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材料选择

合集下载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选择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选择

维普资讯
鱼童 主
E E L CT C BI RI CYCL E
极材料有 以下几种 :钴酸锂 (io ) L O 、锰酸锂 C
( i 2 、 镍 钴 锰 酸 锂 ( ioN 2 )以 L Mn04) L , i O2 C Mn
Li o 2 C 0
锂离 子 电池 的充 电过程 就 是 L 从 正 极跑 出 』 +
只 能 以金 属 的形 式 在 其 表 面 析 出 。 一 方面 ,

维普资讯
技 市 与 开 发
JSHU YU K }A } A F
金属锂 的表面沉积 非常容 易聚结 成枝权状锂枝
由上述综合表现 可知 :钴酸锂 ( o  ̄) UC O
是极不适合用在动 力型锂离子 电池领域 的 ;锰 酸锂 (L mo 和 磷酸铁锂 ( F P 为正 i M ) UeO )
20 05 07

童 主
EL ECTRI Bl C CYCL E
维普资讯
说热稳定要远优 于钴 酸锂和镍钻酸锂 具有更
好 的安全 雒。
表 1 各正 极材 料氧 化 温度 苏 州 星恒 电源有 限公司 使 用 经 过表 面 纳 米
包覆处理 的锰酸锂作 为正极材料 ,表面 改性后
的锰酸 锂 的氧 化 性 降 低 ,从 而 能进 一步 提 高安
全 。
氧 化 还 原 温度 是 指 材 料 发 生 氧 化 还 原 放 热 反 应 的温度 ,是 衡 量材 料氧 化 能 力的 重要指 标 , 温 度越 高表 明其 氧 化 能 力越 弱 。 表 1列 出了 主
电池 的充 电过程 是 从正 极 将 还 有 剩 余 。 可 用 以下 o, 』 +
的简 式表 示 : L o 2  ̄.L+ iC O2 ( 常充 电结束 ) i O - 05 iL 5o C - 0 正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应用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应用

14.94
60/(0.6C) 237 3.97 16.96 3212
16.16
80/(0.8C) 32 0.74 3.133 3129
14.15
图5-8 锂离子电池充电曲线
在实际电池组应用中,可以以锂离子电池允许的 最大充电电流充电,达到限压后,进行恒压充电 ,这样在减少充电时间的基础上,也保证了充电 的安全性。
镍与钴的性质非 常相近,而价格 却比钴低很多, 井且对环境污染 较小。
图5-2层状LiCoO2的结构示意图
Mn元素含量丰富,价格便宜,毒性远小于过渡 金属Co、Ni等。主要缺点是电极的循环容量容 易迅速衰减,原因主要有:
①LiMn2O4的正八面体空 隙发生变化产生四方畸变
②LiMn204中的锰易溶解于 电解液中而造成流失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
1)工作电压高。钴酸锂3.6V,锰酸锂3 .7V, 磷酸铁锂3.2V。
2)比能量高。理论比能量可达200W·h/kg以 上,实际应用中也可达140W·h/kg。
3)循环寿命长。深度放电循环次数可达1000次 以上;低放电深度循环次数可达上万次。
4)自放电小。月自放电率仅为总容量5 % ~9% 5)无记忆效应。 6)环保性高。不包含汞、铅、镉等有害元素,是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优劣的关键 因素之一,比容量高、容量衰减率小、安全性能 好是对负极材料的基本要求。
图5-6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石墨是锂离子电池碳材料中应用最早、研究最多 的一种,其具有完整的层状晶体结构。石墨的层 状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脱嵌,能与锂形成锂一 石墨层间化合物,其理论最大放电容量为 372mA·h/g,充放电效率通常在90%以上。 锂在石墨中的脱/嵌反应主要发生在0~0 .25V 之间(相对于Li+/Li),具有良好的充放电电压平 台,与提供锂源的正极材料匹配性较好,所组成 的电池平均输出电压高,是一种性能较好的锂离 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迁移和嵌入/脱嵌过程。

锂离子动力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1. 正极:通常使用锂化合物(如LiCoO2、LiFePO4等)作为正极材料。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通过电解质迁移到正极,嵌入到正极材料的晶格中。

这导致了正极材料的氧化反应。

2. 负极:通常使用石墨材料作为负极。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并脱嵌出负极材料的晶格。

