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解压读后感(精选多篇)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54da2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8.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背景介绍《为心灵解压》是一本关于心理释放和舒缓的自助书籍,作者通过实际案例和心理学理论,向读者传达了解压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心理平衡的方法。
本书主要围绕解压的重要性和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进行阐述,对许多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需要解压?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源,例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交压力等等。
这种常态下的持续压力会导致我们的心理健康遭受损害,甚至会引发焦虑、抑郁等问题。
因此,解压变得至关重要。
解压的重要性•解压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
当我们经历过长时间的紧张和压力后,身体会出现疲劳感,而适当的解压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和活力。
•解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适当的解压可以减轻这种消耗,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解压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
通过解压活动,我们可以有效地释放内心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让心理恢复平衡,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解压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
适当的解压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提升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何进行解压?•体育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内源性酸,同时也释放了紧张情绪,通过运动可以充分放松身心,提高舒适感。
•心理放松。
通过深呼吸、冥想、放松音乐等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进入放松状态,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社交交流。
和朋友、家人一起聊天、吃饭、旅行等,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分享快乐和烦恼,减轻心理压力。
•艺术创作。
画画、写作、音乐创作等艺术活动可以让我们发泄情感、转移注意力,缓解内心的压力。
•心理咨询。
如果自己无法自行解决压力和情绪问题,可以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倾诉内心的困扰,接受专业的指导和辅导。
总结《为心灵解压》是一本关于心理释放和舒缓的自助书籍,通过实际案例和心理学理论的阐述,向读者传达了解压的重要性和方法。
解压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恢复心理平衡,提升生活品质。
2024年为心灵减压读后感范文
![2024年为心灵减压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eb32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b.png)
2024年为心灵减压读后感范文标题:《2023年为心灵减压读后感》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XXX。
在这篇《2023年为心灵减压读后感》中,我将详细描述我在阅读该书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和启示。
该书以2023年为背景,以心灵减压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当代人在面对压力、焦虑和困惑时的内心世界和解决方法。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让我更加懂得如何面对压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首先,通过阅读《2023年为心灵减压读后感》,我对当下社会的压力和焦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者通过刻画主人公在面对职业、家庭、人际关系等问题时所遭受的压力和焦虑,生动地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压力山大。
我不禁自问:作为现代人,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书中的主人公通过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了减压的途径,这让我深受启发。
第二,该书引导我思考何为真正的内心平静和快乐。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深度思考和内心探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他意识到外在的成功和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只有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信,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
这让我反思,我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内心的探索和发现,找到真正让自己平静和快乐的事物和方式。
第三,书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通过寻求外界的帮助和自我调适,最终战胜了困难,找到了排解压力的方法。
这给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应该学会寻求帮助,不要孤军奋战。
也许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法独自承担那么多的压力,需要倾诉、交流或是接受专业的辅导。
通过寻求外界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释放内心的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该书给了我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舒缓压力。
比如,书中提到保持身心的健康非常重要,通过运动、音乐和阅读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这些方法在我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尝试。
我也更加懂得放慢自己的步伐,学会享受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写日记和分享与他人来释放内心的压力。
最新心理减压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最新心理减压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b68ca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0.png)
最新心理减压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心理减压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心理减压心得体会篇1正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每个人都会有感受到烦闷,愁苦的时候,现又恰逢新冠疫情,心理不免有些沉重。
所以,在听过方舟老师的讲解与疏导之后,感觉收获颇多:一、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的是,传染病暴发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心灵的创伤,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是十分正常的。
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心情,也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不必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
我们会发生这些改变都是正常的。
接纳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应对疫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对可能有的负面心态听之任之,要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定的监控。
