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6个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不同部位出汗可能预示的健康问题
![不同部位出汗可能预示的健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1a290ba45177232f60a296.png)
不同部位出汗可能预示的健康问题1、手足心常出汗——脾胃湿热重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而且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
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尤以双脚出汗更为常见,占到70%~80%。
湿热重的人多因饮酒过多、过食辛辣肥甘所致,并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针对脾胃湿热者,专家推荐了下面这款茶饮:泻热和胃汤身上这些部位容易出汗,可能是4大疾病预警!千万别不当回事~配方:马尾连6克、生姜6克、炒杏仁6克、陈皮6克。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姜入脾胃肺经,有散寒解表的功效;杏仁通肠润便;陈皮归脾、肺经,长于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2、额头爱出汗——肝阳上亢额头出汗多而全身无汗或少汗时,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肝阳上亢时间久了会导致精血亏虚,阴阳平衡失调,阳气失去制约而亢盛,进而汗液失去固摄引起汗多。
肝阳上亢还会有头晕头胀、眩晕耳鸣、口苦胁胀、舌红脉弦的表现,对此我们要平肝潜阳:菊花旱芹茶身上这些部位容易出汗,可能是4大疾病预警!千万别不当回事~配方:菊花10克、旱芹叶10克,买来的旱芹,用它的叶子和菊花泡水喝即可。
菊花疏风、清热、明目;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3、鼻尖易出汗——肺气不足肺气虚则其固摄汗液的能力相对降低,因而可表现出气虚自汗的情况,此外,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呼吸急促、气喘吁吁也是气虚证常见的症状之一。
补肺参芪茶身上这些部位容易出汗,可能是4大疾病预警!千万别不当回事~配方:西洋参6克、黄芪15克、生姜9克、红枣4-5枚,开水冲泡20分钟左右即可。
西洋参可以增加免疫力,补气;黄芪可以补一身之气,与西洋参一起补气的能力更强,同时还归脾、肺经;生姜可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调节胃气;红枣补中益气。
专家建议每周喝3-4次,能有效改善肺气虚的症状。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此外,还有人无缘无故就大汗淋漓,这类异常出汗也要提高警惕!二、异常出汗或是疾病信号1、低血糖症有些人没吃早饭时,可能会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和出冷汗的情况,这很可能是低血糖了。
出汗部位与身体疾病间的关系(已整理)汇总
![出汗部位与身体疾病间的关系(已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d58730ea5e9856a56126095.png)
出汗部位与身体疾病间的关系(已整理)
出汗和睡觉、吃饭一样,打出生开始,就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出汗是新陈代谢的正常表现,通常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但也有例外。
一般说来,在天气炎热、进食过快、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属于正常现象。
然而,部分人的异常出汗如“最近老冒虚汗”、“这几天盗汗挺多”等情况,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高热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引发的内分泌紊乱,或是甲亢等。
此外出汗的部位不同也常常预示着某些疾病:1、头额部长期局部出汗,提示有甲亢; 2、鼻翼持续出汗,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容易突发感染;3、长期手足多汗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如紧张、激动、恐慌等所致;4、前胸和颈部局限性多汗,则可能是血液循环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出现障
碍; 5、腋下多汗并带狐臊气味,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 6、外生殖器局部异常出汗则可能是有阴道炎、阴囊皮炎等疾病。
一旦发生异常出汗,首先应到医院配合相关辅助检查,作出病因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
而局部外用收敛性药或抗胆碱能药物,则能减少汗液分泌。
[头部出汗部位看健康]出汗部位看健康
![[头部出汗部位看健康]出汗部位看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6456c32ecaaedd3382c4d318.png)
