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却是活人。已死的加尔散不能采取行动, 我们却能。“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 之中,我想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如果我 们放弃了自我选择,过于依赖别人的眼光,把 它作为评判、认识自我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 就会陷入剧中人的困境,成为一个活死人。因 而,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也为我们指出了自由 之路,那就是人的自我选择。这是本剧的意义 所在。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体裁上:以小说和戏剧为主; 内容上:表现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性和人的不来自百度文库
幸、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 传达出二次大战期间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同 时又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 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侧重于作品哲理深度的 开掘; 艺术上:打破小说和戏剧的陈规,摈除或尽量 压缩客观叙事,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不塑造 典型人物,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叙述人物的 自省和自我分析。
在《第二性——女人》中,她提出了现代社



会中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女性作为与男 性并存的“自然人”的地位? 她认为,女性与男性的差别,都是荒诞的成 见,是有史以来对女性加以奴役的结果。 “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 现代女性的出路是完全的独立,争取与男性 一致的权利,打破一切社会成见、习俗观念 以及自身的心理偏见。 “她的双翼已被剪掉,人们却在叹息她不会 飞翔。让未来向她开放吧,那样她将不会再 被迫徘徊于现在。”
中篇小说《局外人》以简炼得近乎枯涩的笔 调,冷静得近乎淡漠的口吻叙述了船运公司 职员莫尔索的一生。 “莫尔索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们孤 独、痛苦、冷漠,但又不甘于被现实的世界 如此凌迫,于是他们变成了世界的局外人, 自我成了自我的陌生人。他们以冷漠来反抗 生活,却最终未能逃脱在命运面前的惨败, 悲剧是注定的,但蔑视悲剧的态度却让他成 了一名挑战荒缪的英雄。” “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于两者的 共存。”
《西绪福斯神话》展示的是意识到荒诞到反抗荒 诞的完整的哲学过程: 西绪福斯的苦役象征着人类的命运,但是,西 绪福斯下山时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他朝着不 知道尽头的痛苦走去,脚步沉重而均匀,体现 出正视荒诞、战胜荒诞的精神。
“我对人从不悲观,我悲观的是他的命运。” “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两者的共
哲学著作主要有:《存在与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论文1945)、 《辩证理论批判》(1960)等。 文学著作主要有:中篇小说《恶心》(1938)、 《一个工厂主的早年生活》(1939)、短篇小 说《墙》(1939)、长篇小说《自由之路》 (1945—1949)等; 戏剧作品主要有《苍蝇》(1943)、《禁闭》 (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7)、《恭 顺的妓女》(1947)等; 文学理论代表作有:《什么是文学》。
中篇小说《恶心》主题 对现在社会秩序提出疑问; 生活是无意义的,因而存在显现出荒诞;
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上,只要默守
这种陈规,就感到自己的生存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人却在道德习俗中失去了尊严。 萨特热衷于破坏人们虚假的安全感,唤醒蔑 视习俗的个人,单枪匹马地面对自己的责任。 “一个人应该在写作中获得解放”。
戏剧《苍蝇》(1943) 采用了希腊神话中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 斯弑君杀母、为父报仇的故事。 俄瑞斯忒斯在剧中不再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而是为祖国解放,不惜自我牺牲的战士的形 象。 俄瑞斯忒斯作为存在主义的英雄,毫无保留 地承担了弑君杀母行动的责任和后果。 “对于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任何命运都不能 强加于他。一个人只有自己承认软弱才是软 弱的。” 苍蝇是邪恶的象征,是罪恶、残暴的德国法 西斯和卖国者的代表。
“情境剧”(或名“境遇剧”、 “处境剧”):
人只有在一种特定的处境中,才能显示
他对自身选择的自由。
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直接关系的人之间存在
矛盾和冲突,即使毫无关系的人,只要在这个 世界上共存就有互相排斥的一面。波伏瓦没有 把这种对立孤立起来,而是从更高的角度把这 种对立统一了起来,为了民族利益,为了赶走 法西斯,用他人的血来换取祖国的解放是必要 的。 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另一个辩证的观点:即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还有团结 一致,为更高的奋斗目标服务的一面。
存在主义代表作家: 1、阿尔贝· 加缪(1913—1960) 就读于阿尔及尔大学,主修哲学,深受哲学 老师格勒尼埃的怀疑论(skepticism)影响; 1942年,发表中篇小说《局外人》,使他一 举成名; 同年发表哲学著作《西绪福斯神话》,提出 “荒谬哲学”的观点; 1947年,发表长篇小说《鼠疫》; 1957年,“因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地认真 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而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正当盛年的加缪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长篇小说《恶心》 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是一篇第一 人称的非情节性的“哲学日记”。 贯穿作品始终的线索是:青年史学家洛根丁 要写一部关于18世纪法国冒险家德· 洛勒旁侯 爵的历史,来到小城收集资料,小说就由他 在贝维尔市约一个月的经历构成。 洛根丁渐渐忘了他的过去,陷入一种古怪的、 难以言说的现实之中,生活丧失了意义:墙 壁、花园、咖啡馆都沉浸在一种恶心感之中。