我们可以关注自己是否沉浸于某种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自己对于疫情的看法、信念是否有不合理之处,自己的生活习惯、行为轨迹是否出现了不必要的过大波动。
总之,将自己的状况和最有利于抗击疫情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并及时调整。
二、学习到了压力管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对压力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使我能够分析压力源形成的内外原因,懂得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三、学会了一些减轻负面情绪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了不要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先放下情绪,然后再冷静思考解决对策。
提高了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减轻了自己累积在自己身上的压力,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提高了自己的洞察力。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通过各种改善不良情绪与压力舒缓的系列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
总之,真是收益多多啊!最新心理减压心得体会篇2在一般人的眼里,教师是个很好的职业,工作比较清闲,收入也颇稳定。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2b8ffd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9.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范文一适当的心理压力是工作的动力,但压力太大却会给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果心理压力大,就会产生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
心情不好,就会不自觉地将低落、暴躁等情绪带进课堂,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很难耐心地与学生交流,有良好的情绪带动和感染学生愉快地学习,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一名教师,承当的是传授知识和教育的双重任务,面对各方面存在很多差异的个体,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就要学会正确地为自己的心灵解压,这样才能保证能心情愉快地走进课堂,才会和学生和谐相处,提高教学效果。
本书从心理调节、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和事业成就四大方面结合典型的案例进行了问题解析,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一、正确认识自己,为心灵解压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而不是神。
教师工作竞争剧烈,承当着多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事业、家庭、以及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这很容易使教师身心疲惫,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傅教授指出:既然压力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遇到问题要学会化解,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放松、注意力转移、自我暗示等方式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防止将消极的情绪带入工作中,带入课堂中,影响师生关系,影响工作效率。
积极面对各种问题,学学傅教授建议教师的那样:不要事事操心、不要更拼命,而要更有效、允许本该做完的事推迟完成、不要总是心存愧疚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解压,从情感上、生活习惯上改变自己,远离心理疾病,这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二、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开展,教师要尽可能地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每个人都会有优缺点,每当我指出女儿的缺点时,她就会说: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人吗?确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存在这种或那种的差异,优生身上有缺点,学困生身上也有优点。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用表扬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不断努力,从而各尽其长,拥有自信。
心理减压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心理减压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825c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f.png)
心理减压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心理减压讲座范文篇1时代在发展,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如今,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因此,健康的心理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条件和基础。
在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学校里一名兼职的心理教师,常常面对各种各样学生的心理困惑,也就常常感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这次,我积极参加了同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兼职教师培训班。
几次的培训、学习之后,感觉收获颇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树立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方法,明晰了新途径,过去百思不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
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
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争做一名受欢迎的教师。
可见,我们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
要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要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
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要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11ad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c.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人们常说,读书是心灵的一种解压方式。
当我们沉浸于书中的故事情节,体验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就仿佛融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暂时放下了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压力。
然而,为了有效地从阅读中获得解压,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心情和需求的读物,并且将其与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相结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谈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以及它给我带来的心灵解压。
书的名字叫做《陌生人的孩子》,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小说,通过描绘一个陌生女子带着一个孤儿在战后的日本生活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不同人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我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工作中的压力让我感到疲惫和压抑,我需要一本能够带给我情感共鸣和启示的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逃离现实的压力,还能与主人公一起经历她的心灵成长和思考。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深入探讨了人们在互动中的真实感情和隐藏的故事。
