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历代君主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解读

《三国演义》99人物谱曹魏人物▶曹魏缔造者1.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
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用火攻战败。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2.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
公元220年—226年在位。
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曹魏文官3.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
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
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
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4.荀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5.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周代曹国国君世系研究

周代曹国国君世系研究作者:安普义朱永禄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1期摘要:曹国,武王时封叔振铎之国,故都在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县一带,西周初始见于经传,至春秋晚期被宋国攻灭,历500余年29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周代历史研究,厘清曹国国君世系,完善了对曹国历史的研究。
关键词:周代;曹国;世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1一、曹叔振铎至曹夷伯的世系考证文献记述的曹国世系,多依《史记》和《左传》,唯有《世本》在悼公至靖公的世系与上述略有不同。
然而,近年以来出土青铜器铭文所揭露的曹国世系以及宋人金石学著作上所见的曹国铭文世系与文献记载有所不同。
1992年在陕西扶风县巨良海家村出土了一批窖藏青铜器,其中有大型青铜器师钟,师钟的钲间及上部残存铭文4行35字,铭文释为“师自乍(作)皇且(祖)大(太)公公公魯中宪白(伯)孝公朕刺(烈)考□□和钟用喜侃前□绰永命義孙子□”。
师钟干上正侧面饰重环纹,是西周晚期流行的典型纹饰,在钟干上比较少见,但在西周的钟干上也有发现。
师钟的铭文字体明显具有西周中晚期铭文特点,与西周晚期柞钟风格一致。
师钟应当是西周中晚期时期的器物。
故宫博物院的刘雨先生将师钟铭文释为“师自作皇祖太公、墉公、封公鲁、仲臤、宫伯、孝公、朕烈考静□(公)寳龢钟,用喜侃前□□(文人),□(绾)绰永命,义孙子□”。
师钟在铭文中屡述其祖先世系,共记述了七代祖考名号。
钟铭恰与宋代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卷五﹒一五收录的“姬寏母豆”铭文相似。
宋代《考古图》中的姬寏母豆,据其记载“熙宁中,得于扶风”,“姬寏母豆”上的铭文,刘雨先生释为“姬寏母作太公、墉公、□公鲁、仲臤、省伯、孝公、静公豆,用祈眉寿,永命、多福,永宝用。
”姬寏母豆形制不典型,但其高足上的大波浪纹盛行于西周晚期,与师钟同属于西周晚期器物。
根据两器的铭文内容,两器所记述的世系基本一致,再经与《史记﹒管蔡世家》的曹国世系勘核,基本可以肯定两器所记述的世系应该是西周时期曹国的世系。
三国曹魏历代帝王

三国曹魏历代帝王三国曹魏(220-266年),帝王姓曹三国曹魏历代帝王1、曹腾(?-?年,高帝(追尊),东汉宦官)2、曹嵩(?-193年,太皇帝(追尊),高帝之养子)3、曹操(155-220年,武帝(追尊),太皇帝之子)4、曹丕(187-226年,文帝,武帝之子)5、曹叡(204-239年,明帝,文帝之子)6、曹芳(232-274年,齐王,明帝之养子)7、曹髦(241-260年,高贵乡公,东海定王之子)8、曹奂(246-302年,元帝,明帝之养子)三国时期魏国三国曹魏是魏文帝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后建立的国家。
曹丕曾祖曹腾本是东汉的宦官,永宁元年,曹腾伺候皇太子刘保读书,刘保即位以后,曹腾进位中常侍,本初元年,曹腾迎立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里三十一年,没有过失。
而且他推荐人才,从不炫耀。
蜀郡太守修书于曹腾,被益州刺史查出,要求免曹腾官并治罪。
桓帝认为这是从外面来的,没有治曹腾的罪,曹腾没有放在心上,反而称赞益州刺史为能臣。
曹腾收曹嵩为养子,曹嵩的孙子曹丕后来篡汉,曹叡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汉桓帝后期,依靠曹腾的关系,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事,曹嵩官拜司隶校尉。
到了灵帝时候,曹嵩位列九卿,位高权重。
但曹嵩不像曹腾那样,是个清廉之人。
他多年为官,获取了很大的利益,曹家富甲一方。
中平五年,汝南葛陂黄巾攻破了郡县,曹嵩被罢免回到了谯县老家。
董卓之乱时,曹操陈留起兵,曹嵩不肯相随,曹嵩带着儿子曹德到琅琊避乱。
初平四年,曹嵩和曹德投奔曹操,但还没赶到,被徐州牧陶谦派轻骑追杀至郡界而死。
曹操为报父仇而打陶谦,并造成了徐州大屠杀。
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追尊曹嵩为太王。
同年,曹丕篡汉,追尊曹嵩为太皇帝。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他好在有一个好的父亲———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他少年时候很机警,喜欢行侠,不务正业。
后来举孝廉,被授予洛阳北部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后来董卓把持朝政,与袁绍起兵讨董卓。
曹姓历史名人简介

