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

合集下载

教授推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

教授推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

教授推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英国文学教授约翰〃萨瑟兰向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他最喜欢的小说;还有至今让人们纠结的人生困境,这个困境让狄更斯给《远大前程》安排了两个结局。

采访:当说到维多利亚时代小说时,某种程度上,你成了福尔摩斯那样细致的侦探了。

回答:对我而言,我们看来不能用固定模式来读这些小说。

我探索这些作品创造出的世界。

我梳理隐藏在作品中的含义,研究稀奇古怪的人和事,破解那些谜题。

伟大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永远无法解读完毕。

比如,明年就是狄更斯诞辰两百周年了,但至今尚未真正弄清楚《远大前程》的内容:主旨到底是关于一个势利小人呢?还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绅士?在我看来,这些争论和不确定就是小说的精髓。

小说如生活,让我们明白现实如此纷繁莫名,同时让人非常畅快淋漓。

采访:在你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能不能举例说明?回答:我认为《远大前程》第一章是狄更斯最优秀的段落之一。

皮普去了墓地,看到父母和死去兄弟们的坟墓;当他逐渐接受他们死亡的含义时,抬起眼睛,看到了远处的绞刑架,这是一个如父亲般角色——马格威奇——非常重要的象征,因为当他从澳大利亚逃回来时,就得面临绞刑。

而且,皮普自我意识第一次突然觉醒。

这是一个阴郁的冬日傍晚,他独在墓地,接着意识到自己是皮普。

突然,从墓碑后头,跳出这么一个怪物,简直就是一个父亲的可怕版,当然,这家伙还是一个逃犯。

他的腿上戴着重重的脚镣。

看书或看电影的时候,在脑海中或眼前出现这个场景,保证你一辈子忘不了,就象《雾都孤儿》(《奥利弗〃退斯特》)里奥利弗和稀饭的场景(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指奥利弗吃完了一碗,还要第二碗的情节——译者注)。

但是后面大概过了40章,狄更斯说:从停泊在泰晤士河河口的押囚船上,马格威奇逃脱了,戴着重重的镣铐,他沿着河岸游了长长的一段路程。

读者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大纰漏。

实际上,这真不是纰漏,因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对游泳知之甚少。

他们可能已经有更衣车了,但他们不知道脚上戴着如此沉重的镣铐,是不可能游泳的。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与社会变迁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与社会变迁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与社会变迁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一共统治了63年,这期间,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同时也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文学与社会变迁两个角度来探究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

一、文学作品1.小说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风格多元化,较早的作品多是浪漫主义风格,细腻婉转,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艾米莉·布朗特的《呼啸山庄》。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小说的风格也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缺陷,比如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的村庄》。

2.诗歌浪漫主义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中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元素也开始出现。

艾尔弗莱德·路德·特尼生的《燕归来》和罗伯特·布朗宁的《简妮·里德》是两个明显的例子。

此外,比如马修·阿诺德的《邦德庄园涅磐曲》也是一首有代表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

3.戏剧维多利亚时代的戏剧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早期的作品有些是受到莎士比亚的启发而产生的,如詹姆斯·谢里丹·邦德的《穿孔医生》和奥斯卡·王尔德的《重要的是要德莉拉》。

但随着时代的进展,戏剧也出现了更多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元素,如乔治·伯纳德·肖和亨利·艾瑞森·史卡奇的作品。

二、社会变革1.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英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工人阶级的出现。

这些工人面临着低工资、长时间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2.阶级结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贵族阶级、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贵族阶级是社会的最高阶层,其中有些人可能是从爵位中得到的,有些则是出身于贵族家庭。

维多利亚时代热门小说对文学的贡献

维多利亚时代热门小说对文学的贡献

维多利亚时代热门小说对文学的贡献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里的文学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而有了相应的影响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热门小说的出现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们不仅在当时具有了很高的人气,而且在后来的岁月里,仍然能够传达出那个年代的文化精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介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产物,它们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问题等的描写和探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时期的一些热门小说对文学所作出的贡献。

《简·爱》《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个作品以塑造女主角简·爱的形象为中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压迫和女性的封建地位。

