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
季度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季度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对于医院的运行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对我医院前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护理质量分析2.1 护理记录完整性分析根据对护理记录的审核和抽查,发现一些护理记录存在不完整的情况。
其中主要表现为患者病历记录的护理信息不全面、病情观察记录不及时和详细、护理措施执行情况没有详细记录等。
这种不完整的护理记录会影响医疗团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潜在的风险。
2.2 护理操作规范性分析在护理操作中,发现有些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例如手卫生操作不正确、注射操作不规范等。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和患者的安全问题。
2.3 护理沟通协作分析在与医生和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中,护士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不畅的情况。
有时候护士之间对于患者的护理要求没有明确地传达,导致护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或出现误解。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痛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整改措施3.1 护理记录完整性整改为了提高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
针对护士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包括病历信息的填写规范、病情观察记录的要求等,提高护士对于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
2)建立护理记录审查机制。
设立专门人员对护理记录进行抽查和审核,及时发现不完整的护理记录并及时进行整改。
3)加强护理质量监督。
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内部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护理记录进行纠正和再教育。
3.2 护理操作规范性整改为了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理操作培训。
通过定期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能力和规范性,确保护理操作的流程正确无误。
2)建立护理操作监督机制。
设置监督员,对护理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对操作不规范的护士进行纠正和培训。
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

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护理部于3月27-29,对我院7个临床科室进行分级护理检查,每个科室现场抽查5个一级护理病人,采取查、问、考等方式进行。
查病人护理是否到位,问病人分级护理是否按要求做了。
考负责护士对病人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主要是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对用药、饮食、康复运动等方面知识的了解。
现将具体的情况通报如下饮食和药物指导不到位原因分析1护士对药物作用、副作用掌握不牢2.护士对宣教重视不够,未对宣教效果及时评价3.科室质控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1.对检查到的问题,当场反馈,科室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写出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2.培训护士的饮食知识和药物知识,加强晨会提问,尤其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3.各科室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科室宣教资料,做到人手一份,并要求掌握。
4.将健康宣教贯穿治疗全过程。
5.护士宣教后,对病人进行及时评估,查看患者知晓情况,对个别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单独指导。
6.要求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宣教,对个别护士,薄弱环节进行特别指导。
7.发挥质控小组作用,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8.护理部对整改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病人不知道责任护士原因分析1.护士对沟通重视程度不够2.未严格执行工作流程3.患者重医疗轻护理整改措施1.岗位职责不明确科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职责,责任到人。
2.根据病人接受能力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天进行效果评价。
3.责任护士加强护患沟通,热情接待新入院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O输液巡视卡使用不规范原因分析1多个患者同时换瓶时护士较忙,容易漏签。
2.护士长检查缺乏计划性。
3.患者没有陪护,输液完毕不方便签字。
4.患者知识水平低不会签字。
整改措施1对不会签字患者,科室备好印泥,便于患者使用。
2.患者输液完毕,可稍后再去取输液巡视卡,便于患者签字。
3.要求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对个别护士、中午等薄弱环节进行特别督导。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季度总结在本季度内,我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在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按照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和质控标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存在问题1. 护理文书不规范:在质控检查中发现,部分护理文书存在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此外,医护文书记录不相符,部分文书有涂改、挖补现象,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困扰,也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2. 病情观察不细致:护士在病情观察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连续性观察不足,对患者变化的敏感性不够。
这可能导致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抢救车药品管理不规范:抢救车药品的登记、存放、使用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如登记不及时、存放不当、使用不规范等。
这可能导致抢救时药品的缺失或使用不当,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4.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不足,这可能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5. 护理服务理念未深入人心:虽然我们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对此理念理解不深,导致护理服务不到位,影响患者满意度。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文书管理:科室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同时,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确保医护文书的相符性。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和敏感性。
