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指挥》课程学期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技术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技术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合唱与指挥》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研究和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
- 能够独立指挥合唱团进行歌曲表演。
3. 课程内容3.1 合唱基础知识- 合唱的定义与历史- 合唱的种类与组织形式- 合唱的声部与声部配置- 合唱的音域与音色3.2 指挥基础知识- 指挥的定义与作用- 指挥的手势与动作- 指挥的节奏与速度- 指挥的情感与表现3.3 合唱与指挥技巧- 呼吸控制与发声技巧- 音准与节奏的掌握- 合唱与指挥的协调- 歌曲表演与情感表达3.4 合唱排练与指挥实践- 合唱排练的组织与方法- 合唱歌曲的选择与处理- 指挥的实际操作与演练- 合唱表演的舞台表现与音响效果4.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 示范:教师或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展示技巧和效果。
- 练: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 讨论:学生就合唱与指挥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5. 评价方法-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练参与度等。
- 合唱表演:学生指挥的合唱团在课堂上的表演质量。
- 指挥报告:学生针对指定歌曲撰写的指挥报告。
- 期末考试:学生合唱与指挥的综合能力测试。
6. 教学资源- 教材:推荐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麦克风等。
- 视频资料:合唱与指挥相关的教学视频。
- 网络资源:在线教学平台、合唱与指挥相关网站等。
7. 课程安排- 课时:共计XX课时,每课时XX分钟。
- 课程进度: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8. 参考教材- 《合唱与指挥教程》- 《合唱指挥艺术》- 《合唱与指挥基础》9.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与指挥实践。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一、课程概述《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具备一定的合唱教学和指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声音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节奏、和声等。
2. 学会指挥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包括手势、眼神、身体语言、节奏、速度、力度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纪律性,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4.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合唱理论:合唱的起源与发展、合唱的种类与形式、合唱的声部与编配、合唱的排练与演出等。
2. 指挥技巧:指挥的手势、眼神、身体语言、节奏、速度、力度、指挥的布局与调度等。
3. 声乐练习:声音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节奏、和声等练习。
4. 合唱作品: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
5. 合唱教学法:合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
2. 实践法:分组进行声乐练习、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欣赏法:欣赏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话题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练习:考察学生的声乐练习、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的表现,占总评的40%。
2. 课堂参与: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发言和团队协作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指挥实践展示,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权威的合唱与指挥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音响设备:教室配备音响设备,方便进行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合唱作品。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指挥技巧。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唱功和合唱技巧,同时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兴趣,并为有志于从事音乐演艺和教学工作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技巧,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合唱表演,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演出。
3. 提升学生的指挥技巧。
通过指挥训练,培养学生的指挥能力和音乐领导力,使他们成为优秀的音乐指挥人才。
三、课程内容1. 合唱基本技能训练a. 唱法训练: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咬字与发音等。
b. 声乐训练:音准、音质、音色等。
c. 合唱技巧:声部配合、合唱调式、和声技巧等。
2. 合唱曲目学习a. 合唱作品选编:经典合唱作品、民族合唱作品、现代合唱作品等。
b. 曲目分析:了解合唱曲目的历史背景、曲调结构、表演风格等。
c. 曲目演练:学生通过集体排练和个人练习,熟悉曲目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3. 指挥技巧训练a. 指挥姿势与指法:掌握正确的指挥姿势与手势,使指挥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b. 指挥信号与指挥音:学习指挥信号与指挥音的含义和使用技巧,有效地领导合唱团队。
c. 合唱团队管理:了解合唱团队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合唱指挥的团队领导能力。
4. 合唱表演实践a. 学生合唱团排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团排练,提高学生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b. 公开演出:组织学生进行公开演出,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c. 合唱比赛与评估:参加合唱比赛,接受专业评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一步提高水平。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例分析、示范演示、实践操作等。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合唱和指挥的全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巧以及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
1.2 课程目标- 理解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法和表达方式。
- 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 合唱理论- 合唱的定义与分类- 合唱的声部设置与声部特点- 合唱的音色、音域与音准- 合唱的呼吸与发声技巧2.2 指挥技巧- 指挥的基本姿势与手势- 拍子的掌握与拍号- 速度、力度与节奏的控制- 表达与沟通技巧2.3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 西方合唱与指挥的发展- 中国合唱与指挥的发展- 合唱与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 示范: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指挥和合唱的技巧。
