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课堂PPT)

合集下载

胸痛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胸痛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 具备全天候转运STEMI患者的救护车,包括车载设 备和人员能确保转运途中的安全;
• 建立了确保本院首诊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 触后30分钟内转出医院的机制。
溶栓治疗
常备溶栓药物: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落实先救 治后收费的原则,确保FMC2N<30分钟
溶栓后实施转运PCI:若溶栓后实施转运PCI,则必须依据就 近原则与至少一家以上具备心血管救治能力(优先选择通过 认证的胸痛中心)的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合作。
•持续改进
保持持续改进的机制,改进效果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
医院在成立胸痛中心时应发布正式文件做出全力支持胸痛 中心建设的承诺,该文件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承诺分配相应人力、设备 和财政资源,并做好监察、考核、质量控制等工作。 •院内外标识与指引、急诊及抢救区域的布局等进行改造。 •对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 胸痛中心流程优化需求。 •承诺在分诊、就诊、检验、收费、发药等环节实行急性胸痛 优先原则。
核心科室
针对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
时间要求:成立之前或成立之后1个月内完成 培训内容:1.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
2.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时间节点定义及时间节点 3. 各项管理制度 4. 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指南 5. 本院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图 6.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7. 心肺复苏技能 8. 数据采集及胸痛中心数据填报数据库 9.溶栓
溶栓后早期(2小时内)转运至上级医院的比例不低于50%和 溶栓后造影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
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 的基本支持条件

我院胸痛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我院胸痛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我院胸痛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我院胸痛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短板1.院内非核心科室不同人员的培训组织较为困难,重视程度不够。

医院收费、导诊、后勤、安保人员对胸痛中心诊疗流程要求仍不熟悉,导致一部分胸痛患者不能得到救治流程的优化,不能够将急性胸痛患者及时指引至指定位置就诊;2.急诊内科学科力量仍较薄弱,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甄别、分诊和初步处理不符合流程规范,出现部分患者科室间反复辗转就诊的现象;3.心血管内科专科力量发展缓慢,三级医师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远期规划实施困难,新业务开展缓慢,权威指南共识普及度低。

4.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病床极为有限,呼吸内科与心内科共用27张床位,大部分床位收治发病率同样较高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导致本应住院观察的高中危胸痛患者不能入住,同时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也极大降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登记比例;5.必备抢救药品供应不全面,导致抢救危重患者时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6.未设立专供ACS高危胸痛患者救治的CCU病房,无中心监护系统,抢救设备准备较少;7.居民对急性心脏卒中危险意识低,院前急救工作开展困难。

8.与基层医院联系仍较少,由基层医院转诊至我院患者数量少,远程线上会诊落实不够。

申请认证工作开展过程中同步实施以下工作计划:1.对于收费、导诊、后勤、安保人员等非核心科室人员积极展开培训,医院层面制定相关制度提高该类人员的认识和理念;2.加强急诊内科的学科力量,增添急诊医护人员尤其是院前急救人员,同时定期委派外出学习进修;3.加强心血管内科专科能力建设,鼓励新进人员考取从事二级专业,为科室远期规划储备力量,鼓励参加各种心血管学术会议,学习权威的指南共识,使得胸痛救治更加规范及时;4.争取心血管内科早日独立建科,扩充病床,设立科内CCU病房,完善各种设施,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率,减轻急诊压力;5.及时更新补充各种必备的抢救药品,避免延误治疗;6.联合政府媒体定期向居民宣传心脏卒中的相关知识,提高早期就诊意识。

