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照耀中国

篇一: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

是一部5集纪念建党专题片,展示了李大钊、王尽美、恽代英、瞿秋白、向警予、蔡和森、彭湃等中共党员的故事。通过这些依理想而活、靠理想而行的一群人的故事,探讨理想在当下是否仍具有意义。

20世纪初,中国,这个任人宰割的老大帝国已经腐朽不堪。但在衰老沉寂中,国人发出立人,再造中华,创造青春中国的呼唤。这时,李大钊站了出来。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通过他的精神世界和牺牲,表达革命者为民族解放而奉献一切的情怀。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并以“尽善尽美唯解放”,抒发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信念。他只活了27岁,只留下一张照片。通过探寻这张照片的来历,还原了一个年轻革命家的形象和他一生的轨迹。

蔡和森、向警予,他们是党的历史上第一对都是中央委员夫妻。

虽然他们后来分手了,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革命的情操没有改变,始终是革命的同志,他们最后又走到了相同的终点,牺牲在敌人的刑场上。

在血雨腥风的年代苦斗、坚守、牺牲,他们的百折不挠,以及共产党人心系劳苦大众,深入工农,“为信仰奔走,为信仰奋斗,为信仰牺牲一切”。他们都很年轻。但年轻的生命为理想残酷地牺牲了。

从实际入手,不唱高调,是他给人的印象,也是他的工作方法。他才华出众,脚踏实地,在党的政治、宣传、组织、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这个被称为“青年导师”的年轻人,把自己比作火柴头,为的是用自己发出的热和光“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这就是他----恽代英。

立足最广大农民的解放,彭湃追求的是一个公正美好的社会。在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中国,发动农民运动不仅仅是打土豪分田地,还表明了我党的一个长远目标:谋求农民生活的改造、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自治和农民教育的普及。这个目标的最早实践者,正是出身地主家庭,却成了“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

这集中讲述了瞿秋白遭王明错误路线迫害,过着一个“革命者的地下生活”的时候,为建立无产阶级文学,开辟出新的文化战场。他对左翼文化的贡献不是直接叙述,而是通过与鲁迅的友谊来彰显。浓彩重墨写了他最后日子的淡定自若,而内心则深深忧虑革命的前途命运,心系党的事业。

刘伯坚是以卓越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改造旧军队、策动宁

都起义的军事家。革命工作艰苦卓绝,他不得不先后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送给他人抚养,一别竟成永诀。这个侧面反映了共产党人矢志革命,百折不回的品格。

……

这些生动而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感受到那些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精神力量,彰显了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他人,求解放”的精神和理想,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为信仰奔走,为信仰奋斗,为信仰牺牲一切”的情怀。

篇二:观后感

我们需要理想

前不久,我看了大型纪录片。

该片以一批不同时代的人物串起建党90年来的风雨历程。它刻画了李大钊、王尽美、蔡和森、向警予、恽代英、瞿秋白、刘伯坚、彭湃、方志敏、吉鸿昌、杨靖宇、叶挺、时传祥、雷锋、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一批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通过一个个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为信仰奔走,为信仰奋斗,为信仰牺牲一切”的情怀。

片子不长,描绘人物的话语简练而精辟。片中对于人物的表现,对于故事的挖掘,对于细节的捕捉,都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怀、思考和解读。如瞿秋白对左翼文化的贡献不是直接叙述,而是通过与鲁迅的友谊来彰显,浓彩重墨描写他最后日子的淡定自若,而内心则深深忧虑革命的前途命运,心系党的事业。刘伯坚是以卓越的政治工作和组

织工作,改造旧军队、策动宁都起义的军事家。革命工作艰苦卓绝,他不得不先后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送给他人抚养,一别竟成永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尽美和瞿秋白。

王尽美,他只活了27岁,只留下一张照片。通过探寻这张照片的来历,还原了一个年轻革命家的形象和他一生的轨迹。王尽美病逝时,长子不满7岁、次子年仅3岁。家中三代寡妇,两个幼子。不久,王尽美的祖母和妻子先后去世,只有老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子。战争年代,老母把儿子照片藏在土墙里。从那时起,老人再没扒开泥墙。想念儿子了,她便静静地望望泥墙。在冥冥思念中,照片在泥墙里藏了近20年。

1931年初,瞿秋白被解除了党的领导职务。他给自己找的另一个“战场”:从事大众文艺工作。和他惺惺相惜的鲁迅替他租了一个亭子间。两人的住处只隔着一条马路。1933年,被限期离开上海的瞿秋白,来到鲁迅家道别。两人似乎已经预知这一别将是永诀。晚上,鲁迅一定要让体弱多病的瞿秋白睡到床上,他则与妻子许广平睡在地板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瞿秋白不幸被俘。面对只要为“党国”做个翻译即可自由的“宽待”,或者“处决令”的威胁,他一如既往地安详沉静。瞿秋白牺牲后,为纪念这位共产党人在文化战线上的贡献,病重的鲁迅搜集整理了瞿秋白的遗著,亲自编辑、校对、做封面设计;还为出版购买了最好的纸张,拟定了介绍广告。30万字的瞿秋白译文集,成为鲁

迅编辑的最后一部书。不到20岁就染上肺病的瞿秋白,在36

年的生命旅途中,公开发表的文字就有500万之巨。鲁迅说“人是可以被杀掉的,但作品是不能杀掉的”,成为瞿秋白等一批革命者,用文艺做武器的最好写照。

在历史的舞台上,革命者也是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通过讲述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在情感中映衬崇高的理想。写王尽美时,通过他仅有的一张照片,展示他27年的生命轨迹;写方志敏时,追问了他是怎样一个人,没有半点人身自由和尊严,却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仍然写下;写雷锋时,发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是阳光一样的笑脸和内敛自省、力争上游的情怀。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信念具有稳定性、不同层次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片中的人物是伟大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终身。他们每个人都有理想,有信念,都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牢记如今的中国共产党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为党奉献的信念。

篇三:理想照耀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