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归纳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混凝土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材料,它的质量和品种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的品种有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不同品种的水泥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配合材料,它的种类主要包括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要求坚硬、耐磨、耐腐蚀,通常选用砂石、碎石、碎砖等。
3.水:混凝土中的水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施工时要选择洁净的水源,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而添加的材料,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控制膨胀剂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一般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配合比的确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2.设计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遵循经济、耐久、施工性和可靠性的原则,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3.设计方法: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极限配合比法、相对配合比法、等强度设计法和调整材料设计法等,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
三、混凝土浇筑1.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安装好模板,确保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和尺寸精度。
2.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时要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进行,一般从低到高、从远到近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振捣作业: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振捣作业,以将混凝土中的空隙和气泡排除,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4.抹平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抹平和养护,在混凝土早期强度和硬化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湿润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养护1.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硬化。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
1. 混凝土的组成:水、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等。
2.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压力、抗拉、弯曲、冻融等)所得到的其强度值。
3.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为常规施工和特殊施工,包括普通浇注、震动浇注、自流浇注、雾化喷涂、砂浆喷涂等。
4. 混凝土的密度: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密度会不同,常规的混凝土密度在2.1-2.4之间。
5. 混凝土的吸水率:混凝土的吸水率随密度的变化率很小,一般为5%-20%。
6. 混凝土的渗透性:混凝土的渗透性与密度、孔隙率密切相关,同样需要注意控制。
7. 混凝土的施工技巧: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混凝土结构,加速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
8. 混凝土的保养: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其初硬之后进行养护,以确保其最终强度和耐久性。
9. 混凝土的缺陷:混凝土的缺陷包括空鼓、裂缝、起砂等问题,需要注意进行修补。
10. 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混凝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成本。
混凝土基础知识
普通混凝土
目录
4.1 概述 4.2 混凝土组成材料 4.3 混凝土和易性 4.4 混凝土强度 4.5 混凝土耐久性 4.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7 新型混凝土
§4.1 概述
➢何为混凝土 ➢混凝土起源 ➢应用领域 ➢混凝土分类 ➢混凝土特性
Back
何为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 料、骨料及其它外 加材料按适当比例 配制,再经硬化而 成的人工石材
要用作路面材料。
水泥混凝土
混凝土
胶凝材料
石膏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Back
混凝土分类
按表观密度ρ0分为: 轻混凝土(ρ0<1900), 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
桥梁及高强预制构件等。包
括
➢轻骨料混凝土 ➢多孔混凝土 ➢大孔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ρ0=20002500):各种承重结构;
重混凝土(ρ0>2600): 原子能工程的屏蔽材料。
100 A1
粗细程度的划分
粗细程度 粗砂 中砂 细砂
特细砂
f f =3.1~3.7 f =2.3~3.0 f =1.6~2.2 f =0.7~1.5
合理级配
粗细颗粒含量适当 空隙率小 总表面积小 水泥浆的用量少 混凝土的和易性好 密实度高 强度及耐久性高
Back
粗骨料-石
定义与标准 分类 技术要求
有害杂质 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 级配 粗细程度 最大粒径 石子强度
Back
粗骨料-石
定义: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标准 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 JGJ53-92 建筑工程用砂质量标准 GB/T14685-2001
分类 按来源分碎石和卵石,工程中常用碎石配制 混凝土 按技术要求分为3类: Ⅰ:用于>C60的混凝土 Ⅱ:用于C30-C60的混凝土 Ⅲ:用于<C30的混凝土及建筑砂浆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的不同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性质、应用、养护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建筑工作者的基本功。
本文将全面介绍混凝土的各方面知识,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几种:1.机械搅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通过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手工搅拌:较小工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搅拌,效率较低,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自流平:是一种自动化生产混凝土的方法,通过自动控制搅拌、输送和铺设混凝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混凝土的生产,适用于工期紧张的工程。
4.喷射混凝土:通常用于隧道、坑道等工程中的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通过压缩空气将混凝土喷射到施工部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砂子和水等几种组成成分混合而成。