[头部出汗部位看健康]出汗部位看健康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忧郁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足,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
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西医方面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有点低,需要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
需要注意的是要多次敲打,并且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里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适当的刺激可以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分布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角度说是脾胃失和。
西医角度上说,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过度更伤心和脾。
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
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
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刺激性食品。
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的激光治疗。
饮食要注意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上认为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建议:每日餐后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30圈,逆时针按摩30圈。
要少吃,尽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等。
7、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背部汗腺分布较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极度疲劳。
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应该多吃些海鲜,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从出汗看疾病
![从出汗看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a085400a300a6c30c229f79.png)
从出汗看疾病作者:陈海图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09期中医认为人体某个部位出汗太多是不正常的,预示着身体可能出了问题,是这个部位阴阳不调所致。
可根据出汗部位的不同,辨识不同疾病。
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肝肺有热的表现,应该减少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
手足心多汗,多有脾肾内热。
心窝、胸口多汗,则是胃肠积热所致,多见于一些脑力劳动较多的人群,可通过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来缓解。
正常人每天出汗约500~1000毫升,夏季可达到1500~2000毫升。
如果在不运动的情况下汗水较多,或稍微活动则汗湿内衣,皆可视为异常出汗。
这就要根据不同部位的出汗情况,采取不同的调理措施,达到出汗正常、远离疾病的目的。
全身汗多:养阴祛虚热全身大汗淋漓,稍微一动即出汗不止,容易感冒,这是体内阴阳不调所致,治疗以敛阴止汗,调和阴阳为主。
豆麦大枣汤将瘦猪肉50克洗净切块,加入浮小麦30克、黑豆30克、大枣5枚煮熟,吃肉、豆、枣,喝汤。
每周3~4次,可长期食用。
浮小麦性味甘凉,有敛阴止汗、祛除虚热之功。
黑豆、大枣调和营卫,固护阴阳,能补充因汗流失的阴分。
额头汗多:清肝肺郁热额头出汗过多,汗油腻,这是上焦有热,积于肝肺所致。
若暴饮暴食后额头多汗,可通过节食、吃清淡饮食来缓解,也可吃点助消化药。
若伴有睡眠不好、头发稀少等,则是肝热上冲头部所致,需要清肝经热毒。
总的来说,治疗额头汗多以祛上焦热、疏肝宣肺为主。
百合黄芪粥取干百合15克、生黄芪15克、小米50克煮粥食用,每周3次。
黄芪甘温,能益气固表,升阳止汗;百合滋阴润肺,祛除肺热;小米能调和脾胃,补充汗源。
此外,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否则容易肝肺阴虚、肝阳上亢,加重症状。
胸口汗多:散脾胃积热胸口汗出多,并伴有食欲不振、多梦等症状,这是体内脾胃积热所致,多见于脑力工作者。
胃肠有积热,则可影响食欲,邪热干扰心神,则会有精神倦怠、眠差多梦的现象。
夏天出汗,这几个部位需谨慎
![夏天出汗,这几个部位需谨慎](https://img.taocdn.com/s3/m/fa4741243968011ca3009189.png)
夏天出汗,这几个部位需谨慎
一身身的出汗预示着夏天真的来了。
可是你知道吗?我们身体不同部位出汗,有可能预示着体内某些部位存在健康隐患!具体都有哪些呢?跟四合雅苑一起来看!