胸痛中心建设与绿色通道建设PPT演示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与绿色通道建设PPT演示课件
三年全国范围内建设胸痛中心1000家
2016年150家 2017年500家 2018年1000家
7
我省胸痛中心建设情况
• 示范中心: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 河南省胸科医院 •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郑州中心医院 • 周口中心医院 • 新乡市中心医院
8
我院建立胸痛中心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我 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
一)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 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
二)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
三)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 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 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
四)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 生率,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 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
6
国家胸痛中间色目标
1、我院具备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包括:EMS、急诊科、 心内科、影像学科(超声心动图、放射医学科、核医学科) 和检验科。
2、我院具备胸痛中心的人员配备能力:可设立3-4组人员。 每一组成员包括经过培训的急诊科医生1名、护士1名及分 诊护士1名,心内科医生1名,心内介入医生1名、放射医 学、超声医学和核素医学的医生各一名或经过影像培训的 心内科医生一名。 3、我院导管室PCI每年200例以上,急诊PCI50例以上。
副组长: 巩贵宏 惠学志 郑先杰 时俊霞 王志学 杨瑞生
成 员 : 专家组:惠学志 巩贵宏 郑先杰 张宏 唐啟卫 郑勇 腾伟 治疗组:王国良 杨建涛 张海波 宋志明 何兆辉 马光 翟小菊 张

(医学课件)胸痛中心培训医学PPT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胸痛中心培训医学PPTPPT幻灯片
• 男 50岁 • 突发胸痛2小时余 于2017-8-11 入院 • 有高血压病史,服药治疗。否认糖尿病病
史 • 吸烟6-7支/天。
36
体格检查
• 体温 36.8℃ • 脉搏 70次/分 • 呼吸 16次/分 • 血压 134/101mmHg • 查体:心律齐,无杂音,无干湿性啰音及
哮鸣音
37
辅助检查
1.头胸CT(2017-08-11本院)1.颅脑CT平扫 颅内目前未见明显出血,建议复查2.左侧 第6前肋陈旧性改变,请结合临床3.两肺及 纵隔内未见明显病灶。
2.肌钙蛋白I正常。 血钾2.6mmol/L。 3.心电图:窦性心律,II、III、AVF ST抬高。
38
入院后ECG(2017-8-11)
27
入院时ECG (2017-4-11 17:34)
28
复查ECG (2017-4-11 18:40)
29
CAG
• LM正常 • LAD近中段长狭窄最重处70%狭窄 • LCX中段完全闭塞 • RCA远段80%狭窄
30
RCA
31
LAD
32
LCX
33
支架植入后
34
术后复查ECG
35
Case 3
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
缩短FMC-to-B
7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D-to-B(N) 缩短FMC-to-B 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社区人群教育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
1
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

胸痛中心建设过程 ppt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过程  ppt课件
示范高级卒中中心由各省级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择优推荐,作为区域内脑卒中诊疗、 康复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区域内相关医疗机关开展卒中防中心治工作。国 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考评,合格后予以认证。
高级卒中中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办公室与各省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 专家组开展考评,合格后予以认证。
卒中日宣传义诊
远程会诊 信息建设
• 与高级卒中中心 间开展远程会诊 (甘肃省人民医 院、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院)。我 院荣获中国卒中 学会、中国卒中 中心联盟认证的 卒中中心(2016 年-2019年)
• 统计截止2018年10月底我院脑血管患者我院门诊量10776人次, 收住入院1314人次,其中急性脑血管患者住院数达290余次,静 脉溶栓患者15例,动脉溶栓2例,脑血管造影术32例(2016年2018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83例,开颅术56例。
第一部分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分级诊疗
• 组织区域内8家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建 立协作关系,共同开展脑卒 中防治等工作
• 以学术讲座和业务指导、义 诊服务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区 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 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进 行卒中防治相关技术指导、 培训。
培训会议
• 医院有针对卒中中心 质控人员、救治小组 以及相关学科人员的 培训制度。以专题培 训、业务指导、晨会 讲课等方式开展脑卒 中防治知识及专业技 术培训。组织全院全 体医务人员开展卒中 防治知识培训。

胸痛中心建设

胸痛中心建设

所有急性胸痛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后必须10min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 检查。
急性胸痛患者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肌钙蛋白检测?
急性胸痛患者立即化验肌钙蛋白,应抽血后20分钟获取检测结果。
第 一
点击添岗加文位字标区题 域内范围内发现急性胸痛患者怎么办?