曹姓历史名人简介
曹姓历史名人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位著名人物: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如征讨董卓、消灭袁术、建立魏国等等,被尊称为“曹武帝”。
曹雪芹:清朝著名小说家,以其代表作《红楼梦》享誉中外。
曹植:三国时期曹操的次子,官至太子洗马、中护军,以诗文才华著称,被誉为“洛阳才子”。
曹孟德:曹操的字,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千古一人”。
曹冲: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号称“小霸王”,以聪慧著称。
曹丕:三国时期曹操的长子,魏文帝,是魏国的第一任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国为姓的皇帝。
曹氏历代73大先祖,姓曹的快来对接一下!看看你是老曹家多少世!

曹⽒历代73⼤先祖,姓曹的快来对接⼀下!看看你是⽼曹家多少世!⽆论您在哪⾥,只要您姓“曹”,请您先点击上⾯的蓝⾊字“曹⽒⼤家族”,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中华曹⽒⼤家庭。
让我们携⼿同⾏,弘扬曹⽒⽂化,传播曹⽒正能量,结识天下曹⽒宗亲!中华曹⽒源流曹家⼈必读曹姓,中⽂姓⽒之⼀,三国时期魏国国姓,源⾃西周王族⽀系,为中国最古⽼的姓⽒之⼀。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六,2016年排名第三⼗⼆。
曹姓在中国的来源主要有:⼀⽀出⾃姬姓,周⽂王第⼗三⼦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孙便以国为⽒。
⼀⽀出⾃中亚昭武九姓的曹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东北⼀带)。
⼀般认为,公元前⼗⼀世纪,出⾃姬姓的曹⽒是最重要的来源,曹叔振铎亦被认为是曹姓始祖。
曹姓在川⽢地区和中原⽐较兴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占全国⼈⼝0.59%,总⼈⼝约730余万。
历代曹⽒先祖1第1世曹叔振铎曹叔振铎,曹国国君(公元前1100年。
距今3200年)2第2世脾名恮,太伯,继任国君3第3世平名射,仲昌,继国君44世侯宫伯,继国君5第5世云名良夫,孝伯,继国君6第6世窿7第7世玒洛阳令8第8世荭9第9世王忽10第10世毅11第11世瑢庐汗太守12第12世魳费⾢令13第13世⼭14第14世徽15第15世⾚需16第16世搏安定太守17第17世夹⽟18第18世马英⾦城太守19第19世王⽐20第20世璘析农守21第21世王进22第22世珉23第23世⽫⽿孔⼦弟⼦24第24世鹏临淄牧25第25世珩南阳令26第26世晶27第27世⾚页28第28世秋龟成都令29第29世遒30第30世球31第31世第1代曹参汉国相,平阳侯(前250年-前190年)32第32代第2代出汉惠帝御史⼤夫(副丞相),继平阳侯33第33代第3代奇右参军,继平阳侯(前180年-?)34第34代第4代时继平阳侯(前150年-?)35第35代第5代爽字仲达,⼤将军,(前110年-?)36第36代第6代密名师孟,会嵇太守,(前80年-?)37第37代第7代政(前50年-?)38第38代第8代曾公元前10年-?39第39代第9代充汉光帝侍中。
(完整版)三国演义99个人物谱

