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盖提县安格斯牛养殖情况调查报告
牛群分析报告
牛群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牛群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数量、品种、健康状况、饲养方式等方面。
2. 牛群数量及品种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农场牛群数量达到100头。
牛群主要分为奶牛和肉牛两个品种。
2.1 奶牛奶牛是用于生产牛奶的牛种。
在我农场,奶牛数量为80头。
奶牛主要分布在奶牛棚中,每头奶牛平均产奶量为20升/天。
2.2 肉牛肉牛是用于出售牛肉的牛种。
目前我农场肉牛数量为20头。
肉牛主要饲养在草场中,以天然草料为主要饲料。
3. 牛群健康状况牛群健康状况是农场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对牛群健康状况的分析:3.1 疾病情况目前,牛群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兽医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防疫工作,确保牛群健康。
3.2 营养状况牛群的营养状况良好。
我们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为牛群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精细配方饲料和天然草料。
定期监测牛群体重和体态,并根据需要进行饲养调整。
3.3 日常护理牛群的日常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我们定期为牛群进行洗澡、修蹄和除虫等工作,确保牛群的卫生状况良好。
4. 牛群饲养方式牛群的饲养方式对于牛的生长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牛群饲养方式的分析:4.1 奶牛饲养方式奶牛主要在奶牛棚中饲养,每天定时定量喂食,并进行隔离管理。
奶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精细配方饲料、干草和青贮料等。
4.2 肉牛饲养方式肉牛主要在草场中放养。
草地提供了牛所需的天然草料,肉牛的饲养方式更加接近自然,有助于提高牛肉的质量。
5. 牛群生产数据以下是对牛群生产数据的分析:5.1 奶牛产奶量目前,我农场的奶牛平均产奶量为20升/天。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饮食配方,我们努力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5.2 肉牛生长速度肉牛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牛肉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监测和记录肉牛的体重变化,我们发现肉牛每月平均增重2公斤。
6. 结论通过对牛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农场的牛群数量为100头,主要分为奶牛和肉牛两个品种。
肉牛养殖业调研报告范文
肉牛养殖业调研报告范文一、肉牛养殖业概况
1.1 肉牛养殖业定义及分类
1.2 肉牛养殖业发展历程
1.3 肉牛养殖业产业链分析
二、肉牛养殖业市场环境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2 政策环境分析
2.3 社会环境分析
三、肉牛养殖业现状分析
3.1 肉牛养殖规模现状
3.2 肉牛养殖技术现状
3.3 肉牛养殖成本分析
3.4 肉牛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四、肉牛养殖业前景展望
4.1 肉牛消费需求预测
4.2 肉牛养殖业发展趋势
4.3 肉牛养殖业前景展望
五、肉牛养殖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5.1 肉牛养殖业投资机会
5.2 肉牛养殖业投资风险
5.3 投资建议
六、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相关建议
以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肉牛养殖业调研报告的框架和内容提纲。
在实际撰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调研目的、调研范围和调研对象,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
同时,还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行业数据、统计资料、政策法规等信息,以支撑分析论证。
扶贫养牛调研报告
扶贫养牛调研报告=====================1. 引言本次调研主题为扶贫养牛,旨在通过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养牛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
实地走访是为了了解当地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养牛项目,并与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问卷调查则是为了获取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全面了解社会各界对于养牛项目的看法和评价。
3. 调研结果3.1 养牛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调研结果显示,养牛项目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明显。
首先,养牛项目可以提供贫困家庭稳定的收入来源。
通过售卖牛肉、奶制品等产品,贫困家庭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其次,养牛项目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项目的运营和管理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就业问题。
最后,养牛项目还具有带动效应。
养牛产业链条较长,涉及畜牧饲料、兽医服务、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3.2 养牛项目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养牛项目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贫困地区缺乏充足的牛饲养经验和技术,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其次,部分养牛项目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困难。
贫困地区市场相对落后,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养牛产品难以销售。
此外,部分养牛项目还面临牛病防控、饲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4. 建议与展望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对于贫困地区的养牛项目的培训和指导。
