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

合集下载

熔模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工艺,其流程包括模具制作、熔炼金属、注入、冷却凝固和脱模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熔模铸造的具体流程。

首先,模具制作是熔模铸造的第一步。

模具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可以承受高温和高压。

模具的制作需要根据所需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然后用石膏或陶瓷材料制成模具。

接着,熔炼金属是熔模铸造的第二步。

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将其放入熔炼炉中加热,直到金属完全熔化。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炉温和金属成分,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然后,注入是熔模铸造的第三步。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中,填满整个模腔。

注入时需要注意金属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以避免气孔和缺陷的产生。

随后,冷却凝固是熔模铸造的第四步。

待金属注入模具后,开始冷却凝固。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逐渐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

冷却时间的长短和冷却速度的控制对铸件的质量有
着重要影响。

最后,脱模是熔模铸造的最后一步。

待铸件完全冷却后,将模具打开,取出成品铸件。

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以免损坏铸件或模具。

总的来说,熔模铸造流程包括模具制作、熔炼金属、注入、冷却凝固和脱模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操作,以确保最终铸件的质量和形状符合要求。

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熔模铸造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领域。

熔模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流程
熔模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工艺,它可以制造复杂形状的
零件,并且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下面我们将介绍熔模
铸造的流程。

首先,设计模具。

在进行熔模铸造之前,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
和尺寸设计模具。

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到零件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等
因素,以确保最终铸件的尺寸精度。

接下来,制作熔模。

熔模是熔模铸造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铸
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制作熔模的材料通常是石膏、硅溶胶等,通过注射成型或浸渍成型制成。

然后,组装模具。

将制作好的熔模和壳料组装成模具,然后进
行烘干,以确保模具内部的水分蒸发干净,避免在浇注金属时产生
气泡。

接着,熔化金属。

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将其加热至液态,并
根据需要添加合金元素,以满足零件的性能要求。

然后,浇注金属。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填充整个模腔,
然后等待金属冷却凝固。

接下来是模具拆除。

待金属冷却凝固后,拆除模具,取出铸件。

最后,进行后处理。

包括去除浇口、毛刺、氧化皮等,然后进
行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最终得到成品铸件。

总的来说,熔模铸造流程包括设计模具、制作熔模、组装模具、熔化金属、浇注金属、模具拆除和后处理。

这一流程需要严格控制
各个环节,以确保最终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熔模铸造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表面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军工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熔模铸造工艺 通用技术导则

熔模铸造工艺 通用技术导则

熔模铸造工艺通用技术导则
熔模铸造工艺的通用技术导则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模型设计与制造:确定铸件的形状、尺寸和结构,制作精确的熔模模型。

2.熔模材料选择:选用合适的熔模材料,如蜡、塑料等,以满足铸件的要求。

3.涂料涂敷:在熔模表面涂覆耐火涂料,以形成耐火型壳。

4.型壳制造:通过干燥、硬化等步骤,使涂料形成坚固的型壳。

5.熔炼与浇注:选择适当的熔炼方法,将金属熔化并浇注到型壳中。

6.铸件清理与后处理:对铸件进行清理、修整和热处理等后处理操作。

7.质量控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金相组织等。

8.安全与环保:遵循安全规定,减少废弃物排放,确保工艺过程对环境友好。

熔模铸造作业指导书

熔模铸造作业指导书

熔模铸造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熔模铸件的生产流程、模料制备、蜡模制造、型壳制造和型壳焙烧工艺,并且仅适用于铸造部门内的熔模铸造部门使用。

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1.模具设计及制造2.浇注合金熔化3.模料制备4.制熔模及浇注系统5.脱壳6.熔模组合7.去浇冒口8.模料回用9.模组清洗10.清砂、焊补、修磨11.浆液制备12.沾浆及挂砂13.型壳干燥14.重复数次检验15.浇、冒口及废品回用16.热处理17.脱蜡(壳)18.喷砂、精整19.检验20.入库模料的制备工艺要求如下:1.沉淀桶2.搅拌桶3.静置桶操作程序如下:1.从脱蜡釜泄出的旧蜡用蜡液输送装置送到除水桶中,先在80~90℃下静置4~8小时,打开排水阀,将静置后的水分排出,当看到有蜡液排出时,关闭阀门。