小说中,简·爱代表着女性的自由和独立,她从小就经历了很多困苦和挫折,却仍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这个形象不仅对当时女性的解放意识有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这个作品通过对家族命运和人性矛盾的展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小说中,希斯克利夫和卡瑟琳之间复杂的感情,以及家族之间的纷争和争斗,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个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性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开拓出了新的视角和表现手法。

《双城记》《双城记》是查尔斯·狄更斯所作的一部小说,此书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社会现状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小说中,主人公塞德里克·达恩和西奥·恩格尔分别代表了法国贵族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他们之间的命运纠葛,不仅展现了当时两国的悲欢离合,而且也提出了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和批判。

这个作品以其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文学引入了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历史运动的关注和表现。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今天三立在线教育SAT网为大家带来的是SAT出题点之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上)的相关资讯,备考的烤鸭们,赶紧来看看吧!1、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推荐星级:6星作家介绍:英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

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作品推荐:Oliver Twist《雾都孤儿》Hard Times《艰难时世》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2、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推荐星级:5星作家介绍:英国作家。

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1819年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

乔治·艾略特所塑造的人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不像有的批评家所说的是"狭隘的维多利亚时期道德教条"的传声筒。

作者本人也曾辩解说:"我的作用是美学意义上的陶冶,而非充当教化的老师——我的目的是要唤起社会道义所呼唤的高尚情感,而不是为社会规定什么。

教授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

教授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

教授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教授推荐:5本维多利亚时代小说英国文学教授约翰·萨瑟兰向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他最喜欢的小说;还有至今让人们纠结的人生困境,这个困境让狄更斯给《远大前程》安排了两个结局。

采访:当说到维多利亚时代小说时,某种程度上,你成了福尔摩斯那样细致的侦探了。

回答:对我而言,我们看来不能用固定模式来读这些小说。

我探索这些作品创造出的世界。

我梳理隐藏在作品中的含义,研究稀奇古怪的人和事,破解那些谜题。

伟大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永远无法解读完毕。

比如,明年就是狄更斯诞辰两百周年了,但至今尚未真正弄清楚《远大前程》的内容:主旨到底是关于一个势利小人呢?还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绅士?在我看来,这些争论和不确定就是小说的精髓。

小说如生活,让我们明白现实如此纷繁莫名,同时让人非常畅快淋漓。

采访:在你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能不能举例说明?回答:我认为《远大前程》第一章是狄更斯最优秀的段落之一。

皮普去了墓地,看到父母和死去兄弟们的坟墓;当他逐渐接受他们死亡的含义时,抬起眼睛,看到了远处的绞刑架,这是一个如父亲般角色——马格威奇——非常重要的象征,因为当他从澳大利亚逃回来时,就得面临绞刑。

而且,皮普自我意识第一次突然觉醒。

这是一个阴郁的冬日傍晚,他独在墓地,接着意识到自己是皮普。

突然,从墓碑后头,跳出这么一个怪物,简直就是一个父亲的可怕版,当然,这家伙还是一个逃犯。

他的腿上戴着重重的脚镣。

看书或看电影的时候,在脑海中或眼前出现这个场景,保证你一辈子忘不了,就象《雾都孤儿》(《奥利弗·退斯特》)里奥利弗和稀饭的场景(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指奥利弗吃完了一碗,还要第二碗的情节——译者注)。

但是后面大概过了40章,狄更斯说:从停泊在泰晤士河河口的押囚船上,马格威奇逃脱了,戴着重重的镣铐,他沿着河岸游了长长的一段路程。

读者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大纰漏。

实际上,这真不是纰漏,因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对游泳知之甚少。

英国维多利亚文学心得体会

英国维多利亚文学心得体会

英国维多利亚文学心得体会篇一: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六.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 Era 1837年—1901年)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波兹特写》(Sketches by Boz),《匹克维克外传》(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美国札记》(American Notes),《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荒凉山庄》(Bleak House),《艰难时世》(Hard Times),《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小说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亨利·艾斯蒙德》(Hey Esmond),《纽可姆一家》(The Newcomers)。

勃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简爱》(JaneEyre);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安尼·勃朗特(Anne Bronte)的《安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

代表作《亚当·比德》(Adam Bede),《弗罗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织工马南》(Silas Marner),《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A Study of Provincial Life)。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从狄更斯到布朗宁夫人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从狄更斯到布朗宁夫人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从狄更斯到布朗宁夫人维多利亚时代是指1837年至1901年,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期间的时代。

