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上传平台,学生留言打分互评。
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用刘思思利用暑假骑行去西藏的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用刘思思制作的电子相册为例子,为学生制作电子相册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2分钟
七、教师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渐渐关注并且体会到了“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那么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像毕淑敏一样,能够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做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2.作者为什么要写挖掘红柳根的艰难过程?
3.布置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1)什么是“原住民”?作者为什么把红柳称作“原住民”?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一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结:通过回答这几个问题,同学们从作者吟唱的红柳的悲歌中体味到了人类只看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破坏生态却毫不自知的忧患意识,也体味到了作者心中更深程度的悲哀。
板书设计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赞歌——颂红柳 悲歌——叹被毁 纵
1、描写环境,顽强生存 1、叙述挖红柳前 理直气壮 向
2、描写红柳 “微笑” 2、叙述挖红柳时 竭尽所能 思
3、描写红柳根 伟大力量 3、叙述挖红柳后 触目惊心 路
﹨———————↓———————/
赞悲融一体→爱自然生命 平淡蕴深意→倡保护生态
学 校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
专业组别
计算机网络技术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李景平
科 目
语文
授课班级
动漫14-1
课 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课时
2
授课教材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离太阳最近的树》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教材中指出:“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即在阅读中理清课文体现的作者的思路……《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交融的课文,作者写红柳由顽强生存到被挖净烧绝,清晰的纵向思路中饱含了浓烈的情感”。因此,本课的文本分析要把握纵向思路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方式两个重点。
同时,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随时拍照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我所任教的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色彩把握、照片布局方面较其他专业学生有一定优势,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和竞争,我采用了制作电子树牌和电子相册这两种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驱动本课的文本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写作的纵向思路。
看完这些照片,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渐渐关注并且体会到了“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那么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是否如毕淑敏一样,能够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做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请同学们以“我与——的故事”为主题做一个环保的电子相册。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先确定主题和思路,然后组织照片就能思路清晰。
那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式表达了内心浓烈的情感呢?
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和司务长的对话。讨论表达效果。
可能回答:
写活了司务长说话时理直气壮的神态,从反面解释了砍伐红柳时间的可悲。
突出了红柳根的庞大更写出了人们为了眼前利益不惜一切的愚昧行为。
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可能回答:“原住民”指某个地方较早定居的群族或世代居住某地的人,作者把红柳称作“原住民”,因为红柳最早在人类来到之前就在高原上扎根成长的生命;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红柳感情以及红柳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也体现了红柳在青藏高原的重要性。
这里唯一的绿色是红柳树。那红柳树是什么树呢?请设计红柳树牌的“状元”为我们展示并讲述他的设计。
大家设计的树牌突出了红柳的坚强与美丽,为红柳唱了一曲赞歌,但作家毕淑敏却为我们唱了一曲红柳悲歌,今天就走进红柳这棵离太阳最近的树。
回答:圣洁、美丽、没有污染、海拔高,高原反应……
设计者展示树牌,用PPT放映红柳照片,结合课文讲解自己的设计。
2.掌握作者表达浓烈情感的方式——平静的叙述和详细的描写。
能力
1.通过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纵向思路。
2、通过制作树牌了解红柳,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对本课的红柳形象进行解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
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
通过分析红柳的颂歌和悲歌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1 15分钟
五、思维导图、梳理行文思路
请同学们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梳理本课的纵向行文思路。
绘制思维导图。
本文由前文的铺垫,学生对本课的思路有了深入的了解,能顺利绘制思维导图,突破本课难点理清文章思路。
10分钟
六、作业
前年暑假,你们的一个师哥刘思思骑行2个月去了西藏,拍了红柳的照片,制作了电子相册——《我与红柳的故事》。你们的师哥说,从小到大讲环保,总是人云亦云,直到自己亲眼看到红柳的时候,才真正决定要低碳环保。
2.那些被掘起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然大睁着空洞的眼睑。
3.人们用尽各种手段,包括“高技术的法子”去挖掘红柳,却还在那里振振有词——多么可悲!
以红柳为切入点,采用片段式品读+感悟教学法,结合提问和点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抓住重点语段品读赏析文本。
引导学生寻找到文章中描写红柳美语句,得到一份精神感悟,即红柳这种植物的特点和精神,为理解下文人们挖掘红柳这一事件的悲哀做铺垫。
其他同学观看、讨论。
红柳的生长环境离我们较远,因此用情景教学法,先让学生了解阿里地区的气候条件,通过展示特色设计的树牌和红柳照片,可以帮助学生削弱与红柳之间的距离感,强烈的视觉冲击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中,为课下让同学们自己做电子相册打下基础。
30分钟
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红柳形象,理解课文意蕴。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2.探究作者的感情脉络,增强爱护自然和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用两个任务引领课堂进程,一是析红柳之形——制作树牌,二是感红柳之志——制作电子相册。
各小组思考讨论后进行赏析。可能答案:
1.在一个广阔壮观的背景下,一片红柳丛“昂然立着”。“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酷寒”、“微笑”突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也写出了红柳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同时暗示了红柳在高原上的珍贵。)
红柳与冰山有什么相似点?把红柳比作冰山有什么意义?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红柳根燃烧的情形?