要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
3. 规范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定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度,明确护士在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职责。
加强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管理的培训,确保护士掌握正确的药品登记、存放、使用方法。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服务、促进病人安全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优质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护理质量的分析和整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某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二、护理质量分析1. 护理记录不完整在医院中,护理记录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经过对某医院护理记录的分析发现,记录不完整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护理人员只是简单地记录了病人的基本信息,而没有记录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这导致护理过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
同时,也给医生的治疗决策带来了困扰,造成了病人的治疗延误。
2. 护理操作不规范规范的护理操作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操作的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操作的规范要求掌握不够。
例如,在换药、输液、打针等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有时,护理人员甚至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洗手和戴手套,从而增加了交叉感染和医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3.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例如,在病人导尿、留置导管、护理疼痛等方面,存在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护理沟通不畅护理沟通是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愿,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沟通情况的分析中发现,护理沟通不畅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给病人的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和管理为了提高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可组织护理培训,重点培养护理人员记录的意识和技巧。
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督查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模板)

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督查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模板)卫生院第一季度《护理工作质量》督查情况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护理操作规范的落实,我院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采取查阅医疗文书资料、现场检查、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对各科室的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和院感控制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在相关督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一、督查时间:2024年4月11日二、督查对象:①现场查看各科室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书资料、抽查操作考核等各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②询问患者相关情况三、督查标准:评审标准督查表格四.总结分析:(1)督查内容:普通病区工作、分级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核心制度、优质护理、特殊区域质量。
(2)各科室督查评分成绩表(第一季度)表1:各科室护理质量检査得分情况(2023.04)图1:各科室护理质量检査得分对比图从表1、图1中分析可以看出,我院护理工作质量总体质量较好,分值较低的科室主要是口腔科,口腔科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消毒隔离问题仍存在较多。
(3)主要存在问题:1、病区管理:护理台帐记录不全,责任区保洁不到位。
2、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不到位,指甲长未及时剪,床单、被套脏未及时更换,床单元欠整洁。
分级护理: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个别患者护理级别与医嘱不符,护士向患者宣教不到位,患者不知晓用药名称及药物作用,3、急救药品物品管理:门诊抢救室简易呼吸器未处于备用状态,抢救仪器消毒标签不全。
4、消毒隔离:湿化瓶过期未及时更换,皮肤消毒液用后未盖密,棉签、酒精漏写开包日期、时间,一次性物品未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垃圾未按要求分类。
5、护理文书书写:护理记录有漏项、错别字,住院号书写错误、入院日期漏写。
6、护理安全:护士巡视不到位,双签名不清晰,输液液面过低,药品放置标识不清楚,近期药品未标识,液体滴速与医嘱不符,个别患者腕带标识不清晰。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精编)

中心医院护理质控问题汇总分析根据2023年护理部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在2022年护理质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质控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023年上半年共组织院内临床护理质量检查6次,专项检查6次,现汇总检查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组织质控组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如下:一、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护士长手册书写不及时,内容不全面2次(3、6月)2、护士培训计划不具体,不全面,流于形式2次(3、5月)二、护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达到100%,汇总分析及整改措施不全2、患者不知晓责任护士3次(3、5、6月)3、缺陷讨论内容无意义,分析不深入,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3次(4、5、6月)4、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讨论分析整改不全面3次(3、4、5月)三、责任制整体护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高危患者评估与病情不符,缺少连续性3次(2、4、6月)2、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护理问题及措施欠全面3次(3、4、6月)3、护理记录不全面,缺乏连续性3次(3、4、6月)4、健康教育效果差5次(1、3、4、5、6月)5、压疮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3次(2、3、4月)6、坠床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5次(1、2、3、5、6月)7、留置针回血,固定不规范3次(4、5、6月)8、输液卡签字不全3次(1、2、5月)9、患者指甲长,床单位乱3次(1、3、5月)10、吸氧病人宣教差3次(1、4、5月)四、患者安全: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抢救车物品过期3次(3、4、6月)2、换液核对不规范4次(1、4、5、6月)3、病人未戴腕带3次(3、4、5月)五、药品安全: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近期药品无标识3次(2、3、6月)2、甘露醇结晶2次(2、4月)一是个别护理人员未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存在对病人不负责任的现象。
