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意义及教学探讨

业 知 识 体 系 和本 专业 应 用 计 算 机 的 特 点 。 采 用 分 类 别 分 层 次 教 学 。我 校 的 多媒 体技 术 与 应 用 课 程 在 大 一 下 学 期 开 设 , 作 为 全 校艺术类及 广电类专业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选修课程 . 本 科 开设 6 4课 时 , 专科开设 5 6课 时 , 每 周 4课 时 , 其 中课 堂 教 学 2 课 时, 实 践 教 学 2课 时 , 现 已开 设 了 5个 学 年 , 受 到 了学 生 的 普 遍 欢 迎 。绝 大 多 数学 生认 为 通 过 对 该 课 程 的 学 习 , 充 分 认 识 了
科 产 生 了兴 趣 时 , 就 会 保 持 一 定 的学 习 积 极 性 , 专 心 致 志 去 钻 研它 , 克 服 困难 去 探 索 它 。这 时 候学 习就 不 再 是 一 种 负担 , 而 成 为 自己 的追 求 。反 之 则 是 学 生 对 课 程 不 甚 了解 , 学 习 积极 性 降 低, 觉 得 和 自身 专 业 关 系 不 大 , 不 愿 意 花工 夫 去 深 入 学 习 等 。这 在 艺 术 类 学 生 中 表 现得 尤 为 明显 。我 们 可 以 根据 学 生 专 业 的 特 点, 有 针 对 性 的 先 为 学 生 演 示 几 个 用 相 关 软 件制 作 开 发 的 有 现 实意义 的多媒体作 品 , 如某 位 学 生 的 自我 介 绍 , 一 些 产 品 的介 绍短片 , 使 用 了特 效 的 视 频 等 。通 过 这些 作 品 的展 示 , 吸 引 到 学 生 的眼 球 , 让 学 生 从 感 官 上 认 识 这 门课 程 的 作用 和将 来 使 用 的 方 向. 从 心 理 上 接 受 本 门 课程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14现代教育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就是一门面向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第三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对多媒体应用与开发快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轮廓培养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开发的良好素质使学生不但会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科技活动中开发出创意新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软件产品但是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领域里也不断的出现新的技术概念这就使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基础本文就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个大的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但从目前的教学基本情况来看教学内容偏重于基本原理方面而对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的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出现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不能从理论上找到解决办法从而不能充分的利用所学知识来促进其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熟悉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灵活应用很显然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二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目前我校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授课一般采用CA I 课件的方式课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对课件的过分依赖也给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涉及多媒体软件应用的教学中课件只照顾到了教师的教而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学学生不能动手操作只能跟在电脑后面机械的学缺乏教与学的友好交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二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改思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华晋南京林业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的现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改思路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针对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配合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体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堂教学的改革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M PC 及相关多媒体设备的一般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用多媒体软件工具创作多媒体集成产品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施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时应该从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与设计几个方面出发涵盖以下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多媒体信息图文声像等处理技术多媒体关键技术包括光盘存储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等2M P C 及多媒体外设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包括声卡光驱显卡显示器扫描仪音箱触摸屏打印机DC DV 等在教学内容上要特别注意结合目前的新技术进行介绍3多媒体软件应用与设计包括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制作方法突出素材采集和处理软件的应用多媒体集成技术与开发工具介绍常用的多媒体著作工具的使用多媒体产品的打包与发布2.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指导教学的重要教育思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里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首先开发基于开放式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系列CA I 课件可以使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和重组教学内容还可以将教师难以说清的抽象难懂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它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对知识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CA I 课件结合目前的最新技术利用多媒体信息的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学习内容对内容浅显易于理解的章节可提出要点安排学生自学对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强理解的内容可以提供软硬件条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实践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的改革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1152006年第12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 