提供养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增强其养牛能力和水平。
其次,建立健全养牛产销体系。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养牛产品的销售。
另外,加强对于牛病防控和饲养管理的科研和技术支持。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牛的抵抗力和生产效率,提高养牛项目的效益。
农村肉牛养殖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肉牛养殖调查报告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投资分析、行业流程、计划书、设计方案、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Warm Tip: The document is carefully prepared by my shop, I hope you download later, can help you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 After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to modify, pleas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and use,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education essays, investment analysis, industry processes, plans, design proposal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analysis, text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etc. ,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农村肉牛养殖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肉牛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牧区现状调研报告
牧区现状调研报告牧区现状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对牧区现状的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报告。
通过对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生态环境状况、畜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调查,我们得出了牧区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通过本报告能进一步了解牧区的实际情况,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引言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生态屏障,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开垦、不合理的养殖方式等因素,牧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退化、草原退化和动植物生态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牧区现状,为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调查了10个牧区,涵盖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农牧业基础设施不足。
同时,牧区受制于气候条件,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支撑。
四、牧区生态环境状况调研结果表明,牧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土地退化、草原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其中,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草场管理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牧区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面临严重挑战。
五、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结果表明,牧区的畜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一方面,畜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不足,牧民的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传统的畜牧业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降低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六、建议基于对牧区现状的深入调研,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牧业生产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
2.加强土地和草场的保护与修复,制定合理的放牧政策和管理制度,防止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原退化。
3.推动畜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提高牧民的养殖技术水平。
4.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转变,加大对肉品、乳制品、皮毛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基础母牛调研总结
基础母牛调研总结1. 背景母牛是养殖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畜牧动物,对于提供牛肉和奶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基础母牛是养殖业中繁殖母牛的基础,其生产力和繁殖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养殖业的盈利能力。
为了深入了解基础母牛的情况,并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本文对基础母牛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以下结论。
2. 供应情况基础母牛的供应主要来源于养殖场和市场。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养殖场是基础母牛供应的主要渠道,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