LOGO
• (1)对生命体 征尚平稳者,
引导或亲自护
(3) 开放气道:压额抬颌法;
(4) 人工呼吸:有效吹气2次/每循环,按压:吹气=30:2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f passages of Lorem Ipsum available, but the majority have suffered alteration in some form, by injected humors.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f passages of Lorem Ipsum available, but the majority have suffered alteration in some form, by injected humors.
3 “烧心”,胸部不适伴恶心和(或)呕吐: 4 无法解释的上腹部痛或腹胀:
伴持续性气短或呼吸困难:
5
6 伴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
7 伴大汗。
第 一
点击添加文字标题

1120的寓意?
LOGO
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 为“要打120,要抢120分钟”。大家牢记两个 “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120分钟的 黄金救治时间。
第 一
点击添加文字标题

LOGO
胸痛中心建设 应知应会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37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身体平直,无扭曲;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救护者体位:跪于病人右侧。
38
体位摆放方法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翻转
39
部位:胸骨下段或双乳 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14
15
<12h
>12h
按需要 开始辅 助治疗
16
17
转至高危组 重新评估
入住监护病房 ,评估危险级 别
18
抢救室: 1.抢救室基本设施是否齐全?布局、抢救设备、
药品等 2.能否床边检测肌钙蛋白,20分诊出结果 3. 接诊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心电图 4.熟悉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 5是否落实了先救治后收费 6.时钟统一管理 7.抢救的设备、电脑时间的检查
大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6分钟 ---- 大脑细胞死亡
黄金六分钟
28
2020/1/1
29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8分钟内
4%
再次强调“黄金6分钟”
巴彦淖尔市医院护理部
1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胸痛中心理念的核心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
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 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根据各病种的需要要求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参与协作,通 过流程图和协调机制确保各科室间快速启动和反应,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诊疗措施,使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的 救治。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由于患者来院的途径不同,院内绿色通道应考虑到不同途径
来院患者怎样才能进入最快捷的诊疗通路,比如直接就诊于 急诊科的患者是急性胸痛的主要途径,应建立在急诊科进行 快速分诊、快速完成基本检查后确诊急性胸痛的类型,在根 据不同类型进入相应的治疗流程。
国外研究显示,通过EMS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可以显著
缩短溶栓时间和D-to-B时间。我国研究发现,使用EMS与 未使用EMS比较,D-to-N时间评价为85min和93min, D-to-B时间评价为143min和160min。
但我国居民EMS使用不足,只有39.5%的患者在胸痛发作
时使用EMS。
胸痛中心委员会
技术总监
行政总监
协调员






吸血化








内管科







科内




CT MRI CCU

























医 学

声 室

我国胸痛中心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有十余家医院正式宣布成立胸痛中心
,或按照胸痛中心模式正式开始实际运作,但建设 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水平居国外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胸痛中心 ppt课件

胸痛中心  ppt课件
显著提高再灌注比例 • 德国2012年发表的CPU注册结果
院前传输EKG79.9% 10min内完成EKG 76.6% 97%接受PPCI治疗 平均D-to-B 31min
PPT课件
9
胸痛中心的模式
传统概念
缩短院内时间
协调
医院内多个学科
建立
院内绿色通道
现代概念
缩短总缺血时间 整合
PPT课件
88.8 27.4%
84.0 28.3%
77.4 26.4%
69.4 27.2%
0.001 0.60
Menees DS, Peterson ED, Wang Y,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901-909
PPT课件
16
在D2B基础上,应更重视发病-再灌注时间
D2B=55’,FMC2B=280’,入门-出门时间=116’,总缺血时间=601’
0:00
5:00 5:21
PPT课件
7:17
9:06 10:01 10:23
17
中国AMI规范化救治项目资料
PCI医院
总体STEMI人群
STEMI-Total STEMI-pPCI
5%
95%
PPT课件
18
转运PCI和溶栓后转运 将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PPT课件
19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机制—— 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
PPT课件
4
中国STEMI救治面临的问题
PPT课件
患者延误:发病至就诊5、8小时
转运延误
院内延误:D2B延误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 有效协作机制 医保… … 早期再灌注率低:5%---预后差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主动脉夹 • 每小时死亡率上升1% 层
肺动脉栓 • 早期死亡率≧15% 塞
时间就是生命!
4
5
症状识别
呼叫120
急救车
急救科
导管室
认识不足 呼叫延迟
与院内缺 乏衔接
诊治流程 欠规范
启动延迟
再灌注时间的延迟 心肌细胞丧失增加
6
发病现场
调度指挥中心
患者发病时间 患者呼救时间 第一份ECG时间 EMS人员到达时间 EMS转运时间
51
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 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 重新进行CPR。
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 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 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
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 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 尽量减少中断(10s以内)
转诊PCI
FMC-toB﹤120min
直接PCI
FMC-toB﹤90min
8
院内紧急呼救电话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 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 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即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 组临床症状,包括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谢谢!
55
. 2019/12/1
56
接到呼叫时间 处理呼叫时间 发出指令时间
转运中
医院相关科室
出车时间 到达现场时间 第一份12导联ECG时间 静脉开通时间 给予双抗时间 离开现场时间 到达医院时间
到达医院进门时间 首次医学接触时间 心电图完成时间 专科会诊时间 影像学检查时间 检验时间 进入导管室时间 导管进针时间 球囊打开时间