这个时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本文将探讨一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并分析他们在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1.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他以描写社会底层人民及揭示社会不公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和《双城记》等。

通过生动形象地塑造角色和刻画情节,狄更斯呈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对改善社会状况提出了批评和愿景。

2. 奥斯汀(Jane Austen)奥斯汀是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以写实主义风格描写了当时上流社会和家庭生活。

她通过优美细腻的文字,揭示了社会阶层、婚姻制度和女性地位等问题。

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和《爱玛》等。

3. 勃朗宁夫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和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勃朗宁夫妇是维多利亚时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勃朗宁夫人以她浪漫的情诗而闻名,特别是她的长篇诗集《葛底斯堡之歌》。

这部作品诉说了她与罗伯特·勃朗宁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触及到了宗教、政治和自由等议题。

而罗伯特·勃朗宁则以其复杂而富有戏剧性的独白诗闻名,如《佳马琼斯之死》。

4. 珍·埃尔(Charlotte Bronte)珍·埃尔是一位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她最著名的作品是《简爱》。

这部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探讨了社会束缚、性别角色和自我实现等主题。

她的写实主义手法和对道德伦理的关切使她成为了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

5. 威尔斯(H.G. Wells)尽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对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19世纪)1、威廉、华兹华斯:桂冠诗人;《独自云游》《孤独的割麦女》《抒情歌谣集》最杰出的诗篇;《序曲》;2、柯勒律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克里斯贝尔》3、骚赛:桂冠诗人;《Thalaba the destroyer》是骚赛最重要的长篇史诗之一;另一各是《格拉玛的诅咒》4、乔治、戈登、拜伦:《唐璜》5、雪莱:《阿多尼》,悼念济慈,英国史上最杰出的挽歌之一;《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致云雀》《诗辩》(A defence of poetry);6、约翰、济慈:《圣。

阿格尼斯节前夕》是使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许多颂歌:《秋颂》《夜莺颂》《希腊古翁颂》7、阿尔弗雷德、丁尼生:《Break,break,break,》;《公主》;《悼念In memoriam》英国史上最优秀的挽歌之一;8、罗伯特、布朗宁:首创dramatic monologue;《环与树》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长诗之一;9、伊丽莎白、布朗宁:《孩子们的哭声》;10、托马斯、昆西:《一个抽鸦片人的独白》,对詹姆斯、乔伊斯和T.S 艾略特产生一定影响;11、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之父;12、简、奥斯汀13、勃朗特三姐妹14、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19世界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同时是多产且学识渊博的作家;《亚当、比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米德尔马契》15、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夏洛蒂勃朗特传》16、查尔斯、狄更斯:乐观时期:《波兹特写》《匹克维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不乐观时期:《美国札记》《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后期:《荒凉山庄》《艰难时事》《双城记》《远大前程》17、萨克雷:《名利场》《亨利埃斯蒙德》《纽克母一家》18、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还乡》《喀斯特桥市长》《威塞克斯故事集》《列王》the dynasts:哈代思想艺术集大成之作19、约瑟夫、路德亚林、吉普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20: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21:奥斯卡、王尔德。

《维多利亚时代的悲情与浪漫——《呼啸山庄》的爱恨纠葛》

《维多利亚时代的悲情与浪漫——《呼啸山庄》的爱恨纠葛》

维多利亚时代的悲情与浪漫——《呼啸山庄》的爱恨纠葛介绍在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时期。

这个时代充满了对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探索与挑战。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赢得了广泛赞誉。

维多利亚时代背景维多利亚时代(1837年-1901年)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统治下的一个时期,也被称为“长莺时代”。

这段时间历经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变革。

这一时期对道德观念、阶级制度和性别角色产生了深远影响。

《呼啸山庄》简介《呼啸山庄》讲述了一个复杂而扑朔迷离的爱恨故事。

故事发生在约克郡乡村,通过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厄什利之间的爱情纠葛展开。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希思克利夫、凯瑟琳以及他们周围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们深藏的情感和复杂的关系。

爱恨情仇《呼啸山庄》中的爱情纠葛既扣人心弦又让人动容。

主人公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他们无法摆脱彼此,却又因为阶级、家族等因素产生了无数次冲突。