开启排蜡阀,将蜡液排入搅拌桶中。

2.启动搅拌开关,蜡料在100~110℃下搅拌>6小时,去除水份,每次在搅拌桶中加入5%~10%的新蜡,待蜡液表面无泡沫时即可关闭搅拌开关。

3.将脱完水的蜡料经2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后送到80~90℃的静置桶中保温静置大于12小时。

4.静置后清洁的蜡料用蜡液输送装置送至注蜡机的储蜡桶中,保温后供注蜡机使用。

在模料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按回收工艺进行蜡料处理。

2.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3.往蜡缸灌蜡时,蜡应慢沿缸壁流入,防止蜡液中进入空气的灰尘。

4.蜡缸灌满后应及时盖住,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

5.经常检查每一个桶温,防止温度过高现象发生。

6.作业场地要保持清洁。

7.防止蜡液飞溅。

8.严禁烟火,慎防火灾。

蜡模的制造工艺要求如下:1.室温为24±2℃。

2.冷却水温度为10~15℃。

3.油箱温度为80~90℃。

4.蜡桶温度为80~90℃。

5.输蜡温度为50~60℃。

操作程序如下:1.蜡模的压制。

4.2.1.1 根据生产订单的要求,准备好模具并检查所有芯子和活块的位置是否正确,确保模具开合顺利。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熔模铸造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复杂、高精度的金属零件的工艺。

它利用可溶性模具,将模型浸入耐火液中形成耐火涂层,然后通过蒸发或焙烧去除模型,最后在高温下浇铸金属,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

下面将详细描述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

1. 设计和制作模型:根据需要生产的零件的要求,首先进行模型的设计。

模型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制造。

这个模型应该具有所需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2. 制备熔模:根据模型制备可溶性熔模。

首先,将模型浸入耐火液中,形成一层耐火涂层。

这层耐火涂层需要起到保护模型的作用,以防止熔模铸造过程中的应力和热量对模型的影响。

然后,通过蒸发或焙烧去除模型,得到空心的耐火模具。

3. 熔炼金属:根据所需的材料,将金属溶解并熔炼。

通常使用电炉或感应炉进行金属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应根据所需零件的要求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以提高金属的性能。

4. 浇注:将熔炼好的金属注入到熔模中。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注意金属的温度、浇注的速度和方式,以确保金属充分填充熔模的空腔,并尽量避免产生缺陷。

5. 冷却和固化:在浇注完成后,待金属在熔模中冷却和固化。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所使用的金属的性质和零件的尺寸进行控制。

通常需要一定的冷却时间,以确保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6. 破模:熔模铸造过程中所制备的耐火模具是可溶性的,所以在零件固化后,需要进行破模。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水冲洗或用腐蚀液溶解熔模进行完成。

7. 清理和加工:在破模后,对零件进行清理和加工以满足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其中,清理可以通过化学清洗、机械清理或喷砂等方式进行。

加工包括切割、修整和打磨等工序。

8. 检测和质量控制:最后,对熔模铸造所得到的零件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尺寸测量等。

这些检测可以确保零件的尺寸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起来,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包括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耐火模具的制备、金属的熔炼、浇注、冷却固化、破模、清理加工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的研究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的研究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的研究熔模铸造是一种先进的铸造工艺,也是当前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铸造方法。

通过熔模铸造,可以制造出复杂、精密、高质量的铸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并对其进行研究。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模具制造、熔模、清洗和热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模具制造。