现代企业教育融合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掌握重视实践环节并具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中的上机实验安排和课程后期的课程设计安排要合理对于课程中的上机实验安排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指定明确的有利于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验题目让学生上机时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比如涉及到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时对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都应设置相应的上机实验内容另外上机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并对上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上机实验针对的往往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程的后期需要安排课程设计所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并充分考虑题目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和著作工具灵活应用多种媒体信息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应用系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三结束语为了全面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该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设计了一系列教学资源课件和实验指导课件组合的多媒体CA I 产品并根据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对这些课件进行不断的充实修改与结构上的重新编排目前完成的教学课件已能大大缓解教学时数与教学容量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正在日渐显露出来参考文献[1]艾德才主编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2]史济民主编多媒体应用与开发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3]牟连佳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年2月第1期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人数逐年扩大学校教育的手段多样化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在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在高校中大学生出现轻视生命的现象等对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和探讨关心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关心教育要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首先学校的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和教辅人员和从事做学生工作的人员要齐抓共管把关心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关心教育的机构体系主要领导带头抓关心教育教师要落实关心教育的计划以关心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师是关心教育的引导者和辅导者诺丁斯说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学会如何接受关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除非他学会对他人的关心进行恰当反应否则他不可能健康地长大更不可能学会关心别人[1]教师的这种关怀责任是以社会的发展紧密联在一起的教师与学生形成的这种关心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不同新的内容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要逐步的培养和发展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中树立尊重宽容平等思想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接纳老师的关怀从中学习关怀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关怀能力的人这种关怀不同于家长式的关怀要真正成为关怀型教师使学生成为关怀者这是现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其次在关怀教育中要让大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当前大学生中还有一定比例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他们高等院校关心教育体系的构建张秀梅泰山学院教育系271000摘要高等院校应成为关心教育的中心应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健康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教师要成为关心型的教师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生共同构建精神家园在各项活动中缓解他们的压力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关心教育构建的生活和学习也因经济困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灵魂深处也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迫切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机制同时社会各个方面也应采取多种资助措施如慈善捐款对特困生献爱心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要多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改善学习条件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多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再次在两课教学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以关心教育为主线开展两课教学与关心教育的整合的研究使关心教育贯穿与整个两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使两课教学真正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其它,各科教学都要渗透关心教育的内容在温馨的宿舍教室校园中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新型的关心关系使大学环境处处成为关心教育的大课堂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各高等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各系部成立心理辅导站和小组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来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的是人际交往性与恋爱再是学习上的压力而在人际交往上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磨难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一旦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很多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性格内向的人由于长期的郁闷得不到排解和释放自我压抑到一定程度最终就会爆发所以要特别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学生他们经。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4、课程学分:具体学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媒体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课程任务(1)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2)掌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处理和制作方法。
(3)能够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开发。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多媒体的定义、类型、特点等。
(2)掌握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3)熟悉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采集设备。