1.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从西医理论来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医师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
但是,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
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6.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并伴有血虚。
医师建议:每天餐后按摩腹部,先顺时针按摩30圈,再逆时针按摩30圈。
最好尽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等。
五个部位出汗异常可能是病
![五个部位出汗异常可能是病](https://img.taocdn.com/s3/m/254d704bc281e53a5802ff76.png)
五个部位出汗异常可能是病作者:李梦真来源:《百姓生活》2018年第01期头部出汗异常,或阳虚胃火旺所致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其固摄力也应最强。
一旦头上经常出汗,或者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或少汗,也许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
另外,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头部出汗较多是正常现象。
建议:睡眠充足,多吃温补食物,如大枣、牛肉、山药、蜂蜜、茯苓。
每天也可冲泡枸杞茶饮用。
手脚心出汗异常,脾胃虚弱者易中招手脚心出汗异常,是比较常见的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
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
另外,脾胃与消化有关,如果食物在胃肠道吸收不好,会导致脾气不足,进而引起心气不足,爱出汗。
建议:多食用苦瓜、薏米。
饮食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油腻之物。
腋下出汗,阴虚或是主因腋下汗液分泌旺盛并带狐臊气味,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
这个异常又与阴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肝胆二经分布在两腋,此外心火也容易循经上冲,一旦调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建议:以清热,调理经络为主。
多食用新鲜水果,如青苹果。
此外,做好清洁。
颈部出汗异常,和内分泌失调有关颈部汗腺不太多,本是人体不容易出汗的部位,如果经常出汗,可能与内分泌不调有关,也和体内湿热有一定关系。
由于湿性黏滞,导致体内气机不畅,往往表现为上半身或颈部以上出汗。
建议: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多吃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
私处出汗异常,体内湿热最易发私处出汗异常或许跟体内湿热、肾阳虚弱有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体内湿热与肝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究其根源,这和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有关。
建议:用金钱草、黄芪等草药泡水喝,达到滋阴清热止汗的效果。
饮食清淡,避免冷食。
身体8个部位出汗要当心与保健
![身体8个部位出汗要当心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24658150a417866fb84a8e6b.png)
暑伏侵袭,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
虽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汗的好处,有些人出了会危害健康,有些人出的却是“养生汗”。
8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额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
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
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建议你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
其中,重点是多次敲打,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
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乳间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
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过度更伤心脾。
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
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
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
饮食也要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从出汗情况看出你患的疾病
![从出汗情况看出你患的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0ffe85f8f90f76c661371a33.png)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编后语: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严重表现,应及时就诊。为了你的健康可千万不能忽视啊!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按气味辨别:
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
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从出汗情况看出你患的疾病
![从出汗情况看出你患的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f456b3831126edb6f1a1052.png)
从出汗情况看出你患的疾病引导语: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
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
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
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
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
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男人哪里出汗是肾虚
![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男人哪里出汗是肾虚](https://img.taocdn.com/s3/m/a5dc25d26294dd88d0d26b4c.png)
出汗异常预示疾病男人哪里出汗是肾虚内容:导读: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
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出汗异常预示疾病男人哪里出汗是肾虚
1.别让汗湿了你的手心
手心出汗,可不是在说你身体好,特别是年轻人。
男人手心会发热,还很有可能得了慢性肾盂肾炎。
前期一般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手心发热、出汗,或伴有全身发热。
2.睡觉流口水,不仅仅是可爱
你会为你睡觉时流口水而不好意思吗?这可不是可爱或不卫生那么简单。
它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常说的“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
除此之外,口腔内的卫生没有打扫好,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炎症、睡觉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医了!
3.脚有些肿?不可轻视
最近脚有些肿,还伴随着痛痒……这个看似寻常的症状,可不能小瞧。
它很有可能是在对你说“你的静脉出了问题!”脚肿了,往往是由于静脉栓塞而引起的,及时看医生的话就没什么事,不然很可能导致下肢浮肿,甚至会引发肺栓塞,影响到你的生命安危。
静脉中的一些小血管被堵塞住了,血液就回流不畅,才会出现脚肿的症状。
所以你可不能掉以。
中医告诉你六个部位出汗要当心
![中医告诉你六个部位出汗要当心](https://img.taocdn.com/s3/m/a9550ae1c8d376eeaeaa317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告诉你六个部位出汗要当心
导语:出汗是人体代谢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有些部位即使在不热的时候也出汗,就该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了疾病问题,那么哪些部位出汗要当心呢?