二是未有效地落实病床分管责任制。
三是个别护理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测量体温存在漏登记14:00所测的体温记录和未按实测体温绘画于体温表的现象。
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

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从3月4日至26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涵盖了16个方面。
在此期间,共发放了20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平均满意度为87.13%。
同时,还发放了20份患者满意护士调查表,评选出了2名患者最满意的护士。
基础护理合格率达到了95%,急救物品完好率为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为93%,常用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为100%,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6.3%。
患者最满意的护士是XXX和XXX。
好的方面包括: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其中2个科室的满意度达到了98%。
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消毒隔离和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所改善。
而存在的问题包括:1、新招聘的护士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整体护理及急救知识掌握不全。
2、护理标识(床头卡、健康教育处方)不全。
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达标。
5、实护生的劳动纪律较差。
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2、制定下发《2007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3、组织专场安全教育讲课,明确护理标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护理标识统一、齐全。
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召开新来院护士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对本次“三基”考核不及格护士进行补考。
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进行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于2008年3月29日发布此报告。
2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从6月17日至25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好的方面包括:1、病人普遍反应用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门诊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总结

门诊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总结
一、总体情况:
一月
二月
三月
二、存在问题
1、专科管理:标本采集、输液无流程(一月)。
2、急救管理:氧气筒无标示(一月)。
3、消毒隔离管理:清洁用具无标示未分类悬挂(二月)。
4、环境管理:治疗台、诊室物品凌乱(
三月)。
三、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专科管理:标本采集、输液无流程
法护士
液无流程人环境
原因之二:急救管理:氧气筒无标示
法护士
人环境
原因之三:消毒隔离管理:清洁用具无标示未分类悬挂法护士
清洁用具无
标示,未
分类悬挂人环境
原因之四:环境管理,治疗台、诊室物品凌乱
诊室人环境
四、整改措施
1、针对标本采集、输液无流程尽快制定完善科室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报护理部。
2、针对氧气筒无标示,加强护士长,质控小组监督检查力度,当班人员对更换的氧气及时悬挂空、满标示。
3、针对清洁用具无标示未分类悬挂,污物间装修,各类清洁用品暂移至走廊,选择临时摆放点,完善相关标示。
4、针对治疗台、诊室物品凌乱,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监管,对做的好的及不好的给予口头奖励及批评,让大家养成及时整理归位的好习惯。
五、效果评价
1、科室制度、流程已完善,报护理部审核;氧气筒上标示清楚;污物间已装修完成,标示清楚,已分类悬挂;治疗台面整洁,各诊室物品相对整齐。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八篇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八篇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 根据等级医院管理要求,每年必须在全院进行护理质量反馈,今天借全院护士在此相聚之际,我就护理质量单相向全体做一个反馈,今天不讲成绩,只反馈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和提高。
下面我就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量,优质护理,管道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职业暴露等八个方面进行反馈一、护理安全全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为0;年压疮(可避免的)发生率为0;护理人员自查上报护理缺陷6起。
存在问题: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2起、病人走失2次。
二、基础护理抽查63次,抽查198人,其中Ⅰ级护理病人60人,危重病人22人,手术病人130人,住院一周以上的Ⅱ级病人138人。
合格195人(合格90分)不合格3人,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7.5%,未达到100%的管理目标。
存在问题: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填写不规范,漏项、缺项,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部分科室床头卡缺。
三、特、一级护理质量抽查61人次,合格率为100%(合格分90分)。
未发现明显缺陷四、管道护理查抽80人次,管道在位合格率100%,管道更换合格率100%,管道标识80%;浅静脉留置针护理合格率96%。
存在问题: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
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
3、部分标识不清或标识缺。
五、优质护理检查14次,抽查病室48间,调查病人96人,考核护士28人,其中病人满意率为96.5%,护士对等级护理内容的落实到位率为80%。
存在问题:1、优质护理开展工作呈间断性、未做到持续常态化。
主要表现:在检查前后与平常差别明显,为应付检查而做;2、没有形成全体护士的共识,护士长叫的多,护士动的少。
3、工作没有亮点,停留在基本的工作模式上。