这种悲苦而又复杂的爱情线索是小说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社会反映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呼啸山庄》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小说中对阶级制度、家族责任和个体自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挑战和冲突。

小说主题《呼啸山庄》的主题之一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

小说中的角色们追求着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幸福,摆脱了传统社会对他们的束缚。

另一个主题是爱情与痛苦之间的不可分割。

小说深入揭示了爱情带来的喜悦和痛苦,并探讨了人们对于爱和痛苦是如何应对和认知的。

结论《呼啸山庄》这部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其描绘出的爱恨纠葛、社会反应以及深入探讨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当时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

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令人深思不已。

介绍维多利亚的书籍

介绍维多利亚的书籍

介绍维多利亚的书籍摘要:一、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介绍二、推荐维多利亚时代相关书籍三、维多利亚女王传记介绍四、维多利亚时代小说推荐五、总结正文: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繁荣与影响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个时代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社会风貌吸引了众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书籍,既有历史传记,也有经典小说,供大家学习和欣赏。

首先,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

这个时期始于1837年,结束于1901年,期间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帝国扩张和文化繁荣等多个阶段。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长达63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的统治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时期。

在众多关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书籍中,我们首先推荐《英国人之最:维多利亚》。

这本书由英国作家斯特拉奇撰写,讲述了维多利亚女王传奇般的一生。

书中描绘了女王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以及她与丈夫艾尔伯特亲王的爱情故事。

这本书对于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具有很高的价值。

此外,关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也非常丰富。

其中,《名利场》和《匹克威克外传》等作品是该时期文学的代表。

这些小说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风貌。

阅读这些小说,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传记中,我们推荐《维多利亚女王》一书。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女王的一生,包括她的统治、家庭生活以及与政治家们的交往。

作者朗福德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接近这位传奇女性。

最后,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

除了前面提到的《名利场》和《匹克威克外传》外,还有《荒凉山庄》、《曼斯菲尔德庄园》等作品。

这些小说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是了解维多利亚时代不可或缺的读物。

总之,维多利亚时代的书籍丰富多彩,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这个时期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名人诗歌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名人诗歌

维多利亚时代(1837年-1901年)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时期,这一时期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维多利亚时代的名人诗人及其代表作品:1. 阿尔弗雷德·吉尔伯特 (Alfred Lord Tennyson):- 代表作品:《乌鸦》(The Raven)、《风之召唤》(The Call of the Wind)等。

2. 罗伯特·布朗宁 (Robert Browning):- 代表作品:《卡桑诺瓦的夫人》(The Lady of Shalott)、《我的最后的那一世》(My Last Duchess)等。

3.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 代表作品:《葡萄酒瓶》(A Musical Instrument)、《葡萄酒之歌》(Wine of Cyprus)等。

4. 马修·阿诺德 (Matthew Arnold):- 代表作品:《孟德斯曼》(Mycerinus)、《长诗朗读》(The Scholar Gipsy)等。

5.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Christina Rossetti):- 代表作品:《时间的奴隶》(Goblin Market)、《冬天的灰色》(Winter: My Secret)等。

6. 戈弗雷·查尔斯·奇斯滕 (G. K. Chesterton):- 代表作品:《球的权力》(The Ballad of the White Horse)、《底比斯的圣人》(The Feast of Barchester)等。

7. 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代表作品:《希望是羽毛》(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因为我不能停留》(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等。

《狄更斯文选》-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写实主义

《狄更斯文选》-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写实主义

狄更斯文选-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写实主义介绍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以揭露当时社会问题和关注弱势群体为特点,著作广泛启发了人们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思考。

本文将着重介绍狄更斯的文选作品,探讨这些作品如何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写实主义。

文选作品1. 《雾都孤儿》(Oliver Twist)《雾都孤儿》以孤儿奥利弗·特威斯特(Oliver Twist)为主角,展示了贫困、虐待和社会阶级差距等问题。

狄更斯通过生动描写孤儿院、贫民窟和吉普赛人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底层人民面临的残酷现实。

此外,在描述富有阶级与穷苦无依者的对比时,呼吁关爱弱者并推动社会改革。

2.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以管家的孤儿菲力普·旺波尔(Philip Pirrip)为主角,描写了他从谦逊起步到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

