之外,社会福利服务也应注重社会功能中人的潜能的存在。
2、人的责任:人有与生俱来的动力和责任以实现其本能。
因此,个人应发挥潜能以实现社会功能,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3、人的权利:人有权利以适当的方法完成自我实现,但这些方法必须是建设性的,而且也是与目标相关的。
4、人的基本需要:(1)根据人类学家的泛文化研究结果,证明所有人都有其基本的人性需要。
(2)自我实现必须通过潜能的发展和成长过程才能完成。
国开大学个案工作期末复习 (2023春)

国开大学2023春季学期个案工作考前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社会诊断》一书为社会工作奠定专业基础的社会工作创始人是(A )。
A.里士满B.鲍尔斯C.斯莫利D.霍利斯2. 下列关于个案工作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个案社会工作特别重视服务对象对待困难和问题的个人感受与看法B.个案工作是爱心、热诚的奉献或体力、精力付出的慈善行为C.个案工作者可以直接代替服务对象解决问题D.个案工作的重点放在使服务对象内在心理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3、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社会工作者必须帮助案主解决所有的问题B.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案主的亲密朋友C.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予案主适当的支持D.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强制案主做出决定4.专业关系中的非现实反映包括( C)。
A.服务对象的焦虑与敏感B.个案工作者表现出的优越性C.服务对象的移情D.服务对象的依赖性5.反移情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产生的(B )的情感反应或态度表现。
A.现实性的B.非现实性的C.梦幻D.心理因素6.下列不属于干预服务对象的技巧的是(A )。
A.感同身受B.解释C.反馈 D.自我暴露7.下列关于接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接纳是社会工作者尽量接受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B.接纳是社会工作者聆听服务对象的自由表达,同时引导服务对象赞同社会工作者的想法C.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意愿和价值判断持赞同态度D.社会工作者表达接纳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专注与倾听8.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赞赏”技术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赞赏需要有真实内容B.赞赏可以模糊抽象C.赞赏只需要运用赞美之词D.赞赏可以给服务对象增加压力9.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程度取决于(C )。
A.社会工作者拥有的专业技巧B.社会工作者拥有的个人价值观C.社会工作者拥有的专业价值观D.社会工作者拥有的真诚程度10.下列问题中,哪些属于封闭式提问?(D )A.你家中有什么人?B.你与朋友的关系如何?C.你期待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的?D.你与妈妈关系好吗?11.个案工作哪一个特点使它和心理治疗有了鲜明的区别?( C)A.个人的独特性B.方法的科学性C.过程的系统性D.关系的职业性12.关于个案工作者的承诺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个案工作》期末重点整理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重点整理一、单选题:(14*1分=14分)二、名词解释(4*3分=12分)1、个案工作:P4PPT: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中的一种,它以生活适应不良的个人或家庭为对象,运用有关人类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透过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了解个人内在心理特性和问题,以引发个人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其与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并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其社会生活功能,以解决他的问题,并增强其社会适应力。
书本: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问题的研判:P129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称之为问题的研判。
是对一种问题和需求集合、分析、综合以凸显所收集数据的意义过程,而这过程适用有系统的陈述来完成情况的了解。
其包含下列三个重点:研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研判是案主和工作者双向互动的过程;研判是多面向的。
①尽可能详细的收集与求助者所带来的问题有关的资料,从中了解问题的成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②在社会工作中指的是对一种问题和需求研判的过程,是集合、分析、综合以凸显所收集数据的意义的过程,而这过程是用有系统的陈述来完成情况的了解。
3、承诺与责任:P100PPT:在助人关系中,要能使关系的目的有效的达成,必须使双方将其注意力和精力,投诸问题解决的过程上,而非用来自我保护。
因为助人关系中缺乏承诺,常会使得双方感受到关系的模糊,而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试验行为。
例如案主担心社会工作员的协助意愿和保密问题,而社会工作员担心案主的合作性程度等。
因此,澄清目的、双方的角色、责任、会谈时间和场所等,并由双方同意和承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过程。
承诺与责任常透过协助契约的建立,而由双方所共享。
个案工作期末考试试卷

个案工作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个案工作的基本理念是()A.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B. 以工作者为中心C. 以机构为中心D. 以政策为中心2. 个案管理中的“个案”指的是()A. 服务对象B. 服务项目C. 服务计划D. 服务记录3. 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过程被称为()A. 评估B. 计划C. 介入D. 建立关系4. 以下哪项不是个案工作的主要目标?()A. 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B. 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C. 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D. 增加工作者的工作量5. 个案工作过程中的“评估”阶段主要目的是()A. 确定服务对象的需求B. 制定服务计划C. 实施服务计划D. 完成服务计划6. 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建立中,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是()A. 无条件接纳B. 有选择地接纳C. 根据服务对象的态度接纳D. 根据服务对象的经济状况接纳7. 个案工作中的“介入”阶段,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A. 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B. 制定服务计划C. 实施服务计划D. 监督服务计划的执行8. 个案工作结束后,工作者应进行()A. 服务计划的修订B. 服务对象的跟进C. 服务计划的实施D. 服务对象的评估9. 个案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包括()A. 面对面交谈B. 电话沟通C. 书信往来D. 强制命令10. 个案工作的专业伦理要求工作者()A. 无条件满足服务对象的所有需求B. 保持专业距离,避免情感投入C.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权和隐私权D. 只关注服务对象的问题,忽略其优势和资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个案工作的基本流程。
