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蔡文姬是谁
蔡文姬——东汉女诗人,是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四大才女之一。
蔡文姬——东汉女诗人,是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四大才女之一。
蔡琰,(公元178年——?)字文姬,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是汉末女诗人。
东汉末年,雄豪并起,曹操以武功文治,匡正扶危,使割据转向统一,衰败转为兴盛,民族战争变为民族融和,纷纷扬扬的天下又呈现太平景象。
在北方,曹操的威望达到顶峰,连匈奴的单于(幻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呼厨泉也特地到业城(今河南临漳)来拜见他。
公元208年仲春的一个早晨,曹操的使者董祀携带黄金千两,白壁十双,锦绢百匹来到了南幻奴左贤王的帐下,准备用这丰厚的礼物赎回东汉大文学家蔡管的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在汉献帝兴平年间被南侵的饲奴抢走,在幻奴一住已有整整12年了。
在饲奴,她做了南勾奴左贤王的妻子,还生下了两个孩子。
12年来,蔡文姬虽然过惯了毡幕风沙的生活,然而,她却无日无夜不眷念自己的故园。
她常常抬头望明月,泪湿焦尾琴,曲曲痛断肠,倾诉故乡情。
而今,汉朝的丞相终于派人来接她了,蔡文姬终于又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了,但是,当她真的要离开切奴时,她又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因为在勾奴,她有一个很爱她的丈夫左贤王,还有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
如果现在回到祖国去,她就得抛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如果她不回去,她将永远看不到自己的故乡了,看不到父亲的坟墓了。
汉朝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可蔡文姬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一时难作决定。
曹操的专使董祀是蔡文姬的表弟,眼看蔡文姬愁肠百结久久不曾同行,也焦急起来:“大姐,请你务必以国家大事为重,把天下人的儿女作为你自己的儿女。
”为了使文姬归汉,董祀进一步劝解道:“汉朝和匈奴已经和好,朝廷正在广罗人才,力修文治。
曹丞相说你父亲是天下名儒,可惜他受冤屈而死,你是蔡先生的孤女,又是那么的博学多才。
曹丞相说:你的才情不亚于班昭,班昭能够继承她父亲班彪的遗业,帮助她的哥哥班固撰成了《汉书》,你也应该继承蔡先生的遗业,参与《续汉书》的撰述,曹丞相是要在文治上做一番大事业,他是看中了你的文才,才来接你回去的。
蔡文姬的故事简介
蔡文姬的故事简介蔡文姬,名蔡琰,字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女诗人。
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
其父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蔡文姬生于公元174年,死于何年尚有争论。
自小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说她是神童一点也不过分。
10岁,蔡文姬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
蔡邕在室外弹琴,弦忽然断了一根,室内文姬马上说,是第二根弦。
蔡邕非常吃惊,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
从此,蔡邕开始教女儿学琴,两年之后,文姬琴艺便成,还赢得父亲最珍爱的焦尾琴。
12岁,蔡文姬的书法已得蔡邕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传给文姬,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14岁,蔡文姬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
既不用出书,又不用炒作,蔡文姬就靠着口口相授的口碑声名远扬。
16岁时,蔡文姬出嫁,不料未到一年,丈夫便咯血而死,不得已又返回娘家孀居,几年后,家道中落,父亲又死于狱中,最可悲的是她被匈奴掠去,被左贤王纳为王妃,生了两个儿子。
在匈奴,蔡文姬思念家乡,但又无法抛下自己的骨肉亲情,在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中,她一唱三叹写下了《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它们分别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诗歌之一。
后来,掌握东汉实际权力的曹操想起了恩师的女儿蔡文姬,不惜用“白璧一双,黄金千两”来换回蔡文姬。
蔡文姬风风光光回到故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
幸好,在爱才心切的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屯田校尉董祀,那年她35岁,而董祀生得一表人才,正当鼎盛年华,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他并不满意这段婚姻,婚后第二年,董祀就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相求于曹操的丞相府,董祀感念于蔡文姬的真情,以后的日里才有了些许的两相情悦。
蔡文姬可谓是历尽坎坷,可想而已,在多少年前那样的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她竟然能够一生中嫁了三个丈夫,而且还留下了两个儿子在匈奴牵肠挂肚,不说别的,单其她的凄惨现状就可想而知。
历史上蔡琰是谁
历史上蔡琰是谁蔡文姬,名琰,东汉时期陈留圉人,大文学家蔡邕之女,擅长文学、音乐与书法,是个才女。
蔡文姬早年嫁给卫仲道为妻,但卫仲道早亡,而两人没有子嗣,所以蔡文姬回到了娘家。
公元195年,董卓、李傕等人先后作乱,匈奴趁机到中原劫掠,蔡文姬就是这时期被匈奴左贤王掳去了北方,并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为匈奴人生下了两个儿子。
公元207年,曹操统一北方,因与蔡文姬之父蔡邕交好,所以用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处赎了回来,并许给董祀。
后董祀犯下死罪,蔡文姬亲自向曹操求情,并最终说服曹操赦免董祀。
蔡文姬不仅睿智、博学多才且精通音律,在《隋书·经籍志》中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可惜的是已经失传,而保存流传下来的作品仅有《悲愤诗》二首与《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才女,一生的命运还是比较多舛的。
蔡文姬本是蔡邕之女,从小就受到了大文学家的培养,所以蔡文姬是不可多得的才女。
她的最后一任丈夫是董祀,但是之后董祀触犯了律法要被判罪,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向曹操求情,从此有了蔡文姬求情的典故。