这让我不禁思考起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方式和对他人情感的理解。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陌生的女子,她带着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她对周围的人保持着一种神秘和疏离的态度,从不与人交流,仿佛是一个冷漠而陌生的存在。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她与周围的人们开始逐渐建立起情感联系,展示出她内心深处的温暖和善良。
这种转变让我感到震撼,也使我思考起自己在与他人交流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阅读《陌生人的孩子》,我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经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是否总是表现得冷漠和疏离。
我渐渐地明白,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不仅仅是通过言语和行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灵的沟通和理解。
只有当我们敞开心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际关系。
除了对情感交流的思考,这本书还让我深入思考了人性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故事发生在战后的日本,当时社会充满了伤痛和困难。
主人公和其他人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生活,他们的行为和情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教师《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
![教师《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ed86b5cf46527d3240ce05b.png)
教师《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面对一群知识水平不一、道德修养各异、个性差异巨大的学生,他们给我们带来快乐,但也会给我们增加压力。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令我们身心愉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情感、意志、道德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的融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既然师生关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种关系,我们就要学会正确处理。
读了《为心灵解压》后,我觉得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尊重高中生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个性,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人格,他们对老师的眼光,老师的评价尤其敏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要真正把学生当人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和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方式和特殊行为,才能取得全体学生对你的信任。
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去唤起学生美好的心灵,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如果教师师无视这一切,高高在上,学生肯定会尝试抗争,赢了,他便暗自得意,输了,就此埋下抗拒的种子,于日后伺机再较量,所以,我们要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学生犯了错,尽量私下处理,找个机会象好朋友一样找他谈心,让他有发言的机会,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老师给他的这点面子,学生们得到应有的尊重,都会自觉地去改正错误,自觉地去学习,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彼此都会相处愉快。
二、学会放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时候就像抓沙子一样,抓的越紧就会失去的越多,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自我教育。
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中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5篇可选)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5篇可选)](https://img.taocdn.com/s3/m/01a0405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f.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5篇可选)第一篇: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范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心灵解压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1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面对一群知识水平不一、道德修养各异、个性差异巨大的学生,他们给我们带来快乐,但也会给我们增加压力。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令我们身心愉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情感、意志、道德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的融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既然师生关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种关系,我们就要学会正确处理。
读了《为心灵解压》后,我觉得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尊重高中生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个性,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人格,他们对老师的眼光,老师的评价尤其敏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要真正把学生当人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和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方式和特殊行为,才能取得全体学生对你的信任。
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去唤起学生美好的心灵,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如果教师师无视这一切,高高在上,学生肯定会尝试抗争,赢了,他便暗自得意,输了,就此埋下抗拒的种子,于日后伺机再较量,所以,我们要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学生犯了错,尽量私下处理,找个机会象好朋友一样找他谈心,让他有发言的机会,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老师给他的这点面子,学生们得到应有的尊重,都会自觉地去改正错误,自觉地去学习,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彼此都会相处愉快。
二、学会放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时候就像抓沙子一样,抓的越紧就会失去的越多,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56afe2b10a6f524ccbf85b1.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口灵解压读后感(一)前几日,教校为教师们领搁了《为口灵解压》,尔有幸走远了傅宏教师的为口灵解压一书模板,文外的不少话语给了启发,让尔又一次对山重火复信无路,柳暗花亮又一村有了新的注解。
1、心思调治篇压力正在古代糊口外宽泛存正在,它是老师糊口外的一个事真。
既然压力无奈归躲,咱们便必需曲里压力,教会取压力谐和共处。
不少时分,只有换个角度来考虑答习题,您会领现,您的糊口借正在接续,但您会觉得沉紧了不少。
面临糊口外的种种挫合战抵触,咱们应该教会勤奋承受现真,正在否能的状况高来扭转那种状况,正在不成能时则来承受那样的现真,并取之谐和共处。
宣泄时便要宣泄,最佳是正在本人最尊重、最信任的人里前洞开口扉说没去。
坦怀相待的攀谈虽然不克不及扭转本人的处境,但却能够起到脏化心思的做用。
看外本人价值的人,没有会被他人的情绪所牵引,没有果他人的怒悲而有价值,一切的人皆很重要,果为您是一个共同的熟命体,出有人能取代您的觉得,替代您的熟命体验。