这导致了负极材料的还原反应。

3. 电解质:电解质通常是由锂盐(如LiPF6)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电解质溶液。

它充当了锂离子的传输介质,使得锂离子能够在正负极之间移动。

4. 隔膜:隔膜用于分隔正负极,防止直接电子短路。

它允许锂离子通过,但阻止电解质中的离子或电子的直接传递。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将电流通过电池,使得正极材料氧化并嵌入
锂离子,同时负极材料还原并脱嵌锂离子。

这样,电池会存储电能。

在放电过程中,当外部电路连接到电池上时,锂离子开始从正极迁移到负极,从而完成了电流的流动。

这导致正极材料的还原反应和负极材料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储存的电能。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

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利用多种正极材料和电解液配方组成的先进动力电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逐渐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点、制备工艺和材料选择,以及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点、制备工艺和材料选择、以及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将介绍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的特点和优势,包括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将详细探讨制备工艺和材料选择对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等方面的选择和制备技术。

最后,将对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性、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点、制备工艺和材料选择以及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为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锂电池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同时,通过对未来展望和结束语的陈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启发,促进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2.正文2.1 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点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结合多种不同材料进行复合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 高能量密度: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采用多种不同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使其在特定体积或重量下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储能力。

2. 高安全性:由于多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采用了多种不同材料的复合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热量积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减少了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锂离子电池原理

锂离子电池原理

锂离子电池原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充电式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它采用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实现电荷的储存和释放。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通常由氧化物材料构成,负极则由碳材料构成,电解质是液态或固态的锂盐溶液。

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并嵌入碳材料中,而在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迁移到正极。

这一过程中,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正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充电时,正极材料(如钴酸锂)发生氧化反应,失去氧化态,同时吸收锂离子。

而在放电时,正极材料发生还原反应,重新获得氧化态,同时释放出锂离子。

这一过程是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充放电的基础。

其次,负极材料的嵌入脱嵌反应。

在充电时,负极材料(如石墨)发生脱嵌反应,释放出嵌入其中的锂离子。

而在放电时,负极材料发生嵌入反应,吸收外部的锂离子。

这一过程也是锂离子电池实现充放电的重要环节。

另外,电解质的离子传导。

在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起着离子传导的作用。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需要在正负极之间迁移,而电解质就扮演了传递锂离子的角色。

这一过程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

最后,电子的外部流动。

在锂离子电池中,除了锂离子的迁移外,电子也需要在外部电路中流动。

在充电时,外部电源提供电子,使得正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而在放电时,外部电路接收电子,使得正极材料发生还原反应。

这一过程是锂离子电池能够输出电能的关键。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原理涉及正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负极材料的嵌入脱嵌反应、电解质的离子传导以及外部电子的流动。

这些基本原理共同作用,使得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高效的充放电,并成为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动车辆的重要能量来源。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充电式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储存装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优势和应用。

一、锂离子电池的组成1.1 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锂钴酸、锂镍酸和锂铁酸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电压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1.2 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质。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嵌入负极的石墨层间结构,实现电池的储能。

而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则从负极脱嵌,返回正极。

1.3 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溶液,其中包含锂盐和有机溶剂。

电解质起到导电和锂离子传输的作用,能够保持电池内部的离子平衡。

同时,电解质还能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短路和电池的过热。

二、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2.1 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流,使得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嵌,并通过电解质传输到负极材料中。

同时,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嵌入石墨层间结构,实现电池的储能。

这个过程是一个氧化反应,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被氧化为高价态。

2.2 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通过外部电路供应给负载。

负载的工作过程中,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嵌,并通过电解质传输到正极材料中。

同时,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为低价态。

这个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为低价态。

2.3 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是指电池能够进行充放电循环的次数。

循环寿命受到电池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如正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电解质的稳定性和电池的温度管理等。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改进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和设计,以提高其循环寿命。

三、锂离子电池的优势3.1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下存储更多的能量。

li4ti5o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作原理

li4ti5o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作原理

li4ti5o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作原理一、概述1. 简介li4ti5o12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在电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li4ti5o12的工作原理,希望可以为电池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锂离子电池概述1. 电池结构及原理锂离子电池是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的。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往返迁移,完成电荷的存储和释放。

三、li4ti5o12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1. 化学组成li4ti5o12是由锂离子和钛氧簇组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化学式为li4ti5o12。

