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级财务会计第1-5章重点(自已整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外汇 是外币资金的总称,通常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外汇包括: 1. 外国货币:纸币、铸币 2. 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 3. 外币收支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 其他外汇资金 (二)汇率 1. 汇率及其标价 1)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价或比率;即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的货币的价格。 也称外汇汇价。 2)汇率的标价:是汇率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或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直接标价法:外币数固定 如:1 美元=6.5 元人民币(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 的本国货币。大多数国家采用)
间接标价法:本国货币数固定 如:1 元人民币=0.15 美元(以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 单位的外国货币。英用间接法,美对英直接法。)
2.汇率的分类: 1)按是否固定:固定汇率,市场汇率 2)按会计入账时间:现行汇率、历史汇率 3)按从事外汇经营的银行角度: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价 4)在外汇交易中:即期汇率(成交后第二工作日交割) 远期汇率(待定的未来某一时间交割)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金额。
(二)外币 外国货币的通称,亦指非记账本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外币:外国货币 会计上的外币=非记账本位币 金融上的外币:以国别区分
在会计上,对外币核算有广义的理解。会计上是以记账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非记账货币为外币。
(三)外币交易 是以非记账本位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确定是否为外币交易 ,应视其是否用外币进行结算。
二、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
(一)外币折算:是将在收支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外向折算为等值的编报货币。只是货币表述形式的改变。即包括 外向交易的折算,也包括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二)外币兑换:是指企业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经济业务。是货币实体的转换。 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的基础和依据都是汇率。 三、外汇、汇率与汇况差额
(三)汇总差额 是指企业在进行外币业务会计处理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的金额的差额,这
种差额作为企业和利得或损失处理。 (1)交易汇兑损益(购销的债权、债务清偿)。 (2)兑换汇兑损益(货币兑换):在账上记录 (3)期末外币调整汇兑损益: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 (4)外币财报折算汇兑损益:不体现在账上,只作报表
二、我国外币交易会计的处理方法
外币交易包括: 1.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购销及劳务; 2.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一)外币统账制 也称记账本位币法,是指发生外币业务时,将外币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非记账本位币金额只作 辅助记录的一种方法。
即期汇率::通常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牌价的中间价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注意: 一;在交易日对外币交易进行初始确认,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其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二;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区分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1.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1)外币购销业务。 业务发生时的的即期汇率折算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外币借款业务
(二)两项交易观点 认为应将企业外币交易的发生和结算视为两项相互独立的交易处理,该交易在报表编制日及结算日,不应调整原 来的成本或收入,而是作为汇总差额单独反映。 1.递延法 认为对本期汇兑差额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准。应将未实现的汇兑差额反映在递延汇兑差额账户,待外向账款结算日, 再将递延的汇兑差额转入当期。 期末: 借或贷:递延汇兑差额 贷或借:应收账款 实现时: 借或贷:递延汇兑差额 贷或借:应收账款 借或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或借:递延汇兑差额 2.当期确认法(我国) 应将未实现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两项交易观点被认为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会计处理 ①交易时:按交易日汇率入帐 ②期末:按期末汇率调整债权、债务计算汇兑损益 ③结算时:按结算日当日汇率结算 当期确认法的优点:当汇率为单向变动的情况下,对企业损益的确认影响不大,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当汇率变动较大或为逆向变动时,在上一期会计期末,确认的汇总就不可能实现,从现时歪 曲两个会计期间的损益。较符合公认会计准则,把汇率变动的影响确认为汇总差额是较为恰当的。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单一交易观、两项交易观
(一)单一交易观点: 1. 观点:应将外币交易的发生和以后款项的结算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 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应调整该项交易的成本或收入,不单独反映汇兑差额 2.会计处理特点 将交易日的销货或风华金额看作为一项暂记数,待有关应收应付账款结清后,再根据实际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对暂 记数进行调整。 将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差额作呕为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的调整数,而不单独反映财务费用。 会计处理方法: ①交易发生时:按交易日即期汇率入账 ②报表日:按报表日即期汇率调整资产和负债 、收入和成本 ③结算日:先按即期汇率折算再结算 收入、成本取决于结算时的汇率,期末不确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即:无汇兑损益
第一章
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计
第一节 概述
一、 记账本位币、外币与外币交易
(一) 记账本位币 1.记账本位币: 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环境中使用的货币,是企业计量其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统一尺度。 2.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的一般原则