其中,水泥是一种由熟料、石膏等材料烧制而成的粉状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硬化物质,并发挥粘结作用。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是指砂石等颗粒状物质。
砂子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状物质,能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均匀度。
水则是混凝土的溶剂,能使混凝土成为可塑状态,使其易于搅拌和铺设。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受水泥、骨料和水等主要组成成分的影响,还受到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延迟凝结剂和早强剂等)的影响。
三、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的性质与其制备方法和组成的成分有关。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及其变形性:是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混凝土在单轴受压(或拉)时的变形(压缩性或拉伸性)与荷载间的关系,是评估混凝土抗拉、抗剪、抗压等性能的重要指标。
2.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适应一定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
混凝土基础知识
混凝土基础知识混凝土基础知识一、混凝土的定义与组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石子、沙子)、水和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复合材料。
水泥起到粘结骨料的作用,形成坚固的结构体。
1.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份之一,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硅酸盐铝酸脱硫水泥等。
水泥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和铝酸盐,通过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
1.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承受荷载的主要成份,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普通采用石子,细骨料普通采用沙子。
骨料的选择应满足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
1.3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载体,用于水泥水化反应,并使混凝土变得可塑。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普通应选用洁净的饮用水。
1.4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水泥以外的混凝土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等。
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二、混凝土的制作与施工过程2.1 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分量或者体积比。
配合比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强度等要求。
2.2 混凝土搅拌过程将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按配合比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浆。
搅拌时间普通为2-3分钟,确保混凝土成份充分混合。
2.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将混凝土浆倒入模板内,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使其密切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振捣时间和振捣方式应根据混凝土的要求进行调整。
2.4 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促进水泥水化反应。
养护期普通为7-14天,具体时间要根据气候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确定。
三、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3.1 强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反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的含量、骨料的性质和配合比等因素有关。
3.2 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不同环境下能否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配合比、养护质量和掺合料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混凝土知识
混凝土一、混凝土概述(一)混凝土概念与分类从广义上讲,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或不加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制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混合物,经一定时间后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叫做混凝土。
其中的胶结材料可以是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也可以是沥青、树脂等有机胶凝材料。
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砂、石(粗、细骨料)为基本材料组成的水泥混凝土。
其中水泥叫做胶凝材料,与水拌合后形成水泥浆,具有胶结作用,砂、石分别叫做粗细骨料,刚刚拌合、未硬化之前的物料叫做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叫做混凝土。
混凝土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以下分类方法和种类。
1.按表现密度分类按照表观密度,混凝土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轻混凝土。
重混凝土表观密度超过2600kg/m3,主要用于防辐射混凝土,如核能工程的屏蔽结构、核废料容器等工程。
普通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在2000~2500kg/m3范围内的混凝土,是土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混凝土,大量用做各种建筑物、结构物的承重材料。
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混凝土,采用轻骨料或多孔结构,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质量轻等特点,多用于保温或结构兼保温构件。
2.按用途分类按照在工程中的用途或使用部位,混凝土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膨胀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等。
3.按所用胶凝材料分类按照所用胶凝材料的种类,混凝土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等。
4.按生产和施工方法分类按照搅拌(生产)方式,混凝土可分为预拌混凝土(也叫商品混凝土)和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是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用专门的混凝土运输车运送到工地进行浇筑的混凝土,由于搅拌站专业性强,原材料波动性小,称量准确度高,所以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性小,故预拌混凝土的使用量越来越多。
现场搅拌混凝土是将原材料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搅拌后直接浇筑,适用于工程量小、配比变化比较多的工程。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一、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领域。