熔模铸造的模具一般采用硅溶胶石膏作为原料制作而成。

首先,需要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模具的结构。

然后,将硅溶胶石膏混合搅拌,倒入模具内,使其浸渍均匀。

待石膏固化后,将模具加热,以将水分蒸发出去,并使模具表面硬化。

最后,将模具分为两部分,即熔模和模芯。

接下来是熔模。

在熔模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模具进行预热,以去除残留的水分和气体,并使模具达到一定温度。

然后,将模芯放入模具内,并用胶水固定。

接着,将模具闭合,并通过注塑机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

金属冷却后,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第三个步骤是清洗。

在清洗过程中,主要是将铸件表面的模砂、气孔等杂质去除,以得到较为干净的铸件。

清洗方法可以是机械清洗、喷砂清洗、机器清洗等。

最后是热处理。

熔模铸造得到的铸件通常存在着内部应力和组织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提高铸件的性能和质量,需要进行热处理。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淬火、正火等。

在研究熔模铸造工艺过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模具制造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参数。

模具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温性和抗压性能,以保证模具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工作稳定。

此外,模具的结构和精度也对铸件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

其次是熔模过程中的金属和温度控制。

金属的选择应根据铸件的要求,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热性能等进行选择。

在注塑机注入金属时,需要控制金属的温度和浇注的速度,以保证铸件的尺寸和质量。

再次是清洗过程中的杂质去除。

杂质会对铸件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清洗方法进行去除。

研究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剂,以提高清洗效果。

最后是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熔模铸造工艺技术分析

熔模铸造工艺技术分析

熔模铸造工艺技术分析
熔模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金属铸造工艺,适用于制造精密复杂的铸件。

该工艺主要包括模具制作、熔炼、注浆、烘干等步骤,下面就熔模铸造的工艺技术进行分析。

首先,熔模铸造的第一步是模具制作。

模具是熔模铸造的核心,也是制造高精度铸件的关键。

模具制作一般包括模芯、模壳和壳芯的制作。

模芯可通过雾化、粉末冶金等方式制作,模壳和壳芯则需要根据铸件形状制作模具,并进行准确的尺寸控制,以保证铸件的精度。

其次,熔炼是熔模铸造的重要环节。

熔炼主要是将所选用的金属合金料加热到熔化状态,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稳定性。

熔炼中需要注意合金料的配比,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同时,也需要注意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控制,以确保合金料的熔化程度和纯净度。

然后,注浆是熔模铸造的关键步骤之一。

注浆是指将熔化的金属合金料注入模具中,以形成铸件的过程。

注浆时要注意注浆速度和压力的控制,以保证金属合金料充分填充模具的每一个细节,并排除气体和杂质,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最后,烘干是熔模铸造的最后一道工序。

烘干主要是将注浆后的模具进行加热,以使模芯和模壳中的水分蒸发,避免在熔融过程中产生气泡。

烘干时需要注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避免烘干过度或不足导致的问题。

总结来说,熔模铸造工艺在制造精密铸件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合理的模具制作、熔炼、注浆和烘干等步骤,可以制造出尺寸精确、质量稳定的铸件。

然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工艺调整,以充分发挥熔模铸造的优势。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工艺,常用于生产要求高精度、表面光洁度和复杂结构的零部件。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模具制作、熔模成型、熔炼浇注、冷却固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始于模具制作。

通常情况下,模具是由耐火材料如硅砂等制成,以保证能承受高温熔化金属的作用。

模具的制作需要考虑到最终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因此需要进行精密的设计和加工。

其次,熔模成型是熔模铸造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模具中填入熔化的金属,使之在模具中充分填充并冷却凝固成型。

这一步骤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经验,以确保成型零件的质量和准确度。

接着,熔炼浇注是将金属熔炼后浇入模具中的步骤。

熔化金属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完成,以确保金属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性能。

冷却固化是指模具中的熔化金属冷却后凝固成型。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度和方法,以避免发生裂缝和变形,确保最终零件的质量。

最后,后处理是指在熔模铸造完成后对零件进行清理和表面处理的环节。

包括去除模具残渣、切割和修整不规则部分、打磨
和抛光等工序,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成品。