4、科室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掌握等级护理内容,使护理措施落实有差距。
六、病区管理检查64次,抽查不同场所(病室、配药室、护士站)共192场次,其中高危药品合格率100%;急救药品、器械、设备齐全实用,完好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床单元合格率80%;病区清洁卫生合格率75%。
护理部季度护理质量总结报告

护理部季度护理质量总结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护理部在过去一个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评估护理工作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护理质量概况1. 患者满意度: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统计分析,整体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其中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的评价较高。
2. 护理质量指标:护理部在本季度内完成了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要求。
3. 护理事件发生率:通过对护理事件的统计分析,本季度护理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些不良事件,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护理质量问题分析1. 护理标准执行不到位:部分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存在疏忽或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护理标准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 护理文书记录不完整:部分护士在护理文书记录方面存在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护理文书记录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护士沟通配合不畅:部分护士在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配合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和配合度。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护理标准培训:组织定期的护理标准培训,提高护士对护理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 完善护理文书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文书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文书记录的审核和监督,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提升沟通技巧培训:组织专业的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和配合度,确保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
4. 加强护理质量监测: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五、总结本季度护理部在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相信护理部的护理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护理部将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和照顾。
六、参考文献1. 《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2. 《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3. 《护理质量评价与质量管理》4.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共5篇)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共5篇)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共5篇)第1篇: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室:检查时间:年月日存在的问题护理文件书写:(1)眉栏、页码、诊断、填写不全(2)离院责任书上患者信息填写不全(3)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不完整如血糖、血压等,内容欠规范(4)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不相符,血压未填写院感:(1)手卫生欠规范(2)湿化瓶、压脉带未及时浸泡病房管理:(1)夜间床单元凌乱(2)床头柜物品放置过多,太乱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复查时间效果评价检查人(1)工作不严谨(2)认真学_护理文件书年7月23日写规范并指导整改中(3)宣教告知到位,信息填写完整(1)院感意识薄弱(2)认真学_,加强手卫年7月23日生规范已整改(2)加强院感管理(1)病房管理不到位(2)督促病员将物品整理年7月23日好,病房管理质量有所提高整改中(3)督促夜班护士落实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整齐(1)组织学_安全输液操作规范(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3)必须落实每日由两人查对医嘱,夜班医嘱次日再次查对护理安全管理:输液操作不规范:如配药、点药、及查对不严格转抄医嘱是查对不认真年7月23日已整改护士长:第2篇:.4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护理组织管理:1、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上班有玩手机的现象2、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_,次数不够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人员变动的及时登记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培训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1、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2、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3、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4、氧气筒用后要放余气并关总开关,"空""满"标识按要求挂(不要自己写的)5、输液瓶签加药后未签名及时间。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理质量检查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查标准不明确、护理过程中存在瑕疵、护理记录不规范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1. 检查标准不明确在某些医疗机构中,护理质量的检查标准往往比较模糊,有些检查细则虽然被列出,但并没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准确地按照标准执行工作。
2. 护理过程中存在瑕疵有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如忽略了患者的特殊需求、未按规定时间更换护理用品、操作不规范等,这些瑕疵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3. 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护理人员存在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甚至出现漏填、错填等问题,给后续的护理工作造成困扰。
二、问题分析1. 检查标准不明确检查标准不明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制定标准的人员对护理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标准设置的不够具体、不够实际。
