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内容
药
喹
物 代 谢 动 力 学 概
诺 酮 类 药
机物药 理代动
力
常 用 药 诊物断 例 子 举 例
述
学 概
述
治
问
疗
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动学
定义
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半衰期(t1/2)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t1/2=0.693/K。t1/2是决 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 稳态血药浓度Css(坪值) --属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每隔一个t1/2等量给药一次,经5-7 个t1/2 血药浓度可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此时给药量与消除量达 相对的平衡)。称稳态浓度,或称“坪值” 表观分布容积(Vd) --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时,按血药浓度(C)推算体内药物总量(A) 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Vd(L)=A(mg)/C(mg/L)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生物利用度(F)
又称生物有效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 利用的程度和速度
A(进入体循环药物量)
F=
×100%
D(给药剂量)
绝对F=AUC(血管外给药)/AUC(血管内给药)100%
相对F=AUC(供试品)/AUC(标准品)100%
胆汁:部分随粪便排出,部分结合型药物经肝肠循环被冲吸收 其它途径:唾液、乳汁、汗液、泪液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概念
1、时量关系和时量曲线(C—T) 2、生物利用度(F) 3、药物消除类型 4、半衰期(t1/2 )和连续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 5、表观分布容积(Vd) 6、房室模型
房室模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室模型:假定机体由一个房室组成,给药后药物立即均 匀地分别于整个房室,并以一定的速率从该室消除。单次 静注给药时,时量(对数浓度)曲线呈单指数消除
二室模型:假定机体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血流丰 富的器官如心、肝、肾)和周边室(血流量少的器官如骨、 脂肪)。给药后,药物立即分布到中央室,然后再缓慢分 布到周边室。单次静注给药时,时量(对数浓度)曲线呈双 指数衰减即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 清除率 每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升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L/min或h)
• 消除速率常数(K) 某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速率数
• 消除类型 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是大多数药物的消除类型 恒量消除(零级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 其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无关
时量关系和时量曲线(C—T)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时量关系。以 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和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为时量曲线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指由坐标横轴和曲线围成的面积 表示在服用某一剂量后的一定时间内吸收入血的药物相对量 AUC=(Cn+Cn+1)*(tn+1-tn )/2 可用于计算生物利用度
主要内容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规律及影 响因素 ➢药动学参数
研究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减 少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依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不同途径吸收快慢依次为:吸入>舌下>肌肉>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体内的屏障(血脑和胎盘屏障)、体液PH 转化—外源性活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使药物转化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肠、肾、肺等组织 --意义:灭活(绝大多数药物)、活化(极少数药物) --药物的转化酶系统:专一性酶(如AchE),非专一性酶即肝药酶(细胞色素 P450,细胞色素b5和辅酶Ⅱ) --肝药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剂如苯妥英钠等,抑制剂如异烟肼和氯霉素等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方式: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第一代 萘啶酸、 吡哌酸 对G-杆菌作用强,仅适用于尿路、肠道感染
• 第二代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对G-杆菌作用强,体内较稳定,毒性降低, 可用于各系统感染
• 第三代 左旋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 司帕沙星、格帕沙星 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了对G+球菌、衣原体、支原 体、军团菌和结核杆菌的作用,安全性高,半衰期长
• 第四代 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在第三代基础上增加了对抗G+球菌的活性,增
加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内过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多数品种口服吸迅速完全,1-2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可 与钙、镁、锌等二、三价阳离子螯合,不与含此类离子的 食品或药物同用
• 血半减期较长,多在3-7h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大多为14%-30 % • 体内分布广泛,组织和体内浓度常高于或等于血药浓度,
可达有效治疗水平。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可通 过血脑屏障 • 大多数品种主要以原形经肾排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胆 汁中的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
注意: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评价厂家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 厂家不同,工艺不同,机体个体差异对生物利用度都有影
响,临床用药特别注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典:F的差距不能超过标准品的正负10%
安全性小的药物换其他厂家制剂时,调整剂量
药物消除类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内容
