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伦理论文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公司会计在提交财务报表时,发现公司财务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如虚增利润、夸大业绩等。
会计了解这些操作违反了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公司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和利益关系。
会计面临是否揭露这些问题的困境。
二、案例分析1.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会计如果选择保持沉默,不去揭露和报告公司财务违规行为,可以暂时保住自己的工作和薪水。
但这样做贻害他人,对公司经营产生后果。
因为公司财务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甚至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会计的工作和薪水也将难以维持。
2.道德义务和责任作为一名会计,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会计承担着维护财务诚信和公平性的职责。
虽然揭露公司财务违规行为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压力,但会计有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以及行业的公信力。
3.法律法规的约束在这个案例中,会计发现的公司财务违规行为违反了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会计选择保持沉默,不主动报告或揭露这些问题,可能会因为涉嫌与公司合谋违规行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会计失去从事该职业的资格,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4.道德冲突和权衡在这个案例中,会计面临道德冲突,即选择保护自身利益还是揭露公司违规行为。
面对这个冲突,会计应该权衡各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职业发展和潜在的风险。
坚守职业道德并主动揭露公司违规行为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困难,但长期来看,能够维护个人的声誉,同时也维护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公信力。
三、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会计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1.主动报告违规行为:会计应该勇于报告和揭露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向相关部门或监管机构提供案件相关信息。
这样做有助于维护财务诚信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2.了解法律法规:会计应该深入了解相关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定,并避免触及法律底线。
4.维护个人声誉:无论选择何种方案,会计都应该坚守职业道德,维护个人的声誉。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建议
保持职业诚信,强化内部道德的建 设,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制度。
行动
在诚信经营和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促进公司和行业整体的规范化协调 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本演示文稿将探讨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三个案例的道德问题,案例分析将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道德准则及其应用。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师按照职业操守、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并对自 己的职业行为负责、承担社会监督的精神。
和谐社会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公正、诚信、透明等价值观念落实,有助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秩序。
法律合规
会计职业道德能够有效规范会计活动,遏制会计舞弊、违法行为,使会计活动在合法合规范 围内进行。
案例一:伦敦斯科特基金会的财务丑闻
伦敦斯科特基金会是一家英国慈善机构,因财务丑闻而倒闭。
1
问题概述
该机构的财务报表虚报,多项资产和收益数据被篡改或捏造。
2
道德问题
机构领导滥用职权、编造财务数据,违背了职业道德准则。
不透明
对非专业人士是否能理解该财务 报告要负责,并对报告会产生的 影响有所认识。
不负责任
对公司的业务风险和个人职业操 守不负责任,对公司股票价格造 成重大损失。
案例启示与思考
今天的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作为会计师,我们要不断强化职业操守、规范 从业行为。
专业技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增强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 道德问题
不注意公司内部控制,让资产流失,导致公司损失惨重。
3 案例启示
企业要注重公司内部的自律自查,保证财务账目的规范管理,实现监管自律。
会计职业道德伦理论文案例分析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案例一】“安然”唱起悲歌,会计路在何方一、基本案情1.“安然”的神话。
1985年7月,美国休斯顿天然气公司与奥马哈的安然天然气公司合并,成立了后来的安然石油天然气公司。
l5年以后,该公司成为美国、一度也是全球的头号能源交易商,其市值曾高达700亿美元、年收入达l000亿美元。
2000年l2月28日,安然公司的股票价格达到84.87美元(有资料说是90.75美元)。
2001年初,被美国《财富》杂志连续四年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
2.“安然”的轰然倒地。
美国创造了“安然”,“安然”创造了现代神话。
却谁知美梦苦短,一瞬间“安然”大厦轰然倒地: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布其第三季度亏损6.38亿美元;ll月“安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自1997年以来,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当月29日,“安然”股价一天之内猛跌超过75%,创下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有史以来的单日下跌之最;次日,“安然”股票暴跌至每股O.26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股,其股价缩水近360倍!两天后,即12月2日,“安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申请文件中开列的资产总额468亿美元。
“安然”又创造两个之最——美国(或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宗的破产申请记录;最快的破产速度。
3.“安然”到底做了什么。
一是在财务报表上隐瞒并矫饰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二是利用错综复杂的关联方交易虚构利润,利用现行财务规则漏洞“不进入资产负债表”隐藏债务,以其回避法律和规则对其提出的信息披露要求;三是夸大公司业绩并向投资者隐瞒公司业务等违法手段来误导投资者。
而世界“五大”会计师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又为其提供了不实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安然”神话套上了“皇帝的新衣”。
二、案例评析(一)“安然”轰倒的原因“安然”轰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媒体认为主要有两点:1.制度腐败:“安然”事件,其实是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制度、现代会计制度、证券及金融市场制度、社会审计制度等存在问题,使内部人滥用职权而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案例一:由会计犯罪高学历、年轻化趋势,看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一)案例简介王某,23岁,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某市一国债服务部工作,担任柜台出纳兼任金库保管员。