另外,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导致护理质量检查工作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
2. 护理过程中存在瑕疵护理过程中存在瑕疵的原因可能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也有可能是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疏忽。
同时,护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也是导致瑕疵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不规范的原因主要可能是护理人员对记录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记录意识;另外,护士工作量过大、时间紧张,也是导致记录不规范的原因之一。
三、整改措施1. 制定明确的检查标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质量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
此外,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标准,确保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护理季度质量分析报告

护理季度质量分析报告标题:护理季度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护理工作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与康复效果。
本报告旨在对护理季度质量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二、质量指标分析1. 护理病例的完整性护理病例的完整性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季度内共有500例护理病例,其中90%的病例护理病历完整,记录内容准确、详细,反映了护理过程和效果。
但10%的病例存在记录不完整、纪录错误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监督。
2. 护理操作规范化程度护理操作是否规范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季度内共有2000个护理操作,其中80%的操作规范,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流程。
但还有20%的护理操作存在规范不达标的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安全风险的增加,需要加强对护理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监督。
3. 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季度内共有50例院内感染,占全院住院患者的2%,其中感染因素主要是手术创面和导管相关。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手卫生和导管护理的培训,并落实相关的预防措施。
4.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医疗机构的口碑。
季度内共有1000名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其中80%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
然而,还有20%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不满意,主要问题包括沟通不畅、态度不友好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三、问题分析1. 护理记录不完整护理记录不完整可能导致护理过程的不连贯,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对于记录不完整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并加强对护理记录的审核和反馈。
2. 护理操作规范不达标护理操作规范不达标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如伤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
针对该问题,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机制。
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分级检查评估分析

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分级检查评估分析背景本报告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了分级检查评估分析。
护理质量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方法本次评估使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分级检查评估。
首先,我们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背景进行了审核,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然后,我们对护理记录进行了详细的审查,以评估护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我们还通过观察护理过程和与患者交流来评估护理的质量。
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优秀、合格和需要改进。
优秀:表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色,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求,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保证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合格:表明护理人员在大部分护理环节中表现良好,但可能存在一些小的改进空间,如护理记录的完善程度或与患者的沟通方式等。
需要改进:表明护理人员在某些关键护理环节中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改进。
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护理质量:1.继续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确保他们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2.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帮助护理人员改进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鼓励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沟通,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4.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结论通过本次第一季度护理质量的分级检查评估分析,我们得出了护理质量的等级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持续关注护理质量的提升,并采取行动来改进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科室护理质控季度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前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护理质量控制已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儿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本季度,我科护理质控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不断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现就本季度儿科护理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在本季度,我科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尤其在高峰时段,护理人员需要同时照顾多名患儿,难以做到对每位患儿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我科护理人员均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部分人员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急救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3.护理文书不完善:在本季度,部分护理文书存在记录不详细、不准确的问题,如体温记录、用药记录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4.护理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如在用药、输液等方面存在疏忽,可能导致患儿受伤。