2. 结构特点li4ti5o12具有尖晶石结构,其晶格稳定性和高电导率是其在电池中应用的关键优势之一。

四、li4ti5o12的工作原理1. 锂离子嵌入/脱嵌机制li4ti5o12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会在其晶格结构中嵌入或脱嵌,完成电荷的存储和释放。

2. 极化行为li4ti5o12的极化行为会影响其在电池中的循环性能,合理控制极化行为对于提升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五、li4ti5o12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1. 优势作为负极材料,li4ti5o12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高温性能等诸多优势。

2. 局限性li4ti5o12的比容量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电动车等大容量电池领域的应用。

六、结论1. 未来展望随着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仍然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待更多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

以上就是li4ti5o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工作原理的介绍,希望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七、li4ti5o12的改进和性能优化方向1. 表面涂层对li4ti5o12进行表面涂层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增强其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2. 纳米结构设计利用纳米技术,设计制备纳米结构的li4ti5o12材料可以提高其比表面积和离子传导率,进而提升电池的性能。

锂离子电池材料介绍

锂离子电池材料介绍

3/13/2024
负极材料-合金材料
新型合金负极是在具有储锂活性的金属基础上加入另外一种或几种非 活性物质作为载体形成的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可以分为如: 锡基合金: CuSn, SnSbx, etc 硅基合金: NiSi, Si/Ag Si/C, etc. 锑基合金 锗基合金等
反应机理:Si+4.4Li Li4.4 Si (theory capacity: 4200mAh/g)
2024/3/13
负极材料-石墨
鳞片天然石墨
球形天然石墨 MCMB(人造石墨)
2024/3/13
负极材料-石墨
石墨层间化合物 Graphite intercalated Compound(GIC)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3/13/2024
天然石墨作负极材料的优点
,减小电化学阻抗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3/13/2024
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正极材料的要求
1、高性能小型锂离子电池:需要高比容量的 正极材料,LiCoO2只有140mAh/g比容量 显然不能够满足其发展要求
2、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需要低成本, 耐过充性与热稳定性高的正极材料,提高 其安全性能
正极材料-LiNixCoyMnzO2
• 与NCA不同的是,Mn为+4价,在晶格中作为支柱,不参与充放电, 因此结构很稳定,Co部分替代Ni,使氧化性降低,因此具有较好的 化学稳定性
• 在高电势时,为Co3+/Co4+的反应,低电势时为Ni3+/Ni4+和 Ni2+/Ni3+的反应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锂离子为电极材料的充电电池,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因此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和关键技术,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先进的能源存储技术。

1. 锂离子电池原理。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迁移,完成电化学反应。

正极材料通常采用氧化物,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负极材料则采用石墨、石墨烯或金属锂等;电解质通常为有机溶剂和锂盐的混合物;隔膜则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防止短路。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解吸,通过电解质迁移到负极,并嵌入负极材料中;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通过电解质迁移到正极,最终嵌入正极材料中。

这一过程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具体反应式和能量变化可根据不同的正负极材料进行推导。

2. 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

(1)正负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目前,钴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以及石墨、硅基材料和金属锂等负极材料是常用的选择。

不断地研发新型材料,并改进现有材料的性能,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

(2)电解质,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离子传导性能和安全性。

传统的有机溶剂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离子传导性能,但由于其挥发性和燃烧性,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固态电解质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其离子传导性能和界面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3)隔膜,隔膜主要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防止短路和电池过热。

优秀的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能和机械强度,同时要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

目前,聚合物隔膜是主流选择,但其在高温和高压下的稳定性仍存在挑战。

(4)电池管理系统(BMS),BMS是锂离子电池的大脑,负责监测电池的状态、控制充放电过程、保护电池安全等。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关键问题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关键问题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的关键问题锂电池是一类以金属锂或含锂物质作负极的电的化学源总称,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问世并商业化生产以来,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的比能量,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和绿色环保等一系列优点,受到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发展。

一、基本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两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

电池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脱出, 插入正极。

以将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电池为例。

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

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

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

Li-ion Batteries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

所以Li-ion Batteries又叫摇椅式电池。

正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

正极可选材料很多,目前主流产品多采用锂铁磷酸盐负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脱插,充电时锂离子插入。

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

电池总反应:锂离子电池是由电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等部分组成, 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组成材料的性能和制备工艺,尤其是正极和负极材料。