(完整版)三国演义99个人物谱《三国演义》99人物谱,让你迅速读懂三国曹魏人物1。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
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 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用火攻战败。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2。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年—226年在位.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曹魏文官3。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
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
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
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4。
荀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5.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三国曹氏

操辈以上
曹操辈曹丕辈
曹安(曹姓始祖)曹节(操曾祖,褒、腾父)
曹伯兴(操从祖父)曹仲兴(操从祖父)曹叔兴(操从祖父)曹腾(曹季兴,嵩养父,褒弟,鼎、炽、胤族父)
曹瑜(操族父)
曹矩
曹冲曹茂曹昂曹峻曹彪曹兖曹植曹幹曹熊曹铄曹子尚曹子京
曹操
曹丕
曹均
曹林曹彰曹嵩
曹子乘曹子棘曹子勤曹子楚曹玹曹整曹徽
曹彬曹德
曹安民(操从子)
曹彬(曹真弟)曹遵(真族人)曹冏(操族子)曹泰
曹楷曹范曹纯
曹演
曹胤
曹震曹馥曹绍
曹洪曹炽
曹褒(曹叔兴)
曹鼎(洪伯父,炽堂兄)
曹据曹真(操族子)
曹休(操族子)曹仁曹邵
曹叡辈曹芳辈芳辈以下
曹芳(叡养子)
曹询(叡养子)曹穆曹殷
曹宇曹奂曹协曹寻
曹贡曹邕曹蕤曹启曹髦曹礼曹俨曹鉴曹琬曹廉曹抗曹谌曹焜曹赞曹竦曹壹曹恒
曹赞曹纬曹澳曹嘉
曹悌曹温曹炳曹潜
曹偃
曹叡
曹霖曹敏
曹楷
曹琮
曹范
曹阐
曹翕曹琨
曹则
曹训
曹爽
曹皑
曹羲
曹彦
曹熙(曹真族孙)
曹文叔(爽从弟)
曹初
曹肇曹兴
曹纂
曹攄(曹休曾孙)。
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皇帝大全集

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皇帝大全集220—265年,曹魏,被西晋取代。
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220—226年在位)魏明帝曹睿(226—240年在位)魏齐王曹芳(240—254年在位)魏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在位)魏元帝曹奂(260—265年在位)221—263年,蜀汉,被曹魏灭亡。
蜀昭烈帝刘备汉后主刘禅(223—263年在位)229—280年,东吴,被西晋灭亡。
吴大帝孙权吴大帝孙权(229—252年在位)吴废帝孙亮(252—258年在位)吴景帝孙休(258—264年在位)吴末帝孙皓(264—280年在位)301—376年,前凉,被前秦灭亡。
前凉武王张轨(301—314年在位)前凉成王张茂(320—324年在位)前凉文王张骏(324—346年在位)前凉桓王张重华(346—353年在位)前凉哀王张曜灵(353年在位)前凉威王张祚(353—355年在位)前凉冲王张玄靓(355—363年在位)前凉悼王张天锡(363—376年在位)304—347年,成汉,被东晋灭亡。
成武帝李雄(304—334年在位)成哀帝李班(334年在位)成废帝李期(334—338年在位)汉昭文帝李寿(338—343年在位)汉后主李势(343—347年在位)304—329年,汉赵,被后赵灭亡。
汉光文帝刘渊(304—310年在位)汉废帝刘和(310年在位)汉昭武帝刘聪(310—318年在位)汉隐帝刘粲(318年在位)赵昭文帝刘曜(318—329年在位)319—351年,后赵,被冉闵灭亡。
赵明帝石勒(319—333年在位)赵闵帝石弘(333—334年在位)赵武帝石虎(334—349年在位)赵少帝石世(349年在位)赵成帝石遵(349年在位)赵哀帝石鉴(349—350年在位)赵末帝石祗(350—351年在位)337—370年,前燕,被前秦灭亡。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337—348年在位)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48—360年在位)前燕幽帝慕容暐(360—370年在位)350—352年,魏国,被前燕灭亡。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皇帝列表三国曹魏(220年——266年)魏国,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
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建安十八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曹魏置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毋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
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220年—226年在位7年,年号:黄初(220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魏的开国皇帝,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魏文帝登基后,首先平定了武威三种胡的叛乱,不久派遣军队在河西一带大破羌胡联军,曹魏的势力得以进入河西之地,接着又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权。
此外,曹魏多次击败鲜卑,巩固了北疆。
然而,魏文帝曾三次大举进兵孙吴,皆无功而返。
综合来看,魏文帝在位七年时间里,曹魏实力进一步增强。
葬首阳陵。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226年—239年在位14年,年号: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字元仲,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操、丕。
曹魏大多时间是在与蜀汉、东吴的战事中度过,例如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
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
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诸葛亮未能得尺寸之地。
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
曹魏皇帝 三国时代之曹魏帝国皇帝