2000年5月11日,王某偷偷从金库中取出1998年国库券30万元,4个月后,王某见无人知晓,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又取出50万元,通过证券公司融资回购方法,拆借人民币89.91万元用来炒股,没想到赔了钱。
王某在无力返还单位证券的情况下,索性于2000年12月14、15日,将金库里剩余的14.03万元国库券和股市上所有的73.7万元人民币全部取出后潜逃,用化名在市一处民房租住隐匿。
至此,王某共贪污1998年国库券94.03万元,折合人民币118.51万元。
案发后,当地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王某迫于各种压力,于2001年1月8日投案自首,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二)案例分析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王某年轻,有学历,刚毕业就被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工作,但其非但不勤恳敬业,反而贪欲膨胀,胆大妄为。
从学校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犯罪,说明其在学校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丝毫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内心深处没有构筑道德防线,或者说道德防线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违背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此案例也说明了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三)案例启示目前会计类专业学校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上,大多院校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二是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给学生灌输职业道德观念、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会计法制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相对缺乏。
有鉴于此,既要充分认识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重要性,认真开展好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案例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案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案例案例一:由会计犯罪高学历、年轻化趋势,看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一)案例简介王某,23岁,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某市一国债服务部工作,担任柜台出纳兼任金库保管员。
2000年5月11日,王某偷偷从金库中取出1998年国库券30万元,4个月后,王某见无人知晓,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又取出50万元,通过证券公司融资回购方法,拆借人民币89.91万元用来炒股,没想到赔了钱。
王某在无力返还单位证券的情况下,索性于2000年12月14、15日,将金库里剩余的'14.03万元国库券和股市上所有的73.7万元人民币全部取出后潜逃,用化名在市一处民房租住隐匿。
至此,王某共贪污1998年国库券94.03万元,折合人民币118.51万元。
案发后,当地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王某迫于各种压力,于2001年1月8日投案自首,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二)案例分析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王某年轻,有学历,刚毕业就被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工作,但其非但不勤恳敬业,反而贪欲膨胀,胆大妄为。
从学校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犯罪,说明其在学校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丝毫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内心深处没有构筑道德防线,或者说道德防线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违背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此案例也说明了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三)案例启示目前会计类专业学校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上,大多院校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二是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给学生灌输职业道德观念、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会计法制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相对缺乏。
有鉴于此,既要充分认识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重要性,认真开展好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1、方电子公司会计张红因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会计工作者。
张红的男友在一家民营电子企业任总经理,在其男友的多次请求下,张红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司新产品研发计划及相关会计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其男友,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
公司认为张红不宜继续担任会计工作。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张红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2(哪些单位可以对张红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并说明理由。
(1)张红违反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诚实守信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廉洁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张红把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司新产品研发计划及相关会计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在一家民营电子企业任总经理的男友,这是因情感和利益诱惑等因素,违背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泄露了公司商业秘密,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财政部门、会计职业组织、本单位均可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张红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
第一,《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财政部门可以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可以在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进行记载,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二,会计职业组织是行业自律性组织。
如果会计职业组织会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职业组织可以根据行业自律性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其会员采取行业内部惩戒,直至取消其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
第三,《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有责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检查和考核本单位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可以按照单位内部有关制度进行直至除名的处理。