(2)掌握图像处理、音频编辑、视频剪辑等软件的操作技能。
(3)具备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1、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多媒体素材采集(1)图像素材的采集方法,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的使用。
(2)音频素材的采集方法,如录音设备、音频文件下载。
(3)视频素材的采集方法,如摄像机、视频截取软件的应用。
3、图像处理技术(1)图像的基本概念和数字化表示。
(2)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如 Adobe Photoshop 等。
(3)图像的编辑、合成、特效处理等操作。
4、音频处理技术(1)音频的基本概念和数字化原理。
(2)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如 Adobe Audition 等。
(3)音频的录制、剪辑、混音、特效添加等操作。
5、视频处理技术(1)视频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格式。
(2)视频剪辑软件的使用,如 Adobe Premiere Pro 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0 引 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选修课,课程团队持续15年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本课程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1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即经过3年左右时间建成10 000门左右国家级和10 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
有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的支撑,还要深入研究如何用好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1],达到一流课程建设的标准。
笔者针对多媒体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新教学模式。
1 多媒体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教学改革思路没有在线课程时,多媒体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尤其本课程涉及的多媒体软件多,操作演示也多,教师只能通过精讲多练的方式来解决。
自从有了在线课程这个辅助教学平台,新的问题出现了——每个知识点和技能点都录制了讲解视频,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实体课堂讲什么?怎么讲?既要让学生主动参加在线学习,又要让学生愿意来实体课堂听课,怎样避免实体课堂教学内容与视频教学内容重复?如何使实体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焕发出新的活力?首先,对每个章节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重新制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所有课件,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采取问题驱动方式,通过课堂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对在线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学会归纳与总结,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其次,引入翻转课堂。
随着在线课程的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涌现出了各种翻转课堂形式 [2-3],那么多媒体课程如何实施翻转?课程组经过反复实践,不断调整,最终确定了适合本课程的翻转模式:翻转主题融入课程思政,部分学时用于翻转课堂,同时将翻转课堂内容与多媒体作品制作有机结合,推荐学生的优秀多媒体作品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多媒体技术一直处于高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根据这种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注意知识和内容的更新,保持时效性。
本门课程实践性强。
多媒体技术不仅理论体系完整,而且更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理论内涵和技术要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使用工具软件制作多种类型的多媒体作品,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逻辑;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和常用多媒体外设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结合多媒体作品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介绍和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帮助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媒体定义、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 1、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内容。
•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的最新发展作适当介绍。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计算机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光存储设备的使用。
• 1、理解:多媒体接口卡的工作原理、光存储系统的原理。
• 2、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特点与分类,常用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系统的运行环境作适当介绍。
文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

n l g n p i ain’ oo ya d Ap lc to ’
Ke wo d Mut da y rs l me i i
T c n lg e h oo y
Ap l ain pi t c o
C u s o re
一
、
引言
多媒 体技术 是二 十世纪八 十年代发展起 来 的一 门综合 技
文科《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 设 置与教 学研 究
郭 梅
( 中国政 法大学 科 学技 术教 学部 北京 12 4 ) 0 29
摘 要 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技术 。本文结合文科学生 的特点 , 探讨 了《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设 置与教学 。
关键词 多媒体 技术 应用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2 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3 — 2 7061 2 6
( hn iesyo li l cec dLw B in 124 ) C ia vrt f oic ine n a Un i P t aS a eig j 29 0
Ab ta t Mu t d atc n lg n i t g ae e h oo a e n d gt l e h oo . e c mb n d wi e c a a - s rc l me i h o o yi a e r t d tc n lg b s d o i i c n lg B o i e t t h r c i e s n y at y h h tr t so b r l rss d n s t i p p r i u s s h s b ih n n a h n f h o re o “ l me i c - ei i f i ea t t e t , s a e s s e ee t l me t d t c i go ec u s f Mu t d a t h sc l a u h d c t a s a e t i e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计划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计划一、课程概述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一门实用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处理和制作,以及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掌握常见多媒体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熟练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技巧,如图片的编辑、音频的剪辑、视频的制作等。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如 Photoshop、Premiere、Audition 等。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布局、色彩搭配、交互设计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和设计理念融入多媒体作品中,实现个性化表达。
