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贫血课件ppt课件

贫血课件ppt课件

总结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 竭症,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VS
详细描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 感染等症状。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免疫抑 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需定期 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在某些地区,医疗资源有限,患者难 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研究进展与新药开发
新的诊断技术
细胞疗法
研究正在开发新的诊断技术,如生物 标志物检测和基因检测,以期更准确 地诊断贫血原因。
细胞疗法在贫血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 力,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某些贫血 疾病中取得成功。
新型药物
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研究者正在开 发新型药物,如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 治疗药物。
过度减肥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 足,引发贫血。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感 染可能引发贫血。
饮食与营养建议
增加铁质摄入
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 。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可以多吃柑橘类 水果和蔬菜。
补充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肉、豆类等 。
避免食物中的干扰物质
适应症
严重贫血、心肺功能不全、急性出血等情况下,通过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和血红 蛋白。
注意事项
输血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配型,避免发生输血反应;同时,过度输血也会引起铁过 载等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引起贫血的疾病 ,如肿瘤、痔疮等,手术 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贫血概述PPT课件

贫血概述PPT课件
体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 细胞比容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 人群的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
2021
4
3、红细胞生成与破坏
(一)红细胞的生成 (二)红细胞的破坏 (三)无效造血
2021
5
(一)红细胞的生成
2021
6
(一)红细胞的生成
2021
7
(二)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红细胞 的破坏因素很多,红细胞的生理性破 坏主要是衰老。
320~360 320~360 320~360 <320
急性失血、溶血,再障等 巨幼细胞贫血等 感染、中毒等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2021
12
② Bessman分类法(1983):
1、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两项参数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的新指标。
2、RDW是一个较新的红细胞参数,反映红细胞体积 大小的异质程度。
2021
25
2、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2021
26
优点: 对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所表明,帮助
临床诊断和治疗。 缺点:
对由于多种因素所致的贫血仍无法进行归 属那一类型。
2021
27
3、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
2021
28
4、其他:
根据血清铁蛋白(SF)、网织红细胞( Ret)、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进行分类: 1、 sTfR↑ SF↓ Ret正常:缺铁性贫血; 2、 sTfR↑ SF↑ Ret↑:溶血性贫血; 3、 sTfR↑ SF↑ Ret正常:无效生成性贫血; 4、 sTfR↓ SF↑ Ret↓:增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概述
赣南医学院第五临床医院 主讲:朱华珍

《贫血概述t》ppt课件

《贫血概述t》ppt课件
贫血概述
血液科 杨玲
案例
• 患者青年女性,自述近半年来乏力、嗜睡,近七天加重,自觉胸闷气短,影响日常生 活,遂来医院就诊。门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8g/L,外周血图片示红细胞为小细胞低 色素性。
本讲内容
概念 分类 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课时目标
• 掌握贫血的概念、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贫血的常用护理措施。 • 熟悉各型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 了解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
→大部分进入血流的亚铁氧化为高价铁→ 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β1 球蛋白)→形 成为转铁蛋白复合体 (血清铁)→各组 织主要是骨髓幼红细胞→在线粒体内与 原卟啉结合为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 成血红蛋白。
4、贮存和排泄:
贮存: 多余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 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 髓及单核吞噬系统中贮存备用。正 常男性1000mg,女性300 ~ 400mg 。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
(1)RBC内在缺陷
①RBC膜的异常:如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PNH等 ②RBC酶的异常:如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③Hb异常:如珠蛋白合成异常-地中海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④卟啉代谢异常:如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等。
1、缺铁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症状: 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变平或反
甲、脆裂。
2、由于细胞内含铁酶活性↓→粘膜组织异常和胃肠功能障碍:
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严重者出现咽下困难或梗阻感、慢性胃炎→胃酸缺乏→吸收 不良。
3、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与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铁依赖酶)活性↓ 有关→易怒、兴奋、烦躁、头痛、异食癖, 表现为喜食生米、泥土、石子等。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贫血的症状因病因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绞痛、 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检查、溶血相关检查等。此外,还 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检查,如铁代谢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等。
因为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1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以免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贫血症状。
则及措施
饮食调整
多食用富含叶酸或维生素B12的 食物,如绿叶蔬菜、动物肝脏 等。
药物治疗
口服或注射叶酸、维生素B12制 剂。
对症治疗
针对贫血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输血、使用造血刺激因子等。
04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包括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 因素(如药物、化学物质)、生物因 素(如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CT