胸痛中心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

胸痛中心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

人员 职责
医疗值班负责胸痛患者 院前急救、入院后救治 工作,具体为总值班负 责胸痛中心全部医疗活 动,同时对远程心电传 输进行专家会诊。
值班 纪律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 得擅离职守,遇到问题及 时上报,不得拖延。 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因出 现脱岗、漏岗、值班电话 无人接听等现象而导致严 重后果的,将根据有关规 定与以严肃处分。
1.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 体备份; 2. 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 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3. 差异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 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 据。 4. 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 的部分数据。 5. 必须根据各个应用所能接受的恢 复时间去选择对系统和数据的备份 方式,并采取相应的备份策略。
1.急诊科医师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并解读心电图,结合患者症状、病史 、作出初步诊断。
2.若急诊科医师不具备解读心电图、诊断ACS的能力,应迅速将患者的心电图拍照并上传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 乌当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同时电话联系心内科值班或会诊医师,协助完成心电图的解读和诊断。
培训制度
培训对象
院级领导、行政管理人 员、医疗管理人员; 胸 痛中心核心科室全体成 员; 网点医院相关医护 人员: 120急救中心相关 人员;本院除核心科室 其他全体人员
培训形式
集中授课、技能操作、 现场实践、远程教育、 宣讲、继续教育、授课
授课人员
心内科、急诊科、医务 科
培训内容
胸痛中心的慨念及运行 流程、胸痛的诊断及鉴 别诊断、ACS的诊疗指南 、肺动脉栓塞的诊疗指 南、主动脉夹层的诊疗 指南、心非复苏流程、 心电图基础、12导联心电 图无线传输方法、实时 监护系统的使用、健康 保健知识、共同的工作 方案和流程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10
心内科会诊,确诊STEMI,口 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
600mg/替格瑞洛180mg
11
非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S诊治流程图
12
13
症状怀疑缺血或梗死:
监护仪,除颤仪准备,建立静脉通路 评估生命体征:稳定---完善心电图检查
不稳定---就地抢救 10分钟内获取18导心电图 吸氧 硝酸甘油含服/泵入(血压允许时)
巴彦淖尔市医院 胸痛中心培训组
24
掌握CPR基本步骤
25
意外事件
26
场景
目击者的第一反应? 呼叫“120” 等待专业人员到来
救? 怎么救? 什么时候开始救?
27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3秒钟 ---- 黑朦 ● 5-10秒钟---- 意识丧失,晕厥 ● 15秒钟 ---- 昏厥或抽搐 ● 45秒钟 ---- 呼吸停止、瞳孔散
接到呼叫时间 处理呼叫时间 发出指令时间
转运中
医院相关科室
出车时间 到达现场时间 第一份12导联ECG时间 静脉开通时间 给予双抗时间 离开现场时间 到达医院时间
到达医院进门时间 首次医学接触时间 心电图完成时间 专科会诊时间 影像学检查时间 检验时间 进入导管室时间 导管进针时间 球囊打开时间
7
D-toB﹤90min
大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6分钟 ---- 大脑细胞死亡
黄金六分钟
28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8分钟内