曹魏皇帝三国时代之曹魏帝国皇帝魏国(220年12月10日-265年2月4日),也称曹魏,是中国汉朝末期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政权。
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改汉为魏。
至265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号为晋。
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又称魏武帝),曹魏计曹操共6帝。
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领土最辽阔的国家。
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盘踞中原一带,而这区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汉室禅让,向来被视为正统王朝。
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曹魏皇帝魏国(公元220年-266年),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魏朝,计曹操共5帝。
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乱之中。
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
他又将洛阳的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优势。
建安五年(200),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军南下,占荆州,与在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对垒。
此时刘备也起兵欲兴汉室,率荆州的残余势力与江东的孙权结合。
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
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
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曹操封魏公,定邺为其治所,后又进封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魏。
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蜀或蜀汉)。
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一般称孙吴)。
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
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都在中原,又有汉室禅让,向来称为正统王朝。
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令中国政治渐渐变成世统垄断。
浅谈曹叔振铎之后的曹国历代国君!

浅谈曹叔振铎之后的曹国历代国君!
曹太伯,姬姓,曹氏,名脾,曹叔振铎之嫡长子,曹国第二任国君,在位五十一年。
曹叔振铎
曹仲君,姬姓,曹氏,名平,曹太伯之子,曹国第三任国君,在位六十七年。
曹仲君的‘仲君’是一般称谓,并非谥号。
曹宫伯,姬姓,曹氏,名侯,曹仲君之子,曹国第四任国君,在位四十年。
曹孝伯,姬姓,曹氏,名云,曹宫伯之子,曹国第五任国军,在位二十年。
曹夷伯,姬姓,曹氏,名喜,曹孝伯之子,曹国第六任国君,在位三十年。
曹夷伯十五年,周厉王亡彘。
周厉王姬胡
曹幽伯,姬姓,曹氏,名彊(强),曹孝伯之子,曹夷伯之弟,曹国第七任国君。
曹幽伯九年,其弟苏弑幽伯代立,也就是曹戴伯。
曹戴伯元年,周宣王在位已经三年了。
周宣王姬静
曹戴伯三十年,戴伯去世,其子兕继位,也就是曹惠伯。
“三曹”简介

《度关山》抒写了曹操的政治理想。 《度关山》是乐府旧题,郭茂倩将其 收入《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相和曲》。 其云:“《乐府解题》曰:魏乐奏武 帝辞,言人君当自勤苦,省方黜陟, 省刑薄赋也”。
返回
芙蓉池
曹丕
乘辇夜行游,巡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曹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 冬-226年6月29日),字子 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 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 省毫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 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 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 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 建,沛国谯(今安徽省毫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 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武帝 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 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 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 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 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返回
曹国历代君主