• 贫血概述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贫血的预防与保健
01
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 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 多性贫血及失血性贫血三大类。
障碍,可改用注射铁剂。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骨髓活检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骨髓造血 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等,对某些特 殊类型的贫血有诊断价值。
其他检查
铁代谢检查
检测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水的抵抗力,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等。
05 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01
总结词
补充铁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02
补充铁剂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出铁剂补充剂,如硫酸亚铁、富马
酸铁等。患者需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过量引起中毒。
03
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
物,如茶、咖啡和某些蔬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
04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活性,有助于判断贫血的原因和治疗 效果。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
骨髓穿刺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 细胞成分等,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病因,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总结词
控制感染、避免诱因、输血和药物治 疗
02
控制感染
感染是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诱因,因此 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疾病复发。
01
03
避免诱因
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因 素,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医学PPT课件】贫血概述PPT

【医学PPT课件】贫血概述PPT
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Hb)为诊断标准。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诊断标准
国内:
1、地区
成年男性: Hb﹤120g/L 成年女性: Hb﹤110g/L 孕妇: Hb﹤100g/L
2、年龄 3、血容量 4、种族
国外:1972年WHO制定,海平面地区
6个月-6岁儿童:Hb﹤110g/L
6-14岁儿童: Hb﹤120g/L
成年男性:
Hb﹤130g/L
成年女性:
Hb﹤120g/L
孕妇:
Hb﹤110g/L
贫血的分类
进展速度——急、慢性贫血 细胞形态——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轻、中、重度贫血 骨髓红系增生程度 ——增生性、增生低下性 贫血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量更粒质核胞稍深。原 早呈仁质约集车多,1细量幼红~占成轮,仍砂少5红(个细团状不可状,(n,胞块排透见或不o呈br的状列明瘤细透am暗s1o核固或,深状粒明中/ob蓝2染缩粗其蓝突pl状,。,色ha色成索间色起,深染is占,lt质团状有,及较蓝色细i)界凝,c,明有核原色质胞限聚呈似显时周粒,n凝的不o成紫胞淡细有r1甚/m大褐质染2胞时o以清块色着区b着核下晰l状或色,色周a。,s或紫较不深 形t常)原含而成很红颗粗淡快密染消。区失,。 胞中质的内幼淡不红染含(区颗p域粒o。l黑。y胞色ch质。r量o胞m较质at多量ic,多n,o呈rm均ob匀last) 晚因可幼内呈红含着(血色o红不r蛋的t均h白淡匀oc逐红的h渐r色不o增或m同a多极程ti,淡c的n灰or紫mo色b。last)
细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A
B
C
巨核颗细粒胞型巨系核统细胞:胞体明显增大,直径50~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20
铁的来源与吸收 1、铁的来源: 1)内源性铁
红细胞消亡后,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吞噬清除。
绝大多数铁被再利用。 是吸收外源性铁的15-20倍。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21
2)外源性铁 食物:海带、木耳、香菇、肝、肉类、
动物血及豆类
每天仅1-2mg可吸收
2、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黏膜。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38
轻中度贫血,不需输血。
重度贫血,伴缺氧症状,需紧急输血的, 一般第一次输入2U的红悬。
中重度贫血患者,由于其他原因需手术 者,需紧急输血。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39
1)符合贫血的标准 2)MCV < 80fl MCH < 26pg
MCHC <310 g/L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51
维生素B12
来源:
人类获得维生素B12是来自于动物 制品,肝、肾、肉类、蛋类、牛奶及海 洋生物中含量丰富。
成人需要量极少,仅为2-5μg/d。(人 体约有维生素B12 4-5mg,可供3-5年 之用,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维生素 B12缺乏的,除非为素食者)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52
吸收:
➢ 维生素B12需经胃液中盐酸和胃蛋白酶 的作用才可从动物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 食物中的维生素必须与胃内及胃黏膜分 泌的内因子结合才能被肠道吸收。
贫血专题医学知识讲座
53
维生素B12缺乏原因 ➢ 内因子缺乏:
原发性:恶性贫血
继发性:萎缩性胃炎、全胃或胃大部切 除后。
➢ 肠道疾病:各种小肠功能障碍和疾病 ➢ 选择性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罕见的家
族性儿童性疾病