中医告诉你六个部位出汗要当心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
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
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体内有病,汗先知,身体6处出汗,尽早检查一下,可能是疾病来了
![体内有病,汗先知,身体6处出汗,尽早检查一下,可能是疾病来了](https://img.taocdn.com/s3/m/bc22e36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e.png)
体内有病,汗先知,身体6处出汗,尽早检查一下,可能是疾病来了出汗是人体的一种适应现象。
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
出汗是平衡身体的电解质和酸碱,同时也是排毒的一种方式。
身体某些部位,异常出汗,需警惕是“病态”。
1、半身汗——脑梗身体一边出汗一边不出汗,俗称“半身汗”。
半身汗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
半身汗,大都因“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多见风湿或偏瘫者。
若老人出现半身汗,则可能为中风先兆,切莫忽视。
手足心多汗,一般是脾胃、肠道不适的表现。
《伤寒明理论》指出,“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
”手足心多汗,且伴有手脚心发热、口咽干燥等,多属阴虚有热。
若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燥便秘所致的实热证。
3、腋下汗臭——肝脏虽然汗一般都不好闻,但也不会特别臭,如果臭味明显,要注意肝病的可能。
有肝病的人,排出来的汗带有臭味。
同时,他们所穿着的衣服,会有黄色的汗斑、小便也会赤黄。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
肺气不足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劳逸不当所致。
临床表现为: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
5、盗汗——肾脏睡着后出汗在中医中叫“盗汗”,盗汗是肾虚常会出现的症状。
夜间盗汗多见于肾阴虚的男性,一般是出现在半夜,汗液布满胸部、背部、大腿,汗量大,醒来汗止。
6、颈部出汗多——内分泌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健康有道,养生有方,做好以下几件事,健康与你相伴!一、勤梳头日梳三遍头,百病全消除。
《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
”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以及几十个穴位都汇聚在头部,经常梳头可促进全身的血液的循环,调节人体的神经细胞,延缓细胞的衰老,有利于提升记忆力,消除疲劳,调节失眠,治疗头痛眼晕等。
尤其是中老年人,常梳头可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白发,耳鸣,可防止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出汗部位看健康
![出汗部位看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d0c95e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7.png)
出汗部位看健康汗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液体,它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在维护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人体的不同部位出汗的状况却会反映出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就出汗部位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1. 额头出汗额头是人体最容易出汗的部位之一,尤其是在夏季或运动后,很容易出现额头出汗的情况。
额头出汗的原因与人体的代谢有关,当身体蒸发热量过多时,额头就会排出汗液来调节体温。
此外,额头出汗还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紧张、焦虑等情况也会导致额头出汗过多。
若额头长时间过度出汗或出现大量的汗珠,则有可能是下列疾病的先兆:1)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等影响,进而使得额头出汗趋于常态。
2)自主神经失调综合症:包括交感神经增强综合症和副交感神经增强综合症,此类症状也会导致额头出汗较为频繁。
如果把额头的位置与人体的反射区关联起来,也可以发现额头出汗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联。
额头位于人体前额的上部,与头部的脑部和眼部相连。
如果额头出现异常多的汗液排出,也可能是人体其他部位出现了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
2. 手心出汗手掌心是人体皮肤最厚的部位之一,也是出汗比较常见的部位。
手掌心出汗一般发生于运动、环境温度过高、房间过于潮湿等情况下。
手心出汗还会伴随着手掌变得潮湿、发热和微微发抖等症状。
手心出汗异常多的情况通常被称为“过度出汗症”或“多汗症”,这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都会导致手心出汗偏多。
从手心反映到人体健康的角度看,手心所在的部位与身体内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
手心的反射区包括一些与内脏相关的穴位,如中手腕部分和掌心部位就与心脏、胃等内脏器官相连。
如果手心长时间出现异常多的汗液排出,也许需要注意与内脏器官相关的疾病。
3. 腋窝出汗腋窝是人体比较容易出汗的部位之一,尤其是在夏季或剧烈运动后,腋窝出汗的情况比较常见。
不同部位出汗暗示不同疾病
![不同部位出汗暗示不同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91a6d0231126edb6f1a1047.png)
不同部位出汗暗示不同疾病*导读: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
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按出汗时间分*白天汗多气虚,晚上汗多阴虚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
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
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不同部位出汗,暗示不同疾患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为啥这些地方总出汗?出汗部位不同说明什么 ,可能是你的身体出了问题!