复杂多媒体软件的高级功能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2、演示法通过演示多媒体软件的操作过程和案例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流程和效果。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项目驱动法布置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用内容全面、案例丰富、适合学生水平的多媒体技术教材。
2、软件工具安装 Photoshop、Premiere、Audition 等多媒体软件,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环境。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师授课计划

授 课 计 划2020-2021学年度 第 一 学期授课名称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广东xxx 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一、课程标准及教材选用教材《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主编:王中香,江苏大学出版社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结合大量案例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各种多媒体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基础、文本处理技术、图形和图像技术、音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以及使用Authorware创作多媒体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目前流行的各种多媒体技术,重点学习6个软件,包括:(1)多媒体技术基础、(2)文本处理技术- office 系列(3)图形和图像技术 - Adobe photoshop 软件,corelDRAW软件(4)音频处理技术- cool-edit(Adobe audition)(5)视频处理技术 - 会声会影,premiere(6)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 - Adobe flash 8,(7)以及使用Authorware创作多媒体2.过程与方法目标:(1)方法:讲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法(2)每学完一个软件,设计一个综合作业(学生回家练习),通过综合作业或者分组作业,让学生勤学多练,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设置一些多媒体赏析课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加深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尽量多机会让学生上讲台练习,锻炼他们大胆展示自己,表扬上课认真的同学,督促还没有掌握知识点的同学;2.尝试让先学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以此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和难点,教会学生使用以下几个软件,掌握课本中的案例●图形和图像技术 - Adobe photoshop 软件,corelDRAW软件●音频处理技术- cool-edit(Adobe audition)●视频处理技术 - 会声会影,premiere●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 - Adobe flash 8,●以及使用Authorware创作多媒体四、考核设计平时作业:学完PS10个案例,第三章,自选主题,使用PS 软件完成一个作品,国庆节后提交,占期末考核15%每学完一个软件,布置一个作业,占一定比例的期末考核。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_____学时:_____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多媒体创作和处理能力,为学生在多媒体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处理和编码。
2、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能够独立完成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3、具备分析和解决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多媒体系统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管理。
4、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媒体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课程内容(一)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1、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图像压缩标准(如 JPEG、PNG 等)。
3、音频压缩标准(如 MP3、WMA 等)。
4、视频压缩标准(如 H264、MPEG 等)。
(三)多媒体硬件设备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图像采集设备(如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3、音频采集设备(如麦克风、录音笔等)。
4、视频采集设备(如摄像机、摄像头等)。
5、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四)图像处理技术1、图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图像的获取、编辑和处理(如裁剪、旋转、调色等)。
3、图像特效的制作(如模糊、锐化、浮雕等)。
4、图像的合成与融合。
(五)音频处理技术1、音频的基本概念和数字化。
2、音频的录制、编辑和特效处理(如降噪、均衡、混响等)。
3、 MIDI 音乐的制作与编辑。
(六)视频处理技术1、视频的基本概念和数字化。
2、视频的剪辑、合成和特效处理(如过渡效果、字幕添加、调色等)。
3、视频的编码与解码。
(七)多媒体创作工具1、常用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介绍(如 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Audition 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 的教学 中往往采用 以“ 教师为 断探索“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的实践教学体系 。 结合《 多
中心 ” 的“ 以课 堂 为 中心 ” 的 教 学 理念 , 重 视 由教 师 来 讲 授 多媒 媒体技术与应 用》 课程的特 点, 坚持“ 学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理 论 及 实 践教 学模 式 进 行 了一 些 研 究 与 探 索 。 根 据 不 同管 理 学 院 不 同 专 业 的特 点 ,教 学设 计 的布 局 要 有 不 同 的关 注 点 , 将《 多 媒 体 技 术 与应 用 》 课 程 和 各 专业 相 关 1 课程 特 点 及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的 变 革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一 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 知识 课程进行 结合 ,以此提高学生使用 多媒体技 术解决其专业 问 与 技 能 相 互统 一 的课 程 ,既 要 求 学 生 理 解 和 掌 握 多媒 体 技 术 题 的 能力 , 改 善计 算 机 公 共 基础 课 程 与 专 业之 间 的衔 接 , 以满 的基 本 概 念和 基 本 知识 ,又 要 求 掌 握 各 种 多 媒 体 的 获 取和 处 足 现 代 社会 对 三 本 院校 管 理 专 业人 才 应 用 能 力 的需 求 。
自主学 习和 创 新 能 力 。
机 实 验 就 通过 多个 实 际应 用 的 实 验 的循 序 渐 进 的练 习 ,让学