2、资料:现象一:会计人员看人办事:“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华通天香集团财务舞弊案一、案例背景华通天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25,简称天香集团)是 1992 年 7 月 30 日由原国有企业-福建省福清市粮食局高山油厂改组并向社会法人和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 2646.55 万元。
1996 年 10 月公司总股本由 2646。
55 万元增资扩股到 8900 万元, 1999 年10月18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4500 万股,发行股票后股本总额为人民币 13400 万元.2001年和2003年公司分别实施了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 10:5 和10:1的比例转增股本,目前公司总股本增至 22110万股,其中已上市流通股9514.8万股,公司主业为油脂业及农业产品的生产、销售等。
天香集团由于2004年虚假盈利,2005年涉嫌重大财务欺诈,成为2005年度上市公司十大财务舞弊公司排行上榜公司。
天香集团主营业务乏善可陈,公司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资金运作,出售应收账款和击鼓传花式的股权转让等手段,包装关联公司利润,虚构投资收益,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粉饰报表的目的;同时,公司还存在巨额违规担保,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等问题,其违规行为已严重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遭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自2002年以来,在公司总股本仅增加10%的情况下,股价却从最高的16.59跌落至目前2元区域低位徘徊,这正是市场给予的最严厉的惩罚.二、公司财务舞弊分析天香集团涉嫌通过一系列资金运作,包装关联公司利润,从而虚增投资收益,达到包装年报业绩的目的.财务舞弊涉及的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企业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一)控股结构掩人耳目截止2005年6月30日,天香集团前十大股东中,第二大股东华通国际招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第一大股东福建华通置业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二者合并持有天香集团33.12%的股份。
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案例一:隐瞒利益冲突会计师事务所被一家大型企业聘请为其外包会计部门的管理服务,该事务所同时也为该企业的附属公司提供审计服务。
在负责审计工作的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企业和附属公司之间存在一笔涉及资金往来的交易。
然而,该会计师将这一事实隐瞒,并没有将其列入审计报告中。
这种行为违背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按照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会计师应当保持独立性,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其独立判断和决策的利益冲突。
会计师作为公众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应当对外界负责,并严守职业道德规范。
该会计师的隐瞒行为可能对外界利益相关方的判断造成误导,进而可能导致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错误理解。
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于会计师个人声誉,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整个行业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途径是,该会计师应当主动向其所在事务所的其他成员和管理层报告此事,并与企业沟通,提出需要将这一交易纳入审计报告的建议。
如企业拒绝改变决策,该会计师也应当主动辞去审计工作,并公开说明原因,以保持职业道德的尊严。
案例二:虚假报告公司为了满足投资者和上市的条件,想尽办法增加企业的利润。
其中,会计师被要求在财务报告中虚增收入和资产价值,以及隐瞒负债和费用等。
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会计师应当恪守真实性原则,确保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会计师应当对其工作的准确性和诚信性承担责任,并承担起维护公众利益的义务。
该会计师面临的抉择是,是否按照公司的要求虚假报告,或者揭示这一事实并拒绝与之合作。
按照职业道德的原则,会计师应当坚守其职业的原则和责任,拒绝参与任何违反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行为。
会计师可以选择向公司高层报告此事,并尽力阻止虚假报告的发生。
另外,会计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专业人士和行业组织的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以保护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公众利益。
在面临这样的困境时,会计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始终坚持诚信和真实性原则,维护公众利益的尊严。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探讨会计人员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应对策略,旨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保护公众利益、保持企业声誉、提供准确财务信息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实践中,会计人员常常面临各种道德困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探讨会计人员应如何应对这些道德困境,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部分: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家中型企业的会计主管小王。
小王发现公司的一位高管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进行了虚报,以提高公司股价并获取操纵股市的利益。
小王意识到这种行为违背了财务规则和会计职业道德,他面临着是否举报的道德困境。
第三部分:道德困境分析小王面临的首要道德困境是他是否举报高管的不当行为。
举报高管的行为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和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可能对小王自身带来负面后果,如遭受报复、失去工作等。
此外,小王还需要考虑如何确保举报的有效性和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四部分:应对策略面对道德困境,小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1. 寻求道德指导:小王可以咨询相关专业组织、道德委员会或导师等人士的意见,寻求对该道德问题的指导和建议。
2. 收集证据:小王应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举报行动。
这些证据可以包括邮件、合同、财务记录等,以证明高管的不当行为存在。
3. 保护个人权益:小王应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权益。
他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与公司的合规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举报行为不会导致个人遭受不公正待遇。
4. 考虑行动后果:小王应该认真评估举报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对公司的影响、对高管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他应该谨慎决策,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第五部分:道德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本案例揭示了会计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困境,突出了道德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个人报告【案例】日本大和银行事件1995年9月26日,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的交易部主任井口俊英从1984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银行蒙受11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10 月2 日,美国宣布暂停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买卖美国债券。