因此研究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可逆地嵌脱锂离子的正、负极材料。

二、正负极材料(一)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应满足条件:①足在所要求的充放电范围内, 与电解质溶液有电化学相溶性;②温和电极过程动力学;③高度可逆性:④全锂化状态下在空气中稳定性好。

新型锂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新型锂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新型锂电池的原理及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无人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新型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新型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新型锂电池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电解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负极材料:新型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锂铁磷酸盐(LiFePO4)、锂钴酸锂(LiCoO2)等化合物,而负极材料则采用石墨。

这些材料能够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出时稳定地进行反应,提供电荷传输的通道。

2. 电解液:新型锂电池使用非水电解液,如有机溶剂、无机盐等。

这种电解液在高温下不易挥发,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能,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的传输速度。

3. 锂离子传输: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和负极材料之间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进行传输。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通过电解液进入负极材料;放电时,则相反。

新型锂电池的应用新型锂电池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动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新型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可靠的动力来源。

2.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电池的耐用性和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型锂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主要电池选择。

3. 无人机无人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无人系统,其可靠的能源来源尤为重要。

新型锂电池的轻量化和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无人机的首选能源,为其提供持久的飞行能力。

4. 储能系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储存和调度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新型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储存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储能系统,有效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结论新型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重要能源来源。

无论是电动汽车、智能手机还是储能系统,都离不开新型锂电池的支持。

锂离子电池材料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材料基础知识

Capacity(mAh/g)
学性能影响非常的显著!
E2 electrolyte
1st charge 1st discharge
在E2电解液中没有剥离
100
200
300
400
500
Capacity(mAh/g)
石墨与电解液的兼容性
不兼容现象
电解液的选择对于材料的电化
SEM
学性能影响非常的显著!
Capacity retention(%) vs. Cycle 1C/1C
3
Cathode
4
几种主要正极材料性能比较
5
理论容量的计算(以石墨为例)
• 满充电时:C6Li—GIC 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
• LiC6 6C + Li+ + e• 6个C原子能放出1个电子 • 6molC原子能放出1mol电子 • 6molC原子的质量=6*12=72g • 1mol电子电量= 1.60217733*10-19 C *6.0221367*1023 =
110%
105%
100%
95%
Fading(%)
90%
85%
80%
75% 70%
Graphite/LiCoO2
65%
不兼容现象分为60% :PC不兼容 EC不兼容
0
200 400 600 800 1000
Cycle_Index
28
软碳和硬碳
• 软碳即易石墨化碳,是指在2500℃以上的高温下能石墨化的无定形碳。软碳的结晶度(即石墨 化度)低,晶粒尺寸小,晶面间距(d002)较大,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但首次充放电的不可逆
•石墨晶体的主要参数: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练一练: 如下型号代表什么含义? ICR18650 ICL083448 ICLt73448
四、三元锂电池
正极材料由三种组分构成的这种锂离子电池称为三 元锂离子电池,简称“三元电池”。
引入Co提高电导率。 引入Ni提高材料的容量。 引入Mn降低材料成本。
优点: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较高的能量密度,较低的生产 成本,标称电压已达3.7V。
2)制造工艺 诸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无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2.提高锂电池安全性的措施 1)使用安全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阻燃电解液是一种功能电解液,这类电解液的阻燃功能是 通过在常规电解液中加入阻燃剂获得的。 阻燃电解液是目前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最经济有效的措 施。
2)提高电极材料的热稳定性 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热稳定性更 受关注,通常被认为是热失控发生的第一步。
提高SEI膜的热稳定性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负极材料的表面包覆。如在石墨表面包覆无定型碳 或金属层; 另一种是在电解液中加入成膜添加剂,在电池活化过程中 ,它们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稳定性较高的SEI膜,有利于获得更 好的热稳定性。
(二)热特性 1.生热机制 反应热——化学反应 极化热——电极极化 焦耳热——电池内阻 分解热——自放电导致的电极分解
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材料有: LiCo02(钴酸锂)、 LiNi02(镍酸锂)、 LiMn204(锰酸锂)、 LiFePO4(磷酸铁锂)。
负极材料一般用: LiC6(锂碳层间化合物)。
电解质一般采用溶解有锂盐的有机溶液,如: LiPF6(六氟磷酸锂)、 LiAsF6(六氟砷酸锂)。
充电时,Li+从正极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负极碳的层 间去,形成层间பைடு நூலகம்合物。放电时,则进行可逆反应。