总的来说,熔模铸造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艺,涉及到材料、成型、熔化、冷却、工艺控制和最终零件的质量检验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遵循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最终生产出质量优良的零部件。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熔模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工艺,其优点在于可以生产出高精度、高质量的铸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一、模具制作1. 模型制作:首先需要根据产品图纸或样品制作出原型模型,通常使用3D打印、CNC加工等技术进行制作。

2. 涂覆模料:将原型模型涂覆上一层耐高温的硅胶或其他材料,待干燥后再涂覆多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形成硬化壳体。

3. 烘干硬化:经过一定时间后,硅胶和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会形成一个坚固的壳体。

此时需要将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烘干和硬化处理。

4. 脱模:经过一段时间后,硅胶和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会变得非常坚固。

此时需要将其从原型模型上剥离下来,形成一个空心壳体。

二、蜡模注塑1. 制备蜡模:将空心壳体放入注塑机中,注入蜡料进行注塑,形成一个与空心壳体相同的蜡模。

2. 脱模:经过一定时间后,蜡模会变得非常坚固。

此时需要将其从空心壳体上剥离下来。

三、组装1. 浇口和排气道:在空心壳体上开凿出浇口和排气道,以便于金属液进入和气体排出。

2. 组装:将蜡模放入空心壳体中,并进行粘接和定位,形成一个完整的铸造型。

四、烧结1. 烘干:将铸造型放入高温烤箱中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残留物质。

2. 烧结:经过一段时间后,铸造型会变得非常坚固。

此时需要将其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烧结处理,以使其更加坚硬。

五、浇注1. 准备金属液: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在高温熔炉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状态。

2. 浇注:将金属液倒入铸造型中,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流量和速度,以确保铸件质量。

六、冷却1. 冷却:经过一定时间后,金属液会逐渐凝固成铸件。

此时需要将其从铸造型中取出,并放置在冷却室中进行冷却处理。

2. 去除浇口和排气道:待铸件完全冷却后,需要去除其中的浇口和排气道,并进行表面处理和清洗。

七、检验1. 外观检验:对铸件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缺陷、裂纹等问题。

2. 尺寸检验:对铸件进行尺寸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的精度和尺寸。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熔模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制造等领域。

它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尺寸精密的铸件,具有优良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下面将介绍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

首先,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造、熔化金属、注射成型、脱蜡、烧结及后处理等环节。

模具制造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它决定了最终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通常采用硅溶胶法制作熔模,其制作工艺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作、烧结等步骤。

模具制作完成后,接下来是熔化金属。

通常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熔化金属,保证金属的纯净度和均匀性。

注射成型是熔模铸造的关键环节,通过真空状压机将熔化金属注入模具中,填充整个模腔,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

注射成型完成后,进行脱蜡。

脱蜡是指将已注射成型的模具放入脱蜡炉中,使模具中的蜡模融化并流出,留下空腔。

接下来是烧结,将脱蜡后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进行烧结,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熔模壳,以便于浇注金属。

烧结完成后,就是后处理环节。

后处理包括清理模具、切割铸件、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步骤。

清理模具是指清除模具表面的残余物质,保证模具的再次使用。

切割铸件是将烧结后的模具切割开,取出铸件。

热处理是指对铸件进行退火、固溶处理等热处理工艺,改善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表面处理是对铸件表面进行喷砂、抛光、镀层等处理,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

总的来说,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造、熔化金属、注射成型、脱蜡、烧结及后处理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决定了最终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确保铸件的质量。

熔模铸造工艺具有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密铸造工艺。

通过以上对熔模铸造工艺流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熔模铸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熔模铸造的工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熔模铸造的工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熔模铸造的工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熔模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铸造工艺,它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金属零件。

以下是熔模铸造的工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1. 材料选择:熔模铸造通常使用耐火材料制作模具,如陶瓷、石膏等。