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ppt课件

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ppt课件
24
五、值班制度
值班安排: 1、胸痛中心值班工作分医疗值班、行政值班。 2、医疗值班人员由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指定的具有医师资格 的人员组成,包括值班1 名,急诊医生1 名,介入医师2名, CCU 接诊医师1 名,导管室技师1 名、导管室护士1 名;行 政值班由医院行政总值班担任。 3、心内科负责编排值班表和值班室管理,对新参加值班的 人员进行培训;值班人员要严格按照值班表值班,因故不能 值班的,应当提前与其他值班人员协商调换,并需上报胸痛 中心医疗总监和医务科。
2、行政值班人员负责与院前急救中心的协同工作,处理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 突发事件等。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应按时接班,如因故无法按时接班,应当与 当班人员联系,保证无缝交接,防止值班空白期。当班人员应主动向接班人员交 接值班记录,对发生的问题及隐患要特殊说明。
பைடு நூலகம்26
值班纪律:
1、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遇 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拖延。
(2)讨论本周期内胸痛处理流程,找出工作流程存在 的问题
(3)提出如何解决流程过程中问题,如管理体系中存 在的问题和科间协调,进行工作质量和流程的改进
(4)制定下一步的胸痛中心内部培训内容 (5)胸痛网络点发展、宣传及运行情况
7
二、质量分析会制度
通过质量分析会对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各 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肯定工作成绩,发现 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整改措施,从而可以 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胸痛中心委员会 提供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质量的评价依据。
2、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因出现脱岗、漏岗、 值班电话无人接听等现象而导致严重后果的, 将根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分。
27
28
(1) 由质量控制员汇报当月医疗质量数据分析结果, 包括胸痛急救总人数、各疾病分类人数、救治成功率、 死亡率、STEMI 患者平均D-to-B 时间FMC-to-B 时间、各 项指标达标率、平均住院日、经济效益指标等。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课件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课件
对分诊护士与急诊医师的要求
– 所有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护士均应接受 相关分诊流程及ACS、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 脉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的培训
– 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 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确保在10分钟内 由急诊医师初步解读及处置
完整版ppt课件
37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 • 对出现典型 ACS 症状患者的评估 • 对低危ACS及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评估
• 通过流程图来体现 • 流程图要涵盖所有的诊疗环节 • 符合指南精神、且要切实可行
完整版ppt课件
35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参加人员 • 总监主持 • CPC相关
• 心内科 • 急诊科 • 120 • 协作医院 • 管理层
13
STEMI占总病例数的35%
完整版ppt课件
14
月平均 D2B及达标率分析
CPC was established (2011-327)
完整版ppt课件
15
完整版ppt课件
16
完整版ppt课件
•培训与教育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
完整版ppt课件
9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
完整版ppt课件
10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委员会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 –胸痛中心协调员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
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 实施统一的救治方案
社区人群教育提高急 救意识
胸痛中心委员会、总监、协调员 运行机制 各类管理制度
录入全部急性胸痛患者数据 建立数据核查和管理制度
标识与指引 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方案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机制(分诊流程、诊疗流程、优
先及先救治后收费机制) ACS的评估流程 STEMI再灌注流程(一键启动及导管室激活机制) 全员培训
性PCI)不低于50例。
急诊科基本要求:
✓ 急诊科主任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
✓ 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
5
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 ✓ 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
诊疗的流程图,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
✓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 流程及工具包
XXX医院XXX 201月X日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
目录
建设流程 工具包介绍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 站()注册成为机构会 员
成立组织机构 制订管理制度 启用云平台数据库
建立急性胸痛诊疗院 内绿色通道
与120合作实现院前 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 接
急危重症抢救、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和支持;
4
✓ 配备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CCU); ✓ 具备急诊PCI能力,导管室基本设备能满足急诊PCI的需要,并常备急诊
PCI所需的各类耗材;导管室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
✓ 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不少于200台,急诊PCI(包括直接PCI及补救
单项扣分,每缺1项扣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
2005
脑血管病 冠心病
2020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技术路线
实施内容
目标
医院前救治体系
为什么STEMI 急诊PCI<10%?
医实院施能内力绿色通道•
支付能力