![为啥这些地方总出汗?出汗部位不同说明什么 ,可能是你的身体出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23912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4.png)
为啥这些地方总出汗?出汗部位不同说明什么,可能是你的身体出了问题!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无论是走路、吃饭、静止或是运动,都更容易出汗了。
出汗,是我们从出生就自带的一种生理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排泄毒素、调节体温,有利于维持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平衡运作。
虽说同样是出汗,每个人又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有的人额头更容易出汗,有的人背部容易出汗,有的人脖子比较容易出汗......其实出汗的部位不一样,所反映的问题也是大不相同的。
一、额头出汗我们常说的“满头大汗”,就是指额头出汗。
中医认为,额头经常出汗,可能是因为肝肾阴虚、阴不涵阳、肝阳上亢,经常会有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咽干口燥、健忘耳鸣的症状发生。
额头容易出汗的人,平时应该要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忌辛辣、肥甘的食物,多吃海带、绿豆、蔬菜、水果。
另外,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脸部三角区域出汗如果鼻子周围的三角区域经常出汗,则是肺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平时总是会觉得疲惫、乏力、头晕、咳嗽、喘不上来气,无论是什么季节都很容易感冒。
鼻周三角区域容易出汗的人,需要多注重补气,并努力增强免疫力。
可以经常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左右两侧,反复刺激肺经,另外,平时还可以多吃些红枣、葡萄、黑木耳之类补气的食物。
三、颈部出汗脖子的汗腺分布较少,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看到有脖子出汗的情况。
但如果你的脖子经常出汗,则可能是过度疲劳,或是内分泌失调。
保险起见,脖子容易出汗的人,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的激素检查。
另外,平时也要注意作息,少熬夜、少吃垃圾食品。
四、胸口出汗如果你的胸口经常出汗,很有可能是脾胃失和、血液循环不畅的缘故。
除了出汗之外,平时还会有腹胀、食欲减退、口臭、面色发黄、皮肤粗糙之类的症状。
胸口易出汗的人,平时千万不要让情绪过度焦虑,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惊吓、烦恼的情绪当中。
另外,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些清淡的粥类、汤类,多吃一些温和的蔬果,比如苹果、葡萄、南瓜、花菜等。
五个部位岀汗很危险
![五个部位岀汗很危险](https://img.taocdn.com/s3/m/dad10b3c5a8102d276a22fc2.png)
五个部位岀汗很危险人体出汗很正常,人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
然而,出汗异常不是件好事。
专家指出,女人5个部位出汗很危险。
1、手心、脚心出汗——血虚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
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2、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
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3、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
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4、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6个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根据出汗部位辨识疾病:汗,几乎与你终身相伴。
高温下体育运动和劳动,一日最多出汗量可达6—10升。
所以,汗对人体至关重要,绝非“废物”。
汗是“散热器”。
如果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上升,而大汗一出,你的高烧立退。
汗还是“水盐调节器”。
它除含99%的水分外,还有少量的盐分。
因此汗有协助肾脏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
汗还是“护肤品”。
一点不出汗,你的皮肤就会干燥,因为汗液分解产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过,汗出得太多,也预示着身体可能出了问题。
有人说,不热不动也出汗。
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而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
不热、不运动就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
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
这类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另外,根据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辨识疾病。
1、头额部长期局部出汗,提示有甲亢;2、鼻翼持续出汗,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容易突发感染;3、长期手足多汗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如紧张、激动、恐慌等所致;4、前胸和颈部局限性多汗,则可能是血液循环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出现障碍;5、腋下多汗并带狐臊气味,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6、外生殖器局部异常出汗则可能是有阴道炎、阴囊皮炎等疾病。
而且,汗的一些表象如气味和颜色也有大讲究。
汗味如果发腥,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肝热。
可用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等泡水喝。
有些人的汗液呈蓝色、青色、青绿色、红色或黄色等,叫做色汗。
注射美蓝的人可出现蓝色汗液,青绿色汗的人要考虑钢中毒,红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钾。
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结核等,都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必须及时就医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