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斯 州大学 的 Go d n u h2 次 报 道 了 LF P 4能 o eo g l首 _ ] ie O
其 反 应是 在 L F P 和 F P 两 相之 间进 行 。 ie O4 e O4 其 理 论 比容量 为 1 0mA ・ / , 且 具 有 非 常平 衡 7 hg并 的放 电平 台 。A. P d i I 指 出 , 通 过 不 断减 K. a h 等 2 ] 锂 少 的 L F P 4 F P 4 面嵌 入 到 F P 结 构 中是 ie O / e O 界 e O4 循 环 过程 中 的控 制 步骤 。 由于 F P 4界 面 的 面积 eO 逐 渐 减小 , 过此 界 面的 锂不 足 以维 持 电流 , 导致 通 这 了高 电流 时可 逆 容量 的损 失 , 因此 在 较 小 晶粒 的样 品 中可逆 脱嵌 的锂 离 子 的 数 量会 增 加 , 逆 容 量 随 可 着 温 度 的升 高而增 加 。
关 键词 锂 离子 电池 LF P ie O 能 源
近 几年 来 ,锂 离 子 电池 ” 词 在 媒 体 中经 常 出 “ 一 现, 生产 锂 离子 电池 的 企业 不 断 涌现 。锂 离 子 电 池
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 对人类生活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锂 电池 的 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7 0年代 , 由于发 生 了石油 危机 , 使 人 们 去 寻 找 新 的 替代 能 迫
电池 平衡 , 电子从 外 电路 到达 负 极 ; 电时则 发 生过 放
程相 反 的氧化 还 原反 应 l : _ 4 j
化学性 能E 引。利用 固相方 法 制 备 材料 所 需 的设 备 和 工 艺都 很简单 , 但是 获 得 的正 极 材 料 的性 能 较差 , 均 匀程度较 低 , 因此 , 固相合成 法还有 待进一步 改进 。

锂电池选型的详细步骤

锂电池选型的详细步骤

锂电池选型的详细步骤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1 概述现如今,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能源储存技术之一。

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成为主流的电池技术。

然而,在选用合适的锂电池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电池类型、容量需求、循环寿命、安全性等。

因此,进行锂电池的选型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介绍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探讨锂电池选型的重要性,以及总结选型步骤和未来锂电池选型的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锂电池技术。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锂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从而实现电荷与放电过程的能源转换装置。

根据不同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锂电池被分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锂硫电池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锂电池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性能指标,因此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锂电池选型的重要性。

正确的锂电池选型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不同应用场景对锂电池的性能要求不同,例如移动设备对电池容量和体积的要求较高,而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权衡,以确保选用的锂电池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最后,我们将总结锂电池选型的步骤,并展望未来锂电池选型的发展趋势。

通过系统的选型步骤,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锂电池的类型、容量和性能指标。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锂电池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安全可靠的锂电池的需求。

通过对锂电池选型的详细步骤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锂电池技术,为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明智的选型决策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锂电池行业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本文也可作为参考资料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促进锂电池选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原理 性能与生产工艺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原理 性能与生产工艺
当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新型材料的研发、制备技术的改进以及工业化生 产等方面。其中,新型材料主要包括三元材料、富锂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等;制备技术的改进 则主要涉及化学合成法、物理沉积法、溶剂热法等;工业化生产方面则主要生产成本、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等问题。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材料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前景等方面。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同时,产业化方 面也将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市场前景方面,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将在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写作手法上,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作者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使得读者能够容易理解书 中内容;书中各主题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作者在介绍每种 正极材料时,都从性能和生产工艺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使读者能全面了解材料的各项特性。
综合以上分析,本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理、性能与生产工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 用性。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本书内容安排合理、主题结构明确、写作手法独 特。书中详细评价了多种正极材料的性能和生产工艺,对于指导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进行锂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本书也为相关领域的读者提供了一本极 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
本书总结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和重要性。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对于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我们有信心推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迈向新的阶段,为人类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理、性能与生产工艺》一书精彩摘录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诸 多关键知识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通过本书的阅读,读 者将深入了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性能和生产工艺,并领略到该领域的 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相信这本书对于推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发挥重要作 用。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基础知识材料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基础知识材料

一、概述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基础知识和材料,对其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1.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其具有高电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理想材料之一。