二、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C15、C30、C40、C6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2.按性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海洋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粘结作用。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起到填充和骨架作用。
分为河沙、山沙、海沙等。
3.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起到骨架作用。
分为碎石、卵石等。
4.水:是混凝土的溶剂,使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5.外加剂: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混凝土的制备1.配料: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按比例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
2.搅拌: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为止。
3.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
4.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使其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根据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
2.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
3.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5.养护和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六、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强度验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检测。
关于混凝土的知识点
关于混凝土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混凝土》①基本定义:混凝土啊,简单说就是把水泥、沙子、石子还有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在一起弄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就像咱们平时做煎饼,面粉、鸡蛋、水啥的按比例混合起来才能摊出好吃的煎饼,这混凝土里几种材料混好了就能盖房子、修路啥的。
②重要程度:在建筑学科里,混凝土那可是超级重要的。
大部分的建筑物都离不开它,像高楼大厦的柱子、楼板,还有咱们走的马路啥的基本都是混凝土做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混凝土,现代建筑好多都建不起来。
③前置知识:你得先知道一些基本的材料知识,像水泥是什么东西(知道它是一种能变硬的粉末状建筑材料),沙子有不同种类(比如河沙、海沙,而且知道它们的粗细程度不同),还有石子的大小规格也得大概了解下。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广了。
你看现在城市里那些高楼大厦,都是混凝土构建的框架撑起了整个大楼的重量,让楼稳稳地立在地上;还有道路工程,混凝土铺成的路面可以承受车辆日复一日的碾压。
我有一次看到建筑工人修路,那混凝土倒在地上摊平后慢慢就变硬,再经过打磨,一条平坦的路就有了雏形。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建筑工程学科里,混凝土就像是大厦的骨架部分。
从建筑设计到施工的整个流程,都会涉及到混凝土相关知识。
比如设计大楼结构的时候要考虑混凝土能承受的重量,施工的时候得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浇注的时间啥的。
②关联知识:它和钢筋关系就特别紧密,二者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可是建筑中常用的组合形式。
混凝土好比骨头,钢筋就像骨头里的筋,相辅相成。
此外还和工程力学有关系,因为你得算好混凝土能承受多大的力才敢往上加重量。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地方就是配比。
每种建筑需求不同,比如说建桥的混凝土配比和盖普通房子的就不太一样。
关键就在准确地调配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的比例。
再一个就是混凝土的强度问题,怎么保证它达到预期的强度可不容易。
④考点分析:在建筑类考试里挺重要的。
考查方式多样,可能会直接考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或者给个建筑的场景问该用哪种配比的混凝土,也可能考查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其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学知识点
绪论1.混凝土是用胶凝材料(无机的、有机的或者是有机无机复合的)将骨(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2.由水泥、颗粒状骨料、水以及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材料(矿物外加剂)按照适当比例配合,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和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称为水泥混凝土。
3.混凝土已成为世界上用量最多的人造材料之一。
4.混凝土的特点:(一)砂、石、水及由粘土和石灰石烧制的水泥,除水泥之外的三种材料几乎是最廉价的材料;此外随着工业废渣粉煤灰、渣矿粉以及硅灰的使用减少了工业废渣的环境污染。
(二)混凝土表观简单,但是内部结构复杂;(三)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质不是静态的,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质取决于连续多年不断形成的水化产物。
(四)调整各组成材料的品种和数量,可获得不同性能的混凝土;可塑性高,可浇铸成不同形状的构件及构筑物;抗压强度高,与钢筋的结合可以弥补抗拉强度的不足;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冻性、抗渗性、耐腐蚀性;主要缺点是自重大,抗拉强度低,成脆性,易开裂,施工中影响因素比较多,质量波动较大(五)混凝土一般需要使用前在工程现场或者现场附近加以搅拌。
5.能耗:一吨材料所消耗的能量,千瓦时相当于1度电,即1kwh=1000w×3600s(W=pt)=3600000J =3.6×106J材料混凝土水泥钢材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能耗(KWh/t) 182-320{440-770KWh/h}1300 8000 800-3200 700-17006.不同材料承受1000t荷载的1m高柱能耗分别是:素混凝土70L油,粘土砖210L油,钢材320油7.混凝土的分类:分类方法名称特性按胶结材料分类无机水泥类水泥混凝土以硅酸盐水泥及各系列水泥为胶结材,可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石灰类硅酸盐混凝土(石灰混凝土)以石灰、火山灰等活性硅酸盐或铝酸盐与消石灰的混合物为胶结材石膏类石膏混凝土以天然石膏或工业废料石膏为胶结材,可做天花板及内隔墙硫磺硫磺混凝土硫磺加热融化,然后冷却硬化,可做粘结剂及低温防腐层水玻璃水玻璃混凝土以纳水玻璃或钾水玻璃为胶结材,可做耐酸结构碱矿渣类碱矿渣混凝土以磨细矿渣及碱溶液为胶结材,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可做各种结构有机沥青类沥青混凝土用天然沥青或人造沥青为胶结材,可做路面及耐酸耐碱地面树脂树脂混凝土以粘结力强、热固性的天然或合成树脂为胶结材,适于在侵蚀性介质中使用有机无机复合合成树脂+水泥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掺入少量乳胶或水溶性树脂,能提高抗拉、抗弯强度聚合物(浸渍)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将水泥混凝土基材在低粘度单体中浸渍,用热或射线使表面固化8.