小说中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贵族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冷漠和不公平。

通过描写人物的成长和角色扮演,狄更斯探讨了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3. 《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背景为背景,交织着伦敦和巴黎两个城市的故事。

通过弗朗西斯·达奥尼、查尔斯·达奥尼和赫尔默·克鲁兹三位主要角色的遭遇与对比,狄更斯刻画了法国贵族腐败和暴政统治下数以万计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并凸显出爱、牺牲和复仇等主题。

社会写实主义风格狄更斯作为一位社会观察家,常常在他的小说中使用夸张生动的笔触来展示真实而残酷的现实。

同时,他善于刻画角色的细节,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们的生活。

这种社会写实主义风格使狄更斯的作品不仅是故事的讲述,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洞察和批判。

总结狄更斯的《狄更斯文选》作品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写实主义文学最为出色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大卫·科波菲尔》《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年-1880年),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英国小说家,与狄更斯和萨克雷齐名。

其主要作品有《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等。

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英国小说家。

因长篇小说《名利场》问世被公认是天才小说家。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1855年),早年生活贫困,曾当过家庭教师,写成了世界性名著《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1848年)和安妮·勃朗特(1820年—1849年),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艾米莉写成了《呼啸山庄》,安妮写成了《艾格妮斯·格雷》。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年-1889年),英国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Dramatic Lyrics),《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诗剧《巴拉塞尔士》(Paracelsus)。

因为在著名动画《EVA》中的一句诗“God in his heaven,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而被广大动漫迷所熟知。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名人诗歌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名人诗歌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名人诗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指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时代。

这一时期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以下将介绍几位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首先介绍的是艾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他被誉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作品情感丰富,饱含深度。

他的名作《乌鸦》(The Raven)描绘了一只乌鸦的形象,寓意诗人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锁履人》(The Lady of Shalott)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描写了一个困居在城堡中的女子的生活,通过女主角的视角展现了对外界的渴望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接下来是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注重写实和心理描写。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卡斯托勒桥上的千步人》(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和《我的最后的世界》(My Last Duchess)。

《卡斯托勒桥上的千步人》描绘了一个神秘的笛手诱走小镇上的孩子们的故事,寓意着人性的贪欲和无法抗拒的诱惑。

《我的最后的世界》则通过一位贵族男子的视角,揭示了男性权力和控制的阴暗面,让人深思。

还有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她以她的爱情诗而闻名,最著名的作品是《葬礼赞歌》(The Funeral Sonnets)。

这是一组由44首构成的诗集,通过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痛苦,展现了作者的深情和才华。

此外,还有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

她的作品以清新的感觉和宗教主题著称。

《寻径》(Goblin Market)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两个姐妹面对妖精市场的诱惑与冲突的故事,寓意着诱惑与纯洁的对抗。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不仅有以上几位诗人的经典之作,还有很多其他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作品。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

六.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 Era 1837年—1901年)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波兹特写》(Sketches by Boz),《匹克维克外传》(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美国札记》(American Notes),《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荒凉山庄》(Bleak House),《艰难时世》(Hard Times),《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小说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亨利·艾斯蒙德》(Henry Esmond),《纽可姆一家》(The Newcomers)。

勃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简爱》(Jane Eyre);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安尼·勃朗特(Anne Bronte)的《安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

代表作《亚当·比德》(Adam Bede),《弗罗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织工马南》(Silas Marner),《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A Study of Provincial Life)。

《巴黎圣母院》: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史诗

《巴黎圣母院》: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史诗

巴黎圣母院: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史诗简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31年。

它以19世纪巴黎圣母院为背景,描写了在哥特式建筑的阴影下发生的爱情、妒忌和悲剧。

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维多利亚时代和文学背景维多利亚时代是指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统治下的时期(1837年-1901年),它是英国历史上对社会变革、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不平等。

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和发展,作家们通过各种形式反映社会现象、思想意识和人性困境。