要根据所需零件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熔模材料,并确保其能够承受高温和金属液体的侵蚀。

2.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金属液体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同时,还应考虑到材料浇注和铸造后的冷却收缩等因素,并合理设置浇口、排气口和浇筑系统。

3. 浇注温度控制:熔模铸造的关键是要控制好金属液体的浇注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铸件表面粗糙,过低的温度则会引起金属流动的困难。

因此,在铸造前,需要对金属液体进行合适的预热和测温,确保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4. 熔模烧结:熔模铸造的首要步骤是烧结模具。

烧结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模具能够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火性。

烧结后,还需要进行模具的表面修整和涂料处理,以提高模具的表面质量和涂层的粘附力。

5. 金属液体的浇注:对金属液体进行浇注时,需要注意浇注速度和浇注方式。

过快的浇注速度会引起金属液体剧烈冲击模具,容易导致模具破裂或产生气孔和夹杂物。

而过慢的浇注速度则会导致金属液体凝固不完全。

此外,还需注意金属液体的均匀浇注,避免产生冷隔。

6. 冷却和晾热处理:在铸造完成后,需要对铸件进行冷却和晾热处理。

冷却过程应缓慢进行,以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和变形。

晾热处理有助于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组织均匀性。

总之,熔模铸造的工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包括材料选择、模具设计、浇注温度控制、熔模烧结、金属液体的浇注和冷却晾热处理等。

合理的工艺设计能够确保铸件的质量和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继续写:7. 模具温度控制:熔模铸造中,模具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模具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模具磨损加剧,模具寿命减少,并且可能引起铸件的气孔和缺陷。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及防止缺陷产生的方法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及防止缺陷产生的方法

熔模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制造工艺,它以熔化金属并注入预先制作的模具中来制造各种复杂的金属零部件。

熔模铸造具有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形状复杂等特点。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熔模铸造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气孔、热裂纹、砂眼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如何防止熔模铸造中的缺陷产生,成为了制造企业和工艺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熔模铸造主要分为模具制备、熔化金属、注射成型和冷却固化等工艺过程。

1.1 模具制备模具制备是熔模铸造的第一步,需要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特点,制作出耐高温、耐腐蚀的熔模,以保证零部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1.2 熔化金属熔化金属是指将金属料在高温条件下熔化成流动状态,以便注射到模具中形成成型。

1.3 注射成型在熔化金属达到一定温度后,将其通过注射器注入到已经制备好的模具中,使得金属充填整个模腔。

1.4 冷却固化注射成型后,金属在模具中冷却并固化成型,然后可以取出零部件进行后续的处理。

2. 防止缺陷产生的方法2.1 优化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影响熔模铸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和表面涂层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金属氧化、气孔和砂眼等缺陷的产生。

2.2 控制金属熔化和浇注温度金属的熔化温度和浇注温度直接影响了熔模铸造品质。

合理控制金属熔化和浇注温度,可以降低金属的气体溶解度,减少气孔和砂眼等缺陷。

2.3 优化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指将熔化金属注入模具中的一系列通道和孔道。

合理设计浇注系统,可以减少金属在注射过程中的速度冲击和气体夹杂,降低缺陷的产生率。

2.4 严格控制熔模铸造工艺参数包括模具预热温度、浇注速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热裂纹、砂眼等缺陷的产生。

3. 个人观点和理解熔模铸造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工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了制造复杂金属零部件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降低缺陷的产生,提高熔模铸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需要企业和工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