没有要试图讨孬一切的人,无须对他人的要供有供必应,没有要老是全力谦足他人的需供而疏忽甚至冤屈本人。
正在别人的要供、须要、压力战攻讦里前,要教会对峙本人的坐场。
实邪的自疑是像泉火同样,从自尔必定的深岩外渗没去的。
教会作本人,作最佳的本人,终极也会博得别人的尊敬。
2、师熟闭系篇每一位教师皆懂失亲其师,疑其叙的叙理,彼其间的立场战价值不雅越类似的人,互相之间的呼引力便越年夜。
本人人效应一经造成,人取人之间的磨擦事务战心思抵触会年夜年夜削减,会更易建设精良的人际闭系。
美国总统林肯已经援用过一句今嫩格言:一滴蜜比一添仑胆汁可以捕到更多的苍蝇,民气也是云云。
当教着作教熟的本人人的异时,咱们也没有要记了本人是老师,要连结必然的本则战底线,不克不及战教熟密切无间,更不克不及抛却本人的本则被教熟牵着鼻子走。
人更怒悲这些对本人的怒悲一直增多的人,人最怒悲这些本去否认本人,厥后必定本人的人,永近记着他人对您的孬,疾速遗忘您给他人的益处,英勇天承当义务,自动天认可谬误。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bb984255270722182ef711.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前几日,学校为老师们发放了《为心灵解压》,我有幸走近了傅宏老师的为心灵解压一书,文中的很多话语给了启示,让我又一次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新的注解。
一、心理调节篇压力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它是教师生活中的一个事实。
既然压力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很多时候,只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但你会感觉轻松了很多。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冲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可能时则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与之和谐共处。
发泄时就要发泄,最好是在自己最尊敬、最信赖的人面前敞开心扉说出来。
推心置腹的交谈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却可以起到净化心理的作用。
看中自己价值的人,不会被别人的情绪所牵引,不因别人的喜欢而有价值,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觉,替代你的生命体验。
不要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无须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要总是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甚至委屈自己。
在他人的要求、需要、压力和批评面前,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真正的自信是像泉水一样,从自我肯定的深岩中渗出来的。
学会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最终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师生关系篇每位老师都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和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会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引用过一句古老格言: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当学着做学生的自己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己是教师,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和学生亲密无间,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人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人最喜欢那些原来否定自己,后来肯定自己的人,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迅速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勇敢地承担责任,主动地承认错误。
解压活动感想
![解压活动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1421d9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2.png)
解压活动感想今天参加了一场解压活动,心情异常愉悦,感触颇多。
活动的设施完备,气氛热烈,给人一种完全放松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愉悦和精神上的解放,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解压活动给了我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空间。
在生活和工作中,压力是无处不在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和挑战,工作中的压力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而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可以尽情地放松自己,忘却一切烦恼和压力,让全身心都得到放松和解脱。
通过参与各种娱乐项目和放松活动,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身心愉悦和轻松,让我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动力。
其次,解压活动也让我找到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中的乐趣和享受。
而在解压活动中,我参与了许多有趣的项目和游戏,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和轻松。
比如,玩桌游、DIY手工、户外拓展等,这些都是我平时没有时间参与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重新发现了生活的乐趣,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享受。
另外,解压活动也让我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的交往,而在解压活动中,我和其他参与者建立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和合作,我和他人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友谊和合作关系,拓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让我更加愉快地度过了这次活动。
最后,解压活动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谛。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放松了身心,也更加明白了生活和工作的真正意义。
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奔波和忙碌,更是要为了快乐、享受和幸福。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和获得成就,更是要为了实现自我、让自己更加幸福和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谛,也更加懂得了珍惜生活、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解压活动给了我愉悦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和工作。
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释放压力的方式,找到了更多的生活乐趣和享受,也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和认识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谛。
心理减压课堂心得体会(优质14篇)
![心理减压课堂心得体会(优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b200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6.png)
心理减压课堂心得体会(优质14篇)心理减压讲座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迅速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员工有效地排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我的公司邀请了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举办了一场关于心理减压的讲座。
通过参加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心理减压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启示。