具体的事情是因为董祀作为屯田都尉,触犯了法律要被判死刑,当然这对于蔡文姬而言是天大的灾难,董祀是蔡文姬第三个丈夫,无论如何蔡文姬不会看着自己的丈夫被处死的。
蔡文姬利用曹操对于自己的照顾,所以就想曹操求情,想要保住自己的丈夫。
当时曹操在招待各地方的使者,蔡文姬蓬头垢面,光脚走向曹操,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缘由。
但是曹操说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十分机智的说,明主手下有这么多的好马,勇猛的将士也有很多,相信不会计较用一匹快马挽救一个生命吧!当然这些话有奉承的意思,但是在各国的使臣的耳中意义就不一样了。
所以蔡文姬用了自己的机智和才华挽救了自己的丈夫,之后蔡文姬求情这个典故也是常被后人所称道的。
蔡文姬的一生的感情道路是比较艰苦的,但是不管蔡文姬处于何种境地的时候,都会发挥自身特有的才情,也留下了很多好的诗词文学为后人所临摹。
蔡文姬
《悲愤诗》是蔡文姬的 代表作之一,此诗被称为“感伤 乱离,追怀悲愤”的自传体叙事 诗。《悲愤诗》——中国诗史上 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悲愤诗(节选)
(汉)蔡琰 天属缀(zhuì)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jǐng),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cè),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bēng)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qì)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今天我们要认识 的人物叫蔡琰, 又名蔡文姬, 是汉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之女 ,今河南杞县人。她博学多才, 长于音乐,是位才女。最初嫁给 了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汉末 战乱之中被匈奴兵俘虏,嫁与南 匈奴左贤王,并生儿子。十二年 后,待曹操平定中原,派遣使者 将她赎回汉朝,再嫁董祀。她整 理父亲蔡邕所遗书籍400余篇, 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 “文姬归汉”的故事。
文意
这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 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它真实地描绘了蔡 文姬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是汉末社会现 实的实录。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描写董卓 之乱、“胡羌”乘机大掠的情景以及诗人被掳 后在俘虏营中的生活。第二段写诗人被掳后到 边地后思念故乡亲人的痛苦和汉使来迎归时又 不忍弃子、去留两难的心情。最后一段写诗人 归途中思念儿子的痛苦心情和到家后的所见所 闻以及“托命于新人”后的矛盾心情。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蔡文姬
陈留董祀 (sì)妻者,同郡蔡邕 (yōng)之女也,名琰 (yǎn),字文姬。
译文:陈留郡董祀的 妻子,是同郡人蔡邕 的女儿,名叫琰,字 文姬。
夫亡无子,归 宁于家。
译文:后来丈夫死 了,又没有儿子, 便回到了娘家。
历史故事大全:情路坎坷之蔡文姬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历史故事⼤全:情路坎坷之蔡⽂姬》,希望⼤家喜欢!蔡⽂姬,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姬,她是我国东汉末年⼥诗⼈和琴家,史书说她“博学⽽有才辨,⼜妙于⾳律”。
其⽗蔡邕,是汉末的⽂学家、书法家。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数理,妙解⾳律,是洛阳⽂坛的领袖。
其⽗和当时的许多名门望族之⼠都有交往,像⼀代枭雄曹操就经常出⼊蔡府,和蔡邕是相交深厚的挚友。
情路坎坷之蔡⽂姬可见,蔡⽂姬⽣长在⼀个多么优越的家庭环境中。
诗书礼乐的熏染,⽗亲的⾔传⾝教,⾃⾝的天赋资质,⽂姬博学能⽂,擅长诗赋,精通⾳律,就不⾜为怪了。
可以说,⽂姬是在⽂学和⾳律的熏陶中,度过了⼗分快乐幸福的童年。
她6岁时,蔡邕在室外弹琴,忽然弹断了⼀根弦,室内的⽂姬听到变调的琴⾳,⾛到⽗亲跟前,提醒着⽗亲:“爹爹,你的第⼆根弦断了。
”蔡邕看着聪慧可爱的⼥⼉,抚摸着她的⼩脸,惊讶之余,⼜故意弄断第四根弦,⽂姬⼜分辨了出来。
⽗亲不解,问⽂姬何以辨出?⽂姬答道:“您给我讲过,古⼈季札听了琴声,能判断⼀个国家的兴亡;师旷听了琴声,能断定楚国要打败仗。
⼥⼉天天听您弹琴,难道哪根琴弦断了还听不出来吗?” 这件事使蔡邕对⽂姬信⼼⼤增,他断定⽂姬是可塑之材,从此,开始教⼥⼉学琴。
聪明伶俐的⽂姬有着⾳乐的天赋,对于琴技,⼀学就会。
两年之后,⽂姬琴艺便成,还赢得⽗亲最珍爱的焦尾琴。
蔡邕书法章法⾃然,笔⼒劲健,古朴天真。
在⽗亲的指点下,⽂姬研摩书法,12岁,她的书法已得⽗亲真传,既稳重端庄,⼜飘逸顿挫。
14岁,蔡⽂姬的⽂学才华已光耀⼀⽅,诗书礼乐⽆不通晓,⼈但知有⽂姬,⽅知有蔡邕。
⽂姬成了远近闻名的才⼥。
16岁时,蔡⽂姬开始了她的第⼀次婚姻。
虽然是⽗母之命,媒妁之⾔,但封建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公⼦娶闺秀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惜好景不长,新婚不到⼀年,卫仲道便咯⾎⽽死。
她第⼆次婚姻的不幸,是那个动荡时代造成的。
东汉末年,政府腐败,地⽅起义四起,这促使以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势⼒迅速扩⼤。
一代才女蔡文姬历史故事
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人。
她父亲蔡邕是东汉有名的学者,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对音乐、文学的造诣很深,诗、赋、散文都写得很好。
同时,也是书法家和经学大师。
他待人谦和,没有架子,慕名来访、登门求教的人很多,家中经常座无虚席。
蔡文姬自幼聪明好学,在这书香世家的熏陶下,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就已经长于文学和音乐。
有一次,父亲在黑夜里弹琴,忽然“崩”地一声断了一根弦。
在一旁静听的文姬说,断的是第二弦。
父亲认为她是偶然猜中的,又故意把第四弦弄断,问是哪根弦。
文姬立即回答是第四根弦。
女儿的辨音能力使蔡邕也极为吃惊,从此对她更加钟爱,视若掌上明珠。
蔡文姬成年之后,结婚不久丈夫就死去。
她回到父亲身边,父亲被政敌打入狱中,判了死刑,在狱中悲愤地死去。
文姬眼见与生父死别,却毫无打救的办法。
父亲死后,祸不单行,孤苦伶仃的文姬在战乱中又同大批难民一起,被南匈奴掠去。
这是公元195年,文姬只有22岁。
在那离乡背井的荒远地带,她当了一个匈奴首领的妻子,一住12年,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她终于有机会回到中原,原来的蔡家只剩下她一个女子。
她与屯田都尉董祀结了婚,董祀对她关坏备至。
夫妻感情甚好,生活稍安。
文姬归汉后,凭着自己的记忆,把父亲曾亲口教她背诵的四百多篇作品记录下来,使之得以流传后世。
今天看到的蔡邕的作品,就是这样保留下来的。