2. 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或石墨化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

3. 电解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解质一般采用无水溶液型锂盐溶液,如LiPF6,用于传递锂离子的导电介质。

4. 分离膜:分离膜一般采用聚合物材料,用于防止正负极短路,并且具有良好的离子传输性能。

三、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1. 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发生热失控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2. 长循环寿命:由于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能够满足电动车和储能系统对于高循环寿命的需求。

3. 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实现更高的电池容量,为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供了保障。

四、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1. 电动汽车市场目前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安全性,成为众多车企选择的动力电池之一。

2.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大主流车企的电动汽车中,为电动汽车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持。

五、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1.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重要手段。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成为储能系统的首选电池类型。

2. 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也积极布局,利用其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为电网调峰填谷、微电网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等提供了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

六、总结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电池类型,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

缺点
价格昂贵; 抗过充电性能差; 循环寿命较低; 有污染性。 充放电过程中结构会逐渐改变,导 致容量衰减,寿命降低; 较高工作温度下会溶解。
三元材料 磷酸铁锂
电化学性能稳定;
价格随钴的价格上下浮动大;
放电电压范围宽;
有污染性;
比能量高; 循环性能好。
制作用金属材料钴稀缺。
最环保,铁资源丰富;
本征电导率低,低温性能差;
(2)动力电源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传统能源(油、煤)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加重,而急需“环保型能源”代替;于是,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 开发相继问世,这些清洁能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为其动力来源在时 间上不连续,因而必须在其高峰期将所产生的电能储存下来,以便低 峰时使用。因此大容量的二次电池便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件;大容 量的二次电池也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并且在航空、航天、航 海中有广泛的用处。
与钴酸锂正极材料比较,具有价格优势,同时在循环稳定性、热 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上有所改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该种材料的 原料之一——钴的价格波动大,对钴酸锂的价格影响较大。钴处于价 格高位时,三元材料价格较钴酸锂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钴 处于价格低位时,三元材料相较于钴酸锂的优势就大大减小。随着性 能更加优异的磷酸铁锂的技术开发,三元材料也被认为是磷酸铁锂大 规模生产前的过渡材料。 3、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
图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为了满足便携电子设备小型化、轻量化发展需求,锂离子电池自 大规模商用化以来,凭借其放电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 优势,近年来逐渐取代了铅酸、镍镉、镍氢等传统二次电池,担负着 电子设备用小型二次电池的主要角色。随着市场的多元化,使其市场 容纳量越来越扩大,而且期待其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 用途方面,其应用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锂离子电池部分主要材料的选择及制备

锂离子电池部分主要材料的选择及制备

将原料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固 态物质并沉积在基底上,制备出正极 材料。该方法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 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溶胶凝胶法
将原料溶液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再经 过干燥、热处理等工序制备出正极材 料。该方法制备的产品性能较好,但 成本较高。
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提高能量密度
01
通过改进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钛酸锂材料
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快速的 充放电能力,能够提高电池的倍率性 能和寿命。
锡基材料
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较低的电极电 位,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压 平台。
氮化物材料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 能够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和倍率性 能。
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物理法
通过物理手段如球磨、破碎、筛 分等制备负极材料。该方法简单
以满足电动汽车等应用的需求。
提升安全性能
02
研究新型正极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电池燃
烧或爆炸的风险。
降低成本
03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降低原料成本,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总成本,
பைடு நூலகம்
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03
负极材料的选择及制备
负极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石墨类材料
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稳定的嵌锂性 能和良好的循环性能,是目前最常用 的负极材料之一。
直接合成法
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合成电解液的原料,经过 精制得到电解液。
萃取法
利用溶剂萃取技术分离出电解液中的杂质, 得到高纯度的电解液。
混合法
将两种或多种溶剂混合,加入添加剂后得到 电解液。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将电解质离子交换到有机溶 剂中,得到电解液。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主要在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MP3、手持影碟机等小型电器方面,但在电动汽车、大型动力电源等领域的应用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由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等构成。

这种电池的正负极均采用可供锂离子(Li+)自由嵌脱的活性物质,充电时,Li+从正极逸出,嵌入负极;放电时,Li+则从负极脱出,嵌入正极。

这种充放电过程,恰似一把摇椅。

因此,这种电池又称为“摇椅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

电池的特性取决于包括在其中的电极、电解质和其它电池材料。

具体地说,电极的特性取决于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等。

因此通过电极的特性,如从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电解液等多方面研究,来提高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或快速充放电性能,高温以及安全性能等。