2. 描述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
3. 个案工作在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时,如何平衡服务对象的自主权和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你是一名个案工作者,面对一位因失业而陷入经济困境的服务对象,请描述你将如何进行个案评估、制定服务计划以及实施介入策略。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笔记

题型:填空(15个×1分);名词解释(5个×4分);简答(5个×7分);案例分析(15分);论述(1个×15分)一、填空1、1601年伊丽莎白政府出台的《济贫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济贫法案,规定了“亲属责任”并采取了对贫民分类管理、按个体需要给予不同救助的措施。
2、英国牧师查默斯以友好访问员的身份出现在受助的案主中而成为个案工作史上第一位个案工作者。
3、1843年,美国成立了改善贫民状况协会(简称AICP),首次聘用了一批受薪人员,标志着个案工作进入了职业化发展的时期。
4、慈善组织会社(简称COS)1869年首先在英国的伦敦成立,1877年在美国纽约州的水牛城成立。
5、★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了她的社会个案工作的专著《社会诊断》,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6、托尔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理论。
7、★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8、★1958年,国际社会工作协会(NASW)把价值、目标、认可、知识和方法列为社会工作实施的五大要素。
9、社会工作四大核心原则:保密原则、接纳原则、个别化原则、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10、个案工作者的素养主要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角色素养。
知识素养是基础,能力素养是核心,心理素养是保障,角色素养是载体,四者相辅相成。
11、澄清技术应该运用于个案会谈的始终;个案记录、评估工作贯穿在整个个案工作的始终。
12、个案记录的形式包括:过程式记录(叙述式记录)、脚本式过程记录、问题取向记录、摘要式记录。
13、★个案工作评估包括:一般性评估、阶段性评估、总结性评估。
14、案主的非现实性反应——移情;工作者的非现实性反应——反移情。
15、★个案工作的程序:结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
16、个案介入模式包括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人本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①个案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②自我觉察:是个人对自己感觉经验的觉知和意识,觉知是直接、具体的认知,意识是间接、抽象的认知③个案工作者的自我觉察:是指个案工作者在个案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与动机、感受与状态、能力与职责以及文化差异等敏锐、清楚、深刻觉知和认识的过程及能力④个案访视: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⑤过程式记录是指将工作者与案主在会谈过程中的互动内容详细记录下来按照表达角度的不同,过程记录可分为叙述式记录和脚本式记录两种⑥摘要式记录一般结构性很强,通过某种方式或角度归纳’组织资料,来表达工作者对某一工作内容的总结、概括及基本观点⑦个案工作评估是指系统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个案工作服务目标和介入计划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服务的有效性进行专业判断的过程⑧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包括两方面:一是体悟;二是体悟的传达⑨问题外化:叙事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鼓励人将压迫他们的问题客观化,有时候可拟人化即采用某种提问的方法赋予当事人带来的“问题”一个生命这种做法就是驱除当事人“自己有问题”或者“自己本身就是问题”、将问题内化的一种做法将问题与人分开,进而了解到问题不再是属于个人的,它原本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通过社会构建过程而产生的⑩成员重组:透过对话,当事人可以重新整理他与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在各自的生命里扮演的角色,借着这种调动、更替,当事人对其新身份及新生命产生更深刻、更立体的体会简答题:(一)个案管理的含义:①个案管理服务的提供者需要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并且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个案管理技能训练②个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同时面临多种问题、困境和需要的案主③个案管理过程具有连续性与重叠性④个案管理具有整合取向⑤个案管理服务强调成本控制与服务成效⑥个案管理强调服务的团队合作⑦个案管理服务以社会福利体系的相对完善为基础(一)萨提亚模式工作者的角色和工作目标:工作者的角色:①解释者②示范者③引导者工作者的目标①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可以无须害怕地看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②与每个人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使他们都感到个人的价值受到肯定③使每个人觉得转变是可能的,并提供指导、提示、经验和技巧④示范应如何去领会别人的意思,有不清楚时要如何核对和澄清,如何觉察自己的感受及如何去完成自己的目标⑤引导每个人学会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新途径(二)萨提亚认为有下列四中情况的家庭规则是有害的⑥非人性化:如禁止表达愤怒的情绪、无论实情怎样一定在别人面前表现我们是幸福的家庭等,这些规则会压抑人格的健康发展⑦绝对化:如永远不可以和长辈争论、一定不要向别人求助”等这些条例因其不允许有例外,久而久之家庭成员变得十分僵化、固执,适应能力差,不能富有弹性地应变不同的情况⑧矛盾:如父母要求子女对他们诚实,却不能接受子女对他们的批评或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些矛盾的条例使家庭成员不知如何取舍而感到混乱和焦虑⑨过时的:如一定要听父母的话,这条规则在子女长大成人后仍然沿用,必然成为不合理的约束如果子女已经成家,这条规则更会成为婚姻关系的障碍(三)家庭结构治疗模式理论基础:⑪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⑫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