2、提问:如此美,如此坚强,如此有用的红柳人们珍惜了吗?
请同学们在平台上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片段,小组讨论,对片段进行赏析。
点拨:作者为什么要写挖掘红柳的艰难过程?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发言,美丽的红柳在恶劣的环境中怡然自得,用巨大的根系固住流沙,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作者为红柳唱了一首赞歌,而人们却砍伐红柳,也为红柳唱了一首悲歌。
编制:教科研处 审核: 日期:
表达了作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可能回答:
通过平静的叙事和详细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浓烈的情感。
动漫专业的学生在思索问题时往往只是想到表面原因,欠缺往问题深层挖掘的能力,此处在用拓展思路点拨法能促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红柳被砍伐的深沉的悲哀。
引导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3、利用平台查找整理作者毕淑敏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在西藏当兵时的经历。
4.利用平台中图库的资料用PHOTOSHOP软件为本课的红柳树制作树牌,并上传。
wenku.baidu.com5.分成5组,每组6人。
课下在平台上做完字音、字义的练习,自主打分。
将搜集或自己写的环保图片和标语上传到平台上。互相浏览,留言评价。
利用平台查找作者资料、并完成平台上有关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题目为“我们热爱大自然——讲诉我与XX(动、植物、山水、树林、公园等)的故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课将结合此综合实践活动,用制作树牌和电子相册的方式展现学生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处的体验和追求。
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散文学习大多只停留在基本的认识和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较弱,对能引发思考的哲理性散文缺乏深入的思考能力。因此,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魅力,继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3.“那红柳强大的根系,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般,一旦燃烧起来,会喷发出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这部分体现了红柳那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各小组思考讨论后进行赏析。
可能答案:
1.“人们将大半个沙山掏尽,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起在旷野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最后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就訇然倒下了——如此顽强的红柳!
观看、查看得分情况、比较。
通过平台的量化评价,督促学习,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5分钟
二、结合文本、任务导入
一、导入
板书:西藏
看到这个词,同学们想到什么?
大家心目中的西藏是这样的——展示拉萨图片。
但西藏的大部分地区是这样的——展示阿里地区的照片。
阿里地区幅员辽阔,占地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全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500以上、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这里气候恶劣、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可供居民日常生活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三、鉴赏品评、析红柳之美与悲哀
1、提问:作者对于红柳的美进行了精微的描写,你能否发挥你那双可以善于寻找美的眼睛找出文章中一些片段。然后和别人分享下,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描写的红柳美?
请同学们在平台上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片段,小组讨论,对片段进行赏析。
点拨:
作者为什么写红柳丛“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课后反思
本课我用两个与专业相结合的任务——制作树牌和制作电子相册来驱动教学,制作树牌让学生了解红柳的生活习性和红柳的形态。制作电子相册用思维导图来规划制作思路,可以让电子相册思路清晰,表述主题更突出。学生体现了较大的兴趣,在树牌制作中涌现了一大批的优秀作品。
虽然本课基本上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参与性强,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具有竞争意识。但是本课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只限于讨论现成的问题,在体味到红柳之悲后没有探究造成红柳悲剧的意识,个别同学在赏析句子的时候还不能结合句子的修辞特点进行分析,今后应加强片段赏析方法的指导和练习。
并用情景设置法、片段分区提问法、拓展思路点拨法、朗读讨论、圈点勾画法,引导学生自主的赏析课文,研读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视频、PPT、采访资料、网络、环保相册、电子树牌、环保手工制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任务:
1、登陆平台完成字音字形检测。
2、上传的环保图片和标语。
引导学生寻找到文章中挖掘红柳悲哀的语句,让学生通过对红柳过去与现状的对照和比较,深刻理解挖掘红柳这一事件的悲哀。
25分钟
四、品读对话、感红柳之志
1.布置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和司务长的对话。
提问:当司务长布置大柴的任务时,“我”产生了疑惑。面对“我”的质疑,司务长连续用了四个“对不对”,作者详写这一对话情景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是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红柳的根有多少,那沙山就有多大。”“啊红柳如冰山……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它用如此强大的根系牢牢固住了流沙,制服了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它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了贡献。)
制作并上传红柳的树牌。
查看各项作业的得分和排名情况。
利用平台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打分,量化的评价方式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努力争取“金榜题名”板块的状元、榜眼等称号。
设计树牌与专业结合,而本课会让学生设计更具深蕴。
3分钟
一、检查预习、综合评价
登陆平台“金榜题名”板块,展示优秀作品,对“状元”、“榜眼”、“探花”的获得者进行表扬,综合评价预习作业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