市场供应则占比较少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养殖场的供应具有以下特点:- 养殖场的基础母牛供应量相对较大,可以满足市场对基础母牛的需求; - 养殖场的基础母牛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养殖场存在管理不善、品种控制不当等问题; - 养殖场供应的基础母牛价格相对较高,这是由于养殖场的运营成本较高所致。
市场供应情况如下: - 市场供应的基础母牛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大批量的需求; - 市场供应的基础母牛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真伪混杂的情况; - 市场供应的基础母牛价格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所致。
综合来说,基础母牛的供应相对充足,但在选择供应渠道时需要慎重考虑。
3. 品种选择基础母牛的品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优质的品种可以提高养殖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品种在基础母牛中较为常见: - 奶牛品种:荷斯坦、泽西、布朗瑞斯独特品种等; - 肉牛品种:安格斯、西门塔尔、黑白花牛等。
不同品种的基础母牛在产量、体型、肉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4.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基础母牛养殖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影响着基础母牛的生产力和繁殖能力。
经过调研,我们总结了以下养殖管理的关键点: - 饲养环境:为基础母牛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饲料供应、饮水设施、牧草地等,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 饲养饲料:合理配置饲养饲料,提供养分丰富的饲料,以提高基础母牛的产量和生产能力; - 疾病预防: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注射,提高基础母牛的健康水平; - 繁殖管理:采取科学的繁殖管理措施,包括选种、配种、妊娠检查等,提高基础母牛的繁殖率和繁殖性能。
肉牛养殖基地调研报告
肉牛养殖基地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和目的:我国肉牛养殖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肉牛养殖基地的实际情况,探讨解决方案,本次调研目的在于分析肉牛养殖基地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肉牛养殖基地。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调研结果及分析:1. 养殖规模和产出情况:养殖规模方面,调研结果显示,50%的养殖基地拥有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量;30%的基地具有500头以上的养殖规模。
此外,调研数据还显示,平均每年的肉牛产量在30头以上。
说明我国肉牛养殖基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规模经营方式。
2. 饲料供给和成本问题:约60%的基地采用饲草作为主要饲料,30%的基地采用混合饲料,10%的基地采用其他饲料。
然而,近年来饲料成本不断上涨,给养殖基地带来了压力。
调研结果显示,养殖成本中饲料占比超过30%。
3. 疾病防控和兽药使用:调研显示,80%的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问题,其中80%的基地采用了预防接种等措施。
兽药使用方面,50%的基地存在滥用兽药的情况,这对养殖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
4. 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调研结果表明,70%的基地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导致销售困难。
然而,肉牛养殖业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调研数据显示,85%的基地对于未来肉牛市场充满信心,并愿意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我国肉牛养殖基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有很多发展机遇。
基于调研结果,建议政府加强对养殖基地的扶持政策,降低饲料成本,加强疾病防控措施,规范兽药使用,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养殖基地也应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养殖管理水平,为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疆规模化安格斯肉牛场部分繁殖指标及繁殖疾病的初步调查
调查研究10.16795/ki.xjxmy.2016.11.010新疆规模化安格斯肉牛场部分繁殖指标及繁殖疾病的初步调查i海滨\釗贤铗\主速鎳、薛森我\谷斯釗\$古t2,i树龙3,嚤古食4,嗱德音4,耗攻戏4(1.石河抒太#劫物科技嗲陂,斯续石河吝832003;2. 斯嫌挑®牧A嗜?民啧任X s i,斯縝石河抒832021;3.斯嫌西都枚亚敏怜嗜隈1Cs*J,斯续石河吝832003;4.斯縝备都波糸多敉A唷跟音任X S〕,斯縝五家桊831300)摘要:本研究通过现场病史调查、查阅生产记录,收集了 710头安格斯牛的完整记录。
对新疆波尔多牧业有限责任公 司和新疆桃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安格斯肉牛场部分繁殖指标及繁殖疾病做了初步调查,对后备青年牛和头胎产后牛的不同 季节发情配种数量的分布、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分布、产犊季节的分布,部分繁殖疾病发病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 论可供规模化安格斯肉牛场参考。
关键词:安格斯牛;繁殖指标;繁殖疾病;初步调查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889 (2016) 11-0042-03肉牛育种与繁殖影响其生产性能,同时关系到 牛群的数量和质量。
奶牛主要是获得牛奶和犊牛,而肉牛作为繁殖母牛主要是每年能够获得犊牛1头。
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牛群,牛群的周转速度和自然 增长加快,牛群的质量也得以保证,相反,繁殖性 能差的牛群,由于牛群周转缓慢,各种繁殖疾病增 多,胎间距和空怀天数延长,必然造成牛群质量差,淘汰率加大和治疗费用增多,生产水平下降,进而 使肉牛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在国外安格斯牛主 要以放牧为主,难产率低,卵巢疾病发病率低,而 在新疆舍饲条件下,饲养环境、饲养方式的变化,其繁殖性能与配种日期季节分布、发情季节分布、产犊间隔分布、产犊季节分布及发病情况分布如何,收稿日期:2016-07-15基金项目:兵团重大科技项目课题“肉牛高效养殖关键技 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4AA001-3作者简介:王海滨(1990-),男,汉族,硕士生,研究方向:兽医技术服务。