①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②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 ③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3.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在选定境外经营记帐本位币时,除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同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境外经营对其从事的活动是否有很强的自主性; ②境外经营活动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较大比重; 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债务。 4.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会计政策变更)
直接标价法:外币数固定 如:1 美元=6.5 元人民币(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 的本国货币。大多数国家采用)
间接标价法:本国货币数固定 如:1 元人民币=0.15 美元(以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 单位的外国货币。英用间接法,美对英直接法。)
2.汇率的分类: 1)按是否固定:固定汇率,市场汇率 2)按会计入账时间:现行汇率、历史汇率 3)按从事外汇经营的银行角度: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价 4)在外汇交易中:即期汇率(成交后第二工作日交割) 远期汇率(待定的未来某一时间交割)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金额。
(二)外币 外国货币的通称,亦指非记账本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外币:外国货币 会计上的外币=非记账本位币 金融上的外币:以国别区分
在会计上,对外币核算有广义的理解。会计上是以记账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非记账货币为外币。
(三)外币交易 是以非记账本位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确定是否为外币交易 ,应视其是否用外币进行结算。
二、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
(一)外币折算:是将在收支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外向折算为等值的编报货币。只是货币表述形式的改变。即包括 外向交易的折算,也包括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二)外币兑换:是指企业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经济业务。是货币实体的转换。 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的基础和依据都是汇率。 三、外汇、汇率与汇况差额
(三)汇总差额 是指企业在进行外币业务会计处理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的金额的差额,这
种差额作为企业和利得或损失处理。 (1)交易汇兑损益(购销的债权、债务清偿)。 (2)兑换汇兑损益(货币兑换):在账上记录 (3)期末外币调整汇兑损益: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 (4)外币财报折算汇兑损益:不体现在账上,只作报表
二、我国外币交易会计的处理方法
外币交易包括: 1.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购销及劳务; 2.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一)外币统账制 也称记账本位币法,是指发生外币业务时,将外币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非记账本位币金额只作 辅助记录的一种方法。
即期汇率::通常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牌价的中间价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注意: 一;在交易日对外币交易进行初始确认,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其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二;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区分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1.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1)外币购销业务。 业务发生时的的即期汇率折算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外币借款业务
(二)两项交易观点 认为应将企业外币交易的发生和结算视为两项相互独立的交易处理,该交易在报表编制日及结算日,不应调整原 来的成本或收入,而是作为汇总差额单独反映。 1.递延法 认为对本期汇兑差额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准。应将未实现的汇兑差额反映在递延汇兑差额账户,待外向账款结算日, 再将递延的汇兑差额转入当期。 期末: 借或贷:递延汇兑差额 贷或借:应收账款 实现时: 借或贷:递延汇兑差额 贷或借:应收账款 借或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或借:递延汇兑差额 2.当期确认法(我国) 应将未实现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两项交易观点被认为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会计处理 ①交易时:按交易日汇率入帐 ②期末:按期末汇率调整债权、债务计算汇兑损益 ③结算时:按结算日当日汇率结算 当期确认法的优点:当汇率为单向变动的情况下,对企业损益的确认影响不大,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当汇率变动较大或为逆向变动时,在上一期会计期末,确认的汇总就不可能实现,从现时歪 曲两个会计期间的损益。较符合公认会计准则,把汇率变动的影响确认为汇总差额是较为恰当的。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单一交易观、两项交易观
(一)单一交易观点: 1. 观点:应将外币交易的发生和以后款项的结算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 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应调整该项交易的成本或收入,不单独反映汇兑差额 2.会计处理特点 将交易日的销货或风华金额看作为一项暂记数,待有关应收应付账款结清后,再根据实际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对暂 记数进行调整。 将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差额作呕为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的调整数,而不单独反映财务费用。 会计处理方法: ①交易发生时:按交易日即期汇率入账 ②报表日:按报表日即期汇率调整资产和负债 、收入和成本 ③结算日:先按即期汇率折算再结算 收入、成本取决于结算时的汇率,期末不确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即:无汇兑损益
第一章
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计
第一节 概述
一、 记账本位币、外币与外币交易
(一) 记账本位币 1.记账本位币: 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环境中使用的货币,是企业计量其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统一尺度。 2.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的一般原则
①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②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 ③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3.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在选定境外经营记帐本位币时,除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同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境外经营对其从事的活动是否有很强的自主性; ②境外经营活动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较大比重; 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债务。 4.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会计政策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