知晓能力
急诊PCI治疗 •
技术能力
• 冠心病二级预防
• 患者教育
• 医师培训
• 急制救约网因络合素理布
局 • ECG远程传输
区•域建性立转胸运痛网中络心 • 患者直接送导 管室
费•用导限管制室24小时 开放
• 介入准入与资 患质者观念
• 医师培训与认 医证生水平
• 患者教育
尽早转运患者至合适的医 院
解决思路
• 院前急救系统 D2B时• 间院﹤内9绿0分色钟通道
• 医保政策保证 • 贫困病人救助 • 推广BMS在STEMI中的
使用 介入治疗的诊疗规范
• 患者教育
• 医生培训 降低•再规发范心化血临管床事路件径
(2007-2008)
Widimsky P et al. Eur Heart J. 2010;31:943.
中国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比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GRACE China(2001-2003)
CPACS(2004-2005)
NO TT PPCI
STEMI病例数及直接PCI例数
2009-2011
29.8%
30.7%
30.4%
卫生部介入直报系统
模式改善
• 专业层面模式:规范使用技术 • 社会层面模式:推广适宜技术
胸痛中心概念的提出
• “急性胸痛”给患者带来的风险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主动脉夹层 – 急性肺栓塞 – 张力性气胸。。。 。。。
• 手术室、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
资源的挑战
• 人员:
– 3-4组 – 高年资、有经验 – 主诊者很关键
• 空间:
– 相对独立的空间
• 设备:超声心动图等
流程管理的挑战
• 纵向:院前-胸痛中心-住院部
– 有序衔接 – 信息流
• 横向:
– 以主诊医师为核心 – 协调医、技、护 – 协调不同科室会诊、转诊
BRIG(2006)
BEIJING(2006)
Gao, et al. Heart 2008;94:554., Zhao, et al. Chin J Cardil. 2009;37:213. Hu, et al. Clin Invest Med. 2008;31:e189., Lv,et al. Chin J Cardiol. 2005;33,789.

胸痛中心的设置
• 空间:急诊科内特定区域,便于抢救和 转运
• 人员:多学科有经验的人员,临床、医 技、护理,急诊科、心脏内外科、呼吸 科、消化科、胸外科、影像科
• 技术:急救、介入诊疗、影像分析 • 设备:监护及抢救设备、影像设备、导
管室、手术室、转运设备(便携式设备 ) • 制度:24*7工作制,协调指挥
近期媒体不靠谱的炒作:
• 否定了心血管介入技术 • 否定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奉献 • 否定了心血管行业的主流 • 否定了国家的心血管介入诊疗的管理
事实应该是: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健康 的发展
放眼整个病变过程预防CHD事件
长期预防管理
ACS PCI
长期预防管理
AS进展期
危险因素控制
斑块形成
稳定型 心绞痛
我国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
霍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然而: 井喷之势!
标化死亡率 1/10万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0 1985
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
1990
1995
2000
脑血管病
冠心病
2005
2010 年
中国慢性病报告 (2006)
欧洲30国STEMI再灌注治疗状况
• 胸痛中心的任务
– 诊断:“早期”“快速”识别 – 治疗:“早期”“快速”初步治疗 – 分诊:强大的协调、转运能力
胸痛中心的意义
• 不同病因导致的胸痛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不同、所需要的诊治流程不同
• 资源的集中、合理配置以提高对胸痛患 者这一特定人群的诊治效率
• 诊治效率:
– 时间:快速 – 费用:合理 – 效果:明确
胸痛中心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 技术 • 资源 • 流程
技术的挑战
• 熟练掌握各专业的关键技术 • 心内科
– 对症状的理解、ECG判读、熟悉心脏超声操作 和判断、心肺复苏技术、熟练掌握冠脉介入诊 疗
• 影像科
– 快速完成相关检查并形成报告的能力
• 急诊科
– 监护抢救能力、根据逐步积累的资料快速做出 判断的能力
斑块破裂 破裂斑块修复
ACS 猝死
危险因素控制 抗血小板,抗动脉硬化,
标化死亡率 1/10万
预防:
抗脉粥样硬化和防治血栓事件
急救:
NSTE-ACS: 高危险早期介入
STE-AMI: 急诊介入治疗
150
期待我国的拐点早日出现!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0 1985
1990
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