蔡文姬
郭沫若在为曹操翻案的同时发表论文质疑蔡琰的作品是不是出自蔡琰之手。郭沫若等人认为《后汉书》所著 录 的 《 悲 愤 诗 》 不 是 出 自 蔡 琰 之 手 , 主 要 理 由 有 三 点 : 1 . 据 《 后 汉 书 ·董 祀 妻 传 》 , 文 姬 是 “ 为 胡 骑 所 获 , 没 于 南匈奴左贤王”的,诗中不应说是为董卓部众所驱虏。2.文姬之父蔡邕受董卓重视,在董卓控制的中央政权里爵 位很高,董卓死后他才被王允所杀,文姬的流落必定在蔡邕死后,而诗中说为董卓所驱虏入胡。3.骚体一章中有 “历险阻兮之羌蛮”一句,与文姬为南匈奴所掠获事实不合。又有“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二句, 与当时南匈奴所处地域河东平阳一带地理环境不合。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 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 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清代画家周慎堂绘《文姬踏歌图》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 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 小有出入。
蔡文姬
东汉末年才女
01 人物生平
03 人物成就
目录
02 人物评价 04 轶事典故
05 人物争议
07 艺术形象
目录
06 后世纪念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 )。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 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 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书法家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书法家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书法家2014-11-09壹号收藏“世间有一类女子,不仅有如花般的美貌,还有着传世才情”。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书法界,不乏出众的女书法家,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们的风采吧!一、第一位杰出的女书法家:蔡文姬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现代有同名历史剧《蔡文姬》,剧本作者是郭沫若。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
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气。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
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
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二、古代书坛之花木兰:卫夫人卫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
东晋女书法家。
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
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
师承钟繇,尤善隶书。
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
蔡文姬:身世浮沉的绝代才女
蔡文姬:身世浮沉的绝代才女蔡文姬(约177—?)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据传《曹娥碑》就是他写的。
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当时政治家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童年及少年时期的蔡文姬,可谓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受到父母的宠爱教诲,生活得无忧无虑,沉浸在幸福中。
但从第一次婚姻开始,她的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转折,开始了颠沛流离、曲折悲惨的一生。
正值二八妙龄,文姬嫁给了河东世族弟子卫仲道。
传说,卫仲道到圉镇求学,在铁底河边初遇蔡文姬,向文姬问路,因此两人相识并相恋直至缔结姻缘。
但传说终究是传说,真实的情况则可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所幸,卫仲道是个有名的才子,与文姬志趣相投,因此夫妻两人弹琴吟唱,相敬如宾。
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不曾生下一男半女,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才高气傲的文姬受不了卫家的白眼,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于是,“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她毅然回到娘家。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之后,蔡家遭遇了一场更大的变故。
由于东汉政府的腐败,酿成了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不休。
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死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
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中郎将,后来还封他为高阳侯。
董卓火烧洛阳,逼令汉献帝迁都长安,致使生灵涂炭,尸横遍野,万户萧蔬。
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
公元192年,王允设计诛杀了奸臣董卓,并将其暴尸街头,天下人无不拍手称赞,唯有蔡邕“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命运多舛的才女蔡文姬
文
叁姬 的 传 世 作 品
文姬的传世作品
壹
《悲愤诗》二首
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 体。 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 “感伤乱离”,是中国诗歌 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 体长篇叙事诗。骚体《悲愤 诗》由于旨在抒情,中间大 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 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以此形 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 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与音律,同时还是一位卓 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才