曹共公
曹共公曹襄,(?-前618年),姬姓, 伯爵,春秋时曹国第17位国君,曹昭公 曹班之子,前653年至前618年在位。 根据《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记载: 当晋国公子重耳于前637年流亡曹国的 时候,和一个小人观看重耳的肋骨,看 他洗澡。可看出曹共公是一位荒唐无礼 之人。后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为春秋五 霸之一,以此为借口于前632年伐曹, 俘虏曹共公,有人对晋文公说:“昔齐 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 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曹孝伯
☆曹孝伯★,即姬 云,为春秋诸侯国曹 国君主之一,是曹国 第五任君主。他为曹 宫伯的儿子,承袭曹 宫伯担任该国君主, 在位30年。
曹夷伯
△曹夷伯▲,即姬喜,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是曹国第六 任君主。他为曹孝伯 的儿子,承袭曹孝伯 担任该国君主,在位 29年。
前任:曹孝伯
继任:曹幽伯
曹声公
曹 野:(公元前?~前510年),曹 声公,春秋曹国国君。
曹平公演之子,曹悼公午之弟。 继曹悼公而立,在位时间从公元前 515~前510年为期五年。
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公元 前510年)被曹平公之弟通杀。
前任:兄曹悼公
继任:叔曹隐公
曹隐公
曹 通:(公元前?~前506年), 曹隐公,春秋曹国国君。
曹穆公
☆曹穆公★,即姬 武,为春秋诸侯国 曹国君主之一,他 为曹惠伯的儿子, 杀曹废伯自立该国 君主﹔公元前 759——前757年 在位,在位3年。
曹桓公
◣曹桓公◥,即姬 终生,为春秋诸侯 国曹国君主之一, 他为曹穆公的儿子, 承袭曹穆公担任该 国君主,公元前 756——前702年在 位,在位55年。
曹文公寿之子,继曹文公 而立。在位时间从公元前 595~前578年为期十七年。
周王朝-曹国及其君主世系简要

周王朝-曹国及其君主世系简要曹国:曹国,周王朝之姬姓诸侯国。
曹国的始封君主为周武王的六弟叔振铎(姬振铎),史称曹叔。
叔振铎,即姬振铎,周王朝初期被兄长周武王封于曹地,故址在今山东省的菏泽市、定陶县、曹县一带,国都位于陶丘(定陶,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曹县),以其都城依曹南山而得名,故而,曹叔又称陶叔,初封时其国境包括有今山东省西部之地。
西周时期,曹国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周王朝的东土,在西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春秋时期,曹国与周围的强国相比,国力相对较弱,但还是除“春秋五霸”之外较强大的一个诸侯国家。
周襄王十五年(曹共公十六年,晋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避难到曹国,曹共公看不起流亡公子,不以礼待,迫使公子重耳继续逃亡他国。
未曾想姬重耳居然归国成为著名的晋文公,于周襄王二十年(曹共公二十一年,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成为春秋霸主之后,与楚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城濮之战”,击败楚国之后即兴兵伐曹国,俘虏了悔之不已的曹共公,从此曹国被迫听命于晋国,晋文公还逼迫曹国将与宋国接壤的土地划归于宋国,曹共公才被放回。