养牛调查报告(共7篇)
养牛调查报告(共7篇)第1篇:养牛调查报告李家坪村养牛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我村养牛的发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措施。
二、调查对象李家坪村养牛发展的情况三、调查方法深入实地访问,听汇报,座谈等形式。
四、调查时间2016年3月—2016年4月五、调查地点六峰镇李家坪村养牛场、养牛个体户。
六、调查内容对我村养牛情况的调查、走访等从中吸取经验,为我村的群众的养牛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对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建议并作出相应的措施。
七、李家坪村养牛发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1、黄牛建设资金不足。
2、科学饲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3、养殖基础母牛和养殖公牛相比效益低,周期长,导致基础母牛存栏下降,影响了养牛产业的长足发展,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势必会给养牛产业带来不可挽救的损失。
4、畜禽疾病复杂,新病控制难度大,疫病已成为农户养殖的主要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八、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李家坪村养牛开始于2008年,座落在甘谷县六峰镇李家坪村一组,现在有黄牛25头。
其主要饲养本地黄牛,其特点:骨骼粗壮、抗病耐寒热、肉牛犊生长快、易饲养、好管理,见效快, 现将当前我村的养牛情况汇报如下:一、目前我村的黄牛养殖情况(一)黄牛存栏,养殖模式变化,养殖数量、规模,饲料资源状况,兽医站点数量与分布情况。
截止到目前,我村黄牛存栏25头,其中母牛存栏13头,公牛12头,养殖模式已经由过去的传统散养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变,育肥牛全部舍饲栓系饲养,由于受封山育林政策影响,基础母牛也逐步向栓系饲养转变,现在已很少看见放牧饲养母牛的现象。
饲料资源主要为玉米秸秆和稻草,秸秆来自本村,稻草有部分来自周边村。
本乡有1个兽医站点,技术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本乡的畜牧业发展需要。
(二)黄牛养殖的效益目前,我村的黄牛价格为30元/公斤,牛肉价格在40元/公斤。
1、养殖可繁母牛经济效益分析(1)、母牛每天消耗精饲料2公斤,每公斤2元,需要4元,粗饲料及人工等需要1.5元,即母牛每天需要饲养费用5.5元。
养牛家庭牧场经营情况报告(精选)
养牛家庭牧场经营情况报告(精选)
养牛家庭牧场经营情况报告(精选)
本报告旨在提供养牛家庭牧场的经营情况概述,以下是该牧场的关键信息。
1. 养牛规模:该家庭牧场目前饲养牛只数量为XX头,包括母牛、公牛和育成牛。
牧场的饲养规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饲养环境:牧场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水源,确保牛只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牧场还注重牛只的舒适度,提供适当的栏舍和草地,以确保牛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3. 饲养管理:牧场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包括定期的健康检查、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
牧场还注重牛只的繁殖管理,确保良好的繁殖率和健康的后代。
4. 销售渠道:牧场与当地的肉类加工厂和批发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确保牛肉的销售渠道畅通。
牧场还积极参与农产品展销会和农贸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5. 经济效益:牧场通过精细的成本控制和合理的价格策略,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牧场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率。
6. 可持续发展:牧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和粪便处理,牧场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牧场还积极推广绿色养殖理念,提倡可持续农业发展。
以上是养牛家庭牧场经营情况的精选报告,希望能对您提供有关该牧场的初步了解。
如果您有更多具体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养牛基地调研报告
养牛基地调研报告养牛基地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养牛基地的基本情况、养殖方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养牛业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对养牛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规模、设施及管理情况;其次,通过针对基地工作人员和养牛业主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养牛业的理解和目前面临的问题。
调研结果:1.基地基本情况:该养牛基地位于乡村地区,占地面积较大,约500亩。
基地建有现代化养殖设施,包括牛棚、水源设施等。
2.养殖方式:基地采用的是集约化养殖方式,采用机械喂养和住宿式养殖。
牛舍内设有喂饲食槽和饮用水设备,有专人负责喂养和清理卫生。
3.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养牛基地的养殖规模较大,但该地区的水草质量不高,影响到牛只的生长发育。
基地的设施较为陈旧,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基地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意识,导致养殖效益较低。
4.建议和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水草改善:加强对养牛基地附近水草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草质量,为牛只提供更好的饲料条件。
(2)设施升级:对基地的养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养殖环境和效益,增强基地的竞争力。
(3)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养牛基地的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养殖技术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为养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4)市场开拓:加强对养牛产品市场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制定适应市场的销售策略和推广措施,提升养牛业的盈利能力。