水泥混凝土的分类方法及种类分类方法混凝土品种按集料种类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重集料钢球、铁矿石、重晶石等,用于防射线混凝土工程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介于1950和2600kg/m3)普通砂石为骨料,可做各种结构轻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分为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介于800和1950kg/m3),轻骨料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等和多孔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介于300和1200kg/m3如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无细骨料)表观密度介于800和1850kg/m3),适于做墙板或非承重墙体细颗粒混凝土(无粗骨料),以水泥和砂配制而成,可用于钢丝网水泥结构按使用功能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碱混凝土、耐硫酸盐混凝土、耐热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洋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离心成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情况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按强度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强度>C45)、超高强混凝土(强度>C100)稠度坍落度超干硬性混凝土、特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维勃稠度低塑形混凝土、塑形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9.混凝土的发展主要遵循复合化、高强化、高性能化三条技术路线10.新石器时代的泥结卵石、草筋泥沙浆,经历石灰(石膏)三合土、火山灰石灰混凝土、牛马血、糯米汁等外加剂混凝土,到近代波特兰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纤维混凝土以及聚合物混凝土,以及最近发展的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基础知识
2.4.2 聚羧酸减水剂
➢5、大幅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 土的抗冻融能力;
➢6、优异的保水性能,掺用该产品后的混凝土,比基础产品混凝土 泌水明显减少,且无离析,更容易实现施工作业;
➢7、使用掺量低,降低混凝土的单方成本; ➢8、合成中不使用甲醛,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属于绿色环保产品。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包括和易性、凝结时间、含气量、塑性收缩 和塑性沉降等。
3.1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拌合物易于搅拌、运输、 浇捣成型,并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项综合技术性能。
3.1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新拌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常常是相互关联的,过分大的流动性有可能 使稳定性降低,就很难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容易产生离析、泌水。 在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时,混凝土的用水量将会增加,如果不增加胶 凝材料用量,将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如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增加 胶凝材料的用量,混凝土的干缩变形、放热量也会相应增加,容易出 现裂缝。
相对便宜。萘系减水剂常被用于配制大流动性、高强、高性能混 凝土。
2.4.1 萘系减水剂
➢ 3、单纯掺加萘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减水剂体系中复合一定量的缓凝组
分,但是掺加了缓凝组分,一旦掺量偏高,很容易出现混凝土长期不 凝结的现象,发生工程事故。另外,萘系减水剂与某些水泥适应性不 好,会对减水剂需求量提高。
2.5 水
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水中的某些杂质(如油类、 酸、碱、糖、有机杂质等)会影响混凝土的正常凝结时间与硬 化,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加快钢筋的锈蚀,污染 混凝土表面,影响表面装饰。水中含泥会增大减水剂、水泥的 用量,增加混凝土的成本;泥粒会妨碍水泥与骨料的粘结,形 成混凝土的薄弱环节,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重点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重点知识点总结1. 混凝土的原料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而成。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它能够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胶凝物质;砂和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料,它们的作用是填充水泥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水则用于搅拌水泥和骨料,形成混凝土浆液。
混凝土常见的骨料包括碎石、砂石和矿渣等。
2. 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抗压、抗拉和抗弯等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标号来表示,如C20、C30、C40等。
(2)耐久性: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化学侵蚀、温度变化和湿度等不利环境的影响。
(3)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水的渗透能力,这一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4)变形性: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其变形性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工程环境会决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配合比会以设计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能等因素为依据。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性能。
4.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包括搅拌、浇筑、养护和成型等过程。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该均匀,搅拌时间和速度要适当,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注意避免过快或者过慢,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3)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5. 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人员等因素,通过配合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6. 混凝土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混凝土原料的检测、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检测以及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控等内容。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混凝土的基础知识1.1 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砂和水混合而成的材料,通过水化反应形成坚固的结构材料。