许多文学作品探索了爱情、家庭、道德和社会等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角色。

《巴黎圣母院》则是其中一部突出代表作。

内容概要《巴黎圣母院》以巴黎圣母院为舞台,讲述了建筑师克罗德与钟楼魔王奎斯蒂安之间的爱情三角关系,并揭示了他们之间所承受的痛苦、嫉妒和背叛。

小说开始于15世纪的法国,描绘了克罗德与埃斯梅拉尔达之间纯真而不被接受的爱情故事。

然而,当他发现自己无法拥有她时,他开始追求那些能提供安全感和地位的东西。

同时,奎斯蒂安成为克罗德心中黑暗面的化身,并追求着同样渴望得到埃斯梅拉尔达的欲望。

小说中还涉及到一系列与爱情并行的剧情,如巴黎圣母院教堂内部权力斗争、人性的黑暗面以及对残疾人格依赖的探索等等。

爱情与背叛《巴黎圣母院》将爱情的力量与人性的弱点相结合,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欲望和追逐权力时所付出的代价。

克罗德对埃斯梅拉尔达的深情厚意和奎斯蒂安对她的欲望成为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冲突。

这种爱情三角关系展示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真诚爱情和欲望之间的战斗。

此外,奎斯蒂安对克罗德的嫉妒也进一步加深了这场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

然而,在这样一个席卷着背叛、妒忌和痛苦的故事中,小说中还有一些温暖和慈爱的描写,如主角之一埃斯梅拉尔达对其他失落灵魂充满同情心等等。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大卫·科波菲尔》《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年-1880年),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英国小说家,与狄更斯和萨克雷齐名。

其主要作品有《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等。

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英国小说家。

因长篇小说《名利场》问世被公认是天才小说家。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1855年),早年生活贫困,曾当过家庭教师,写成了世界性名著《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1848年)和安妮·勃朗特(1820年—1849年),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艾米莉写成了《呼啸山庄》,安妮写成了《艾格妮斯·格雷》。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年-1889年),英国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Dramatic Lyrics),《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诗剧《巴拉塞尔士》(Paracelsus)。

因为在著名动画《EVA》中的一句诗“God in his heaven,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而被广大动漫迷所熟知。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

六.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 Era 1837年—1901年)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波兹特写》(Sketches by Boz),《匹克维克外传》(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美国札记》(American Notes),《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荒凉山庄》(Bleak House),《艰难时世》(Hard Times),《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小说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亨利·艾斯蒙德》(Henry Esmond),《纽可姆一家》(The Newcomers)。

勃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简爱》(Jane Eyre);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安尼·勃朗特(Anne Bronte)的《安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