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

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是一种用于制造复杂形状金属零件的高精度工艺。

它利用可熔模材料制作模具,在模具中注入熔融金属,待金属凝固后,通过破碎模具将金属零件取出。

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模具调试。

模具设计是熔模铸造模具制造的首要步骤。

在设计模具时,首先要明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要求。

然后,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石膏、聚氨酯、蜡、硅胶等。

模具设计还需要考虑熔模过程中金属的浇入和凝固过程,确保金属能够充分填充模腔并保持良好的凝固收缩性能。

模具制造是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核心环节。

模具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制作模具的模型,并在模型表面涂覆一层脱模剂。

然后,将模型浸入砂浆中,待砂浆干燥后形成一层砂壳。

接下来,将砂壳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以除去模具中的水分。

最后,将熔模材料倒入砂壳中,并待材料凝固后,将砂壳破碎,取出金属零件。

模具调试是确保熔模铸造模具制造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

模具调试的目的是检查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否满足要求,并对模具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模具调试过程中,首先需要检查金属零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如改变模具的结构或尺寸,优化金属的浇注过程等。

最后,通过反复试产和模具调试,确定模具的最终设计和制造方案。

总之,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艺。

它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工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够满足零件的要求。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细的制造过程,才能保证熔模铸造模具制造出高质量的金属零件。

熔模铸造工艺设计(3篇)

熔模铸造工艺设计(3篇)

第1篇摘要:熔模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具有精度高、表面光洁、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熔模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材料选择、熔模制作、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熔模铸造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一、熔模铸造基本原理熔模铸造是利用蜡或塑料等可熔化材料制作成具有复杂形状的熔模,然后将熔模放入型壳中,通过加热使熔模熔化,金属液体充填熔模所形成的空腔,冷却凝固后取出型壳,得到与熔模形状相同的金属铸件。

熔模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 精度高:熔模铸造的精度可达0.1mm,表面光洁度可达Ra0.1~0.2μm。

2. 材料广泛:可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铸造,如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等。

3. 可铸性优良:熔模铸造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铸件。

4. 生产周期短:熔模铸造工艺流程短,生产周期短,可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二、熔模铸造工艺流程1. 设计与工艺分析:根据铸件要求,进行铸件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参数确定等。

2. 熔模制作:采用蜡或塑料等可熔化材料制作熔模,熔模形状与铸件相同。

3. 型壳制作:将熔模放入型壳中,通过加热使熔模熔化,金属液体充填熔模所形成的空腔。

4. 浇注系统设计:根据铸件要求,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确保金属液体充填铸件空腔。

5. 冷却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保证铸件冷却均匀,避免产生缩孔、裂纹等缺陷。

6. 铸造:将金属液体浇注到型壳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取出型壳,得到铸件。

7. 后处理:对铸件进行打磨、抛光、热处理等工序,提高铸件质量。

三、材料选择1. 熔模材料:蜡、塑料等可熔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熔点适中、表面光洁度高。

2. 型壳材料:耐火度高、导热性好、强度高的材料,如耐火土、硅砂等。

3. 金属液体:根据铸件材料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液体,如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四、熔模制作1. 熔模设计:根据铸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设计合理的熔模结构。

2. 熔模制造:采用蜡或塑料等材料,采用手工或机械加工方法制作熔模。

熔模铸件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

熔模铸件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

熔模铸件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1、熔模铸件工艺设计1.1、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铸件尺寸精度受铸件结构、材质、制模、制壳、焙烧、浇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铸件结构的影响:(1)、铸件壁厚,收缩率大;铸件壁薄,收缩率小;(2)、自由收缩率大,阻碍收缩率小。

2)、材质的影响:(1)、材料中含碳量越高,线收缩率越小,含碳量越低,线收缩率越大;(2)常见材质的铸造收缩率如下:铸造收缩率K=(LM-LJ)/LJ×100%LM—型腔尺寸;LJ—铸件尺寸K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蜡模K1、铸件结构K2、合金种类K3、浇注温度K4。

3)、制模对铸件线收缩率的影响:(1)蜡(模)料的线收缩率约为0.9-1.1%;(2)蜡模径向(受阻)收缩率仅为长度方向(自由)收缩率的30-40%,射蜡温度对自由收缩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受阻收缩率的影响。