三年后的周襄王二十三年(曹共公二十四年,晋文公八年,公元前629年),春秋霸主晋文公又逼迫曹共公割让曹国与鲁国接壤的、济水以西之地于鲁国。
从此,曹国国势开始每况愈下。
到了周简王十一年(曹成公三年,晋厉公六年,公元前575年),晋历公为了显示霸主国的地位,出兵征伐曹国,还俘虏了曹成公。
曹国与宋国为邻,互相之间因土地问题成为宿敌。
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宋景公二年,公元前515年),曹悼公被宋景公禁锢至死,曹国开始了频繁的内乱,相继即位的国君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
后来,曹伯阳继位,是为曹废公。
这位曹废公十分乐道于田戈之事,不久即背叛了晋国,又十分荒唐地挥军入侵宋国。
到了春秋末期的周敬王三十三年(曹废公十四年,宋景公二十九年,公元前487年),宋景公倾全国之兵发动了击灭曹国之战,晋国则坐视不救,因此曹国大败,宋景公将曹伯阳俘虏并干脆杀之,曹国就此灭亡。
曹国国君一览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2023-09-0706:17关注古时候曹国当家人挨个数,大部分不熟曹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姬姓。
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都陶丘。
西周时,曹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
前487年,宋国虏杀曹伯阳,曹国覆亡。
曹国历二十六世,享国636年。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当家人,在这里把蔡国的当家人数一数,做到一目了然。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武王把曹地分封给叔振铎。
叔振铎死,其子太伯脾继位。
太伯死,其子仲君平即位。
仲君平死,其子宪伯侯继位。
宪伯侯死,其子孝伯云继位。
孝伯云死,其子夷伯喜继位。
前835年(三十年)夷伯死,其弟幽伯强继位。
幽伯九年(前826),其弟苏杀死幽伯,自立为国君,就是戴伯。
前796年(三十年)戴伯死,其子惠伯兄继位。
前760年(三十六年)惠伯死,其子石甫继位,其弟武杀掉石甫代立为君,缪公。
前757年(三年)缪公死,其子桓公终生继位。
前702年(五十五年),桓公死,其子庄公夕姑继位。
前671年(三十一年),庄公死,其子厘公夷继位。
前662年(厘公九年)死,其子昭公班继位。
前653年(九年),昭公死,其子共公襄继位。
前618年(三十五年),曹共公死,其子文公寿继位。
前595年(二十三年)文公死,其子宣公强继位。
前578年(十七年)宣公死,其弟成公负刍继位。
前555年(二十三年),成公死,其子武公胜继位。
前528年(二十七年),武公死,其子平公须继位。
前524年(平公四年)死,其子悼公午继位。
前515年,曹悼公去宋国朝会,被宋囚禁;立悼公之弟野为君,就是声公。
前510年(声公五年),曹平公之弟通杀声公自立,就是隐公。
前506年(隐公四年),曹声公之弟露又杀隐公自立,就是靖公。
前502(四年)靖公死,其子伯阳继位。
前487(十五年),宋灭曹,曹国灭亡。
#你所知道的历史冷知识##打卡挑战局##打开眼界#曹姓始祖。
曹礼是什么人?三国曹礼人物生平简介

