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建筑工程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以及建筑材料的检测、贮运、保管、选用等实践操作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I.依据建筑工程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建筑材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建筑工程类从业人员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建筑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建筑工程材料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从事材料员岗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特点,会根据工程需要选用相关建筑材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
1.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组成、特点,理解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2.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了解石膏、石灰、水玻璃、水泥、建筑钢材、墙板等的技术性质,能设计计算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等常用建筑材料配合比。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2049使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52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使学习者掌握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同时,它也是建筑工程造价及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起着先导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合理选用建筑材料,掌握建筑材料的验收、保管、贮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具有进行建筑材料试验检验及其质量评定的基本技能。
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测量》、《钢筋翻样与算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标准的设计以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根据工作过程中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出现的顺序,兼顾材料构成的前后顺序,构建了四个学习情境。
每一个学习情境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来设计的学习单元,同时也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习单元。
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学习规律,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不同的任务。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标准课程代码:80011450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总学时:90-100学时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理论课程。
本课程内容是学生在接触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之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是后续职业岗位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认识与应用,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会选择和应用装饰材料;掌握装饰工程各分部分项的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为以后的工学结合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后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等工作奠定基础。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前修课程:艺术造型训练、建筑装饰制图。
后续课程: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装饰工程信息管理、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测。
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各分部的构造做法,并能绘制构造图;掌握各类施工机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各分部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能客观制订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独立完成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对一般缺陷能识别并能解决。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项目要求,获取专业信息,客观分析问题;根据项目现场实际,优化设计方案和材料、构造设计;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施工工艺;根据行业规范,系统检查制度方法,贯彻规范标准;根据验收条目,进行质量检查,规范整理制作资料,完成项目验收与交接。
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洞悉材料潮流的敏感性和设计创新能力,能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二〇一二年十月1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建筑材料与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总学时数: 64学时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一、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1、必修课课程定位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掌握材料的组成、技术性质和特征、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和应用的原则。
熟悉材料的检测、验收、选用等实践操作技能,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全部试验,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整体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牢牢抓住学生职业技能增长的核心,课程教学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职业需要,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
首先考虑行业发展需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设计思路,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深入调研,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教学体系。
同时还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60,其中实践课时数20。
二、课程基本目标结合高职工程造价类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建筑材料基础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工程造价中建筑材料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工程造价类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建筑材料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处理工程造价中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利用基础知识处理问题的优势。
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知识目标:1、理论课部分:掌握材料的组成、技术性质和特征、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和应用的原则。
《建筑材料》课程标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议课时数84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建筑构件的分析与计算》、《钢筋翻样与加工》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主干课程。
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保管的基本知识,用于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理论,并能获得主要建筑材料检测的岗位技能。
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化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八大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将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检测方法及标准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
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需用的知识。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和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检测的能力;能正确地、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建筑材料;能正确地保管各种建筑材料。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热爱科学和严格热情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性质:《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是联系装饰材料、装饰设计及装饰预算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总学时:64 理论授课学时:46 课内实践学时:18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
它的任务是研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的一般规律,建筑装饰施工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原理以及建筑装饰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本课程应开设在校内学习的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识图》、《建筑装饰构造》等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装饰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原理,突出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工艺问题的基本能力。
由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
因此,要求拓宽知识专业面,扩大知识面,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运用。
1.2设计思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按“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装饰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选取恰当教学方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和重构,并合理序化,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程初步设计为64课时,理论46课时,实践18课时。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授课单位:设计开发系学时:3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李静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陈明杰肖斌 2016年2月10日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学校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是链接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的重要课程,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课程是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探讨装饰材料与构造在室内设计应用的综合学科。