1.2 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砂、水和掺合料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和砂是混凝土的骨料,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掺合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3 混凝土的主要特性混凝土具有耐压、耐弯、耐冻融、耐火、耐磨、隔热、隔音等特性。
1.4 混凝土的分类按材料的不同,混凝土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流浆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久混凝土等。
第二章混凝土的原材料2.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粉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是常见的水泥类型。
2.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按粒径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常用砾石、碎石,细骨料常用石粉、天然砂。
2.3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细骨料,常用河砂和山砂,主要用于混凝土的细度调整和流动性控制。
2.4 水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用量应符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
2.5 掺合料掺合料是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常用粉煤灰、硅灰、磷矿渣粉等。
第三章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强度、耐久性、变形、硬化过程等原则,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3.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为各个等级,如C20、C30、C50等,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
3.3 混凝土的材料用量确定根据配合比设计原则,确定水泥、骨料、砂、水、掺合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3.4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传统经验法、试验法、理论计算法、统计学法等方法。
第四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过程包括配料、搅拌和运输。
常用的搅拌设备有搅拌车、混凝土搅拌站等。
4.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包括浇筑、摊铺、压实、养护等环节,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汇总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定义:1.1由胶凝材料.水.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捣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2.组成2.1.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细度或比表面积。
2.1.3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
2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2.2矿物掺合料2.2.1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13/T 18046的有关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有关规定。
2.2.2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和安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
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放射性。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你知道几个?
01为什么混凝土要分强度等级要问为什么混凝土要分强度等级,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人为划分出来的,它是混凝土的特征强度。
根据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150㎜的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与ISO试验方法一致的温度为20士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至28d龄期,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等级应以材料名称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
故混凝土强度等级以符号C(英文混凝土Concrete的缩写)及其后面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因为一般工程上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所受的荷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不能完全使用一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对于承受压力大的部位,就要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对于承受压力小的部位,就要使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分成不同强度等级,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通过设计计算选用。
02混凝土为什么规定28d的强度为标准强度混凝土是靠水泥的胶结作用,逐渐硬化,而提高抗压强度的。
由于水泥的结硬不是一下子就完成,而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完美的。
在正常的养护条件下,前七天抗压强度增长较快,7d~14d之间增长稍慢,而28d以后,强度增长更是比较缓慢。
也就是说,28d以后抗压强度为标准强度,作为设计和施工检验质量的标准。
显然,如果以小于28d的强度作为标准强度,将使混凝土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如果以大于28d的强度作为标准强度,虽然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但由于达到标准强度的时间过长,影响了施工进度。
03混凝土为什么对水质有要求含有脂肪、植物油、糖、酸等工业废水污水都不能用来拌和混凝土。
因为这些含有杂质的水会降低水泥的粘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所以不能使用含有大量盐类的矿物水,这样会使水泥不能很好抵抗水的侵蚀。
混凝土课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混凝土课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混凝土的基本构成和组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经过搅拌、浇筑、养护等工序制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混凝土是由水泥浆、骨料、水等原材料构成,水泥浆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则是混凝土的骨架材料,水则是用来促进水泥与骨料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二、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1. 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用来表示混凝土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具有良好抗拉、抗压、抗剪等性能,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承重及支撑作用。