10月4 日藤田彬为此引咎辞职。
11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等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联合发布命令,限令因非法交易美国国债而导致巨额亏损的日本大和银行在美国的17家分行和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在90天内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年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
大和银行是一家至当年有77年历史,总资产1820亿美元,位居日本商业银行第13位,全球第19位的大银行。
由于家大业大,虽未倒闭,却信誉扫地,最后不得不走向同住友银行合并之路。
【案例分析】大和银行从世界知名银行一步步走向覆灭,井口均英的出现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导火索的角色。
然而,井口均英仅仅只是该银行不良内控环境下员工的一个缩影,大和银行的失败离不开其自身内部控制的失效。
因此,下文将依据内部控制原则及方法分析大和银行内部控制的失效。
1、违反牵制性原则,不相容职务没有相互分离。
案例主人公井口均英作为副行政总裁应负责监督证券空易和债券的保管,作为交易的业务员可以亲自击做债券生意,结果自己做生意,自己监督自己,为井口俊英的违规交易提供了机会。
自从1984年井口俊英在美国政府债券市场上亏损20万美元后,他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篡改客户账目,把客户账上的债券出售,再造假账说明这些债券并未卖掉。
年复一年,假账和亏损积聚迅速,而职务的便利使其经营亏损的问题稳伏达11年之久。
如果大和银行不是实行将证券交易和后线结算分开和雇员必须连续休假两周的制度。
井口均英可能继续隐瞒下去,还可能采取其他想像不到的办法,造成更大的损失。
2、控制环境不良。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其提供纪律与框架,塑造企业文化和员工控制理念,具体包括公司治理、董事会、职业操守、胜任能力、风险管理理念等等。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涵盖了诚实守信、保密、公正、专业行为等方面。
道德规范的遵守对于会计行业的正常运行和信誉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探讨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虚报公司资产案在某公司的会计报表中,出现了多次虚报公司资产的情况。
原本500万元的固定资产被虚增为800万元,用以掩盖公司的财务亏损。
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公正原则。
首先,会计人员应当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资产虚报行为。
这些数据对公司及其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具有极大的参考和决策价值,虚报资产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这一行为也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实守信原则。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事实真相的原则,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以便利益相关方了解和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
针对这一案例,应当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加强他们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同。
2.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完善的财务报告流程和审计机制,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减少虚报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3. 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虚报行为的追责力度,加大处罚力度,使违法行为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案例二:私自泄露客户隐私案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会计人员,私自泄露了客户的财务信息和隐私,导致客户名誉受损。
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中保密原则。
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客户之所以选择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工作,是基于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信任。
私自泄露客户隐私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还对客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解决这一案例,可采取以下方法:1. 提高会计人员的保密意识。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第一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本文将以A企业发生的两个事项为案例,并根据有关要求,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A企业2000年发生以下事项:(1)某天A企业的库存现金只有1000元了,正好邻近一家D企业的采购员前来采购A企业的产品,价款20000元。
付款时,A企业的收款人员以需要补充库存现金为由,要求D企业采购员持现金前来付款,于是,该采购员只好取现金付清了全部价款。
(2)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A企业经理要求会计人员将一台正在正常使用的搅拌机(折旧年限为十年,已使用至第五年)的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使当年的利润减少了30000元。
要求:1.在事项(1)中,A企业收款人员的收款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请说明理由。
2.在事项(2)中,A企业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分析:在事项(1)中A企业收款人员的收款方法不符合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因为企事业单位10000元以上款项的结算只能通过银行转账结算;而且现金管理要求,凡有现金收入的单位,如商业零售部门、交通运输和旅游服务部门、事业单位,其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及时交存开户银行.A企业应该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不得用现金收入直接转为库存现金;A企业将现金收入直接转为库存现金,可能会产生坐支现金,转移营业收入,易发生舞弊行为,不符合相关的规定。
在事项(2)中A企业随意将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不符合会计相关法规规定。
因为企业确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依据是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必须尊重固定资产的自身特性和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如果企业并非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而是出于某种避税等非合理商业目的确定预计净残值的,将被税务机关进行调整,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很显然,A企业改变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是为了增加折旧费用,减少利润以规避税收,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案例1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一)案例综述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诉。