1锂离子电池的研究1.1正极材料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正极材料是关键,也是引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因此寻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环保和价格便宜的电极材料是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

普遍使用的正极材料是LiCoO2、LiFePO4和LiMn2O4。

商品化的LiCoO2虽广泛应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解决的问题,如平均放电电压只有3.6V,最高也未达到4.0V;实际比容量为140mhA·g-1;过充电会迅速恶化电极的循环性能;在45℃以上使用时自放电增加,容量下降,也不宜快速充电。

显然,如果LiCoO2作为动力型电池的正极材料,抗过充,自放电等这些需解决的问题若不解决,电池的一致性很差,一旦组合成动力电池,整体电池的性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能进一步完善LiCoO2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把重点转移到LiCoO2材料的掺杂、包覆等。

LiCoO2材料虽然占据着市场,但其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LiMn2O4具有放电电压高,安全性好,具有其他层状结构正极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等优点,因而目前在推广锂离子动力电池方面,其具有很大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材料选择
随着锂离子电动车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热销,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厂商开始上马锂电池项目,然而,选择什么样的锂电池成为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虽然锂电池的保护电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动力电池而言,要真正保证安全,正极材料的选择十分关键。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量最多的正极材料有以下几种: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镍钴锰酸锂(LiCoxNiyMnzO2)以及磷酸铁锂(LiFePO4)。

究竟选择哪种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下文会做详细地分析。

测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过充(指充电电压超过其充电截止电压,对锂离子电池来说,一般可以将10V/节定为过充电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谈到过充,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是Li 从正极跑出来,通过电解液游到负极并得到电子,嵌入到负极材料中,而放电的过程则相反。

衡量正极材料安全性主要考验:A:容不容易在充电时形成枝晶。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就是Li 从正极跑出来,通过电解液游到负极被还原并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放电的过程则相反,负极材料中的锂被氧化,通过电解液,嵌入正极材料。

基于循环性地考虑,钴酸锂(LiCoO2 )材料的实际使用容量只有其理论容量的二分之一,即使用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正常充电结束后(即充电至截止电压4.2 V 左右),LiCoO2正极材料中的Li 将还有剩余。

可用以下的简式表示:
LiCoO2→0.5Li Li0.5CoO2 (正常充电结束)。

此时如果充电电压继续升高,那么LiCoO2正极材料中的剩余的Li 将会继续脱嵌,游向负极,而此时负极材料中能容纳Li 的位置已被填满,Li 只能以金属的形式在其表面析出。

一方面,金属锂的表面沉积非常容易聚结成枝杈状锂枝晶,从而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直接短路;另外,金属锂非常活泼,会直接和电解液反应放热;同时,金属锂的熔断相当低,即使表面金属锂枝晶没有刺穿隔膜,只要温度稍高,比如由于放电引起的电池升温,金属锂将会熔解,从而将正负极短路,造成安全事故。

总之,钴酸锂材料在充电电压过高的时候,比如说保护板失效的情况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容量高,造成的破坏性将非常大。

镍钴锰酸锂(LiCoxNiyMnzO2)和钴酸锂一样,为保证其循环性,实际的使用容量也远低于其理论容量,在充电电压过高的情况下,存在内部短路的安全隐患。

与之不同的是,锰酸锂(LiMn2O4 )电池在正常充电结束后,所有的Li 都已经从正极嵌入了负极。

反应式可写作:LiMn2O4→Li 2MnO2 。

此时,即使电池进入了过充状态,正极材料已没有Li 可以脱嵌,因此完全避免了金属锂的析出进而减少了电池内部短路的隐患,增强了安全性。

B:氧化-还原温度。

氧化温度是指材料发生氧化还原放热反应的温度,是衡量材料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温度越高表明其氧化能力越弱。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四种正极材料的氧化放热温度:从表中可以看出,钴酸锂(包括镍钴锰酸锂)很活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压高,因此使用的是非水的有机电解质,这些有机电解质具有还原性,会和正极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热量,正极材料的氧化能力越强,其发生反应就越剧烈,越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而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放热稳定,其氧化性弱,或者说热稳定要远优于钴酸锂和镍钴酸锂,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由上述综合表现可知:钴酸锂(LiCoO2)是极不适合用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锰酸锂(LiMn2O4)和磷酸铁锂(LiFePO4)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的安全性是国内外公认的。