2. 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结构性能,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明显的老化和损坏。
3. 密实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可以有效阻止外界湿气和气体等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从而保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施工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可以通过模板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混凝土构件,用于建筑结构和道路铺设等工程项目。
5. 环保性:混凝土是一种环保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三、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配合比设计原则1. 混凝土配合比的意义: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的比例关系,是保证混凝土性能和质量稳定的重要参数。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a.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压强度等参数;b. 选择适当的水泥、砂、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的品种和比例,保证混凝土的坚固性和耐久性;c. 考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保证混凝土可靠性和稳定性;d. 考虑混凝土的成本和资源利用,选择经济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案。
四、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搅拌技术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能够与骨料经过水的促进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结构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混凝土的组成及性能1.混凝土的成分: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胶凝材料,骨料是混凝土的骨干材料,水是混凝土的中间介质,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一些性能。
2.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抗渗性和可塑性等性能。
二、混凝土的制作与施工工艺1.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重量比。
2.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包括材料筛选、配制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等步骤。
3.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模板的搭设、钢筋的安装、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等步骤。
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混凝土的受力性能: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包括拉压强度、抗弯强度、剪切强度和抗冲击性等。
2.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包括收缩变形、蠕变变形和瞬态变形等。
四、混凝土的耐久性能1.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指混凝土在湿热环境、酸碱环境和冻融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
2.混凝土的防护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采取表面防水处理、增加混凝土密实性和使用防腐剂等措施。
五、混凝土结构设计1.混凝土配筋:混凝土结构中常使用钢筋配合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2.混凝土梁设计:混凝土梁设计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并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变形要求。
六、混凝土结构施工1.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应均匀、连续、密实,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水泥浆水比。
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保持湿润,控制温度和养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是混凝土结构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砼基本知识
一、混凝土1、定义:混凝土是由胶结料﹑粗细集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经搅拌﹑捣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一般所称的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是指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加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2、组成:胶结材料﹑粗细骨料和水,必要时加入外加剂或掺合料。
1)胶结材料:作用是把松散的骨料胶结成为整体,如水泥﹑石膏﹑沥青等。
2)粗细骨料:主要起骨架作用承受外力,粗骨料如碎石、卵石、砾石等;细骨料如河砂﹑海砂﹑山砂、人工砂。
3)水:一般是自来水,须满足《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4)外加剂和掺合料: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材料,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硅粉等。
3、分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普通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如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水工混凝土等)4、混凝土各种性能1)和易性:是表示混凝土施工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坍落度或工作度表示。
和易性好,则容易振捣密实,成型后的混凝土质量也较好。
2)坍落度:是指在一定的试验方法下混凝土自由坍落的数值。
坍落度作为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坍落度大,表示流动性大,在泵送混凝土中对坍落度的要求较高。
坍落度一般用mm作单位,精确到5mm。
公司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一般在80~220mm。
流动性混凝土是指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是指拌合物的坍落度≥160mm的混凝土。
3)泌水性:表示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捣过程中水份从混凝土中析出的性能。
泌水大的混凝土拌合物对混凝土的质量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将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4)保水性:与泌水性相对,保水性好则泌水性差。
5)分层离析:表示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和浇捣过程中,拌和物中各组成材料互相分离的性质。
