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教学设计
《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3fd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9.png)
《弟子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实验小学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二、活动原则: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第一阶段(xx年11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xx年12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七、评比办法: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
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人员分工:1、评委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2、宣传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音响的调试、比赛的组织、学生主持的选拔培训和活动全程的摄像录影工作。
3、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会标制作、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4、安全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使之稳定有序。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f1de8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5.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中的核心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3、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教诲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弟子规》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2)背诵并记忆重要的章节和语句。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让学生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正确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对《弟子规》原文的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2、故事法讲述与《弟子规》相关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弟子规》中的观点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法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同学们,你们认为在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呢?”(2)介绍《弟子规》这本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叫做《弟子规》,它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道理。
”2、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1)逐句讲解《弟子规》的开篇“总叙”部分,让学生了解其整体框架和核心思想。
(2)分章节讲解,如“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3、故事分享(1)讲述古代名人遵守《弟子规》中道德规范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分享现代社会中践行《弟子规》的真实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弟子规》在当代生活中的适用性。
4、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在‘入则孝’这一部分,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在学校里,如何做到‘出则悌’?”(2)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弟子规》完整版精品教案设计
![《弟子规》完整版精品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447a5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b.png)
《弟子规》完整版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了解古代圣贤的教诲。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弟子规》各章节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弟子规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意义,从而引出《弟子规》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其价值。
3. 章节讲解:(1)总序:阐述《弟子规》的教育目的和内容。
(2)入则孝:讲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和方法。
(3)出则悌:介绍尊敬师长的意义和做法。
(4)谨:强调自律、严谨行事的重要性。
(5)信:讲述诚信做人的原则。
(6)泛爱众:倡导关爱他人,弘扬博爱精神。
(7)亲仁:强调亲近仁者,学习仁德。
(8)余力学文: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实践演练,提高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完整版学习2. 板书内容:(1)总序: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2)入则孝: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3)出则悌: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4)谨:自律严谨,言行一致。
(5)信: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6)泛爱众:关爱他人,弘扬博爱。
(7)亲仁:亲近仁者,学习仁德。
(8)余力学文:努力学习,提升素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孝敬父母的理解。
(2)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实践《弟子规》的例子。
(3)针对本章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情景,并阐述其意义。
2. 答案:(2)答案示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诚实守信等。
《弟子规》教学课程设计
![《弟子规》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9c5b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png)
《弟子规》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熟练背诵《弟子规》全文,理解其中的词句含义。
2. 学生能分析《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掌握其文化内涵。
3. 学生能了解《弟子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讲解等形式,提高国学经典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我约束和评价。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升表达、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2. 学生能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结合《弟子规》的内容,注重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底蕴和综合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弟子规》全文为核心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弟子规》全文学习1. 课文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弟子规》,熟练背诵全文。
2. 词语解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成语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含义。
3. 道德规范:分析课文中的道德规范,如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部分:《弟子规》文化背景与影响1. 作者与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李毓秀及其创作《弟子规》的历史背景。
2. 文化内涵:探讨《弟子规》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等。
3. 后世影响:阐述《弟子规》对后世道德教育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部分:实践与应用1. 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自我约束和评价。
2. 小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表达、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弟子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等方面。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36ed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0.png)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
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记住《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事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一章,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这四句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让父母感到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付诸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4f0de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7.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弟子规》歌曲,引入所背内容,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快速抢答:(课件出示,说出相对应的语句)(1)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2)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3)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4)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5)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6)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7)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弟子规》分成孝悌、谨信、亲仁、学文等篇章,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规范,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遵纪守法、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弟子规》教学设计_1
![《弟子规》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531d2d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0.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1【活动目的】1、阅读《弟子规》片断,学习弟子规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3、展示诵读成果,增强学习经典信心。
【活动设计】1、全班学生成扇形分成三个方阵,领颂6名学生,每2人一组,两个组站在方阵之间,另一组站在中间方阵前面。
2、方阵学生手捧书有弟子规的文件夹,领颂学生不拿道具,根据具体情境做适当表演。
3、采取诵读、分组、领颂、呼告、唱读、男女、混合等多种诵读方式。
【活动过程】1、开场白(6齐)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②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③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
③我们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经受着民族文化的神圣洗礼。
④打开历史长卷,穿越千古尘埃,首先向我们走来的就是先贤至圣的儒家文化。
⑤儒家经典中,最为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它是古代读书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操守。
⑥《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无不给人以精神的滋养与启迪。
男:我们诵读《弟子规》,感悟《弟子规》,践行《弟子规》。
女:它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让我们孝敬父母。
女:“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让我们友爱兄弟姐妹。
合:让我们在学中做,:让我们在做中学,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①下面请欣赏八(十)班全体同学诵读《弟子规》。
2、诵读展示【全班多种形式诵读“弟子规……勿摇髀。
”】(设计:略)(6齐)“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齐)教我们谨慎。
(6齐)“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齐)教我们诚信。
(6齐)“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齐)教我们仁爱。
(6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3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e966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4.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
》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
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
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帮助学生总结:(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四、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弟子规教案[合集五篇]
![弟子规教案[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9e8b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6.png)
弟子规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
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教后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
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第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弟子规》教学设计 6
![《弟子规》教学设计 6](https://img.taocdn.com/s3/m/1af4f5f97c1cfad6195fa72e.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课题第6课“入则孝”之“亲爱我”学习目标1、复习“亲所好”。
2、学习“亲爱我”。
3、懂得尊敬父母,用心体谅别人的心情。
帮助父母改正过失要讲究方法。
重难点理解意义,学会体谅。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亲所好”。
2、昨天回家扫地、拖地情况。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爱我”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爱我”。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
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
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
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
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
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孔子在世时,他有一个名字叫闵子骞的弟子。
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
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出门,就叫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冻的直哆嗦。
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就拿鞭子打他,谁知鞭子下去却把棉袄打烂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才知道后母虐待了闵子骞。