-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 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合唱作品,理解指挥与合唱的关系。
四、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
- 合唱与指挥实践: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
-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指挥合唱表演。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合唱与指挥基础教程》- 《合唱指挥艺术》-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与发展》六、课程安排第1-4周:合唱理论第5-8周:指挥技巧第9-12周:合唱与指挥的历史第13-16周:实践与分析七、教学资源-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合唱与指挥的录音和视频。
- 投影仪:用于展示合唱与指挥的图片和文字。
- 合唱与指挥教材和参考书目。
八、课程要求- 学生应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 学生需完成作业和练习,并进行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
- 学生应主动查阅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上是《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合唱与指挥》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合唱与指挥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技巧与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2.1 合唱部分2.1.1 合唱理论-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合唱的种类与组织形式- 合唱的声部配置与声音要求2.1.2 合唱技法- 发声技巧- 呼吸控制- 音准与节奏- 合唱协作与默契2.1.3 合唱作品分析与实践- 国内外著名合唱作品介绍- 合唱作品的演唱处理与表现- 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2.2 指挥部分2.2.1 指挥基础- 指挥的起源与发展- 指挥的手势与姿势- 指挥的节拍与速度2.2.2 指挥技法- 合唱指挥的发声与呼吸- 合唱指挥的音准与节奏控制- 合唱指挥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处理2.2.3 指挥实践- 合唱指挥的实际操作与演练- 指挥与合唱团的协作与沟通- 指挥作品的分析与演绎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3.2 实践教学法通过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的合唱与指挥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3.4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与作业完成情况,终结性考核为课程论文或期末考试。
五、课程安排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教学16课时。
六、参考教材1. 《合唱与指挥基础》2. 《合唱与指挥艺术》3. 《合唱与指挥实践教程》以上为《合唱与指挥》课程设计大纲,供参考。
《合唱与指挥》(指挥)
《合唱与指挥(指挥)》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合唱与指挥课程名称(英文):Choral Conducting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0610004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 2先修课程:合唱授课对象:音乐学(师范)专业大二学生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各类音乐专业知识、集创意性、技能性、分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业课程。
是和声、曲式、视唱练耳、合唱、钢琴等课程的延续与综合。
教学重点为指挥各种基本图式:预备拍、结束拍、渐强渐弱、切分音等指挥专业技能,并通过技术来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具体音乐形象。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一般多声部合唱歌曲的指挥法,培养学员依靠歌曲实际运用指挥技法的能力,使之能很好地胜任中学课堂音乐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工作。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章指挥的基本姿态与基本图式二拍、四拍1. 课时数2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指挥的基本姿态:掌握指挥的基本姿态,包括头手脚的姿态和位置,手的运行范围方向等,并能迅速进入这种状态。
二拍子指挥法:了解二拍子的基本图式,掌握拍点和图式,并运用二拍子的图式,实际指挥二拍子的歌曲。
四拍子指挥法:掌握基本图式,学会切分音的特殊拍点的实际运用。
3. 学生学习任务熟练掌握拍子图式的指挥方法,在不同乐曲中的运用。
4.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指挥练习、创造等动手、动脑活动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相互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
5. 课外学习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准备课堂每组展示。
第二章指挥的预备拍与基本图式三拍、六拍1.课时数 22.讲授内容起拍的指挥法:做到带有力度、速度和情绪的正拍预备拍和后半拍预备拍。
三拍子指挥法:了解三拍子的基本图式,掌握拍子并学会顿音和连音的不同拍点的实际运用。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治疗) 适用层次:本科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和声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合唱与指挥》是我校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
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合唱知识、合唱训练与指挥技能的传授以及对合唱作品的排练,培养学生的合唱演唱和指挥多声部合唱歌曲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合唱训练的技能技巧以及合唱团的组建、排练、演出等组织能力,为学生今后胜任音乐治疗临床中音乐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以及其它相关的音乐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之前,学生需学完基本乐理,具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声乐与和声的基础。
同时,该课程也为日后学习音乐教学法、打击乐、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等课程提供准备。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按照要求演唱不同风格、规模与难度的合唱作品,能正确排练、指挥各种中小型合唱作品,掌握管理合唱队(团)的基本方法。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通过接触和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激发学生对集体性、合作性艺术表现形式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指挥与被指挥群体的合作关系,尊重每一位参与者,认识合唱艺术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独特的社会功能。