《间隔》/《禁闭》/《密室》 (1944) 场景被规定为地狱之中“一间第二帝国时期 的客厅” 剧中人是三个死后相聚在一起的鬼魂:逃兵 加尔森;色情狂艾斯黛尔;同性恋者伊内丝。 他们都竭力隐瞒自己的罪行,但又想刺探别 人的隐私; 三人构成了一种无法分离、又无法相爱、也 无法解脱的死结关系; “原来这就是地狱,……用不着硫磺,用不 着熊熊的火堆,用不着烙人的铁条,地狱, 就是他人。”
存。”
“问题在于如何走出去。……看到生命的荒诞
不能成为目的,而仅仅是个起点。”
2、西蒙娜· 波伏瓦(1908—1986) 德· 生于巴黎一个保守的家庭,自幼受到传统文 化的熏陶; 在大学结识了萨特,成为好友; 1929年,他们同时获得哲学教师的资格,从 此成为他的终生伴侣; 1943年,第一部小说《女宾》问世,使她一 举成名,从此成为职业作家; 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他人的血》; 1949年,发表论著《第二性——女人》,奠 定了她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
“要不是她来到这儿,这里的尘埃气味,半明
半暗的光线,透着忧伤的寂静这一切对任何人 都不存在,全然不存在,而现在,她来到这里, 地毯的红光如同一盏羞怯的长明灯穿透黑暗。 她拥有这种权力:她的存在能使事物摆脱无意 识状态,她赋予它们色彩和气味……刚才他们 还什么都不等待。此刻,她出现后,她们都伸 出了胳膊……唯有她使这些无人问津的场所, 束之高阁的物件散发出气息,她到这里来,这 些东西属于她。”
主题:与他人的关系、禁锢和自由,通
向彼岸的自由。如果一个人处理不好与 自己的关系,自己就是自己的地狱;如 果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他人就是自 己的地狱? “目光”,是全剧的“诗眼”:正是由 于他人目光的恐惧感,构成了他人与自 我的“地狱”般的关系。他人的目光是 真正的刑具和刽子手。
萨特曾强调,《禁闭》中的人物都是死人,而
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文学
一、概 述
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文学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阐释 波兰—克尔凯郭尔 德国—创始人海德格尔 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 a.“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则是由自我 意识支配下的行动来决定、证明的; b.“人生是自由的”:人在自我选择中不断创造 自我,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c.“世界是荒诞的”:荒诞感来源于客观世界无 规律可循、世界难以理解而人类偏要去努力把 握的矛盾。
第二节 让· · 保尔 萨特
存在主义文学和哲学的代表人物。 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24年, 他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 1929年,他荣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考试第一 名(波伏瓦获第二名),此后他们成为白头 偕老的终身伴侣; 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研究海德格 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 形成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 奖。 1980年,病逝于巴黎。

短篇小说《墙》 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写三个反法西斯 的共和党人被捕后,因拒绝招供游击队长格 里的藏身处而被判处死刑。 小说揭示了“荒诞”的主题。生与死只有一 “墙”之隔,但却是意义和虚无的界限。要 超越这堵墙,既是困难的,又是容易的,全 凭荒诞的“偶然”。 巴勃洛的自由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偶然”之 上的。 巴勃洛最后的狂笑声,是对世界的荒诞和人 生的无奈发出的笑声,具有直刺人心的力量。
思想渊源
索伦· 克尔凯戈尔的神秘主义 尼采的唯意志主义 胡塞尔的现象学等
类别:
有神论的存在主义 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法国存在主义类别:
基督教存在主义(西蒙娜· 魏尔、加布里埃尔· 马
赛尔) 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让· 保罗· 萨特、阿尔培· 加缪、 德· 博瓦尔 )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
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 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
存在主义产生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
的开端。现代时期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 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 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 现自己的无家可归。 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 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 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 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 己异化。 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 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女宾》被认为是与《恶心》齐名的存在主
义小说,是她与萨特尝试组建“三人家庭” 的经历的结晶,刻划了一类新出现的时代人 物,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危机;
《他人的血》描写抵抗运动时期一个地下活
动组织者“让”的精神悲剧:他发觉凡是自 己想做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其他人用鲜血完 成的。小说强调自我的选择,强调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主张干预生活的积极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