2结 合 各 专 业特 点 , 采 用 项 目驱 动 的 理 论 教 学模 式
生掌握多媒体软件 的基本操作、 操作技巧和操作流程, 在上机
《 多 媒 体技 术 及 应 用 》课 程 内容 涉 及 的知 识 范 围 比较 广 , 实践 操 作 中对 所学 知识 进 一 步 巩 固 。 在上 机 实验 中 ,教 师应 指 导 中尽 量 减 少 具体 操 作 步骤 的 演示 , 而 软 件 比较 多 , 综合 实 践性 较 强 。教 师 应 以学 生 为 本 , 针 对 不 同 加强 对 学 生 的指 导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类别:必修一、实训教学任务与目的:本课程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掌握流媒体文件的基本处理技术。
熟练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逐帧动画的创建过程,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的创建,交互动画的创建。
初步具备应用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进行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并能用Flash编程工具设计、制作简单的网络多媒体作品;熟练的进行程序的调试和修改。
二、实训目的与基本要求:要求通过实验训练,能熟练掌握大纲所列内容的的实践部分,能熟练使用现有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外部设备及常用的软件工具进行多媒体创作的尝试。
注:实训要求:必做、选做实训一创建Flash动画(一)(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在Flash中绘制和编辑图形对象。
熟练掌握:在Flash 中使用媒体文件。
掌握:Flash基本绘图工具;掌握:设置绘图工具;了解:Flash 8的色彩模式;掌握:基本填充工具;掌握:选择、移动、复制图形对象;熟练掌握:Flash自由变形工具;熟练掌握:图形编辑工具。
掌握:在Flash中导入图形图像、编辑导入的位图图像、导入视频文件。
在Flash中使用媒体文件。
熟练掌握:在Flash中导入与编辑声音的方法。
熟练掌握:创建与编辑元件;创建与编辑实例。
熟练掌握:Flash的帧;设置时间轴特效;熟练掌握:Flash图层;使用引导层;使用遮罩层。
(二)实训内容:1.使用基本绘图工具2.设置绘图工具3.Flash 8的色彩模式4.使用基本填充工具5.选择、移动、复制图形对象6.使用自由变形工具7.使用图形编辑工具8.导入图形图像9.编辑导入的位图图像10.导入视频文件11.导入与编辑声音12.压缩并导出声音;13.创建与编辑元件14.创建与编辑实例15.帧的基本操作16.设置时间轴特效17.Flash的图层的应用实训二创建Flash动画(二)(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掌握:制作逐帧动画的基本方法。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

分重视对教学 内容的改革 , 出教学 的重点 , 突 通过 教学使学
生扎 实 地 掌 握 本 专 业 的理 论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 同 时 也
数据压 缩、 声音文件制作与 处理 、 频文件 制作与处理 、 视 图
形 图像 制 作 与 处 理 、 画 制 作 与 处 理 、 动 多媒 体 作 品制 作 与 处
文 章 编号 :02 2 2 ( 0 0)5 0 6 — 3 10 — 4 2 2 1 0 — 0 8 0
Te c i g M e h d o u t e i c n l g n p ia i n Co r e a hn t o f M l m d a Te h o o y a d Ap l t u s i c o
多媒体应用 、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 向等 。
2 课 程 的教 学方法 和教 学形 式
在 教 学 过 程 中非 常 重 视 教 学 方 法 手 段 的 改革 ,根 据 不
同的教学 内容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主要有在 多媒 体 教室, 通过 P T演示文稿 、 P 多媒体作 品制作演示 、 案例 分
个 模块 使 学 生 掌握 目前 多 媒 体 技 术 的 体 系 和 标 准 、 发 展 动
态、 应用领域等。 中的内容有 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 内容的 其 检 索、 流媒体技术、 视频点播( O ) V D 和交互 电视O V、 T )多媒 体
会 议 系 统 、 拟 现 实 、 媒 体 办 公 自动 化 系 统 、 t t 的 虚 多 Ie n me 中
a l a h r s t e e c n x e i n e n u d r tn i g . s wel s s a e h ta hig e p re c s a d n e s a d n s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关键词:课程思政;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改革引言: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仅仅关注技术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因此,思政教育在该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变得十分必要。
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其特点在于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处理、传输和展示等。
二是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实例,包括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图像处理、网络多媒体、游戏设计等。
三是掌握多媒体开发工具和技术,包括图像处理工具、音频编辑工具、视频编辑工具等。
四是提高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一)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思政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政教学融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人文素养。
(三)推进课程建设和发展将思政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相结合,可以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学分:周课时: 4一、总学时: 72 (理论48 + 实践 2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展示、学习以及娱乐的新兴学科。
学习多媒体技术, 掌握制作多媒体产品的技术和技巧, 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所企盼的。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术语的基础上,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了解多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并具备独立开发和创作多媒体产品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先行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三、课程内容大纲内容(按章节详细列出)第一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为学习其他课程如《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和将来实际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包括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等。
1.1 多媒体概述1.2 媒体与多媒体1.3 媒体素材1.4 多媒体的基本特性1.4.1 多媒体的发展史1.4.2 什么是MPC1.4.3 MPC标准的基本内容1.4.4 多媒体应用领域1.4 多媒体存储介质的变革1.5 多媒体软件1.6 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1.7 多媒体产品的版权问题1.8 制作多媒体需要哪些知识1.9 多媒体知识与就业第三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MPC标准, 掌握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设备(激光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一些扩展设备(触摸屏、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要点, 掌握相关的多媒体硬件技术。