结论:养牛基地作为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但在调研中发现,基地目前存在管理不善、养殖环境差及市场销售问题等困扰。
通过加强设施改造、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等措施,有望提升养牛基地的养殖水平和效益,推动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养牛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扶贫调研报告养牛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养牛产业是目前乡村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养牛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的发展,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养牛产业的发展状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贫困地区的养牛户进行深入走访,了解他们的养牛情况,包括饲养方式、品种选择、疫病防治等;2. 专家访谈:走访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与他们交流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方案。
三、调研结果:1. 养牛户数量较多,但存在养殖技术不熟练、缺乏科学管理、疫病防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养牛效益低下;2. 养牛过程中,饲料供应不稳定,缺乏饲料储存设施,导致饲养成本过高;3. 养牛集市较少,销售渠道狭窄,养牛户的产品无法得到合理的价格;4. 地域交通不便,市场较远,对于养牛户的产品运输带来了困难;5. 养牛户的养牛意识和科学知识欠缺,缺乏对养牛市场的了解。
四、解决方案:1. 加强培训与技术指导: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养牛户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2. 完善饲料供应:政府可以建设饲料储存设施,对部分饲料进行储备,以保证养牛户的饲养成本;3. 建立养牛集市:政府可以开辟新的养牛集市,提供便利的销售渠道,确保养牛户的产品得到合理的价格;4. 改善交通条件:投入资金改善地域交通,修建道路或铁路,方便养牛户产品的运输;5. 加强农民培训:开展养牛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养牛意识,增加他们对养牛市场的了解。
五、总结:通过此次调研可以发现,养牛产业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加强技术指导,改善饲料供应,建立养牛集市,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的养牛意识,养牛产业才能更好地为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支持。
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69823 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20xx年6月10日我县畜牧食品局局长与畜牧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随县考察组到市对奶牛养殖业进行了考察,先后对奶牛养殖场和成都伊利集团有限公司牛奶加工厂进行了考察并听取农发局的情况介绍,现将该市奶源建设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市奶牛发展基本情况5.6万人,乡村人口573170人,有农户184985户,全市幅员面积1384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64个村(社区),3689个组。
20xx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2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
从20xx年开始,成功引进奶牛业巨头伊利集团到该市投资,带动了当地奶牛业的迅猛发展。
于20xx年制定了《20xx-20xx年市奶牛养殖发展规划》,“要求力争到20xx年,建成5万头良种奶牛养殖基地和15万亩牧草基地。
采用千头标准养殖场+百头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
拟规划修建10个千头良种奶牛示范场,200-400个存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小区”。
1.5万头“安格斯”牛助力产业扶贫进入快车道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恒大集团为麦盖提县助力脱贫攻坚捐赠5亿元,强力推进麦盖提县肉牛规模化养殖,形成肉牛养殖产业链,带动全县贫困户脱贫。
2018年恒大集团计划为麦盖提县建设7个安格斯肉牛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15000头。
肉牛规模养殖场的建设主要采取恒集团捐资并负责建场、购买安格斯肉牛,建场和购牛完成后,将养殖场移交给政府(交钥匙工程)。
全县建设7个养殖场,央塔克乡解放村建设2个2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尕孜库勒乡15村建设2个2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库木库萨尔乡4村建设2个2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库木库萨尔乡11村建设1个3000头规模的养殖场。
养殖场的运行采用龙头企业领办养殖场模式,初步商定由天山农牧公司和全县村民委员会联合成立“养殖平台公司”--刀郎阳光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肉牛规模养殖场由刀郎阳光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每年公司向政府上缴分红。
分红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户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政府购买服务。
肉牛养殖场场地“三通一平”建设由政府承担,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及肉牛采购由恒大集团负责。
目前,麦盖提县7个肉牛养殖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建设完成,资金来源于2018年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计划的通知》喀发改代振〔2018〕211号)。
恒大集团养殖场建设已全面开工,特别是尕孜库勒乡第四、第五育种场建设速度较快,已完成80%左右,目前已引进安格斯青年母牛2293只。
1.5万头“安格斯”牛助力产业扶贫进入快车道。
麦盖提县肉牛产业化扶贫项目-恒大集团援建麦盖提县纯种安格斯牛第四、五育..