首先,讲座让我认识到心理压力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在讲座中,咨询师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压力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他解释道,过度的压力会导致身体、情绪和认知上的疲劳,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水平。
我开始反思自己最近的状态,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疲惫、焦虑和烦躁,而且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认知,我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心理压力的危险边缘。
其次,讲座让我学会了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减压方法。
咨询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良好的时间管理。
他强调了这些技巧应该通过日常实践来形成习惯,并建议我们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减轻压力。
我深受启发,立即开始尝试这些方法。
在讲座之后的几天里,我坚持每天做几次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发现自己更加冷静和集中。
我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同时我也能够更好地处理与同事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讲座让我认识到与他人交流和寻求支持在心理减压中的重要性。
咨询师强调了沟通和社交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鼓励我们建立起支持体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和烦恼。
在讲座之后,我主动与同事交流,并与几位好友分享了我的心理状态。
他们给予我理解和鼓励,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这种开放和深入的交流让我感到宽慰和解脱,同时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第四,讲座让我明白了心理减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咨询师告诉我们,心理减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
他鼓励我们将减压技巧纳入日常生活,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这让我认识到,即使在未来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新压力时,我也有一套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和化解它们。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90000f1bb4cf7ec4afed06c.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一)前几日,学校为老师们发放了《为心灵解压》,我有幸走近了傅宏老师的为心灵解压一书,文中的很多话语给了启示,让我又一次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新的注解。
一、心理调节篇压力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它是教师生活中的一个事实。
既然压力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很多时候,只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但你会感觉轻松了很多。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冲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可能时则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与之和谐共处。
发泄时就要发泄,最好是在自己最尊敬、最信赖的人面前敞开心扉说出来。
推心置腹的交谈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却可以起到净化心理的作用。
看中自己价值的人,不会被别人的情绪所牵引,不因别人的喜欢而有价值,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觉,替代你的生命体验。
不要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无须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要总是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甚至委屈自己。
在他人的要求、需要、压力和批评面前,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真正的自信是像泉水一样,从自我肯定的深岩中渗出来的。
学会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最终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师生关系篇每位老师都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和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会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引用过一句古老格言: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当学着做学生的自己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己是教师,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和学生亲密无间,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人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人最喜欢那些原来否定自己,后来肯定自己的人,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迅速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勇敢地承担责任,主动地承认错误。
为心灵解压
![为心灵解压](https://img.taocdn.com/s3/m/fe0a2ad8195f312b3169a520.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叶甸中心小学孔德英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将作为健康人的重要前提。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压力巨大,难免会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不适。
如何调控自己的心理,一积极地状态投入教学和生活,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内容。
最近,细细地读完了《为心灵解压——一本写给教师的心理自助书》,觉得受益良多。
阅读中,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如何用正确有效地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协调好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唯有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才能让自己的生活、事业充满阳光。
教师的压力来源与许多方面,如来自学校领导的压力,来自家长的压力,来自教育学生的压力……但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给自己压力。
当你尽心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事,不管最后获得怎样的评价,也可以问心无愧。
因为,毕竟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的,也是各有所长的,你不可能要求自己方方面面都是完美出色的。
适当对自己放低要求,也是一种解压的方式。
当你以最诚挚的心去与家长沟通时,你就可以坦然面对,压力自然消失。
当你已经尽你所能去教学生的时候,你就不必为最后的成绩而耿耿于怀,那么就不会有压力。
但是对于这一点,可能是所有压力中最最无法摆脱的。
因为几乎所有的教室,都把能教好学生作为一项最大的任务和目标。
当自己的成绩不够令人满意时,就会生出许多的不满,压力。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些新的认识:首先,学生个体本身存在着差异,当然班级之间也会有。
但这些差异是很小的,而且也存在这不稳定性。
不能因为这之间的一次两次的成绩高低,或是细微的差异,就否定自己,否定学生。
其次,也要学会坦然面对。
有时我们接手的班级,或者调皮的学生多,或者差生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能看成是工作中的挑战,也许就能平心静气一点。
如同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基础真的很差。
但是,也不担心,不去抱怨。
相信只要时间和精力花下去了,总会有进步。