分层离析比较严重的混凝土往往是拌和物中的粗骨料下沉,水泥砂浆上浮,因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匀质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整理)混凝土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第三节道路与桥梁工程用石料的技术性质第四节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第五节混凝土外加剂第六节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第七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八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第九节粉煤灰混凝土第十节轻混凝土第十一节特种混凝土附录:习题与复习思考题第一节概述一、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粗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一)按表观密度分类1. 重混凝土。
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
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2. 普通混凝土。
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主要以砂、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3. 轻混凝土。
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
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二)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
有时也以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
(三)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按使用部位、功能和特性通常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等。
二、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
“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 原材料来源丰富。
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
2. 施工方便。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拌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一、预拌混凝土1、预拌混凝土定义:按照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规定,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在规定时间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二、原材料的性能1、生产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矿粉、粉煤灰、砂子、子、外加剂、水,其中水泥、矿粉、粉煤灰统称胶凝材料。
2、水泥: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能在水中和空气中硬化,并能保持、发展强度,是混凝土中主要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主要靠水泥水化作用来产生,混凝土标号越高,水泥用量就越大,生产混凝土常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表示符号为P·O42.5。
3、矿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①二次水化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提高中、后期强度。
②矿粉细度比水泥细,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耐久性。
③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④有一定的缓凝作用,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4、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①二次水化后具有一定强度主要是增加后期强度。
②粉煤灰能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易于泵送施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③替代部分水泥,节约成本。
④利用工业废料,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5、骨料:砂子和子统称为骨料。
子是粗骨料,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大子(16-31.5mm)、中子(10-20mm)、小子(5-10mm);砂子是细骨料,根据细度模数大小可分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生产混凝土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一般不超过3.0%。
6、膨胀剂: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7、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并能保持流动性,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三、混凝土的基本性能1、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2、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1)抗渗性,用符号P与水压力值表示,如P8等。
2)抗冻性,用符号F(或D)与冻融循环次数表示,如F100,D100等。
3)抗腐蚀性,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空气中的CO2对混凝土的腐蚀,以及氯离子对钢筋腐蚀后引起混凝土的胀裂等。
3、特殊性能的混凝土1)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结构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高流动性、高耐久性,强度相对较高的混凝土,最重要的指标是高耐久性,要求必须掺入一定量的矿物细粉,如矿粉、粉煤灰等。
3)高强混凝土:通常指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4、自密实混凝土:无需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密实的混凝土。
5、坍落度过大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易发生堵泵现象;收缩量大,易产生温差裂缝和干缩裂缝;抗压强度降低;做地面或路面容易起砂。
6、试块的取样、制作与养护:施工现场用于验收的混凝土试块,取料、制作与养护必须符合标准。
取料应从运输车1/4至3/4处抽取,并应在运输车到现场40分钟完成。
成型时不要随意填加子,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温度95%以上。
四、混凝土的标记1、预拌混凝土根据特性要求分为常规品和特制品1)常规品常规品应为除表1-1特制品以外的普通混凝土,代号A,混凝土强度等级代号C。
2)特制品特制品代号B,包括的混凝土种类及其代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特制品的混凝土种类及其代号2、性能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和C100。
3、混凝土标记1)预拌混凝土标记应符合以下规定:(1)排序第一位应为常规品或特制品的代号,常规品可不标记;(2)顺延应为特制品混凝土种类的代号,兼有多种类情况可同时标出;(3)顺延应为强度等级的代号;(4)顺延应为坍落度目标值,后附坍落度等级代号在括号中;自密实混凝土应采用扩展度控制目标值,后附扩展度等级代号在括号中;(5)顺延应为耐久性能等级代号,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后附设计值在括号中;(6)顺延应为本标准号——GB/T14902。