麦盖提县肉牛产业化扶贫项目——恒大集团援建麦盖提县纯种安格斯牛第四、五育种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麦盖提县昆仑土地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二0一八年七月目录1. 概述 (1)1.1项目由来 (1)1.2项目特点 (2)1.3工作程序 (2)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5政策符合性与选址可行性分析 (4)1.6“三线一单”分析 (11)1.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2. 总则 (12)2.1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2)2.2编制依据 (13)2.3评价因子及评价内容 (15)2.4评价标准 (16)2.5评价工作等级 (21)2.6评价范围 (23)2.7环境保护目标 (24)3. 建设项目概况 (25)3.1项目基本情况 (25)3.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建设内容 (25)3.3公用工程 (26)3.4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27)3.5项目场界四至情况 (28)3.6总平面布置 (28)4. 工程分析 (29)4.1项目工艺流程及能源消耗 (29)4.2项目水平衡 (33)4.3项目污染源分析 (34)4.4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 (43)4.5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3)5. 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46)5.1自然环境概况 (46)5.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50)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0)6.1环境空气影响与评价 (60)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9)6.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74)6.4噪声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4)6.5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85)6.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8)6.7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88)7.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及建议 (92)7.1废气治理措施分析 (92)7.2废水治理措施 (97)7.3噪声治理措施 (101)7.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02)7.5地下水防治措施 (104)7.6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07)8. 环境风险分析 (110)8.1事故风险评价 (110)8.2事故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110)8.3风险识别 (111)8.4风险事故源项分析 (116)8.5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17)8.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19)8.7应急预案 (130)8.8小结 (134)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5)9.1环保投资估算 (135)9.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5)9.3小结 (137)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38)10.1环境管理 (138)10.2环境监测计划 (139)10.3排污口规范化 (139)10.4竣工环保验收清单 (141)11. 结论和建议 (142)11.1结论 (142)11.2总结论 (144)11.3建议 (145)附录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3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4 防渗分区图附图5 评价范围图附图6 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附图7 项目水文地质图附图8 禁养、限养区划分图附图9 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附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立项备案附件三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附件四土地预审意见附件五企业营业执照附件六监测报告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概述1.1项目由来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麦盖提县安格斯牛养殖情况调查报告