5.护理质量监控不到位:本季度,我科护理质量监控工作存在一定的疏漏,对护理问题的发现和整改力度有待加强。
三、整改措施1.增加护理人员配备:向医院申请增加护理人员,确保护理人员数量与患儿数量相匹配,提高护理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开展定期的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新入职人员,要加强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3.完善护理文书管理: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规范护理文书记录,提高护理文书的准确性,加强对护理文书的审核和监督。
4.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防止患儿受伤。
5.加强护理质量监控:设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6.落实责任制: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责任制,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6篇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6篇【篇一】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1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2024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

2024第一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引言:分级护理是一种以病情和患者需求为基础,将护理工作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分配和实施的护理模式。
在不同级别的护理岗位上,护士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本文将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分级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和措施。
一、分级护理的优势和挑战分级护理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资源的浪费。
然而,分级护理也面临着挑战,例如患者的判断和评估可能存在主观性,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同,存在护理质量差异。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在评价分析中,我们选取了以下指标:(1)分级护理的执行情况;(2)护理质量评估结果;(3)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三、分级护理的执行情况评价通过对分级护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我们发现,在第一季度,分级护理的执行情况整体上较好。
护士们能够按照护理工作的要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级护理措施。
然而,个别护士在判断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护理措施的不完全准确。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分级护理的培训和教育,并引入评估和审核机制,以提高执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分析通过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第一季度中,护理质量总体表现良好。
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出现症状得到缓解或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然而,也存在部分患者护理效果不佳的情况,这可能与护理措施的不准确或者护士的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护理措施的规范和标准化培训,确保护理质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五、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整体上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他们认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护理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然而,少部分患者对护理质量表示不满意,主要是由于护理时间和护士态度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护理工作的安排,确保足够的护理时间,并加强护士的沟通和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患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一家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二、方法2.1 检查范围和内容护理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病房环境、患者护理过程、护理操作、护理记录等方面。
检查内容主要是对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操作、操作不到位、文书填写不完整等问题进行评估和检查。
2.2 检查方法本次检查主要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文件资料法相结合。
直接观察法通过对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进行观察,以发现问题。
文件资料法通过查阅患者的护理记录和医疗文书等资料,以了解护理质量的客观情况。
2.3 检查评估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手卫生操作规范、护理记录完整性等方面。
三、护理质量检查结果3.1 护理操作不规范通过对护理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部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问题,比如未戴手套进行患者护理,未及时消毒操作等。
3.2 护理记录不完整通过对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查阅,发现部分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如有些护理操作未及时记录,有些记录缺失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3.3 护理教育不到位通过与护士进行交流和观察,发现有些护士对护理操作规范掌握不到位,对一些常见病情的护理处理不熟悉,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教育。
四、护理质量分析4.1 护理操作不规范的原因分析4.1.1 缺乏相关培训部分护士对护理操作的规范要求不够了解,可能是由于前期培训不到位导致。