一气之下,父亲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有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儿寒。
”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后母。
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变成了慈母。
孔子特别称赞闵子骞:“真是难得可贵的孝子啊!”我们就是要学习闵子骞这种孝心,不管父母对我们如何?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尽好自己的本分。
2、说说自己的父母批评你或打你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对待的?怎样做才会更好?说说父母为什么这样做?学会体谅。
3、今后你打算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四、作业1、背诵“亲爱我”。
2、跟父母聊天,说说自己以前做得不对的事情,给父母道歉,请求父母原谅。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1f98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f.png)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重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难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弟子规》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听课者络绎不绝。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3、《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4a5a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a.png)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弟子规教案教案一:《弟子规》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2. 引导学生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道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2.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1. 《弟子规》的故事2. 课件或教学PPT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弟子规》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 播放视频(5分钟)播放一段与《弟子规》相关的动画短片,通过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Step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1. 你认为《弟子规》的意义是什么?2.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矩和道德?Step 4 分享讨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小组讨论的要点,并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Step 5 介绍《弟子规》的内容(1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课件介绍《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包括养性篇、儒规篇和持家篇。
Step 6 集体阅读(10分钟)让学生跟读《弟子规》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读几段重点内容,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Step 7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再次分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篇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和总结这一篇章的含义。
Step 8 展示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解释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
Step 9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
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2. 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案二:《弟子规》的生活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遵守常规和道德的习惯;3.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生活教育;2. 引导学生践行《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1. 《弟子规》的故事2. 课件或教学PPT3. 分组讨论的题目卡片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故事或问题引入主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道德准则是在家庭或学校中教给我们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弟子规》教案三篇
![《弟子规》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5d22c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c.png)
《弟子规》教案三篇《弟子规》教案三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
”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小百科:《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弟子规》教案篇2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一、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4d7f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e.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
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77c8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c.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二、教材分析:此部分是“入则孝,出则悌”中的两句话。
从和长辈交谈声音低和见长辈要快步向前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
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对这些内容加深理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三、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总叙”;3、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4、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学法:读总叙——温旧知——学新文——习礼仪——练笔力四、教学过程:(出示课件:音乐响起)(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缓慢,国学味道)师:上课生:起立、鞠躬师:请(还礼)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复习原作《弟子规》总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总叙”“二、入则孝出则弟”。
首先,让我们来读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三)复习“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1、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接下来,我们复习“入则孝出则悌”。
师:“入则孝出则弟”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兄长。
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的故事。
今天,请小朋友再听一个贤孝故事: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2f2f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b.png)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帮助学生掌握《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弟子规》的含义,掌握其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2. 难点:如何将《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应用。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原则和规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1)逐句讲解《弟子规》的原文。
(2)解释每个句子的含义和重要性。
3. 讨论《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1)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规范来解决问题。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原则和规范。
(2)例如,要求学生尊敬长辈、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
6. 总结(1)回顾《弟子规》的重要内容和原则。
(2)强调将《弟子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短文。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遵守《弟子规》的原则和规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弟子规》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弟子规》(一教案
![《弟子规》(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3f1f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8.png)
《弟子规》(一教案教案:《弟子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弟子规》第一章,主要内容讲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谨慎言语、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良好品德。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所提倡的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美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弟子规》教材、PPT、黑板。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为例,讲述一个学生因为尊敬师长而受到老师表扬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尊敬师长的思考。
2. 熟读课文:让学生齐读《弟子规》第一章,感受其中的美德。
3. 讲解课文:对《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4. 例题讲解:以一个关于友爱兄弟的例题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友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家庭、学校中的实践经验。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下《弟子规》第一章的,下方列出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
七、作业设计2. 熟读《弟子规》第一章,并尝试背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弟子规》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弟子规》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一部分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弟子规》的精髓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解读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并领会其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7252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8.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3、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教诲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弟子规》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要求。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2)如何应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故事法讲述与《弟子规》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
4、实践法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弟子规》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简要介绍《弟子规》,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1)介绍《弟子规》的成书背景和作者李毓秀。
(2)强调《弟子规》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逐句解读《弟子规》的内容(1)按照章节顺序,详细讲解每一句的含义。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4、故事分享(1)讲述一些古代名人遵守《弟子规》的故事。
(2)让学生分享身边的类似事例。
5、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某些章节的深刻内涵。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6、实践活动(1)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弟子规》中的要求。
(2)如:尊敬长辈、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等。
7、总结与回顾(1)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强调将《弟子规》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背诵《弟子规》的部分章节。
五、教学资源1、《弟子规》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
3、故事卡片、场景模拟道具等。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d121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7.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其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弟子规》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2)引导学生将《弟子规》的教诲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主动接受和践行《弟子规》的教导。
(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在践行《弟子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弟子规》中的道理。
4、实践法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和践行《弟子规》。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道德行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道德规范的思考,从而引出《弟子规》。
2、知识讲解(20 分钟)(1)简要介绍《弟子规》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2)逐句讲解《弟子规》的开篇内容,如“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含义。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孝悌”?(2)“谨信”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性?4、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与《弟子规》相关的正面和反面案例,如:一个孩子尊敬长辈、诚实守信得到大家赞扬;另一个孩子不遵守规矩、撒谎造成不良后果。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与《弟子规》的关联,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5、实践活动(20 分钟)布置实践任务,如: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录自己的感受;在一周内做到不说谎、守信用,观察自己和周围人的变化。
6、总结与分享(10 分钟)(1)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教学设计
张立波
一、经典回放: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2页
六、活动广角:第23页
七、成长袋:第24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