2.知识目标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规则与表现技能,学习合唱团组织、训练、演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参与和观察合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从事合唱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3.技能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本方法;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表现技能,学习合唱团组织与训练、演出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胜任音乐治疗临床中各种音乐演唱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并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指挥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演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指挥的基本技巧,以及合唱作品的分析与演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合唱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演唱技巧。
2.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法和指挥技巧。
3. 学会分析合唱作品,提高合唱作品的演绎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唱团组织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合唱部分1.1 合唱的基本概念1.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声音融合1.3 合唱的演唱技巧与呼吸控制1.4 合唱作品的风格与演绎2. 指挥部分2.1 指挥的基本手法与指挥动作2.2 节拍与节奏的掌握2.3 作品的分析与指挥技巧2.4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合作3. 合唱作品实践3.1 作品的选曲与分析3.2 作品的排练与指导3.3 作品的演出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示范:教师或学生进行指挥与演唱示范。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指挥与合唱练习。
4.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与指导。
五、课程安排1. 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2课时)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声音融合(3课时)3. 合唱的演唱技巧与呼吸控制(4课时)4. 指挥的基本手法与指挥动作(4课时)5. 节拍与节奏的掌握(3课时)6. 作品的分析与指挥技巧(4课时)7.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合作(3课时)8. 合唱作品实践(包括选曲、排练、演出等,共计10课时)六、考核方式1. 平时练习:50%2. 合唱与指挥演示:30%3. 期末考试:20%七、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合唱与指挥》等相关教材。
2. 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中需要音响设备进行示范和练习。
3. 合唱团:课程实践需要一个合唱团进行教学和实践。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听多看合唱与指挥相关的音乐会、视频等,提高对合唱艺术的感受力。
《合唱与指挥》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教学大纲合唱与指挥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唱是多人合唱演唱的形式,通过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合作精神和艺术表达能力。
指挥则是合唱团队中的核心,负责指导和统领合唱团队的演唱。
一、合唱教学的目标合唱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合唱,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学会合唱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听觉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合唱教学的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音高、节奏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合唱学习打下基础。
2. 合唱技巧的训练:学生需要学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控制、发声技巧、音准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3. 合唱曲目的学习: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合唱曲目,包括民歌、经典曲目、流行歌曲等。
通过学习不同曲目,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合唱团队的合作训练: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合唱团队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指挥教学的目标指挥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指挥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指挥者。
通过指挥,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掌握合唱团队的节奏、音准和表达,提高他们的音乐领导能力。
四、指挥教学的内容1. 指挥基本姿势和动作的学习: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指挥姿势和动作,包括手势的准确性、指挥的力度和速度等。
通过练习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指挥技巧。
2. 合唱团队的指挥训练: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指挥合唱团队,掌握合唱的节奏、音准和表达。
通过实践和反馈,提高学生的指挥水平。
3. 音乐分析和解读的学习: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音乐作品,了解作品的结构、情感和表达方式。
通过音乐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指挥技巧的综合训练:学生需要通过综合训练,提高他们的指挥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五、合唱与指挥教学的评价与考核合唱与指挥教学的评价与考核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音乐表现、合作精神和指挥技巧等方面。
合唱与指挥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教学大纲(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合唱与指挥》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总学分:4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性质:合唱作为一种演唱形式是由群众歌唱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其特点是演唱中各个声部担负着不完全相同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合唱艺术的性质是众多合唱队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一种集体表演形式,与其它声乐形式相比,它具有更高更强的表现力和可塑性,因此合唱艺术在大学校园里逐渐成为了一门最活跃、最具广泛的音乐艺术实践课。