4.1.2 工作压力大部分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忙碌的工作环境容易导致护理操作的不规范,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4.2 护理记录不完整的原因分析4.2.1 缺乏护理记录规范部分护理记录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4.2.2 时间紧张部分护士的工作时间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护理记录工作,导致记录不完整。
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篇一:20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大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大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年3月27日,护理部和院感科对全院各科室进行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大查,希望各科室根据各自存在问题组织学习、进行针对性整改。
存在问题:儿科:用过的砂轮未用酒精浸泡;输液瓶混放于医疗垃圾里。
内科:1、抢救室脏、乱;抢救车上安尔碘过期(2月份开启);抢救车内多种抢救药品过期(盐酸普罗帕酮4支过期;安定2支过期、一支字迹模糊;异丙嗪2支过期);浸泡砂轮的酒精过期;出院病人床头卡未摘除;2、医嘱查对本多班次未执行,且有作假现象(陈明星提前执行下一班医嘱、且每班次都执行9、11、12床);3、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4、洗手槽脏;5、护士长手册多项未完成,科室每周护理质量检查记录1—3月份未做。
外科:高压物品签名不规范;75酒精开启未标日期;每周科室诊疗活动不健全;清创室电缆架上积灰多;医嘱查对本有未执行现象;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
骨科:治疗室墙壁不干净;清创室电缆架不干净。
妇产科病房:棉签过期;妇检室棉球过期;手消液过期;换药室剪刀用后乱扔未处理;开启的溶酶体无标识;高压的酒精罐无签名;治疗室灯管不干净;电缆架上积灰多;短嘱缩宫素10单位im、“bid”错写成“did”;3月15日短嘱本执行未签名及时间。
妇产科产房:棉球过期、用后袋口未扎紧;碘伏开启无标识;氧气湿化瓶用后未处理;治疗盘用后未整理;酒精罐无盖;柜子不干净。
妇产科门诊:高压胶带书写不规范;生理盐水、碘伏开启无标识;高频电刀表面不干净。
感染科:护士长每周护理质量检查未做。
手术室:麻醉科办公室空调过滤网不干净;麻醉柜内物品凌乱;麻醉机表面积灰多;氧气湿化瓶用后未处理;砂轮、止血带未浸泡;针筒及空瓶未及时处理;每周科室质量检查欠佳。
急诊科:开启的溶酶体未签姓名、时间;氧气湿化瓶用后未处理;护士长每周护理质量检查未完成。
供应室:洗手槽脏;有些区域无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 3月4日至26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从1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0份,平均满意度87.13%,发放患者满意护士调查表20份,评出2名患者最满意的护士。
基础护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3%,常用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96.3%,患者最满意的护士:杨欣、杨萍萍好的方面: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2个科室为98%。
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
存在问题:1、新招聘护士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整体护理及急救知识掌握不全。
2、护理标识(床头卡、健康教育处方)不全。
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
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
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2、制定下发《2007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3、组织专场安全教育讲课,明确护理标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护理标识统一、齐全。
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召开新来院护士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对本次“三基”考核不及格护士进行补考。
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2008年3月29日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6月17日至25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病人普遍反应用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
4、新上岗护理人员病人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问题:1、各科输液卡落实不到位。
2、配药室存在无关人员进出现象。
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
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
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三、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2、妇产科带头落实输液卡的问题,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3、重点区域限制人员进出。
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召开实习生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
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9月20日至26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门诊注射室所有护士的服务态度较好;2、妇产科护理记录单书写比较全面;3、儿科住院部基础护理落实较好。
4、各科输液卡已落实到位。
二、存在问题:1、与辅助科室配合不够;2、妇产科病区大环境不够好;3、儿科住院部护理文书书写过于简单。
三、整改措施:1、护理部召开科护士长会议,要求各科护士加强与各临床科室和后勤科室的协作,团结一致,共同做好工作;2、加强卫生员队伍的管理和人员的配备,加强护理人员与卫生员的协作,共同搞好医院保洁工作;3、儿科科室进行全员护理文书书写培训,以提高全科护理书写质量。
护理部二00八年九月三十日12月20日至25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完善输液卡签字制度及透明输液制度;2、规范供应室的管理;3、病区环境有所改善。
二、存在问题:1、个别科室的护士着装不规范;2、夜班护士值班比较散漫;3、儿科穿刺成功率下降。
三、整改措施: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责任,加强护士礼仪培训,请市一医院护理部胡主任就护士的行为规范进行上课;2、加强行政总值班的职责,科护士长和护理部加大了夜查房制度;3、改善儿科就诊环境,配备了两台空调机和取暖片,改变因环境温度所至的穿刺率下降的问题。
四、分析评价:针对以上各种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有力地提高了全院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提升了单位整体形象,增强了科室效益。
护理部二00八年十月三十日3月22日至26日,院护理部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各科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重新调配,配置比较合理;2、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所提高;3、护理人文化关怀度增加;4、基础护理质量有提高。