壹女 蔡 文 姬 简 介
蔡文姬简介
蔡琰( yǎn),本字姬,晋朝避司马昭讳称 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 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文姬辨琴
一天夜里,文姬父亲蔡邕正在弹琴, 文姬在院子里玩耍,忽然间弦断了, 文姬听到后,便说是第二根弦断了, 蔡邕以为她是偶然猜中的,于是又故 意弄断了一根,蔡琰又做出了准确无 误的判断:第四根弦断了,蔡邕震惊于 女儿的音乐天分,从此便尽心的教女 儿学琴。从那一刻起,就预示着千古 第一琴女的诞生。
志欲图篡弑,先逼害迫诸迁贤旧邦良,。拥主以自强。 逼迫迁旧邦,拥海卓主内众以兴来自义东师下强,,。欲金共 甲讨耀不日祥光。。 海内兴义师,欲平共土讨人不脆弱祥,。来兵皆胡羌。
卓众来东下,金猎甲野耀围日城邑光,。所向悉破亡。 平土人脆弱,来斩马兵截边皆无悬胡孑男遗头羌,,。尸马骸 后相载撑妇拒女。。 猎野围城邑, 所长向驱悉西入破关亡,。迥路险且阻。
蔡琰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后世 的女性能够有可能参加文学考试和发 表作品的机会。她对中国古代女性文 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了 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位重要奠基人。
文姬的影响
蔡琰的一生堪称传奇,她在一个男性 主导的社会中,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女性。她 的作品和影响不仅延续至今,更为中国女 性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作为一个典型的女性英雄,蔡琰以她 的独特魅力和令人感佩的才华,永远地镌 刻在了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史册上。
古代第一位女诗人是谁
古代第一位女诗人是谁蔡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女诗人、琴家,她是一个才女。
也是第一位女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女诗人蔡琰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女诗人蔡琰简介蔡琰,字文姬,又叫蔡文姬,她是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是她的父亲。
蔡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她十分擅长文学、书法,也许是受到了父亲蔡邕的影响,她还十分精通音律,蔡琰可谓是一位全能的才女。
首次创造了五言体,而且还有长篇自传叙事诗是她的主要成就。
她还有主要作品如《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那么对于这样一位才女,蔡琰是怎么死的呢?关于她的死因,在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在蔡琰作了《悲愤诗》二首后,此后就再也没有有关蔡琰的相关记载了,所以她是怎么死,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
在历史上关于蔡琰是事迹并不是很多,但只有“文姬归汉”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蔡琰早年的时候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但卫仲道在结婚不久后逝世了,于是蔡琰又回到了娘家。
在兴平二年的时候,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人在关中作乱,于是匈奴趁机进行掠夺,蔡琰就在这时被匈奴左贤王刘豹掳走,被迫嫁给了刘豹。
之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建安十一年时,曹操向来与蔡邕交好,知道蔡邕没有后代,于是就用重金将蔡琰赎回,之后曹操赐婚给了董祀。
后来董祀因为触犯了法律被判死罪,蔡琰亲自向曹操请求,说:“您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有众多的勇士,为什么不愿意派一匹快马去救一个将要死的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所感动,于是就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痛,于是就做了《悲愤诗》二首。
蔡琰和甄姬是一个人吗蔡琰,字文姬,所以又叫蔡文姬。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的才女,她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那么蔡文姬和甄姬是一个人吗?有相同的字“姬”,她们是同一个人吗?如果再仔细看看她们的名字,就可以肯出她们两个的姓氏都是不同的,一个姓蔡,一个姓甄,所以蔡琰和甄姬不是同一个人。
蔡琰是三国时期的才女,虽然贵为才女,但她这一生走的十分坎坷。
蔡琰一生三嫁,第一次出嫁河东的卫仲道,谁知刚结婚不久,卫仲道就英年早逝了,于是蔡琰又回到自己的家中。
蔡文姬介绍作文
蔡文姬介绍作文说起蔡文姬,那可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好好说道说道的人物。
蔡文姬,原名蔡琰,她可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女。
这姑娘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在文学和音律方面那是天赋异禀。
咱们先来说说她的家庭背景。
她爹是蔡邕,那在当时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有这样的老爹,蔡文姬自小受到的熏陶那可不是一般的。
家里堆满了书籍,到处都是墨香,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想没文化都难。
蔡文姬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东汉末年,那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命运这双大手可没少捉弄她。
她曾被匈奴掳走,被迫远离家乡,在异乡生活了多年。
想象一下,一个娇弱的女子,身处陌生的草原,周围是完全不同的风俗和语言,那得多无助啊!但蔡文姬可不是那种轻易被打倒的人,她顽强地活着,心里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
在匈奴的日子里,蔡文姬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迷茫。
她望着草原上的落日,想起家乡的小桥流水;听着匈奴人的歌声,怀念着汉家的丝竹之音。
她的眼神中常常流露出深深的忧伤,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努力去适应新的生活。
她学会了匈奴的语言,了解了他们的风俗,甚至还为他们弹奏起自己熟悉的琴音。