2024年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模板17篇)
![2024年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模板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73b18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2.png)
2024年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模板17篇)发表一篇总结,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心得。
怎样观赏文学作品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寓意和内涵,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文学鉴赏的技巧。
下列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
为心灵解压读书心得篇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很有道理。
我们人生经历有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籍去读懂别人的人生,学习别人的经验。
所以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家阅读!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
细想想自己在教学中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我有了许多与往日不同的感触。
如果你真心爱自己的孩子,请把尽可能多的智慧与道德给我们的孩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对于美国父母来,重要的他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对于中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孩子为父母争了光没有。
基于这一认识的不同,中国父母中的相当一局部,在成为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的同时,也不觉得沦为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为孩子终生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底,这个根底应该就是----智慧与道德。
拥有了足够的智慧,辅之以良好的道德,孩子才能在一生的开展中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可持续开展动力的人。
文化在塑造人的文明灵魂与文明形象时,所使用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智慧和道德,智慧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结晶,是人类文明开展的衡量尺度。
道德是用以标准社会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籍以生存与开展的根底。
文化在于育人。
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于做事,人性重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正是体现了文化育人的要旨。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对孩子约束的同时尽可能多的给孩子自我开展的空间。
教学十余载,我发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开展,更多的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什么事都由他们的家长代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无尽的呵护中长大。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b4999cd4028915f804dc287.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学校发了一本让人感觉很温暖的书——〈〈为心灵解压〉〉。
阅读之后,颇有感受。
进入21世纪,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国际社会把20世纪称为经济与科技大发展的“物质文明世纪”,而把21世纪看作信息与生命大发展的“精神文明世纪”。
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如繁重的教学任务、个人对事业的追求、个人家庭方面的问题等。
同时,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也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当已经意识到问题存在时可能情况已经相当严重,而本书则用简明扼要的方式,帮助我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能够及时监控自己的身体,随时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从而保证身心健康。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作为一名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积极情绪可以感染学生、打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每一位老师首先要培养自身健康的人生态度,打造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绪,当自己遇到压力或者消极情绪时学会自我排解,分区处理。
与其压抑自己,还不如释放自己,给自己松松绑,降降压。
心情不好,感觉自己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会让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睡到自然醒,休息好了,压力也减轻了。
很多繁杂的琐事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会把脑袋放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这样,发发呆,等自己缓过神来了,再集中精神做自己该做的事。
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会为自己买上一大堆的零食,拼命的吃,吃完觉得好受多了,不过也会有副作用,就是越长越胖了。
【2018-2019】为心灵解压读后感word版本 (5页)
![【2018-2019】为心灵解压读后感word版本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a6d4fc24afe04a1b071de5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一)前几日,学校为老师们发放了《为心灵解压》,我有幸走近了傅宏老师的为心灵解压一书,文中的很多话语给了启示,让我又一次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新的注解。
一、心理调节篇压力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它是教师生活中的一个事实。
既然压力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很多时候,只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但你会感觉轻松了很多。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冲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可能时则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与之和谐共处。
发泄时就要发泄,最好是在自己最尊敬、最信赖的人面前敞开心扉说出来。
推心置腹的交谈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却可以起到净化心理的作用。
看中自己价值的人,不会被别人的情绪所牵引,不因别人的喜欢而有价值,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觉,替代你的生命体验。
不要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无须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要总是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甚至委屈自己。
在他人的要求、需要、压力和批评面前,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真正的自信是像泉水一样,从自我肯定的深岩中渗出来的。
学会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最终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师生关系篇每位老师都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和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会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引用过一句古老格言: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当学着做学生的自己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己是教师,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和学生亲密无间,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心理减压心得体会(通用7篇)