此前,该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已分别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公司巨额亏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经新华社披露后,中国证监会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
经中国证监会查明,该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 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3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l4390万元。
另外,还存在股本金不实、上市报告书重大遗漏、年报信息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问题。
该公司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之规定,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李某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予以追诉。
中国证监会还发现原某会计师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该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
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根据有关证券法规对该公司及有关中介机构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主要责任人员,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地公安局于2001年9月对该公司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立案侦查,查明:l997年底,该公司各分公司把1997年的报表报到集团公司财务处,财务处主任都某把公司l997年报表显示严重亏损的情况报告给董事长李某。
李某当面指使都某必须完成l997年董事会下达的指标,为1998年公司配股做好准备,报表退回去重新做。
为此,李某还专门召集分公司会议,会上李某要求各分公司必须完成l997年董事会下达的利润指标,呆账不能显示出来,预提返利全部入账,并要公司财务处主任都某督办。
会后都某按照李某的指示,让财务处会计周某把l997年的报表退回家电分公司,家电分公司主管会计按照财务处的要求让家电各部再做虚假报表,与董事会下达的指标一致,同时向家电公司的财务经理杨某汇报。
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案例一:操纵财务报表背景:公司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希望在报表上呈现出良好的财务表现,以获取更高的股价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情况:该公司的财务主管为了达到公司的目标,采取了操纵财务报表的手段。
他通过虚构收入、低估成本和费用,以及将预计未来盈利转移至当前期间的方式,使得公司的财务表现看起来更好。
这样一来,公司的股价得到了推动,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然而,这种虚假的财务表现最终会对公司和其股东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道德问题:财务主管通过操纵财务报表违反了其职业道德。
他通过欺骗和误导投资者,违背了关于透明度和诚信的原则。
职业道德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职业诚信,包括保持透明度、完整性和客观性。
会计师应当诚实和真实地报告财务信息,不得虚构数据或故意误导他人。
财务主管通过操纵财务报表违反了这些原则,损害了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解决方案:作为会计师,财务主管应该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地报告财务信息。
他可以向公司高层提出自己的顾虑,寻求其他方式来改善财务表现,而不是诈骗和欺骗。
此外,他应当向公司董事会或监管机构报告此事,以便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案例二: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背景:公司的财务经理获得了即将发布的财务报表的内幕信息,这些信息将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影响。
情况:财务经理利用内幕信息,在该公司报表公开前进行了内幕交易,将其个人的股票投资进行了调整。
他在报表公开后,由于内幕信息的作用,他的个人股票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职业道德问题:财务经理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个人投资违反了其职业道德。
他利用他所拥有的信息优势,不公平地获得了个人利益。
职业道德分析: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诚信和保守。
会计师应当遵守关于内幕信息的法律法规,并确保不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个人交易。
他们有责任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并确保交易的公平性。
解决方案:作为会计师,财务经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个人交易。
他可以把内幕信息报告给公司董事会或监管机构,以确保公司和投资者的公平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 公司董事长称:“我前一段时间出差在外,对公司情况不 太了解,虽然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但只是履行 会计手续,我不能负任何责任。具体情况可由公司总经理 予以说明。” 公司总经理称:“我是搞技术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产 经营,对会计我是门外汉,我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 盖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我不 应承担责任。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情况应由公司总会计师解 释。” 公司总会计师称:“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经过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他们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 报告。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本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 性、完整性负责,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责任。” 要求: 根据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分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总会计师在听证会上的陈述是否正确,并分别说 明理由。
• 【案例2】 资料:2006年11月,东茂公司因产品销售不畅,新产 品研发受阻。公司财会部预测公司本年度将发生800 万亏损。刚刚上任的公司总经理责成总会计师王某千 方百计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并说:“实在不行,可以 对会计报表做一些会计技术处理。”总会计师很清楚 公司本年度亏损已成定局,要落实总经理的盈利目标, 只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做手脚。总会计师感到左右为 难:如果不按总经理的意见去办,自己以后在公司不 好呆下去;如果照总经理意见办,对自己也有风险。 为此,总会计师思想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分析总会计 师王某应如何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 主要内容:职业基础教育、职业宗旨教育、职业素质 教育、职业纪律教育