(最佳射蜡温度为57-59℃,温度越高收缩越大。

)(3)射蜡温度、射蜡压力、保压时间对熔模尺寸的影响以射蜡温度最明显,其次为射蜡压力,保压时间在保证熔模成型后对熔模最终尺寸的影响很小。

(4)熔模存放时,将进一步产生收缩,其收缩值约为总收缩量的10%,但当存放12小时后,熔模尺寸基本稳定。

4)、制壳材料的影响:采用锆英砂、锆英粉、上店砂、上店粉因其膨胀系数小,仅为4.6×10-6/℃,因此,可以或略不计。

5)型壳的焙烧:由于型壳的膨胀系数小,当型壳温度为1150℃时,仅为0.053%,因此,也可以或略不计。

6)浇铸温度的影响:浇注温度越高,收缩率越大;浇注温度低,收缩率小,因此浇注温度应适当。

1.2、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是什么?其设计程序是怎么样的?答: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为:绘制铸造工艺图、铸件图、型腔装配图和编制填写铸造工艺卡等。

其设计程序为:①对产品(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②选择铸造方法;③选择分型面;④选择工艺参数;⑤设计浇注系统;⑥绘制精铸图;⑦设计工装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熔模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
3.1模具分类
模具是用来制造熔模的重要工艺装备。

模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制出的熔模能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装拆方便,轻巧、耐用,便于起模。

(3)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均应加工方便、经济、合理。

(4)小件一型多腔以提高熔模生产率。

(5)不同特征的模具分类见表3-1。

表3-1 模具分类
3.2机械加工模具
3.2.1模具的结构与类型
图3-1所示为常见手工压蜡的模具结构,主要由型体、型芯、定位元件、锁紧机构、抽芯机构、起模机构等组成。

3.2.2模具的设计
3.2.2.1分型面选择
选择不同的分型面会导致模具结构明显不同,并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加工、使用及熔模的生产率。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见表3-2。

表3-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3.2.2.2 形体结构设计
1.
型体外形与壁厚 型体外形尺寸应与压蜡机相配。

为了减轻重量、便于操作,在保证强度和刚度条件下,模具型体壁厚应尽可能薄。

表3-3所示为型体壁厚的参考尺寸。

表3-3 型 体 壁 厚 (单位:mm )
位置和直径的参考尺寸见表3-6。

每一对定位面一般需设置两个以上定位销才能限制其自由度,但过多的定位销会引起过定位。

定位销之间的间距越大,定位精度越高。

表3-4 型体常见定位方式
表3-5 固定式定位销(GB/T2203-1980)(单位:mm)
注:D的公差带按设计要求决定。

表3-6 定位销直径和位置的参考尺寸(单位:mm)
3.型体锁紧型体锁紧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

常用型体锁紧的方式见表3-7。

表3-7锁紧机构类型
4.型体附属结构型体除含有形成熔模的型腔外,尚需有注蜡、开型等一些附属结构(表3-8)
表3-8型体附属结构
3.2.2.3 起模机构
常用的起模机构见表3-9。

表3-9 常用的起模机构
3.2.2.4 模具排气
模料注入模具时,如果型腔内的气体来不及排除或在型腔深处形成气袋,往往造成熔模成形不良,因此模具型腔应有良好的排气条件。

不通孔型芯的端部,抽芯时易产生负压造成熔模凹陷、破裂,因此也应采取防治措施。

表3-10所示为模具的排气方式。

表3-10 模具的排气形势
1.型腔工作尺寸计算模具型腔的工作尺寸要综合考虑铸件的综合收缩率和铸件的尺寸精度要求等因素。

由于模料对型腔的磨损非常小,因此一般说型腔尺寸的计算可以不必考虑磨损量。

表3-11所示为模具型腔工作尺寸的计算公式及其图解。

表3-11 型腔工作尺寸计算
注:L—型腔尺寸(mm);
l—铸件基本尺寸(mm);
l a—铸件尺寸平均值(mm);
∆--铸件公差(mm);
∆′、∆′′--铸件偏差值;
δ—考虑了合金的收缩率、模料的收缩率、型壳的膨胀率后的铸件综合收缩率(%);
a′--模具制造公差。