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合唱歌曲完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教学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歌唱能力以及舞台表演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合唱中声部的相互均衡的歌唱方法,并学会分析作品,掌握基本的指挥手势,并在今后的合唱歌咏活动中,有所发挥,有所创造,使他们音乐知识、音乐审美能力、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合唱与指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与指挥课的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演唱能力、音乐鉴赏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反映能力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多种不同风格、不同情绪、不同内容的合唱作品的演唱方法和指挥方法以及对合唱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手法,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整体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一章合唱概论(10学时)第一节起源与发展(2学时)第二节合唱在中国(1学时)第三节合唱的种类(1学时)第四节合唱四个声部的特点及要求(2学时)第五节合唱的特点及组合类型(2学时)第六节合唱中的统一与协调(2学时)第二章合唱的训练(8学时)第一节发声练习,及气息的运用(2学时)第二节《送别》(2学时)第三节《咱们工人有力量》(2学时)第四节《呼铁人之歌》(2学时)第三章指挥基础(6学时)第一节指挥的分类(1学时)第二节指挥的素质与仪表(1学时)第三节指挥的基本图式及左、右手分工(2学时)第四节指挥的排练艺术(2学时)第四章指挥及排练(12学时)第一节《游击队之歌》(4学时)第二节《在太行山上》(4学时)第三节《茉莉花》(2学时)第四节《四海》(2时)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合唱与指挥法这门课专业性强,要求在开设此课程前,学生应具备的音乐理论知识,如乐理、和声、作曲法等,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视谱能力和非常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很好的音乐记忆力。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大纲1. 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提高指挥水平,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队伍,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合唱的呼吸、发声、咬字等基本技巧;- 熟悉各种合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学会使用指挥棒,具备基本的指挥能力;- 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3. 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解、示范表演、分组练习、作品分析等环节。
4. 教学内容4.1 合唱基础知识- 合唱的定义与分类- 合唱的历史与发展- 合唱的声部与编制- 合唱的音响与音色4.2 合唱技巧训练- 呼吸与发声- 咬字与共鸣- 音准与节奏- 和声与对位4.3 指挥技巧与训练- 指挥的基本姿势与手势- 指挥的节拍与速度- 指挥的和声与对位- 指挥的排练与演出4.4 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 西方合唱作品- 中国合唱作品- 合唱作品的结构与形式- 合唱作品的风格与特点5.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 第1-4课时:合唱基础知识讲解与示范- 第5-8课时:合唱技巧训练与实践- 第9-12课时:指挥技巧与训练- 第13-16课时: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 第17-20课时:分组练习与汇报演出- 第21-24课时:期末考试与综合评估6. 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艺术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评价方式包括:- 课堂参与度与表现- 小组练习与汇报演出- 期末考试与理论知识测试7. 教学资源- 教材:《合唱与指挥》- 音响设备:CD、音响、投影仪等-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视频网站等8.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合唱与指挥》课程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合唱指挥能力和技巧的实践课程。
通过教授学生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术、以及如何解读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组织和指导一个合唱团,并能够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技巧和编曲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和解读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情感。
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指挥技术,能够以准确、有效的动作引导合唱团演绎音乐作品。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使其能够在合唱团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1、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合唱的音色、协调、节奏、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2、音乐作品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音乐作品,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意图、结构、旋律和情感等方面。
3、指挥技术: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指挥技术,包括节奏、力度、表情和动作等。
4、合唱排练实践:学生将参与合唱排练,实践指挥技术和解读音乐作品的能力。
5、团队协作和领导力培养: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发挥领导力,组织和指导一个合唱团。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讲解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指挥技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指挥和参与合唱排练,亲身体验和掌握所学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合唱作品,让学生学习如何解读音乐作品。
4、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观点和经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学生需要完成平时的指挥作业和音乐作品分析作业,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2、期中考试:学生需要在期中进行合唱编曲和指挥的考试,以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在期末进行合唱编曲和指挥的考试,以及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籍、音响资料等。
教材应涵盖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术和音乐作品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唱与指挥》课程学期教学大纲
(2014年2月17日)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160/10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