• 【案例3】 2007年,A公司由于经营管理和市场方面的原因,经 营业绩滑坡。为了获得配股资格,A公司的主要负责 人张三便要求公司财务总监李四对该年度的财务资料 进行调整,以保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配股条件。 李四组织公司会计人员王五以虚做营业额、隐瞒费用 和成本开支等方法调整了公司财务资料。A公司根据 调整后的财务资料,于2006年10月申请配股并获批准 发行。 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哪些当事人存在何种违法行为?哪些当事 人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2)哪些单位或部门可以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何种处 理?并说明理由。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案例1】广东海马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王某是该公司的出纳,仗着自己是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侄子,在报销业务招待费时,对于同样是领导批准、主管会计审核无误的业务招待费报销单,对和自己私人关系不错的人是随来随报,但对和自己有矛盾、私人关系较为疏远的人则以账面无款、库存无现金、整理账务等理由无故拖欠.2007年底,会计科发现,该年度业务招待费超过规定的开支标准,于是,会计人员张某为讨好领导,找来一些假发票,将超支的业务招待费列入管理费用的其他项目.请根据现行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司的会计工作岗位分工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之处?为什么?(2)出纳王某在报销业务招待费时,是否遵守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如果你是出纳员,对此问题应该如何处理?(3)会计人员张某使用假发票的行为是否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什么?『正确答案』(1)王某担任出纳工作不符合规定(1分)。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2分)。
(2)出纳员王某没有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违背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1分)。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1分)。
如果我是出纳员,将对任何持领导批准、主管会计审核无误的差旅费报销单的人员一视同仁,不因关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2分)。
(3)会计人员张某使用假发票的行为违背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1分)。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而会计人员张某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讨好领导实施会计舞弊(2分)【案例2】因实施岗位轮换,小刘从筹资和投资岗位轮换到了成本费用岗位,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
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案例一:虚报利润案在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中,会计师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虚报了一部分利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好,从而提高公司的声誉和股价。
这种行为违反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会计师作为公司的财务顾问,应该遵守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原则,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这种虚报利润的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供应商,也违反了公众和股东对公司财务披露的信任。
解决该案件,首先会计师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其次,会计师应向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报告该问题,并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
最后,公司应该雇佣独立的审计师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恢复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
案例二:职业人员侵占资金案公司的财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资金转到个人账户以支付个人债务,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运营。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原则。
会计人员作为公司的财务监管者,应该忠实履行职责,保护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侵占公司资金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股东和员工的利益,同时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信任危机。
要解决此案,首先应该对财务主管进行问责和解雇。
然后,公司应对资金流程进行审查和改进,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公司还应对损害的员工和股东进行赔偿,以恢复他们对公司的信任。
总结来说,会计职业道德是保护企业和公众利益的基石。
会计人员应该遵循真实性、透明性、诚信和保密性等原则,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遭遇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合作解决问题,以恢复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
会计道德法律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国有企业A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业绩逐年下滑。
为达到上市条件,公司管理层决定通过财务手段粉饰业绩,提高公司市值。
在此过程中,公司财务负责人B先生和财务部员工C女士涉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事实(1)A公司为了提高业绩,虚构了多项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2)B先生和C女士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虚构的业务进行隐瞒,未按规定披露。
(3)B先生和C女士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师提出的问题故意回避,未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
2. 违反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1)违反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B先生和C女士的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
(2)违反了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
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先生和C女士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故意隐瞒虚构业务,违反了客观公正原则。
(3)违反了保密的职业道德。
保密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B先生和C女士在审计过程中,未向审计师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违反了保密原则。
(4)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B先生和C女士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一规定。
三、案例分析结论1. B先生和C女士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A公司管理层对财务造假行为负有管理责任,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财务造假行为,存在一定责任。
四、案例分析启示1. 会计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自觉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
2. 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3. 审计师应提高审计水平,严格履行审计职责,确保审计质量。