但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她对故土的眷恋。
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花了重金把蔡文姬从匈奴那里赎了回来。
当蔡文姬得知自己能够重返家乡时,她的心情那叫一个激动。
她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恨不得马上就踏上归程。
一路上,她的心情如同起伏的山峦,有喜悦,有感慨,也有对过去岁月的无奈。
回到家乡后,蔡文姬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变化。
曾经熟悉的家园已经面目全非,亲人也大多不在人世。
她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失落,但她并没有被这些挫折击垮。
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坚韧,开始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
蔡文姬最让人称赞的,还是她的文学和音律成就。
她创作的二首,那真是字字血泪,句句深情。
诗中描绘了她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让人为之动容。
在音律方面,她更是有着独特的造诣。
据说她能够仅凭听力,辨别出琴弦断的是哪一根,这本事,简直神了!咱们再想象一下蔡文姬弹奏琴曲的场景。
蔡文姬
蔡文姬
蔡琰
蔡琰,字昭姬,晋时避 司马昭讳,改字文姬 , 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 南杞县)人,蔡邕之 女。
蔡邕(133-192),字伯喈, 东汉末年著名的文 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音乐家、数学家、 天文学家。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皇 宫中藏书的地方),迁议郎。曾因弹劾宦官 流放朔方。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 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 于狱中。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 篇。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四大古代名琴
齐桓公的“号钟” 楚庄王的“绕梁” 司马相如的“绿绮” 蔡邕的“焦尾”
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
———节选自《三字经》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一嫁卫仲道 二嫁匈奴左贤王(23—35) 三嫁董祀
兵出潼关,操在马上望见一簇林木,极其茂 盛,问近侍曰:“此何处也?”答曰:“此 名蓝田。林木之间,乃蔡邕庄也。今邕女蔡 琰,与其夫董祀居此。”原来操素与蔡邕相 善。先时其女蔡琰,乃卫仲道之妻;后被北 方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 流入中原。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 之。左贤王惧操之势,送蔡琰还汉。操乃以 琰配与董祀为妻。…
不 谓 残 生 兮 却 得 旋 归 ,
《 胡 动 笳 人 十 心 八 魄 拍 》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 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 读《胡笳吟》(即指《胡笳十八 拍》),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 直是激烈人怀抱。” 《悲愤诗》——中国诗史上 第一首自 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徐震[清]《美人谱》
古来美人,有足思慕者,共得二十六人:西 子、毛嫱、夷光、李夫人、卓文君、班婕妤、 王昭君、赵飞燕、合德、蔡琰、二乔、绿珠、 碧玉、张丽华、侯夫人、杨太真、崔莺莺、 关盼盼、苏蕙、非烟、柳姬、霍小玉、贞娘、 朱淑真、花蕊夫人。
蔡文姬
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
诗》。
蔡文姬非常有才华,是历史上少有 的才名盖过美貌的女子。蔡文姬在异乡 被曹操接回。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 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
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
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 到蔡文姬还能背,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 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 姬才情之高。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 为美谈。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 “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 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 烈人怀抱。”
《悲愤诗》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
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 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
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
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 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 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字字 是血,句句是泪。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
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
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
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 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 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 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 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