代表作《亚当·比德》(Adam Bede),《弗罗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织工马南》(Silas Marner),《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A Study of Provincial Lif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教师姓名:谢群李晶编写时间: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使用教材:新编英国文学教程,彭家海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授课对象:英语专业0601、0602、0603、0604班学生Teaching Plan for Unit 11The Victorian Age (3)Teaching objectives1.Students should be clear about the literature in The Victorian AgeII.Teaching Strategies1. Us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to guide students in their learning;encourage students think themselves and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ctively. 2.Through group work or discussion in pairs to devel op students’ communicativeability.3.Encourage students to find related information through Internet or otherreferences to develop their self-study ability.III.T eaching Aims:1.To provide the learners with a brief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upto the end of 19th century;2.To introduce the learners to imaginative use of English and to help them towardsan 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3.To consolidate and extend the learners’ knowledge and fluency in English throughinteraction with literary texts;4.To further develop the learner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express emotional andmoral attitudes on a higher level than about daily occurrence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educated native speakers;5.To prepare the learners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n English at a higher level andto help them to develop interest in and, hopefully, the habit of,reading extensively.IV.Time AllocationIntroduction to the Victorian Age…………… 1 periodText Study of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 1 periodV.Teaching Methods●lectures on the rela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textual study●class discussion or presentation●reading assignment before each class●group work●research work for the term paperVI.Textbooks1. Peng Jiahai,2006,《A Course Book of English Literature》,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II.Reference booksBaldick, Chris. 2000.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Zhang, Boxiang.1997-98. British Literature, a Coursebook.V ol.1-3. Wuhan: Wuhan Uni. Press.VIII.Teaching ProceduresVictorian Literature (3)Charles Dickens (1812-1870)1. Life and CareerCharles Dickens was born in 1812 at Portsmouth, where his father worked as a Navy pay office clerk. As a little boy, Charles was exceptionally bright andarticulate, and was often asked to perform before people. The boy had ahaphazard primary education, and spent much time alone reading in his littleroom all kinds of books, especially the eighteenth-century novels such asHumphrey Clinker, Peregrine Pickle, Robinson Crusoe, Roderick Random, Tom Jones, The Vicar of Wakefield, etc. The happy childhood ended in 1822 when the family moved to London. At the age of 12, young Charles had to work at ashoe-blacking factory in the East End because his father was taken to theMarshelsea prison, London, for debt. He worked 12 hours a day wrapping andpasting labels on bottled blacking, for 6 shillings a week. Those lonely, hungry days inflicted so early in life upon such a sensitive boy had left an ineradicable bitter remembrance in the remainder of his life. Years later he wrote: "I never said, to man or boy, how it was I came to be there, or gave the least indication of being sorry that I was there. That I suffered in secret, and that I suffered exquisitely, no one ever knew but I. . . . " ". . . My whole nature was so penetrated with the grief and humiliation of such considerations, that even now, famous and caressed and happy, I often forget in my dreams that I have a dear wife and children; even thatI am a man; and wander desolately back to that time of my life. " The bitterexperience of those years is described at greater length in thesemi-autobiographical David Copperfield (1849-1850).●In 1827, the fifteen-year-old Charles left school for good and entered a lawyer'soffice and later became a Parliamentary reporter for newspapers. This experience enabled him to get acquainted with the inside knowledge of the British legal and political system, gave him the chance to meet people of all kinds, and prepared him both in art and stuff for his coming literary career.●Beginning from 1836, the year he married and published his first work Sketchesby Boz, the rest of his life was a story of work, of work without rest. Besideswriting novels, he was the editor or owner of severa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he was an enthusiastic participant and organizer of some charity activities. Hetraveled to America twice and widely on the Continent. In his later years, he also did a lot of recitations of his works and even joined in their performances.●In 1870, Charles Dickens died of overwork, leaving his last detective novelEdwin Drood unfinished.2. Main Features of His Work1) A Master Storyteller●The greatness of Charles Dickens is of a peculiar kind. He is, at the same time, agreat entertainer and a great artist. Though by no means an intellectual, Dickens is a genius in storytelling. With the very first sentence, he engages the readers'attention and holds it to the end. The publication method of installment helps him cultivate an ability to sustain interest through all kinds of literary devices, such as suspension, coincidence, deus ex machina, dramatic dialogues and melodrama, etc. By confining to the bourgeois middle-class life he knows so well, he is able to entertain a large audience who find a lot in common in his interest and concern.By limiting the central world of his creation to the world of his own life, hepresents us a London with an extraordinary vividness. The atmosphere of London fog, London smoke, the pale dusty London sunshine, London's shabbiness,variety, intimacy and, vastness are all there in his works. This power of realizing the actual setting never fails Dickens.2) Characters●Dickens is a comprehensive novelist. His character-portrayal is the most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his creation. His world seems to be fuller and richer than many other novelists'. Among his vast range of various characters, there are both types and individuals. They are impressive not because they are true to life. On the contrary, they are mostly larger than life, seldom to be found in real life. Often they are humorous exaggerations of some well-marked human traits-sometimes one's personal manner of speech, sometimes his habitual gesture or behavior and sometimes just some physical peculiarity. In many cases, universal experience becomes individualized in types.