⑬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⑭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⑮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⑯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四)个案工作的结案技巧:①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②专注的聆听是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巧③简明扼要,具体化④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接纳⑤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平衡不舒服感,以此增强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动机,这里包括将求助者的问题界定在一个能够解决的范围内等⑥工作者提供给求助者的服务也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早或过多地承诺,以避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五)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案主救助时的心理需求七大原则:个别化原则、接纳的原则、承认的原则、理解关怀的原则、非评判的原则、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保密性原则心理需求:①需要被视为独特的人,而非一个个案、一种类型或某类人②有表达内心感受的需求,包括负面、消极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恐惧、不安全感、怨恨、不平、敌意等③需要被视为一个有价值、有个人尊严的人;而不是一个依赖、软弱、失败或犯错的人④需要获得他人的关切、了解与回应⑤对个人的问题,希望能不受批评或指责⑥对自己生活的种种,有自我选择与决定的权利与机会,不愿被人催促、指挥或强迫行事只希望得到帮助,而不希望被支配⑦期望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隐私获得保密,不愿意让亲戚朋友及社区其他成员知道他的问题,更不愿因向机构求助而声誉受损(六)如何表达尊重①尊重案主,最低限度是工作者不能指责、嘲笑和贬抑案主②尊重表现为向案主表达身体的关心和心灵的关注③尊重表现为对案主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接纳④尊重也表现为对案主的温暖、关心与喜爱⑤尊重还表现在尊重案主的自决权上,不随意操纵案主(七)人道主义的基本价值①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不论其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政治党派或行为模式,均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②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的有机体人的行为可以研究,也可以控制③承认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应享有充分的自由④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个人与他人,社会相互依赖,个人与社会都有责任维护彼此的发展,社会应帮助个人排除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⑤人类需要不断努力,设法改进、重建社会,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的发生⑥人人具有尊严不论其年龄、性别、身份及生活环境如何其尊严都需得到尊重⑦人人具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力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每个人均享有生存权、工作权、健康权、教育权、居住权、休闲权、选举权、参政服公职权、接受迅速而公开的审判权等基本权力(八)伦理原则的优先次序:保护生命、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九)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③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⑥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十)个案访视的目的及意义:①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②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困难③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持④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十一)引领性技巧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的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的技巧①澄清: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梗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②对焦:是指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点,并顺气讨论③摘要:是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十二)影响性技巧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和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①提供信息:是指工作和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点、技术等方面的信息②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的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其他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③建议:是指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④忠告:是指工作者向案主之处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⑤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十三)专业关系的含义:①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②专业关系式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③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④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⑤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⑥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务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笔记

个案工作期末复习笔记题型:填空(15个×1分);名词解释(5个×4分);简答(5个×7分);案例分析(15分);论述(1个×15分)一、填空1、1601年伊丽莎白政府出台的《济贫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济贫法案,规定了“亲属责任”并采取了对贫民分类管理、按个体需要给予不同救助的措施。