诗。
东汉末期的蔡文姬与西汉时期的卓文君、 东汉前期的班昭、北宋的李清照并称为中国古 代四大才女。这四大才女虽皆才华出众,聪颖 过人,身世却各有各的不幸。其中,蔡文姬更 是不幸中之最不幸者。 她一生三嫁,一嫁成寡妇,二嫁受屈辱, 三嫁遭嫌弃 。
蔡文姬
—
蔡文姬的身世简介 蔡文姬(约177年—未知)名琰(yăn) , 原字昭姬,因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 姬,东汉末年陈留圉(yǔ) (今河南 开封杞县)人,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 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是文 学家、女诗人和书法家。代表作有 《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文姬救夫
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 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 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 蓬首跣足(péng shǒu xiǎn zú)地 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 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蔡文 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 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 儿女,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 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 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 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 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 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 尝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 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
文姬默书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 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 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 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 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 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 操的文学也是振古烁今的, 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 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 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 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当 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 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 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 深的失望。
• 相传文姬在十岁时就显现出 了音乐方面的天赋,而且她还 具有非凡的音乐听觉能力。 据说有一天,蔡邕坐在屋里弹 琴,忽然啪的一声,一根琴弦 断了。蔡文姬在房门外 说:“父亲!是第二弦断了 吧?”蔡邕一看,果然不错。 为了考验蔡文姬的音乐才华, 他把断了的弦接好,而且故意 在弹琴时跳过第四弦。然后 问蔡文姬:“又断了一根弦,你 听是第几弦?”蔡文姬回答 说:“第四弦。”古琴共有七 条弦,每条弦上都能发出数十 个音,而蔡文姬却能有如此精 准的分辨,这实属不易。
蔡文姬
蔡文姬1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
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文姬归汉”的故事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2蔡文姬与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并称“古代四大才女”,与李清照的卓绝不羁、卓文君的白首不渝、上官婉儿的权倾朝野不同,蔡文姬曾沦落为奴隶,饱受凌辱。
世人流传她《胡笳十八拍》的动人音乐,“文姬归汉”被引为千古美谈,却不知她一生三嫁,遭遇凄惨。
蔡文姬名叫蔡琰,是东汉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文学家蔡邕唯一的女儿,出身书香之家的蔡文姬博闻强识,精音乐,善诗词。
东汉末年,时局变化,黄巾起义,蔡邕因为受董卓牵连被治罪赐死,随后军阀混战,边境上的羌胡番兵趁火打劫,掠掳中原一带。
这时,失去父亲保护的蔡文姬,与许多妇女一道被掳到了匈奴。
后来蔡文姬在《悲愤诗》中写道,匈奴把他们掳走时,“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其惨状可见一斑。
蔡文姬在匈奴待了12年,她从奴隶成为匈奴左贤王的侍妾,赢得了宠爱并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曹操掌权,思及当年的老师兼好友蔡邕,开始打听他唯一女儿的下落。
得知蔡文姬在匈奴,曹操用了千两黄金、一双白璧将她赎回。
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
离开的时候蔡文姬是痛苦的,她的儿子抱着她的脖颈,问母亲啊你要去哪里,母亲你向来仁慈,为什么这次对儿子这么残忍?蔡文姬“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注定无法兼得,但富有才华的蔡文姬又怎能忍受在“人俗少义理”的匈奴为奴为妾?蔡文姬在被掳至匈奴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
那是她美好安定的前半段人生中昙花一现的初恋。
蔡家有女初长成,到了适婚年龄,蔡文姬被父母许给了河东世族卫家,丈夫卫仲道是当时大学出色的学子。
中国历史上女书法家之蔡文姬
中国历史上女书法家之蔡文姬蔡文姬(汉末三国时期才女)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
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清代画家周慎堂绘《文姬踏歌图》蔡琰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