(2)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工艺性、拓展性等综合特点,为学生在今后的室内设计课程中注重设计实践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课程是通过对装饰材料的概念、分类、物理与化学性能,装饰特性等方面入手,根据装饰材料施工规律,并根据设计手段的实现角度出发,追求真实性,注重施工工艺的严谨性,进而掌握装饰材料的设计语言、了解基本材料与装修做法,解常用材料特性并合理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4)本课程具有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课程的设立为今后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能够从实用功能出发思考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培养正确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2课程基本理念1.2.1 “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思想。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能力;职业教育不应把学生仅仅视为未来的劳动者,而应视其为技术设计的潜在参与者。
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和鼓励同学自主设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途径。
1.2.2体现行动导向--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针对装饰行业企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创造真实或模拟的具体职业行动情境,按照“调研、分析、构思、图示表达”完整的“行动”方式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同学为行动主体,充分体现“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的理念。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建筑工程基础》《建筑材料》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绘图、建筑装饰施工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图绘制》《装饰工程施工与质量检测》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建筑装饰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装饰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室内装饰设计员、装饰装修施工员等岗位需求,围绕建筑装饰设计绘图、装饰装修施工与管理等具体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装饰装修活动的基本要素、装饰行业的发展与支柱等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装饰材料与构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装饰材料的特性、种类,会装饰装修构造做法,能根据所学内容展开装饰设计绘图和施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熟悉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特性、功能,会根据空间环境合理选用材料。
4.掌握不同装饰材料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能根据装饰要求绘制相应的施工图。
5.了解装饰装修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行业新业态,熟悉新型装修工艺手段、技术,能根据装修要求进行合理判断选用。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36780 〕承担单位〔美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0月25日〕审核〔〕审核日期〔2022年10月26日〕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0月29日〕(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选修课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室内设计师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材料与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课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
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室内装饰工程规程和质量验收》《居住空间设计》,后续课程有《代表作选辑》、《毕业设计1》2.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讲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装饰材料的基本属性与设计原则,掌握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等知识,能够胜任建筑及室内设计方案的实施。
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设计师该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能力和作品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室内效果图制作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初步形成。
1)知识目标a、通过学习应能正确认识、合理选用装饰材料b、掌握装饰材料的特性及产品的检验、运输与保管的有关知识。
c、熟练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熟悉装饰工程的施工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
2)能力目标a、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具备合理设计应用实践的创新能力c、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d、具有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诚实敬业、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e、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及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学习目标的课程任务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为载体,与企业合作选取四个典型的室内设计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室内设计师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辅导及企业辅导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品种、规格、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如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等。
(2)熟悉常用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木材、砂石、砖、砌块、防水材料、绝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的品种、规格、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3)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2)具备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建筑材料配合比设计的能力。
(3)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等。
(2)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等。
(3)材料的化学性质,如化学稳定性、腐蚀性等。
(4)材料的耐久性。
2、水泥(1)通用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的组成、生产工艺、技术性质、质量标准及应用。
(2)专用水泥,如道路水泥、大坝水泥等的特点和应用。
(3)特性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等的性能和用途。
3、钢材(1)钢材的分类和化学成分。
(2)钢材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
(3)钢材的工艺性能,包括冷弯性能、焊接性能等。
(4)建筑钢材的品种、规格及选用。
4、木材(1)木材的分类和构造。
(2)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3)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
(4)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适用专业:钢结构建造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时:48学分:3一、课程性质及作用建筑材料是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工程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质量检测方法和试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解决钢结构工程材料试验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领域中,工程质检员是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工种,该工种考试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都是本课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本课程是本专业的证书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达到具有解决工程建设材料技术性能和试验的能力。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高等数学、建筑工程测量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工程力学、建筑制图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钢结构原理与设计、钢结构焊接、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1.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3.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4.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反复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建筑材料环节。
5.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根据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六个教学模块即:①水泥混凝土材料;②砌体工程材料;③建筑钢材;④建筑功能材料;⑤建筑装饰材料;⑥电气材料。
水泥混凝土材料包括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水泥、集料、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砌体工程主要针对钢结构工程中的砌筑结构或构件,主要包括石灰、砌筑石料、建筑砂浆等材料;建筑钢材主要包括钢筋、型钢;建筑功能材料主要包括沥青及各类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主要包括装饰石材、陶瓷、木材、涂料、玻璃等;电气材料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开关与插座等。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4 实践学时:14 学分:3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能够经济而合理的选用建筑材料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
本课程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量与计价等课程提供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教学主要围绕项目实施,按要掌握的任务要领,开展各类建筑材料教学。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为,打破了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施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对热及吸声音材料安排学习项目。
此外,本课程还安排了七个实验。
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48学时。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2 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内因);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外因);了解材料各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材料高职课程标准

五年制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学时:80学分:4讲课学时:52上机/实验学时:28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实验成绩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术。