表3-11中的综合收缩率δ值受原材料性质、铸件结构及工艺因素等的影响而很难精确确定,模具设计人员习惯按经验选定,重要的零件可经试生产实测再对模具进行修正。

表3-12和3-13所示为δ值选用的参考数据。

表3-12 碳钢、合金结构钢熔模铸件综合收缩率参考数据
注:1.模料和型壳分类为:
Ⅰ--蜡基模料,硅酸乙酯(或硅溶胶)-石英粉涂料型壳。

Ⅱ--蜡基模料,水玻璃-石英粉涂料型壳。

Ⅲ--树脂基模料,硅酸乙酯(或硅溶胶)-刚玉粉涂料型壳。

2.高温合金综合收缩率可参照表中Ⅲ选用。


3-13 有色合金熔模铸件综合收缩率参考数据
注:Ⅰ--蜡基模料,硅酸乙酯(或硅溶胶)-石英粉涂料型壳。

Ⅱ--树脂基模料,硅酸乙酯(或硅溶胶)-刚玉粉涂料型壳。

2.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模具型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视铸件的技术要求而定。

一般模具型腔尺寸的制造公差为铸件公差的1/4—1/8。

型腔的表面粗糙度比铸件细2—4级。

模具如需镀铬,镀层厚度一般取0.005—0.01mm ,非加工面镀铬时表面粗糙度R a =
3.2—6.3μm 。

表3-14和表3-15所示为模具各部位的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表3-14 模具各部位的加工精度
表3-15模具各部位的表面粗糙度
3.组合件的配合模具有许多部件组合而成。

这些组合件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应根据制模时的动作要求确定,表3-16所示为模具常用组合件的配合。

表3-16 模具常用组合件的配合
4.模具材料表3-17所示为模具常用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表3-17 模具常用材料
5.总装技术要求
(1)分型面及贴合面的不贴合间隙不大于0.05mm。

(2)各组合块及上下型体错位不大于0.05mm。

(3)顶杆不得高出型腔表面,可低于型腔表面0.05mm以内;复位杆不得高出分型面,可低于分型面0.05mm以内。

(4)型腔表面应平整、光洁,应无凹凸不平和毛刺、麻坑、伤痕等;型腔边缘除注明者外应保持锐边,非型腔表面锐边倒角0.5mm。

(5)总装后应经压蜡试模,起模时应无阻卡现象,熔模飞边厚度不大于0.05mm。

(6)模具外表面应打上产品型号、零件号、模具号、制造日期等标记。

3.3 浇注补缩系统模具及熔模校正用模具
3.3.1 浇注补缩系统模具
浇注补缩系统模具根据其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种浇注补缩系统用模具,根据其注蜡方式可分为自由浇注用和压注用模具。

自由浇注用模承受压力较小,不必设置夹紧力大的锁紧机构,也可采用简单的C形弹性夹。

压注用模的结构与机械加工金属模具基本相同。

尺寸较小的单一浇注补缩系统组元(如直浇道)也可采用沾帮法成形,沾棒一般采用铝质芯棒,其单边尺寸一般比原组元尺寸小2mm左右的沾蜡量。

浇注补缩系统模具的结构应简单,操作方便,并方便焊装。

浇注补缩系统模具的型腔尺寸无需精确计算收缩量,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可适当放低,但贴合面必须平整。

表3-18所示为浇注补缩系统用模的参考结构。

表3-18 浇注补缩系统模具类别及结构
3.3.2 熔模校正用模具
对于重要的熔模铸件,为了防止熔模变形或需对熔模进行校正时,可设置校正模,熔模从模具中取出后移至校正模内以保持其形状或进行矫形。

校正模设计前应确定熔模变形的部位,掌握其变形规律。

其工作型面应与模具分型面一致。

当用作校正时应留出一定修正量,校正模的结构应力求简单。

图3-2和图3-3所示为校正模的应用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