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理念】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充满感染力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
反心理较强。借助这篇文章,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在感悟母爱上,可能会有些偏差,所以针对部分学生,要因材施教,注意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母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勉强、佃农”等词语。
2、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能整体把握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一个关键词“还” 分析母亲形象,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及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法】
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通过自读、合作品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及其深远影响。
【学法】学生学习形式分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品读、小组交流讨论,能从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课前说话练习:“在我心中,母亲是一个... 人,我感谢她,让我成为了一个.............................................. 人. !”
先请同学们完成一个练习,将这个句子填写完整。(学生回答)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正是母亲的爱让我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了⋯⋯的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母亲,一起来看(播放自制微视频)。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同学们知道朱德是谁吗?(学生说)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活动。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 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一起走进朱德的内心世界,回忆母亲的一生。
我们一起学习朱德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出示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利用情感导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绪在情感的渲染中进入文本。】
三、了解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
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四、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文生字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五、整体感知,品读母亲
(一)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独立思考)
要求:
①画出生字、词语。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回忆了(),赞颂了母亲()优秀品质,抒发了()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决心。(学生自读课文,独立思考教师巡视,不做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从而完成对文中母亲的整体感知。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字词,自己分析字词的音形义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并能够独立思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本文大意,为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解文章内涵奠定基础。】
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以上两个问题。1、读完的同学请上台写出文中的难字,并讲解字的音形义,带领同学齐读两遍。2、完成第二个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小组合作)
(过渡)语文课上常常少不了字词的学习,今天我们能不能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来学习全文。同学们猜猜是哪个词?
学生猜测议论片刻后教师公布答案。(“还”)请小组成员互相协作从文中找出带有“还”字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看看通过“还”写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人物什么品格?
每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读课文找句子、分析、并将相关句子写在黑板上。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黑板上的句子,归类,边归类边板书)
第一类
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②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
③因为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④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①②句写出了母亲的勤劳,③④句写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⑤句写出了母亲的宽厚仁慈,⑥句写出了母亲同情支持革命。
第二类
⑦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⑧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⑦⑧句中的“还”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教育之深。文中还有些句子、段落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大、教育之深,请找出这些句段并激情朗读。
教师点拨:文中写了母亲给我的教育和影响,用我的“行动”和感受侧面烘托,丰满了母亲形象。
第三类
⑨他们劳动惯了,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⑩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⑨⑩句涉及了父亲和祖父,句中的“还”写出了他们什么共同特点?(勤劳)提问:文中还有哪些人具有勤劳的品质?(大家庭中的其他人、许许多多的贫苦农民)
讨论:文中写许多和母亲一样具有勤劳品质的劳动人民,这样写有何好处?(由写母亲拓展到写千百万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深化了母亲形象。)
(三)再次品读,体会深情(同桌合作)
(过渡)假如这位伟大的母亲是你的母亲,你的心中怀有怎么样的感情?(学生答)
1、以上句中的“还”字都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上述句中的“还”表达了对母亲
的尊重、爱戴、敬佩、感激之情。2、迁移:文中还有许多朴实的词句,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请同桌合作找出你们认为最有感情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同桌自由讨论。(同桌有困难可提交小组讨论)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文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的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过渡)中国有句名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由于肩负着民族的重任,也由于战争环境,朱德没有时间侍奉老母,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
1966年11 月,当一位意大利记者问朱德:“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毫不犹豫地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
3、朱德同志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用我们洪亮的声音齐读)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