●Dickens is best at child character portrayal. Almost all his child heroes andheroines are innocent, virtuous, persecuted or helpless. They are spotless in their thoughts, intentions and wishes. In the very heart and soul, they are pure, refined and gentle-hearted. Some of the most unforgettable characters like Oliver Twist, Little Nell, Paul Dombey, David Copperfield, Little Dorrit, and Little Pip, have become famous type characters.●His success with children lies in his writing from a child's point of view. Childrenare instinctive: they have strong imaginations, vivid sensations; they see life as black and white, and bigger than reality; their enemies seem demons, their friends angels; their joys or sorrows absolute and eternal. They do not look at life with the eye of the wise, the intellectual or the instructed observer; they are notashamed of sentiment. In fact, they see life very much like Dickens and hecertainly does have an extraord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m. The first halves of David Copperfield and Great Expectations are among the most profound pictures of childhood in English literature. Here Dickens seems not only living, butlife-like, for though the world is more exaggerated, lit by brighter lights, darkened by sharper shadows than those of grown-up's, it is exactly the world as it i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a child.●Dickens is also famou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orrible and grotesque figures,such as Fagin and Bill Sykes (Oliver Twist), Quilp (The Old Curiosity Shop),Squeers (Nicholas Nickleby), Uriah Heep (David Copperfield), Mr. Tulkinghorn (Bleak House), Wigg (Our Mutual Friend), etc., and the broadly humorous orcomical characters like Sam Weller (The Pickwick Papers), Mr. Mieawber (David Copperfield), Mr. Bumble (Oliver Twist), and Mrs. Gamp (Martin Chuzzlewit).With a peculiar power he inherits from Smollett, he is able to portray a characterwith just a few words or by highlighting or exaggerating some peculiar features of his characters.3) Humor and Pathos●Dickens's nov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mingling of humor and pathos. He seemsto believe that life is itself a mixture of joy and grief; life is delightful justbecause it is at once comic and tragic. Dickens is a great humorist. Whether he exaggerates a person's physical traits or ridicules his temperamental defects,whether he means to be light-heartedly jocular or bitterly satirical, he is sure to produce roaring laughter or understanding smiles. To match his humorous genius, Dickens is also very good at painting pictures of great pathos. After reading The Old Curiosity Shop and Dombey and Son, one can hardly forget the dying scenes of little Nell and little Paul. So, this is apparently a key to his popularity-giving readers bright merriments and dark gloom at the same time, mingling tears and laughters as in real life. Nevertheless, here also lies the danger for an artist.Sometimes Dickens is so eager to put forth his humorous genius and so anxious to arouse from the readers the same great sympathy and concern as he has that he goes a bit too far. In such cases, the dramatic scenes degenerates into melodrama, and sentiments slip into excessive sentimentality. It weakens the realistic andnatural effects , of both his narrative and characterization.3. Novels●Altogether, Charles Dickens wrote 17 novels. Their creation covers a range ofover twenty years. Most of his novels, especially the early ones, even if they are products of bursting fantasy, are deeply rooted in his knowledge of thatpetty-bourgeois urban world which he knew under the skin, from its pretentious absurdity to its most sordid squalor. The combination of an optimism aboutpeople and a critical realism about the society is present in his work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Roughly speaking, Dickens' work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arlygroup and the later group.A. Early Works (1836-1850)●The early group includes all those up to David Copperfield, in which he attacksone or more specific social evils: workhouses, debtor's prisons, Yorkshire school,legal fraud, capital punishment, envy and self-righteousness disguised as religion and justice, etc. Here, the techniques, both of the fiction itself and of the social criticism embodied within it are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The institutionsDickens attacks are easily recognizable, and once the abuse has been overcome, the way is open to a happy conclusion.●This period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he creation of folk heroes such as Pickwick,Oliver Twist, David Copperfield, Nell, etc. The good, honest people, mostlyworking-class, are shown at the center of life in a society, which, howevercorrupted, still works upon the rule that the virtuous be rewarded for their virtue.The structures here are often loose; the plots are wildly improbable; coincidences abound; deeds often lack their natural outcome. Yet the youthful optimism of the young successful author was so effectively contagious that it had at its beckon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readers, from the most illiterate to the mostintellectual.B. Later Works (1852-1870)●The early success with the public gives Dickens not only an assurance that leadsto increased powers of poetic expression and narrative technique, but also the confidence to assert his thematic priorities to a point where they contradict the social assumptions of many of his readers, though he never rejects the basicmethod which has brought him his initial success.●All the later nove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 present acriticism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of the Victorian England. Here, his attacks on capitalist society become more urgent and passionate, and this urgency creates novels of great compactness and concentration. Though the later books are in places just as funny as the earlier, as Dickens explores more bleakly ableaker world, there are fewer jokes and the humor becomes more satirical and the comedy becomes "harsher. His laughter ceases to be free, or carefree; it is constantly inhibit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unfunny side of life.●This period also marks the development of Dickens towards a highly consciousartist of the modern type. The novels become heavily symbolic, not onlyproviding the work a predominant atmosphere but also highlighting its central concern. The institutions attacked are important not in themselves but asmetaphors for a repressive social psychology. Besides, the structures are usually more complex but well framed; the plots, often multiplied, are well develop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