麦盖提县“安格斯牛”养殖情况调查报告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5月10日2017年,在中国证监会、麦盖提县委、县人民政府、金融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麦盖提县委托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纯种安格斯青年母牛1013头,投放于5个乡44个村10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其中2017年发放1003头,2016年向贫困户捐赠10头)。
截止2018年5月10日,共存栏牛只1898头。
期内共产犊牛946头(公犊牛465头,母犊牛481头),犊牛死亡17头,繁殖成活率达到98.2%,高于业内平均水平,达到了预期的养殖效果。
为促进扶贫养殖的持续进行,公司近日对麦盖提县1013头安格斯母牛养殖情况进行逐户回访调查,制作养殖台账。
现将安格斯牛养殖情况调查报告如下:一、存栏和养殖情况1.期内牛群异动情况期初存栏母牛1013头,期内增加牛只946头,减少61头,期末总存栏1898头,期内净增加牛只885头,增长率为87.36%。
其中,新产犊牛946头(公犊牛465头,母犊牛481头),目前,尚有11头母牛未产犊。
期内犊牛死亡17头,繁殖成活率达98.2%,达到了预期的养殖效果。
2.贫困户的养殖能力。
经过半年的饲养,养殖户初步了解了安格斯牛的习性及饲喂管理方法,养殖水平有所提高。
牛群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在公司售后技术服务团队一对一现场指导下,绝大多数养殖户对安格斯母牛饲养较为尽心,成母牛体膘情况好,多数可达中等水平,极少有瘦弱牛,成母牛精神状态良好。
现有犊牛绝大多数处于在哺乳期,生长发育正常。
从5个乡整体情况看,截止2018年5月10日,成母牛死亡率4.3%,犊牛繁殖成活率达到98.2%,两项指标均已到达较好水平。
3.饲草料情况。
麦盖提县县域周围有大量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包括麦草、玉米秸秆、棉籽壳、糖渣、苜蓿等,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价均衡的营养。
2017年8月,中国证监会捐助180万,为养殖贫困户的肉牛养殖提供1002吨苜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盖提县“安格斯牛”养殖情况
调查报告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0日
2017年,在中国证监会、麦盖提县委、县人民政府、金融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麦盖提县委托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纯种安格斯青年母牛1013头,投放于5个乡44个村10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其中2017年发放1003头,2016年向贫困户捐赠10头)。
截止2018年5月10日,共存栏牛只1898头。
期内共产犊牛946头(公犊牛465头,母犊牛481头),犊牛死亡17头,繁殖成活率达到98.2%,高于业内平均水平,达到了预期的养殖效果。
为促进扶贫养殖的持续进行,公司近日对麦盖提县1013头安格斯母牛养殖情况进行逐户回访调查,制作养殖台账。
现将安格斯牛养殖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一、存栏和养殖情况
1.期内牛群异动情况
期初存栏母牛1013头,期内增加牛只946头,减少61头,期末总存栏1898头,期内净增加牛只885头,增长率为87.36%。
其中,新产犊牛946头(公犊牛465头,母犊牛481头),目前,尚有11头母牛未产犊。
期内犊牛死亡17头,繁殖成活率达98.2%,达到了预期的养殖效果。
2.贫困户的养殖能力。
经过半年的饲养,养殖户初步了解了安格斯牛的习性及饲喂管理方法,养殖水平有所提高。
牛群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在公司售后技术服务团队一对一现场指导下,绝大多数养殖户对安格斯母牛饲养较为尽心,成母牛体膘情况好,多数可达中等水平,极少有瘦弱牛,成母牛精神状态良好。
现有犊牛绝大多数处于在哺乳期,生长发育正常。
从5个乡整体情况看,截止2018年5月10日,成母牛死亡率4.3%,犊牛繁殖成活率达到98.2%,两项指标均已到达较好水平。
3.饲草料情况。
麦盖提县县域周围有大量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包括麦草、玉米秸秆、棉籽壳、糖渣、苜蓿等,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价均衡的营养。
2017年8月,中国证监会捐助180万,为养殖贫困户的肉牛养殖提供1002吨苜蓿。
4.技术服务情况。
公司成立工作小组,派出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工作,技术人员专业涉及牛群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繁育等方面。
期间,工作组根据养殖户名单,在乡政府指定的村级管理干部的带领下,逐户走访。