2、英国牧师查默斯以友好访问员的身份出现在受助的案主中而成为个案工作史上第一位个案工作者。
3、1843年,美国成立了改善贫民状况协会(简称AICP),首次聘用了一批受薪人员,标志着个案工作进入了职业化发展的时期。
4、慈善组织会社(简称COS)1869年首先在英国的伦敦成立,1877年在美国纽约州的水牛城成立。
5、★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了她的社会个案工作的专著《社会诊断》,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6、托尔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理论。
7、★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8、★1958年,国际社会工作协会(NASW)把价值、目标、认可、知识和方法列为社会工作实施的五大要素。
9、社会工作四大核心原则:保密原则、接纳原则、个别化原则、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10、个案工作者的素养主要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角色素养。
知识素养是基础,能力素养是核心,心理素养是保障,角色素养是载体,四者相辅相成。
11、澄清技术应该运用于个案会谈的始终;个案记录、评估工作贯穿在整个个案工作的始终。
12、个案记录的形式包括:过程式记录(叙述式记录)、脚本式过程记录、问题取向记录、摘要式记录。
13、★个案工作评估包括:一般性评估、阶段性评估、总结性评估。
14、案主的非现实性反应——移情;工作者的非现实性反应——反移情。
15、★个案工作的程序:结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工作》复习资料1、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⑴定义:♦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⑵本质特征:♦①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是专业的动态过程;♦②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③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
⑶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①心理咨询特别注重专业技术的精深,个案工作更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②心理咨询注重来访者问题的个人心理成因,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③心理咨询只限于咨询室内心理因素的探索与治疗,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资源;♦④心理咨询只强调个人问题,不关心其他社会、政治因素,个案工作更多了一些社会、政治责任。
⑷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①个案工作秉承助人和服务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立足于教育和改造的理念;♦②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依赖于一种类似于师生或上下级的行政关系;♦③个案工作主要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注重情绪及心理变化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工作对象的意识形态层面,注重政治态度的矫正。
2、个案工作的目标及应用领域⑴目标:以个别化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人的社会功能是指个人为完成自己人生任务而与社会环境发生的适应、改变、创造等互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
个人的社会功能取决于人生任务的需求与个人应付能力间的契合或平衡。
♦①人生任务:包括成长需要(满足个人成长的种种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生活任务(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角色职责);♦②应付能力:人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应掌握必要的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
⑵分层:♦①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②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③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⑶目标对个案工作的意义:♦①为个案工作提供方向,引导个案工作过程;♦②便于对个案工作的进展及效果进行评估;♦③督促双方积极投入工作。
⑷应用领域:♦①学校个案工作:在学校设置专业人员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及学校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困难或问题而提供的个别化服务;♦②医疗个案工作: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的以病人及家属为服务对象的个案工作;♦③矫治个案工作:在司法机构中开展的为犯罪青少年、服刑犯人、刑满释放人员、吸毒卖淫者等提供的个案工作;♦④家庭个案工作:对处于失衡状态的家庭提供帮助,使其解除困难、恢复平衡的个案工作;♦⑤儿童个案工作;♦⑥企业个案工作;♦⑦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3.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⑴萌发时期(17世纪初-19世纪中期):♦①政府的救济工作:《济贫法案》规定了“亲属责任”的原则、《济贫法案》采取了对贫民分类管理、按个体需要给予不同救助的措施;♦②宗教的慈善事业:查默斯做了大量的访谈工作、注重对案主精神品德的培养和行为的改造、强调要尽可能地动用案主的天然资源、提出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注重对友好访问员的挑选和训练⑵职业化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改善贫民状况协会”:收集信息、给予建议、解决困难、心理辅导、行为训练、提供救济;♦“慈善组织会社”:联络协调、调查访问、直接服务、员工训练⑶科学化时期(20世纪10年代- 30年代):♦理论建构:三个重点:动用资源、了解需要、设定程序;♦教育发展;♦行业性发展。
⑷多元化时期(20世纪30年代- 70年代):♦功能派个案工作:特点在于强调服务机构的功能和案主的意志在助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心理暨社会派个案工作:“人在情境中”,强调个人生存环境诸因素的互动,认为人的内在心理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的;♦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目的在于协助案主有效的解决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帮助其挖掘、培养、恢复他应对人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修正派社会工作:人的行为分为操作性行为和自主性行为。