4.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会计道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近年来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会计道德和法律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案例将以该公司为例,对会计道德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1. 虚假财务报表在某年度的财务报表中,该公司虚增了销售收入、减少成本费用,使得公司的净利润虚增。
经过调查,发现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虚报了公司的业绩。
2. 侵占公司资产在公司的日常经营中,部分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产。
例如,某部门经理通过虚报采购价格、虚增采购数量等方式,侵吞公司资金。
3. 财务人员违规操作公司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
如未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凭证审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未按照规定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导致财务报表存在误导性信息。
三、案例分析1. 会计道德问题(1)虚假财务报表公司负责人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虚增了公司的业绩。
这种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原则,会计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得为了个人或他人利益而弄虚作假。
(2)侵占公司资产部分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产。
这种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廉洁自律原则,会计人员应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保持清正廉洁。
(3)财务人员违规操作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未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凭证审核和财务报表编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这种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 法律问题(1)虚假财务报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零二条,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侵占公司资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资金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财务人员违规操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会计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凭证审核和财务报表编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案例一】“安然”唱起悲歌,会计路在何方一、基本案情1.“安然”的神话。
1985年7月,美国休斯顿天然气公司与奥马哈的安然天然气公司合并,成立了后来的安然石油天然气公司。
l5年以后,该公司成为美国、一度也是全球的头号能源交易商,其市值曾高达700亿美元、年收入达l000亿美元。
2000年l2月28日,安然公司的股票价格达到84.87美元(有资料说是90.75美元)。
2001年初,被美国《财富》杂志连续四年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
2.“安然”的轰然倒地。
美国创造了“安然”,“安然”创造了现代神话。
却谁知美梦苦短,一瞬间“安然”大厦轰然倒地: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布其第三季度亏损6.38亿美元;ll月“安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自1997年以来,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当月29日,“安然”股价一天之内猛跌超过75%,创下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有史以来的单日下跌之最;次日,“安然”股票暴跌至每股O.26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股,其股价缩水近360倍!两天后,即12月2日,“安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申请文件中开列的资产总额468亿美元。
“安然”又创造两个之最——美国(或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宗的破产申请记录;最快的破产速度。
3.“安然”到底做了什么。
一是在财务报表上隐瞒并矫饰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二是利用错综复杂的关联方交易虚构利润,利用现行财务规则漏洞“不进入资产负债表”隐藏债务,以其回避法律和规则对其提出的信息披露要求;三是夸大公司业绩并向投资者隐瞒公司业务等违法手段来误导投资者。
而世界“五大”会计师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又为其提供了不实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安然”神话套上了“皇帝的新衣”。
二、案例评析(一)“安然”轰倒的原因“安然”轰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媒体认为主要有两点:1.制度腐败:“安然”事件,其实是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制度、现代会计制度、证券及金融市场制度、社会审计制度等存在问题,使内部人滥用职权而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此案不仅涉及美国两党政要,而且涉及那么多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可以说,这与其社会制度不无关系,安然公司的破产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
2.道德沦丧:媒体披露,安然公司与布什家族、众多政府要员、国会议员关系非同一般,在其破产前后,更是接触频繁。
公司总裁肯尼斯•莱在公司破产前已经秘密抛售了其掌握的全部股票,那些持有安然公司股份的现任布什政府某些部长、副部长们,也在公司倒闭前卖出了自己手中的股票。
安然公司的一般雇员们却因为金字塔顶的少数人把钱抽走,一夜之间数亿美元的退休金化为乌有,失去了他们一生的积蓄。
骇人听闻的暗箱操作,毫无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可言,亦毫无恻隐之心,道德沦丧殆尽,这就是某些西方大公司!(二)“安然”轰倒的启示1.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尊严。
从会计的角度上看“安然”事件,主要不是会计标准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坚守职业道德的问题。
应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并确保有效实施(奖惩、准入、退出等)。
不论公司财务会计人员,还是社会审计人员都应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保持职业尊严,做高尚的会计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有人说,会计没有了诚实就像战士没有了勇敢,科学家没有了智慧,官员没有了廉洁。
比喻形象,言之有理。
总之做人于做事,做人应为先。
2.规范社会审计,保持审计的独立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安达信”既是“安然”的外部审计人,又是内部审计人和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人;既一只手教其做账,另一只手证明这只做账的手。
换言之,“安达信”既是“安然”的裁判员,又是“安然”的运动员。
为此,“安达信”每年从“安然”得到上千万美元的丰厚报酬,就这样,“安达信”还能保持最起码的独立性吗?因此,“安然”的丑闻同时也必定成为“安达信”的丑闻。
“安然”轰倒后,安然公司在销毁重要文件,为“安然”出具审计报告的安达信首席审计师大卫•邓肯(已被解雇)也在销毁资料。
这些充分说明,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比较健全的国家,在1997年就成立了独立性准则委员会的国家,连“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都时有严重违规、严重违反“独立性”的事件发生。
虽然美国证监会(SEC)于2000年6月27日就提出了修改独立性规则的动议,但会计师真正做到独立、公正从业仍然路途遥远。
3.建立健全法制,加强政府监管。