2.1 基本硬件2.1.1 激光存储器2.1.2 显示适配器2.1.3 CRT显示器2.1.4 LCD显示器2.1.5 显示器健康新概念2.1.6 声音适配器与声音还原2.2 多媒体设备及其特性2.2.1 触摸屏2.2.2 图像扫描仪2.2.3 数码照相机与摄像机2.2.4 输出设备2.2.5 手写板和手写笔第四章美学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构图规则、色彩理论和颜色搭配, 具备美学常识和界面设计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 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 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 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 律性的认识。这种“行动研究”能把教学 与科研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 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 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一、上海大学教学特点和现状
短学期制(三长二短) 学分制 选课制 导师制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1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指 导分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根据上海大学短学期制的特点, 自主编写了“计算机文化和应用技术”教材; 并不断对教材进行修订和扩充。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一学年中安排三个理论教学 学期,每个学期各有侧重。其中秋季学期以操 作系统的应用为主;冬季学期以事务处理软件 应用为主,同时辅以数据库应用技术;春季学 期以网络应用和网站设计开发为主;并辅以多 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4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 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有极广泛的实用性。 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 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 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进行 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多媒体制作,从而为学生以 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13
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 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及应 用》课程更需要我们从实践和科研活动 中积累案例,并能创造性辅助课程的教 学。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14
略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7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方法 在学习了多媒体相关基础知识以后, 课程从多媒体的相关元素:音频基础 与制作、图像基础与制作、动画基础 与制作和视频基础与制作4大模块组织 教学,4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 系。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8Hale Waihona Puke 六、课程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
教材中选用了在现代展示领域中的成果作为教程的案 例(如:幻影成像,虚拟对话等)。本文以“与著名 节目主持人虚拟对话”项目为例,介绍系统实现的原 理与实现过程(综合利用声音制作、图片制作、动画 制作及视频制作工具,并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系统的 通信、控制和集成)。
(“虚拟节目主持人”演示-文件太大)(略)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9
七、科研成果与教学紧密结合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我们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 生提出拆掉四堵墙的办学方针: 拆掉学校与社会 校内各学科之间 教学和科研之间 教与学之间的墙。 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生长点是跨学科的,或具有交 叉学科的特点,因此必须逐步努力打通这些学科之间 的人为界限,拓宽专业。他要求学校里每一个学科, 都要把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渗透到自己的学科发展 中间去。
11
八、教改体会
现代教师不再是传统上的文化的继承者、 给予者,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创造是教 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欢乐的源泉,没有创 造加入的教育教学工作将非常枯燥的。所 以,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教 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和信息技 术知识,要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12
教材中还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以多媒体技 术在现代展示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虚拟对 话”、“幻影成像”等为综合实例,详细介绍 多媒体的综合应用过程。 课程教学中还安排了一个综合性的探索实验, 要求学生结合某一方面的主题(广告片、个人 多媒体介绍等)制作合成一部多媒体作品,并 结合课程学习和制作写出一篇有关多媒体的小 论文,既锻炼低年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又提 升学生实际开发能力。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5
四、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包括三大 部分内容: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制 作工具、多媒体制作综合应用。其中多 媒体制作工具主要介绍当前极为流行的 软件如:CoolEdit Pro、PhotoShop CS、Flash、Premiere等。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6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10
同时,他认为要拆掉教学与科研的墙,他 认为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 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教师的提高,主要 不是靠听课进修,而是靠做研究,边研究 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这是 主要方法。科研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 他反对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式的教学。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2
根据上海大学学分制和选课制的特点, 每学期开学后安排“分流考试”,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报名参加, 考试通过者可以提前获得学分,并可以 选学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考试未通过 者仍要继续参加课程学习。
上海大学 计算中心
3
二、成果
在上海市组织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 级考试中,上海大学的优良率(一级) 一直保持在98%左右,学生踏上工作岗位 后也能很快适应岗位对信息技术应用的 要求,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生,计算机应 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上进行的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同 行和专家认可,获得两项上海市教学成 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