二、存在问题:1、科室护士责任不明确;2、重点时段的人员岗位应用存在缺陷;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1、重点科室逐步推进护理责任管床制度,明确护士职责和工作要求;2、重新调整重点科室人员结构,做到结构布局合理,人力资源合理应用;3、加强重点护理岗位和护理工作流程的落实,实行护士长职责明确制度。
护理部二00九年三月二十八日6月21日至27日,院护理部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住院患者对各科护士长的满意度高;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抢救药品、抢救应急技术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存在问题:1、住院环境较差,不能很好地解决尿片的问题;2、手术室的管理最近比较松散;3、新入院的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掌握情况不理想。
三、整改措施:1、护理部协同后勤科室在三、四、五楼层分别设置了晾衣绳,但尿片晾晒依然从视觉上不能很好地解决(限于建筑问题);2、与手术室沟通,加强手术室管理,限制无关人员进出频率;3、各科室护士长对新护士进行了综合培训。
四、分析评价:通过整改学习,使全院护士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保障。
护理部二00九年六月二十九日9月21日至24日,院护理部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和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好的方面:1、儿科门诊在业务创新和拓展方面取得了成效(腹泻灌肠疗法);2、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提高;3、综合病房基础护理落实较到位。
二、存在问题:1、儿科住院部护理记录单记录过于简单,并有涂改现象;2、实习护士劳动纪律较差;3、病区消毒隔离达不到要求。
三、整改措施:1、要求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湖北省病历书写规范》,工作中对照标准,逐一改正;2、召开实习护士座谈会,重点加强劳动纪律管理;3、更换病区紫外线消毒灯管,病房一旦空出立即进行消毒,并有登记(查登记)。
护理部二00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第四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12月23日至29日,院护理部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好的方面:1、儿科门诊部新开展了小儿鼻窦转换技术,每名护士都能熟练地操作,并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宣传和告知。
2、儿科门诊部注射室把工作台搬到门口,杜绝了病人到配药室进进出出,消除了安全隐患。
3、儿保科在甲型H1N1流行期间做好了全院在岗人员的免费预防接种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1、儿科住院部的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楣页填写不全,字迹不易辨认。
2、手术室的门坏了,没能及时修理。
三、整改措施:1、儿科住院部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更要加大处罚力度,从严要求,规范文书书写。
2、及时与后勤保障联系,做到出现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
护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与追踪(2008-2009)广水市妇幼保健院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8年4月1日-2008年4月30日追踪内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追踪结果:1、新招聘护士知晓十三种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应霞、聂巧玉、韩蕊)。
2、各科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3、护理安全标识明确(皮试阳性结果标识)。
4、各科护理文书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5、科护士长加大了管理力度。
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8年7月1日-2008年8月30日追踪内容:第二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追踪结果:1、全院各科室在7月1日晨8时都能很好地执行输液卡落实。
2、配药室仍然存在着无关人员进出的问题。
3、手术室能在7月4日始落实分区域划分。
4、护理部会同各科室护士长于7月11日下午对来院进修和实习的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对该类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5、综合儿科的病区管理尤其是病区环境管理加大了力度,使病区变得整洁干净。
2008年第三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8年10月1日-2008年11月20日追踪内容:第三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追踪结果:1、护理部召开了科护士长例会就与相关科室相互协调与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要求科护士长务必在10月10日就各科室的工作问题与辅助科室主任进行沟通。
现已能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了部分内容的共识。
2、院方就卫生员的问题已与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了商讨,要求科室在目前配备卫生员有困难的情况下科室要想方设法与卫生员进行解决卫生问题,并与住院病人的家属共同做好保洁工作。
3、儿科住院部已组织了护理文书书写培训,但收效甚微,科护士长还需加大处罚力度,护理部还须下大力督查。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第四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9年1月1日-2009年2月20日追踪内容:第四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追踪结果:1、全院六个重点科室都进行了护士礼仪培训和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教育。
并对新员工进行了护士礼仪的岗前培训和护士素质要求教育。
2、增强了科护士长夜查房的力度,护理部也不定期、不通知地进行了夜查房,规范了夜班护士的当班行为,杜绝了夜班护士串岗、脱岗、在岗不规范值班的情况。
3、儿科门诊组织了新轮岗护士的操作培训,尤其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护士的穿刺能力。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9年4月1日-2009年4月30日追踪内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赵小春追踪结果:1、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和各科护士的职责,让各科护士明白各自的岗位职责,明确规定什么班次什么岗位的人员当班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
2、科室重新调整了护理人员的岗位,让岗位与效益挂钩,能力强的护士与能力一般的护士进行综合搭配,这样合理地利用了护理人力资源,并让能力差的护士能边工作边学习,有利于整个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追踪追踪时间:2009年7月1日-2009年8月20日追踪内容:第二季度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追踪人:李东升、汪继黄、高孝平、杨萍萍、赵小春追踪结果:1、职能科室加强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临床科室也把工作中的难点和疑虑告知职能科室,让许多个别科室难以解决的问题共同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