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文姬的父亲名叫蔡邕,据说蔡邕的书法得之于神人传授,其实想来只是他的颖悟自创。
后来,他把笔法传给女儿文姬,文姬又传魏大臣锺繇。
文姬虽说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是个知书识礼的才女,但她的身世,却是很悲凉的。
由于'兴平中乱,没于南匈',最后还是曹操把她赎了回来。
其后曹操曾经问她说:'闻夫人家多坟藉,犹能忆说之否?'文姬回答说:昔亡父赐书四许卷,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曹操听后随即便说:'偏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
'文姬接口道:'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后来文姬写好送去,竟然连一点遗误也没发现,可见记忆之佳和书写的认真。
《淳化阁贴》《淳化阁贴》曾刻有她的“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初祚衰”书迹两句,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曾这样说道:“蔡琰(蔡文姬原名)《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
不谓流俗仅余两句,亦似斯人身世耶?'无论对她的身世还是书法,都表示出了无限的怜惜。
我生帖蔡文姬一生,特别是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这不能不说是她对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蔡文姬: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留下17字书法成精品
蔡文姬: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留下17字书法成精品
蔡文姬作为蔡邕的女儿,继承了父亲的很多才华。
她博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乱世之中,被匈奴人强行带走,直到曹操把她赎回来。
文姬归汉的故事也就发生了,曹操把蔡文姬嫁给了董祀,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她的《我生帖》书法作品,是《胡笳十八拍》第一拍的两句内容。
因为只有“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所以后把这残存的书法称作《我生帖》。
《我生帖》,几乎每个字都是独立书写,草书的书体上有隶书的味道,书法风格自然飘逸,线条流畅,字体有女性书法的秀丽也有男子书法的遒劲。
流传她把书法传给了钟繇,到很可惜,她的书法作品就存下来的只有这两句。
到这17个字,对书法家来说能够保留下来,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每一个字都笔法饱满,用笔有圆有方。
三国时期,书法正在经历隶书转变草书和楷书的时期,而蔡文姬的《我生帖》就是典型的隶书和草书融合体了,也是当时书法转变的一种表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蔡文姬经历了那个乱世,看到了战乱带来的伤痛,她自己也是战乱受伤者之一,因为经历过所以才能写出《胡笳十八拍》这样的古琴名曲。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虽然只有17字的《我生帖》,但蔡文姬的文采和书法却被世世代代赞美,也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位女书法家。
蔡文姬书法《我生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家蔡文姬是谁
蔡文姬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书法家蔡文姬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长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因此从小也留心典籍、博览经史。
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
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
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无一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
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书法家蔡文姬的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
胡笳是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其音悲凉,后代形制为木管三孔。
为什么“胡笳
”又是“琴曲”呢?唐代诗人刘商在《胡笳曲序》中说:“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
”此诗最后一拍也说:“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可知原为笳曲,后经董生之手翻成了琴曲。
“十八拍”,乐曲即十八乐章,在歌辞也就是十八段辞。
第一拍中所谓“笳一会兮琴一拍”,当是指胡笳吹到一个段落响起合奏声时,正好是琴曲的一个乐章。
此诗的形式,兼有骚体(句中用“兮”字)与柏梁体(用七字句且每句押韵)的特征,但并不纯粹,或可称之为准骚体与准柏梁体。
全篇的结构可大别为开头、中腹、结尾三部分。
第一拍为开头,总说时代动乱与个人所受的屈辱;中腹起自被掳西去的第二拍,止于放还东归的第十七拍,历时十二年,分为思乡与念儿前后两个时期;最后一拍为结尾,呼应篇首,结出怨情。
抒情主人公的经历是独特的,诚如诗中一再写到的“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唯我薄命兮没戎虏”(均见四拍)。
然而通过其特殊遭遇所表现出来的乡关之思与亲子之情,又是富于时代的工同性并体现
了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的。
在“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第一拍)的大动乱的时代里,乡情与亲情是背井离乡、抛妻别子的广大百姓与士卒共有的感情。
从历史的继承性来说,作为一个弱女子,处身异国,在被纳为妃子、生有二子、备受荣宠(第十一拍“胡人宠我兮有二子”)的情况下,矢志归国,这与西汉时苏武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长达十九年而不改民族气节的行为,表现虽异,心迹实同。
王粲《登楼赋》说:“钟仪幽而楚奏兮,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正是对这种处境不同而执著如一的“怀土”之情的较为全面的概括。
诗中的蔡文姬,不仅眷恋着生养她的那片热土,富于民族的感情,而且从她离开胡地时对两个胡儿的难舍难分,痛失骨肉后的积想成梦、哀怨无穷看来,她又是一个具有丰富慈母爱的传统美德的女性。
但这一艺术形象之感人,却不只在于其具有美好的品德与丰富的感情,更在于其遭遇的不幸,即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她在被掳掠以后,身居胡地,心系故土,一直受到身心矛盾的折磨;而当她的归国宿愿一旦成为现实时,失去新生骨肉的痛苦便接踵而来。