曹礼是什么人?三国曹礼人物生平简介
本文导读:人物生平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曹礼受封为秦公,封地为京兆郡。
黄初三年(222年)改封为京兆王。
黄初六年(225年)改封元城王。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去世,谥号哀。
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曹操孙,曹彰之子)之子曹悌嗣曹礼后。
太和六年,改封为梁王。
曹魏景初、正元、景元年间,屡次增加封邑,达到四千五百户。
家庭成员
祖父:魏武帝曹操
祖母:卞皇后
父亲:魏文帝曹丕
母亲:徐姬
兄弟:魏明帝曹叡、赞哀王曹协、北海悼王曹蕤、东武阳怀王曹鉴、东海定王曹霖、邯郸怀王曹邕、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
人物年表
黄初二年(221年)封为秦公,封地为京兆郡。
黄初三年(222年)改封为京兆王。
黄初六年(225年)改封元城王。
太和三年(229年)去世,谥号哀。
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曹操孙,曹彰之子)之子曹悌嗣曹礼后。
三国时期曹魏及曹魏五帝简述

三国时期曹魏及曹魏五帝简述魏国(220年—266年)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三国形势图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
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魏文帝曹丕文帝曹丕在位时间220-226年,曹操第二子,曹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曹丕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
魏明帝曹叡明帝曹叡在位时间226-239年,曹丕长子,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
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
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
齐王曹芳在位时间239-254年,曹叡养子,曹魏王朝第三位皇帝。
曹芳在司马一族的淫威之下做了十几年的傀儡皇帝,虽然也曾想夺回政权,但最终失败,被司马师废掉。
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时间254-260年,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魏王朝第四位皇帝。
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率领僮仆数百余人讨伐,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简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 公元前578年)晋国计划讨伐秦 国,征师于诸侯。晋、齐、宋、 卫、鲁、郑、曹、邾、滕之君 会于京师。晋国率诸侯伐秦国 时,曹庐逝世于军中。
曹成公
曹负刍:(公元前?~前555年),曹成 公,春秋曹国国君。
曹国
曹叔振铎
曹叔振铎,即曹振铎,姬姓,曹 氏,名振铎。“叔”为其排行。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曹氏 得氏之祖,曹国受封之君。
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 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把 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伯爵, 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 曹国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 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省 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 今有曹县)。前487年,曹国为 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以曹为 氏。
曹平公之子,曹声公野 之弟,曹隐公之侄。声公五 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 是为隐公。隐公四年,声公 弟露弑隐公代立,是为靖公。 靖公的弑君行为属为兄报仇 且维护正统。在位时间从公 元前506~前502年为期四年。
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 年,公元前502年)卒。
曹伯阳
曹伯阳,姬姓,名伯阳或单名阳,也叫曹 废公,是春秋诸侯国曹国最后君主。他是 曹靖公儿子,承袭曹靖公担任该国君主, 在位期间为前501年-前487年,在位15年。 前487年,宋国攻打曹国,曹伯阳被抓,曹 国灭。 前499年,曹国有一名官员梦见庙中有一群 人商讨灭亡曹国的事。曹叔振铎在梦中劝 阻他们,请求他们等候一个叫公孙强的人 出现才再作商议,得到众人的同意。那官 员尝试在曹国寻找公孙强,但不成功。他 临终时吩咐儿子,如果得知有一名叫公孙 强的人执政,便要流亡国外,以免遭祸。
前618年曹共公逝世,传位于子曹 文公曹寿。
曹文公
曹 寿:(公元前?~前 595年),曹文公,春秋曹 国国君。
曹共公襄之子,继曹共 公而立。在位时间从公元前 618~前595年为期二十三 年。
是时,晋楚争霸,多次 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周定王 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 公元前595年)卒。
曹宣公
曹 庐:(公元前?~前578年), 曹宣公,一名疆。春秋曹国国 君。
曹武公滕之子,曹平公之 之弟,曹声公之叔。声公五年, 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 公。在位时间从公元前510~前 506年为期四年。
周敬王十四年(曹隐公四年, 公元前506年)参与晋于召陵(今 河南郾城东部)会诸侯之盟,共 谋伐楚。是年被曹声公之弟露 所杀。曹露即位,是为靖公。