了解牛群情况并做逐头信息登记,日投入工作时长12小时。
技术人员对现场发现的诸如日粮饲喂不
足,品种单一、牛只饲养环境差,牛只饮水不干净,犊牛未能适时断奶等问题进行现场纠正并做具体讲解培训,降低养殖风险。
并协助农户自制保定架,用于牛只疫苗注射,疾病诊疗。
二、存在问题
1.牛只非正常死亡及流产。
截止目前死亡44头成母牛,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养殖户缺乏科学技术指导,饲喂过量精饲料后大量饮水,引起瘤胃鼓气而死;二是饲养方式改为散养后,部分养殖户无专用栓系龙头,直接栓系在牛颈部,牛只受到惊吓跑跳,绳子缠绕牛颈部,造成窒息死亡。
三是乡畜牧站人员专业水平局限,部分牛只因误诊误治导致死亡。
流产的28头母牛,造成流产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养殖户投放霉变玉米秸秆和其它发霉饲草料,牛采食后导致流产。
二是饲草品种单一且品质较差,长期采食造成怀孕母牛严重营养不良,胎儿生长发育受阻出现流产。
三是栓系饲养导致牛情绪焦躁,反复跑跳,甚至多次摔倒造成流产。
死亡的17头犊牛,死亡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饲养环境差,并且当地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导致犊牛发病时不能及时治疗。
二是母牛的饲草料单一,营养不够,产后犊牛出现弱犊和死胎。
三是栓系的母牛产犊时,养殖户不能及时发现,母牛无法舔舐犊牛,导致粘液或羊水呛死犊牛。
2.日粮饲喂结构单一,营养不足。
大多数养殖户只饲喂玉米秸秆、麦草、棉壳粗饲料,少部分养殖户添加玉米面、麸皮和棉粕。
日粮缺少优质饲草,且饲草未经过粉碎加工和水浸泡,适口性差,浪费较大。
多数牛棚内没有干净的饮用水,不利于母牛健康。
成母牛产后营养需求不能保证,造成母牛营养不良,发情延迟,乳量不足,直接影响自身产后恢复与犊牛生长。
另一方面犊牛采食不到优质专用精饲料,不利于犊牛早期瘤胃发育,犊牛断奶后营养需求不能得到保证,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受阻,造成实际月龄与体重不相符合,形成的“僵牛”现象,进而影响养殖效益。
3.犊牛未能适时断奶,影响母牛产后发情。
现有犊牛绝大多数处于在哺乳期,产后3月龄以上犊牛仍未断奶,与母牛混养在一起,不利于母牛产后再发情,延长产间距,增加空怀成本。
4.养殖环境欠佳。
部分养殖户将牛长期圈养在光线昏暗的牛舍,舍内通风不畅,垫草和粪便清理不及时,产生大量污浊空气,造成母牛及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母牛易患疥癣病、腐蹄病易腹泻、乳房炎、子宫炎及皮肤病,犊牛易患肺炎、肠炎与脐带炎,这些疾病会引起哺乳母牛无乳、繁殖母牛屡配不孕,出现母牛过早淘汰及犊牛死亡等。
部分养殖户搬入新建小区居住后,牛只饲养在残垣断壁的原居住地,无棚舍且周边灰尘大。
养殖户住处距离牛只较远,每天只有两次添草添水且饲喂量不足,大部分时间牛只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5.专业养殖技术支撑乏力。
虽然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技术服务,多次督促技术服务到位,但是各乡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少,工
作精力不足,牛只人工授精及疾病诊疗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约有50余头母牛产后无法准确判断产后母牛发情,导致母牛至今没有参与配种,增加了饲草料成本。
三、意见和建议
1.调整饲料日粮结构。
利用现有粗饲料,综合饲喂,避免长期只饲喂一个品种饲草,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日粮标准》,合理搭配豆饼、玉米、麸皮、复合添加剂,对搭配好的饲草料应提前浸湿,水分控制在65%-70%,提高饲草料适口性。
同时,存储饲草料的地方应通风、干燥,防止雨淋,在饲喂时发现霉变饲草应及时捡出,防止牛只误食。
2.尽快完成犊牛适时断奶。
新产犊牛2个月后,延长母牛和犊牛间隔时间,减少吃奶次数,促进母牛产后发情。
3.改善牛只饲养环境。
各乡应加强督导力度,督促养殖户改变养殖观念,重视动物福利。
建议每天清理一次粪便、水槽、食槽,保持牛舍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杜绝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养殖。
保证母牛有运动休息的宽敞场地,
4.选择适合的养殖模式。
对具有一定养殖经验、圈舍条件好、有能力组织饲草料的养殖(贫困)户,继续实行分散养殖的模式,此种方式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益较高。
对于年老体弱、院落小、没有饲草料来源的贫困户,建议采取合作社集中养殖或托管养殖方式,贫困户通过劳动力投入和分红增加收入。
5.加强技术力量。
针对麦盖提县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建议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引入畜牧专业社会化服务团队,尽快解决麦盖提县畜牧养殖业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同时,帮带一批技术人员和养殖能手,保障肉牛养殖效益。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