“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在她却不能两全。
人总是同情弱小、哀怜不幸的,更何况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又是迭遭不幸且又具有美好品德与丰富感情的弱女子呢,这就不由得不令人一掬同情之泪了此诗在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创造上的最大特色,是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这一特色,首先体现在抒情与叙事关系的处理上。
诗人全然摒弃纯客观的叙述,叙事时总是饱含着感情。
诗中叙事
性较强的段落,如写被掳西去的第二拍,在胡地生育二子的第十一拍,别儿归国的第十三拍,重入长安的第十七拍,无不是以深情叹出之。
同样是写被掳西去,在五言《悲愤诗》中写到“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柜。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以叙事详尽、细节逼真见长;而在《胡笳十八拍》的第二拍中,则说:“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
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处处表露出诗人爱僧鲜明的感情-“云山”句连着故土之思,“疾风”句关乎道路之苦,“人多”句“虺蛇”的比喻、“控弦”句“骄奢”的评价,莫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诗中侧重的段落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在抒情时顺便带出,也就是说,是为了抒情才有所叙述。
例如,为了抒写“伤今感昔”与“衔悲畜恨”之情才写到胡地的习俗(第三拍),为了说明自己度日如年、难以适应胡地的日常生活才写到胡人的衣食起居(第六七两拍),等等。
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的物色,更主要的则是体现在感情抒发的突发性上。
诗的感情,往往是突然而来,忽然而去,跳荡变化,匪夷所思。
有时意到笔到,不避重复,如责问上天,前后出现四次之多,分别见于第一、八、九、十六各拍;有时又天马行空,来去无迹-如第四拍(“无日无夜”)正从个人经历的角度慷慨不平地抒写怨愤,第五拍(“雁南征兮”)忽然转出对雁抒怀的清冷意境;写战争氛围的第十拍与写衣食起居的第六七两拍都理为了抒写乡情,本该相连,却于其间插入责问上天的第八九两拍。
“正所谓‘思无定位’,甫临
沧海,复造瑶池。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这种感情表达的非理性化本身,乃是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的一个重要标志。
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的特色,在抒情方式与语言运用上也留下了鲜明的标记。
诗人常常是“我”字当头,言无回避;还喜欢夸张其辞,极言以尽意。
诗作一开篇即连用两“我”字以起势,紧接着以“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二句指天斥地,直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变奏,这是何等样的胆识魄力!第八拍的“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这一迭连声的责问更是把“天”、“神”作为被告送到了审判席前。
篇中夸张的说法与夸张的词语在在皆是,如“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掳”(第四拍),“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第九拍),“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暂移”(第十四拍),“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第十八拍),等等。
以上种种的总汇,形成了全诗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的总体特色,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凸现出来。
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的成功创造,还得力于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
女主人公在“志意乖兮节义亏”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以一死以全节气呢?第十一拍披露了隐衷(见前引的“我非贪生而恶死”第四句),说明她是出于深厚的乡土之思才偷生苟活下来的。
由于这一剖白,人物活动的思想感情基础被揭示了出来,这就不仅消除了对这一人物形
象可能引起的误解,而且使她变得可亲可敬起来。
第十三拍抒别儿之痛,第十四拍诉思儿之苦,尽管具体写法并不一样-第十三拍借助想象与通过行动来表现,第十四拍则寄情于梦幻,但在展示特定情况下的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点上,却无不生动传神,维妙维肖。
诗中最引人注意的心理描写,则要推对归国与别儿一喜一悲的感情纠葛的描写。
诗人深深体会到“去住两情兮难再陈”,因而不惮其烦,三复斯言,如“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第十二拍),“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第十五拍),“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第十六拍)。
通过不断地重复,对于矛盾心理的表现,起到了强调与深化的作用,从而更加突出了人物进退维谷、痛苦难禁的情状。
书法家蔡文姬的评价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
读《胡笳吟》(按,即指《胡笳十八拍》),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
”盛称蔡文姬的资质与修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好女子,命运是如此凄惨,婚姻生活如此不幸,令世人感到悲凉与叹息!
文姬亦擅长书法,其文笔宋刻《淳化阁帖》有收录。
蔡文姬一生,特别是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这不能不说是她对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其父惊讶之余,
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
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
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书法家蔡文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