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使用经过表面纳米包覆处理的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表面改性后的锰酸锂的氧化性降低,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磷酸铁锂不是主流的正极材料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要求能够高倍率充放电,即大电流、短时间放出电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另一个要求是低温性能。

从材料本身看来,磷酸铁锂目前还不能兼顾大电流放电、低温性能和轻便小巧的要求。

1. 从材料特性上看1)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比较低,导致生产出来的电池体积较大,重量较沉;2)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子电导低,必须加入碳黑或进行改性才能够提高电导率,但这样又会导致体积变大,增加电解液;3)磷酸铁锂材料在低温情况下电子电导更低,其低温性能是其应用于动力电池的另一障碍。

目前,美国Valence科技、A123公司和加拿大Phostech公司等国际级大公司能够提供磷酸铁锂的样品和电池,但这些样品与目前成熟的锰酸锂相比,电压、密度、大电流和低温性能都相差较多。

有一数据可表明,以磷酸铁锂为正极的18650电池的容量仅能达到
1300mAh/g ;
2. 从技术成熟度上看由于安全性过关,磷酸盐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但由于磷酸铁锂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时间远远短于钴酸锂和锰酸锂,还停留在产品应用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所以目前不可能成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

3. 从电池成本上看磷酸铁锂的制造需要碳酸锂做主要材料,还需要氩气与氮气等保护气,制造成本很大。

目前国际市场最好的磷酸铁锂价格是30多万元/吨,但产量很小,批量不稳定;国内的价格是在15-16万元/吨,在未来的3-5年之内,磷酸铁锂的价格会居高不下,目前,锰酸锂的价格是8-10万元/吨。

4. 从实现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上看正极材料的成本只是电池成本的一部分,正极材料的价格下降不会给电池整体成本带来本质的影响。

在电池的生产制造中,正极材料仅占原材料中的15%-20%,还需要考虑电解液、制造工艺,良品率低等问题,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工艺问题还有待解决。

目前,从试验室中是能够做出动力磷酸铁锂电池,但磷酸铁锂的材料稳定性差,材料工艺比较复杂,涂膜难,制备过程难,进入批量生产尚需时日。

综上所述,磷酸铁锂无论在技术成熟度、性能、成本、制造工艺方面都存在缺陷,尽管不失为未来研发的一个选择,但不适合现阶段的市场应用。

锰酸锂得到国内外领先制造商的一致认同
1.技术成熟,安全有保障。

锰酸锂的安全性已经毋庸置疑,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开发的改性锰酸锂在容量和循环性能上表现更优异。

同时,采用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星恒产品还是国内第一个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

在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组的统一测试中,星恒的安全性、循环、高低温性能等测试全部过关,成为唯一的入选单位。

下图为55℃时,星恒改性锰酸锂电池的容量循环衰减图,此图表明:星恒的改性锰酸锂在高温55℃下仍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充放电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到90%以上,显示出优异的高温循环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动自行车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上图为两种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的倍率特性比较图。

此图表明:星恒改性锰酸锂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倍率,几乎接近100%。

实验还表明:星恒改性锰酸锂降低了材料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与电解液的氧化反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由此可见,星恒的改性锰酸锂耐过充性更好,高倍率放电承受能力更强,安全性能更好,而且还克服了一般的锰酸锂所具有的诸多缺点,非常适合在动力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中应用。

2. 销量第一,市场检验应用。

在国内市场,苏州星恒的锰酸锂电池已经大批量生产,应用在电动自行车领域已经超过4万组,海外销售突破了1万组,占国内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场份额的80%以上。

而通过1年
多的市场检验,星恒锰酸锂电池的综合客诉率不超过3%,无一例安全性问题,显示了星恒锰酸锂电池稳定的性能和过硬的质量。

3. 锰酸锂是国际高水平厂商共同的选择。

国际上,日本的动力锂电池技术研发最早,技术水平最高。

以三洋、日立为代表锂电池厂商全部选择锰酸锂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汽车上。

这说明,只有锰酸锂才是目前主流的正极材料。

综上所述,虽然磷酸铁锂有它独特的优点,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还不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它的成熟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投入,所以锰酸锂还是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