![心理减压心得体会(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b2912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d.png)
心理减压心得体会(通用7篇)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减压心得体会(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心理减压心得体会首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本次培训由杨彩霞讲师就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做出精彩的阐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让我惊叹佩服。
这些见解和宝贵经验使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
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
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精选多篇)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0ad32ebb68a98270fefa1e.png)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姜堰俞垛中心小学常海源寒假中,我选择阅读了《为心灵解压》这本书。
翻至目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心理调节篇、师生关系篇、家庭关系篇和事业成就篇。
每个部分都结合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并用心理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温馨建议。
细细品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心理调节篇、师生关系篇两个部分印象深刻之处谈谈我的感受。
一、正确面对压力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巨大,特别是老师这个群体,不仅要背负繁重的教学和研究任务,还要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和他们身后殷殷期盼的家长,特别需要得到理解。
这本书对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有效的梳理,看过之后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里面对老师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负给出了非常具体实用的策略方法,不仅易读,而且耐读,最主要的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放松心灵的方法。
书中谈到,“既然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压力的增强更多来自于内心的躲避,因躲避致使压力堆积、升级,使自身陷入压力的恶性循环,因此,唯有积极面对才是上策。
在承受诸多压力后,要努力提高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性格,对待事情能够拿得起,放的下,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压力与目标一样,也是可以分解,逐步实施。
作为一名教师,最好的减压方式就是将压力进行分解,即将暂时达不到的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好每个时间段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最后逐步完成预期目标。
“面对压力,有多种解决方式,如:自卑应对方式、愤怒应对方式、自闭应对方式、悲观应对方式、紧张应对方式等等,但职场中人更应该懂得快乐排遣方式,如访友、旅游、娱乐、运动、倾诉等,将压力通过能让自己快乐的方式疏导出去,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排遣压力。
”我觉得,我们教师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便利条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心灵解压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姜堰俞垛中心小学常海源寒假中,我选择阅读了《为心灵解压》这本书。
翻至目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心理调节篇、师生关系篇、家庭关系篇和事业成就篇。
每个部分都结合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并用心理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温馨建议。
细细品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心理调节篇、师生关系篇两个部分印象深刻之处谈谈我的感受。
一、正确面对压力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巨大,特别是老师这个群体,不仅要背负繁重的教学和研究任务,还要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和他们身后殷殷期盼的家长,特别需要得到理解。
这本书对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有效的梳理,看过之后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里面对老师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负给出了非常具体实用的策略方法,不仅易读,而且耐读,最主要的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放松心灵的方法。
书中谈到,“既然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压力的增强更多来自于内心的躲避,因躲避致使压力堆积、升级,使自身陷入压力的恶性循环,因此,唯有积极面对才是上策。
在承受诸多压力后,要努力提高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性格,对待事情能够拿得起,放的下,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压力与目标一样,也是可以分解,逐步实施。
作为一名教师,最好的减压方式就是将压力进行分解,即将暂时达不到的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好每个时间段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最后逐步完成预期目标。
“面对压力,有多种解决方式,如:自卑应对方式、愤怒应对方式、自闭应对方式、悲观应对方式、紧张应对方式等等,但职场中人更应该懂得快乐排遣方式,如访友、旅游、娱乐、运动、倾诉等,将压力通过能让自己快乐的方式疏导出去,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排遣压力。
”我觉得,我们教师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便利条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
同时,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书中还谈到,“作为一名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积极情绪会感染学生,帮住学生更好的发展。
教师要自觉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绪,自觉养成公正、无私、宽容、接纳等情感特质,让自己在愤怒等消极情绪面前应对自如。
”我们教师就要自觉培养积极的情绪,对工作中的一切,多一点责任心,少一点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
坐而空谈,不如起而行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分散快乐的支点,将天平的指针偏向快乐的一端。
二、学习倾听“美好”声音《出租你的耳朵》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飞机上的燃料用完了,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出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
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这个案例让我明白了老师要学会倾听,给自己、给孩子多一些勇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倾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班有一位学生,作业经常丢三落四。