第六篇第二章贫血概述-医学课件

第六篇第二章贫血概述-医学课件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章
贫血概述
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1.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主要实验 室检查对贫血诊断的意义
2.掌握贫血诊断步骤和方法、病因诊断的重要 意义、治疗原则
3.熟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学习主要内容
贫血的定义 贫血的分类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
贫血的定义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 细胞容量减少,低于(同性别、同年龄 、同地区)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 床症状。
贫血的诊断标准
1972年WHO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
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以下水平诊断为贫血:
6个月~<6岁的儿童 110g/L
6~14岁儿童
120g/L
成年男性
130g/L
红细胞的功能是向组织输送氧气, 带走组织代谢产物。
血液流经全身脏器,如果贫血,导 致组织缺血,随着贫血严重的程度直接 影响着相应脏器的正常功能,出现相应 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与贫血病因、程度、血容量、缓急、耐受能力有关 1.神经系统 轻者头晕,耳鸣、严重者意识障碍 2.皮肤粘膜 苍白,伴有血小板减少者有紫癜或瘀斑 3.循环系统 心悸、气促,重者贫血性心脏病 4.呼吸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胃肠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溶贫诱发胆结石 6、溶贫对泌尿系统影响 7、内分泌、生殖、免疫、血液系统
(Mφ吞噬活跃,对铁释放差)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 、IRH/IRP、MDS骨髓原位凋亡
四、失血性贫血,
分急性(外伤)和慢性(痔疮、月经过多)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HB和PLT) •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红系造血
功能 • 骨髓象+骨髓活检:AA和纤维化 • 贫血发病机制检查:如铁代谢各

贫血宣教专业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贫血宣教专业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17
1、血象:典型小细胞低色素
2、BM: 红系增生,中幼红↑,体积小,
核固缩,
3、BM铁染色:含铁血黄素:正常:+++
铁粒幼细胞:正常:2090%
4、血清铁蛋白:测贮存铁,<12μg / L
5、血清铁 <8.95μmol / L;
总铁结合力 >644μmol / L;
血清铁饱和度 <15%
6、RBC游离原卟啉贫血增宣教高专业医学知识宣讲
一)、血液检查
可确定有无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是 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变化,Hb、RBC、 WBC+bc、BPC等,红细胞参数,外周血涂 片。
贫血宣教专业医学知识宣讲
9
二)骨髓检查
包括涂片和活检
涂片分类可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 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
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 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对诊 断极为重要。有些更有诊断价值
6
五、按发病机制或(和)病因分: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贫血宣教专业医学知识宣讲
7
① 、 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最常见、最早出现
非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达不到上述标准的再障
贫血宣教专业医学知识宣讲
32
❖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典型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不典型者随 访检查可见酸溶血试验(HAM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或微量补体敏 感试验阳性。
❖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现象、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等有 助于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主要实验 室检查对贫血诊断的意义
2.掌握贫血诊断步骤和方法、病因诊断的重要 意义、治疗原则
3.熟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1
讲授主要内容
贫血的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
3/11/2021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4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与贫血病因、程度、血容量、缓急、耐受能力有关 1.神经系统 轻者头晕,严重者意识障碍 2.皮肤粘膜 苍白 3.循环系统 心悸、气促 4.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免疫、血液系统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5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2
贫血的定义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计数
低于同性别、同年龄、 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3
贫血的发病机制
1)红细胞生成减少 •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
血液病 • 造血调节异常,如慢性病贫血 • 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分急性和慢性
•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 骨髓象+骨髓活检
• 贫血发病机制检查:如铁代谢各 项指标的检查,血清叶酸和 VitB12水平的测定等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6
贫血的诊断方法
1.详细系统的询问病史,特别注意与贫血有关的病史 2.全面认真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与贫血有关的体征 3.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7
贫血的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 • 针对贫血发病机制的治疗 • 对症治疗 • 成份输血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习思考题
1.面对一名贫血患者,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 2.为什么说贫血的病因诊断十分重要?
3/11/2021
贫血概述医学知识宣讲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