曹靖公
曹 露:(公元前?~前502 年),曹靖公,春秋曹国国君。
曹共公
曹共公曹襄,(?-前618年),姬姓, 伯爵,春秋时曹国第17位国君,曹昭公 曹班之子,前653年至前618年在位。 根据《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记载: 当晋国公子重耳于前637年流亡曹国的 时候,和一个小人观看重耳的肋骨,看 他洗澡。可看出曹共公是一位荒唐无礼 之人。后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为春秋五 霸之一,以此为借口于前632年伐曹, 俘虏曹共公,有人对晋文公说:“昔齐 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 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曹声公
曹 野:(公元前?~前510年),曹 声公,春秋曹国国君。
曹平公演之子,曹悼公午之弟。 继曹悼公而立,在位时间从公元前 515~前510年为期五年。
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公元 前510年)被曹平公之弟通杀。
前任:兄曹悼公
继任:叔曹隐公
曹隐公
曹 通:(公元前?~前506年), 曹隐公,春秋曹国国君。
子,继曹僖公而立。在位时间从公 元前662~前653年为期九年。
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 公元前659年)赤狄攻邢,邢溃。曹 昭公乃与齐国、宋国之师救之,败 赤狄。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 南部)。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 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参 与齐桓公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 定周太子之位。惠王二十四年(公 元前653年)卒。
曹宣公庐庶之弟(一说为庶之子)。 继曹宣公而立。在位时间从公元前 578~前555年为期二十三年。
是时晋、楚争霸,曹屡参与晋会 诸侯,随晋而征战。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 以归,已复释之。
周灵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 公元前555年)晋以卫石买、孙蒯违盟 擅取曹国重丘(今山东茌平西南部), 执之。晋平公会诸侯伐齐,围临淄, 负刍逝世于伐齐军次年。
曹武公滕之子,继曹 武公而立。在位时间从公 元前528~前524年为期四 年。
周景王二十一年(曹平 公四年,公元前524年)卒。
曹悼公
曹 午:(公元前?~前 515年),曹悼公,春秋 曹国国君。
曹平公之子,继曹 平公而立。在位时间从 公元前524~前515年为 期九年。
周敬王五年(曹悼公 九年,公元前515年)朝 于宋,宋囚之。曹立其 弟野,是为声公。悼公 逝世于宋,归葬之。
曹幽伯
★曹幽伯★,即姬疆,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为曹孝伯之 子,曹夷伯之弟,为 曹国第七任君主,约 於前826年卒,在位 9年。 幽伯九年,弟 苏杀幽伯代立,是为 戴伯。
曹戴伯
★曹戴伯★,即姬苏,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为曹孝伯之 子,曹幽伯之弟,为 曹国第八任君主。他 於前826年杀曹幽伯 自立。曹戴伯於前 796年卒,在位30年。
曹武公
曹 滕:(公元前?~前 528年),曹武公,一名胜。 春秋曹国国君。
曹成公负刍之子,继 曹成公而立。在位时间从 公元前555年~前528年 为期二十七年。
既立,屡次参与晋会 诸侯之盟及征战。周景王 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528年)卒。
曹平公
曹 滇:(公元前?~ 前524年),曹平公,或名 顷。春秋曹国国君。
曹庄公
〓曹庄公〓,即 姬射姑,为春秋 诸侯国曹国君主 之一,他为曹桓 公的儿子,承袭 曹桓公担任该国 君主,在位31年。
曹僖公
■曹釐公□,即姬夷,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他为曹庄公 的儿子,承袭曹庄公 担任该国君主,前 670年至前66曹 昭公,春秋曹国国君。曹僖公夷之
曹孝伯
☆曹孝伯★,即姬 云,为春秋诸侯国曹 国君主之一,是曹国 第五任君主。他为曹 宫伯的儿子,承袭曹 宫伯担任该国君主, 在位30年。
曹夷伯
△曹夷伯▲,即姬喜,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是曹国第六 任君主。他为曹孝伯 的儿子,承袭曹孝伯 担任该国君主,在位 29年。
前任:曹孝伯
继任:曹幽伯
曹太伯
◣曹太伯◥,即姬脾,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是曹国第二 任君主。他为曹叔振 铎的儿子,承袭曹叔 振铎担任该国君主, 在位51年。
曹仲君
☆曹仲君★,即姬 平,为春秋诸侯国 曹国君主之一,曹 国第三任君主。他 为曹太伯的儿子, 承袭曹太伯担任该 国君主,在位67年。
曹宫伯
☆曹宫伯★,即姬侯,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为曹国第四 任君主。他为曹仲君 的儿子,承袭曹仲君 担任该国君主,在位 40年。
曹穆公
☆曹穆公★,即姬 武,为春秋诸侯国 曹国君主之一,他 为曹惠伯的儿子, 杀曹废伯自立该国 君主﹔公元前 759——前757年 在位,在位3年。
曹桓公
◣曹桓公◥,即姬 终生,为春秋诸侯 国曹国君主之一, 他为曹穆公的儿子, 承袭曹穆公担任该 国君主,公元前 756——前702年在 位,在位55年。
公孙强当时是平民,爱好打猎。前496 年,公孙强捕获一只白雁后,晋见同样爱 好打猎的曹伯阳,奉献猎物。两人从打猎 慢慢谈到政治。曹伯阳对公孙强很满意, 于是委任他为司城。当初得梦的官员的儿 子随即流亡国外。
曹惠伯
▼曹惠伯▽,即姬雉, 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 主之一,为曹戴伯之 子,为曹国第九任君 主,约於前760年卒, 在位34年。 惠伯卒, 子石甫立,其弟武杀 之代立,是为穆公。
曹废伯
☆曹废伯★,即姬石 甫,为春秋诸侯国曹 国君主之一,为曹惠 伯之子,为曹国第十 任君主。曹废伯於前 760年甫立,即被其弟 曹穆公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