学1.2.3.第四章水硬性胶凝材料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生产过程、熟料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2.熟悉混合材料的特点,掌握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水泥的应用、验收及保管。
4.熟悉其他品种的水泥。
第五章混凝土1.掌握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了解混凝土的发展。
2.掌握混凝土的五种组成材料的性质。
3.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凝结硬化。
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
5.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6.1.2.1.2.3.4.5.6.7.1231.熟悉防水材料的基本材料的特性。
2.熟悉防水卷材的特性。
3.熟悉防水涂料的特性。
4.熟悉防水密封材料的特性。
5.掌握防水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第十章建筑塑料1.了解塑料的组成、主要技术性质2.掌握塑料的应用第十一章木材及其制品1.熟悉木材的性能。
2.掌握木材制品的应用。
3.掌握木材的防护方法。
第十二章建筑装饰材料1.2.3.4.5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实验七钢筋力学实验钢筋拉伸钢筋冷弯实验八沥青材料实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教学学时安排。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编码:《建筑材料》总学时: 48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16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工程造价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建筑材料》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属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工程造价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课程作用:通过《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应遵照教师引导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多现场参观,勤于思考。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2、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检测的能力;能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建筑材料;具有学习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桥梁、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四、证书目标:预算员、造价员、施工员。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模块一: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学时:16学习目标掌握钢筋、水泥等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石灰、砌块、水泥、钢筋等常用建材学习活动形式课堂讲解、现场参观二、模块二:新型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学时:16学习目标掌握新型防水材料、装饰材料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新型防水材料、装饰材料、建筑节能学习活动形式课堂讲解、现场参观三、模块三:工地参观实习学时:16学习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内容参观认识各种建材学习活动形式学生分组或由老师带队去工地或建材市场参观。
《 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 》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ys0043 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学分: 4 学时:64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课程类别:专业课编制负责人:编制日期:2019.09.032.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2.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构造设计原理,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工艺流程,学习各种建筑法规知识,了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达到建筑装饰施工员、建筑装饰质量员职业资格的考核要求,为今后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及建筑装饰企业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培养“肯吃苦、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知法规”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掌握建筑装饰制图课程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等课程知识,它为学习后面相继而来的其它课程如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预算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实际工程岗位需求为线索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同时又与建筑法规及验收规范密切关联,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大国工匠、依法治国的思政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中。
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学习项目,校外实习基地实训,校内装饰施工综合实训室等多途径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根据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装饰施工员、装饰质量员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倡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与感悟并掌握相关技能。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施工工艺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地掌握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各项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学习了《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施工》等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的前提下,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与其性能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原因导致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材料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能力以及鉴别材料质量的能力。
培养学生建筑材料的相关常识,在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品质与应用具有良好的鉴别和科学应用的能力。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是初级造价员,职业标准有专业能力过关,能熟悉图纸,对现行的价目表,综合及各种定额,建材的价格必须熟悉,另外对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工程的结构做法,隐蔽工程,变更等专业要熟悉运用。
对定额子目的套用,尤其是需要套用高的时,要具备说服甲方和监理方的能力。
在决算时不漏项,还应掌握一些会计知识。
通过学习应具快速准确地报价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为适应我院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对照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选择典型载体,基于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岗位工作内容构建课程学
习内容。
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
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从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针对造价员、施工员工作岗位,按照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符合教学规律的学习项目;然后,根据每一学习项目工作任务要求设计了每一学习项目职业能力要求;根据每一学习项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每一学习项目教学内容;最后,制定了每一学习项目具体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整个课程学习内容是以一个个与职业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构成,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倡导、师生互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工程造价的计算原理及基本方法,具有快速计算出工程造价的基本能力。
3.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不仅要了解常用的工程材料的性质,而且能够合理地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建筑材料。
能够熟记各种材料的特性,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工作夯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胜任工作职责。
具体目标如下:
3.1知识目标
1.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2.掌握钢筋,混凝土,水泥的特性;
3.会算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4.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确定方法;
5掌握石材,玻璃,陶瓷等的特性
8.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能够合理选用建筑材料,能根据具体的施工做法及要求选用经济合适的建筑材料。
3.2能力目标
1.熟记各种材料的特性;
2.会计算混凝土中各种组成材料的用量;
3.能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
3.3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精进的意识;
4.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5.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课程内容和要求
4.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4.2课程内容要求
5. 教学评价
5.1教学评价设计思路
5.2教学评价内容及标准
6实施建议
6.1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与理论联系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要求,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在实操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控编程与操作的知识。
4.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5.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教材编写选用
教材选用由张万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
该教材为校企合作优秀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十三五”全国职业教育建筑类规划新教材;教材内容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本着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的教学思想编写;教材内容与本课程教学标准紧密结合,反映了数控技术的新发展;该教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符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使用效果良好,体现了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及综合性的特点。
6.3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网络资源建设:学习通课程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课件、数控相关视频及图片等;
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教学视频、教学文件和资料、实验室等。
6.4教学条件
制定:审核: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院部)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