有一次,新发下的回家作业本又没交,把作业写到了自备本上,我生气地批评他要改改坏习惯,学会整理,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并让他把作业补到回家作业本上。
后来才有同学告诉我不是他粗心,而是同桌不小心把他的作业本带回了家。
他晚上六点多还和妈妈到教室找了一遍,可是没有找到??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给他他解释的机会,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丢三落四呢。
”是呀,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因此,我们要让“倾听”成为最美好的无声语言,让“倾听”成为沟通你我的五彩桥梁!一本好书,一份指导我们教师保持积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关爱学生的心灵鸡汤。
第二篇: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前几日,学校为老师们发放了《为心灵解压》,我有幸走近了傅宏老师的为心灵解压一书,文中的很多话语给了启示,让我又一次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新的注解。
一、心理调节篇压力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它是教师生活中的一个事实。
既然压力无法回避,我们就必须直面压力,学会与压力和谐共处。
很多时候,只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但你会感觉轻松了很多。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冲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可能时则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与之和谐共处。
发泄时就要发泄,最好是在自己最尊敬、最信赖的人面前敞开心扉说出来。
推心置腹的交谈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却可以起到净化心理的作用。
看中自己价值的人,不会被别人的情绪所牵引,不因别人的喜欢而有价值,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觉,替代你的生命体验。
不要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无须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要总是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甚至委屈自己。
在他人的要求、需要、压力和批评面前,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真正的自信是像泉水一样,从自我肯定的深岩中渗出来的。
学会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最终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师生关系篇每位老师都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和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会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引用过一句古老格言: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当学着做学生的自己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己是教师,要保持一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和学生亲密无间,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人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人最喜欢那些原来否定自己,后来肯定自己的人,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迅速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勇敢地承担责任,主动地承认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塞里格曼指出,消极的行为事件或结果本身并不一定导致无助感,只有当这种事件或结果被个体知觉为自己难以控制和改变时,才会产生无助感。
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尝试体味一种执着,一种宁静。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首先自己得做到,这是让学生信服、尊重的前提。
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遗憾是难免的,遗憾过后有成长。
三、家庭关系篇任何角色都会被期待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或特质,称为角色期待。
但当我们只从角色去定义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角色,只是我们在某种情境下的身份,触不到角色背后的人。
我们关注的只是那些符号,而不是人本身。
我们首先从人的角度而不是角色的角度去定义一个人。
看到《读者》中的一篇文章:一个在外打拼的人,下班回家之前,先在门口停留片刻,假想门口有一棵树,把在外的一切烦恼、劳累、委屈、不公,统统先放在这棵树上,而不把不良情绪带回家,联系解压,维护家庭和谐,未尝不可一试呢?四、事业成就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度让有些教师无所适从,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越了解,最自己的欲望和恐惧越了解,就越不受他们的控制。
无论外在的处境如何,我是我生活的主人,我为我现在的生活负责,我决定原谅生活对我所做的一切,这是我的自由选择。
费雷德运用了一个心理原理:装作拥有某种乐观的心情,往往能帮助人们真的获得这种快乐的感觉。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不论你叱咤政坛、扬帆商海,还是耕耘农田、教书育人,适当的定位,总能找到成就感。
放弃了蔷薇,还有玫瑰;放弃了小溪,还有大海;放弃了一棵树,还有整个森林;放弃了驰骋原野的不羁,还有策马徐行的自得。
放弃是一种拾阶而上的从容、闲庭信步的淡然。
自我现实需要的满足就像一捧心理健康的甘露,丝丝滋润你的心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我们要想真正达成心理健康的境界,尚需化作行动和假以时日的不懈练习。
第三篇:《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二这个周末找了个地方,我又继续往下面读了,这次我知道了,面对生活中的突发压力,适当的应激可以减缓焦虑,提高工作效率,《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二。
1、全神贯注地关注手边的工作,同时要避免自言自语;2、每隔一小时,闭上双眼,用手掌捂住它们;3、每隔一小时,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的每个关节;4、在完成紧急的工作任务时,每隔两个小时就必须停下来一次,看看窗外,发发呆,并且什么都不要去想;5、当你的内心在通常情况下说“烦死了”的时候,把握住自己,并且改口说:“哦,这很有意思”;6、确保有一年午休的时间,哪怕只有20分钟,也要让自己放松一下;7、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回味一段轻松有趣的经历,或看看快乐时期的照片;8、找一段自己特别喜欢的轻松的歌曲,每隔几个小时就哼唱给自己听,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二》。
这听起来有点搞怪,但确实有效。
另外,愤怒的时候,请选择离开,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再来解决问题。
或者用艺术来感染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四篇:教师的心灵解压读后感《为心灵解压》读后感悟五家渠第三小学朱茜靖寒假中学校布置我们阅读教育书籍,这在丰厚我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充实了我们的假期生活。
在读过的众多书籍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为心灵解压》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时,不禁被其“解压”二字吸引了,于是一串串的问号在头脑中产生:怎么进行自我心理解压呢?正是这些疑问激起了我急于去读书的欲望,读完之后,我感慨万千。
书中朴实的话语,深刻的道理,更让我对“解压”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这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心理调节”“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和“事业成就”四个部分,其中对典型案例提出问题,用心理学的观点展开讨论,也是最吸引人的一部分,似乎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收获。
这本书,对老师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负给出了非常具体实用的策略方法,不仅易读,而且耐读。
一、行动改变,创造幸福对于恶劣情绪,要善于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