⑸整合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⑹反思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4.西方社会个案工作价值体系⑴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假定了个人应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⑵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价值:♦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利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青年,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最重要的;♦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
⑶泰彻的社会工作价值:♦每一个人都有其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每一个人都有权参与和其有关的决定;♦每一个人都应享有其应得的物质和服务;♦每一个人都应受到尊重和适当的治疗;♦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自由地获取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每一个人都应享有健康和福利的益处;♦每一个人都应有充分的机会体验爱情和友情。
5.社会个案工作价值的两难论题:♦①个人价值相对于制度目标;♦②个人自由相对于社会控制;♦③团体责任相对于个人责任;♦④相对论和实用论,相对于绝对论和神圣论;♦⑤安全保障相对于奋斗、苦难和自制;♦⑥革新变迁相对于传统主义;♦⑦异质性相对于同质性;♦⑧文化决定论相对于自然遗传论;♦⑨相互依赖相对于个人自主;♦⑩个性化相对于模式化。
6.社会工作伦理守则⑴含义:♦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对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个人所提出的行为标准和道德思想,集中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是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必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
⑵意义:♦它是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的依据;♦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间共信的保护和保障的标准,也是与其它专业者共信互信的媒介;♦它是社会人士评价的标准。
⑶制定原则:民主原则;价值原则;本土原则;应用原则;发展原则。
⑷内容:♦①对案主的伦理责任:对案主的义务,自我决定,正式同意,能力,文化能力和社会多元性,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查阅记录,性关系,生理接触,性骚扰,贬损语,服务费用,缺乏自决能力的案主,服务的中断,服务的终止;♦②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科际合作,纠纷,辅导,服务的转介,性关系,性骚扰,同事受到的损伤,同事失去工作能力,同事的不道德行为;♦③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评价表现,案主记录,工作表,案主的转介,行政,继续教育和员工发展,对雇主的义务,劳资纠纷;♦④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能力,歧视,个人行为,蒙骗和欺诈,损伤,错误言论,恳求,荣誉归属;♦⑤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⑥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众紧急事件,社会和政治行动。
7.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含义⑴含义:♦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⑵基本要素:♦关心他人。
工作者想了解案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并很愿意协助案主去解决问题;♦承诺与责任。
工作者愿意尽力协助案主解决问题,工作者就此对案主负起了一份责任;♦接纳与期望。
接纳指接受案主这个人,接受他的优缺点和言行举止,而不去批评或怀疑他,期望是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正向的期望,表明工作者对案主改变的坚定信心;♦同感。
尝试进入案主内在心理世界,用案主的眼光来看问题;♦真诚与一致性。
真诚是不虚假、不欺骗、不使用策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真诚的人其口语和非口语的表达是一致的,给人整体的感受; ♦权威与权力。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对案主拥有一定的权威和权力; ♦目的。
工作者的目的是完成助人目的而不是其他目标。
⑶意义:♦①良好的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达成助人目标的基础;♦②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治疗的重要手段和中介。
8.案主在求助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需求:♦①需要被视为独特的人,而非一个个案、一种类型或某类人;♦②有表达内心感受的需求,包括负面、消极的感受。
这些感受可能是恐惧、不安全感、怨恨、不平、敌意等;♦③需要被视为一个有价值、有尊严的人,而不是一个依赖、软弱、失败或犯错的人;♦④需要获得他人的关切、了解与回应;♦⑤对个人问题,希望能不受批评或指责;♦⑥对自己的生活,有自我选择与决定的权利与机会,不愿被人催促、指挥或强迫行事。
只希望得到帮助,而不希望被支配;♦⑦期望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隐私获得保密,不愿意让亲戚朋友及社区其他成员知道他的问题,更不原因向机构求助而声誉受损。
9.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①个别化原则。
将案主看成独立的个人,重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个人感受与看法;♦②接纳的原则。
要求承认案主有自我表达情感的权利,个案工作者应投入地聆听,既不阻止,也不责备;♦③承认的原则。
承认案主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他的发展的潜能以及改变的能力;♦④理解关怀的原则。
个案工作者适度的情感介入;♦⑤非评判的原则。
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案主,而不是对案主作出是非对错的评判;♦⑥案主参与与自决的原则。
案主有自我选择及决定的权利;♦⑦保密性原则。
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
10.移情与反移情⑴移情♦案主不把工作者看成帮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而是把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人(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把其当作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
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
正向的移情表现为案主对社会工作者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甚至于把异性的工作者当作恋人;负向的移情如敌意、激动或愤恨,表现在无助的、抗拒的、否认的或追求赞许等行为上。
⑵反移情♦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