授课时间:第4学期授课地点:B106
开课单位:师范学院适用专业班级:音乐学2012级
任课教师姓名:于捷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22861308Email: ************.cn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五下午5.6节艺B106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以实践性训练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合唱艺术和指挥艺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训练方法。
理解并初步掌握合唱艺术的基本理念与常用的表现手法,切实提高演唱与指挥多声部歌曲及音乐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达到能独立地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并设定演唱或指挥的基本原则。
准确地完成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的合唱曲以及小型器乐曲的演唱排练与指挥工作。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合唱与指挥艺术的发展沿革与基本脉
络,学习和了解合唱与指挥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训练方法;理解并初步掌握合唱艺术的基本理念与常用的表现手法;
2.理解、掌握并能独立地运用这些基本知识与方法对合唱作品的曲式与结构
进行准确地分析;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课堂知识独立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分别站在合唱队与合唱指挥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关注
和审视合唱与指挥艺术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而运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去建立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方法,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完善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之目的;
4.通过对指挥的职责与要求及基本原则等知识的学习,运用各种拍子的指挥
法和指挥构成的各要素,学生应具备对不同的作品设定不同的演唱风格或指挥原则的基本专业能力;且应同时具备独立完成“案前工作”并对作品做出最佳的演唱设计方案及详尽的排练计划的专业能力;
5.在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各项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还应具
备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各种合唱与指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并掌握上述知识要素的过程中,无论作为一名专业的合唱队员还是合唱指挥,不容置疑的是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专业修养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的牢固性,对于《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等基础知识理解无误,运用准确,使用熟练。
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要善于从旁系学科或姊妹学科的知识中吸取营养,例如:文学、戏剧、戏曲、曲艺、话剧、诗歌等,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各个不同时期的合唱作品进行指挥实训,以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的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充满着情感教育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每一位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学、戏剧、戏曲、曲艺、话剧、诗歌等姊妹学科知识的学习,从中营养的吸取以及随着自身综合素质与修养的提升,自然能在人生态度、社会责任、美学观点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正面意义,从而达到本课程对选课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方面所设定的预期目标。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先修课程的自然衔接课程,对后续的《基础和声》、《艺术实践》、《综合排练与实践》、《舞台实践》及《民族器乐演奏与实训》等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多声部和声性以及复调写作手法的听觉体验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合唱与指挥》——于捷陈娟娟主编
2、参考书:《合唱与指挥教程》——周正松主编
六、课程进度表
《合唱与指挥》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艺术,也是一门极富实用性理论指导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构成元素的复杂性和长达五个学期的周期性在音乐学所有课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理论与实践交融、教师与学生互动被始终贯穿于本课程开设的全过程,启发与探究结合、情境与合作并进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针对具体的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和常态性的课堂训练环节展现独特的教学理念,使该课程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可接纳性。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要全面认识并掌握《合唱与指挥》这门课程所包含的艺术内容和极其复杂的构成元素并非轻而易举,它涉及的方面多而复杂。
但就课程对象的本身主体而言,
学好该课程的前提则是相对简单而明确的,即:1、有相对扎实的音乐知识基础。
乐理、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音乐史论等等,都是学习合唱指挥的同时必须努力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因为它是在音乐理解过程中帮助你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
2.良好的音乐感觉和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对学好该课程至关重要;3.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哲学、美学以及其他综合性的文化修养以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加强自身对其他姊妹艺术,如:戏剧、影视、诗歌、曲艺的学习和了解以提高对音乐作品形象把握的准确性;培养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利于丰富创作的想象力。
要想构成对音乐的深入理解与具有个人特征的音乐风格,没有这些修养是很难办到的。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通过媒体、网络、电子图书资料等多途径频繁观摩专业的、高水平的示范演出或演唱,阅读有关合唱指挥类的国内外论著,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休养。
掌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所要花费的最少时间约计为3至4小时。
该课程属实践性课程,其中的上课、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环节均以实际演唱和实地指挥的形式完成。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日期:2014年2月17日。