从“安然”轰倒及“安达信”丑闻,我们不仅看到了道德严重失范,更看到了法制的缺漏和政府监管乏力。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法制,既要规范企业,又要规范社会中介;对政府官员、对注册会计师进入企业任职,要有严格规定、具体要求,政府监督、监察部门也要严格执法,违者严惩不怠。
2001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的《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可以视为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可信或不完全可信为前提的监管措施。
2008年3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市属某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1)2004年10月,公司领导调换,新的负责人林总上任后,将其儿子林青调入该厂会计科任出纳,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林青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2004年11月,会计张某申请调离该厂,厂人事部门在其没有办清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的情况下,即为其办理了调动手续。
(3)2005年1月6日,该厂档案科会同会计科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厂长签字后,按规定程序进行了监销。
经查实,销毁的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是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要求:请指出上述情况中哪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答案:(1)林总将其儿子林青调入该公司担任出纳一职,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的行为不符合规定。
根据规定,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此外,根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会计张某没有办清会计工作交接手续即办理调动手续的行为不符合规定。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接管人员;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3)销毁保管期满但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的行为不符合规定。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而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某公司发生以下情况:(2009年第一次考题)(1)公司接受上级有关单位审核,发现一张购买计算机的发票,其“金额”栏中的数字有更改现象,经查阅相关买卖合同、单据,确认更改后的金额是正确的,更改处盖有出具单位的相关印章。
公司以该发票为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并入账。
(2)公司一供货商多次上门催要逾期货款,经公司负责人同意,会计主管张某让出纳员一张25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供货商。
供货商向银行提示付款时,银行以该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不足25万元为由予以退票。
(3)公司对外报送2008年年度会计报告,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由公司财务总监签字、盖章后报出。
(4)因机构高速需要,公司财务部门搬入到新的办公室,财务人员将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全部销毁。
在销毁的会计档案中,有保管期满但尚在使用的一台机器的原始凭证。
(5)该公司原出纳张某在出纳工作期间的有些资料存在一些问题,而接替者刘某在交接时并未发现。
检查人员在了解情况时,原出纳张某说:“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自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责任由接替者刘某承担。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有关法律规定分析下列问题:(1) 该公司对购买计算机发票的处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 该公司签发25万元转账支票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3) 董事会作出对外报送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 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5) 张某的理由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该公司对购买计算机发票的处理不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规定: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该公司对购买计算机发票的金额栏数字进行更改更改不符合法律规定。
(2)该公司签发25万元转账支票的行为属于签发空头支票的违法行为;根据规定:签发空头支票和与其预留签名或印鉴不符的支票,银行应予退票,并对其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同时,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支付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该违法行为,银行应对其处以12500元的罚款,同时供货商松要求其支付5000元的赔偿金。
(3) 董事会作出对外报送财务会计报告不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规定: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该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仅由公司财务总监签字、盖章后报出不符合法规定。
(4) 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不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规定: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如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等),不得销毁,而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后方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
该公司将保管期满但尚在使用的一台机器的原始凭证销毁不符合法律规定。
(5) 张某的理由不正确。
根据规定: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会计资料移交后,如发现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所发生的问题,由原移交人员负责。
张某应对其在出纳工作期间的有些资料存在一些问题承担法律责任。
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一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张×任出纳。
开始,他还勤恳敬业,公司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工作都很满意。
但受到同事在股市赚钱的影响,张×也开始涉足股市。
然而事非所愿,进入股市很快被套牢,想急于翻本又苦于没有资金,他开始对自己每天经手的现金动了邪念,凭着财务主管对他的信任,拿了财务主管的财务专用章在自己保管的空白现金支票上任意盖章取款。
月底,银行对账单也是其到银行提取且自行核对,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未被发现。
至案发,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张×犯罪,企业蒙受损失,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站在经济战线前沿,必须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必须注重思想素质要求,并时时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监督检查,避免道德失范以致沦为犯罪。
本案例中的张×天天与现金打交道,思想防线一垮,道德缺失的一面就暴露出来,结果不顾一切地心怀侥幸以身试法,毁了自己,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能不说是企业用人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