2)标记示例示例1: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河砂(也可是人工砂或海砂)、、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配制的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坍落度为180mm,抗冻等级为F250,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电通量Q S为1000C,其标记为:A-C50- (S4)-F250Q-III(1000)-GB/T 14902示例2: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砂(也可以是砂)、粒、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LC40,坍落度为210mm,抗渗等级为P8,抗冻等级为F100,其标记为:B-L-LC40-210 (S4)-P8F100-GB/T 149024、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与合同规定的坍落度值之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坍落度允偏差单位为毫米规定的坍落度允偏差≤40 50-90 ≥100 ±10 ±20 ±305、混凝土的含气量混凝土含气量实测值不宜大于7%,与合同规定值允偏差不应超过±1.0%。
6、其它要求当需对混凝土其他性能有要求时,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无相应标准时应按合同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标准及合同要求。
五、混凝土的生产与运输1、生产控制1)计量原材料的计量允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围,并应每班检查一次。
表3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偏差单位为百分比2)生产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在制备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2、运输①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积水排尽。
②当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③禁向运输车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④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开始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分钟,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当采用翻斗车时,运输时间不应大于45分钟(翻斗车仅限于运输坍落度小于80mm的混凝土)。
⑤混凝土的运送频率,应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3、供货量1)预拌混凝土供货量以体积计,以m3为计算单位。
2)预拌混凝土体积的计算,应由运输车实际装载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除以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求得。
注:一台运输车实际装载量可由用于该车混凝土中全部材料的重量和求得或由卸料前后运输车的重量差求得。
3)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运输车的发货总量计算。
如需要以工程实际量(不扣除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所占体积)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应不超过±2%。
4、检验规则1)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
2)交货检验的试验结果应在试验结束后10天通知供。
3)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证书。
4)常规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和设计要求的耐久性。
5)特制品除应检验常规品所列项目外,还应按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
6)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7)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8)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集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完成。
9)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10)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
5、合格判定1)强度的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规定为合格。
2)坍落度和含气量的试验结果分别符合坍落度和含气量规定要求的为合格;若不符合要求,则应立即用试样余下部分或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若第二次试验结果分别符合坍落度和含气量规定时,仍为合格。
3)其他特殊要求项目的试验结果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为合格。
6、订货1)购买预拌混凝土时,供需双应先签订合同。
2)合同签订后,供应按订货单组织生产和供应。
订货单至少应包括以下容:a.订货单位及联系人;b.施工单位及联系人;c.工程名称;d.交货地点;e.浇筑部位及浇筑式;f.混凝土标记;g.技术要求;h.供货起止时间;i.供货量(m3)。
7、交货1)交货时,供应随每一运输车向需提供所运送预拌混凝土的发货单。
发货单至少应包括以下容:a.合同编号;b.发货单编号;c.工程名称;d.需;e.供;f.浇筑部位;g.混凝土标记;h.交货日期;i.交货地点j.运输车号;k.供货数量(m3);l.发车时间、到达时间;m.供需双签字确认手续。
需应指定专人及时对供所供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数量进行确认。
六、混凝土使用说明书1、高温炎热天气,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浇筑时,要用湿麻袋覆盖泵送管道,加强混凝土表面的抹压,特别是基础和顶板表面,要尽早覆盖塑料薄膜,以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一旦出现沉降或塑性收缩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处理。
2、雨天不宜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中途下雨,应采取防雨保护措施,对到达现场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完毕。
3、冬季施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泵送混凝土应用保温材料包裹输送管道,并在泵送前用热水预热管道,防止管道混凝土热量损失过多,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凝结前不受冻。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分段、分层,一次布料厚度不应超过500mm,浇筑后应加强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外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的温差不大于20℃,防止产生温差裂缝。
5、路面混凝土施工,一是要注意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浇水养护;二是要注意切缝时间不宜过迟,特别是高温季节,切逢时间按250度小时计,以防止裂缝断板。
6、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①商品混凝土中一般掺有粉煤灰,根据《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GB/50146—2014的规定,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冬季混凝土浇筑后保温、防风、防失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后,可放松模板带模养护,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
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慢慢冷却。
②大面积板面混凝土,表面抹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终凝后,用湿麻袋覆盖浇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