药
喹
物 代 谢 动 力 学 概
诺 酮 类 药
机物药 理代动
力
常 用 药 诊物断 例 子 举 例
述
学 概
述
治
问
疗
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动学
定义
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半衰期(t1/2)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t1/2=0.693/K。t1/2是决 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 稳态血药浓度Css(坪值) --属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每隔一个t1/2等量给药一次,经5-7 个t1/2 血药浓度可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此时给药量与消除量达 相对的平衡)。称稳态浓度,或称“坪值” 表观分布容积(Vd) --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时,按血药浓度(C)推算体内药物总量(A) 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Vd(L)=A(mg)/C(mg/L)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生物利用度(F)
又称生物有效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 利用的程度和速度
A(进入体循环药物量)
F=
×100%
D(给药剂量)
绝对F=AUC(血管外给药)/AUC(血管内给药)100%
相对F=AUC(供试品)/AUC(标准品)100%
胆汁:部分随粪便排出,部分结合型药物经肝肠循环被冲吸收 其它途径:唾液、乳汁、汗液、泪液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概念
1、时量关系和时量曲线(C—T) 2、生物利用度(F) 3、药物消除类型 4、半衰期(t1/2 )和连续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 5、表观分布容积(Vd) 6、房室模型
房室模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室模型:假定机体由一个房室组成,给药后药物立即均 匀地分别于整个房室,并以一定的速率从该室消除。单次 静注给药时,时量(对数浓度)曲线呈单指数消除
二室模型:假定机体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血流丰 富的器官如心、肝、肾)和周边室(血流量少的器官如骨、 脂肪)。给药后,药物立即分布到中央室,然后再缓慢分 布到周边室。单次静注给药时,时量(对数浓度)曲线呈双 指数衰减即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 清除率 每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升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L/min或h)
• 消除速率常数(K) 某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速率数
• 消除类型 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是大多数药物的消除类型 恒量消除(零级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 其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无关
时量关系和时量曲线(C—T)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时量关系。以 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和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为时量曲线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指由坐标横轴和曲线围成的面积 表示在服用某一剂量后的一定时间内吸收入血的药物相对量 AUC=(Cn+Cn+1)*(tn+1-tn )/2 可用于计算生物利用度
主要内容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规律及影 响因素 ➢药动学参数
研究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减 少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依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不同途径吸收快慢依次为:吸入>舌下>肌肉>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体内的屏障(血脑和胎盘屏障)、体液PH 转化—外源性活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使药物转化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肠、肾、肺等组织 --意义:灭活(绝大多数药物)、活化(极少数药物) --药物的转化酶系统:专一性酶(如AchE),非专一性酶即肝药酶(细胞色素 P450,细胞色素b5和辅酶Ⅱ) --肝药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剂如苯妥英钠等,抑制剂如异烟肼和氯霉素等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方式: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第一代 萘啶酸、 吡哌酸 对G-杆菌作用强,仅适用于尿路、肠道感染
• 第二代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对G-杆菌作用强,体内较稳定,毒性降低, 可用于各系统感染
• 第三代 左旋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 司帕沙星、格帕沙星 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了对G+球菌、衣原体、支原 体、军团菌和结核杆菌的作用,安全性高,半衰期长
• 第四代 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在第三代基础上增加了对抗G+球菌的活性,增
加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内过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多数品种口服吸迅速完全,1-2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可 与钙、镁、锌等二、三价阳离子螯合,不与含此类离子的 食品或药物同用
• 血半减期较长,多在3-7h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大多为14%-30 % • 体内分布广泛,组织和体内浓度常高于或等于血药浓度,
可达有效治疗水平。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可通 过血脑屏障 • 大多数品种主要以原形经肾排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胆 汁中的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
注意: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评价厂家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 厂家不同,工艺不同,机体个体差异对生物利用度都有影
响,临床用药特别注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典:F的差距不能超过标准品的正负10%
安全性小的药物换其他厂家制剂时,调整剂量
药物消除类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